论立德树人与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内涵

合集下载

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

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

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引言师范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教育、教师、幼儿教育等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未来教育者的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致力于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即“立德树人”。

时代内涵“建设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和才德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新时代给予师范院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时代需要高素质、高技术、高素养的人才,而师范院校则应当强调教育学生立德修身,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教师。

实现路径基本原则凝聚教育事业强大德育力量,促进教育德育全面发展。

坚持方向引领,以课程思政、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主阵地为切入点,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德育+”体系。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推进师要带德、师德示范、师德引领、德育先行、以德论治。

教学实践师范院校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教师培养中,要强化课堂教学中的立德教育,注重学生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学生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教育学生谦虚谨慎,勤于思考、持之以恒。

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

教师是最好的榜样,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都要树立好的形象和信誉。

要重视教师“师德”,教师应该一心为学生服务,富有爱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学习和成长。

德育管理德育管理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保证。

要从校园文化、宿舍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落实德育工作。

在校园文化方面,要打造“校训、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象征,提升学校软实力。

在宿舍管理方面,要加强宿舍卫生、文明、安全的管理工作;在校园安全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和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结论“立德树人”是师范院校的重要使命和任务,这是新时代赋予师范院校的时代内涵。

实现这一使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包括基本原则、教学实践、教师队伍、德育管理等方面的落实。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总结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总结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总结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所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规范。

要加强和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就必须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使其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一、师德的内涵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行为。

它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性和社会责任,包括思想道德、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等多个方面。

1.思想道德方面:教师应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崇高的品德和优良的道德情操。

他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品德和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

2.教学能力方面: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专业素养方面:教师应具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做到知识更新、教学重构、专业发展。

二、师德的培养与践行师德的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教学能力。

1.思想道德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和名人事迹等,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良好示范。

2.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同时,要注重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专业素养的培养: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教研活动。

同时,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师德师风的具体要求师德师风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做到对学生真心关爱,对教育事业负责任,坚守职业道德。

1.对学生真心关爱:教师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动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要敬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歧视、不嘲笑、不体罚学生,给予学生宽容和理解。

高校育人中立德树人“德”之思想内涵研究

高校育人中立德树人“德”之思想内涵研究

高校育人中立德树人“德”之思想内涵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

高校育人中立德树人,“德”成为其中的关键所在。

高校在育人中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以此来服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在高校育人中,中立德树人的“德”之思想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立德树人的概念中立德树人是指高校在教育中要以中庸之道为准则,德育与学生人格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德”教育,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格,使其在未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中立德树人的本质是通过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及人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灵修养。

1. 道德优先在中立德树人的理念中,道德永远是第一位的。

高校要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为根本任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2. 人格塑造中立德树人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包括塑造学生的人格。

高校育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人格,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使其成为有自信、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才。

3. 知行合一中立德树人的“德”之思想内涵还强调知行合一。

高校育人要让学生不仅仅在书本中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将所学的知识付诸行动,打造全面发展的人才。

4. 尊师重教尊师重教是中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尊重老师、尊重知识,让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尊重师长、尊重知识的品质。

5. 社会责任中立德树人还要求学生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育人要教育学生关心社会、服务社会,使其成为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公民,有勇气、有担当、有视野的未来人才。

1. 课程设置高校通过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

在校园里开设关于道德修养、人格塑造的专门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学习体会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学习体会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学习体会
“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人格,而自
己也要以良好的师德和师风示范学生。

这个理念对于教师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
观念,教育他们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塑造他们的性格和人格,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
和人文关怀的人才。

其次,师德师风是教师的“名片”。

师德是教师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师风则
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风范。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和师风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学问上
的造诣和教学的能力,更要具备教育与引导学生的能力。

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教师,
才能够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发挥积极的教育影响。

最后,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是相互促进的。

教师如果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和师风;而教师只有具备良好师德和师风,才能更好地实施立
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总结起来,“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个人修养和职
业规范的内在要求。

通过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以自己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使学生
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人才。

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应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与师风,做到言行一致,起到榜样和引领作用。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
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包括:
1.明大德:体现师德的国家意志,凸显师德的政治灵魂和人民情
怀。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守公德: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强调教师遵守
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

这要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始终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3.严私德:突出教师个人修养的境界,强调教师不言之教的示
范。

这要求教师在个人生活中,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以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总之,新时代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境界,以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教育效果。

论新时代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论新时代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论新时代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新时代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新时代来临,教师作为带领年轻一代走向未来的学习桥梁和社会生活指南,在当代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新时代,更高的要求也被提出,大家也期待教师能够以新时代教师的身份立德树人,凝聚起各界共同培
养年轻一代的洪流。

首先,新时代教师应当是一个典范。

道德树人根植于精神,所以教师应
该以自己的品行、学识、学习热情等举止表现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新时代教师应讲授德育知识,向学生传授德育知识,如明辨是非、仁义礼智信,让学生能够识别真善美,从而用知识武装年轻一代的头脑。

最后,新时代教师应该将“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的信条,坚持与之
关联的“明德惟馨”。

虽然我们在学习中可能会踩着坎坷,但教师应该能够
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更加理解道德的力量。

总的来说,新时代的教师在培养年轻一代的根基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新时代教师能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引领我们走进未来的大步。

用实际行
动告诉世界,教师承载着伟大的使命,能够用行动立德树人,厚植德育之花,助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以德育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教育中,立德树人理念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实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高校教师的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也需要紧密结合立德树人理念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教学新内涵1.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素质能力。

高校教师应该通过教学中的互动、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2. 强化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现实性。

立德树人要求教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道德规范、社会实践等,增强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开放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绩和竞争,培养健康的心态。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高校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绩和竞争,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使他们能够顺利应对竞争和挫折,保持乐观的心态。

二、实现路径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高校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发展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加强师德建设,做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高校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自身要成为优秀的品德榜样,做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新解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新解

2021年年初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明确指出要“培育弘扬高尚师德”。

思考“怎么做”的前提是要明确“是什么”,因此,进行师德内涵的界定是培育弘扬高尚师德的首要且必要条件。

本文结合新时代特征,重新探寻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构建以 “三心三行” 为主的内涵框架,以期帮助高校教师充分理解师德的内涵并努力践行高尚的师德。

一、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框架的构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理想状态是教师能将师德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心行如一,也就是,高校教师的德心要和德行保持一致。

在笔者看来,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德心以“慎独之心、仁爱之心与奉献之心”三心为主,德行以“德教、德管与德研”三行为主。

德心与德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德心影响制约德行。

德心的有无决定了出于真心的德行的有无,德心如同航向标,为教师的行动指引方向。

有德心的教师往往能够自主地表现出优良的德行,而没有德心的教师几乎没有出于真心的德行。

另一方面,德行影响制约德心,教师通过点点滴滴出于真心的德行不断提高自身的德心修为,有出于真心的德行的教师往往有一颗高尚的德心,而没有出于真心的德行的教师几乎谈不上有德心。

由此,可以建构出以 “三心三行” 为主的内涵框架: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新解 - 黄钰涵 -德心德行图1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框架根据图1,德心主内,滋养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心灵;德行主外,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作为。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育弘扬高尚师德指明方向,最终促使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78NEWCAMPUS 教师成长79二、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内涵的具体解读1. 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德心以“慎独之心、仁爱之心与奉献之心”三心为主的德心是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的一大重要主体,由内至外地影响着教师师德的彰显。

(1)慎独之心“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中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本意为在独处时谨慎不苟,是儒家对个人最高道德境界的描述,与新时代对师德的高期待相契合。

立德树人,培养师德

立德树人,培养师德

立德树人,培养师德导言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教师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至关重要。

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立德树人、培养师德一直是教育界的重要任务。

何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指通过以德育人,引导学生在品行修养和道德规范上不断提高的过程。

立德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成为具有健康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

师德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

师德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还涉及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责任等方面。

一个有师德的教师不仅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术成果,还能启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如何培养师德1. 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引领学生。

2.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身心健康的榜样教师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榜样。

身心健康是教师能够持久地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教师应注重自身的锻炼和心理健康,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困难,以更好的状态去教育和引导学生。

4. 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是培养师德的重要方面。

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

教师要尽职尽责,对学生负责,维护学生权益。

结语立德树人,培养师德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身心健康的榜样,并承担起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浅析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

浅析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

浅析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
面对一个日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以全人理念加以指导的立德树人,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指明了一条简单明了的道路:立身而言行,勇敢担责,做出卓越贡献。

作为传播学术思想、影响学生人格发展和行为准则、推进社会科学科技进步的重要推手,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将决定着学术环境的形成,也是教与学的成功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首先,立德树人的理念强调要素注重实践,赋予教师以实际行动的力量,以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贡献意识以及道德勇气。

因此,想要从理念上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就需要教师们不断努力地去修炼和实习,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真诚朴实的态度履职尽责,以众志成城、激励作用努力为学生着想,仅此种种而已。

此外,为了让青年教师师德修养相提并论,还必须让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以及特别是学校教育部门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形成有利于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发展的整体环境。

这样,教师才能在学习、科研、教学中踏实不范,用行动力表达立身实现多面发展自己的主观性和贡献性。

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发展还需要辅以有理想、有本领和广度的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要掌握完备的知识,勇于拓展全新的知识边界,深入学习前沿科学,不断积累理论水平及技术能力。

同时要努力地提升自己
的教育理论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还要充分利用微学分课程、培训等培训机会,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累积让学生放心信赖自己的优势资源。

总之,立德树人的理念是对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落实这一理念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个人付出和荣誉成果也将会促使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之路更上一层楼。

论立德树人与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内涵

论立德树人与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内涵

修 德 开 始 。《 管子 》 中写到 : “ 一年之计 , 莫如树谷 ; 十年 之计 , 莫如树木 ; 终 身之 计 , 莫 如树人” , 说 明 我 们 的 先 贤 已充 分 认
识 到 培 养 人 才 是 长 久 之 计 。大 教 育 家 孔 子 曾 在 《 论 语 ・学 而》 中指 出 : “ 弟子 入则孝 , 出则 弟 , 谨而信, 泛爱众 , 而 亲仁 。
Vo 1 . 34 NO .4
De c .2 O1 3
论 立 德 树 人 与 新 时 期 高 校教 师 师 德 内涵
汪 慧英
( 益 阳医学 高等 专科 学校 公共 课 部 , 湖南 益阳 4 1 3 0 0 0 )
[ 摘 要 ] 立德树 人作 为教 育 的根本 任务 , 既 继承 和发扬 了 中华教 育 的传 统 , 又 关注和 回应 了
人 们 树 立道 德 方 面 的榜 样 ; 立 功指 追求 事 业 , 建 功立 业 ; 立 言, 就 是 以救 世 之 心 著 书 立 说 。 这 三 者 是 人 生 不 朽 的 表 现 。 其中“ 三不朽” 之首是“ 立德 ” , 因为万 事从做 人开始 , 做 人 从
的本质要求 , 明确 了教 育 的根 本 使 命 。

告 中, 具 有 里 程 碑 意 义 。它 反 映 了党 中央 高 度 关 切 我 国教 育
事 业 的 根本 问题 , 指 明 了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立德 树 人的历 史价 值和 现 实意义
作 的方向, 坚 定 了新 时 期 高 校 教 师 当好 大 学 的教 育 。 ” 党 的十 八 大 报 告 指 出 改 善 民 生 和 加 强 社 会 建 设 要 优 先 发 展 教 育 。同 时 , 十八 大 报 告 提 出, 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这正是“ 努 力 办 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 的必 然 选 择 。“ 立德树人” 的教 育 观 具 有 重 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范文(通用6篇)

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范文(通用6篇)

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范文(通用6篇)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篇1 立德树人的语境宏阔、语意深远。

如何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使所有其它素质成为可能的特征。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乐于奉献。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

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要做到能爱、善爱。

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

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 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

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

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是一个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职责不单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

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教师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

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

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

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引言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师范院校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而“立德树人”作为师范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一直是师范院校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理念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以期能为师范院校引领时代、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一些思想上的启示和帮助。

“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立德树人”作为传统师范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其时代内涵是多重的,除了传承优秀教育传统和文化遗产之外,更要紧紧围绕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内容和形式。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多元思维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

师范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其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中。

具体来说,需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多元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和问题,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也需要教育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他人,拥抱多样性,以期能在未来的职业和人生中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

开放性教育社会在不断变革,所需要的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开放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探索和创造,深入了解外部环境和职业领域,积极开拓职业和人生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同时也需要将这种教育理念灌输到学生心中,鼓励他们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个性化定制教育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日益高要求,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业水平差异也越来越大。

师范教育中“立德树人”的目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要求师范院校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注重个性化定制教育,推出更贴近学生需求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立德树人”作为一个核心理念和目标,需要师范院校在教育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内涵和意义。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成为了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面。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丰富,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概念、内涵及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风范。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守教育为人的初心。

高校教师应以学生成长为己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将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使命。

二是强化道德修养。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做到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

他们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是提高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他们应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是关心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团队建设,与同行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他们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发展。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

通过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同时,加强对教师的日常教育指导,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

二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三是加强师德师风的日常管理。

最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最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学生的引路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德最普遍的解释,师德古来有之,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师德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师德师风上尤其要注重,如何做好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

而师德师风也有其重要意义,也就是必须要从政治思想品德感染熏陶学生,以达到学生进步的目的。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

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孜孜不倦和有教无类就是一种师德,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化他们,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能力品德方面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老师而言,一视同仁的去对待他们是师德的体现。

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自己的内在准则,与师德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这就丧失了师德。

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二、良好的师风诠释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所谓师风,即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

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教师已经迫切需要根据立德树人理念来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主要是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

实现这些新的内涵需要高校教师采取多种渠道,包括教学科技以及现代教育技术。

首先,立德树人理念意味着教师必须牢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

要实现这一点,高校教师可以采取讨论、案例、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其次,立德树人的理念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

高校教师应当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教育要贯穿人生,高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比较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处理事物,吸收不同角度的学说和观点,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另外,我们可以提供课外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领导力,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高校教师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等现代化工具,在教学上注重互动和体验。

此外,借助数据分析和评估,可以更好的评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注重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

总之,立德树人意味着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内容丰富。

高校教师需要注重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注重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立德树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强调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从而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才华、有责任感的有用之才。

立德树人理念是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高校教师是立德树人理念实现的主体力量,他们应该具有多方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教学内容,使立德树人理念得到真正的实践和落地。

下面从教学内涵和实现路径两个方面,谈谈高校教师如何实现立德树人理念。

1. 卓越的教学能力:立德树人理念强调的是学术性和德育性并重,使得高校教师需要具备卓越的教学能力,才能够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 成长型思维: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教师需要具备成长型思维能力。

成长型思维,不仅关注一个人的现有才能和成就,更关注于人的潜力和成长。

高校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潜力和成长,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 个性化教学:立德树人理念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用最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4. 非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高校教师需要采用更灵活、更多样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课外参观、社会实践等,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中。

1. 培养学生的内涵和能力:高校教师应注重教育学生的内涵和能力。

除了传授知识外,高校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增加课外活动内容: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课外活动内容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组织学生参加文化、科技、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锤炼品格、提高能力。

3. 创新教学方式:高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例如采用网络教学、互动教学、教学游戏等多样化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4. 面向学生的评价:高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面向学生的评价方法,将学生放在教学质量更高的位置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方案的成效,以此来实现立德树人的理念。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如何融入新内涵,以及如何实现这一路径,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命题展开讨论。

一、新内涵1. 强化德育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就是德育教育,高校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素养,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人文底蕴的培养,努力打造具有民族情感、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3. 强化教学观念的创新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立德树人理念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强化教师个人修养教师个人修养是立德树人的基础,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教养,努力成为学生的模范和引领者。

二、实现路径1. 落实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2. 推行素质教育高校教师需要自觉融入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4.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高校教师应注重个人修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5. 构建立德树人的教育环境学校应构建健康、阳光、和谐的教育环境,倡导正能量的人文关怀,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营造浓厚的立德树人氛围。

6. 建设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的制度安排、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德育教育的培训机制等,确保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教师教学新内涵与实现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高校教育中逐渐被重视。

立德树人,即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使其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之一,应该深入理解和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有内涵的教育。

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立德树人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教师应该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才能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收,无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校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高校教师应该注重课程建设,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包括案例分析、实验实践、学科竞赛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还可以开设一些人文课程或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

高校教师应该注重教育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立德树人理念要求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将这一点体现在评价学生的方法和标准上。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成绩评价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0 —
பைடு நூலகம்
养, 使自己的德行臻于纯正 , 日趋完善 。 首先 , 高校教师处处 要 做 大 学 生 的 楷 模 , 事事应给大学 。孔 子 说: “ 生做出榜样 。“ 师者 , 人之模 范 也” 其 身 正, 不令 ” 则行 。 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 。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 学 生 有 教 育意义 。 教师的表率 作 用 , 表 现 为 言 行 一 致、 表 里 如 一。著 “ 。“ 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 学高为师 , 身正为范 ” 勿以善 ” 勿以恶小 而 为 之 。 其 次, 高校教师的日常教育教 小而不为 , 。德国资产阶级教育家 赫 尔 巴 特 指 学行为要具有 “ 教育 性” “ 出: 教学如 果 没 有 进 行 道 德 教 育 , 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 , 段” 这要求教师把 “ 教 育 性 的 教 学” 同“ 教 学 的 教 育 性” 相结 教师要实现专业技能与创新精神在知行范 畴 和 道 合 。 再次 , 德范畴的高度统一 。 新 时 期 高 等 教 育 的 培 养 目 标 发 生 了 很 大的变化 , 现代社会 需 要 综 合 型 人 才 、 创新型人才和有团队 , 精神的人才 。 高校教师要做到 “ 传授知识 ” 而且要 去 实 现 大 , 学生 “ 人格的建设性变化 ” 用“ 良心 ” 教书 , 用“ 良心” 育人, 以 教为志 、 以教为荣 、 以教为乐 、 以教报国 , 慎独修 养 , 通过教
新时期立德树人工作中高校教师师德内涵 三 、
( 一) 高尚的德行 高尚的德行是教师为人师之核心 , 没有德行的教 育 就 失 。高 尚 的 德 行, 去了方向 , 更谈不 上 “ 立 德 树 人” 是对大学生 最生动 、 最具体 、 最深 远 的 教 育 。 高 校 教 师 应 当 加 强 自 身 修
[ 1]
满足现在的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 第三 , 高校的教师 应 能 熟 练地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积极 参 加 科 研, 不断创造新知识 、 新观念 、 新成果 , 提高自身的 创 新 能 力 。 作为高校教师 , 总得 有 所 发 现 、 有 所 发 明、 有 所 创 造、 有所前 进 。 挑战知识经济年代有赖于高校教师的创造发明 , 建立国 家创新体系有赖于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 , 提高大学生 素 质 也 高校教师的知识 结 构 就 有赖于高校教师的科研素质 。 总之 , 像一棵树 ,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厚的教育科 学 理 论 知 识 是 深, 植于土壤中的树根 , 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树干 , 广博 的 相 关 学科知识是树杈 , 根扎得深树才能叶茂 。 高校教师在 精 通 专 还应 积 极 拓 宽 自 己 的 知 识 面, 不断扩展自 业知识的前提下 , 己的兴趣爱好 , 以不断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 , 从而实 现 “ 立 德树人 ” 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 ( 三) 永恒的爱心 、 “ 师爱被 誉 为 “ 教 育 最 美 的 语 言” 开启学生心扉的钥 , “ 。 教师对学生 的 爱 , 匙” 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 ” 是人 间最美好 、 也是最无 私 的 情 感 。 爱 是 教 育 的 桥 梁 , 爱是教育 的钥匙 , 爱是教育成 功 的 种 子 。 爱 学 生 , 是教师的天职与美 德, 可以说 , 不热爱学生的教师 , 是不称职的教师 。 首先 , 高校教师对学 生 的 爱 , 体现在平常教育教学工作 “ ” 的一点一滴中 。 鲁迅 有 句 话 : 教 育 是 植 根 于 爱 的。 爱无时 无处不在 。 高校 教 师 应 把 大 学 生 当 作 自 己 的 孩 子 , 时 不在 、 时关心他们的生活 与 学 习 , 从 人 生 理 想 到 生 活 琐 事, 无所不 “ 谈, 对大学生动之以 情 、 晓 之 以 理、 导 之 以 行、 持 之 以 恒, 弯 下腰 ” 去了解每个 大 学 生 , 走 进 大 学 生 心 灵, 一 个 微 笑、 一句 称赞 、 一个亲切的动作 , 呵护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 把爱的种 子撒向每个大学生的心田 , 让大学生感到亲切 、 自然 、 愉快与 高校教师 对 大 学 生 的 爱 要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 不能 自信 。 其次 , 偏爱 。 在实际工作中 , 对不同层次 、 不同性别 、 不同 特 点 的 大 学生都要关心爱护 , 不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 、 家庭背 景 、 经济 状况 、 长相以及与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影响对待学 生 的 态 度 。 再次 , 高校教师爱 大 学 生 要 把 握 尺 度 , 爱学生和严格要 “ 求是统一的 。 巴尔扎克先生说 : 爱不只是一种感 情 , 还是一 ” 爱决不是迁 就 和 放 纵 , 爱 要 做 到 严 慈 相 济、 爱中有 种艺术 。 严、 严中见爱 、 严而有度 、 严而有信 , 使学生对教师 敬 而 爱 之 , 而不是敬而远之 。 学 生 一 旦 体 会 到 教 师 的 真 爱 , 便会“ 亲其 , 师、 敬其师 , 信其 道” 也 正 是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教育的根本任 — —“ 立德树人 ” 才能得以实现 。 务— ( 四) 重大的责任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 魂 的 工 程 师 , 是 人 类 文 明 的 传 播 者, 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 教师既是一个光荣的称 号 , 又是 一个崇高的 使 命 。 教 师 确 实 责 任 重 大 , 师 者, 所 以 传 道、 授 业、 解惑也 。 在新的时期 , 传 道, 不 仅 传 学 问 之 道, 更要传为 人之道 ; 授业 , 不仅要 授 学 业 , 更 要 催 发 大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望; 解惑 , 不仅要解共同 之 惑 , 更 要 解 个 体 的 特 殊 之 惑。既 然 选 就应 义 不 容 辞 地 担 负 起 教 书 育 人 、 传承文明 择了教师工作 , 的神圣责任 。 在现今 特 定 的 时 期 , 振 兴 中 华, 培养下一代的 责任落在了教师肩 上 。 江 泽 民 同 志 在 纪 念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建 “ 校1 传授知识, 0 0 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教师的神圣职责是 :
要立德树人 , 必先立师德 二 、
“ ” 俗话说 : 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 ; 教育大计 , 教师为本。 高 高校教师是培 养 高 素 校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专门机构 , 质专业人才的专门 人 才 。 高 校 教 师 在 培 养 人 才 和 教 育 过 程 中起着主导作用 , 必须 落 实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塑造大学生高尚 的道德品质 , 传授给 大 学 生 系 统 的 专 业 知 识 , 培养大学生分 引 导 大 学 生 锻 炼 强 健 的 体 魄, 在大学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 生成才过程中 , 无处 不 灌 注 着 教 师 的 心 血 。 立 德 先 立 师 , 树 人先正己 , 要立德树 人 , 必 先 立 师 德。教 育 家 苏 霍 姆 林 斯 基 “ 说过 : 请你记住 , 你不 仅 是 自 己 学 科 的 教 员, 而且是学生的 ” 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 师德是高校教 师 的 精 教育者 , 神支点和力量源泉 , 既 继 承 传 统 又 与 时 俱 进。高 尚 的 德 行、 广博的学识 、 永恒的 爱 心 、 重大的责任和平等的意识构成了 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内涵 。
第3 4卷 第4期 2 0 1 3年1 2月
高教研究版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
( ) J o u r n a l o f C h a n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o f T e c h n o l o H i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t u d E d i t i o n g y g y g y
”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 出 改 善 “ 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 。 同时 , 十八大 报 告 提 , 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这正是 “ 努力办好 出, 人民满意的教育 ” 的必然选择 。“ 立德树人 ” 的教育 观 具 有 重 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 现实的角度来看 , 培 养 什 么 人、 怎 样 培 养 人” 是我国社会主 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 关系着社 会 主 义 关 系 着 祖 国 新 一 代 的 全 面 发 展。因 此, 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 “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 育 的 根 本 任 务 ” 这一内容写进十八大报 告中 , 具有里程碑意义 。 它反映了党中央高度关切我 国 教 育 指明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 育 工 事业的根本问题 , 作的方向 , 坚定了新时期高校教师当好大学生成长成 才 的 指 引路人的信念和决心 , 彰显了教育的导向 , 抓住 了 教 育 导者 、 的本质要求 , 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 。
V o l . 3 4 N o . 4 D e c . 2 0 1 3

论立德树人与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内涵
汪慧英
( )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共课部 , 湖南 益阳 4 1 3 0 0 0
摘 要] 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教育的传统 , 又关注和回应了 [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当今教育的现实 。 要立德树人 , 必先立师德 。 高尚的德行 、 广博的学识 、 永恒的爱心 、 重大的责任和 构成了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 。 平等的意识 , 关键词 ] 高校教师 ; 师德 [ 立德树人 ; , 作者简介 ] 女,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公 共 课 部 讲 师 ,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 1 9 8 0- ) [ 汪慧英 ( 教育研究 。
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
立德树人继承和 发 扬 了 中 华 教 育 的 传 统 。 中 华 民 族 一 。“ 直高度重视 “ 立德树人 ” 立德 ” 是我国古代 “ 三不朽” 之一, “ 《 左传 》 中指出 : 太上有立德 , 其次有立功 , 其次有 立 言 , 虽久 。立 德 指 树 立 道 德, 不废 , 此之谓不朽 ” 即 提 高 道 德 修 养, 给 人们树立道德 方 面 的 榜 样 ; 立 功 指 追 求 事 业, 建 功 立 业; 立 就是以救世之心 著 书 立 说 。 这 三 者 是 人 生 不 朽 的 表 现 。 言, , 其中 “ 三不朽 ” 之首是“ 立 德” 因 为 万 事 从 做 人 开 始, 做人从 “ 修德开始 。《 管子 》 中写到 : 一年之计 , 莫如树 谷 ; 十年之计, , 莫如树木 ; 终身之计 , 莫 如 树 人” 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 识到培养人 才 是 长 久 之 计 。 大 教 育 家 孔 子 曾 在 《 论语·学 “ 中指出 : 弟子 入 则 孝 , 出 则 弟, 谨 而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而》 ” 、 “ 行有余力 , 则以学 文 。 这说明实行“ 孝” 悌” 等道德修养应 。 老子在 《 “ ” 先于 “ 学文 ” 道德经 》 中说 : 上善若 水 、 厚德载物。 意思是 : 最美好的品 格 , 最 高 尚 的 情 操, 应 像 水 一 样, 以宽广 深厚的胸怀 、 良好的 品 行 来 承 载 万 物 、 包 容 万 物、 滋 养 万 物、 造福万物 。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 还是以 老 子 为 都把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生命 的 最 高 代表的道家思想 , 、 “ 境界 。 从 “ 礼义仁智 信 ” 温 良 恭 俭 让” 的 优 秀 传 统 美 德, 到 以“ 八荣八耻 ”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道德始 终 是 中 华民族生生不息 、 奋 发 进 取 的 精 神 支 柱 和 行 为 准 则。可 见, “ 立德树人 ” 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 立德树人关注和回应了当今教育的现实 。 立德 树 人 , 才 能立人达人 、 成人成 己 , 符 合 教 育 规 律 和 人 才 培 养 规 律。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