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相关自身抗体的解读
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区别和联系
病情发展。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血浆置换以及 手术治疗(如器官移植等)。治疗目的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减轻组织损害。
辅助治疗
如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可帮助患者减轻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生物 制剂等,旨在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预后差异
不同类型的结缔组织病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 可实现病情稳定或缓解,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 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治 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诊断方法差异
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同样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此外,还需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测, 以明确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反应。
治疗方法差异
结缔组织病
共同治疗策略
免疫抑制治疗
对于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免疫抑制治疗是常用的手段,通 过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
抗炎治疗
两者都伴随着炎症反应,因此抗炎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 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生物制剂治疗
针对特定的免疫细胞或细胞因子进行干预的生物制剂在结缔组织病 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 疫疾病的区别和联系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免疫学特征与体液标志物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IL-17的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其他体液标志物检测
01
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中表达升高。 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CRP水平可反映疾病活 动性。
02
红细胞沉降率(ESR)
ESR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在多种结缔组织病中表达 升高。ESR的升高程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03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等,它们在结缔组织病中 的表达水平可反映体液免疫的活跃程度。在结缔组织病相 关间质性肺病中,免疫球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密切相关。
05
免疫学特征与体液标志物 的关系探讨
免疫学特征对体液标志物的影响
免疫细胞活化与增殖
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与增殖会导致一系列体 液标志物的变化,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自身抗体的产生。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 肺病的免疫学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多 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参与该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同时,体液标志物的检测在疾病诊断 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发展趋势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 ,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免疫学特 征和体液标志物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未来, 研究将更加注重疾病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 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同时,随着生物信息 学、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疾病发生
发展机制的探讨将更加全面和深入。
02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 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是一类由结缔组织病(CTD) 引起的肺部病变,主要影响肺间质, 导致肺功能受损。
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讲解
抗血小板抗体
自身抗体的分类
针对细胞内抗原抗体:ANA 、ds-DNA 、 ENA 、 组蛋白抗体、 ANCA 、 AMA 、抗 核糖体抗体、SMA等 针对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细胞表面抗原决 定簇的抗体,如HLA-Ab 、RBC-Ab 、血小 板抗体等 针对细胞外抗原抗体:RF 、TgAb 、某些 凝血因子抗体、内因子抗体等
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
(7)血液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8) 心脏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等 (9) 眼病:自身免疫性眼病 (10)不孕症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自身抗体的分类
器官特异性(organ specific) 器官非特异性(non-organ specific) ----CTD的重要特征
风湿病学中的自身抗体谱
ANA谱 ANCA谱
抗ENA谱
抗磷脂抗体谱
抗线粒体抗体谱
RA自身抗体谱
自身免疫病的标记
ANA(抗核抗体)提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提示小血 管炎
ACL(抗心磷脂抗体)提示磷脂抗体综合征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包含: 1 抗DNA抗体:(anti-dsDNA anti-ssDNA) 2 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H1 H2a H2b H3 H4 H2a-H2b复合物) 3 抗非组蛋白抗体:抗ENA抗体 抗ACA抗体 4 抗核仁抗体:(RNA多聚酶 U3RNP原纤维) 5 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线粒体 高尔基体 溶酶 体 细胞角蛋白等)
特异性较强的自身抗体有助于CTD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抗Sm(U族RNA+核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Scl-70(DNA拓扑异构酶) 系统性硬化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学
结缔组织病(CTD)是一组有重叠临床表现,不易辨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抗体常与自身免疫有关,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和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它们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CTD中,且多种自身抗体可在同一种CTD中出现,同一种自身抗体可存在于不同CTD中,一种自身抗体对每一种CTD的特异性不同,每一种自身抗体在不同的CTD中出现的频率也不同。
(4)抗PL-7抗体:
是另一种与肌炎有关的自身抗体,免疫学上与Jo-l不同,分子量为80000。
(5)抗Ku抗体:
也是另一种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有关的自身抗体,大约50%的硬皮病多发性肌炎患者有此抗体,是硬化性肌炎的标志。
(6)抗PM-1抗体:
现已确认,ANCA是一组针对中性粒细胞胞质抗原的自身抗体群,对Wegener肉芽肿有明显的特异性,阳性率为52.3%~58.6%,活动期Wegener肉芽肿可达88%。多数学者认为ANCA是上述疾病的血清学标志。
80年代末,国外学者开始了ANCA的研究。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谱,靶抗原包括蛋白酶3(PR3),髓过氧化物酶(MPO)、弹性蛋白酶(HEL)、乳铁蛋白(1F)、组织蛋白酶C(CC)、溶菌酶(LYS)等,其中以抗PR3和MPO抗体研究较多。C-ANCA主要靶抗原为PR3,而P-ANCA主要为MPO。P-ANCA与微型多血管炎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密切相关。
结缔组织
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为一种抗原驱动、T细胞介导及与遗传相关的自身免疫病。
发病机制主要发病机制为免疫功能紊乱,滑膜关节组织的某些特殊成分或体内产生的内源性物质作为自身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相应的关节炎症状。
病理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
临床表现1.关节表现(1)晨僵见于95%以上患者。
(2)疼痛出现最早的表现。
(3)肿胀(4)关节畸形(5)关节功能障碍2.关节外表现(1)类风湿结节较特异的皮肤表现。
(2)类风湿血管炎(3)肺(4)心脏(5)神经系统(6)其他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1.血象有轻度至中度贫血。
活动期血小板可增高,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
2.炎性标记物可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程度。
活动期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
3.自身抗体(1)类风湿因子(RF)(2)抗角蛋白抗体谱4.关节影像学检查(1)X线摄片。
(2)CT和MRI CT有助于发现早期骨侵蚀和关节脱位等改变。
MRI有助于发现关节内透明软骨、滑膜、肌腱、韧带和脊髓病变。
5.关节滑液检查滑液增多,微混浊,黏稠度降低,呈炎性特点,滑液中白细胞升高。
6.关节镜及针刺活检。
诊断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共7项: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类风湿皮下结节;⑥手和腕关节的X线片有关节端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该滴度在正常的阳性率<5%)。
上述7项中,符合4项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治疗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3.外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内分泌雌激素水平升高等。
病理基本病理改变是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坏死性血管炎,可发生于任何器官。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
2.皮肤与黏膜特征性的改变为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
3.关节和肌肉。
4.狼疮肾炎(LN)肾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免疫指标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
免疫指标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指标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通过对常用免疫指标在诊断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进行概述。
结论:自身抗体指标对于 CTD在疾病诊断,对 CTD分类,病情监测,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免疫指标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30-02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与免疫相关,累计周身器官疏松结缔组织的疾病。
本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是指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原发性侵犯结缔组织的一组疾病。
后者指常见的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结节性动脉炎等。
部分结缔组织病有自身抗体存在,故将这组疾病归于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其全球发病率3%~5%。
而自身抗体的检测是其诊断中的重要环节。
现就一些常用免疫指标在诊断结缔组织病中的意义作一简要概述。
1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最常见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30%~5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95%~100%)、干燥综合症(SS,60%~80%)、全身性硬皮病(SSc,>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95%~100%)等,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
但不能作为某种AID的特异指标,常用于AID的初筛。
2 抗双链DNA(dsDNA)抗体ds-DNA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标志性抗体,是SLE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
自身抗体 ppt课件
PPT课件
17
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PPT课件
18
• ANA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活动期
非活动期 药物诱导性红斑狼疮(DLE) 混合结缔组织病 (MCTD)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PM/DM) 干燥综合症(SS) 慢性活动性肝炎(CAH) 溃疡性结肠炎(UC)
PPT课件
6
ANA
间接免疫荧 光法(IFA Indirect Fluorescen t Assay )
ENA
免疫印迹法 (IB)
Westernblot LIA
PPT课件
7
2、ANA的检测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 用核质丰富的培养细胞Hp-2细胞和灵长类 肝冰冻破片作为抗原基质。
• 用荧光显微镜观察ANA荧光着染强度和免疫 荧光图形。
PPT课件
5
ANA分类
根据细胞内靶抗原的理化特性和分布: • 抗DNA(dsDNA,ssDNA) • 抗组蛋白(Histone) • 抗非组蛋白(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anti-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antibodies,ENA和抗着丝点抗体ACA) • 抗核仁(Nucleolus)
PPT课件
4
ANA分类
根据细胞内靶抗原的理化特性和分布: • 抗DNA(dsDNA,ssDNA) • 抗组蛋白(Histone) • 抗非组蛋白(抗可溶性核抗原抗体anti-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 antibodies,ENA和抗着丝点抗体ACA) • 抗核仁(Nucleolus)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解读
n 9、可能时,除了细胞核荧光图型外,其他的细胞浆和 有丝分裂荧光图型也应一并报告;
anti-dsDNA检测
n 1、临床怀疑SLE时,如ANA阳性,则还需检测antidsDNA抗体;
n 2、检测anti-dsDNA时,Farr试验和CLIFT(短膜虫免 疫荧光检测)具有高临床特异性。其他方法的特异性 较低,因而推荐这些方法检测阳性时再用Farr试验和 CLIFT加以确认,并分别报告结果;
n 3、在报告anti-dsDNA结果时应包括检测方法; n 4、anti-dsDNA结果的报告应是定量的(或CLIFT半定
量); n 5、应以相同方法用于anti-dsDNA的定量检测和SLE病
情活动监测;
anti-ENA检测
n 1、ANA阳性时,推荐还检测anti-ENA; n 2、检验报告中应注明anti-ENA检测方法。如与IIFA或临床诊断偏
《自身抗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n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7):437-443
n 1.怀疑自身免疫疾病检测自身抗体
n 2.公认方法、定量/半定量/滴度
n 3.检验与临床结合
n 4.诊断标准中的项目应开展
n 5.ANA、dsDNA抗体规定
n 6.不同疾病推荐:RA、SLE等
抗核周因子子(APF)靶抗原: ----前聚丝蛋白白部分去磷酸化产物(Simon, 1993)
1979 1964
IFA:以大大鼠鼠食食管上皮皮细胞角角质层为底物的RA特异性的抗体( 抗角角蛋白白抗体,AKA)(Young BJJ.Br Med J.1979,2:97)
IFA:以颊粘膜上皮皮细胞核周围的角角质透明蛋白白颗粒为底物的RA 特异性抗体APF(Nienhuis RLF.Ann Rheum Dis,1964,23:302)
结缔组织病 诊断标准
结缔组织病诊断标准结缔组织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可影响人体内的结缔组织,表现为全身性的症状和体征。
由于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与其他疾病有一定重叠,因此对其诊断需要依靠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等综合评估。
本文将针对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这类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结缔组织病的诊断首先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
结缔组织病可表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PM)、系统性硬化症(SSc)、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及其他相关疾病。
患者可能出现的表现有全身疼痛、乏力、关节疼痛、肌肉无力、皮肤疹、光敏感、溃疡、发热、水肿、呼吸困难等。
特别是SLE还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肾炎等。
二、实验室检查在病史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实验室检查对结缔组织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1.血液常规及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指标等。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ESR和CRP升高是结缔组织病的常见表现。
2.免疫学指标: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抗肌体抗体(anti-Sm)、抗磷脂抗体(APL)、类风湿因子(RF)等。
ANA是结缔组织病的敏感指标,但并非特异性指标,而且阳性率并不高。
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对SLE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3.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包括IgG、IgM、IgA和C3、C4等,其中C3、C4在结缔组织病的活动性鉴别上较为重要。
4.自身抗体:包括抗磷脂抗体(APL)、抗磷脂酶抗体(aPL)、双链DNA抗体等。
5.凝血功能:抗凝物质抗体、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6.其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Sm/RNP抗体等。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炎症与自身免疫研究
2023
PART 02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 病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是指一类与结缔组织病(CTD)相关的 间质性肺疾病,包括多种亚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等引起的肺间质病变。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病理特征,CTD-ILD可分为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 等不同类型。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 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然 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多 种副作用,如感染、骨质疏松等。
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针对特定炎症介质或细胞 因子的单克隆抗体或融合蛋白,具有 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例如,针对 TNF-α的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 、阿达木单抗等)在结缔组织病相关 间质性肺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 效。然而,生物制剂的使用也可能带 来一些风险,如感染、过敏反应等。
2023
PART 05
实验研究及成果展示
REPORTING
动物模型建立与验证
1 2
选择合适动物种属
基于人类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病理特征 ,选择与之相似的动物种属,如小鼠或大鼠,构 建动物模型。
诱导疾病发生
通过给动物注射特定的自身抗原或炎症因子,模 拟人类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发病过程。
免疫抑制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等,抑制过度的免疫反 应,减轻肺组织炎症。
生物制剂治疗
针对特定免疫细胞或炎性介质的 生物制剂,如抗TNF-α药物、B细 胞抑制剂等,在临床试验中显示 出一定的疗效。
细胞免疫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或数量 ,恢复免疫平衡,如CAR-T细胞 疗法等,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 性肺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八项自身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各种自身免疫性抗体的临床意义
多数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都会出现自身抗体。
虽然有些自身抗体在疾病中的确切意义尚未得到严格的证实,但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认可,所以这些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是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19S的IgM,也可见7S的IgG及IgA。
它能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反应。
RF主要出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约70%~90%的血清中和约60%的滑漠液中可检出IgG类RF,这很可能是自身IgG变性所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应答的表现。
IgG是感染等原因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的主干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时会发生变性;此外,在炎症等病理条件下滑漠或其他部位可能产生不正常的IgG;这些变性IgG就构成自身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各种抗IgG抗体。
滑膜液中的IgG类RF与变性IgG结合而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比血清中的IgM类RF更具有致病意义,因为这一类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在关节滑膜等部位,可激活补体,形成慢性渐进性免疫炎症性损伤。
RF的检测最初是用致敏绵羊红细胞凝集试验(Rose-Waaler 法)进行检测,目前最常采用IgG吸附的胶乳颗粒凝集试验;但此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不高,而且只能检出血清中的IgM类RF。
IgG类和IgA类RF则需要用RIA或ELISA等方法检测。
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如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间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
但RF也象ANA一样,并不是RA 独有的特异性抗体。
在SLE病人均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二、抗核抗体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
结缔组织病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占LE患者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占LE患者 (SCLE) 总数的10%,多见于中青年,男女比例1 总数的10%,多见于中青年,男女比例1:3。 10%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阳性发现、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阳性发现、预后等 均介于DLE SLE之间 DLE与 之间。 均介于DLE与SLE之间。
呼吸、消化、 呼吸、消化、血液系统表现
可发生胸膜炎, 呼吸系统损害 可发生胸膜炎,多为干 有时可出现少量或中等量胸腔积液, 性,有时可出现少量或中等量胸腔积液,也 可发生间质性肺炎。 可发生间质性肺炎。 消化系统症状 可出现口腔溃疡、恶心、 可出现口腔溃疡、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出现溶出性贫血、 血液系统损害 出现溶出性贫血、白细 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早期改变多种多样, 早期改变多种多样,可出现长期低 间断性不明原因的高热、乏力、 热、间断性不明原因的高热、乏力、关 节酸痛及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节酸痛及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部分患 者长期患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 者长期患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结 节性红斑等皮肤病。 节性红斑等皮肤病。
皮肤粘膜损害
SLE患者还可检测到抗红细胞抗体、 SLE患者还可检测到抗红细胞抗体、 患者还可检测到抗红细胞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等多种自身抗体. 血清总补体、C3、C4下降。 血清总补体、C3、C4下降。补体亦 下降 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SLE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可作为判断SLE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以往常查的“LE细胞”已被ANA及 以往常查的“LE细胞”已被ANA及 细胞 ANA DNA取代 取代。 DNA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加项目
抗CENP-B抗体:ACA共包括4型,以B型为主 抗核小体抗体:多见于活动性SLE,尤其是狼疮肾炎, 可能是SLE的特异性抗体,Se 58,但具体分型未明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谱
类风湿因子
灵敏度高,特异度差(63%)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
重点群体
男性、女性普遍适用( 女性、家族有疾病史潜 在风险更高)
续加重 持续阳性致残率极高 (两年内70%)
抗磷脂抗体谱
广义抗磷脂抗体谱包括: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磷脂结合血浆蛋白抗体:
β2GP1 凝血酶原(PT),蛋白C,蛋白S 膜联蛋白 Annexin A2和A5
抗磷脂-蛋白复合物抗体
免疫双扩散(ID)
已知Ab
1:64
1:1待测血清 U1-RNP
Ag
1:16
1:4
已知Ab
SSA
Sm
SSB
双扩散法解读
免疫双扩散(ID)检测结果判断 上图为抗Sm、U1-RNP抗体阳 性
滴度均为1:4
下图为抗SSA、SSB抗体阳性
抗SSA抗体滴度1:64 抗SSB抗体滴度1:16
38
抗β2GP1抗体
•抗B2GP1抗体:特异度 高(94.5%),灵敏度低 24% •结构域1=Domain I •与临床价值更相关
ANCA–荧光染色模型
对应抗原 主要抗原: 蛋白酶3 (PR3) 相关疾病 肉芽肿伴多血管炎(GPA): 敏感性: 73 %
其它抗原:
BPI, AZU等
特异性: 99 %
免疫印迹法解读
抗ENA及其临床意义
抗RNP 抗Sm 抗SSA(Ro) 抗SSB(La) CTD 、 MCTD、SLE SLE 30% pSS 75%、SLE 25% pSS 40%、SLE 10%
抗rRNP
抗Scl-70 抗Jo-1
SLE
SSc 20~30% PM 30%
ELISA,79%,阳性预测值84%
抗角蛋白抗体(AKA):IF 抗核周因子抗体(APF):IF MCV
类风湿关节炎
多关节炎
-关节变形
-偶见脏器累及 (肺纤维化,胸膜炎, 心 包炎, 巩膜炎, 类风湿结节, 血管炎) - 30-50% RA患者在发病第一年可见 关节损坏 - 40%RA患者5年内病情发展导致丧 失劳动力 -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寿命缩短3 到14 年
预测预后临床亚型
抗Jo-1 抗Scl-70 抗rRNP
与病情活动相关
抗ds-DNA抗体 cANCA ACL
器官特异性
CNS:抗rRNP抗体 肺脏:抗Scl-70kDa 抗Jo-1抗体
自身抗体检测的价值
•预警
•筛选 •诊断
•已患病 •抗体阳性, 无临床表现 •抗体阳性与 特定的临床事 件
•提供治疗依 •自己不知道 据
磷脂酰肌醇 anti-PI, 磷脂酰乙醇胺 anti-PE 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anti-PS/PT) 波形蛋白/心磷脂复合物:anti-vimentin
狼疮抗凝物:功能性抗体,1952年发现,1972年命名
狼疮抗凝物(LAC)
一种IgG/IgM型免疫球蛋白,作用于凝血酶原复合物,阻断活化的凝血 因子V与凝血酶原作用,抑制纤维蛋白的形成,致使凝血时间延长 初筛试验:
29
抗CCP与类风湿因子(RF)的区别
现行临床上熟悉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是类风 湿因子,由于RF受某些抗原、抗体物质的
干扰,常出现假阳性,特异性不高。
自1964年以来陆续证实抗核周因子抗体 (AP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丝 集蛋白抗体(AFA)以及抗Sa抗体对RA 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疾病早期出现。 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抗体在化学结构上 具有相关性,他们识别表位的主要抗原决 定簇都含有瓜氨酸,被称为瓜氨酸相关自 身免疫系统,并认为此系统可能在RA的
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
活动期阳性率80-100%,非活动期<30%
抗ENA抗体
抗ENA抗体
可提取性核抗原,为核中一类蛋白质,均不含有 DNA、组蛋白 可以被盐水提取 ENA抗原可以从多种组织中获得,无种属间差异, 但有明显的组织不均一性
免疫对流电泳CIE Ab Ag O O O O O | O O | O O O O | O 阳极+ - 阴极
•余洁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26-30
ANCA的临床意义
结合临床特征,ANCA阳性有助于诊断 单纯免疫荧光阳性意义有限 ANCA阴性不能排除ANCA-相关的血管炎 ANCA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ANCA持续阳性还是滴度升高均不能可靠预测疾病的复 发 医生不应根据ANCA滴度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C反 应蛋 白
得分(0-1分)
0 1
34
1
取各项评分最高分加和,总分≥6分可确诊RA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年4月第14卷第4期《类风湿关
抗CCP抗体体检筛查应用建议
检测套餐
免疫性疾病基础检验项 目 骨检测项目增加抗CCP 抗体联合检测
结果比类风湿因子更可 靠 早于影像学诊断 持续阳性提示骨破坏持
发病及发展中起作用。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2000年,荷兰学者
Schellekons等首次合成
由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含瓜氨酸的环肽(CCP) 为
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RA
病人血清的抗CCP抗体并 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环状”瓜氨酸多肽抗体比“线性”瓜 氨酸多肽抗体对类风湿检测更灵敏
免疫印迹法(WB法)
与抗ENA抗体特异性结合多肽抗原表位
抗Sm 抗SSA 抗SSB 抗rRNP 28/29、13.5KD 52、60KD 45、47、48KD 38、16.5、15KD
抗U1RNP 73、32、17.5KD
抗Jo-1
55KD
抗ScL-70 86、70KD
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的解读
赵久良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特点
产生高滴度的 自身抗体或与自身 组织起反应的T细胞
自身免疫应答反应强 度与病情密切相关
组织器官病理性损伤和相 应的功能障碍
自身抗体临床意义
临床上具有多种常用自身抗体
诊断特异性
抗Sm抗体 抗CCP抗体 抗SSA/SSB
自身抗体的解读
单单出现自身抗体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为有临床症 状的CTD 试验结果阴性常常不能除外某种CTD,而结果阳 性也往往不足以确诊 必须要根据临床才能做出CTD的诊断 对结果的解释时一定要考虑到临床特点
谢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最先发现的抗磷脂自身抗体之一,和血小板减少有明显相关性
ACL阳性者,血小板减少3倍于ACL阴性者
习惯性流产与IgG型ACL关系密切,并可能和抗体的滴定度有关 检测方法:ELISA 目前尚无金标准 两种类型:
ACL 2-GP1依赖 非2-GP1依赖 Ig类型 高滴度IgG型 低滴度IgM型 与血栓形成 密切相关 不引起血栓 常见疾病 自身免疫病、APS 梅毒、AIDS等感染性疾病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 白陶土凝血时间(KCT)
稀释蛇毒凝血时间(dRVVT)
稀释凝血酶原时间(dPT)
通过纠正试验确诊:若有LA,缺乏血小板正常血清不能纠正凝血时间 ,只有加入过量磷脂或血小板溶解物后,延长的APTT可被纠正
需排除其他原因,如肝素、Ⅷ因子复合物等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ENA抗体临床意义
标记抗体
抗Sm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硬化症 抗Scl-70
抗SSA/SSB 干燥综合征
病情活动度相关
细胞浆抗原 抗Jo-1 抗rRNP JO-1
预测疾病预后和临床亚型
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 狼疮脑病
特殊问题
ANA18项
除外性诊断
对于临床不考虑CTD患者
类风湿的关节损害——致畸的根源
在疾病发生2年内即可发生 不可逆的关节损坏,致残率 高
1966~1971 at Middlesex Hospital, London,UK. 94例病程<1年早期RA入组
90%的关节破坏(60/67) 发生在两年内,比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的危害 更大
着丝点型:ACA阳性 胞浆型:分裂间期细胞细胞浆颜色阳性,线粒体型,核糖
体型,Jo-1型,细颗粒型
混合型
抗dsDNA抗体临床意义
致病作用
在SLE患者的肾脏病变处发现了抗DNA抗体 在具有抗dsDNA抗体的人中,85%会在约5年内发展成 为SLE
SLE中阳性率60-90%
对于未治疗SLE患者,Sp 90%,Se 70%
28
常规诊断方法不能实现早期诊断
现行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的诊断标准主要
依靠临床表现、X 线以及类风湿因子(RF) 检测。
符合此标准时病人常已出现骨关节破坏,加之RF缺乏特 异性,不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因此临床需要 能用于RA 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 •艾脉兴,曾小峰,Chin J Rheumatol ,June 2002 ,Vol6 ,No. 3
T. Sokka, T. Pincu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oncerning populationbased and clinical studies of early arthritis and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Clin Exp Rheumatol 2003; 21 (Suppl. 31): S5-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