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1初识大自然-导学案-湘科版(2017)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初识大自然|湘教版(一起)(共12张PPT)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初识大自然|湘教版(一起)(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be015d5901020207409cf9.png)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老师。在家 里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课堂上有向我们 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老师;大自然也是我 们的老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大自然吧!
大自然里有什么?
听一听来自大自然里的声音,说一说你想到哪些大自然的事物?
你见过哪些自然风景?介绍给同学们。
你见过哪些自然风景?介绍给同学们。
你见过哪些自然风景?介绍给同学们。
你见过哪些自然风景?介绍给同学们。
大自然里有动植物,有山有水,还有自然现象……
达尔文的大自然考察
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对大自然进行研究吧!
做一做
请你观察大自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 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初识大自然-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初识大自然-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fe1e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0.png)
初识大自然-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自然2.能够描述不同天气和季节的特征3.能够区分动物和植物的不同特征4.了解不同自然环境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教学内容课时一:什么是自然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将了解到什么是自然,认识自然界的有形与无形。
学习内容1.自然的定义2.感受自然的美3.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4.自然的意义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法2.情景再现法教学过程1.准备工作1.整理课件2.确认学生出勤情况2.导入引入自然的定义1.通过图片展示自然景观引起学生兴趣2.联系学生平时所见所知的自然景观进行交流3.回顾自然界中的有形与无形1.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到自然事物的多样,从而产生考究的心态4.自然界中的生物1.在生活常见一两种动植物为例展开2.了解生物的特征5.自然的意义1.让学生反思大自然为人类带来的好处2.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6.课堂总结1.梳理课程重点2.给出作业课时二:天气和季节课程目标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不同季节和天气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的变化。
学习内容1.不同季节的特点2.不同天气的特点3.天气和季节会对生物产生影响教学方法1.演示法2.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1.准备工作1.整理课件2.确认学生出勤情况2.导入引入季节的概念1.通过图片及视频展示不同季节的特征2.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名称及对应的时间3.季节的特点1.分别介绍每个季节的特点2.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4.天气的概念及分类1.介绍天气的概念及分类2.通过视频及图片展示不同天气的特点5.天气的影响1.明确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对生物的影响6.课堂总结1.梳理课程重点2.给出作业课时三:动物和植物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从而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分布。
学习内容1.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2.了解不同动物和植物的习性3.探究不同动植物的分布情况教学方法1.展示法2.问答法教学过程1.准备工作1.整理课件2.确认学生出勤情况2.导入引入动物和植物的概念1.通过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2.让学生写下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和植物名称3.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1.介绍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并对比2.让学生凭借认知,进行分类练习,并进行差异比较4.不同动植物习性1.突出展示几种常见动植物,阐述他们的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让学生思考不同习性的动植物分布情况,并预测未来变化5.动植物分布情况1.通过课件展示了解动植物的分布情况2.教师开展问答环节,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6.课堂总结1.梳理课程重点2.给出作业课后作业1.有关动植物的知识简介(300字)2.描述你熟悉的季节和对应的天气特点(300字)3.保护大自然的意义(300字)教学反思通过三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自然,不同的生物,及自然环境对生物产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激发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初识大自然》说课稿4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初识大自然》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2d998f4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3.png)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初识大自然》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初识大自然》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和事物,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事例,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程,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学生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自然界中的现象和事物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和事物,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和事物。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和事物。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介绍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和事物,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课堂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总结提升:通过学生总结和教师点评,使学生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和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
5.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第二单元《探访大自然》第5课《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湘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探访大自然》第5课《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湘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08494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2.png)
第二单元《探访大自然》第5课《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湘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024)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自然界中的水、空气、土壤等基本元素及其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然现象,并进行初步的分类和归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你们知道大自然里有哪些奇妙的朋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认识那些神秘而又可爱的动植物,还有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水、空气和土壤吧!活动:“自然之声”音频播放——播放一段包含鸟鸣、虫鸣、风声、水声等自然声音的音频,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二)新课讲授(约15分钟)1. 认识动植物(约7分钟)-展示图片: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图片,如蝴蝶、蜜蜂、小草、大树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特征描述:选取几种典型的动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生活环境等。
-互动问答: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动植物特征的理解。
2. 了解自然元素(约8分钟)-水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对动植物和人类都至关重要。
-空气的秘密:简单介绍空气的成分和作用,让学生知道空气是我们呼吸的必需品,也是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土壤的奥秘:解释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三)实地观察(约15分钟)活动:“校园寻宝”——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实地观察,寻找并记录下他们发现的动植物以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如落叶、蚂蚁搬家等)。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注意安全。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初识大自然课件1湘科版121916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初识大自然课件1湘科版121916](https://img.taocdn.com/s3/m/596b5c2f3186bceb18e8bbad.png)
我们怎么做才能 让大自然更美丽
gei da zi ran tian se cai 给 大自 然 添 色 彩
精品课件PPT
tīng yi tīng
听 一听
精品课件PPT
chán míng
蝉鸣
精品课件PPT
qīng wā
青蛙
精品课件PPT
dà dù juān niǎo
大杜鹃鸟
精品课件PPT
xī shuài
蟋蟀
精品课件PPT
牛
精品课件PPT
羊
精品课件PP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éi míng
雷鸣
精品课件PPT
思考题
chū shí
de dà zì rán
初 识 ( )的 大 自 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精品课件PPT
chū shí měi lì de dà zì rán
初 识 (美丽) 的 大 自 然
精品课件PPT
dà zì rán li dou you shen me
大自然里都有什么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保罗 优秀获奖课件
精品课件PPT
chū shí dà zì rán
初识大自然
精品课件PPT
chū shí
de dà zì rán
初 识 ( )的 大 自 然
精品课件PPT
精品课件PPT
精品课件PPT
精品课件PPT
精品课件PPT
精品课件PPT
2022湘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附目录)
![2022湘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附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12335e4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9.png)
2022湘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让我们从观察开始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3给物体分类4让我们发现更多第二单元探访大自然1初识大自然2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3大自然中的发现第三单元认识天气1多样的天气2天气的影响第四单元常见的材料1生活中的材料2纸3塑料第五单元常见的工具1剪子和刀具2其他常见工具第一单元走进科学1让我们从观察开始【学习目标】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1.认识各个感觉器官,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
2.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学习过程】1.我们观察时常用的感官有哪些?2.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西瓜后,请你说说观察后的发现。
3.挑选西瓜有哪些小秘招?4.在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我们发现什么?5.如何来保护眼睛?对于其他感官,我们要如何保护?2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学习目标】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1.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学习过程】1.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想一想,怎么比较两根木棍的长度?3.请你比较一下,桌上两个玩具球有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同?4.比较一下,你和同桌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不同的地方?5.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3给物体分类【学习目标】1.认识物品的外部特征。
湘科版(2024秋)一年级上册2.1、初识大自然教案
![湘科版(2024秋)一年级上册2.1、初识大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00df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6.png)
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举例:利用模型、图示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动植物特征的辨别:学生对动植物特征的认知不足,难以区分不同种类动植物。
4.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5.对学生在作业中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板书设计
①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1.生物成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水、土壤、气候等
3.生物链: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动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动植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新课呈现环节,我清晰、准确地讲解了知识点,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同时,我设计了一些互动探究环节,如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作业反馈:
1.对学生完成的课后习题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答题不规范等,并提供改进建议。
2.针对学生在观察动植物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如观察不仔细、描述不准确等,给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初识大自然-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初识大自然-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b67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9.png)
初识大自然-湘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是什么。
2.能够简单地描述大自然的一些特征和现象。
3.学会观察大自然,并借此训练自己的观察力。
4.增强对环境和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认知大自然。
2.培养观察能力。
3.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和特征。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内容1. 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指地球上所有非人类制造的事物,包括天空、海洋、动植物、岩石、土壤等等。
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象和特征,这些都是生命和自然规律的体现。
2. 大自然的一些特征和现象地球的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空气中的氧气、水循环等都是大自然的特征和现象。
学生应该学会观察这些现象,认识它们的重要性和意义。
3. 认识大自然的方法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它的各种特征和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野外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4. 大自然的保护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需要保护的。
学生应该学会爱护周围的环境,包括学校、社区和家庭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述和演示,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讲述法。
在这个单元中,教师应该通过讲述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了解大自然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征。
2.实地体验法。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在实践中认识大自然的美。
3.学生自主学习法。
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线图书馆等方式,自主了解和探索大自然。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评估学生的书面作业的水平和理解程度。
3.观察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敏锐度。
七、教学反思和改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包括以下方面:1.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加真实地认识大自然。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美版)
![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21e4436294dd88d1d26b9f.png)
教学内容
第三课 给物体分类
给物体分类
本节课学习的是分类与整理的知识,主要是为了了解 教材分析
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学习, 让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的对事物进 行分类整理 2、生活中,需要分类整理的事物有很多,本节课的学 习能让学生从不同事物分类整理的方法中总结规律、
教材分析 事物的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并加强对感官器官的保 护
1、观察事物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手这些感官 器官来观察事物的特点,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事物、记
教学目标 忆事物
2、眼、耳、鼻、舌、手是我们主要的感官器官,要加 强对它们的保护
重点难点
观察事物时常用的感官器官是眼、耳、鼻、舌、手。 平时要加强对感官器官的保护。
一、观察西瓜
教
1、出示课件图——西瓜图组
2、提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西瓜有什么特点?
学
3、学生观察,并独自作答。
4、教师总结:绿色的外皮、外皮上有条状、瓜瓤是红
色、有黑色的瓜子
过
5、大家都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通过什么方法知
2020年最新
道的?
程
6、学生分组讨论
7、教师整理: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
一、什么样的物体更容易搭建 1、出示学具积木,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搭建,并得 出结论 教 2、先猜一猜,再搭一搭,有什么发现?完成下表
形状
猜想 学
实验 结果 过
√容易搭
×不容易搭
3、容易搭建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程 ①通过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特点 ②确定搭建形状所需的立方体图形
1、我们都是通过哪些感官来观察、了解事物 2、抓住事物的特点,它们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 些帮助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docx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17b784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a.png)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初识大自然》教学设计课题:《初识大自然》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湘科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内容1.教学特点本节课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大自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讨论、体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教学地位本节课是湘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探访大Fl然》的开篇课,为后续学习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天气等内容奠定基础。
帮助学生建立对大FI然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Fl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加深对大臼然的理解和认识。
3.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结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宜观地感受大臼然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大自然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如天空、大地、花草树木等。
了解大H然的基本特征,如多样性、美丽等。
2.能力目标能够用Fl己的语言描述大H然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常见事物。
感受大FI然的美丽和多样性。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6.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大自然的图片、视频等。
一些大自然中的实物,如树叶、花朵、石头等。
绘画工具,如彩笔、画纸等。
7.学生准备自己在大H然中收集的小物品。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初识大H然》(一)、认识大自然中的事物1.天空、大地、河流、山脉等2.花草树木、动物等(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1.不同季节的变化2.不同地方的风景(三)、描述大自然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四)、保护大自然1.认识大自然被破坏的情况2.讨论保护大自然的方法八、教学反思3.成功之处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如图片、视频等,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教学设计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49ae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0.png)
湘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以“考察大自然—从校园开始”为主题,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入手,观察和认识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记录、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好奇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包括:《美丽的校园》: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感受校园的美丽。
《校园里的植物》: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校园里的动物》:观察校园里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校园里的自然现象》:观察校园里的自然现象,如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等。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的教学以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观察为基础,通过实地考察校园,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交流分享和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校园美景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实地考察,观察记录。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校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并做好观察记录。
交流分享,总结归纳。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校园里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拓展延伸,激发探索。
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或开展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生活习性。
(2)观察校园里的自然现象,了解天气变化、季节更替等自然规律。
(3)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提出关于校园里植物、动物和自然现象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探究。
(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如放大镜、尺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识大自然
【学习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科学探究
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
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
3.科学态度
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
1.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
2.你见过哪些自然风景?介绍给同学们吧。
3.请把你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画下来。
4.请你说说达尔文的大自然考察故事。
5.从达尔文的大自然考察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