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东财网院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50588ae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3.png)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公共政策是为了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从分配的角度看,政府对公共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
因为人们必须思考以下一些问题:()A.政府为什么应该这样分配B.政府为什么能够这样分配C.这种分配的实际结果是什么D.需不需要重新分配2.张国庆称改革开放后为()范式。
A.革命B.建设C.赶超发展D.单纯经济发展3.现代政策研究组织又叫()。
A.智库B.脑库C.思想库D.文库4.德尔菲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A.匿名性B.反复性C.定量性D.集体性5.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核心是()。
A.利益集团B.社会组织C.各级党委D.公民6.政策形成的下一个阶段为()。
A.政策评估B.政策实施C.政策修正D.政策终结7.我国政策研究的未来趋势是()。
A.政策研究的普及化和多样化B.政策咨询活动的产业化C.政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及政策研究活动的国际化D.队伍专业化8.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最难的是()。
A.机构的终结B.功能的终结C.政策本身的终结D.项目的终结9.新政策代替旧政策,但所面对的问题不变,所要满足的要求不变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A.政策废止B.政策替代C.政策分解D.政策合并10.公共政策研究发展所体现的新趋势包括()。
A.政策研究方法更能为人们所理解B.研究方法由方法走向技术C.研究新的分析政策问题的方法D.公共政策的研究更趋于对微观问题的研究11.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内容中,最容易达成的是()。
A.机构的终结B.功能的终结C.政策本身的终结D.项目的终结12.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有()。
A.工具主义B.过程主义C.权变主义D.建构主义13.()模型是对我们所关注的某一事件的想象特征做纯粹理论上的或者假设的概念再现。
A.硬模型B.软模型C.描述模型D.规范模型14.公共政策必须体现()。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e24d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5.png)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最为关键?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2. 政策分析中,成本效益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的合法性B. 评估政策的经济效益C. 预测政策的社会影响D. 比较政策的实施成本与收益答案:D3. 在公共政策领域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要依据什么?A. 政策目标B. 政策资源C. 政策环境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政策执行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政策效果影响最大?A. 政策设计B. 执行力度C. 政策监督D. 政策反馈答案:A5. 公共政策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政策效果评估B. 政策成本评估C. 政策影响评估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6.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社会需求B. 政治环境C. 经济状况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7. 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主要用于什么?A. 识别政策的优势和劣势B. 识别政策的机会和威胁C. 识别政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8. 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政策的成功至关重要?A. 政策的合法性B. 政策的可操作性C. 政策的透明度D. 政策的适应性答案:B9. 政策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有效B. 确定政策是否符合预期目标C. 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10.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哪个环节最容易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C结束语:以上是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的相关知识。
论述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东财网院
![论述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东财网院](https://img.taocdn.com/s3/m/5b202740e45c3b3567ec8b5f.png)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课程名称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作者学籍批次201103学习中心本部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行政管理论述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数一、政策工具的定义政策工具是指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
政策执行活动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针对具体情况对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因此,选择各种有效手段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能否选择有效政策工具是能否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
没有有效的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也就实现不了。
二、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一)政策目标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
政策目标为政策工具规定了方向,为判断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提供了评判标准。
在进行政策工具选择时,必须考虑到政策目标。
1.首先,如果目标是单一的,就要明确目标是什么。
目标不明确所带来的工具选择失误是政策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其次,如果目标是多重的,就要明确目标构成。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而政策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有些目标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反映不同的利益诉求。
复杂的目标体系为政策工具选择提出了挑战。
3.再次,政策工具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考虑政策目标是否已发生转变。
如果目标已经转变,就要考虑达成目标的工具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是否需要选择新的工具。
如果在政策变化前后使用同样的工具,那么政策改变几乎没什么意义。
(二)工具自身的特性政策工具自身的特征。
每种工具都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选择工具时要将其优缺点都考虑在内,以避免工具的滥用。
更进一步地讲,不同工具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组织环境,被用来解决不同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拿来就用,要考虑我们当前是否具备运用这些工具的客观条件,这些工具是否适用于现有的组织状况。
(三)外部因素1.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是指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生态环境或背景,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其他工具及政策领域的其它特征。
2019年3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3月机考答案-(0698)《政策科学》1
![2019年3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3月机考答案-(0698)《政策科学》1](https://img.taocdn.com/s3/m/33859a58a417866fb84a8ed3.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0698)《政策科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雷振宇学号:H161048224260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1.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是在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D.中共十八大2.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属于精准扶贫政策的A.主体B.目标群体C.社会问题D.后果3.“对民众的福利做出什么反应在于精英,而不在于民众”,这是()决策模型。
A.系统B.集团C.精英D.理性4.设计政策方案的第一步是A.问题察觉B.问题识别C.轮廓勾画D.细节设计5.政策终结的主体是A.政策决策者和制定者B.政策执行者C.政策客体D.政策依据6.属于混合性政策工具的是A.信息与劝诫B.管制C.自愿性组织D.家庭和社区7.独生子女政策在上个世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实施时,受到一些重男轻女观念重的人的强烈抵制,这说明政策执行中受到A.文化观念的障碍B.利益的障碍C.技术上的障碍D.政治上的障碍8.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与环境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决策模型的看法。
A.精英B.系统C.集团D.理性9.精准扶贫政策评估中的第三方评估是A.政策制定者评估B.政策执行者评估C.政策决策者评估D.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的评估10.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在采取行动时会进行利益算计,这是目标群体的A.成本收益核算B.文化心理影响C.综合素质差D.不爱国表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1.多源流模型的三个源流是A.科学源流B.问题源流C.政策源流D.政治源流2.公共政策评估的原则有A.明确评估对象原则B.实事求是原则C.价值性和事实性统一的原则D.可行性和突出重点原则3.公共政策评估的准备阶段要A.确立评估对象B.建立评估机构和制度C.制定评估方案D.挑选和培训人员4.废止收容条例,代之求助办法,属于A.政策废止B.政策修正C.政策执行D.政策替代5.公共政策评估的功能有A.检验功能B.导向功能C.配置功能D.协调功能6.公共政策终结的对象包括A.功能B.组织C.政策D.计划7.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是从( )开始的.A.新中国成立B.1956年党的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九大8.学习和研究公共政策学的方法A.系统分析法B.比较分析法C.定性定量分析法D.社会实验法9.下列选项哪些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原则有?A.创新原则B.系统原则C.民主原则D.以领导意志为准原则10.狭义的实证研究的特点是A.技术方法固定B.研究程序明确C.研究技术比较成熟D.研究依靠假设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1.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答案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答案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5239277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8.png)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答案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终结,政府可以采用强制力与折衷妥协两种策略。
一方面,政府可以采用强制手段,通过法律规定或者行政命令等方式来强制执行政策终结。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政策终结问题,但也有可能引起社会不满和抵触情绪。
因此,政府还需要采用折衷妥协的策略,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来寻求各方面的共识,避免政策终结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
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减少社会不满和抵触情绪,但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协商和谈判。
总之,政策终结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需要政府采取多种策略来应对。
政府应该注重交流与沟通,消除人们的心理抵触情绪,同时也需要采用强制力与折衷妥协两种策略,来顺利实现政策终结。
除了建立政策评估组织体系外,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政策评估制度体系。
政策评估制度体系是政策评估的基础和保障,包括政策评估法律法规、政策评估标准、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政策评估方法和技术等方面。
政策评估法律法规是政策评估的基础,是政策评估工作的指导和保障。
政策评估标准是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衡量政策效果和评估政策质量的重要依据。
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是政策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政策评估方法和技术是政策评估的核心,是评估工作的关键。
三)加强政策评估信息公开政策评估信息公开是政策评估的重要环节,是政策评估工作的必要条件。
政策评估信息公开不仅能够促进政策评估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还能够有效提高政策评估的质量和效果。
政策评估信息公开应包括政策评估的目的、范围、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政策评估信息公开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政策评估报告、政策评估公告、政策评估会议和政策评估网站等形式。
政策评估信息公开应当注重公众参与和意见反馈,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政策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四)加强政策评估的实践研究政策评估的实践研究是政策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策评估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东北财经大学2021年3月课程考试《公共政策分析》论文满分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2021年3月课程考试《公共政策分析》论文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3442e483d049649b665882.png)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
公共政策分析
作者
考试批次 2103
学籍批次 2003
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行政管理
完成时间 2020年11月17日
《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
(共五个题目,任选三个题目回答问题,三个题目须作答在同一个word文档中,正文题目可略,写作模版见附件中的“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多题式)”,每题800~1000字)
【1】论述政策变迁的基本模式。
【2】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
【3】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
【4】论述中国政策评估工作的现状。
【5】论述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一(随机)1答案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一(随机)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0b57d524de518964b7dcf.png)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一(随机)-0025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1.在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政策工具著作是()。
A.《政治、经济和福利》B.《政府工具》C.《公共政策工具》D.《公共政策导论》正确答案:C2.公共政策目标的特征有两个,即问题的针对性和A.目标的全面性B.主体的权威性C.未来的预期性D.空间的广泛性正确答案:C3.____方案是指问题已经发生,但未查明其根本原因,为了抑制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而制订的各项临时措施。
A.积极方案B.应变方案C.机械式方案D.临时方案正确答案:D4.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政策宣传B.政策分解C.物质准备D.政策实验正确答案:A5.对公共政策的研究最初发端于____。
A.政策分析B.政策科学C.政策研究D.公共管理正确答案:B6.____政策试图限制具体服务提供者的数目。
A.规制政策B.控制性政策C.分配型政策D.再分配型政策正确答案:A7.____方法着力于政策实施后的客观效果评定,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来了解人们的切身感受,对政策实施效果作出评估。
A.定性分析法B.对比分析法C.经验分析法D.问卷调查法正确答案:D8.____方案指的是从已有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中,寻找出有用的措施和方法。
A.创造性方案B.分析式方案C.机械式方案D.应变方案正确答案:C9.____是政策分析中最重要的推理方式。
A.逻辑推理B.概率推理C.现象推理D.模糊推理正确答案:B10.在我国,()是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是我国政策制定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
A.国务院B.人民代表大会C.最高人民法院D.中国共产党正确答案:B11.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属于公共政策的()功能。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一(随机)-0020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一(随机)-0020](https://img.taocdn.com/s3/m/b404ef54a32d7375a4178082.png)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一(随机)-0020
政策工具研究最早起源于()领域。
A:政治学
B:社会科学
C:经济学
D:法学
答案:B
____评估所关注的是一项具体项目的结果。
A:政策过程评估
B:政策影响评估
C:政策效果评估
D:元评估
答案:B
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的过程是()。
A:政策合法化
B:政策法律化
C:政策民主化
D:政策法规化
答案:B
____模型是对实际的现象加以符号化。
A:硬模型
B:软模型
C:描述模型
D:规范模型
答案:A
下列哪项描述是关于规范模型的____。
A:解释政策选择的原因和结果
B:为在最佳程度上实现某种价值提供一些规则和推荐
C:对实际的现象加以符号化
D:对我们所关注的某一事件的想象特征做纯粹理论上的或者假设的概念再现答案:B
被最广泛地运用于公共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是()。
A:福利经济学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主义
D:新政治经济学
答案:A
既是最重要的政策制定主体,也是最重要的政策监控主体之一的是()。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利益团体
答案:A
政策周期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____。
A:政策修正
B:政策实施
C:政策评估。
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_真题-无答案
![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4dbdc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a.png)
考研(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总分56,考试时间90分钟)1. 简答题1. 简述公共政策的性质和类型。
(中财2010年研)2. 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式。
(北邮2009年研)3. 简述决策理论的基本观点。
(中山大学2008年研)4. 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
(厦门大学2010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5. 设计公共部门决策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北航2009年研)6. 根据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观点,简述公共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对外经贸大学2009年研)7. 公共政策前景预测结论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暨南大学2011年研)8. 政策评估的主要内容。
(华南师大2013年研)9. 简述公共政策调整的原因和积极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研)10. 政策终结的障碍有哪些?(东北财大2016年研;北航2010年研)11. 简述行政决策的类型。
(北邮2010年研)12. 中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
(南开大学2011年研)2. 论述题1. 西蒙对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提出的批评及其有限理性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
(中山大学2006年研)2. 比较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说明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和特点所在。
(北大2006年研)3. 举例说明利益集团影响公共决策的方式。
(北航2009年研)4. 结合实际谈谈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中山大学2010年研)3. 案例分析题北京APEC会议期间,政府采用了车辆限行、企业停产或限产等强制性措施。
再加上天气条件的配合,保证了会议期间空气质量的优良。
但其与APEC之前几乎成为常态的恶劣雾霾天气形成强烈对比,民众将其戏称为“APEC蓝”。
APEC期间政府环保政策以强制性工具为主,平常时期的环保政策则包含税收、罚款等激励性工具及排放标准、市场准入(如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钢铁企业的技术与规范标准)等强制性工具。
(北大2015年研) 请根据教科书关于不同政策工具特征(优势和劣势)以及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等相关理论,对“APEC蓝”的出现及平常时期政策效果欠佳的可能原因进行讨论。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五章 政策工具 【圣才出品】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五章 政策工具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06bd6e2c850ad02df804176.png)
第五章政策工具1.简述政策工具的兴起及其原因。
答:(1)政策工具的兴起①政策工具是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②对政策工具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可以说政策研究一开始就伴随着对政策工具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政策工具的重视源于政府对自身行动及其影响的关注。
对政策工具的兴趣的增加使得政策制定者们开始根据目标和手段之间的联系来思考,这种转变被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治理的最为重要的进步之一。
(2)政策工具兴起的原因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政策工具的兴起大学学者与政策工具领域的实践者(实际操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比如说高校法律学者同时也参与实际生活中法律的制定、执行、评估以及终结等过程。
这种学术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刺激了更多的学者投身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因此,推动了对政策工具的研究。
②政策工具的兴起是政策执行的现实需要近代以来,政策执行难度和复杂性程度的大大提高以及政府职能的扩张,导致对政府管理相关知识的需求增大,这就要求对政策问题做更多的科学与实证分析和研究。
由于政策工具研究致力于如何把一个简单但却难以回答的社会问题解决好,因此,根据政策目标和途径来进行思考使政策工具研究为公共管理做出了实际贡献。
③工具研究途径的倡导者长期以来得到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持对福利国家的某些政府部门的不满使人们对政策失败的分析予以更多的关注。
解决政策失败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发展一门政策工具理论并将它付诸实践。
2.政策工具研究有哪些基本途径?答:政策工具的研究主要有四种基本途径(1)工具主义①这种途径又称古典途径。
它认为,人们知道一种特殊的工具,了解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这种工具的效果已被证明或具有十分的现实性;人们在大部分可预测的环境中可以期待其产生效果;并且,恰当的工具可以将政策失败转变为政策成功。
因此,政策工具研究应弄清工具的属性与特点,以便辨别、提炼少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工具,扩大其应用范围。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答案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答案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b3454c9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9.png)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论文题目答案(共五个题目,任选三个题目回答问题,三个题目须作答在同一个word文档中,正文题目可略,写作模版见附件中的“课程论文写作模板(多题式)”,每题800~1000字)【1】论述政策变迁的基本模式。
【2】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
【3】如何完善我国政策评估工作?【4】论述中国政策评估工作的现状。
【5】论述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
【2】论述政策终结的策略。
答:(一)旧政策终结与新政策出台并举人们一般都不愿意看到政策终结,然而人们一般很少会立刻反对一个新的、较佳政策的出台。
因此,为了缓和政策终结的压力,可采用新政策出台与旧政策终结并举的方法,及时地采用新政策替代旧政策,使人们在丧失对旧政策期望的同时得到一个新的希望。
这种做法往往可以大大减少关于政策终结的争议和阻力,削弱反对者的力量。
(二)重视交流与沟通 ,消除人们的心理抵触情绪将关于政策终结的必要性、目的与方式等信息正确、及时、全面地传递给有关人员 ,消除人们的抵触情绪 ,争取人们对政策终结的理解与支持 ,这应成为顺利实现政策终结的主要途径。
通过公开政策评估结论 ,让人们了解原有政策的低效、无效 ,如果继续实施 ,只会进一步浪费政策资源 , 甚至还会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要让人们明白 ,即使眼下有所变动和损失 ,也是为将来更多地受益。
参与是一种化组织目标为全体组织成员需要的管理哲学 ,因而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交流形式。
通过让政策终结相关人员参与政策终结的讨论和决策 ,不仅能博采众长 ,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全体组织人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热情去看待政策终结 ,去宣传和推动变革的措施。
从这一角度看 ,克服政策终结阻力的关键 ,在于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
另外 ,经常和密切的组织沟通也有利于不同行为主体在政策终结问题上协同作战 ,避免因为“政出多门” 而减弱业已形成的合力。
(三)强制力与折衷妥协两手并用由于多元利益倾向的存在 ,要使各行为主体在变革问题上取得完全一致的态度是极其困难的。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随机)-0015.D83FDFCD-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随机)-0015.D83FDFCD-](https://img.taocdn.com/s3/m/96353f1e336c1eb91a375da6.png)
东财《公共政策分析》在线作业二(随机)-0015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的政策工具是()。
A:民营化B:用者付费C:放松管制D:合同外包答案:A以下不属于委员会制的优点的是()。
A:集思广益B:考虑周密C:决策迅速D:分工合作答案:C<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AR-SA">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由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指的是</span>A:<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政策均衡</span>B:<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政策调整</span>C:<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政策持续</span>D:<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政策终结</span>答案:C <div v:shape="_x0000_s1026"><span>•</span>政策分析的方法论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范畴,包括行为研究、价值研究和()</div>。
东财国际金融学第十一章内外均衡的调节、政策工具搭配
![东财国际金融学第十一章内外均衡的调节、政策工具搭配](https://img.taocdn.com/s3/m/93d30f7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a.png)
一、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目标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1.内部均衡一国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之间、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之间存在矛盾。
2. 外部均衡一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一国或者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在一定时间内全部经济活动往来收支基本平衡、略有顺差或逆差。
为了调节国际收支逆差而动用国际储备,会导致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水平提高,不利于经济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国际储备积累,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从而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同时长期的顺差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3. 内外均衡冲突的表现:米德冲突内容: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无法运用汇率调控国内外需求,只能运用影响国内总需求的政策手段平衡国内外收支。
国内宏观调控难以兼顾内外均衡,产生内外均衡冲突——政府在追求内部(外部)均衡时对总需求的调控政策使得外部(内部)的均衡恶化。
具体:四种内外经济情况搭配:内部通胀经济过热、国际收支逆差;内部经济衰退、国际收支顺差;内部经济衰退、国际收支逆差;内部通胀经济过热,国际收支顺差。
前两种搭配内外均衡关系一致,后两者搭配内外均衡关系冲突。
根源:经济开放性,内部均衡的目标是避免通胀、高失业率、经济衰退,外部均衡是防范国家间资源流动失衡,内外均衡实现所要求的政策工具调节方向是相反的,实现一方会使得另一方失衡。
二、开放经济宏观政策工具及其搭配1. 政策工具(1)支出变更政策调控总需求规模的政策。
运用货币、财政手段,调节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规模,直接影响总需求。
同时支出变化影响进出口规模,还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影响资本流动。
①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引起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提高,进口增加;利率水平下降,导致国际短期资本外流。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水平,投资缩减,国民收入减少,出口减少;利率水平提高,导致国际短期资本内流。
②财政政策: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五章 政策工具 【圣才出品】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五章 政策工具 【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8cc360ff524ccbff0218478.png)
第五章政策工具一、概念题1.政策工具答:政策工具是指一个行动者能够使用或潜在地加以使用,以便达成一个或更多目的的任何事物。
可以分为:①自愿性工具。
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它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包括家庭与社区,志愿者组织、市场。
②强制工具,也称直接工具,强制或直接作用于目标个人或公司。
在响应措施时只有很小的或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
包括管制、公共事业、直接提供。
③混合性工具,兼具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
混合型工具允许政府将最终决定权留给私人部门的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非政府部门的决策形成过程。
包括信息与劝解、补贴、产权拍卖、征税与用户收费。
二、简答题1.什么是政策工具选择?选择的意义和标准是什么?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什么是政策工具的配置?配置的意义是什么?答:(1)政策工具选择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要发生在政策制定阶段a.政策工具的地位是被设定的,而设定的过程也就是选择的过程;b.对于政策规划者来说,拟制政策方案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为既定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c.在政策抉择的过程中,政策方案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经过选择而被设定的政策工具,对于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竞争。
(2)政策工具选择的意义和标准政策工具对于政策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政策工具选择的根本标准有两种不同的取向:a.效用最大化。
政策工具选择必须以政策工具的预期效用是否趋向最大作为工具取舍的根本标准。
b.掌握平衡点。
政策规划者和直接决策者要在效用最大化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之间求得和掌握其平衡点。
(3)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重要因素①政策主体政策的直接主体,即政府机构或领导者个人的选择行为是受其自身的一系列主观和客观条件制约的,包括主观偏好、政治体制、国家或政府能力、工具选择的习惯性。
②政策问题选择政策工具的目的在于按照既定的目标解决政策问题。
政策工具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必须视政策问题而定。
政策问题对政策工具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政策问题的紧迫性。
政策网络中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与对策
![政策网络中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c9fd6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5.png)
摘要:政策网络是分析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政策过程的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主要有从属型政 策网络、依赖型政策网络、自组织型政策网络和导向型政策网络等四种类型。运用政策网络的 分析框架可以对政策工具的选择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并明确政策工具选择的困境,从而在 理论和操作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
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作者
学籍批次201103
学习中心本部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行政管理
论述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数
一、政策工具的定义
政策工具是指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
政策执行活动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个针对具体情况对各种政策工具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
因此,选择各种有效手段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能否选择有效政策工具是能否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
没有有效的政策工具,政策目标也就实现不了。
二、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
(一)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
政策目标为政策工具规定了方向,为判断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提供了评判标准。
在进行政策工具选择时,必须考虑到政策目标。
1.首先,如果目标是单一的,就要明确目标是什么。
目标不明确所带来的工具选择失误是政策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2.其次,如果目标是多重的,就要明确目标构成。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因而政策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有些目标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反映不同的利益诉求。
复杂的目标体系为政策工具选择提出了挑战。
3.再次,政策工具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要考虑政策目标是否已发生转变。
如果目标已经转变,就要考虑达成目标的工具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是否需要选择新的工具。
如果在政策变化前后使用同样的工具,那么政策改变几乎没什么意义。
(二)工具自身的特性
政策工具自身的特征。
每种工具都有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选择工具时要将其优缺点都考虑在内,以避免工具的滥用。
更进一步地讲,不同工具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组织环境,被用来解决不同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拿来就用,要考虑我们当前是否具备运用这些工具的客观条件,这些工具是否适用于现有的组织状况。
(三)外部因素
1.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
政策工具选择的环境是指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生态环境或背景,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执行组织、目标团体、其他工具及政策领域的其它特征。
(1)执行组织。
某项政策工具的实施会对执行组织产生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
在选择政策工具时,执行组织会考虑这些影响。
(2)目标团体。
目标团体是政策直接作用、影响的对象,因此政策工具的实施对目标团体有直接影响。
而不同政策工具会对目标团体产生不同影响。
目标团体会抵制对自身不利的政策工具,使其无法开展;同时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对自身有利的政策工具继续下去。
(3)其它政策工具。
工具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不同工具间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冲突。
(四)以前工具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策工具的选择受到早先选择的限制,因此,工具选择依赖于一定路径。
由于这种工具是在过去选择的,要转换成其他工具会很难。
因为已经积累了相关经验,并且目标团体信任它。
这种工具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已经成了一种路线,背离它会付出额外的努力和代价从纵向看,该项工具已内化为组织的执行路线,可选择的其他政策工具根本不做考虑;从横向看,它和其它工具或执行活动交织在一起。
(五)意识形态因素
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的体系,它为既存或构想中的社会,解释并辩护为人所喜好的政治秩序,并且为实现其秩序提供策略。
不同的意识形态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
我们在对政策工具
做出选择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受意识形态影响。
市场化工具和社会化工具在我国的运用就受到我们现有意识形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