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修他他铁矿地质报告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b50992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4.png)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集中区之一,该地区的铁多金属矿床主要在祁连山中段的祁漫塔格岭脉内发育,其中矿床主要分布在祁漫塔格岭脉的南北两翼,沿岭脉走向呈线状分布。
矿体呈层状和脉状,赋存于变质岩和侵入岩中。
岩性以石英闪长岩和变质岩为主,次为超基性侵入岩和浅成火山碎屑岩。
矿床主要矿物有黄铁矿、斑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锑矿、绿泥石等。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主要为南北走向的祁连山造山带,该带在冈底斯造山带的北缘,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汇处。
构造运动主要以熊耳山—祁漫塔格脊为界,形成南段和北段两个构造单元。
南段构造单元由强烈的N向推覆逆冲构造、NE向剪切断层构造和中轴线及其两翼内钩形褶皱构造组成。
北段构造单元则以剪切展布和复杂的褶皱构造为主。
矿化蚀变特征主要发生在矿区的祁连山岩系、杂岩系,以及超基性侵入岩、浅成火山碎屑岩等富SiO2的岩石中。
岩石以石英闪长岩、变质岩为主要母岩,矿化蚀变主要伴随着岩石的灰岩化和石英化。
在石英化灰岩中,矿化以牙齿状条带状分布,石英的含量普遍较高,黄铁矿、斑铁矿、闪锌矿等多种矿物以脉状和层状叠加铅锌矿体为主。
总结起来,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主要为南北走向的祁连山造山带,构造运动以熊耳山—祁漫塔格脊为界,形成南北段不同构造单元。
矿化蚀变特征主要发生在石英化灰岩中,矿化以牙齿状条带状分布,多种矿物叠加铅锌矿体为主。
这为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的发掘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和理论参考。
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收集和分析全球最全面和最权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环境等数据并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相关数据:1. 祁漫塔格地区铁多金属矿的产量趋势:在近几年的生产中,矿产资源的开采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年产量的均值大约为3-5万吨,这与其地处高原地区、交通不便等因素有关。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沙依地库拉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沙依地库拉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81755e75a8102d277a22f40.png)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沙依地库拉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详细描述沙依地库拉铁矿地质特征,从矿区地质特征、岩浆岩、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特征、找矿标志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
标签:沙依地库拉矿区地质找矿标志结论1矿区地质1.1地层矿区内总体地层格局为:东部主要为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Pt1B),西侧大沟为推测塔哈希大断裂的次级断裂通过处,西部、北西部及东部为志留系温泉沟群和发育于沟谷中的第四系组成。
各地层单元特征如下:(1)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为工区主要含矿地层,划分为二个岩性断段,各岩性段的特征如下:第一岩性段:主要位于工作区中部及南部,岩性以角闪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局部夹黑云母石英片岩、绢云母片岩。
东部岩石倾向大致呈北东、北西两种,倾角在20°~40°之间;南西部地层走向总体呈近南西-北东向,倾向南侧呈北东向,北侧呈南东向,构成一向形构造,倾角大致在20~50°之间。
第二岩性段:主要位于工作区南东部,岩性主要为黑云石英片岩,局部夹有角闪黑云母石英片岩。
地层走向大致北西~南东向,倾角在23°~40°之间。
(2)志留系志留系温泉沟群:主要分布于工作区的西部、北西部,推测与古元古界地层呈断裂接触关系,断裂面产状较平缓,平面上接触界线呈波状产出。
地层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主要分布于工作区的南西侧及中部,岩性以浅黄色大理岩与绢云母片岩互层。
大理岩中薄层状分布,倾向南东向,倾角大致在15~55°之间。
第二岩性段:构成了志留系在工作区内的主体地层,岩性主要为浅黄色大理,偶夹有变质砂岩,该段地层与第一岩性段呈整合接触关系,岩层走向大致是南西~北东走向,倾角在15~35°之间。
第三岩性段:主要分布在工区的北西角,岩性主要以变质砂岩、变质石英砂岩夹变质粉砂岩,该段地层与第二岩性段呈整合接触关系,地层走向大致呈南西~北东向,倾角在15~40°之间。
新疆西天山阿克萨依铁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_郑仁乔
![新疆西天山阿克萨依铁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_郑仁乔](https://img.taocdn.com/s3/m/7ca23a13eff9aef8941e06af.png)
2014年4月April,2014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第33卷第2期33(2):255 270文章编号:0258-7106(2014)02-0255-16新疆西天山阿克萨依铁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郑仁乔1,段士刚2**,张作衡2,罗刚3,蒋宗胜2(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3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五地质队,四川都江堰611830)摘要近年新疆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内铁矿找矿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阿克萨依铁矿是其中一个新发现并评价的中型规模铁矿床。
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与带内其他铁矿明显不同,成因不明。
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的粗安岩、玄武岩、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少量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上段的凝灰岩中。
阿克沙克组玄武岩和安山岩富集LREE和LILE(如Rb、Th、K),亏损HREE和HSFE(Nb、Ta、Ti),稀土元素呈右倾的配分模式,结合Th-Ta-Hf/3、Zr/4-Y-Nb*2和Th-Nb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认为这些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岛弧环境。
阿克萨依铁矿的形成与岛弧内发育的火山机构有关,矿体受火山机构的次级断裂控制,呈脉状、透镜状,围岩蚀变发育,以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为主,硅化、绿帘石化为次。
矿石主要为浸染状和脉状构造,局部发育块状和角砾状构造。
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磁铁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绿泥石-碳酸盐阶段。
阿克萨依铁矿区磁铁矿低w(TiO2)(变化范围0 1.7%、平均0.2%)、w(Cr2O3)(0 0.2%、平均0.06%)和w(NiO)(平均值接近0),明显不同于岩浆分异型钒钛磁铁矿床磁铁矿的w(TiO2)(≥5.4%),而与热液型和接触交代型铁矿磁铁矿的w(TiO2)相似(平均0.18%0.33%);黄铁矿Co/Ni比值都较高(>1),具火山成因、热液成因黄铁矿的特征;硫同位素δ34S值介于-0.6ɢ0.4ɢ,成矿流体具岩浆硫的特征。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莫喀尔铁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莫喀尔铁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9d7c98cac5da50e2524d7ffa.png)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莫喀尔铁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详细描述莫喀尔铁矿地质特征,从矿区地质特征、岩浆岩、矿床地质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标签:莫喀尔矿区地质找矿标志1矿区地质1.1地层本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Pt1B )及第四系(Qh)。
各地层单元特征如下:1.1.1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Pt1B):矿区内主要含矿地层,在矿区内大面积分布,分布面积约为17.9km2。
地层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25°~72°之间。
北侧大面积被岩浆岩侵入。
可进一步划分为二个岩性段,各段均为整合接触:各段特征如下:第一岩性段(Pt1B1):分布于矿区南侧,西及东延出矿区,南侧被现代冰川覆盖。
岩性段呈宽约分布于矿区南及西侧,向及西延出矿区。
岩性段呈宽约300~800米的宽板状产出,北侧西段以整合接触被上覆岩性覆盖,北侧以整合被上覆地层覆盖。
岩性段出露岩性主要为角闪斜长片岩及角闪斜长片麻岩,局部夹少量的黑云石英片岩、含石榴石斜长片岩等。
该岩性段构成矿区Ⅰ号矿带的含矿层位,岩性总体以角闪斜长片岩为主,部分地段以角闪片岩为主,片麻岩与片岩呈相变关系,野外不易区分。
第二岩性段(Pt1B2):分布于矿区第一岩性段与第三岩性段间,呈窄带状分布,与上、下岩性段呈整合接触关系。
东侧被现代冰川覆盖,西侧延出矿区。
岩性段宽约10m左右,出露长度约2920m。
岩性主要为褐铁矿化角闪斜长变粒岩。
岩性段多数被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接触界线多以推测确定。
1.1.2第四系冲洪积(Qhpal)在矿区大规模出现,特别是南侧及莫喀尔等河谷中,主要为现代河床洪冲积物、残坡积物及现代冰川,约占1∶1万填图面积的14%左右。
现代冰川(Qhgl):分布于矿区南侧,呈大面积分布于山脊处,厚度大于100m,为现代冰川。
冲洪积物(Qhpal):主要分布于莫喀尔河及其支流中,以现代河床冲洪积物为主,河谷两侧近沟河谷中还见有少量的冰积物及残坡积物。
内蒙古阿右旗卡休他他铁(金、钴)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内蒙古阿右旗卡休他他铁(金、钴)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d089209bb68a98271fefafd.png)
最大水平厚度
矿体形态呈囊状 矿体上 !下盘均见有含角闪二长岩
不规则侵入接触 线处矿体长轴方向呈 ∞ 向 长
最大水平宽度
最小
矿体下盘及矿
体中均见有含角闪石英二长岩侵入接触 ∀
总之 南矿带下层矿体普遍受后期含角闪二长
岩体的侵入 !穿插和分割吞噬 矿体支离破碎 ∀
铁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 呈灰至钢灰
色 半自形粒状结构 粒径 ∗
∗
年西北地质局二
一二大队对矿区金的赋存进行勘查 Θ ∀ 经过前后几
次工作 探明卡休他他矿床共有储量
级铁
矿石量
万吨 平均 × ƒ 全铁 品位
≤
金属量
伴生 平均品位
其中富矿体
平均品位
∏金属量
金品
位
∗
平均
金属量
品位为 ∗ ≅
平均值 ≅
∀ 本文根据
前人的勘探成果和近年来的矿山采矿实践 在认真
总结该铁 金 !钴 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对矿区内
在断裂顶底板见有 ∗
厚的断层泥 形成断
裂滑面 见有擦痕 ∀ 角砾成分以矽卡岩 !磁铁矿为
主 角砾最大可达 左右 呈棱角状 以岩泥及钙
质胶结 其断裂作用方式与上一组相反 对矿体破坏
表现在平面上为断裂上盘矿体向西北方向错动 矿
体最大错距
水平 ∀
上述 ∞ 向和 • 向断裂均属成矿后构造 对
磁铁矿体有破坏作用 ∀
磁铁矿体属于早期岩浆气液阶段接触交代的产物 而钴和金的富集则可能是稍后的中高温热液阶段的产物 ∀ 因此
卡休他他铁矿床属于接触交代型或矽卡岩型 ∀
关键词 地质学 铁矿 矽卡岩 矿床地质 卡休他他 阿拉善右旗 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 °
东昆仑卡尔塔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
![东昆仑卡尔塔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66a82d758f5f61fb7366695.png)
东昆仑卡尔塔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摘要:通过对卡尔塔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产于印支期中酸性岩体与蓟县系狼牙山组大理岩的外接触带,推测为含矿岩浆热液沿大理岩与花岗岩接触带快速充填所致,并具有寻找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产的潜力。
关键词:卡尔塔铁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卡尔塔铁矿位于新疆若羌县祁漫塔格乡境内,东昆仑祁漫塔格Fe- Pb- Zn- Cu-Co-Au- W-Sn成矿带中部,大地构造为属塔里木-华北板块中的柴达木微板块之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
在祁漫塔格成矿带内,相继发现了白干湖钨锡矿、维宝铅锌矿、蟠龙峰铁多金属矿等中型-超大型矿产,成矿类型以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层控型铅锌矿和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等为主。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卡尔塔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的研究,建立找矿标志,为矿区寻找隐伏矿床提供理论依据。
1 区域成矿背景卡尔塔铁矿在大地构造划分上隶属华北板块-柴达木微板块-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弧带,区内地层主要出露有蓟县系狼牙山组(Jxl)、青白口系邱吉东组(Qnqj)、三叠系鄂拉山组(T3e)。
狼牙山组为一套碳酸岩夹少量碎屑岩建造,其中碳酸岩类普遍发生矽卡岩化,属中-浅变质岩系,为千枚岩相-低绿片岩相产物,且岩石普遍具角岩化、硅化,节理、劈理、膝折构造发育,地层产状受后期改造而甚为复杂;邱吉东组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及少量碳酸岩沉积建造,区域上具有强变形、低变质特征;系鄂拉山组为一套中酸性、中基性陆相火山岩建造,以火山碎屑岩为主,伴有少量的熔岩。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阿尔金南缘断裂及伊仟巴达断裂带是区内的主要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该区的构造、岩浆演化、沉积作用及成矿作用,两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成为区内重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阿尔金南缘断裂总体呈南西-北东向,其次级断裂-白干湖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为成矿物质提供了有利的活动空间,是该区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床的主要控矿断层。
地质勘探报告
![地质勘探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59c6a15a8102d276a22fd4.png)
内蒙阿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区深部找矿总结报告编写单位:第六地质队一分队分队长:王兴德分队技术负责:郭文军编写人:郭文军、张树栋审查人:黄宝金付队长:肖巨、刘一、郭增禄队技术负责:贾恩环提交报告单位: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提交报告时间: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内蒙阿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区深部找矿总结”总结审查意见同意评论意见。
M51隐伏铁矿于一九六九至一九七一年曾进行了深部检查,提交了“甘肃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
鉴于以往工作证明本矿床除与矽卡岩有关的铁矿外,还有与铁矿伴生的铜和钴以及单独存在的铜钴矿体,具备了进一步找矿的地质前提。
经过对已有资料分析,选择了工作程度较低的成矿有利地段,以钻探为主要手段,配合物化探,进行以铜钴为主的深部找部,扩大矿区远景。
通过两年工作完成了任务,达到设计目的,查明了矽止岩带内铜钴含矿性,对02异常铁矿做出评价,提交02级铁矿储量979万吨,可作为矿区远景规划的依据。
工作部署和采用的手段基本合理,质量符合要求。
报告文字描述较详细,附图、附表齐全,这些资料较充分的反映了矿床的地质特征。
不足之处:矿床成因及成矿环境研究不够;储量计算过程中矿体的圈定还不够严谨;伴生组分镓光谱结果为估算储量。
经队务会议一九八0年一月十五日审查通过,同意复制上报。
第六地质队一九八0年一月十五日对“内蒙阿右旗卡休休他他M51铁矿区深部找矿总结报告”评论意见本着就矿找矿,扩大矿床远景,寻找新的矿体的精神,在原M51铁矿勘探的基础上,一分队主要于一九七八到一九七九年间在M51铁矿区,长约2km,宽1 km的范围内,对有经济价值的矿体进行了深部评价,并对已知的矿化露并没有和有利成矿地段进行了综合物化探找矿和评价,其主要成果是:1、对M51南带C1、C2磁异常的铁矿体进行初勘,探明C2级铁矿石储量万吨,并对们生有益组分Co、Cu、Ca进行了相应程度的定性和定量了解,勘探程度达到同级储量的要求。
新疆柯坪县卡孜马塔格一带铅锌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新疆柯坪县卡孜马塔格一带铅锌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28af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3.png)
新疆柯坪县卡孜马塔格一带铅锌矿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发布时间:2022-08-19T03:20:15.70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33卷第4月7期作者:沈吉鹏[导读] 卡孜马塔格一带铅锌矿处于西南天山西段柯坪凹陷内,位于柯坪县240°方位直线距离75千米处,行政区划属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管辖。
沈吉鹏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新疆昌吉 831100)摘要:卡孜马塔格一带铅锌矿处于西南天山西段柯坪凹陷内,位于柯坪县240°方位直线距离75千米处,行政区划属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管辖。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铅锌矿1大地构造背景矿区地处西南天山西段,位于塔里木陆块的北缘陆缘隆起带。
根据2013年“新疆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根据西南天山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其划分方案,区域一级构造单元为塔里木陆块区,以乌恰-乌什大断裂为界,划分为西南天山沟弧系、塔里木陆块2个二级构造单元及西南天山上叠盆地、柯坪陆缘盆地2个三级构造单元。
本次矿区位于柯坪南部逆冲推覆区。
2区域地质特征2.1地层根据区域地质体基本特征及所处的构造位置,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全国地层多重划分对比研究,1999)的划分方案与《新疆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地区铅锌矿远景调查成果报告》(西安地质调查中心,2015),矿区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塔里木地层区,塔北地层分区之柯坪地层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阿瓦塔格组、寒武-奥陶系丘里塔格组、奥陶系萨尔干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泥盆系塔塔埃尔塔格组(Dt)、衣木干他乌组(Dy)、克兹尔塔格组(Dk)、石炭系康克林组、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第三系上新统苍棕色组、上新统-下更新统砾岩组及大面积第四系沉积物。
其中泥盆系为铜矿主要含矿地层,寒武-奥陶系丘里塔格组为铅锌矿主要含矿地层2.2构造矿区位于塔里木地台北缘的柯坪断块内。
按地质发展的不同特点,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带。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叶东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叶东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36ba30676a20029bc642dbb.png)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叶东铁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详细描述塔什库尔干县叶东铁矿地质特征,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物质成分、矿体的赋存地层、侵入岩岩体性质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矿石类型属氧化矿。
标签:塔什库尔干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结论矿区行政区划属新疆马尔洋乡所辖,为多个工业矿脉,品味较高,埋藏较浅,适宜露天开采,属于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一个经济效益高的中型磁铁矿床。
1矿区地质1.1地层矿区内地层总体呈单斜产出,主要地层为元古界布伦阔勒群、第四系的残坡积及冲洪积物等。
1.1.1灰色黑云石英片岩段(Pt1Ba)矿区内的主要含矿地层,构成矿区内的主要岩性单元。
该套地层分布于矿区南部及北东角,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岩性主要为灰黑色黑云母石英片岩、局部夹角闪片岩、绿泥石片岩及少量大理岩、石英脉、中基性小岩脉等。
矿区内已发现的磁铁矿(化)体均分布于该套地层之中。
1.1.2阳起石绿帘石化黑云角闪石英片岩段(Pt1Bb)为矿区内分布面积最小的岩性段,位于矿区中部的灰色黑云石英片岩段(bit+sch)中,呈北西-南东向100~300米宽的带状分布,也可视作是灰色黑云石英片岩段(bit+sch)中的一部分,因岩石中普遍含有较多的角闪石矿物并发生强烈的阳起石绿帘石化蚀变,从宏观上易与灰色黑云石英片岩区分而单独将其划分出来。
1.1.3灰色石英片岩段(Pt1Bc)该套地层分布于矿区北东部,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岩性变化不大,主要岩性为石英片岩夹少量斜长片麻岩、绿泥石片岩,局部还可见少角闪石英片岩,岩层产状相对较为稳定,该套地段原始层理较为清晰。
硅化发育的地段多发育黄铁矿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大多沿片理及裂隙发育,局部形成褐红色的褐铁矿花带,岩石片理产状一般为:5°~20°∠35°~55°。
厚度大于600米。
1.1.4第四系冲积物(QPAL)主要分布于叶东河谷中,为现代河床松散堆积。
西天山阿吾拉勒火山岩型铁矿带东段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机理
![西天山阿吾拉勒火山岩型铁矿带东段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ea3b207f1922791788e8ee.png)
1 引言
作,本文探讨 了 成 矿 带 东 段 成 矿 地 质 背 景 与 铁 矿 床 成 矿 机 理,旨在为西天山铁矿的成矿规律总结提供思路,为该区域 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近年来,经 15万航磁测量、高光谱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和区调及矿产评价,确立了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海相火山岩 型 铁 矿 带,并 证 实 其 为 新 疆 主 要 铁 矿 带 之 一 (董 连 慧 等, 2011)。该铁矿带分布于伊犁地块东北缘,西起尼勒克县城、 东至和静县的察汗诺尔,北以喀什河、伊连哈比尔尕山南坡 为界,南以 218国道为界,东西长 380km,南北宽 20~30km。 铁矿带自西 向 东 分 布 有 式 可 布 台、松 湖、尼 新 塔 格、查 岗 诺 尔、智博、敦德、备 战 等 中大 型 矿 床。该 铁 矿 带 目 前 累 计 探 获铁矿石资源量 10亿吨以上,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1728亿 吨(董连慧等,2011)。许多学者对这些铁矿床开展研究,尤 以成矿带东段的查岗诺尔、智博、敦德和备战铁矿研究程度 相对较高。这些铁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中基火 山岩地层中,并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冯金星等,2010;张作 衡等,2012;董连慧等,2011;李凤鸣等,2011)。关于该套 火山岩的成因还存在着不同认识:一部分学者认为该套火山 岩与碰撞后裂谷拉伸环境(Qianetal,2009)或地幔柱相关 (夏林圻等,2004)。另 一 部 分 学 者 则 认 为 其 具 有 典 型 的 大 陆弧火 山 岩 的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王 博 等,2007;姜 常 义 等, 1996;龙灵利等,2008;Zhuetal,2009)。
通讯作者:姜常义,男,1951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岩石学专业,Email:jiangchangyi001@163.com
阿图什市铁格尔曼萨依登套斯铁矿铁、钛等矿产检查评价报告综述
![阿图什市铁格尔曼萨依登套斯铁矿铁、钛等矿产检查评价报告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8e141117cd184254a353510.png)
阿图什市铁格尔曼萨依登套斯铁矿铁、钛等矿产检查评价报告2009年9月一、概况(一)交通位臵预查区位于阿图什市东北方向直线距约57千米处。
地理坐标极值范围:东经76°39′00″~76°41′00″,北纬40°04′00″~40°06′30″。
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76°40′00″,北纬40°05′15″。
面积13.14km2。
行政区划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管辖。
工作区外部交通条件较为便利,阿图什市至哈拉峻乡的公路经过工作区,见交通位臵图。
(二)自然地理经济预查区位于西天山南部中山区。
地势总趋势呈西高东低,为侵蚀剥蚀山地地貌,海拔约1750~2054m,相对高差296m,地形切割中度。
预查区属内陆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9‴,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25‴,年降水量185mm,年蒸发强度1800mm,最大冻土深度1.5m,风向多北西向,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25m/s。
勘查区内无常年性地表径流。
预查区无常驻人口。
预查工作和今后矿山开发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都需从阿图什市供应。
二、工作程度(一)前人工作简述1953年前苏联的地质专家对本预查区附近进行了综合研究;1953年至1956年中苏有色金属公司喀什矿务局在东邻幅的科什布拉克地区进行了区域地质测量及物探工作,同时也涉及到本预查区的一些矿产资源;1955年至1956年地质部第13地质大队、1961年新疆地质局第三区测大队在本区及邻区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1967年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大队编图分队出版了1:20万地质矿产图及说明书;1985年新疆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出版了《新疆南疆西部地质图、矿产图说明书》,其内容包括了本预查区;1997年新疆地勘局物化探大队编制了1:20万《哈尔峻幅地球化学图说明书》。
(三)本次矿产检查的依据根据1997年新疆地勘局物化探大队编制了1:20万《哈尔峻幅地球化学图说明书》所圈定的Hs-13异常区的资料,以及在野外河谷发现有钛铁砂矿,为本次铁、钛等矿产检查的依据。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
![铁矿地质勘探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57167f1711cc7931b71642.png)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编号:审字第14号———————————————————————————————————★————————————————————————————————审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决议书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提交报告单位: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报告编写人:陈振兴参加审批人: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组长赵金印(高必松代)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付组长赵生贵、项福智省储委委员、金属组成员钟道崇省储委委员贾怀周、武继德省储委金属组成员莫介槐、任端进、鄢少华阳龙宗(朱昶明代)省储委办公室任荫理、周明。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勘探报告审批专业组,于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在兰州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会议审查。
该报告系省储委恢复前的积压待审项目,现予以补审,其审批决议如下:一、地质勘探报告概况1、M51铁矿,位于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2.5公里,南距兰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137公里,有简易公路,行程171公里。
2、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配合物探队,于一九六七年对M51航磁异常进行地质填图和地面磁法工作,同年进行钻探验证,证实为磁铁矿。
一九六九年进行检查评价,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
一九七二年四月提交地质勘探报告。
3、地质勘探工作方法以地质测量、钻探和采样化验为主。
使用主要工作量钻探37个钻孔2628米,采集各类样品5878个,1:5千地质测量1.47平方公里。
4、矿区地层为震旦系黑云母石英千枚岩夹大理岩。
矿区为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42°—78°的单斜构造。
火成岩发育,以与成矿有关形成矽卡岩母岩的辉长岩为主。
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由八个矿体组成。
该报告提交的储量为北矿带,共有十六个矿体组成。
其中③矿体较大,长1300米,厚12.9米,最厚31.5米,为似层状,走向近东西,南倾,倾角46°—81°。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乔普卡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乔普卡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2dd3b64b336c1eb91a375dac.png)
表 1 矿体 特征 一 览 表
矿体编号
矿体规模
长( m) 真厚度 ( m)
1 .6 6 5 1 .7 2 8
2 1 .4
3 3 .3
产状
走 向() 。
14 19 1~ 1
14 18 1~ 1 18 1
11 8 1 ~ 11 O4 7
TF 平 均 e
矿体
3 矿体 特征
矿体 均赋存 于古 元古 界布伦 阔勒 群 ( t ) 段石 英 P a 6 片岩 、 长角 闪片岩 中, 矿 岩石 为 含 磁铁 矿 斜 长 角 闪 斜 含 片岩 , 两侧 围岩 为石英 片岩 。矿 体呈北 西一 南东 向带状 分布 , 地表 矿体 断续 出露 于整个 矿带 中 。
4  ̄ 5 8 4
5 4
3 O .6 4 3 .3 8 7 .1 8 8 .6 8 3 .2
1 ~ 2 4 7 1 ~ 2 4 7
5 5~ 7 1 5 5~ 71 6 8
5 5
1 4 17 0 ~ 1 17 1 17 1
18 1
丛 9 船 4. 26
3 ∞ ∞ 等 3种矿石 ∞ ∞ ∞ ∞ 1 2 3 1 1 5 5 l 1 3 。 1 铁矿 石 主要矿石 矿 物 为磁 铁 矿 , 量 黄 铁 矿 , 见 ∞铁矿石 ∞ ∞ ∞ ∞ 类型 ∞ 7 1 ∞ ∞ 少 偶^ 矿石结 构 主要有 自形 一半 自形 结构 、 他形 一半 自形 黄 铜矿 和磁 黄铁矿 , 表 局部 见 孔 雀 石 ; 地 脉石 矿 物 主 要
状, 严格 受 古元 古界布 伦 阔勒群控 制 , 体 两侧 围岩 为黑 云 石 英 片岩 、 长 角 闪片岩 和 透 辉 变粒 岩 。 矿 斜 平 均品位 T e 8 1 , 均厚度 1 . 6 F 3 .o 平 A o 1 7 m。矿床 属 海相 火 山喷 发沉积 变质 型铁矿 。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赞坎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初探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赞坎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c33a20ccc175527072208d0.png)
32; 发 育 有 糜 棱 岩, 碎 P t B及η γ 两盘均见 S 1W , 1 5 中段被 F 斑发生不同程度的旋转 , 1 切割 北西端被第四 系 覆 盖 , 南端被 F 2 两盘均为 S 1W , 错断 中 部 部 分 被 第 四 系 覆 盖, 南东端 两盘均为 S 1W , 被岩体吞噬 北 西 端 被 第 四 系 覆 盖, 南东端延 两盘均为 S 1W , 伸出工区
摘要 : 赞坎磁铁矿位于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内 , 处在塔什库尔干陆块西 部 , 属于沉积变质型热液矿床。区内 含矿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布伦阔勒群 , 构造运动和 岩 浆 活 动 十 分 发 育 。 矿 区 内 有 7 个 规 模 较 大 的 磁 铁 矿 体 , 矿体 一般长 3 宽 6~8 矿床矿石矿物单一 , 原 生 磁 铁 矿 占 全 铁 的 5% ~9 矿 区 有 明 显 的 磁 异 常。可 通 0~5 6 0m, 4m, 4% , 过地层 、 磁化率异常 , 地表黄钾铁矾化 、 褐铁矿化的方法来寻找新的磁铁矿 。 关键词 : 赞坎铁矿 ; 地质特征 ; 找矿标志 ; 西昆仑 ; 新疆哈什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3 1 文献标识码 : B
·1 8·
第2 9 卷第 2 期 地 质 与 矿 产 2 0 1 3年2月
图 1 研究区域构造分区略图
1— 西昆 仑 造 山 带 ; 2— 喀 喇 昆 仑 造 山 带 ; 3— 塔 什 库 尔 干 陆 块 ; 4— 明铁盖陆块 ; 5— 第四系 ; 6— 古生界 ; 7— 古元古界 ; 8— 一级 大地构造断裂 ; 9— 二级大地构造断裂 ; 1 0— 地质界线 ; 1 1— 赞 坎一带铁矿预查 — 普查区 ; 1 2— 赞坎铁矿
构造运动 、 岩浆活动和风化剥蚀作用等 ) , 这给 作用 ( 成矿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前人的研究和勘查证 明该区具有较大的 成 矿 潜 力 , 目前发现的矿床不仅 种类多 , 而且储量也很可观 , 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 该区具有找寻大矿 、 超大 科研价值 。 研究资料表明 , 型矿床远景的潜力 。 该区 也 是 重 要 的 铁 矿 成 矿 带 , 在塔县所处的古 元古代布伦阔勒群底部和中部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沉 其中赞坎铁矿是比较有代表 积变质型富磁铁矿 床 , 性的一个 。 它受塔什库尔干大断层东侧的次级断裂 的控制 , 前期受沉积和变质作用的影响 , 后期受岩浆 热液活动和部分变质作用等影响对其进一步改造而 形成的 。 在总 结 前 人 工 作 经 验 的 基 础 上 , 结合收集的矿 区资料 , 概述了赞坎铁矿成矿地质背景 , 详细描述了 讨论了找矿 铁矿矿区地质特征 和 矿 床 的 地 质 特 征 , 标志 。 由于该矿床 铁 矿 主 要 以 磁 铁 矿 为 主 , 运用物
铜铅锌铁金矿地质勘查报告
![铜铅锌铁金矿地质勘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12b2ef03d8ce2f0166238c.png)
铜铅锌铁金矿地质勘查报告2021-10-31 15:47:56矿区位置、交通、自然及经济概况菲律宾国北甘玛粦省巴拉噶列市aspa-066-lot2矿权区于北甘马粦省〔camarines norte province〕巴拉噶列市〔paracale city〕的东南方向,直距约7公里,隶属该市管辖。
矿权区北距巴托巴拉尼〔batobalane〕镇约2公里,有乡间公路可通汽车,巴托巴拉尼镇至马尼拉〔manila〕有水泥公路相连,距离约328公里,每日均有班车运行,交通十分方便。
矿权区地处热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如夏,年平均气温约23度,潮湿多雨,年均降雨量达2928mm。
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为雨季,少有晴日;旱季亦多阵雨。
平均每年有四次台风,最高台风时速可达200公里/小时。
矿权区大致南高北低,水系大都向北注入巴托巴拉尼河。
南部最高处海拔450米,北部最低处海拔40米,相对高差390米。
但地貌整体上为平缓丘陵,坡度大都小于20°,仅南部局部稍陡。
除平地种植水稻外,其余地方均为茂密的林木覆盖。
当地居民稀疏散居其间,少有聚居村落。
农民以种植水稻及椰子、香蕉为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劳动力较廉价及丰富,但动力用电需从巴托巴拉尼镇架设。
矿权区情况矿权区面积1053公顷(10.53平方公里)。
西部呈哑铃形,东南部呈矩形。
其范围由以下拐点圈定〔见表1〕:expa-000066-v-lot2 表1登记,西正与业主谈判,估计不久将有结果。
前人地质工作及评述前人地质工作鉴于区内矿化强烈,矿产丰富,原菲律宾铁矿公司〔pim—phillipine iron mines . inc〕曾作为重点,投入了大量的地质工作。
但资料大都散失,我公司仅收集到一局部残缺不全的图件,从中管窥並试作如下统计与分析。
其工作量见下表〔表2〕pim公司完成地质工作量表表2.1 通过上述工作,发现了大量的矿体和矿化体。
我公司对于其中一些矿体或铁帽进行追索和研究,进一步肯定了矿权区内找矿的巨大希望和良好前景,为我们今日的找矿奠定了根底。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赞坎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赞坎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83dc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5.png)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赞坎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陈俊魁【摘要】赞坎特大型铁矿位于新疆西昆仑北段的塔什库尔干磁铁矿矿集区内,该矿集区已发现老并、赞坎、叶里克等多个大型、超大型铁矿床,矿床类型相似,但研究程度整体较低.为了在该区寻找同类型铁矿床,有必要对该类型矿床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矿体形态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分析、围岩及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的详细分析,认为该矿区的磁铁矿体矿体的形态、产状受地层控制较为明显,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沉积型.【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8(032)001【总页数】9页(P39-47)【关键词】赞坎磁铁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西昆仑;新疆【作者】陈俊魁【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0 引言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目前已发现老并、赞坎、赞坎东、叶里克、塔辖尔、吉尔铁克沟等一系列大中型铁矿床及多处铁矿点处,其中老并、赞坎、叶里克均已达大型-超大型矿床(产地)规模;控制铁矿石资源量已达20亿吨,主要分布在塔阿西—塔吐鲁沟成矿带内,目前该地区已成为喀什以及国家的钢铁资源后备基地。
吉尔铁克沟铁矿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前人先后对该地区磁铁矿床的区域成矿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时代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6],但由于自然环境、交通及气候等原因,致使该区整体研究程度不高,赋矿地层及时代还存在着争议,本文就该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等开展了较为深入研究工作,这对于在塔什库尔干地区寻找更大规模的铁矿资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区域地质概况西昆仑造山带、喀喇昆仑造山带三大地质构造单元,自西向东被塔阿西、康西瓦、柯岗3 个大型结合带分为4 个次级地质单元。
区内地质构造运动复杂,经历了太古代-古元古代古陆核及陆块形成阶段、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古大陆裂解与超大陆汇聚阶段、新元古代中期-早古生代构造带北部的洋陆转换阶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带南部的洋陆转换阶段和中生代中期-新生代陆内后造山阶段等5 个主要地质演化过程[7],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史漫长,并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式、多机制、多阶段的构造变形特点,变质变形过程复杂,进而形成了区内独特的成矿地质特征。
卡莆奇盖矿产地地质构造及及其发育历史信息报告
![卡莆奇盖矿产地地质构造及及其发育历史信息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86682d58fb770bf78a55d7.png)
卡普奇盖矿产地地质构造及及其发育历史信息报告80年代末苏联拟定了在古生碎屑岩中勘察金矿产地的规划,我国境内按照此规划展开工作的原因一方面是该类矿产地的工业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是具备了顺利的地质先决条件未发掘它们,在吉尔吉斯斯坦已知的黄金呈现为古生代莫硕层托尔苏斯基岩系,火山成因洗积礁石质形成的阿拉尔岩系,中生代早新生代陆源构造物质岩群增什库门岩系和晚新生代层内造出沉积夏尔莆勒达斯克岩系,碎屑岩中金矿呈现的共同特征是其较为准确的测定于地球发育的一定阶段,并拥有稳定的后冲击条件,带独有沉降流域沉积聚集。
在此阶段促成含金碎屑岩形成的有利条件,比如:中古生代吉尔吉斯斯坦境域处于较为稳定的陆源条件之下,首先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陆地成分之内,然后中生代新生代欧亚成分之中。
中生代时期形成卡莆奇盖矿产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台环境占优势,区域绝大部分处于高于沉积聚集水平,即此时代向隔内所描述的构造物质群分布为其作证明,地区高地促进了构成中生代侵蚀平原及形成古老的溶蚀地标并带很厚的化学风化的地壳。
在潮温古代气候拥有重大的金属成因的意义。
随后的过程中为冢集金碎屑岩的有利构造为地貌构造即沉降流域大陆内部海洋流域及其供水,河水系统及其所有的岩性岩相异态,为构造工业意义的矿山必需的组成部分是碎屑岩中存在岩金矿产地。
尤其是石英脉类(阿克若勒金矿区呈现和矿产地为其体现者)风化过程的广乏发育,强烈的地壳侵蚀与一风化。
在区域良好的造山运动之下在低聚物石英成分显出砾屑岩破裂及其有益矿物拥有工业开系含量的聚集,我们所说的是黄金。
同时必须指出有工业重要性的矿体拥有明显的测定于碎屑岩水平层,或石英类砂岩并带矿束和碎屑岩晶体状体,其象征着矿产地的成层型类。
所有列举的事实说明对地质资料作详细分析的重要性,研究该类型矿产地应采纳综合性的方法并遵守地质勘查工作的阶段性,这样可以展开金矿潜力的连续不断的分出和圈定。
首先查明区块金属成因区,然后在取得良好的成绩之下,查明金属成因区域及小矿产地和矿体。
乔普卡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乔普卡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2d57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2.png)
乔普卡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张小笛;邵明国;郭超【摘要】The Joe Puka iron ore deposit of Xinjiang Taxkorgan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Taasi tower-tulugou ore belt of Taxkorgan landmass, the magnetite is in the stratoid or lenticular form, the ore body is contolled by the Paleoproterozoic bulunkuole group, the ore bearing rocks are magnetite amphibolite schist, on both sides of surrounding rock is the biotite quartz schist. The genetic type of ore deposits is marine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iron deposit, and was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degrees of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mineralization.%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乔普卡铁矿位于塔什库尔干陆块塔阿西-塔吐鲁沟铁矿带,磁铁矿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矿体受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控制,含矿岩石为含磁铁矿斜长角闪片岩,两侧围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
矿区铁矿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变质铁矿床,在成矿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火山活动影响。
【期刊名称】《山东冶金》【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3页(P43-44,49)【关键词】乔普卡铁矿;地质特征;成因【作者】张小笛;邵明国;郭超【作者单位】山东金岭铁矿,山东淄博255081;山东金岭铁矿,山东淄博255081;山东金岭铁矿,山东淄博255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乔普卡铁矿区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城南东152°方位,直线距离68 km,行政区划隶属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编号:审字第14号———————————————————————————————————★————————————————————————————————审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决议书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提交报告单位: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报告编写人:陈振兴参加审批人: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组长赵金印(高必松代)省储委副主任、金属组付组长赵生贵、项福智省储委委员、金属组成员钟道崇省储委委员贾怀周、武继德省储委金属组成员莫介槐、任端进、鄢少华阳龙宗(朱昶明代)省储委办公室任荫理、周明。
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勘探报告审批专业组,于一九八0年四月十六日在兰州对“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M51铁矿地质勘探报告”进行了会议审查。
该报告系省储委恢复前的积压待审项目,现予以补审,其审批决议如下:一、地质勘探报告概况1、M51铁矿,位于甘肃省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2.5公里,南距兰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137公里,有简易公路,行程171公里。
2、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配合物探队,于一九六七年对M51航磁异常进行地质填图和地面磁法工作,同年进行钻探验证,证实为磁铁矿。
一九六九年进行检查评价,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
一九七二年四月提交地质勘探报告。
3、地质勘探工作方法以地质测量、钻探和采样化验为主。
使用主要工作量钻探37个钻孔2628米,采集各类样品5878个,1:5千地质测量1.47平方公里。
4、矿区地层为震旦系黑云母石英千枚岩夹大理岩。
矿区为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南,倾角42°—78°的单斜构造。
火成岩发育,以与成矿有关形成矽卡岩母岩的辉长岩为主。
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由八个矿体组成。
该报告提交的储量为北矿带,共有十六个矿体组成。
其中③矿体较大,长1300米,厚12.9米,最厚31.5米,为似层状,走向近东西,南倾,倾角46°—81°。
矿床为一隐伏的矽卡型磁铁矿床。
北矿带富矿平均品位为48.18%,占总储量的34.17%;贫矿平均品位为32.89%,占总储量的60.32%;另有表外矿占总储量5.5%。
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呈致密块状和浸染状。
矿石化学成分的主要有用组分是铁,伴生有益组分为钴、铜、镓,具综合回收利用价值。
有害元素硫超过允许含量(富矿平均含硫为1.35%,贫矿平均含硫为1.93%),属高硫磁铁矿。
5、因无对口矿山企业和承担矿山设计单位,故按甘肃省地质局(71)甘革生字第6号文批复的工业指标,采用剖面法计算储量。
6、提交储量如下表:二、审查意见(一)成绩和优点1、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通过三年的野外工作,查明了M51航磁异常的性质为磁铁矿引起,完成了上级指示检查评价M51航磁异常,寻找铁矿的任务。
2、对矿区地层及火成岩基本特征以及区域水文地质、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基本查明M51铁矿为一隐伏在第四系之下的中等规模、局部较富的磁铁矿床。
3、基本查明了矿石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
对矿石的选矿性能进行了初步可选性试验,为下一步详细可选性试验提供了资料。
4、根据铁矿物质组分、品位和脉石成分等因素,均相应的划分了矿石类型和品级。
5、注意了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对伴生有益组分钴、铜、镓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计算了钴、镓的储量。
6、对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和含矿矽卡岩的种类、物质成分、结构和岩相及其分布规律均作了较详细的研究。
7、对成矿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寻找同类型铁、铜、钴矿床的远景区和找矿标志。
8、地质勘探方法和手段正确。
计算储量方法合适,储量数经抽查验算基本准确。
报告章节基本齐全。
(二)存在主要问题1、文字报告中区域性的F2断层与1:5千矿区地质图上的F2断层是否是同一个断层,没有阐明。
对1:5千矿区地质图上F2断层之西南震旦系地层走向北30°—50°东,倾角46°—85°,组成的背斜和向斜构造以及与另一组走向北50°—60°西,倾向南西,倾角大于42°的构造现象未予论述。
同时对F4断层和10个钻孔中16处断层角砾岩、破碎带和TC2槽北破碎带等构造现象研究控制不够。
2、北矿带计算储量的16个矿体中,有14个为单孔单剖面见矿,因而对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及其变化规律,控制研究程度较差。
控制较好的③号矿体,在8行与9行间、10行与12行间以12行与14行间的⒁号矿体,其形态、产状、矿石品级、空间位置和伴生元素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是否为同一个矿体,值得研究。
同时对南矿带八个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形态和矿石类型、物质成分等基本特征,控制研究不够。
3、由于对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矿区构造控制研究不够,加之对计算矿体厚度变化系数的公式和方法没有阐述,因而单纯根据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将该矿床划为“第一、二类——级稳定及稳定的矿床类型”。
依据不足。
4、由于该矿为一隐伏矿床,显得对③号主矿体部分上下界线和沿走向往东的延伸以及③号主矿体之上的①号矿体沿走向往西和向深部的延伸情况,控制不够。
5、对于单独圈出的26个钴矿体,多为单孔单剖面控制,故对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等控制研究不够。
对局部富集的铜矿(含Cu >0.5%),没有单独圈出计算储量,不便于综合回收。
6、对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有关的断层破碎带、风化带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矿体及其顶底板近矿围岩的坚固性等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不够。
7、参与计算储量的21个钻孔中,有11个钻孔矿心采取率平均低于70%,个别钻孔回次矿心采取率为0,如ZK1、ZK5、ZK16、ZK30,但仍有矿石品位,其依据不清。
由于没有附钻孔柱状图和钻探成果一览表,故对钻探质量不易检查。
8、小体重样数较少(富矿13个,贫矿5个),且无大体重样校正:选矿试验样原矿品位较高,没有代表性,如贫矿选矿样原矿品位TFe为36.71%,而基本分析贫矿平均品位TFe为32.89%;表外矿选矿样原矿品位TFe为33.93%,而基本分析表外矿品位TFe为20—29.9%。
且上述两个选矿结果铁精矿含硫仍然较高(0.24—0.32%),今后继续工作时应引起注意。
9、没有附1:2.5万区域地质图和参与计算储量的钻孔柱状图以及物探工作报告。
没有矿区正测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标高为假定高程,亦会不合要求。
三、处理意见1、该报告本应补充修改有关资料,但因属初步地质勘探报告不能作为矿山设计的依据,又无对口使用单位和正式工业指标,故可不予修改补充。
2、根据上述问题,同时考虑到报告不予修改补充,为便于计算降级储量,故按块段将③号矿体在3行与5行、8行与9行和10行与12行之间的C1级储量和⒁号矿体的C1级储量,均降为C2级储量。
3、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对铁、铜、钴等矿产的需要,如工业部门利用该矿时,地质勘探单位应与有关设计单位、工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地质勘探设计和工业指标,进行详细地质勘探。
同时加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矿石选冶性能的试验研究;加强南矿带和外围成矿远景区的找矿工作,并注意综合勘探,综合评价。
4、批准降级后的储量如下:前言钢铁,是国民经济必不可缺少的矿产资源,是国防建设所急需的战备物资。
一九六九年,根据省局指示,检查评价卡休他他M51号航磁异常,寻找富铁、富铜等矿产。
M51航磁异常,位于甘肃阿拉善右旗卡休他他北约2.5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
南距兰新铁路河西堡车站直距137公里,简易公路171公里,距阿拉善右旗址距39公里,简易公路52公里(见插图I)。
一九六七年,我队航磁检查分队与张掖物探队配合,对此异常曾作了部分地质填图和地面磁法工作。
同年,进行了钻探验证,证实为较富的磁铁矿引起。
由于当时进入严冬,停工撤离工地。
六八年由于再未继续工作致使该矿搁置一年。
一九六九年,二次重返工地。
重新开始了铁矿地质的侦察工作。
经过了将近三年的野外奋战,终于查清了异常性质(C1、C2、C3、C4异常为铁矿引起),进一步查明了矿区的地层、构造,探明了矿床的规模,矿石质量及其伴生元素的含量等,最后证实该矿床是一个埋覆在沙层以下的一个矽卡岩型磁铁矿矿床,中等规模,铁矿较富,且含钴、镓,同时验证了C5、C6和M50号异常为超基性岩引起,为今后在该区布置重力、电法,寻找铬和铜镍等提供了一定的前提。
附:阿右旗M51铁矿储量计算指标的说明一、M51铁矿,均属原生磁选矿石,无氧化矿或未氧化矿:1、经54个样品的计算,TFe≥45%的富磁铁矿石TFe/FeO在1.4—2.5之间,平均2.15。
2、经42个样品计算,TFe30—44.9%的贫磁铁矿石TFe/FeO在1.2—2.5之间,平均2.12。
3、经14个样品计算,TFe20—29.9%的表外磁铁矿TFe/FeO在1.1—2.4之间。
平均1.70。
二、关于矿石工业品级划分考虑以下几点:1、矿石中铁矿物单一,为磁铁矿。
脉石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其物理性质近似。
有用铁矿物有良好的磁选性。
2、经过98个样品统计非可熔铁含量很低。
TFe与SFe绝对差平均值如下。
富磁铁矿石:TFe-SFe=2.53%(43个样)贫磁铁矿石:TFe-SFe=3.81%(50个样)表外磁铁矿石:TFe-SFe=4.66%(5个样)3、TFe≧45%作为富磁铁矿石界线,根据品位变化曲线,尚能圈出较完整的矿体,有利用开采和提高回采率。
4、富矿、贫矿中Cu含量均<0.3%。
表外矿中一般<0.3%(很少数在0.3%以上)且较均匀。
成为矿石的有益组分存在,所以不必参与矿石类型的划分。
5、有害组分S,矿石中含量普遍偏高,且很不均匀,对S不作要求,也不参与矿石类型的划分。
但在块段储量中计算其平均品位并在文字报告中予以详细说明。
经126个样品统计含S情况如下:富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0.789%(68个样)贫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2.065%(56个样)表外磁铁矿石:S平均含量3.235%(12个样)6、有害组分P含量很低,经统计:富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28%(77个样)贫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38%(65个样)表外磁铁矿石:P平均含量0.053%(12个样)三、可采厚度主要考虑两点:1、M51为盲矿,可采厚度太小,并无实际意义。
2、根据钻孔与主矿体倾斜夹角和边缘小矿体的统计,真、假厚度比例关系平均近似值1:2:3,假厚度取4米,实际真厚度为1.5—2米左右。
假厚<4米且能在图上表示矿体,也予以圈定,但不计算储量。
四、根据夹石统计情况夹石≤2米(假厚)代表真厚约1米左右,计入储量一般不影响矿石品级。
>2米计入储量则有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