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而在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广大历史教师教学观念滞后,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改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他们忽视了历史学习的情感体验和正确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情感教育

1.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1 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然而,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说学生个个衣食无忧,他们基本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缺乏社会阅历,再加上他们喜欢追赶潮流,对历史这样一件”老古董”缺乏兴趣,因此对遥远的历史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更难以产生生动的情感。情感教育涉及到一个人心理存在的各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以及人与人的感情。通过情感教育,能调节和协调人的情绪,达到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的目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普通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知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历史教育应当要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要使学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1.2 实施情感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教育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社会要进步、科技要发展,必须依赖这些身心健康的人才。在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道德的自我发展过程中,情感既是人格和道德的内容,又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力求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别人,这样也会在无意间流露出的各种表情中向对方坦露真挚友好的情感,一旦被对方接受,也会引起情感上的变化,从而导致双方人际关系的良好循环的启动。因而在教学中,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

1.3 情感教育的正面感染功能可以维护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教育者的情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则会影响到健康。当一个人在情绪发生变化时,其身体内部也会伴之以出现一系

列生理变化,且变化的状况和程度与发生的情绪的性质和强度有关。不同的情绪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对身体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情绪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对身体有利。例如人在愉快时,呼吸平和,血管舒张而使血压偏低。这些反应有助于身体内部的调和与保养,而有些情绪所引起的生理变化则对身体是不利的。例如在焦虑时,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这些生理反应无疑加重心血管负担,影响身体内部的调动与保养。倘若一个人经常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他身体内部也就会频繁地出现某种相应的生理反应,这样久而久之,便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情感,调节学生的情绪,对于维护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2.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2.1 教师要入情入境,带动学生的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情感是制约教师影响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之间能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彼此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关系,创设了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就能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愿意和老师成为朋友,也就容易相信其传授之”道”,最终逐渐增大教师的影响力。可见,教师移情能够体现情感教育的迁移功能,影响到学生的感知和情感;学生的反应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必然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教师首先自己要具有历史情感,为历史而喜,为历史而悲。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的宗旨,以情感为纽带,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创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情感的”传递者”,而要做情感的”促进者”。教师富有魅力的讲述,能勾画人类社会发展的绚丽画面,能再现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它不仅能拨动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使之受到陶冶,产生共鸣,得到升华,还能化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动力,如: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学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公而忘私精神;祖逖”不扫清中原,誓不回江东”的千金一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教师感情的流露能唤起学生的爱和恨、苦与甜。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近距离地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达到”观史如身在其中”的境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积极向上和具有明确目标方向的教学情感气氛,让学生处在快乐的情感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整个课堂气氛充满了生气和活力,我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了和谐共振,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例如在讲班超经营西域的时候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班超投笔从戎、离开繁荣的京城,抛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在那遥远的西域奋斗了30多年,直到70岁时才回到京城,不久就与世长辞了。班超的英雄事迹,西域人民、中原人民乃至中华民族都不会忘记他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班超由衷地敬仰,从他们内心深

处也迸发出对爱国者钦佩的真实情感。”又如,《难忘九一八》,在讲到中国人民进行局部抗战时,插入一个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抗战的艰难和中国人的顽强。在讲故事时用第一人称,配上一些悲壮凄美的音乐,并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进行想象”自己就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坚持抗日杨靖宇”。用生动的语言去渲染东北的寒冷,中国军队缺枪短粮的作战环境,杨靖宇几天几夜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没有合过眼,但日本鬼子还在激烈的进攻。最后转换为第三人称,讲述杨靖宇最后的结局,虽然不幸牺牲,但鼓励了中国人,甚至还被日本人视为英雄。

2.2 要贯穿鲜明而深邃的主题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的鲜明而深邃的主题。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如:在讲述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情境时,教师可这样描述:”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

2.3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历史教育,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