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体系有:PbO-SiO2、 PbO-B2O3、PbO-Bi2O3-B2O3……。
四、非氧化物玻璃结构
➢ 硫系玻璃 ➢ 卤化物玻璃
硫系玻璃
硫系玻璃是指周期表第VIA族及相邻元素(S、Se、 Te、As、Sb、Ge)等元素构成的一类具有无规则网络 结构的玻璃,玻璃中不含氧。
硫属单质:单质S、Se 硫属本身相结合: 硫属元素与金属As、Sb、Ge相结合: As2S3、As2Se3
特种玻璃的发展:
四、玻璃的种类
➢ 日用玻璃:瓶罐、器皿、保温瓶、工艺美术品等。 ➢ 建筑玻璃:窗玻璃、平板玻璃、空心玻璃砖、隔声、 隔热的泡沫玻璃等。钢化玻璃、磨光玻璃、夹层玻璃 等装配着各种运输工具。 ➢ 电真空玻璃和照明玻璃:需要其具有透明、气密、 绝缘等特性,是制造电子管、电视机、电灯等不可取 代的。
Z—— 每个多面体氧离子的总数(即配位数);
R—— 玻璃中氧离子总数与网络形成离子的总
数之比
R
全部O2-数 =O 网络形成剂离子数Si
X Y Z X 1Y R
2

X 2R Z Y 2Z 2R
例: 1)SiO2: 2) Na2O1 3A2lO3SiO 2
Y又称为结构参数,玻璃的很多性质取决于Y值。
玻璃工艺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绪论
一、玻璃的发展简史
➢ 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使用玻璃; ➢ 5000多年——学会制造玻璃(埃及古墓); ➢3500年前——中国殷商时期的瓷器有“素肌玉骨”之称 ; ➢2000年前——罗马人用砖砌筑小池熔化玻璃,玻璃透明 ; ➢ 700年前~15世纪——世界玻璃制造中心在威尼斯,玻璃厂
五、金属玻璃的结构
“微晶”无序模型: 结构中有微晶粒
拓扑无序模型: 结构是均匀连续的,
不存在微晶与晶界
六、有机玻璃的结构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第四节 玻璃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一、玻璃的阳离子分类
➢ 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 网络外体氧化物 ➢ 中间体氧化物
1、网络形成体氧化物
能单独生成玻璃,如:SiO2、B2O3、P2O5、 GeO2、As2O5等
介稳性
思考题1:为什么玻璃在常温时能以介稳状 态稳定存在?
可逆性
渐变性
二、玻璃的转变
1、定义: 熔融状态冷凝到固态玻璃,或其相反的
过程。
动力学条件: ① 自身结构调整因素(结构调整速度) ② 动力学因素(冷却、加热速度)
2、玻璃的“转变温度区” Tg~Tf
Tg:玻璃转变温度(转变点),1012Pa·S; “退火区域”:1012~1013.5Pa·S Tf:玻璃软化温度(软化点),108~10Pa·S。
BaO-Al2O3-B2O3系统
➢ 铍酸盐、钒酸盐等类型玻璃结构
铍酸盐玻璃:33.3La2O3·66.7BeO、 30BaO·20CaO·50BeO
钒酸盐玻璃:BaO-ZnO-V2O5系统
三、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结构
重金属氧化物主要以PbO、Bi2O3等高原子质量金 属氧化物为主形成的玻璃,一般重金属氧化物含量大 于50%(质量分数)。
M-O键:离子键 M:网络外体离子 电场强度:较小, 单键能:< 251kJ/mol 配位数:≥ 6。
各种氧化物给出游离氧的本领(K)
3、中间体氧化物
一般不能单独生成玻璃,其作用介于网络生成 体和网络外体之间。常见的有:BeO、(MgO)、ZnO、 Al2O3、Ga2O3、TiO2等。
I-O键:离子键性,具有一定的共价性 I:中间体离子 单键能:251.2~334.9kJ/mol 配位数:一般为6,
假想温度:
在转变温度区间内,某一温度下,玻璃熔体 有对应于该温度的平衡结构。
2、玻璃转变的影响因素
(1)玻璃的热历史(热处理过程) 指玻璃从高温液态冷却,通过转变温度
区域和退火温度区域的经历。
热历史对玻璃热谱的影响
热历史对玻璃达到平衡结构的速度的影响
(1)自542℃迅速冷却 至532℃; (2) 自522℃迅速加热 至532℃
➢ 了解玻璃的组成-结构-性能之间 的依从关系
➢ 玻璃的形成 ➢ 玻璃工艺过程
第一章 玻璃的定义与结构
玻璃的定义 玻璃的特性和转变 玻璃的结构 玻璃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玻璃结构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玻璃的定义
什么是玻璃?
1、无定形固体 2、无机熔融物 3、物理化学观点:凝固的过冷液体 4、无机非晶态固体中最重要的一族,其
夺取游离氧后配位数可以变成4
在含有不止一种中间体氧化物的复杂系统中, 当游离氧不足时,中间体离子大致按下列次序进 入网络:
[BeO4]→[AlO4]→[GaO4]→[BO4]→[TiO4]→[ZnO4]
离子多面体的体积(Vm)大小次序为: [BO4] < [SiO4] < [GeO4] < [AlO4]
二、结构因素对玻璃性质的影响
1. 氧硅比对结构的影响 2. 阳离子配位状态的影响 3. 离子极化的影响 4. 离子堆积与排列的影响 5. 亚稳分相的影响
1、氧硅比对结构的影响(硅氧骨架的结合程度)
R (O/Si)
Y
2
4
2.5
3
3
2
3.5
1
4
0
逆性玻璃:
如果玻璃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金属离子, 且他们的大小和所带电荷不相同时,即使Y<2 (f<0.33)也能制成玻璃,这构成了结构上的 逆性,并且其某些性能会随着金属离子数的增 大而变好,一般这种玻璃称为逆性玻璃。
石英玻璃结构
碱硅酸盐玻璃结构
--
+Na2O
硅离子 桥氧离子 非桥氧离子
+2Na+
碱硅酸盐玻璃结构
钠钙硅酸盐玻璃结构
思考题3:为什么在Na2O-SiO2系 统玻璃中加入CaO后,会使玻璃的性
能改善?
(二)硼酸盐玻璃结构
1. 氧化硼玻璃结构 2. 碱硼酸盐玻璃结构 3. 钠硼酸盐玻璃结构
氧化硼玻璃结构
在固态玻璃中,RO置换R2O-SiO2系 统中部分SiO2(R2O-RO-SiO2),R2O 中R+离子扩散系数变小,即二价阳离子 R2+对一价阳离子R+的压制作用。
3、离子极化的影响
4、离子堆积与排列的影响
——玻璃中的空隙
5、亚稳分相的影响
第五节 玻璃结构的研究方法
二、玻璃研制方面的特点
➢ 成份的变化 ➢ 形状的变化 ➢ 玻璃态的变化 ➢ 玻璃的功能变化 ➢ 玻璃的制备工艺
三、我国玻璃发展概况
平板玻璃的发展:
➢ 1971年,洛阳平板玻璃浮法工艺研制成功 ➢ 引进合资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上海匹尔金顿 大型浮法玻璃厂 —— 广东PPG浮法玻璃厂 —— 一条薄片控制生产线,0.5~1.3mm ➢ 2006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达4.39亿重量箱,可 生产玻璃厚度1.0~50mm
➢ 光学玻璃:用于生产显微镜、望远镜、照相 机等各种复杂的光学仪器。
➢ 试验用具:化学仪器、温度计等。 ➢ 玻璃纤维:以及与各种树脂制成的玻璃钢。
五、玻璃的基础研究
➢ 玻璃的结构 ➢ 玻璃的形成、分相与析晶 ➢ 功能玻璃的能量转换与失效机理 ➢ 有机无机材料(有机改性硅酸盐)
六、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氧化硼玻璃结构
思考题4:B-O键能(498KJ)略大 于Si-O键能(443KJ),但是为什么单 组分的B2O3玻璃的物化性能要比SiO2玻 璃差很多?
硼酸盐玻璃结构
硼反常现象(硼反常性)
在一定范围内,碱金属氧化物(R2O)提供的 氧,不像在熔融石英玻璃中作为非桥氧出现于结构 中,而是使硼氧三角体[BO3]转变为完全由桥氧组 成的硼氧四面体[BO4] ,导致B2O3玻璃从原来的两 度空间的层状结构转变为三度空间的架状,从而增 强了网络,使玻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与相同条 件下的硅酸盐玻璃相比,相应地向着相反的方向变 化,这就是所谓的“硼反常性”
Y值减小,热膨胀系数α增大,电导升高,粘度下降: Y值越高,η越大,玻璃形成能力越强
Y值 < 2,硅酸盐玻璃不能构成三维网络
例: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如下
序号 1 2
Na2O(wt%) 10
20
Al2O3(wt%) 20
10
SiO2(wt%பைடு நூலகம் 70
70
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
卤化物玻璃
卤化物玻璃通常是由金属卤化物(主要是氟化物) 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通过第VIIA族元素的“桥联” 作用,把结构单元连接成架状、层状或链状结构。
BeF2玻璃:[BeF4]、架状结构 BeF2-AlF3-NaF系统玻璃: BeF2-AlF3-KF系统玻璃: BeF2-AlF3-LiF系统玻璃:
F-O键:离子、共价混合键 F:网络生成体离子 单键能:较大,一般 > 335kJ/mol 配位数:阳离子F的是3或4;
阴离子O2-的配位数是2。 配位多面体:[FO4]或[FO3]顶角相连。
2、网络外体氧化物
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不参加网络,一般 处于网络之外。如: Li2O、Na2O、K2O、 CaO、BaO、ZrO2等。
结构特点是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玻璃的定义:
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在特 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晶态)无机物。
广义玻璃的定义:
结构上完全表现为长程无序的,性能上具有 玻璃转变特性的非晶态固体。
第二节 玻璃的特性与转变
一、玻璃的特性(玻璃的通性)
1、各向同性 2、无固定熔点 3、介稳性 4、渐变性与可逆性
玻璃科学基础 ; ➢ 19世纪中期——发生炉煤气、蓄热室池窑得以应用,开始
出现蒸汽机。; ➢ 1903年——机械吹筒法 ; ➢ 1913年——比利时弗克法建厂,1922年传入中国 ; ➢ 1916年——美国人柯尔本法建厂,七十年代传入中国 ; ➢ 1925年——美国皮兹堡法建厂,六十年代传入中国 ; ➢ 1959年——浮法研制成功,1962年建厂 ; ➢ 1971年——洛阳浮法投产;
2、阳离子配位状态的影响
① 一价碱金属离子R+ ② 二价碱土金属氧化物RO ③ 场强大的阳离子
双碱效应(混合碱效应、中和效应):
在硅酸盐熔体或玻璃中,R2O总量不变, 由一种R2O 部分取代另外一种R2O时,玻 璃的某些性质不是呈线性变化、而是出现 明显的极值,这就是双碱效应。
双碱效应
压制效应:
钠硼硅酸盐玻璃结构
硼反常
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加 入B2O3时,在性质变化 曲线中产生极大值和极 小值,这种现象称为硼 反常性。
硼铝反常
钠硼硅酸盐玻璃结构
(三)磷酸盐玻璃结构
其他氧化物玻璃结构:
凡能通过桥氧形成聚合结构的氧化物,都有可 能形成玻璃。
➢ 铝酸盐玻璃结构
Al2O3-CaO系统
➢ 铝硼酸盐玻璃结构
集中于穆兰诺岛 ; ➢1615年——英国汤姆以煤炭为燃料的坩埚熔制技术 ; ➢ 1675年——英国人拉文斯克罗夫制成含氧化铅的火石玻璃
(中国战国时期出现铅钡玻璃) ; ➢1688年——法国人路易发明浇铸法 ;
➢ 1790年——瑞士人发明搅拌法; ➢ 1881年——德国人阿贝和肖特合作研究光学玻璃,奠定了
解:
序 号
Na2O wt% mol%
Al2O3 wt% mol%
SiO2 wt% mol%
1
10 10.51 20 12.87 70 76.63
2
20
20.19
10
6.18
70
73.63
二、传统玻璃结构
➢ 硅酸盐玻璃结构 ➢ 硼酸盐玻璃结构 ➢ 磷酸盐玻璃结构
(一)硅酸盐玻璃结构
1. 石英玻璃结构 2. 碱硅酸盐玻璃结构 3. 钠钙硅酸盐玻璃结构
热历史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2)玻璃的热现状
第三节 玻璃的结构
一、玻璃的结构理论 晶子学说 无规则网络学说
思考题2:玻璃结构的两大主要学说的论点、 论据及学说的重点是什么?玻璃结构的特点是 什么?
玻璃的四个基本结构参数:
X—— 每个多面体中非桥氧离子的平均数;
Y—— 每个多面体中桥氧离子的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