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动物进化的功能形态学结构与功能的关联
![动物进化的功能形态学结构与功能的关联](https://img.taocdn.com/s3/m/ccd6eb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a.png)
动物进化的功能形态学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动物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通过适应环境变化和生存压力,动物的形态和结构不断发生改变。
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功能形态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形态学是研究动物形态和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的学科,它揭示了动物进化的机理和适应性。
一、进化对动物形态的影响进化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来塑造动物的形态。
动物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结构与其所处的生境密切相关。
例如,草食性动物通常具有适合消化植物纤维的扁平牙齿和结构复杂的消化系统,而肉食性动物则具有锐利的犬齿和强健的肌肉。
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动物在其特定的生态角色中获取适当的食物。
二、适应性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适应性是动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而功能形态学研究了动物形态和结构如何适应环境。
例如,鸟类的翅膀形态使其能够飞翔,大部分水生动物具有流线型的身体形态,有利于它们在水中快速移动。
动物体表颜色的进化也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例如,极地动物的白色体毛可以提供良好的伪装效果。
三、结构与功能的协同演化动物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动物的形态和结构会随着其功能需求而发生改变,而这些改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功能效率。
例如,哺乳动物的颈椎结构独特,使其能够灵活地觅食和逃避捕食者,大脑的进化和动态平衡系统的发展可以使动物更具智慧和协调性。
四、动物进化中的趋同演化和分岐演化在动物进化过程中,趋同演化和分岐演化是两种重要的现象。
趋同演化指的是不同物种在相似的环境压力下出现相似的形态和结构,这是由于它们面临相似的选择压力而产生的结果。
而分岐演化则是指不同物种在适应不同生态角色下形态和结构的差异,这是由于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需求不同。
结论综上所述,动物进化的功能形态学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进化通过适应环境和选择压力,塑造了动物的形态和结构。
适应性与功能之间相互关联,动物的形态和结构是为了实现其功能需求。
此外,动物进化中的趋同演化和分岐演化也反映了动物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004712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6.png)
动物的繁殖行为
繁殖方式:有性繁 殖、无性繁殖、孤 雌繁殖等
繁殖季节:不同动 物有不同的繁殖季 节,如鸟类在春季 繁殖,鱼类在夏季 繁殖等
繁殖地点:不同动 物有不同的繁殖地 点,如鸟类在巢穴 中繁殖,鱼类在水 域中繁殖等
繁殖行为:包括求偶、 交配、产卵、孵化、 育雏等过程,不同动 物有不同的繁殖行为, 如鸟类有求偶、交配、 产卵、孵化、育雏等 过程,鱼类有产卵、 孵化、育雏等过程。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血管:输送血液的主要通道,包括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紧密相关, 负责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动物的排泄系统
动物行为习性
动物的习性
觅食行为:动物寻找和获 取食物的方式
繁殖行为:动物繁殖后代 的方式和过程
社会行为:动物之间的互 动和合作方式
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 免受天敌侵害的方式
动物的迁徙行为
迁徙原因:寻找食物、躲避恶劣环境、 繁殖等
迁徙方式:飞行、游泳、徒步等
迁徙距离:短距离、长距离、跨国等
迁徙时间:季节性、周期性等
迁徙对动物的影响:提高生存几率、促 进基因交流等
迁徙对环境的影响:维持生态平衡、影 响生物多样性等
动物的捕食行为
捕食方式:主 动捕食、被动 捕食、合作捕
食等
等
心肌的功能: 推动血液流动, 维持血液循环
动物内脏系统
心脏: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维持血液循环 肺: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肝脏:分泌胆汁,参与代谢,解毒 肾脏:过滤血液,形成尿液,排除体内废物 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生殖系统:繁殖后代,保持物种延续
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c50a2b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1.png)
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动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它们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结构。
这些形态结构具有独特的功能,帮助它们适应生存环境和完成生活活动。
本文将探讨动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
1.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动物的形态结构各异,适应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
以典型哺乳动物为例,它们的身体主要由头部、躯干和四肢构成,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头部是动物感觉器官的集中地,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和口器。
眼睛负责接收光线,耳朵则用于听觉感知,鼻子用于嗅觉,而口器则用于吃食和进食。
躯干则用于支持和运动,四肢则能够配合动物的遗传构造和运动习性进行奔跑、爬行、游泳等动作。
2. 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由根、茎和叶构成,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根系通常生长在地下,用于固定植物在土壤中的位置,并吸收水分和养分。
茎则起到支撑和传导的作用,将养分和水分从地下输送到地上各部分,并支撑植物的叶和花。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养分和氧气。
3. 动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密切相关,通过适应环境的选择性进化,使得它们能够生存下来。
例如,热带雨林中的动物和植物常常具有较大的叶片和丰富的植物根系,以便更好地获取阳光和水分。
相比之下,沙漠中的植物形态结构较小且多肉化,能够减少水分的蒸腾和蒸发损失,从而适应干旱的环境。
4. 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演化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演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那些适应环境变化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更加优良的个体更有可能繁殖后代,进而传递下一代。
这就是为什么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能够发现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形态结构的原因。
总结起来,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它们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
形态结构适应环境和完成特定功能,使动植物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繁衍。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了解和理解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对于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分析
![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eb78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f.png)
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分析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联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动物形态结构是指动物体内和体外的形态特征,包括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等方面的结构。
而动物的功能则是指动物形态结构所能完成的一系列生理、生态和行为功能。
本文将对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联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究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
一、骨骼结构与运动功能骨骼结构是动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动物的运动能力和姿势稳定性。
不同类型的动物骨骼结构适应了它们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例如,鸟类的骨骼结构轻巧而坚固,适合飞行;哺乳动物的骨骼结构则更加复杂,适应了陆地行走、奔跑和攀爬。
骨骼的形态特征决定了动物的运动范围、速度和力量的表现。
二、消化系统结构与食物处理功能动物的消化系统也是形态结构与功能相互关联的典型例子之一。
消化系统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动物对不同类型食物的消化能力和吸收效率。
例如,食草动物拥有特化的消化系统,以有效消化纤维素含量高的植物材料;而食肉动物则具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大的消化液,以应对肉食消化的需要。
三、感知器官结构与信息处理功能动物的感知器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它们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感知器官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动物对外界信息的感知范围和精确度。
例如,鸟类的眼睛形态结构适应了长距离的空间观察和对食物的搜索;蝙蝠的耳朵结构则适合接收高频声波,并用于导航。
四、交配器官结构与繁殖功能动物的交配器官结构与繁殖功能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关系。
交配器官的形态结构决定了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成功率。
例如,鸟类的交配器官形态多样,有些鸟类雄性具有华丽的羽毛和复杂的舞蹈来吸引雌性;昆虫的交配器官则特化为适应各种不同的交配方式。
五、呼吸系统结构与气体交换功能动物的呼吸系统结构与其气体交换功能密切相关。
呼吸系统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等组织,其形态结构决定了动物对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效率。
例如,鱼类通过鳃来进行气体交换,而哺乳动物则通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动物与植物的特征
![动物与植物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b195d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3.png)
动物与植物的特征动物和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
它们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本文将探讨动物和植物的一些主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一、形态特征1. 动物的形态特征:动物通常具有复杂的器官系统,具备感知、运动和消化等功能。
它们的细胞组织构成复杂,有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等。
动物的身体通常具有头部、躯干和四肢等部分,形状多样,大小各异。
例如,鸟类拥有翅膀,使其能够在空中飞行;哺乳动物则具有四肢和尾巴,能够在陆地上行走。
2. 植物的形态特征:植物的形态通常较为简单,没有明显的感知和运动器官。
它们的细胞组织构成相对简单,主要由细胞壁、叶绿体和质膜等组成。
植物的身体通常由根、茎和叶等部分组成,形状多样,大小各异。
例如,大部分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能够支撑植物的身体,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二、生理特征1. 动物的生理特征:动物的生理功能相对复杂。
它们具有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系统,能够摄取食物、吸收养分,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动物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能够调节和协调各种生理活动。
此外,动物还能够繁殖后代,保持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2. 植物的生理特征:植物的生理功能相对简单。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能够输送水分和养分,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细胞壁的支撑能够保持自身的形态稳定。
植物还能够繁殖后代,保持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三、行为特征1. 动物的行为特征:动物的行为多样,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它们能够寻找食物、逃避捕食者、建立领地、进行繁殖等行为。
动物还能够学习和记忆,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狼群通过合作狩猎来获取食物,鸟类通过筑巢来繁殖后代。
2. 植物的行为特征:植物的行为相对固定,主要由生长和开花等过程组成。
它们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生长和发育。
植物的生长过程通常受到光线、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动物生物学教案理解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动物生物学教案理解动物的形态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88a617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1.png)
动物生物学教案理解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篇一:动物生物学教案理解动物的形态与功能动物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的结构、功能、生态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学习动物的形态与功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以及生态相互作用等重要内容。
本教案将围绕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各种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动物形态与功能的基本概念1.1 动物形态的定义与分类动物形态指的是动物的外部结构特征,包括体型、颜色、外骨骼等。
根据形态的相似性,可以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1.2 动物功能的概述动物的功能指的是动物各个器官和结构的生理功能,与动物的形态密切相关。
不同的形态结构能够执行不同的功能,如鸟类的羽毛可以帮助它们飞行和保持体温。
二、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1 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动物的结构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密切。
通过适应环境的压力,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相互配合,达到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目的。
比如河马的圆形身体结构,使其能够在水中灵活移动。
2.2 形态结构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会对其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猫头鹰的圆盘状面容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捕捉猎物。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的进化3.1 动物形态与功能的演化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演化。
随着环境压力的变化,那些具备适应性结构和功能的个体将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让这样的形态与功能逐渐演化成其他形态。
3.2 演化中的功能重塑动物的形态和功能在演化过程中会发生重塑,这是为了应对新的环境挑战。
比如陆地哺乳动物的后肢适应性进化,使它们可以奔跑和捕食。
四、动物形态与功能的实际应用4.1 动物形态与功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们通过对动物形态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医学科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比如研究鸟类的飞行机制可以为飞行器设计提供灵感。
4.2 动物形态与功能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动物形态和功能的研究对于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062e95a4afe04a1b071dee1.png)
二、名词解释机械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又称机械性消化,是指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的消化过程。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由消化腺所分泌各种消化酶,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
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
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换气;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动脉血;动脉血是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静脉血;静脉血通常指的是在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
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
闭管式循环;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和心脏里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其循环速度快,运输效能高。
此类形式的循环就叫闭管式循环。
开管式循环;动物体内的血液不完全在心脏与血管内流动,而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完全双循环从鸟纲开始,其心脏四腔,具左右动脉弓,心房与心室已经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来自体静脉的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而由肺动脉入肺,在肺内经过气体交换,含氧丰富的血液经肺静脉回心注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送入体动脉到全身.排泄排泄,指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原肾管是很多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纽形动物、内肛亚门苔藓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成对出现。
它是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通常有很多分支,遍布生物体内各处,收集废液。
后肾管;是环节动物等真体腔动物的排泄器官。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分析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4aca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b.png)
动物消化系统的特点:多样化,适应不同食物和环境
动物消化系统的进化:与食物和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动物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气管、肺
呼吸系统的功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适应不同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
呼吸系统的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动物生理功能分析
02
动物生理功能概述
生殖系统:繁殖后代,保持物种延续
内分泌系统:激素分泌,调节生理活动
循环系统:血液流动,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调节身体功能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消化系统:食物消化吸收,提供能量和营养
动物循环系统
心脏:泵血器官,推动血液循环
血管:输送血液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物形态结构的适应性: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动物形态结构的对称性:大多数动物具有左右对称的形态结构
动物形态结构的生长和发育:动物的形态结构随着生长和发育而发生变化
动物骨骼系统
骨骼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的功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运动和参与造血
骨骼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
血液: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流体
呼吸:气体交换过程,为身体提供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动物排泄系统
膀胱:储存尿液的器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肾脏:主要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负责输送尿液
尿道:连接膀胱和体外的管道,负责排出尿液
动物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概况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4d1b77ca998fcc22bcd10d5c.png)
25
◆ 间质:多 ♦ 基质多; ♦ 纤维少: 3种、 疏松网状;
26
(2)致密结缔组织:韧带、肌腱 特点: 韧性强
◆ 细胞少 主要是 成纤维 细胞
27
◆ 间质:多 ♦ 基质少; ♦ 纤维多 胶原纤维 密集成束; 弹性纤维 很少;
28
(3)软骨:特殊的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 坚韧、 柔软、
1种、多种细胞 → 有序组合 → 细胞群体(组织) → 特定功能; ● 四种基本组织:脊椎动物 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
13
1. 上皮组织 分布:身体及其各部分的表面
◆ 体表;
◆ 器官外表面;
◆ 器官(管、腔、囊)内表面; 特点:◆ 细胞:大量、紧密相连;
◆ 细胞间质:少;
14
形态:膜状 单层上皮:无脊椎、脊椎动物; 复层上皮:
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构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和
系统,最后发展为多细胞生物体。
3
● 单 → 多细胞动物:进化上的飞跃 ● 细胞的分化
◆ 最早期分化:营养、生殖细胞; ◆ 进一步分化
→ 多种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
4
● 组织的出现 ◆ 同种功能的细胞组成; ◆ 多种不同功能的细胞形成;
● 器官的出现:重要进步 多种组织 → 器官 → 1种、多种功能;
————————————————————普通生物学 第二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二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1
————————————————————普通生物学 第二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 单细胞动物(生物)
◆ 一个细胞:一个生物体;
◆ 全部生命活动:单个细胞内完成;
◆ 细胞器:执行各种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动物形态与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动物形态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00820f1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b.png)
初中生物教案:动物形态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物的形态对其功能的影响;2.学习并掌握动物的结构组成;3.认识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和习性。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形态结构2.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3.动物功能与形态的关系4.动物生存的环境适应和习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动物形态与功能的关系;(2)掌握动物的结构组成;(3)认识动物生存的环境适应和习性。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生命形态的奥秘;(2)从较深层次上认识与探究动物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2.小组讨论法3.实践操作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动物的形态结构1.生物的基本单位a. 从DN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整个生物体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分工合作性等方面进行讲授。
2.动物形态解剖基本名词a. 对生物形态学中的基本名词进行讲解,包括头部、颈、胸、腹、四肢、口器、翅膀、鳞片、毛发和甲壳等。
第二节: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1.外形特征a. 通过形态特征对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进行鉴定。
2.内部结构a. 讲解哺乳动物五大系统的器官结构,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第三节:动物功能与形态的关系1.生命功能a. 通过讲解生命的呼吸、消化、循环、排泄、运动和感觉等反应,介绍不同形态的动物采取哪些方法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2.动物形态与适应a.讲解不同动物形态的适应环境和习性,如鱼、鸟、哺乳动物、昆虫等的适应特征。
第四节:实践操作1.通过学习动物骨骼、肌肉、组织等,模仿动物动作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总结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生命形态的奥秘,了解动物的形态组成,在实践操作中加深知识的理解;2.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并探究生命的美妙和优越性;3.学生可以在教学后进一步发挥创造性思维,丰富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
动物进化中的形态与功能关系
![动物进化中的形态与功能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e1ac1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5.png)
动物进化中的形态与功能关系动物世界中的形态与功能关系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进化过程中,动物的形态逐渐发展出适应环境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在外观上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与其生存需求和生活方式相关联。
本文将探讨动物进化中形态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从骨骼结构、器官适应、动物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骨骼结构与功能关系动物的骨骼结构在形态与功能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物种的骨骼结构适应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
例如,鸟类的骨骼轻巧且镶嵌有空气腔,以便于飞行;哺乳动物的骨骼比较坚实,能够提供更大的力量和稳定性。
这种骨骼结构的差异与它们的飞行能力和速度、奔跑能力等密切相关。
二、器官适应与功能关系动物的器官适应能力也是其形态与功能密切相关的方面。
不同物种的器官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常常发生改变,以适应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
例如,食肉动物的利齿与其捕捉和咀嚼猎物的需求相吻合;长颈鹿的长颈则方便它们觅食高处的树叶。
这些器官的特殊结构与动物的功能需求直接相关。
三、动物行为与功能关系动物的行为也与其形态与功能密切相关。
行为习性的改变往往源于形态结构的适应性进化。
例如,一些草食性动物发展出了多节的胃以便更好地消化纤维素,而一些哺乳动物则锻炼出了敏捷的奔跑和猛击等防御行为。
这些行为的发展与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要求密不可分。
四、进化中的形态与功能关系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
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性进化,动物的形态逐渐与其功能相匹配,以提高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这种关系是长期的适应性演化的结果,体现了生物的优胜劣汰。
总结起来,动物进化中的形态与功能关系是一种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
动物形态的各个方面都是在适应其特定功能和生存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
骨骼结构、器官适应和行为习性等方面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增加生存能力。
通过对形态与功能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动物进化的原理和机制,也有助于保护和维护动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动物的外部结构和功能
![动物的外部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89778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0.png)
前臼齿和后臼齿
磨碎食物,如草食动物和 杂食动物的臼齿。
唾液分泌及作用
湿润食物
使食物易于吞咽和消化。
消化酶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等消化酶,可以开始消化部分食物。
清洁口腔
唾液可以冲洗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保护作用
唾液中的黏蛋白可以保护口腔黏膜免受机械损伤和细菌感染。
05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类型及特点
肺呼吸
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如哺乳动物、鸟类等 。
衍生物的颜色,以适应环境或进行社交交流。例如,变色龙可以通过改 变皮肤上的色素细胞来改变身体颜色以融入环境;一些鱼类和两栖动物 可以通过改变体色来进行伪装或吸引配偶。
03
运动系统
骨骼类型及特点
• 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长骨有一骨髓腔,内含骨髓,有造血功能。 •分布于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
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类型与特点
薄皮肤
01
如昆虫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同时防止水分流失。
厚皮肤
02
如哺乳动物的皮肤,具有保温、排汗、感觉等功能,同时可以
防止机械损伤和病原体侵入。
腺体皮肤
03
如两栖动物的皮肤,具有呼吸和排泄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皮
肤进行水分和盐分的调节。
毛发、鳞片及羽毛等衍生物
06
循环系统
心脏结构与功能
心脏位置与形态
心脏位于动物体腔中部,呈锥形或椭圆形,大小与动物体型相关。
心脏结构
心脏由心房和心室构成,心房接收静脉血,心室则将血液泵出至动 脉。心房与心室之间通过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功能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源,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至全身各部位 ,为组织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98297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d.png)
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形态结构是指动物身体的外部形状、组织结构和内部器官的布局。
生理功能是指动物身体的各种生理过程以及器官的功能特点。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动物的适应环境、生存与繁殖的能力。
一、动物的形态结构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动物身体的支架结构,起到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不同的骨骼结构,包括内骨骼、外骨骼和软骨骼等。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动物身体的运动系统,由肌肉和肌肉组织组成。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使动物能够进行各种运动活动,如奔跑、飞行、游泳等。
3. 器官系统:动物的内部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
这些器官系统协同工作,维持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4. 外部特征:动物的外部特征包括体型、体色、体表纹理等。
这些特征对动物的适应环境、捕食与逃避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动物的生理功能1. 呼吸功能:动物进行气体交换和呼吸作用的器官包括肺、鳃、气管等。
不同的动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习性,具有不同的呼吸途径和方式。
2. 消化功能: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用于摄取食物、分解食物、吸收养分以及排除废物。
3. 循环功能: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循环功能通过血液的运输,维持动物体内物质的平衡和供氧。
4. 感知功能:动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使其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5. 生殖功能:动物的生殖系统用于繁殖后代。
生殖功能的形式和机制因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殖特点而异。
三、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形态结构决定了动物的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又反过来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
1. 适应环境:动物的形态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例如,鱼类的鳃使其能够在水中进行呼吸,鸟类的翅膀使其能够飞行。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e86e2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其中动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类群之一,形态与功能是动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下面将从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些普通生物学动物的特点。
形态方面:动物的形态多样,从微生物到巨型动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态结构。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通过适应环境和生存需求的选择,逐渐形成了适应不同生境的形态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形态特征:1.体型:动物的体型各异,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型的鲸鱼,体型差异悬殊。
体型大小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2.体外形态:动物的体外形态有很多种类,如头部、躯干和四肢等。
不同类群的动物在体外形态上存在很大差异,如昆虫的六足、鱼类的鳞片、爬行动物的鳍等。
3.皮肤:动物的皮肤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毛发、羽毛、鳞片、外壳等。
不同的皮肤类型能够提供保护、保温、伪装等功能。
4.呼吸器官:动物的呼吸器官多样,有气管、气肺、鳃等。
这些呼吸器官帮助动物获得氧气,并排出废物。
功能方面:动物的各个器官和形态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这些功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和完成基本生活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功能特点:1.运动能力:动物具有各种形式的运动能力,包括行走、飞行、游泳等。
动物的运动能力有助于它们觅食、逃避捕食者、繁殖等。
2.感知能力:动物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外界信息,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这些感知能力有助于动物寻找食物、伴侣、繁殖场所等。
4.繁殖和生长:动物通过繁殖完成物种的延续。
不同类群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等。
动物也会经历成长过程,由幼体发育为成体。
总结起来,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动物的形态多样,体型、体外形态、皮肤等各方面存在差异。
动物的功能特点涵盖了运动能力、感知能力、消化吸收、繁殖和生长等方面。
通过对动物形态与功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方式、生态角色以及进化过程。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8a428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a.png)
呼吸生理机制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和鳃
呼吸方式:通过肺或鳃进行气 体交换
呼吸频率和深度:影响动物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呼吸系统的适应性和进化:不 同动物呼吸系统的多样性和演 化
动物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心脏、血管和血液 功能: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
循环器官的形态和结构
心脏功能:推动血液循环,确 保血液流向全身各个器官和组 织。
血管网络:遍布全身,确保血 液能够到达每个细胞。
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等,各自承担不同 的生理功能。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01
0 2
03
04
肌肉的形态和结构
肌肉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肌肉纤维:单根肌纤维和多根肌纤维 肌肉组织:肌肉束、肌节和肌纤维束 肌肉结构:肌肉纤维束、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
动物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01 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分组成
02 消化系统的功能:将食物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根据食性:草 食动物、肉食 动物和杂食动 物
根据骨骼特点: 脊椎动物和无 脊椎动物
根据体温:恒 温动物和变温 动物
01
0 2
03
04
动物形态结构的特点
多样性:动物形态结构多 种多样,不同物种的形态
结构各具特点。
适应性:动物的形态结构 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适应着不同的生存需求。
功能性:动物的形态结构 与其生理功能相辅相成, 共同维持着动物的生存和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9c7ad9e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2.png)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水中生活的动物:1.鱼(1)鱼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现存鱼类约2万种。
根据鱼类生活水域的不同,可分为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中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中国淡水鱼类约800种,包括鲫鱼(如图所示)、鲤鱼、鲢鱼、鲱鱼、草鱼、鳙鱼等。
中国已知的海洋鱼类有1600多种,包括带鱼、大黄鱼等。
(2)鱼类对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① 形态:身体呈纺锤形,体表有鳞片,可分泌粘液,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②运动: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动力。
③ 呼吸:用鳃呼吸。
④协调:胸鳍、腹鳍能维持鱼体平衡,尾鳍决定鱼体运动的方向。
⑤ 感知:鱼的身体两侧有一条明显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并确定方向。
它是一种感觉器官。
2.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
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中的两层细胞组成,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胚层层。
身体里有一个消化腔,一个嘴巴,没有肛门。
比如水母、海葵和水螅。
(2)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
如乌贼、河蚌。
(3)甲壳类动物:虾、蟹等的体表有坚硬的盔甲。
此外,还有海龟、海龟、鳄鱼、海豚、鲸鱼和海豹生活在水中。
其中,海龟、海龟和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海豚、鲸鱼和海豹属于哺乳动物。
另外,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有龟、鳖、鳄鱼、海豚、鲸、海豹等,其中龟、鳖、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海豚、鲸、海豹则属于哺乳动物。
陆生动物1.蚯蚓:(1)生活习惯: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的有机土壤中。
它们白天在土壤中挖洞,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它们在夜间爬出地面。
以地上的落叶为食。
(2)外部形态: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
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
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3)运动:蚯蚓的体壁有相对发达的肌肉,通过肌肉和鬃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完成,其过程可概括为:2.其他环节动物(1)沙蚕他们住在海边的沙滩上。
动物进化中的形态演化和功能演化
![动物进化中的形态演化和功能演化](https://img.taocdn.com/s3/m/bafdad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4.png)
动物进化中的形态演化和功能演化动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动物界各类生物的形态演化和功能演化。
形态演化和功能演化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推动着动物种群的进化过程。
一、形态演化形态演化指的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外部形态特征的变化。
动物的形态特征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基因的变化会导致形态的改变。
形态演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型体型是动物形态演化中最容易观察到的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的体型可能会从小型化到巨型化,或者从巨型化到小型化。
这种变化常常与环境的变化和适应有关,例如某些环境条件下,较小的体型可以更好地适应资源匮乏,而较大的体型则有更多的优势。
2. 骨骼结构骨骼结构的变化对动物的形态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某些动物的四肢逐渐退化或改变形状,适应特定的生活环境。
一些水生动物的骨骼则会发生一系列的演化,以适应在水中的生活方式。
3. 外部特征动物的外部特征也是形态演化的重要方面。
例如,某些动物可能会在身体上发展出特殊的标志或器官,以吸引异性或威慑敌人。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物竞天择的进化机制而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功能演化功能演化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功能特征的变化。
功能演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进化过程中,动物可能会出现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或者从四足行走到两足站立的改变。
这种运动方式的变化与物种的进化和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2. 摄食方式动物的摄食方式也会随着进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某些食草动物的牙齿结构经过演化,以适应不同植物的消化需求。
另外,食肉动物的牙齿和爪子结构也会因其捕食行为和狩猎方式的变化而适应不同的环境。
3. 感知能力动物的感知能力是其适应环境和寻找食物、伴侣的关键特征。
进化过程中,动物的感知能力会逐渐发展和改善。
例如,某些动物的视力、听力和嗅觉在进化过程中变得更加敏锐,以便更好地捕捉食物或避开威胁。
综上所述,动物进化中的形态演化和功能演化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共同推动着动物种群的进化过程。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功能特征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功能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9db05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a.png)
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功能特征昆虫是居住在地球上的最主要的动物种类之一,它们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起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作用。
除了昆虫,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节肢动物,比如螃蟹、蜘蛛、蜈蚣、蝎子等等。
这些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具有很高的复杂度和多样性,为我们认识和探究生物世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昆虫的身体通常由头、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组成,常常具有清晰的外骨骼和六条腿。
在发达的昆虫中,这些特征通常会进一步演化,发展出特殊的修饰和结构。
比如,许多昆虫的翅膀可以发展成各种各样的形态,以适应飞行、躲避捕食者或其他生存需求。
还有许多昆虫的嘴巴可以经过演化,变成针状、切割状或者钳状,以适应吸食花蜜、咬食植物或者捕捉猎物的需求。
而其他节肢动物,比如螃蟹和蜘蛛,其形态特征则相对固定而单一。
螃蟹的身体大多数可以被概括为头部和胸部的联合体以及由一系列的板条组成的腹部。
蜘蛛则通常由两个区域组成:前身和后身。
前身包含了头部、胸部以及四对脚,后身则包含了脏器以及吐丝器。
二、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功能特征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功能特征也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除了前面提到的特殊适应性结构外,它们的触角、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官器官也广泛演化和不同进化,以应对不同的生存策略和环境挑战。
昆虫的触角可以以很大的不同形式出现,其中某些形式可以进行化学通讯,从而在物种识别和交配时扮演重要角色。
昆虫的视觉系统也展现出很大的多样性,其中有很多物种可以感知不同波长的光线,比如蜜蜂可以看到紫外线,在寻找花蜜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比之下,螃蟹的触角在各个类型的螃蟹中相对单一,通常专注于探测食物或其他螃蟹的位置。
而蜘蛛的视网膜发展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反射机制,可以帮助它们快速定位猎物和同类。
基于这些感官器官和特化结构,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三、结语总的来说,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的形态和功能特征不仅展示出了生命的杰出复杂度,也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动物之间的互动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名词解释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是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心动周期;指从一次心跳的起始到下一次心跳的起始,心血管系统所经历的过程应急反应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适应性的反应。
三、问答题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比较它们的异同。
变形运动: 细胞在前端伸出伪足爬行的运动方式。
是一种细胞运动,只有单细胞生物能采用这种行动方式.鞭毛及纤毛运动: 真核生物中,原生动物分别利用鞭毛和纤毛来行动.肌线运动: 肌线收缩完成运动.肌肉运动: 肌肉运动是通过肌肉收缩实现的.1简述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消化系统基本结构的变化?单细胞原生动物: 食物泡多细胞的动物: 逐步形成了消化腔或消化管.高等动物: 有消化管和消化腺.2简述脊椎动物各纲心脏结构的变化及血液循环的异同。
鱼类:心脏从后往前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 4 部分组成。
用鳃呼吸,仅体循环,血液每循环一次,经过心脏一次。
两栖类:出现纵隔将心房分为左心房与右心房两部分。
心室还是一个,脱氧血与氧合血不免在心室有所混合。
用肺呼吸,兼具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每循环一次,经心脏两次。
爬行类:动脉圆锥中出现纵隔,分别将动脉圆锥与大动脉和肺动脉相连。
心室出现不完整纵隔,但血液在心室中仍有一些混合。
高等类群如鳄鱼的纵隔完整,心脏 4 个腔,体、肺循环完全独立。
哺乳类,鸟类:心房和心室都完全分为左右 2 个,肺动脉与大动脉完全分开。
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大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两种血液不再混合。
有完善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简述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的基本结构表皮(抗摩擦和抗损伤),真皮(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皮下组织(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皮肤的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
皮肤的基本功能1、保护功能:既能抵御外界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的侵袭,又能防止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丢失和浸透,起着保护肌体的作用。
2、分泌和排泄功能:一方面保持皮肤表面的湿润性,具有保护和软化角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担负着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的作用。
3、吸收功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4、感觉功能:接受外来的各种刺激,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维护身体的健康。
5、体温调节功能:使体温保持在 37 度左右6、代谢功能:参与整个肌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以维持肌体内外的生理动态平衡。
还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7、其他功能: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其再生功能可以修复创面。
此外,皮肤还是一个表情的器官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结构与消化吸收功能的关系。
人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食物由口经过整个消化道的过程中,完成了食物的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排遗等一系列过程。
消化道:(1)口腔:其功能是将食物与唾液搅拌成食物团。
(2)食道:胃的收缩能力很强,能将食团压碎、搅拌。
胃内还具有不同分泌功能的胃腺,能分泌粘液、盐酸和胃蛋白酶原等。
具有初步消化食物、以及吸收部分无机盐、水、醇和某些药物等功能。
胃的后端为幽门,通入小肠。
幽门有括约肌控制开关。
食物在胃内化为粥样食糜后即通过幽门而入小肠。
小肠肌肉发达,能做有节律的蠕动,使食物和消化液混匀。
全长达6m,有利于食物和消化酶的充分接触,以完成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还能将不能消化的残渣推向大肠。
提供胆汁的肝脏和分泌多种水解酶的胰脏都通入十二指肠。
小肠粘膜向肠腔褶入而成许多隆起,其上密布手指状的绒毛(villi)。
褶和绒毛上皮细胞的面上有紧密排列的更小的绒毛,即微绒毛(microvilli)。
褶、绒毛、微绒毛的存在使小肠内壁的表面积逐级加大,大大提高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效率。
大肠,位于小肠之后。
人小肠与大肠接头处位于腹腔的右下部。
在这里,大肠伸出一盲管,即盲肠(caecum)。
盲肠的顶端有一个手指状的附属物,为阑尾。
人的大肠可分为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包括肛管),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电解质及形成粪便。
大肠也能蠕动,但较慢,它的主要功能是回收水分。
从小肠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是含水很多的流体。
大肠回收水分,既保持了体内水量的平衡,也使粪便能够成形。
消化腺:人的消化道粘膜中含有许多腺体(胃腺、小肠腺等)。
同时,在消化道附近还有唾液腺、胰腺和肝脏。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肝脏提供胆汁,胰脏分泌多种水解酶, 它们都有管道通入消化道。
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主要有:唾液、胃液、胰液、胆汁和小肠液。
以上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各种消化液进入消化道的管腔后,分别作用于食物的不同成分,逐步将复杂的大分子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
简述体循环及肺循环的过程。
V体循环: 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从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到达全身的器官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后成为缺氧血经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并流入右心室的循环途径。
肺循环:右心室的CO2 -血经肺动脉到肺部毛细血管中,与肺泡中的气体交换。
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并流入左心室的循环途径。
结缔组织分哪几类?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两大类: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特化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
疏松结缔组织:支持、绝缘、储存、营养表皮;致密结缔组织:柔韧且坚固的连接;软骨组织:柔韧的支持作用,缓冲减震,减少硬骨表面的摩擦;骨组织:保护内脏器官,为肌肉提供坚固支持;血液:免疫系统通路,各器官之间联系的基本手段举例说明结构适应于功能是动物中的普遍现象。
蚊子细尖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破皮肤吸收人和动物的体内的血液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有利于收集声波,还有利于散热。
蝙蝠是通过耳朵接受超声波来确定正确的飞行方向和捕捉食物的。
羚羊,四肢细长有力,奔跑极快,这一特征主要是在长期的避敌生存斗争中,经漫长的年代自然选择的结果。
极地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沙漠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沙漠地区,由于温度的影响,极地狐的耳朵小,毛厚。
沙漠狐的耳朵很大,有利于散热。
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食草动物反刍现象以及牙齿的分布。
鱼的身体是流线式的为了减小与水的摩擦,以及颜色上暗与水的颜色相近,腹部白色的都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需要。
叶镶嵌的植物对光合作用的一种适应。
仙人掌的叶刺及肥厚的叶片更能适应沙漠的天气流体静力骨骼、外骨骼和内骨骼是动物界支持骨架的三种形式,它们有何不同?流体静力骨骼:液体充满的囊,无固定的形状,维持体型和运动依赖体壁中的肌肉。
外骨骼: 软体动物具有碳酸钙成分的外壳,节肢动物具有几丁质成分的外骨骼。
内骨骼: 脊椎动物的主要骨骼都被肌肉皮肤鳞片或毛发包裹在身体的内部.你怎样理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维持内环境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性信息传递和相互作用,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机体在不同条件下稳态的维持起着决定性的作业。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免疫功能,一条是通过神经释放递质来发挥作用,另一条是通过改变内分泌的活动间接影响免疫功能。
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仅对免疫细胞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它们还可能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调节物质。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揭示了传统的“反应性稳态”与“免疫稳态”之间在功能上的相对独立,而又有密切的相关性,并揭示了它的结构基础。
可知,引起机体生理变量波动的所有内外因素所导致的内环境变化,都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来校正。
人类为什么要每天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在胃肠道内,通过各种酶的联合作用分解成氨基酸。
什么是内呼吸?什么是外呼吸?二者有什么联系?内呼吸是指细胞内线粒体氧化能源物质的过程.。
外呼吸是指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就是由外呼吸和内呼吸两部分组成。
什么是器官?什么是系统?简介高等动物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器官:不同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执行特定生理机能的结构组成器官。
如大脑、胃、心脏等系统:由若干个机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组成的能够完成特定功能任务的结构。
哺乳动物的主要系统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各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各系统包含的重要器官和简要功能如下: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淋巴管等器官,里面分别流淌着血液和淋巴液。
主要功能是对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送,另外淋巴还能发挥免疫功能。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主要功能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排泄系统:哺乳动物的排泄系统是由肾脏(泌尿)、输尿管(导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排尿途径)所组成,此外皮肤也是哺乳类特有的排泄器官。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主要功能是对外界和身体内部的各种刺激做出规律性应答。
内分泌系统:哺乳类的内分泌腺主要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性腺和胸腺等。
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生殖系统:雄性主要的生殖器官有阴茎、睾丸、附睾、输精管等。
雌性的生殖器官主要有阴道、子房、输卵管、卵巢等。
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完成受精作用。
神经冲动是怎样传送的?神经冲动的传导:当神经冲动到达时,钙离子大量进入突触前膜,突触小泡释放化学递质进入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结合,Na+大量涌入,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从而实现神经冲动的传导。
钙离子在突触传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试说明典型的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是怎样进行与环境的水盐调节的。
海洋鱼类的体液盐浓度低于海水盐浓度,它们全身覆盖鳞片和具有厚脂肪层的表皮,以减少水分从体表渗出;它们除从食物中获取水分外,不断地饮入海水,再由鳃上一些特化的排盐细胞主动将高浓度盐分排出,而把水分截留下来;肾小体退化,排尿量比淡水鱼少;含氮物质能从鳃部排出,从而减少排尿量以防止过量失水;淡水鱼类体液盐浓度一般都高于淡水,为了防止淡水大量渗入体内和体内盐分散失,淡水鱼体表的鳞片和脂肪层表皮可以部分防止水从体表渗入;肾小体很发达,排尿量比海水鱼多,肾小管上有一段吸盐细胞,使通过肾小管的过滤液中的绝大部分盐分被重新吸收;淡水鱼鳃部的一些特化的细胞还能通过主动运输从水中吸收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