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课件
合集下载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PPT课件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34ca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9.png)
•25
是液压泵→顺序阀7→上液压缸换向阀6(中位)→下液压缸换向阀14(中位)→油箱。
4. 快速返回:时间继电器延时到时后,保压结束,电磁铁2YA通电,先导 阀5右位接入系统,释压阀8使上液压缸换向阀6也以右位接入系统(下文说明)。 这时,液控单向阀12被打开,上液压缸快速返回。
进油路:液压泵→顺序阀7→上液压缸换向阀6(右位)→液控单 向阀11→ 上液压缸下腔;
1. 系统使用一个高压轴向柱塞式变量泵供油,系统压力由远程调压阀3调定。
2.系统中的顺序阀7规定了液压泵必须在2.5MPa的压力下卸荷,从而使控制油
路能确保具有一定的控制压力。
3.系统中采用了专用的QFl型释压阀来实现上滑块快速返回时上缸换向阀的换
向,保证液压机动作平稳,不会在换向时产生液压冲击和噪声。
工作进给速度范围为 6.6mm/min~660mm/min 最大快进速度为7300mm/min 最大推力为45kN
•1
•2
二、 YT 4543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动画演示
•3
•4
•5
•6
•7
•8
•9
元件1 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供油
压力不大于6.3MPa,和调速阀一
起组成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动画演示 •22
一、 YB 32―200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23
•24
液压机上滑块的工作原理
1.快速下行:电磁铁1YA通电,先导阀5和上缸主换向阀6左位接入系统,液 控单向 阀11被打开,上液压缸快速下行。
进油路:液压泵→顺序阀7→上缸换向阀6(左位)→单向阀10→上液压缸上腔; 回油路:上液压缸下腔→液控单向阀11→上缸换向阀6(左位)→下缸换向阀
7. 机床的润滑
是液压泵→顺序阀7→上液压缸换向阀6(中位)→下液压缸换向阀14(中位)→油箱。
4. 快速返回:时间继电器延时到时后,保压结束,电磁铁2YA通电,先导 阀5右位接入系统,释压阀8使上液压缸换向阀6也以右位接入系统(下文说明)。 这时,液控单向阀12被打开,上液压缸快速返回。
进油路:液压泵→顺序阀7→上液压缸换向阀6(右位)→液控单 向阀11→ 上液压缸下腔;
1. 系统使用一个高压轴向柱塞式变量泵供油,系统压力由远程调压阀3调定。
2.系统中的顺序阀7规定了液压泵必须在2.5MPa的压力下卸荷,从而使控制油
路能确保具有一定的控制压力。
3.系统中采用了专用的QFl型释压阀来实现上滑块快速返回时上缸换向阀的换
向,保证液压机动作平稳,不会在换向时产生液压冲击和噪声。
工作进给速度范围为 6.6mm/min~660mm/min 最大快进速度为7300mm/min 最大推力为45kN
•1
•2
二、 YT 4543型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动画演示
•3
•4
•5
•6
•7
•8
•9
元件1 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供油
压力不大于6.3MPa,和调速阀一
起组成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动画演示 •22
一、 YB 32―200型液压机的液压系统
•23
•24
液压机上滑块的工作原理
1.快速下行:电磁铁1YA通电,先导阀5和上缸主换向阀6左位接入系统,液 控单向 阀11被打开,上液压缸快速下行。
进油路:液压泵→顺序阀7→上缸换向阀6(左位)→单向阀10→上液压缸上腔; 回油路:上液压缸下腔→液控单向阀11→上缸换向阀6(左位)→下缸换向阀
7. 机床的润滑
一液压传动基础知识PPT课件
![一液压传动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d0d336ad02de80d5d84005.png)
运动粘度是绝对粘度μ与密度ρ的比值:
v =μ/ρ
运动粘度的法定计量单位为m2/s,
常用mm2/s。
2.2 液压油
2. 液压油的粘性 3)相对粘度 工程上常采用另一种可用仪器直接测量的 粘度单位,即相对粘度。
又称条件粘度,根据测量仪器和条件不同, 有恩氏、赛氏、雷氏等粘度。
2.2 液压油 2. 液压油的粘性
2.3 液体静力学基础
三﹑压力的传递
帕斯卡(静压力传递) 原理 :
在密闭容器中,施 加于静止液体上的 压力将以等值同时 的传递到液体内各 点。
(2)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3)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2.2 液压油
2. 液压油的粘性 液压油(液)牌号 标称粘度等级是用液压油(液)在40℃
时运动粘度中心值的近视值来表示,单 位为mm2/s,同时用来表示液压油(液) 的牌号。
2.2 液压油 二、液压油(液)的选用
1.液压油(液)的品种和代号 (1)液压油(液)的品种分类 矿物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 难燃型液压油, 还有一些专用液压油。
六、液压传动的缺点
1. 漏油的存在,会造成环境污染,降低 传动效率,加上油液的可压缩性,使得 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使 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 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六、液压传动的缺点
3.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 高,加工安装较困难。
三、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3.控制元件 是对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或
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 (控制阀,如单向阀、换向阀、溢 流阀、节流阀等)。
三、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4.辅助元件 包括上述三部分之外的其它装置,
(油箱、滤油器、油管、压力表等)。
v =μ/ρ
运动粘度的法定计量单位为m2/s,
常用mm2/s。
2.2 液压油
2. 液压油的粘性 3)相对粘度 工程上常采用另一种可用仪器直接测量的 粘度单位,即相对粘度。
又称条件粘度,根据测量仪器和条件不同, 有恩氏、赛氏、雷氏等粘度。
2.2 液压油 2. 液压油的粘性
2.3 液体静力学基础
三﹑压力的传递
帕斯卡(静压力传递) 原理 :
在密闭容器中,施 加于静止液体上的 压力将以等值同时 的传递到液体内各 点。
(2)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3)温度对粘度的影响
2.2 液压油
2. 液压油的粘性 液压油(液)牌号 标称粘度等级是用液压油(液)在40℃
时运动粘度中心值的近视值来表示,单 位为mm2/s,同时用来表示液压油(液) 的牌号。
2.2 液压油 二、液压油(液)的选用
1.液压油(液)的品种和代号 (1)液压油(液)的品种分类 矿物型和合成烃型液压油, 难燃型液压油, 还有一些专用液压油。
六、液压传动的缺点
1. 漏油的存在,会造成环境污染,降低 传动效率,加上油液的可压缩性,使得 液压传动不能保证严格的传动比。
2.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使 得工作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所以它不宜 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六、液压传动的缺点
3.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较 高,加工安装较困难。
三、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3.控制元件 是对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或
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的装置 (控制阀,如单向阀、换向阀、溢 流阀、节流阀等)。
三、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4.辅助元件 包括上述三部分之外的其它装置,
(油箱、滤油器、油管、压力表等)。
液压传动课件ppt
![液压传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f2ae6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9.png)
详细描述
液压传动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工业、船舶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例如,挖掘机、起重机、推 土机等工程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来实现各种动作;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器也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来进行姿态控制 和起落架收放等操作。
02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液压油的特性
01
液压油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具有不可压缩性 、粘性和润滑性等特性。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检测
总结词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检测是确保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必 要步骤,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详细描述
在液压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检测 ,以确保各元件工作正常、系统性能稳定。调试过程中 ,应对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 ,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应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 检测,可以采用振动、噪声、油温等手段,以及专业的 检测设备,对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发 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以避免对系统造成 更大的损害。
液压泵有齿轮泵、叶片泵、柱 塞泵和螺杆泵等多种类型,根 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 液压泵。
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液压阀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等参 数。
液压阀通过控制阀芯的位置来改变液体的流动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液压阀有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 选择合适的液压阀。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液压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能够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
液压缸有单作用缸和双作用缸等多种 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 的液压缸。
液压缸通过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 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从而输出机械 能。
03 液压传动的系统组成
液压传动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汽车工业、船舶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例如,挖掘机、起重机、推 土机等工程机械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来实现各种动作;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器也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来进行姿态控制 和起落架收放等操作。
02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液压油的特性
01
液压油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具有不可压缩性 、粘性和润滑性等特性。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检测
总结词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检测是确保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必 要步骤,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详细描述
在液压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其进行全面的调试和检测 ,以确保各元件工作正常、系统性能稳定。调试过程中 ,应对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 ,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应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 检测,可以采用振动、噪声、油温等手段,以及专业的 检测设备,对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发 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以避免对系统造成 更大的损害。
液压泵有齿轮泵、叶片泵、柱 塞泵和螺杆泵等多种类型,根 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 液压泵。
液压阀的工作原理
液压阀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压力和流量等参 数。
液压阀通过控制阀芯的位置来改变液体的流动状态,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
液压阀有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控制需求 选择合适的液压阀。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液压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 ,能够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
液压缸有单作用缸和双作用缸等多种 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 的液压缸。
液压缸通过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 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从而输出机械 能。
03 液压传动的系统组成
液压传动液压缸课件
![液压传动液压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c114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6.png)
植保机械
液压缸驱动植保机械的喷雾装置,实现农药的喷 洒和防治病虫害。
05
液压缸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 方法
安装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检查液压缸型号和规格
确保所选液压缸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工作压 力、行程、安装尺寸等。
准备安装工具和材料
准备必要的安装工具、螺栓、密封件等。
清理安装场地
确保安装场地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油污。
液压缸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 内通过液压缸的油液体积。 流量的大小决定了液压缸的 运动速度。在选择液压缸时 ,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确 定所需的流量。
液压缸的行程是指活塞在缸 筒内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最大 移动距离。行程的大小应根 据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同 时考虑液压缸的结构尺寸和 安装空间等因素。
液压缸的输出力是指活塞在 受到压力油作用时所产生的 推力或拉力。输出力的大小 取决于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 活塞的有效面积。在选择液 压缸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 要来确定所需的输出力。
缺点
液压传动存在泄漏和效率损失等问题,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此外,液压油的污染也会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因 此,在使用液压传动时需要注意保持系统的清洁和维护。
02
液压缸类型及结构特点
活塞式液压缸
结构
由缸筒、活塞、活塞杆、导向套 、密封件和防尘圈等组成。
工作原理
当压力油进入液压缸的无杆腔时 ,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 ;当压力油进入液压缸的有杆腔 时,活塞杆在自重和负载作用下
缩回。
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维修 ,但易产生爬行现象。
柱塞式液压缸
01
02
03
结构
由缸筒、柱塞、导向套、 密封件和压盖等组成。
工作原理
液压缸驱动植保机械的喷雾装置,实现农药的喷 洒和防治病虫害。
05
液压缸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 方法
安装前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检查液压缸型号和规格
确保所选液压缸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工作压 力、行程、安装尺寸等。
准备安装工具和材料
准备必要的安装工具、螺栓、密封件等。
清理安装场地
确保安装场地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油污。
液压缸的流量是指单位时间 内通过液压缸的油液体积。 流量的大小决定了液压缸的 运动速度。在选择液压缸时 ,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确 定所需的流量。
液压缸的行程是指活塞在缸 筒内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最大 移动距离。行程的大小应根 据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同 时考虑液压缸的结构尺寸和 安装空间等因素。
液压缸的输出力是指活塞在 受到压力油作用时所产生的 推力或拉力。输出力的大小 取决于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 活塞的有效面积。在选择液 压缸时,应根据实际工作需 要来确定所需的输出力。
缺点
液压传动存在泄漏和效率损失等问题,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 。此外,液压油的污染也会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寿命。因 此,在使用液压传动时需要注意保持系统的清洁和维护。
02
液压缸类型及结构特点
活塞式液压缸
结构
由缸筒、活塞、活塞杆、导向套 、密封件和防尘圈等组成。
工作原理
当压力油进入液压缸的无杆腔时 ,推动活塞运动,使活塞杆伸出 ;当压力油进入液压缸的有杆腔 时,活塞杆在自重和负载作用下
缩回。
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维修 ,但易产生爬行现象。
柱塞式液压缸
01
02
03
结构
由缸筒、柱塞、导向套、 密封件和压盖等组成。
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课件
![液压传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4a89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e.png)
液压传动的原理
液压传动基于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在密闭容器中,施加于液体各处的压力能够 大小保持一致地传递。通过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动力的传递与 控制。
液压传动的历史与发展
液压传动的起源
液压传动起源于古代的水钟和水利工 程,人们开始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 简单的动力传递。
液压传动的发展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传动 逐渐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液压 挖掘机、液压汽车等,极大地推动了 液压传动技术的进步。
液压传动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如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利用液压传动 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动力传递,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和效率。
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中还可以实现多种复杂的功能,如挖掘机的挖掘、装载机的 装载、起重机的提升等。这些功能的实现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和作业 效率。
液压传动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液压传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液压传动概述 • 液压系统基本组成 •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 • 液压系统设计基础 • 液压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 液压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
01
液压传动概述
液压传动的定义与原理
液压传动的定义
液压传动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动力传递的一种 传动方式。
3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
需要考虑工作介质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 氧化性等,选择最符合工作环境要求的工作介质 。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
防止污染入侵
在液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外部污染入侵,如 定期更换滤芯、保持油箱密封等。
定期检测与维护
需要定期检测工作介质的污染程度,及时采取维护措施,如更换滤 芯、清洗油箱等。
采用高精度过滤器
液压传动基于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在密闭容器中,施加于液体各处的压力能够 大小保持一致地传递。通过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动力的传递与 控制。
液压传动的历史与发展
液压传动的起源
液压传动起源于古代的水钟和水利工 程,人们开始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 简单的动力传递。
液压传动的发展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压传动 逐渐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液压 挖掘机、液压汽车等,极大地推动了 液压传动技术的进步。
液压传动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中,如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利用液压传动 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动力传递,提高工程机械的性能和效率。
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中还可以实现多种复杂的功能,如挖掘机的挖掘、装载机的 装载、起重机的提升等。这些功能的实现能够提高工程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和作业 效率。
液压传动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液压传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液压传动概述 • 液压系统基本组成 •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 • 液压系统设计基础 • 液压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 • 液压传动在工业中的应用
01
液压传动概述
液压传动的定义与原理
液压传动的定义
液压传动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动力传递的一种 传动方式。
3
根据工作环境选择
需要考虑工作介质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 氧化性等,选择最符合工作环境要求的工作介质 。
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
防止污染入侵
在液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外部污染入侵,如 定期更换滤芯、保持油箱密封等。
定期检测与维护
需要定期检测工作介质的污染程度,及时采取维护措施,如更换滤 芯、清洗油箱等。
采用高精度过滤器
《液压传动》(课件)-第四章精选全文
![《液压传动》(课件)-第四章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98880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1.png)
4.缓冲装置
图 液压缸缓冲装置的形式
缓冲装置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节流式, 它是指在液压缸活塞运动至接近缸盖时,使低 压回油腔内的油液,全部或部分通过固定节流 或可变节流器,产生背压形成阻力,达到降低 活塞运动速度的缓冲效果,图中的(a), (b),(d),(e),(f)均属于此类。
另一类为卸载式,如图(c)所示,它是 指在活塞运动至接近缸盖时,双向缓冲阀2的 阀杆先触及缸盖,阀杆沿轴向被推离起密封作 用的阀座,液压缸两腔通过缓冲阀2的开启而 高低压腔互通,缸两腔的压差迅即减小而实现 缓冲。
当解锁压力油卸除之后又能自动锁紧。
1—锁紧套筒;2—活塞杆; 3—活塞
图套筒式锁紧装置
二、刹片式锁紧装置
如图所示,在液压缸的端盖上带有一 制动刹片1,它在碟形弹簧 2 的作用下被紧 紧地压在活塞杆 3 上,依靠摩擦力抵消轴 向力,从而使活塞杆锁紧在任意位置上。
当解锁压力油进入 A 腔后,在液压力 的作用下,将制动刹片顶开,使之脱离活 塞杆,达到解锁的目的。
F1
F2
(p1
p2 )A m
π 4
(D2
d2 )( p1
p2 )m
(4-1)
v1
v2
q A
v
(4-2)
式中, A ——液压缸的有效面积; ηm ——液压缸的机械效率; ηv——液压缸的容积效率; D ——活塞直径; d ——活塞杆直径; q ——输入液压缸的流量;
p1 ——进油腔压力;
p2 ——回油腔压力。
图(b)所示为半环连接,缸筒壁部因开了环形槽而削弱了 强度,因此有时要加厚缸壁,它容易加工和装拆,重量较轻, 常用于无缝钢管或锻钢制造的缸筒上。
图(c)所示为螺纹连接,缸筒端部结构复杂,外径加工时 要求保证内外径同心,装拆要使用专用工具,它的外形尺寸和重 量都较小,常用于无缝钢管或铸钢制的缸筒上。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PPT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9ab51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3.png)
2、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由于实际流体具有粘性,流动时必然产生内摩擦力且 造成能量的损失,使总能量沿流体的流向逐渐减小, 而不再是一个常数;另一方面由于液体在管道过流截 面上的速度分布并不均匀,在计算中用的是平均流速, 必然会产生误差,为了修正这一误差引入了动能修正
系数α 。
所以,实际的伯努利方程应为
•由此可知动力粘度μ :是指它在单位速度梯 度下流动时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摩擦力。
动力粘度μ的单位:
CGS制中常用 P(泊) 1cP(厘泊)=10-2 P (泊)
SI单位: Pa·s(帕·秒) 1 Pa·s =1 N·s/m2
换算关系: 1 Pa·s =10 P =103 cP
(2) 运动粘度ν :
第一节 液压油液
在液压系统中,最常用的工作介质是 液压油,液压油是传递信号和能量的工作 介质。同时,还起到润滑,冷却和防锈等 方面的作用。液压系统能否可靠和有效地 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液压油。
一、液压油液的性质
(一)密度和重度: 密度ρ:单位 Kg/m3
对匀质液体: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 ρ = m/V
1)静止液体内某点处的压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液体
表面上的压力p0,另一部分是ρg与该点离液面深度h的
乘积。
2)静止液体内的压力沿液深呈直线规律分布。
3)离液面深度相同处各点的压力都相等,压力相等的点组 成的面叫等压面。
同一种液体于连通器内
空气 水
连通但不是同一种液体
汞
水
(二)压力的表示法及单位:
1bar=105N/m2
例1:已知ρ=900kg/m3 , F=1000N,
A=1 ×10-3 m2 , 求h=0.5m处的静压力p=?
液压传动 课件 第一章(共22张PPT)
![液压传动 课件 第一章(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22710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1.png)
2、执行元件 其作用是将液压能重新转化成机械能,
克服负载,带动机器完成所需的运动。
3、控制元件 如各种阀。其中有方向阀和压力 阀
两种。
4、辅助元件 如油箱、油管、滤油器等。
5、传动介质 即液体。
返回首页
结束
§ 1-3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大范围的无机调速。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其流动受到牵制,且在流动截面上各点的流速不同。
2、在同等输出功率下,液压传动装置的体积小、重 du/dz
μ-液体动力粘度;
§1-2 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及液压系统的组成
或 :W/F=A2/A1
量轻、运动惯量小、动态性能好。 即: A1L1=A2L2 或 L2/L1=A1/A2
5、由于一般采用油作为传动介质,因此 液压元件有自我润滑作用,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密度ρ和重度γ
ρ=M/V (M-液体的质量,V-液体的体积) γ=G/V (G-液体的重量)
液压油的密度和重度因油的牌号而异,并 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随着压力的提高而 稍有增加。 2、可压缩性
液体具有比钢铁大的多的可压缩性。 体积压缩系数 k=-1/Δp。(ΔV/V)
Δp-压力的增量,V-被压缩的液体体积,ΔV-体
第一章 绪论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及液压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液压传动采用的油液及其主要性能
§ 1-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一、简化模型
二、力比和速比 三、两个重要概念 四、容积式液压传动
一、简化模型
在液压传动中,人们利用没有固定形状但具有确定 体积的液体来传递力的运动。下图是一个经过简化的 液压传动模型。图中有两个直径不同的液压缸2和4, 缸内各有一个与内壁紧密配合的活塞。如图活塞5上 有重物W则当
液压传动课件完整
![液压传动课件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9bba32eda417866fb94a8e2a.png)
在更换新的工作介质前,必须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
第二节 液体静力学基础
液体静力学主要研究液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这些规 律的实际应用。
一、液体的静压力及其特性
(一) 液体的静压力
压力的单位为
(二) 液体静压力的性质 1) 液体的压力沿着内法线方向作用于承压面。 2) 静止液体内,任意点处所受到的静压力各个方向都相等。
液体流动时,其内部产生摩擦力的性质即称为液体的粘性。
2.牛顿内摩擦定律 由大量实验测定可知:
若用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切应力) 来表示:
式中
——比例系数,也称为液体的粘性系数或3.液体的粘度 (1)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 是表征流动液体内摩擦力大小的粘性系数。
动力粘度的单位是Pa·s(帕·秒)。 (2)运动粘度
各类液压油的牌号,就是按油的运动粘度来标定的。
运动粘度 的单位是
国际标准
和我国标准规定,工作介质按其在一定温度
下运动粘度的平均值来标定粘度等级。
液压油新、旧牌号的粘度对照表
(3)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又称条件粘度。它是采用特定的粘度计在规定的条
件下测出来的液体粘度。
(一)空穴现象的机理 液压油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空气。
在一定温度下,当油的压力低于某个值时,溶于油中的空气就 会迅速地从油中分离出来,产生大量气泡。这个压力称为液压油在 该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
当液压油在某温度下的压力低于一定数值时,油液本身迅速汽 化,即油从液态变为气态,产生大量油的蒸气气泡,这时的压力称 为液压油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当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比大气压力小的那部分压力数值称为真空
度。
即
五、液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
第二节 液体静力学基础
液体静力学主要研究液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这些规 律的实际应用。
一、液体的静压力及其特性
(一) 液体的静压力
压力的单位为
(二) 液体静压力的性质 1) 液体的压力沿着内法线方向作用于承压面。 2) 静止液体内,任意点处所受到的静压力各个方向都相等。
液体流动时,其内部产生摩擦力的性质即称为液体的粘性。
2.牛顿内摩擦定律 由大量实验测定可知:
若用单位接触面积上的内摩擦力 (切应力) 来表示:
式中
——比例系数,也称为液体的粘性系数或3.液体的粘度 (1)动力粘度 动力粘度 是表征流动液体内摩擦力大小的粘性系数。
动力粘度的单位是Pa·s(帕·秒)。 (2)运动粘度
各类液压油的牌号,就是按油的运动粘度来标定的。
运动粘度 的单位是
国际标准
和我国标准规定,工作介质按其在一定温度
下运动粘度的平均值来标定粘度等级。
液压油新、旧牌号的粘度对照表
(3)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又称条件粘度。它是采用特定的粘度计在规定的条
件下测出来的液体粘度。
(一)空穴现象的机理 液压油中总是含有一定量的空气。
在一定温度下,当油的压力低于某个值时,溶于油中的空气就 会迅速地从油中分离出来,产生大量气泡。这个压力称为液压油在 该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
当液压油在某温度下的压力低于一定数值时,油液本身迅速汽 化,即油从液态变为气态,产生大量油的蒸气气泡,这时的压力称 为液压油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当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比大气压力小的那部分压力数值称为真空
度。
即
五、液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力
液压传动 ppt课件
![液压传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ffdb347fd5360cba1adba1.png)
(2)可压缩性 液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使体积变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通常 用体积压缩系数K(m2/N)和体积弹性模量E(N/m2)表示。 提示 液体的可压缩性很小,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仅在高 压及涉及动态特性时才加以考虑,此时,工作介质中可能有游离的气泡, E取1.4~2GPa。
表8-1 常用液压油的使用范围
液体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粘度显著降低,温度降低 粘度显著升高。液体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粘温特性。压力变化对 液体的粘度也有影响,压力高时粘度大,反之则小。
3.液压油的选用
为了较好地适应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液压油一般应具有如下基本 性能:
(1)合适的粘度,良好的粘温特性。 (2)质地纯净,杂质少,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3)对金属和密封件有良好的相容性,抗泡沫、抗乳化、防腐性、 防锈性好。 (4)对热、氧化、水解和剪切有良好的稳定性。 (5)体积膨胀系数小,比热容大。 (6)流动点和凝固点低,闪点和燃点高。 (7)对人体无伤害,成本低。 在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一般要根据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和 工作环境,以及综合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液压油的品种。液压油的粘度主 要根据液压泵的类型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工作压力范围、油膜承载能 力、润滑性、系统温升程度、液压油与液压元件的相容性等因素。选用 液压油时,还要考虑工作环境因素,例如:环境温度的变化范围、有无 明火和高温热源、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等。此外,选用液压油时还要综合 考虑液压油的成本,以及连带的液压元件成本、使用寿命、维护费用、 生产效率等因素。 按液压泵类型推荐采用的液压油粘度见表8-2。
表8-2 按液压泵类型推荐采用的液压油粘度
4.液压油的使用及其污染的控制
(1)污染的原因 工作介质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杂质,杂质有外界侵入的和工作过程中 产生的两类。从外界侵入的主要是空气、尘埃、切屑、棉纱、水滴和冷 却用乳化液等,在液压系统安装或修理时残留下来的污染物主要有铁屑、 毛刺、焊渣、铁锈、沙粒和涂料渣等;在工作过程中系统内产生的污染 物主要有液压油变质后的胶状生成物、密封件的剥离物和金属氧化后剥 落的微屑等。 (2)污染的危害 固体杂质会加速元件的磨损,堵塞阀件的小孔和缝隙,堵塞滤油器, 使泵吸油困难并产生噪音,还能擦伤密封件使油的泄漏量增加。水分、 清洗液等杂质会降低润滑性能并使油液氧化变质,使系统工作不稳定, 产生振动、噪声、爬行及启动冲击等现象,使管路狭窄处产生气泡,加 速元件腐蚀。 (3)污染的控制 液压元件、油箱和各种管件在组装前应严格清洗,组装后应对系统 进行全面彻底的冲洗,并将清洗后的介质换掉;在设备运输、使用过程 中防止尘土、磨料等侵入;加装高性能的滤油器、空气滤清器,并定期 清洗和更换;维修拆卸元件应在无尘区进行;采用适当的措施控制系统 的温度(65℃以下),防止介质氧化变质;定期检查和更换工作介质。
表8-1 常用液压油的使用范围
液体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粘度显著降低,温度降低 粘度显著升高。液体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称为粘温特性。压力变化对 液体的粘度也有影响,压力高时粘度大,反之则小。
3.液压油的选用
为了较好地适应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液压油一般应具有如下基本 性能:
(1)合适的粘度,良好的粘温特性。 (2)质地纯净,杂质少,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3)对金属和密封件有良好的相容性,抗泡沫、抗乳化、防腐性、 防锈性好。 (4)对热、氧化、水解和剪切有良好的稳定性。 (5)体积膨胀系数小,比热容大。 (6)流动点和凝固点低,闪点和燃点高。 (7)对人体无伤害,成本低。 在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一般要根据液压系统的使用要求和 工作环境,以及综合经济性等因素确定液压油的品种。液压油的粘度主 要根据液压泵的类型来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工作压力范围、油膜承载能 力、润滑性、系统温升程度、液压油与液压元件的相容性等因素。选用 液压油时,还要考虑工作环境因素,例如:环境温度的变化范围、有无 明火和高温热源、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等。此外,选用液压油时还要综合 考虑液压油的成本,以及连带的液压元件成本、使用寿命、维护费用、 生产效率等因素。 按液压泵类型推荐采用的液压油粘度见表8-2。
表8-2 按液压泵类型推荐采用的液压油粘度
4.液压油的使用及其污染的控制
(1)污染的原因 工作介质污染的主要因素是杂质,杂质有外界侵入的和工作过程中 产生的两类。从外界侵入的主要是空气、尘埃、切屑、棉纱、水滴和冷 却用乳化液等,在液压系统安装或修理时残留下来的污染物主要有铁屑、 毛刺、焊渣、铁锈、沙粒和涂料渣等;在工作过程中系统内产生的污染 物主要有液压油变质后的胶状生成物、密封件的剥离物和金属氧化后剥 落的微屑等。 (2)污染的危害 固体杂质会加速元件的磨损,堵塞阀件的小孔和缝隙,堵塞滤油器, 使泵吸油困难并产生噪音,还能擦伤密封件使油的泄漏量增加。水分、 清洗液等杂质会降低润滑性能并使油液氧化变质,使系统工作不稳定, 产生振动、噪声、爬行及启动冲击等现象,使管路狭窄处产生气泡,加 速元件腐蚀。 (3)污染的控制 液压元件、油箱和各种管件在组装前应严格清洗,组装后应对系统 进行全面彻底的冲洗,并将清洗后的介质换掉;在设备运输、使用过程 中防止尘土、磨料等侵入;加装高性能的滤油器、空气滤清器,并定期 清洗和更换;维修拆卸元件应在无尘区进行;采用适当的措施控制系统 的温度(65℃以下),防止介质氧化变质;定期检查和更换工作介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4.1 各种液压系统的过滤精度要求 系统类别 润滑 传动系统 伺服
工作压力(MPa)
精度d(m)
0~2.5
100
14
25~50
14~32
25
32
10
21
5
6
4.1.2 过滤器的类型及特点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lter
按滤芯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滤油器可分为网式 (Mesh Filter)、线隙式(Wire-wound Filter)、纸质滤 芯式(Pleated Paper Filter)、烧结式滤油器(Sintered Metal Filter)及磁性滤油器等。按滤油器安放的位置 不同,还可以分为吸滤器、压滤器和回油过滤器,考 虑到泵的自吸性能,吸油滤油器多为粗滤器。
线隙式滤油器如图4.2所 示,用铜线或铝线密绕在筒 形骨架的外部来组成滤芯, 依靠铜丝间的微小间隙滤除 混入液体中的杂质。其结构 简单、通流能力大、过滤精 度比网式滤油器高,但不易 清洗。多为回油过滤器。
图4.2 线隙式滤油器
9
1
(3) 纸质滤油器
Paper Filter
滤芯为微孔滤纸制 成的纸芯,将纸芯围绕 在带孔的镀锡铁做成的 骨架上,以增大强度。 为增加过滤面积,纸芯 一般做成折叠形。其过 滤精度较高,一般用于 油液的精过滤,但堵塞 后无法清洗。
(4.3)
用于保压时,气体压缩过程缓慢,与外界热交换得以充分 进行,可认为是等温变化过程,这时取n=1; 作辅助或应急动力源时,释放液体的时间短,热交换不充 分,这时可视为绝热过程,取n=1.4。
25
4.2.3.2 用来吸收冲击用时的容量计算
Calculating the Volume of Accumulator Used as Shock Absorber
19
图4.8 气囊式蓄能器
l——充气阀 2——气囊 3——壳体 4——提升阀 5——放气螺塞 6——油口
20
(3) 薄膜式蓄能器 Diaphragm Accumulator (4) 弹簧式蓄能器 Spring Loaded Accumulator
(5) 重力式蓄能器 Weight Loaded Accumulator
V2 — 气体膨胀后相应于时的气体体积
23
4.2.3.1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容量计算
p0V0n p1V1n p2V2n (4.1)
体积差 V V2 V1 为供给系统油液的有效体积,将它代
入式(4.1),使可求得蓄能器容量 V0 ,即
p2 p2 V0 V2 p p 0 0
一般滤油器只能单向使用,即进、出口不可互换。
13
4.2 蓄能器
Accumulator
14
4.2 蓄能器 Accumulators
4.2.1 蓄能器的作用 Function of Accumulators
(1) 作辅助动力源 在间歇工作或周期性动作中,蓄能器可以把泵输出的多余
压力油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由蓄能器释放出来。这样可
粗滤油器用来保护泵,使其不致吸入较大的机械杂质。为 了不影响泵的吸油性能,防止发生气穴现象,滤油器的过滤能 力应为泵流量的两倍以上,压力损失不得超过: 0.01~0.035MPa。
(2)泵出口油路上——高压滤油器 High Pressure Filter 主要用来滤除进入液压系统的污染杂质,一般采用过滤精 度10~15m的滤油器。它应能承受油路上的工作压力和冲击压 力,其压力降应小于0.35MPa,并应有安全阀或堵塞状态发讯 装置,以防泵过载和滤芯损坏。
又称工作容积
p0, V0
p1, V1
p2, V2
22
4.2.3.1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容量计算
Calculating the Volume of Accumulator Used as Auxiliary Power Source
当蓄能器作动力源时,蓄能器储存和释放的压力油容量和 皮囊中气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而气体状态的变化遵守玻义耳 定律,即
18
3
充气阀
Gas Valve
(2)皮囊式蓄能器 Bladder Accumulator 皮囊式蓄能器中气体和 油液用皮囊隔开。皮囊用耐 油橡胶制成,内充入惰性气 体,壳体下端的提升阀能防 止皮囊膨胀挤出油口。
1 2
皮囊
Bladder
壳体
Shell
提升阀
Poppet Valve
图4.8 皮囊式蓄能器
12
4.1.3 过滤器的安装部位 Filter Location
(3)系统回油路上——低压滤油器 Low Pressure Filter 因回油路压力很低,可采用滤芯强度不高的精滤油器,并 允许滤油器有较大的压力降。 (4)安装在系统以外——旁路过滤系统 Bypass Line Filter 大型液压系统可专设一液压泵和滤油器构成的滤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统, 滤除油液中的杂质,以保护主系统。
第四章 液压辅助元件
HYDRAULIC ACCESSORIES
本章提要
液压辅助元件有滤油器(Filter)、蓄能器(Accumulator)、管 件(Pipe)、密封件、油箱(Reservoir)和热交换器(Heat Exchanger) 等。 液压辅助元件和液压元件一样,都是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它们对系统的性能、效率、温升、噪声和寿命的 影响不亚于液压元件本身。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液压辅件的结构原理,熟知其使用方 法及适用场合。
图4.3 纸质滤油器
2 3 4
10
(4) 烧结式滤油器
Sintered Metal Powder Filter
滤芯用金属粉末烧 结而成,利用颗粒间的 微孔来挡住油液中的杂 质通过,其滤芯能承受 高压差。
图4.4 烧结式滤油器
11
4.1.3 过滤器的安装部位 Filter Location
(1)泵入口——吸油粗滤器 Suction Filter
过滤器 (d<1 m) 。
5
4.1.1 对过滤器的要求
(过滤精度 filtration fineness)
一般对过滤器的基本要求是:
(1) 能满足液压系统对过滤精度要求,即能阻挡一定尺寸
的杂质进入系统。 (2) 滤芯应有足够强度,不会因压力而损坏。
(3) 通流能力大,压力损失小。
(4) 易于清洗或更换滤芯。
28
q p — 液压泵的流量
下面根据教材中图4.9所示的油箱结构示意图分述设计要 点如下: (1) 泵的吸油管与系统回油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些, 管口都应插于最低液面以下,但离油箱底要大于管径的2-3倍, 以免吸空和飞溅起泡。吸油管端部所安装的滤油器,离箱壁 要有3倍管径的距离,以便四面进油。回油管口应截成45斜 角,以增大回流截面,并使斜面对着箱壁,以利散热和沉淀 杂质。 (2) 在油箱中设置隔板,以便将吸、回油隔开,迫使油液 循环流动,利于散热和沉淀。
重力式蓄能器主要用冶金等大型液压系统的恒压供油,其 缺点是反应慢,结构庞大,现在已很少使用。
21
4.2.3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Calculation of the Volume of Accumulators 容量是选用蓄能器的依据,其大小视用途而异。现以皮囊 式蓄能器为例加以说明。
V -- 可供液容积
以减少液压泵的额定流量,从而减小电机功率消耗。
15
4.2.1 蓄能器的作用
(2)系统保压或作紧急动力源 对于执行元件长时间不动作,而要保持恒定压力的系统, 可用蓄能器来补偿泄漏,从而使压力恒定。对某些系统要求当
泵发生故障或停电时,执行元件应继续完成必要的动作时,需
要有适当容量的蓄能器作紧急动力源。 (3)吸收系统脉动,缓和液压冲击 蓄能器能吸收系统压力突变时的冲击,也能吸收液压泵工 作时的流量脉动所引起的压力脉动。
2
http:// / 引用本教案内容,请注明出处
本章教学内容
4.1 滤油器 4.2 蓄能器 4.3 油箱 4.4 管件和管接头 4.5 热交换器 本章小结 习 题
点 击 进 入 相 应 章 节
返回本页点击此
3
4.1 滤油器
FILTERS
4
4.1.1 对过滤器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Filters
当蓄能器用于吸收冲击时,一般按经验公式计算缓冲最 大冲击力时所需要的蓄能器最小容量,即
式中:
0.004qp1 (0.0164L t ) V0 p1 p2
(4.4)
p1 — 允许的最大冲击(MPa) p 2 — 阀口关闭前管内压力(MPa)
V0 — 用于冲击的蓄能器的最小容量(L)
L — 发生冲击的管长,即压力油源到阀口的管道长度(m) t — 阀口关闭的时间( s ),突然关闭时取t=0
7
(1) 网式滤油器 Wire Screen Filter (Strainer)
滤芯以铜网为过滤材料,在 周围开有很多孔的塑料或金属筒 形骨架上,包着一层或两层铜丝
网,其过滤精度取决于铜网层数
和网孔的大小。这种滤油器一般
用于液压泵的吸油口。
图4.1 网式滤油器
8
(2)线隙式滤油器
Wire Wound Filter
(4.2)
24
4.2.3.1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容量计算 充气压力p0在理论上可与p2相等,但是为保证p2在时蓄能 器仍有能力补偿系统泄漏,则应使 p0<p2,取p0 =(0.8~0.85) p2
1 1/ n 1 1/ n 1 V V0 p0 / n p1 p2
p0V0n p1V1n p2V2n
(4.1)
式中:
p0— 皮囊的充气压力(precharge pressure)
工作压力(MPa)
精度d(m)
0~2.5
100
14
25~50
14~32
25
32
10
21
5
6
4.1.2 过滤器的类型及特点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lter
按滤芯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滤油器可分为网式 (Mesh Filter)、线隙式(Wire-wound Filter)、纸质滤 芯式(Pleated Paper Filter)、烧结式滤油器(Sintered Metal Filter)及磁性滤油器等。按滤油器安放的位置 不同,还可以分为吸滤器、压滤器和回油过滤器,考 虑到泵的自吸性能,吸油滤油器多为粗滤器。
线隙式滤油器如图4.2所 示,用铜线或铝线密绕在筒 形骨架的外部来组成滤芯, 依靠铜丝间的微小间隙滤除 混入液体中的杂质。其结构 简单、通流能力大、过滤精 度比网式滤油器高,但不易 清洗。多为回油过滤器。
图4.2 线隙式滤油器
9
1
(3) 纸质滤油器
Paper Filter
滤芯为微孔滤纸制 成的纸芯,将纸芯围绕 在带孔的镀锡铁做成的 骨架上,以增大强度。 为增加过滤面积,纸芯 一般做成折叠形。其过 滤精度较高,一般用于 油液的精过滤,但堵塞 后无法清洗。
(4.3)
用于保压时,气体压缩过程缓慢,与外界热交换得以充分 进行,可认为是等温变化过程,这时取n=1; 作辅助或应急动力源时,释放液体的时间短,热交换不充 分,这时可视为绝热过程,取n=1.4。
25
4.2.3.2 用来吸收冲击用时的容量计算
Calculating the Volume of Accumulator Used as Shock Absorber
19
图4.8 气囊式蓄能器
l——充气阀 2——气囊 3——壳体 4——提升阀 5——放气螺塞 6——油口
20
(3) 薄膜式蓄能器 Diaphragm Accumulator (4) 弹簧式蓄能器 Spring Loaded Accumulator
(5) 重力式蓄能器 Weight Loaded Accumulator
V2 — 气体膨胀后相应于时的气体体积
23
4.2.3.1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容量计算
p0V0n p1V1n p2V2n (4.1)
体积差 V V2 V1 为供给系统油液的有效体积,将它代
入式(4.1),使可求得蓄能器容量 V0 ,即
p2 p2 V0 V2 p p 0 0
一般滤油器只能单向使用,即进、出口不可互换。
13
4.2 蓄能器
Accumulator
14
4.2 蓄能器 Accumulators
4.2.1 蓄能器的作用 Function of Accumulators
(1) 作辅助动力源 在间歇工作或周期性动作中,蓄能器可以把泵输出的多余
压力油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由蓄能器释放出来。这样可
粗滤油器用来保护泵,使其不致吸入较大的机械杂质。为 了不影响泵的吸油性能,防止发生气穴现象,滤油器的过滤能 力应为泵流量的两倍以上,压力损失不得超过: 0.01~0.035MPa。
(2)泵出口油路上——高压滤油器 High Pressure Filter 主要用来滤除进入液压系统的污染杂质,一般采用过滤精 度10~15m的滤油器。它应能承受油路上的工作压力和冲击压 力,其压力降应小于0.35MPa,并应有安全阀或堵塞状态发讯 装置,以防泵过载和滤芯损坏。
又称工作容积
p0, V0
p1, V1
p2, V2
22
4.2.3.1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容量计算
Calculating the Volume of Accumulator Used as Auxiliary Power Source
当蓄能器作动力源时,蓄能器储存和释放的压力油容量和 皮囊中气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而气体状态的变化遵守玻义耳 定律,即
18
3
充气阀
Gas Valve
(2)皮囊式蓄能器 Bladder Accumulator 皮囊式蓄能器中气体和 油液用皮囊隔开。皮囊用耐 油橡胶制成,内充入惰性气 体,壳体下端的提升阀能防 止皮囊膨胀挤出油口。
1 2
皮囊
Bladder
壳体
Shell
提升阀
Poppet Valve
图4.8 皮囊式蓄能器
12
4.1.3 过滤器的安装部位 Filter Location
(3)系统回油路上——低压滤油器 Low Pressure Filter 因回油路压力很低,可采用滤芯强度不高的精滤油器,并 允许滤油器有较大的压力降。 (4)安装在系统以外——旁路过滤系统 Bypass Line Filter 大型液压系统可专设一液压泵和滤油器构成的滤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统, 滤除油液中的杂质,以保护主系统。
第四章 液压辅助元件
HYDRAULIC ACCESSORIES
本章提要
液压辅助元件有滤油器(Filter)、蓄能器(Accumulator)、管 件(Pipe)、密封件、油箱(Reservoir)和热交换器(Heat Exchanger) 等。 液压辅助元件和液压元件一样,都是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 的组成部分。它们对系统的性能、效率、温升、噪声和寿命的 影响不亚于液压元件本身。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液压辅件的结构原理,熟知其使用方 法及适用场合。
图4.3 纸质滤油器
2 3 4
10
(4) 烧结式滤油器
Sintered Metal Powder Filter
滤芯用金属粉末烧 结而成,利用颗粒间的 微孔来挡住油液中的杂 质通过,其滤芯能承受 高压差。
图4.4 烧结式滤油器
11
4.1.3 过滤器的安装部位 Filter Location
(1)泵入口——吸油粗滤器 Suction Filter
过滤器 (d<1 m) 。
5
4.1.1 对过滤器的要求
(过滤精度 filtration fineness)
一般对过滤器的基本要求是:
(1) 能满足液压系统对过滤精度要求,即能阻挡一定尺寸
的杂质进入系统。 (2) 滤芯应有足够强度,不会因压力而损坏。
(3) 通流能力大,压力损失小。
(4) 易于清洗或更换滤芯。
28
q p — 液压泵的流量
下面根据教材中图4.9所示的油箱结构示意图分述设计要 点如下: (1) 泵的吸油管与系统回油管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些, 管口都应插于最低液面以下,但离油箱底要大于管径的2-3倍, 以免吸空和飞溅起泡。吸油管端部所安装的滤油器,离箱壁 要有3倍管径的距离,以便四面进油。回油管口应截成45斜 角,以增大回流截面,并使斜面对着箱壁,以利散热和沉淀 杂质。 (2) 在油箱中设置隔板,以便将吸、回油隔开,迫使油液 循环流动,利于散热和沉淀。
重力式蓄能器主要用冶金等大型液压系统的恒压供油,其 缺点是反应慢,结构庞大,现在已很少使用。
21
4.2.3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Calculation of the Volume of Accumulators 容量是选用蓄能器的依据,其大小视用途而异。现以皮囊 式蓄能器为例加以说明。
V -- 可供液容积
以减少液压泵的额定流量,从而减小电机功率消耗。
15
4.2.1 蓄能器的作用
(2)系统保压或作紧急动力源 对于执行元件长时间不动作,而要保持恒定压力的系统, 可用蓄能器来补偿泄漏,从而使压力恒定。对某些系统要求当
泵发生故障或停电时,执行元件应继续完成必要的动作时,需
要有适当容量的蓄能器作紧急动力源。 (3)吸收系统脉动,缓和液压冲击 蓄能器能吸收系统压力突变时的冲击,也能吸收液压泵工 作时的流量脉动所引起的压力脉动。
2
http:// / 引用本教案内容,请注明出处
本章教学内容
4.1 滤油器 4.2 蓄能器 4.3 油箱 4.4 管件和管接头 4.5 热交换器 本章小结 习 题
点 击 进 入 相 应 章 节
返回本页点击此
3
4.1 滤油器
FILTERS
4
4.1.1 对过滤器的要求 Requirements for Filters
当蓄能器用于吸收冲击时,一般按经验公式计算缓冲最 大冲击力时所需要的蓄能器最小容量,即
式中:
0.004qp1 (0.0164L t ) V0 p1 p2
(4.4)
p1 — 允许的最大冲击(MPa) p 2 — 阀口关闭前管内压力(MPa)
V0 — 用于冲击的蓄能器的最小容量(L)
L — 发生冲击的管长,即压力油源到阀口的管道长度(m) t — 阀口关闭的时间( s ),突然关闭时取t=0
7
(1) 网式滤油器 Wire Screen Filter (Strainer)
滤芯以铜网为过滤材料,在 周围开有很多孔的塑料或金属筒 形骨架上,包着一层或两层铜丝
网,其过滤精度取决于铜网层数
和网孔的大小。这种滤油器一般
用于液压泵的吸油口。
图4.1 网式滤油器
8
(2)线隙式滤油器
Wire Wound Filter
(4.2)
24
4.2.3.1 作辅助动力源时的容量计算 充气压力p0在理论上可与p2相等,但是为保证p2在时蓄能 器仍有能力补偿系统泄漏,则应使 p0<p2,取p0 =(0.8~0.85) p2
1 1/ n 1 1/ n 1 V V0 p0 / n p1 p2
p0V0n p1V1n p2V2n
(4.1)
式中:
p0— 皮囊的充气压力(precharge pres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