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

合集下载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教学仿真系统的应用实践

《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教学仿真系统的应用实践

界 面显示 , 使 学生一进 入本 系统就 被深深 的 吸引 , 从而
能够激发 学生学 习兴 趣和 动力 。模 拟演示 功能 真实可
[ 3 ] 王 富花. 浅谈仿真实训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 中的作 用[ J ] . 教学改革 2 0 0 9 . 5 P 5 3~ 5 5 .
靠, 图形 大小 、 颜色、 观 察视 角 以及 模具 的形 状 等 都可

1 9 9 5 .
( 2 )本 方 法步 骤 简 单 、 快速 , 相 比较 原 始 的滴 定
法、 比色法 减少 了很 多 时 间 , 是 地 矿 分 析 方 面 的 实验
[ 3 ] 多金属矿石分析规程 ; 次亚磷 酸钠还 原 一碘酸钾滴定法 测定锡量[ S ] . D Z G 9 3— 0 1 .
[ 4 ] 倪高波 , 操立新.烟灰炉渣等复杂样品 巾锡 的测定 [ J ] .
资源环境与工程 , 2 0 1 1 , 2 5 ( 6 ) .
室 在进 行批 量检 测 时 的一种 很好 的方 法 。
参 考 文 献
[ 5 ] 盛献臻 , 张汉 萍等.电感耦 合等离 子 体发 射光 谱法 同
p 、 、 )
( 上接第 3 5页 )
等离 子体 发射 光谱 仪 进 行 测 定 的方 法 测定 地 质 矿 样 中的金 属锡 含量 , 方 法精 密度 和 回收 率均符 合实 验室
的相关 要求 , 是一 种 可行 性方 法 。
A g 、 B 、 S n 、 Mo [ J ] . 化工矿产地质 , 2 0 0 7 , 2 9 ( 2 ) . [ 2 ] 锡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碘量法测定锡 量 [ S ] . G B / T 1 5 9 2 4

塑料注射模具机构运动仿真模型库的开发

塑料注射模具机构运动仿真模型库的开发

塑料注射模具机构运动仿真模型库的开发黄桂坚;娄燕;梁雄;伍晓宇【摘要】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s injection mouh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are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3D model lihrary of motion simulation of plastic injection mould mechanisms which have been applied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is pointed out.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3D model library of motion simulation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based on UG NX software. The 3D model library willbe better used in mould experimental teaching,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of students and widen the range of students' knowledge.%分析了当前高校塑料注射模具实验教学的特点,指出开发三维的已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塑料注射模具机构运动仿真模型库的必要性。

基于UG NX开发工具,详细介绍了塑料注射模具的机构运动仿真模型库的开发流程。

建立的典型塑料注射模具机构运动仿真模型库,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模具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期刊名称】《实验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2(010)003【总页数】4页(P41-43,89)【关键词】塑料注射模具;三维;机构;运动仿真;模型库;UG软件【作者】黄桂坚;娄燕;梁雄;伍晓宇【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尔深圳518060;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尔深圳518060;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广尔深圳518060;深圳大学深圳市模具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TG76《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模具工程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共五则范文)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共五则范文)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注塑机的发展历史,及将注塑系统与虚拟制造技术相结合,采用OpenGL建立图形控制平台,3D数字化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的科学可视化技术。

通过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场景,使用户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的注射机。

一、注塑机综述(一)注塑机的原理现以XS—ZY—250A型注塑机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注塑机的原理。

该注塑机采用了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

合模液压缸通过对称五连杆机构推动模板进行开模和合模。

连杆机构具有增力和自锁作用,依靠连杆弹性变形所产生的预紧力来保证所需的合模力。

系统通过比例阀对多级压力(指开合模、注射座前移、注射、顶出、螺杆后退时的压力)和速度(指开合模、注射时的速度)的控制,油路简单,使用阀少、效率高,压力及速度变换时冲击小,噪声低,能实现远程控制和程控,也为实现计算机控制创造了条件。

注射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过程:合模–注射座前进–注射–保压–预塑–注射座后退–开模–顶出–螺杆后退。

(二)注塑机的发展从注塑机出现起,大多数的中小型注塑机锁模力只达到1000~5000kN,注射量达到50~2000g。

到七十年代末期,工程塑料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宇航、汽车、机械、船舶以及大型家用电器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大型注塑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美国最为明显。

在1980年全美国市场上大约有140多台10000kN以上锁模力的大型注塑机,到了1985年增加到500多台。

目前,当今世界最大的注塑机是由日本名机公司制造的,其锁模力达到12万kN,注射量达到92kg。

但是当前国内外尚无注塑机仿真系统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只是单纯的注塑机优化设计,在教学与培训中只能有昂贵的注塑机实体来进行。

在注塑机仿真系统软件开发与设计领域,现在处于一片空白,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仿真集成系统是注射成形CAE软件用来模拟、分析、优化和验证塑料零件和模具设计。

塑料注射成型机PLC控制系统设计

塑料注射成型机PLC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注塑机控制系统是注塑机整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对整机至关重要。

本论文首先确定了注塑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与思路,经过与单片机控制、微机控制、继电接触器控制等控制系统相比较,决定采用PLC来实现对注塑机各动作的控制。

确定了PLC输入和输出接口的属性,将注塑机的所有检测开关、限位开关、手动操作开关和主令开关等,进行确切地分类和编号,从而确定了I/O口的数量。

根据输入输出的数量、类型确定PLC的型号为FX2N-MR。

完成了注塑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等硬件电路的设计。

软件设计方面,根据注塑机各个动作制出注塑机的工艺流程图。

根据此工艺流程图,设计出注塑机的动作流程图,根据动作流程图写出注塑机的状态转移图,并依据状态转移图写出步进梯形图。

关键词:注塑机,控制系统,状态转移图,步进梯形图目录摘要............................................................. 第一章绪论.. 01.1塑料机械行业概述 01.2国内外注塑机的研究现状 01.3注塑机的发展趋势 (2)第二章注塑机系统概述 (4)2.1注塑机的组成 (4)2.2注塑机的分类 (5)2.3注塑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6)第三章注塑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思路 (9)3.1注塑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工艺分析 (9)3.2设计的思路和方案 (10)第四章注塑机的PLC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 (13)4.1输入输出点的继电器属性 (13)4.2PLC机型的选择 (14)4.3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 (15)4.4主电路的设计 (17)4.5控制电路的设计 (18)4.6注塑机的动作流程 (19)4.7程序设计 (23)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33)5.1结论 (33)5.2展望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第一章绪论1.1 塑料机械行业概述从20世纪50年代技术创新推出了螺杆式塑料注射成型机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基于UGSolidworks的注射模机构运动仿真实验平台开发

基于UGSolidworks的注射模机构运动仿真实验平台开发
模 具 技 术 2019.No34(2019)01-0019-05
基于 UG/Solidworks的注射模机构运动 仿真实验平台开发
路英华,肖国华
(浙 江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现 代 模 具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15012)
摘 要:阐述了集聚状态下模具 产 业 其 模 具 结 构 设 计 应 用 运 动 仿 真 实 验 平 台 的 重 要
关 键 词 :仿 真 平 台 ;注 射 模 具 ;运 动 仿 真 ;模 具 结 构 ;设 计
中 图 分 类 号 :TP 391.9
文 献 标 识 码 :B
Development of mo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platform of injection mould based on UG/Solidworks
性。基于 UG/Solidworks的仿真实 验 平 台,为 模 具 企 业 设 计 上 带 来 了 效 率 上 的 提 升
和 生 产 的 高 效 性 。 平 台 应 用 于 高 校 模 具 专 业 教 学 中 ,能 有 效 促 进 模 具 课 程 信 息 化 教 学
的 深 入 开 展 ,让 学 生 的 学 习 更 加 生 动 有 趣 ,从 而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1 构建注射模具模型库
1.1 模 型 库 选 型
本模型库的设计理念主要应用于企业模具 结构设计和企业、高 校 培 训 教 学,所 以 在 案 例 选 用时不求 难 度,遵 循 的 基 本 原 则 是 选 择 基 本 结 构、展示典型机 构、把 握 新 型 方 向。选 择 基 本 机 构是指生产中常 见 的 模 具 机 构,具 有 应 用、学 习 的典型意义。展示典型机构是将生产中常见的 复杂模具 的 典 型 机 构 拆 解 出 来,三 维 造 型 和 运 动模拟演示。把握新型方向是指能反映模具专 业技术发 展 方 向 的 新 型 模 具 结 构,使 企 业 模 具 设计人员和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模具的前沿知 识。根据以上的原 则,本 项 目 组 深 入 合 作 企 业, 摘录和开发4个 项 目、共 18 种 典 型 模 具 或 机 构 的 三 维 模 型 库 目 录 ,如 图 1 所 示 。

文献综述--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注射成型中的应用及发展

文献综述--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注射成型中的应用及发展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注射成型中的应用及发展一.前言1.课题研究背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模具也蓬勃发展。

近年来。

人们对各种设备和用品轻量化及美观和手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塑料制品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

塑料制品的发展必然带动塑料模具产业的发展,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比例越来越大。

由于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对产品质量美观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开发,产品多样化的增加,高要求质量产品的出现,这也就意味着对塑料模具的精度以及模具的设计都需要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由于塑料产品的模塑成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传统的设计方法经验性强,不可能综合权衡所有因素,很难确定能否生产出完全合格的产品,一般需要反复试模与修模,导致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长和成本偏高。

传统的方法根本满足不了现代化模具制造的需求,这就要求必须有更加先进的技术来替代。

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其中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与网络技术、CAD/CAE/CAM 集成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具设计制造的困难。

2.课题研究与意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对CAD软件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重点资助。

随着注塑模具CAD的发展,大部分的商业软件已不仅仅是CAD,而是CAD/CAM/CAE/CAPP的集成,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设计、制造环境。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一种新型的模具设计系统应运而生,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注塑模具智能设计系统,它作为协同产品开发系统的一个模块,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工具来促进中小企业之间注塑模具设计的合作发展,进而满足当今全球市场对于模具设计的苛刻要求。

由于大部分人只是软件的初级用户,需要对软件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

本课题研究的是箱包锁具锁孔配件注射模设计,基于对箱包锁具锁孔配件注射模具的设计,应用CAD/CAE/CAM集成技术等一系列软件,以及所学模具设计专业知识来完成任务。

基于UG的注射模设计系统开发

基于UG的注射模设计系统开发

基于UG的注射模设计系统开发
郭书君;孙文磊;樊军;平宗保;潘虹
【期刊名称】《模具工业》
【年(卷),期】2011(37)1
【摘要】介绍了基于UG的注射模设计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包括UG调用MFC 对话框的接口技术、参数化建模技术和数据库的访问技术,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功能模块。

通过实例介绍了系统进行注射模设计的过程。

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注射模零件库和零件尺寸参数库的管理,提高注射模设计效率。

【总页数】5页(P9-13)
【关键词】注射模;UG;数据库;MFC
【作者】郭书君;孙文磊;樊军;平宗保;潘虹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305;TP31
【相关文献】
1.基于Pro/E与UG NX软件塑料模具设计模块的注射模分模流程的比较研究 [J], 许伟长
2.基于UG注射模设计的自动分模和手动分模方法 [J], 董海涛
3.基于UG的一模多腔注射模设计 [J], 周先保;吕湘江;黄贵清
4.基于UG的微动开关注射模辅助设计系统开发 [J], 李振翔;肖小亭;洪新密
5.基于UG/NX的洗发水瓶盖注射模设计与模流分析 [J], 范希营;郭永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机运动与工艺仿真技术研究

注射机运动与工艺仿真技术研究
第2 卷 第7 9 期
文 章 编号 :06 9 4 (0 2 0 - 3 3 0 10 - 3 8 2 1 )7 0 8 — 5



仿

21年7 0 2 月
注 射 机 运 动 与 工 艺 仿 真 技 术 研 究
刘 美智 , 张 云 , 斌魁 , 华 民 侯 周
(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 具技术 国家重 点实验 室,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 4 摘要 : 研究虚拟注射成型系统中如何使机构运动仿真和工艺仿真达到统一 的关键 问题 。针对虚拟注射成 型系统 只能实现简
to in;Pr c s nd w o e s wi o
1 引 言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 的塑料 注射机生产 国 , 了培养 注 为 塑相关的技术人才 , 须在 注射机 上 开展必 要 的实践操 作 , 必 掌 握注射工艺 、 具设 计 以及 注射 机操作 的相 关知识 … , 模 这 既受制于既有注射机设备 资源 , 也存在着 设备损坏 和生产安 全 的风险。借助计算 机技 术 , 仿真 真实 的注射 机 , 是解 决这 个 问题 的有 效途径 。夏 薇等 开发 的注射 成 型虚拟试 验 系 统, 使用神经 网络技术研究 了注射工艺参数 对成型 过程的影 响 。潘 晓彬 等 开发 的注塑机过程控制教学演 示仪 , 利用控
制 面板 和相关状态 显示 装置 动态地 演示 注射 动作 。黄 庙 由
基金项 目: 省 自 湖北 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0 0 D 0 7 ; 2 1 C A 6 ) 高等学校博
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o o41o1) 21 1 2 8 o 2 o
收稿 1 : 1— 7 2 修回日 21—0 1 3 2 1 0— 2 期 0 期: 1 1—0 0

注射模CAE技术的模拟试模设计仿真应用

注射模CAE技术的模拟试模设计仿真应用

注射模CAE技术的模拟试模设计仿真应用1 概述注射模cae技术是以计算机模拟为手段分析塑料加工过程并完成模具优化设计的塑料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

它是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工程分析、仿真、试验等信息处理,并包含相应数据与数据管理系统在内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系统。

塑料注射成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非牛顿假塑性的高温塑料熔体在压力下通过浇注系统流向模具型腔,熔体由于模具中的冷却系统而快速固化,同时伴随熔体有剪切生热、体积收缩、分子取向和结晶过程。

因此全面深入理解注射成型需要高分子物理学、传热学、流变学以及成型工艺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注射模CAE技术就是根据塑料加工流变学和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中的流动、传热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数值计算理论构造其求解方法,利用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在计算机屏幕上形象、直观地模拟出实际成型中熔体的动态充填、冷却过程,定量地给出成型过程的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

利用注射模CAE技术可存樟具制造之前,在计算机上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模拟来代替实际的试模,预测设计中潜在的缺陷,突破了传统的在注塑机上反复试模、修模的束缚,为设计人员修改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CAE技术的应用带来的直接好处是省时省力,减少试模、修模次数和模具报废率,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 流动分析及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流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支流动法,它以一维流动分析为基础,把三维塑件从几何上分解成一系列由一维流动单元串联组成流动路径,在计算过程中,利用迭代计算,在满足各流动路径的流量之和等于总的注射量条件下,使各流动路径压力降相等。

这种方法计算时间短,但难以分析形状复杂的塑件。

另一种是流动网络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整个型腔划分为网格,并形成相应于各节点的体积单元,建立节点压力和流入节点体积单元流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组以各节点压力为变量的控制方程,并且根据节点体积单元的充填状况更新流动前沿。

基于PLC的注射机料筒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基于PLC的注射机料筒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2.1 系统硬件结构 本文提控制,
107
自动化控制 Automatic Control
序号 1 2 3 4 5
表 1:仿真结果
实际值
200.5 200.3 200.4 199.8 199.5
温度控制结果(℃) 设定值
200 200 200 200 200
2.2.2 控制程序
108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自动化控制 Automatic Control
图 4:料筒温度控制算法闭环结构
注射机作业原理相同,符合系统开发要求。
3 仿真实验
为了检验本文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案可靠性,本研究通过开展 仿真实验。本次实验以料筒温度指标作为仿真测试对象,通过组织 测试控制系统输出的料筒实际温度数值与设定温度数值对比仿真实 验,对系统设计方案可靠性进行判断。以往设计的控制系统,温度 控制差值在 0.8℃以上,如果本系统测试温度差值在 0.8℃以内,则 认为本系统设计方案可靠。实验中,设定标准温度为 200℃,开展 10 组料筒温度控制实验,利用热电偶传感器采集实际控制温度数值, 通过结果如表 1 所示。
关键词:温度控制;注射机料筒;PLC
塑料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并且美观,质量较小, 因而得到了化工、医疗、包装等行业的青睐 [1]。注塑成型作为此类 型材料的重要加工工艺,其参数控制成为了重点研究内容。由于注 射机料筒温度控制对这些此项工艺参数影响较大,所以如何控制料 筒温度是提升塑料加工的关键 [2]。以往采用人工操控进行控制,参 数设置过程比较繁琐,控制效率较低 [3]。为了改善料筒温度控制现 状,本文选择 PLC 作为核心控制器,提出料筒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及仿真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中的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中的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中的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在医疗器械研发领域,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医疗器械研发中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医疗器械的研发过程中,仿真技术能够帮助研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器械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减少实际试验设计的次数和成本。

仿真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器械进行虚拟仿真,模拟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效果和性能。

在医疗器械的开发初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降低开发风险,避免不必要的实验。

同时,仿真技术还可以实现多次迭代设计,优化产品的性能和结构,提高研发效率。

在医疗器械研发中,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结构仿真、流体仿真和生物仿真等方面。

结构仿真主要用于模拟器械的力学特性,包括强度、刚度、振动等。

通过结构仿真,可以预测器械在工作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此外还可以评估器械在不同负载下的可靠性和寿命。

流体仿真则主要用于模拟液体或气体在器械内部的流动情况,比如血液在人体血管中的流动过程,从而优化器械的流体力学性能。

生物仿真则主要用于模拟器械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帮助研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并优化器械的临床效果。

除了仿真技术,优化设计技术也是医疗器械研发中的重要环节。

优化设计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仿真技术进行多参数优化,帮助研发人员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在医疗器械研发中,优化设计主要应用于改进器械的性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多目标的同时最优,满足不同的需求和限制条件。

在医疗器械研发中,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的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医疗器械的仿真和优化设计需要准确的模型和参数输入,这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

其次,医疗器械的仿真和优化设计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和运算时间,对计算机性能有一定要求。

此外,医疗器械的仿真和优化设计还需要与实验验证相结合,提高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医疗器械研发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仿真与优化设计技术。

注射成型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及实验设计

注射成型虚拟实验系统的开发及实验设计
块 。所 开 发 的 注射 成 型 虚 拟 实 验 系统 教 学 平 台 既 能 保 证 教 学 效 果 、 少 投 资 , 能 丰 富 实 验 、 升 学 生 实 验 减 又 提 的 自主性 和 创 新能 力 。
关 键 词 :注 射 成 型 ;虚 拟 实验 ;实 验 设计 中图 分 类 号 :TP 9 . 319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9 6 2 1 ) 2 0 4 4 0 2 4 5 ( 0 1 0 —0 9 0
to biiy i n a lt .
Ke r s ne t n modn ;vru le p rme t x ei n a d sg ywo d :ijci lig ita x ei n ;e p r o me tl ein
p rm e ts t m s e eope b s d n vit lr a iy t c o o e i n yse wa d v l d a e o rua e lt e hn l gy, w h c lv d hu a — om p e nt r c in ih ie m n c ut r i e a to
D vl met f i ul x e met ytm rnet n ee p n r a ep r n se f jci o o vt i s o i o
modn n se p r n ein liga di x ei td s t me g
Xi W e ,Pa n c e a i n Ho g h n,P n u a ,Z n in n a gZ g o e gJa mi
( y L b r t r fNe P o e sn c n lg o n e r u e as a d M a e il , Ke a o a o y o w r c s i g Te h o o y f rNo f r o s M t l n t r s a

虚拟注射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虚拟注射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c. 若某骨骼节点存在父节点 ,则其变换矩阵 还应该与父节点的变换矩阵相乘 ,才能得到该节 点的最终变换矩阵 ;
d. 遍历所有顶点 ,得到每一顶点所依附的骨 骼节点 ,通过该骨骼节点的变换矩阵来对顶点及
·106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4 卷
顶点法矢进行变换 ,得到新的顶点坐标和法矢 ; e. 根据新的顶点坐标和法矢进行模型显示.
b. 场景库主要提供如何构建一个场景 ,以及 组织场景中的节点 ,并对这些节点提供基本的显 示状态设置 、位置变换 、操作子节点等功能. 场景 库封装了一个视图变换的类 HsghCameraScene2 Node 来实现投影方式 、视图变换的基本功能.
c. 显示驱动库主要提供显示驱动 、材质渲 染 、图像处理和视点处理等功能. 其中 ,材质渲染 主要提供基本的材质定义 、纹理定义和材质渲染 方式. 图像处理主要提供读取图像文件 ,以及基本 图像处理等功能.
2. 2. 2 骨骼动画的实现 本系统选取 MS3D 格式来存储注射机部件
的三维模型 ,并定义动作过程 ,在图形平台的基础 上开发统一的基于 MS3D 格式的动作仿真模块. 动画制作流程如图 2 所示.
图 2 MS3D 动画的制作流程
注射机模型及其各种运动过程 (关键帧) 在 MilkShape3D 软件中预先制作好后 ,由注射机模 型控制器负责注射机模型的加载和运动的实现. 所谓注射机模型的加载就是在程序中以一定的组 织方式读取 MS3D 文件 ,然后图形平台在 Open2 GL 环境下将 MS3D 模型场景渲染出来. MS3D 文件包含有三维模型的点 、面 、网格信息 ,还有模 型的颜色 、光照 、材质 、贴图等材质信息 ,以及骨骼 的关键帧信息[6] . 与这些数据相对应 , MS3D 库 (MS3D) 建立了相应的类进行封装 ,并构造 Hs2 ghMs3dModel 来表示一个 MS3D 模型. 注射机的 动作实现则是通过对 MS3D 文件关键帧的控制 来实现的 ,每一帧都对应注射机运动过程中的不 同位置 ,通过将逻辑控制器传递给注射机模型控 制器的位置对应到 MS3D 关键帧上去 ,就可以由 模型控制器将注射机零部件移动到相应的位置 , 从而实现了注射机动作. 因此 ,系统还需要一个时 间驱动对象 (定时器) ,此对象的每一次触发将强 迫逻辑控制器重新计算一次运动参数和模型位 置 ,并传递给注射机模型控制器 ,模型控制器根据 新的位置信息更新模型显示. 为了实现动作的连 续性效果 ,定时器的刷新频率应该大于 24 帧/ s (当动画播放速度大于 24 帧/ s 时 ,人眼感觉动画 就是连续的了) . 2. 3 控制逻辑

浅谈软件仿真及分析功能在注塑机中的运用

浅谈软件仿真及分析功能在注塑机中的运用

浅谈软件仿真及分析功能在注塑机中的运用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注塑机的生产制造和维护工作也日益复杂和精细化。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工艺、结构、流动、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问题根源,并对问题进行相应的优化处理成为了注塑机生产领域需要解决的难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升,软件仿真和分析功能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注塑机的研发、设计、优化等环节。

本文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软件仿真和分析功能来解决注塑机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软件仿真在注塑机中的应用目前,很多厂家和企业都会选择使用软件仿真技术来优化注塑机的设计和生产过程。

现在,市面上常用的软件仿真软件包括AutoCAD、ANSYS、Solidworks、ProE等。

这些软件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结构和气动分析结构和气动分析是注塑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确定注塑机的结构性能和工作特性,从而达到稳定运行和高效生产的目的。

软件仿真技术可以利用CAD和CAE两大模块,对注塑机的结构和气动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

其中,CAD模块主要是依据注塑机的外部尺寸进行三维建模,而CAE模块则根据模型的运动性质和材料实际流动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建立、计算分析和结果可视化三个步骤,使得注塑机的工作性能更加精细化、优化化。

系统控制仿真对于注塑机的控制系统而言,软件仿真同样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例如利用MATLAB和Simulink这类控制系统软件仿真工具,可以对注塑机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可以方便地确定各个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协调关系。

同时,仿真结果可以帮助注塑机系统的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征,从而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通过仿真后,可以获取管道和阀门中流速分布的数据,并进一步应用于注塑机的系统智能控制中。

热力学模拟热力学模拟是现代注塑机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对注塑机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运算,以评估其热涨缩、变形、冷却、耗能等方面的性能。

医疗器械研发中的仿真技术应用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中的仿真技术应用研究

医疗器械研发中的仿真技术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仿真技术的应用在医疗器械研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仿真技术是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对医疗器械进行测试、验证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研发中仿真技术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医疗器械创新和性能改进的重要性。

一、仿真技术在医疗器械研发中的应用仿真技术在医疗器械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仿真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医疗器械的初步模拟与评估。

通过建立医疗器械的数学模型,可以对新设想的器械进行初步的模拟和分析。

这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避免无效的实验和试错,提高效率。

其次,仿真技术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系统验证和性能测试。

通过软件的模拟,可以对医疗器械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

这可以减少实际测试的数量和复杂性,从而提高研发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手术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评估其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和精确度。

另外,仿真技术还可以用于医疗器械的优化和改进。

通过建立医疗器械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寻找和改进其中的不足之处。

仿真技术可以模拟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

这可以为医疗器械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仿真技术在医疗器械研发中的重要性仿真技术在医疗器械研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仿真技术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研发的效率和速度。

与传统的实验和试错相比,仿真技术可以更快地模拟和分析不同的设计方案。

这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为医疗器械的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提供支持。

其次,仿真技术可以改善医疗器械的性能和质量。

通过模拟和评估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找到和改进医疗器械的不足之处。

这可以提高器械的性能和功能,增加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另外,仿真技术可以降低医疗器械研发的成本和风险。

传统的实验和试验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钱投入。

而仿真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减少实际测试的数量和复杂性。

医疗器械产品仿真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医疗器械产品仿真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医疗器械产品仿真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医疗器械设计领域,仿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医疗器械产品仿真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和价值。

一、仿真技术概述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过程的工程技术,包括有限元分析、计算流体动力学、多体动力学等方法。

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对医疗器械产品在设计阶段的各种物理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指导产品设计和优化。

二、仿真技术在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 结构分析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各种力学载荷,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仿真技术,可以模拟产品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指导结构设计的优化。

2. 流体动力学分析对于某些医疗器械产品,如人工心脏、血液透析设备等,其性能与流体的运动密切相关。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流体在器械内部的流动情况,分析压力、速度等参数,优化器械的流体动力学性能,提高其治疗效果。

3. 热传递分析部分医疗器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医用激光设备、电热毯等。

通过热传递仿真分析,可以模拟器械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评估散热效果,确保器械的安全可靠性。

4. 生物力学分析某些医疗器械产品需要与人体组织接触,如人工关节、植入式器械等。

利用生物力学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器械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评估其对组织的影响,指导设计和材料选择。

三、仿真技术在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中的价值1. 提高设计效率传统的试验方法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而仿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快速模拟,节省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

2. 降低设计成本仿真技术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了在后期生产和测试中的不必要成本,降低了产品的总体成本。

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对产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了产品的风险。

注射机工艺控制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注射机工艺控制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注射机工艺控制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姓名:时拓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材料工程指导教师:李德群2011-05-2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注射机作为注塑产业中生产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形设备,其自身的技术水平、控制精度将直接影响到塑料制品的外观以及使用性能。

在目前注射机技术水平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将对最终的塑料产品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

尽管如此,控制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把控制系统比作人的“身躯”,那么工艺控制软件系统就是人的“思想”与“灵魂”。

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的智能型全电动塑料注射机研究与开发项目中,本文作者参与了注射机工艺控制软件系统从开发到设计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前期的基于日精NEX500型全电动注射机的功能分析,如动作模式和动作功能等;软件系统用户需求分析,作为后续设计与开发的指导性文件;基于诺基亚公司的跨平台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框架——Qt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包括主界面、开合模分界面、推顶分界面、射出/计量分界面、温度分界面、监视分界面、参数快设分界面、参数优化分界面以及历史分界面,实现了生产者与机器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数据库结构体形式的数据库设计,从而能够实现对用户输入数据以及跟注射机实时运行相关的各种测量与反馈数据的存储和调用;详细的注射机动作模块设计以及最终将整个软件系统从WINDOWS开发平台移植到基于LINUX系统的控制系统上。

最终开发了一套全电动注射机工艺控制原型系统,实现了伺服电机动作的控制,并用于以震雄公司注射机为载体的原型机上。

关键词:注射机;工艺控制;软件系统;Qt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s the main forming equip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 products,the technology and control accurary of injection machin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xterior appearance and service performance of plastic products.Since there was no obvious technology gap among injection machines,the control precision of control systems plays a decicive role for the final plastic products.However,the control system is not independently existed,if the control system equals to a human"body",then the process control software system would be the"thinking"and"soul."The author joined in the total process of design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process control software system,which is part of a cooperation project nam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All-electric Plastic Injection Machine betwee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Die&Mould Technology i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azhong Numerical Control Co.,Ltd.The main work includes functional analysis based on Nissei NEX500type all-electric injection machine, such as movement patterns,motor function,etc.;user needs analysis for software system, which is as a guidance document for follow-up design and development;UI design based on Qt(Nokia's cross-platform application and UI framework),which includes main interface,opening/closing mold interface,ejection interface,injection/measurement interface,temperature interface,monitor interface,parameter fast-set interface,parameter optimization interface and history interface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data exchange between producers and machine;database design based on struct(C Language)which enables data storage and recall for user input data and data that is real-time measured and feedbacked by the injection machine;detailed design of action modules of injection machine and ultimately the entire migration of software system from WINDOWS to LINUX-based control system.Eventually a prototype system for process control on all-electric injection machine is developed,servo-motor can be controlled by this system, then this system is used on a prototype injection machine based on an injection machine produced by Zhengxiong Company.Key Words:Injection machine;process control;software system;Qt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注射模CAE远程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注射模CAE远程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客户端 !
$ $ $ $
# 方案上传 P 方案下载 % 提交定单
" # 7* ,
$$$$$$$
" 方案下载 服务器
$$$$$$
! "
X 方案上传
"
登录 ! 注册、
! R 通知
34/ 服务器 !
8 任务通知 从服务 主服务器 #(网络服务和 # 器 (方案 数据库服务)!消息反馈 ) 分析) !
浏览器 ! ! ! 下载客户端控件 560 服务器
!" 实现分析方案的高效稳定互传 1% 2 。 客户端 7* , 客户端实现是基于套接字接口的。 和服务器通过五元组全相关 (客户机网络地址、 客户 端口号、 协议号、 服务器网络地址和服务器端口号) 建立 * +, 的控制虚电路 (即第 ! 次握手) 。 一旦第 ! 次握手成功, 双方便进入交互式会话状态。此时, 如 果客户端用户向远程服务器提出 ! 个 7* , 请求, 系 统就会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临时建立 ! 个数据连 接,用于客户方案文件的传送。这种接口方式也适 用于多个方案文件的同时传送(借助多条数据链路 实现) , 其结果是有效减少了系统延迟, 提高了数据 传输效率。 另外, 本文还把超过 "F 的方案文件拆分 成多个小文件进行多线程同时传送,从而进一步提 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了保证用户合法使用 7* , 服务器传送自己 的方案文件,本系统要求用户提供注册名和口令。 同时, 为了确保 7* , 服务器的安全, 将用户注册名 和口令副本隐含在客户端程序中。 目前高性能的 7* , 服务器软件很多, 不必另行 开发。因此,本系统的关键是在客户端正确嵌入 7* , 客户程序。 5 >G.G@= 是 H >GI(H J .G=@KG@= 扩展 应用程序的接口,使用 5 >G.G@= 可以方便地给应用 程序添加连接 .G=@KG@= 服务器的功能,而无须考虑 基本通讯协议和底层数据传输实现。5 >G.G@= 支持 文件传输协议 ; 7* , E , 并提供相应的 7* , 客户端系 列函数和方便编程的 F 7+ 5 >G.G@= 类。 8 文件压缩 对于客户端提交或服务器返回的每套分析方 案,由于含有图形,所以,文件大小一般在 !$F 以 上, 对于复杂的注射模分析方案, 其文件大小甚至可 达 !$$F 以上。 如此巨大的数据量在网上传输, 尽管 采用了 7* , 技术, 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并不 理想。在网络硬件不变的情况下,较好的解决办法 就是压缩文件,以减少数据传输量。本系统借助 LMNNO BG 算法 18 2 实现了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字符是数据存储和传送的基本单位,计算机系 统采用定长编码 (如 4/+.. ) 表示字符。由于各字符 的使用频率不同, 因此, 以定长码的方式存储和传送 字符集往往会造成空间和时间的浪费。根据字符的 使用频率进行不等长编码是解决空间和时间浪费的 有效途径之一。用不等长编码压缩的原理是:以最 短的二进制位串表示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较长的

医疗器械计算机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

医疗器械计算机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

医疗器械计算机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首先分析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实现的价值、验证模型的建立和使用的特点、医疗器械的市场供应份额情况,然后探讨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医疗器械生产的智能化一体化;开展农村医疗器械的生产;需要医疗器械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与药品的联系日益紧密,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意见。

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医疗器械的加工是重要的构成。

如今信息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增加医疗器械的信息技术含量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仔细研究目前医疗器械生产加工的情况,可以发现国内的生产技术和国外的生产技术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十分的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让企业生产产品的转型能够有所突破。

一、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现状(一)医疗器械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实现的价值医疗器械CAE技术的出现反应了传统医疗器械生产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

应用该技术在整个器械生产的过程中都会有计算机技术的辅助。

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准确的分析医疗器械的强度、刚度以及医疗器械的弹塑性。

应用医疗器械CAE技术实现对器械结构的优化,提高器械的性能。

在医疗器械领域应用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技术、数字交换技术、管理工程数据信息技术。

其中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是模拟仿真技术应用的基础,只有实现图形信息的完善,才能实现技术应用的良好效果。

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是技术应用取得较好成效的关键因素。

CAE系统的高效利用能够促进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的成熟。

CAE系统的作用是提高计算的精度,进而实现医疗器械设备的较高精度,也能保证医疗器械设备使用性能的科学合理。

当医疗器械的设计制作趋于完善,那么器械制作的返工率和废品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能够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

(二)验证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客观的评价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该技术实现的是对事物属性的接近模仿,也就是说只做到了相对仿真。

干扰素生产仿真模拟软件开发的几点思考【论文】

干扰素生产仿真模拟软件开发的几点思考【论文】

干扰素生产仿真模拟软件开发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从构建干扰素生产仿真模拟软件应用于我院发酵制药技术教学中为根本任务出发,深入探讨了实践教学中应用仿真操作的目的和应用价值、系统构建,论证了仿真模拟实训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解决学生实习难等实际问题.但是,仿真软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实物实践.关键词:仿真模拟;实践教学;仿真操作;干扰素仿真模拟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达到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求;拉近理论与实际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解决学生实习难等实际问题.区别于传统的实验,仿真实验不需要实物,实验时主要是针对软件设计的实验设备与仪器进行,学生在仿真实验中可像在真实环境中一样实现各种实验项目,实验结果甚至优于实际实验.另外,仿真实验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后,通过网络链接,学生可在网络上进行远程实验课程学习,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能大幅降低实验经费.一、干扰素生产仿真模拟软件开发的目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将课堂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但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如生产现场难以完成实习任务;生产设备价格昂贵、实训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实训设备落后,与现代企业真实生产要求相差甚远;实训中不可能再现操作关键技能训练项目;由于安全、卫生要求等原因,不能进入企业实训;现代化的生产程序复杂,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实训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发酵制药技术实验一般都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实验,实验连续,过程复杂,发酵周期长,教学环节多.我系在教学中以这些积极性高、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来带动整个班级学生的实验学习.将班级学生每10~14人分成一个小组,每小组以这些学生作为组长,带动并负责该小组的实验学习等.每组人数不多,对各小组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安排比较灵活,可充分利用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方便学生对更多操作单元的参与,也就增加了学生进入实验室实践学习的机会.根据这些特点及教学内容,在开设此实验课程的8年的实践发现这样操作也带来一定的问题: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到仿真模拟软件在课时量、操作性、重复性、可持续性、安全性上都具有优势.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企业生产现场实际生产过程可将教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企业生产活动和学生无法进入的生产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使用鼠标就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三维互动,实现与真实工作环境一致的操作场景.发酵制药技术是来源于工厂实践,又应用于工厂生产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实践在这门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仿真软件正是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仿真软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我院仿真摸拟软件由专业教师、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和操作人员及软件制作人员共同完成,这些资源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了课堂教学、虚拟仿真、实际操作三位一体,为培养学生对发酵制药技术科学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实验操作及实际动手能力,将教学内容的单元操作与生产紧密结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讲解内容,仿真教学环节让学生加强了解并初步掌握发酵设备,利用仿真操作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并进行阶段性的技能考核,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二、干扰素生产仿真模拟软件的构建从教育改革的需要出发,立足于发酵工程教学的特点,我系在发酵制药技术教学中开发了新的仿真软件,利用开发酶制剂制造工培训包过程中完成了酶制剂制造工程3D实训软件(干扰素生产)的构建过程,传统的教育模式得到改善,使得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构建仿真模拟实训硬软件系统1.构建仿真模拟实训系统首先构建优良的硬件环境.学院现有配置较先进的生物技术系计算机实验室,两台专用服务器.因为考虑到仿真模拟实训软件的不断升级及实训中心的多功能、跨学科、多专业都可资源共享的特征,专用服务器的配置上充分留有余地.2.开发干扰素发酵生产仿真软件系统利用开发酶制剂制造工培训包过程中完成了酶制剂制造工程3D实训软件(干扰素生产)的开发,完整地模拟了干扰素生产的全过程,我们利用电脑创造虚拟环境来模拟干扰素的真实环境,并根据真实环境和实际操作情况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验证、设计、运行,把仿真技术和发酵制药技术教学完美结合起来,将发酵制药技术中各个研究对象共性的规律提炼出来,归纳为各个单元操作,并将这些单元操作按照发酵工艺过程整合为菌种、培养基、种子扩培、发酵过程控制、提取、精制及包装一条主线,开发出基于企业的虚拟仿真场景的实践教学软件和技能训练平台.具有界面直观、生动,操作方便,易学易用;仿真手段符合实际工艺要求,设备齐全逼真,弥补了传统实习中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的不足.学生通过使用该软件,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对干扰素的生产流程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知,生产操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对干扰素发酵的工艺原理、操作环境、控制系统、故障处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节省了学校的资金投入,快速而高效率地提高了学生技能实践的进度;还可以实现技能训练中与仿真设备的交互,能够无限制地使用和复制,减少人为损坏的可能性;通过修改模型可以有效增加新设备的功能,优化资源库;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发酵应用技能合作性训练、协同性训练以及远程训练等,达到资源共享.另外仿真操作时可以不用担心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例如:温度过高导致管道、罐体等设备的炸裂),操作不当造成的泄露、爆炸或实践装置损坏等意外事故.(二)构建实用的仿真模拟实训教学管理系统在开发干扰素发酵生产仿真软件系统的同时,我们还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的实施与实验教务教学的管理,配置了有关仿真模拟实训的单元测试系统、作业测试系统、综合考试系统、教师自适应考务及题库管理系统,而且所有考试系统都实现无纸化考试及管理.这不仅有利于仿真模拟实训教学与考试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而且把教师从传统的、烦琐的考试与改卷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三)构建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系统目前我院承担了酶制剂制造工培训包并即将进入中期验收,此模拟软件也是配套此考工开发的酶制剂制造工程3D 实训软件(干扰素生产).另外我院目前还承担了制药菌种培育工的调研与资源开发.在企业,在学校,工人和学生报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非常踊跃,而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仿真模拟实训系统必然通过考工培训面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在整个仿真模拟实训系统中我们加入职业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资格为标准,加强了对在校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引导,以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为根本,创建有利于国民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的人才培养新途径.三、结束语虽然将仿真教学应用在发酵制药技术教学中,可以节约大量的教育成本,带来很多方便,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安全、无消耗等特点,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是,仿真软件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实物实践.因为实物实践中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并能发现思维盲点,而仿真过程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在仿真软件中仪器、元器件的温度、料液浓度、黏度、颜色等物理特性无法感知;添加剂及化学药品的味道、气味也无法感知.同时,仿真操作时因为不用担心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例如:温度过高导致管道、罐体等设备的炸裂),操作不当造成的泄露、爆炸或实践装置损坏等意外事故,容易使学生麻痹大意.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风,并且会削弱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我们不能完全依靠仿真教学解决实践教学任务,不能用仿真教学完全替代实物教学和生产实习,我们应该将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1]彭欣.仿真模拟实训应用于高职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23-25.[2].赵海波,林剑,于贞,姜爱莉.工科仿真实践教学用工具的开发*--柠檬酸发酵生产仿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15,12:49-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注塑机的发展历史,及将注塑系统与虚拟制造技术相结合,采用OpenGL建立图形控制平台,3D数字化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的科学可视化技术。

通过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场景,使用户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的注射机。

一、注塑机综述
(一)注塑机的原理
现以XS—ZY—250A型注塑机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注塑机的原理。

该注塑机采用了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

合模液压缸通过对称五连杆机构推动模板进行开模和合模。

连杆机构具有增力和自锁作用,依靠连杆弹性变形所产生的预紧力来保证所需的合模力。

系统通过比例阀对多级压力(指开合模、注射座前移、注射、顶出、螺杆后退时的压力)和速度(指开合模、注射时的速度)的控制,油路简单,使用阀少、效率高,压力及速度变换时冲击小,噪声低,能实现远程控制和程控,也为实现计算机控制创造了条件。

注射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过程:合模–注射座前进–注射–保压–预塑–注射座后退–开模–顶出–螺杆后退。

(二)注塑机的发展
从注塑机出现起,大多数的中小型注塑机锁模力只达到1000~5000kN,注射量达到50~2000g。

到七十年代末期,工程塑料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宇航、汽车、机械、船舶以及大型家用电器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大型注塑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美国最为明显。

在1980年全美国市场上大约有140多台10000kN以上锁模力的大型注塑机,到了1985年增加到500多台。

目前,当今
世界最大的注塑机是由日本名机公司制造的,其锁模力达到12万kN,注射量达到92kg。

但是当前国内外尚无注塑机仿真系统软件的
开发与设计,只是单纯的注塑机优化设计,在教学与培训中只能有
昂贵的注塑机实体来进行。

在注塑机仿真系统软件开发与设计领域,现在处于一片空白,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仿真集成系统是注射成形
CAE软件用来模拟、分析、优化和验证塑料零件和模具设计。

所以
此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注塑机现状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

由于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邻域,使得注塑机和注塑模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注塑加工过程是
一个周期性的生产过程,现代化的注塑机械大都采用计算机控制,
自动化程度高,机械设备费用昂贵,一套精密模具动辄耗费数十万元,而且实际生产中有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因而对生产线的操
作人员有严格要求。

不恰当的误操作,不仅会损坏机械设备和模具,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害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而对注塑机
械的操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培训。

传统的注塑机操作培训必须
在实际机床上进行,这既占有了设备加工时间,又具有风险。

因此,要使学生了解注塑成型机的结构、操作流程和工艺过程,到实际的
注塑成型机上实习是不太现实的。

二、注塑机仿真软件的介绍
(一)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基本思路:该选题将注塑系统与虚拟制造技术相结合,采用OpenGL建立图形控制平台,采用3D数字化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
以及高分辨显示的科学可视化技术。

通过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场景,使用户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注射机。

创新点:研制开发出能模拟真实操作环境的虚拟注塑成型系统。

该系统将多媒体技术与程序控制技术相结合,运用三维软件建立注
塑机和注塑模具的三维模型,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注塑成型过程
的各个动画,采用程序控制技术,控制三维场景的加载和动画的显示。

该系统能使学生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注塑机和模具,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动手去做实验。

软件本身具有开放性、可
移植性,操作简单易学,可以为广大高校、培训机构及注塑成型相
关企业所接受。

(二)科学先进性
现有技术中关于注塑机这一领域,只有注塑机实体,尚无注塑机仿真系统软件。

本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注射机仿真软件,可用
于注塑机和注塑模具的教学、注塑机操作培训、注塑系统远程培训
等多个方面。

该软件采用OpenGL建立图形控制平台,分别构造了基础数据库、场景数据库、显示驱动库、仿真展示库等模块。

系统设计与实现中
将操作面板、逻辑控制器、模型控制器和图形平台分为相对独立的
模块。

该软件可以进行功能演示与模拟操作。

功能演示主要以动画播放、声音解说与文字介绍三者结合的形式,介绍卧式螺杆注射机的结构
装置、工作周期、工作原理以及操作过程。

操作功能主要进行注射
机合模、注射、射座、顶出、调模整个工作过程的仿真。

仿真效果
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在注射机的仿真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基
本的图形操作:平移、旋转、缩放和选择,还可以隐藏注射机部分
部件,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注射机的内部构造。

运用该软件,学
生不仅可以更加直观清楚地掌握注射机的结构原理及其基本的操作
过程,还可以在软件上进行注射机的'模拟操作,加深对注射机操作
的理解与记忆,方便教师的教学。

三、注塑机仿真软件使用说明及技术特点
(一)使用说明
该软件可以进行功能演示与模拟操作。

功能演示主要以动画播放、声音解说与文字介绍三者结合的形式,介绍卧式螺杆注射机的结构
装置、工作周期、工作原理以及操作过程。

操作功能主要进行注射
机合模、注射、射座、顶出、调模整个工作过程的仿真。

仿真效果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在注射机的仿真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基本的图形操作:平移、旋转、缩放和选择,还可以隐藏
注射机部分部件,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观察注射机的内部构造。

(二)技术特点
该软件采用OpenGL建立图形控制平台,分别构造了基础数据库、场景数据库、显示驱动库、仿真展示库等模块。

系统设计与实现中
将操作面板、逻辑控制器、模型控制器和图形平台分为相对独立的
模块。

四、注塑机仿真软件设计路线
1、首先对现实世界的注射机进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其基本的构
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其应用方法,为软件的实现打下基础。

2、选取HDX50型卧式注射机通过solidworks进行三维建模,初步模拟其工作状态,并将其转化为STL格式,进行网格优化后作为
之后场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

3、通过需求分析将软件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

拟定四大模块:
主界面模块、操作面板模块、控制器模块、展示平台模块。

4、着手软件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基础数据库、场景数据库、显示驱动库、仿真展示库。

其中基础数
据库定义一系列基础数据库,包括颜色类,图形基础类(HsghObject);场景数据库提供场景的构建,组织场景中的节点,并对其进行操作等功能;显示驱动库主要提供视点处理、显示驱动,材质渲染,图形处理等功能;仿真展示库是一个封装了将场景展方
法的类,实现注射机运动动画仿真。

5、具体设计模块,设计好各模块之间的接口。

使各模块的功能
能得以实现。

6、进行软件测试,并针对测试结果对软件进行优化,基本上完
成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五、注塑机仿真软件应用前景
由于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邻域,使得注塑机和注塑模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注塑加工过程是一个周期性的生产过程,现代化
的注塑机械大都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机械设备费用昂贵,一套精密模具动辄耗费数十万元,而且实际生产中有高温、高
压的工作环境,因而对生产线的操作人员有严格要求。

不恰当的误
操作,不仅会损坏机械设备和模具,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会危害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而对注塑机械的操作人员
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培训。

传统的注塑机操作培训必须在实际机床上
进行,这既占有了设备加工时间,又具有风险。

因此,要使学生了
解注塑成型机的结构、操作流程和工艺过程,到实际的注塑成型机
上实习是不太现实的。

该软件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注射机仿真软件,可用于注塑机和注塑模具的教学、注塑机操作培训、注塑系统远程培训等多个方面。

采用计算机虚拟注塑成型系统进行学习和培训,可以建立一个感性
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实验环境,给学生以逼真的体验,能够在
虚拟环境中动手去做实验,增加感性认识。

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降
低学习或培训的成本,缩短学习时间,还能消除安全隐患,使教学
和培训工作变得安全可靠。

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广阔前
景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德群.模具企业数字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CAD/CAM与
制造业信息化,2003.
[2]刘志坚.基于KBE的冲压工艺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5.
[3]李德群.国内外注塑模CAD/CAE/CAM发展概况[J].模具工业,1994,(9).
[4]李德群.现代塑料注射成型的原理、方法与应用[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