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目的-教育资料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程改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大变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教育现代化与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的需要。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扎实掌握知识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引导教育现代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助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程改革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形成以学习为主体的学习环境。
2. 注重发展性评价。
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弱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
3. 注重跨学科整合。
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知识融入到跨学科的整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1. 优化课程结构。
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科学设计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3. 强化教师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创新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环境,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效果。
四、新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1. 教师培训问题。
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法的接受度不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2. 课程质量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不够到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 评价体系问题。
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问题,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 推动学习科学。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简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简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高中阶段课程改革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普通高中作为义务教育后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提高学生的基础学力、培养公民素质以及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各国都把高中课程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之一,以适应日益变革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
这种新的使命与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化相融合,赋予普通高中新的内涵,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民主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社会发展除了需要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人才,也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具有良好公民素质的优秀人才。
而我国的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目标上只注重考试能力和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发展需要和高中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要求我们对高中课程进行改革。
1999年至今,我国高中课程改革进入调整和发展时期。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和时代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体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试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高考科目的设置要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这个文件为中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2001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试验。
课程计划规定: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的背景、目标及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发展的教育。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在21世纪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国家提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新课改提出全新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的课程目标反映了我们不仅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同时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能一味地老师讲一点学生学一点。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
学习的最终目的,也不单单是为了毕业考学,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和世界的价值观。
课程结构提出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综合和分科相结合为主,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同时在小学到高中阶段,设置综合实践课程,目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尽可能的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继承者。
学习方式提出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新的学习方式,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教师有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课程评价新的课程评价模式,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指出: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课程管理有以前的国家统一管理,统一教材,到现在的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使课程的管理更加合理和精确。
新一轮课程改革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教师的共同提高,呼唤个性的张扬、创新潜能的开发。
于师于生都是一种解放,避免了程式化、成人化的教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
新的课程改革在合适的时刻适时地提出,对教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
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
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分别是:
1. 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2. 能力与创新的培养: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生被鼓励参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 学习能力与自主发展的培养: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教师的角色也从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在2017年正式启动了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即《新课程改革》。
这次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转型,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背景、目标与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全面阐述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
一、课程背景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是建立在教育的新形势下的,也是对现有高中课程的一种改革,旨在适应时代的要求,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教育部表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不仅是一个质量提升的时代,更是一个转型升级的时代。
因此,新课程旨在秉承“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导向的新型课程,全面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编制方面,新课程采取了“考试与教学相依”的原则,采用“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等概念,通过对学生的具体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来考核其综合能力。
因此,在新课程中,不再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实施效果新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一些高校已经开始试行新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生导师黄春艳老师表示,新课程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并且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相应地增强了。
除此之外,在新课程改革中,还有许多优秀的案例,如名校同步改革、校企合作培养等,都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
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正在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我们相信,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课程将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教育新局面。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时代的发展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
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
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与信息的劳动者。
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
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一、新课改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日益深入。
新一轮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应运而生,旨在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新课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对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二、新课改培养目标概述新课改培养目标立足于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全面发展的人:新课改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2.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人:新课改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4.具有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新课改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获取、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新课改培养目标的现实意义新课改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课改培养目标有助于提升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
四、如何实现新课改培养目标1.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涵盖多样性学科领域,兼顾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3.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素养,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新课改中发挥主体作用。
五、新课改培养目标的挑战与对策新课改培养目标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教学观念滞后等。
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六、总结新课改培养目标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及基本理念
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及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新课程实施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及其基本理念。
一、背景新课程实施背景的形成与时代的进步息息相关。
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依赖于其知识面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新课程实施应运而生。
二、基本理念1. 学生中心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中心的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教育过程和教学内容,学生则被动接受。
而新课程实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成为主体,教师则更多扮演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发展潜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 融合性的理念新课程实施的另一个基本理念是融合性的理念。
传统的学科划分将知识划分为各个学科,学生在学习时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切换。
这种学科之间的隔阂导致了学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和应用。
而新课程实施提倡跨学科学习,将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性的理念实践性的理念是新课程实施的又一基本理念。
过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要停留在纸上理论层面,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而新课程实施倡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实际运用的技能。
4. 创新性的理念创新性的理念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缺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教育系统中的重要议题。
课程改革是指对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旨在培养具备创造力、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背景: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1. 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科技进步、全球化、信息化等因素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需求,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传统的教育体制过于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教育,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
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需求的学生1.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项目学习、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批判思维和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和信息素养。
学生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有序地进行信息搜索和整合,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3. 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育体系往往过于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改革追求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道德素养、审美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引导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成果,以适应未来学习和工作的要求。
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挑战1. 实施挑战:课程改革需要克服教师和学生的传统观念和习惯,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增加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此外,还需要统一的政策指导和资源保障,以确保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1-3章要点总结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1-3章要点总结
新方案新课标新征程的1-3章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以下是这几章的要点总结:
第1章: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 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2. 面临的新挑战和要求:知识爆炸、智能时代、大数据时代、全球化、生态文明等。
3. 开展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推动教育公平。
4.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第2章: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
1. 教育为人才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2. 以终身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3. 依法规范、灵活多样的教育管理体制。
4.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的差异化教育。
5.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6. 教师专业化和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第3章: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 健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 优化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
3. 推动主体功能培育。
4. 深化教与学改革。
5.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这些章节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改革实施中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目的-最新文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目的新课程改革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与过去强调知识、学科本位的课程价值观相比,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人的自我价值,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前辈学者都在关注它的进展并对它进行反思。
本文试图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观点来反思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助我们在改革浪潮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一)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社会背景新课程改革旨在改革过去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重视课程学习而忽视学生情感意志养成、重视教师单一传授与讲解而忽视师生互动的局面。
在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原有的课程体系凸显出了一些弊端,如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这些都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于是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便为时势所趋。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目的的继承与发展1.新课程旨在改变原来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的局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具有“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在知、情、意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能够表达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的实质、具体内容和确定意义的。
2.新课程提倡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
它提倡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及研究式学习;提倡学生间的合作与师生的互动;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比重,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新课程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注重对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培养。
笔者认为这种理念是积极的,但在具体实施上不应一味批判过去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价值观。
毕竟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都要以知识为基础,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的。
没有认知基础,情感、态度、道德观、审美观等都会变成无本之木。
即使是实践课,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要以知识为载体进行传授。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育目的的解读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育目的的解读作者:李晓来源:《新课程·上旬》2012年第04期一、对教育目的的描述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我们国家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其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纲要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的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相联系的教育理念,它自然要受社会理想制约。
一个国家、一个教育家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时候,除了要考虑生产力和政治制度的需要和年青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外,还必须要以其政治观点、政治理想来指导。
不同的社会形态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我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的。
其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即:(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2)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源是旧式分工和私有制。
(3)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4)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方法三、概念的解读纵观我国各方面涉及教育的条文和法规,都没有明确的具体的定义,我国没有,国外也没有清楚的具体的标明“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而具体的却是教育目标。
下面我们有必要澄清几个概念,即: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素质、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二)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
1,新课改倡导基础教育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课程不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发展的规定,不应把课程及教材视为学生必须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
依照课程所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依据自身的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的再创造。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应发挥学生的建构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的现实体验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进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或简单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反思、探究、创新为基础。
这种理念的建立,关键依靠我们教师,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也同样是课程的建构者。
课程改革是一场关系到从教学观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到课程管理的深刻的教育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仅仅是教学大纲的形式变换和课程内容的增减。
2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注定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这种改变表现在教师角色的变化上,必然要求教师首先由教学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
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开发教育资源,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其次要由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开启和激发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创新的强烈动机,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再次,要由裁定学生成绩的“审判员”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只管“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
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摘要:一、新课改的背景二、新课改的培养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新课改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四、新课改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五、新课改面临的挑战与展望正文: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新课改还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新课改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这意味着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再者,新课改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这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新课改还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教育内容的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然而,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观念的转变、教育资源分配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
总之,新课改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
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在新时期,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时期教育的目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
其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只有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另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教育的目的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
最后,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新时期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教育的目的。
希望未来的教育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教综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教综【原创版】目录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正文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从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到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考试评价和深化课程管理体系。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
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
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
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
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
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
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的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的不知不觉,贵州省迈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已经两个年头了,然而,这两年中我们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到底有了多大的变化呢?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与课改前的学生相比又有了多少进步呢?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是源于自己对数学的爱好还是基于高考的要求呢?如果我们客观的看待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育功利化的当下,对高考成绩的追求是我们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来源。
而对于教师而言,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复杂。
一方面,按照考纲考点的要求来组织的教学既体现了对学生前途负责的态度,也让教学变得有章可循,课堂上恰如其分的显现出了合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但是,这是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和执行者需要的结果吗。
显然多数数学教师未必愿意面对这样的状况,也有老师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许我们都愿意去尝试和变革,毕竟除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外,学会自主思考、学会迁移、学会创新是每一位拥有教育情怀的老师的教学愿望。
”“如果”这一前提成为了一些老师不去反思和反省自身的护身符,进而堂而皇之的挂着羊头卖狗肉。
就此,笔者试图从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教师教授数学的目的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1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我们对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你学习数学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我们给出了五个选项:①因为我喜爱数学,并准备日后成为一名数学研究者;②因为有考试要求;③因为数学对我以后的生活将有极大的帮助;④因为数学能提高和改善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⑤其他。
令我惊讶的是,84名学生选择了第二个选项因为有考试要求。
12名学生选择了第四个选项。
4名学生选择了其他,没有学生选择第一和第五个选项。
当然,我们进行调查的样本较小,面对的学生也仅仅局限于本校的学生,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源于考试的要求这一结论应该能成立。
而在“如果高考取消数学考试,你还会继续学习数学吗?”这一问题上,多达94名学生选择了“不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改革旨在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与过去强调知识、学科本位的课程价值观相比,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人的自我价值,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前辈学者都在关注它的进展并对它进行反思。
本文试图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观点来反思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助我们在改革浪潮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一)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社会背景
新课程改革旨在改革过去重视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重视课程学习而忽视学生情感意志养成、重视教师单一传授与讲解而忽视师生互动的局面。
在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原有的课程体系凸显出了一些弊端,如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这些都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于是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便为时势所趋。
《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目的的继承与发展
1.新课程旨在改变原来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应试教育的局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具有“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在知、情、意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能够表达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的实质、具体内容和确定意义的。
2.新课程提倡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人格的发展。
它提倡教学过程中的探究式学习,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及研究式学习;提倡学生间的合作与师生的互动;增加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比重,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新课程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知识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注重对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培养。
笔者认为这种理念是积极的,但在具体实施上不应一味批判过去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价值观。
毕竟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都要以知识为基础,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的。
没有认知基础,情感、态度、道德观、审美观等都会变成无本之木。
即使是实践课,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要以知识为载体进行传授。
(三)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目的的反思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定社会的具体成员,人的个性及发展的程度是由他们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人在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的发展。
同时,在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和教育实际,对教育目的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其更具有导向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1.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重。
科学主义教育认为,世界是不
断变化的,教育要适用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倡导以自然科学为出发点和方法论来解释和解决一切教育问题,它表现为教育中充斥着以科学为中心的种种功利性教育目的。
而人文主义教育则认为,教育应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幸福。
它在教育中表现为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提倡人性的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倡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
新课程改革看到了过去我们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一味进行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的弊端,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合作性学习、探究式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在课程内容上增加人文知识的比重,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以此来淡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课程的本质是教学的客体,即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而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去主动认知并积极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最后通过行为、态度、价值观表现出来。
因而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根本不存在“过于”的问题。
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因而老师的讲解与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在课程体系中必须处理好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关系,既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知识的积累,又兼顾人文精神的陶冶。
二者的有机结合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2.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
存、密不可分的。
从我国教育目的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个性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建国初期我国教育致力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偏重社会性,长期以来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而今逐渐增加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对人性的崇尚与赞扬,正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人是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但人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有着高远理想、完整人格、顽强意志及高尚情操的人,因而新课程改革中对人主体性的关注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同时要有意识地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在完善人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人的劳动技能,形成自立谋生的劳动素养。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不应一概把以往的教育冠以“应试教育”而大加抨击,我国应试教育的目的仍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是在过去的实际操作中不自觉地偏离了教育目的。
要理性看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予以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