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章第1-3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弹力 摩擦力课后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精品课件
动手 实验
成果 展示
任务三:探究薄板的重心位置
一块形状不规则 的薄板如何确定 它的中心位置呢?
任务三:探究薄板的重心位置
任务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巩固练习
C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C.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2、如图所示,一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 受到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该拉力方向 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画出这个 拉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巩固练习
CD 3、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任务一:力和力的图示
看一看
请同学们看一下视频
说一说
足球都做了哪些运动?
想一想
做一做 说一说
请同学们做一下操作: 1、压缩海绵 2、拉伸弹簧 3、挤压气球
这些物体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
力的概念
1、力: 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物质性与相互性: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有受力物体就一定
有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能够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概念
4、力的大小用什么仪器测量? 测力计 5、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牛顿(N) 6、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大小、方向、作用点
怎样才能准确 的表示一个力?
力的图示
有向线段
线段的长度 箭头的指向 箭 尾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共22张PPT)
(即表示这个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到了力)
力的图示
力的大小-------线段的长短
力的方向-------箭头的指向
力的作用点-------箭尾
试画出下力的图示。
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N
A
20N
B
B
B
B
二、重力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
施力物体:地球
A
B
D
C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1) 改变物体的形 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
3.力的性质:
(1)物质性: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 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4.力 大小
的三 用弹簧秤测量 单位:牛 N
要素 方向
矢量
作用点
5.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
重心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 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等效替代
等效
各部分都要受 到重力作用
• 重心的确定方法:
各部分受 到的重力 作用集中 于一点
重心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 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等效替代
等效
各部分都要受 到重力作用
巩固训练
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ABC )
A.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 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 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 变 D.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
巩固训练
4. 把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均匀薄板绕C点缓慢转 动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配套文档:第三章相互作用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含答案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自然界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二、力的图示1.大小:用线段的长短表示.2.方向:用箭头的指向表示.3.作用点:箭尾或箭头所在处.三、重力1.大小:G=m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一、合作探究找规律考点一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能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说出“孤掌难鸣”的道理吗?答: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存在.一个巴掌拍不响,是因为单掌空拍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当然没有响声.考点二力的图示与示意图同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要作出各力的图示,不同的力能不能用不同的标度?答:不能.作同一个物体的受力图示时,各力必须选用同一标度作图.考点三对重力、重心的理解建筑工地上常用重锤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为什么使用重锤就能够检测墙壁是否竖直?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悬挂重锤的细线方向一定在竖直方向上,如果墙壁与悬线平行,则说明墙壁竖直.二、理解概念做判断1.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2.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但不会受到对方的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效果仅由力的大小决定.(×)4.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5.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它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 (√)6.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7.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必定等于物体的重力.(×)要点1|力的理解1.力的作用效果⎩⎪⎪⎨⎪⎪⎧①静力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形变),如把物体拉伸、压缩、扭转、剪切等②动力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使 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或使 物体的运动速度从小变大、从大变小);或使 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等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是否受力,是受力 分析的基本方法2.力的性质3.力的三要素⎩⎪⎨⎪⎧①不同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大小、方向、 作用点是反映力的三个主要特征,称为力的 三要素②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符号是N ③力的测量:实验室里常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4.力的分类:力通常按性质和效果两种方式分类 (1)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2)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思考点拨】根据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解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①正确,②错误;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③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也一定有拉力,故④错误,故①③正确,即选项A正确.【答案】 A(2018·银川市西夏区月考)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不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B.物体的形状没有改变,说明该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只有接触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解析:静止不动的物体,可能处于二力平衡状态,不一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A选项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不一定接触,D选项错误.答案:C对力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一个力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必然也同时是受力物体.(2)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3)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既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直接接触.名师点易错不存在只有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的情况.力的产生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要点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即用圆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同时要规定一个单位表示多大的力.如图所示,表示作用点为O,大小为15 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往往只画出力的方向与作用点,表示物体在该方向受到了力的作用.一个铁球在空中飞行,所受重力为120 N,试画出该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思路点拨】【解析】画力的图示.(1)选定标度:选1 cm长的线段表示30 N的力;(2)用一矩形或一个点表示物体,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在线段上加上刻度,如图甲或乙所示,从O点竖直向下画一4倍于标度(4 cm)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画力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用一矩形表示物体,从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G=120 N即可.这个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铁球.【答案】重力的图示如图甲或乙所示;重力的示意图如图丙所示;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铁球.如图所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解析:画力的图示,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定标度:此题选2 mm长的线段表示2 N的力.(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选定的标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5倍于标度的线段.(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标明F 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答案:见解析画力的图示的步骤:(1)选定标度(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少牛的力).(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3)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名师点易错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重力的测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如图甲)或支持力(如图乙)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物体必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力,但根据二力平衡,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2)在日常生活中,体检时常用磅秤测量我们的体重,工业上用的电子秤可以称更重的物体.日常我们所说的重量就是指物体的重力大小.3.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重力的大小为:G=mg.其中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g=9.8 m/s2=9.8 N/kg,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5.重力的作用点(1)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重心的位置:重心的位置由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共同决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①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②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一般不在它的几何中心.(3)“悬挂法”确定薄板状物体的重心的操作及原理:确定几何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可以利用“悬挂法”来确定.如右图所示,将物体用细线在A点悬挂起来,由于物体静止时只受重力mg和悬线拉力F的作用,因此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后面将学到).由二力平衡条件知,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物体的重心一定位于悬线延长线AB上.同理,将其在D点悬挂起来,其重心一定位于悬线延长线DE上.因此,AB与DE的交点应为重心C的位置.(4)对重心的理解①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全部重力都作用于重心.②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③重心在物体上的相对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的质量分布或形状发生变化时,其重心在物体上的位置也发生变化.④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如图所示,一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球壳内剩余细沙组成的系统的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思路点拨】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系,分析细沙下降过程中质量分布情况,可以分析出系统重心如何变化.【解析】装满细沙的球壳和细沙整体的重心在球心,随着细沙从阀门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细沙流完后,重心又上升,处于球心,故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上升,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答案】 C一条放在地面上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将其一端向上提至粗绳刚好离地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长为L 的均匀直钢管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一端,使其与水平面成30°角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解析:匀质粗绳放在地面上时重心在地面上,将它一端上提至下端刚要离地时,重心在L 2高度,重心升高了L 2;均匀钢管平放时重心在地面上,将其抬至与水平面成30°角时,重心即钢管的中心上升L 2×sin30°=L 4. 答案:L 2 L 41.对于重力和重心概念的把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地球的引力并非重力,它只是重力产生的原因.(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G =mg .(3)重力的大小可借助二力平衡,利用弹簧秤测出.(4)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5)有规则几何形状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6)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2.分析重心位置的步骤:(1)以所给物体为研究对象,了解其质量分布的情况及几何形状.(2)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3)对于薄板型的物体可利用悬挂法确定.(4)若物体的质量分布或几何形状改变,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变化,注意重心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名师点易错1.重力和质量有什么区别?3.重力不是压力或拉力.要点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引力作用引力作用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行星与恒星能聚在一起组成星系,靠的正是这种作用.2.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这方面的详细知识在后面将进一步学习),这种作用就是电磁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质子间存在斥力,但质子和中子却能组成原子核,说明原子核内有一种强大的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约为0~10-15 m.4.弱相互作用放射现象(后面将进一步学习)的发现,证明了在原子核内还有一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B.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C.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思路点拨】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规律及特点.【解析】不论大小,任何物体间均有万有引力,选项A错误;强相互作用发生在原子核内部核子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发生在放射现象中,而不是小物体之间,故选项B、C错误;电磁相互作用即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故选项D正确.【答案】 D说明下列各例属于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的哪一种:①太阳系的结合力;②分子中的结合力;③原子中的结合力;④核子中的结合力.解析:根据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以判断:①太阳系的结合力是万有引力;②③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原子间的作用力是电磁相互作用;④原子核内部的作用是强相互作用.答案:①引力相互作用②电磁相互作用③电磁相互作用④强相互作用引力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显示其作用.四种相互作用按强度来排列,顺序是: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作用.名师点易错强相互作用并不一定作用力很大,弱相互作用也并不是作用力很小时就是弱相互作用.对点训练一力的理解1.(2018·黄陵县期末)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B选项正确;力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A选项错误;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C选项错误;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选项错误.答案:B对点训练二力的图示和示意图2.用图示法画出力,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在水平桌面上重50 N的书的重力;(2)空气对气球的20 N的浮力;(3)小孩以东偏北30°的方向拉小车的200 N的拉力.解析:(1)在水平桌面上重50 N的书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书.力的图示如图甲所示.(2)空气对气球的20 N浮力,施力物体是空气,受力物体是气球.力的图示如图乙所示.(3)小孩以东偏北30°的方向拉小车的200 N的拉力,施力物体是小孩,受力物体是小车.力的图示如图丙所示.答案:见解析对点训练三重力3.(2018·邢台一模)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舞蹈演员在跳舞过程中,其重心可能改变B.登珠穆朗玛峰时,运动员在山底和山顶受到的重力相同C.蚂蚁太小,故蚂蚁不受重力的作用D.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解析: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作重心,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有关,舞蹈演员在跳舞过程中,其重心可能改变,A选项正确;重力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登珠穆朗玛峰时,运动员在山底和山顶受到的重力不同,B选项错误;任何物体均受到重力作用,C选项错误;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但不一定在物体上,D选项错误.答案:A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解析: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也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故A、C错误,D 正确;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故B错误.答案:D对点训练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5.(多选)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B.强相互作用存在于宏观物体之间,而弱相互作用存在于原子核内部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D.原子核内部的带正电的质子之间存在着斥力,但原子核仍能紧密地保持在一起,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解析:引力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这就是万有引力,故A选项正确;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都存在于原子核内部,作用范围都很小,并随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小,原子核之所以紧密地保持在一起,是由于核子间存在着强相互作用,而原子核自发放出射线的现象中是由于弱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大小只有强相互作用的11012,故B、D选项均错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属于电磁相互作用,它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与万有引力类似,故C选项正确.答案:AC【强化基础】1.(2018·北京市大兴区期末)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B.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于重心处,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解析: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运动的状态无关,A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其重力方向始终都是竖直向下的,B选项错误;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物体的其他部分也受重力作用,D选项错误.答案:C2.(2018·龙岩市新罗区期中)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力的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C.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一定同时存在,但施力物体不可能是受力物体D.两个磁铁同名磁极靠近但不接触,它们之间存在斥力作用,可以看出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解析: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A选项错误;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均有关,B选项错误;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C选项错误;力的产生不一定需要接触,D选项正确.答案:D3.(2018·北京市海淀区期末)有一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形薄板,若在以其对角线交点为圆心处挖掉一个小圆,则薄板的余下部分()A.重力和重心都不变B.重力减小,重心位置改变C.重力减小,重心位置不变D.重力减小,重心不存在解析:重心是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是几何中心.故长方形薄板中心挖掉一个小圆,则重心位置不变,但质量减小,重力减小,C选项正确.答案:C4.关于力和重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将木块浮在水上,重力将减小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D.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解析: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选项A错误;将木块浮在水上,重力不变,选项B 错误;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都有关系,故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不一定相同,选项C错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方向竖直向下,选项D正确.故选D.答案:D【巩固易错】5.一个重15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解析:垂直于水平面竖直向下的方向即重力的方向,该方向一定竖直向下,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B、C选项错误.A、D选项中虽然方向都对了,但是D选项的图示中力的大小并不是15 N,而是10 N.地球附近的物体重力大小为一定值,不因放在斜面上而有所改变,故A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答案:A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B .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C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D .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解析: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可以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归纳为四种,A 选项正确;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B 选项错误;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了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关系,如“弱电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最终有可能统一为一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C 选项错误;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D 选项正确.答案:AD7.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木块,长为l ,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与桌边平行.A 木块放在B 上,右端有l 4伸出,为保证两木块不翻倒,木块B 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 )A.l 2B.3l 8C.l 4D.l 8解析:由题意可知,A 、B 为完全相同的木块,作为整体分析,长度为5l 4,根据重心的定义可知,两木块不翻倒且木块B 伸出最长,应满足整体的重心恰好在桌子的边缘,即重心与A 右边缘相距5l 8,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木块B 伸出桌边的长度为3l 8,B 选项正确.答案:B【能力提升】8.如图所示,各物体的质量相等且都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解析:画出重力的示意图,特别注意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而不是垂直支持面.重力的示意图如图:答案:见解析9.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成功发射,使我国的登月计划的实现又近了一步.我们已经知道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假设将来我国一名质量为70 kg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 N/kg)(1)求这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重力大小;(2)假设这名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100 kg的物体,那么该宇航员在月球上最多能举起多大质量的物体?。
第三章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讲义(含例题和习题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上)(2020新版)(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前言:《李老师物理教学讲义》由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线教师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经验,以及人教版教学大纲(最新版)和教材,精心编撰的教学讲义。
本讲义以教材内容为主线,附有大量经典例题和习题,并附有详细答案或解析。
本讲义主要供广大高中物理一线教师教学参考之用,任何自然人或法人未经本教研室许可不得随意转载或用于其它商业用途。
——李老师高中物理教研室一、重力和弹力1.力(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性质:例题1-1.(2019·南充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在飞行中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用力,而乙对甲没用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答案:D例题1-2.如图所示,用球拍击打乒乓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则施力物体是( )A.人 B.球拍C.乒乓球 D.无法确定答案:B(4)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
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
如图3.1-4,球所受的重力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下。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在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时,通常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即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
例题1-3.下图甲、乙中物体A的重力均为10 N,画出它所受重力的图示。
答案:如图所示例题1-4.(2019 -温州模拟)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在下图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答案:B(5)力的分类2.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gravity),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共24张PPT)
用的10-12。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物质性
2、力的性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力
3、力的作用效果
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大小
4、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5、力的单位: 牛顿 国际符号:N
等效
G
⑵、重心的位置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说明: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都有关 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思考: 质量均匀分布、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如何确定?
悬挂法
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
局限性: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生活中我们说: 科学告诉我
我用力了!
们说:力是
一、力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判断正误:
①磁铁吸引铁钉,铁钉不会吸引磁铁。
②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用力冲拳和别具踢 腿,并没有受力物体,所以力可以没有受力 物体。
③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 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④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 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不能施力,只能受 力。 ⑤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地方,是 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6、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1、产生的原因:
2、定义:
重
3、大小 (1)G=mg
(2)用弹簧秤测量
力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心的定义
5、作用点(重心) 重心位置的判断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件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力
力的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力
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 形变
一、力
力的相互性:力不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离物体而存
在,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一、力
力的矢量性(有大小,也有方向)
一、力
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
一、力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 与电流之间,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 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水的共同重心将( D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二、重力
思考:为什么现在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 “背越式”技术?
二、重力
悬挂法找重心:只适用于薄板状的物体。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 1、万有引力: 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
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 2、电磁相互作用: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二、重力
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 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 心
物体的重心除了 跟物体的形状有 关外,还跟物体 内质量的分布有 关
二、重力
三角板、钢圈、篮球等的重心各在哪里?
二、重力
练习:
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孔, 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中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5N
F=20N
一、力
2、力的示意图:
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需要力的大小。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 重力与弹力
∯3.2 摩擦力
∯3.3 牛顿第三定律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3.5 共点力的平衡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到的力叫做重力
单位: 牛顿(牛)
=
N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2.重心
重心可以看做是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
∯3.1 重力与弹力
二、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它接触的
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3.1 重力与弹力
三、胡克定律
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出作用力能够恢
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
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
做弹性限度
∯3.1 重力与弹力
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
没有单位
动摩擦因数
接触面的材料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动摩擦因数也不同
f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N与接触面垂直
∯3.2 摩擦力
二、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
有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也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就在其几何中心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3.1 重力与弹力
一、重力
3.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3.1 重力与弹力
二、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
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3.1 重力与弹力
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教育PPT演示课件
擦
力
,
就
无
法 把 桌 子 和 椅 二〇年作品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廊下,或单独一人,或三三两两。有的低头私语,有的莞尔窃笑,没有大声的喧哗和吵闹,似乎谁都不愿破坏平和的气氛。放眼长长的一条街道,逛街的人都好象在做服装秀,尤其是那些披红戴绿穿着入时的少男少女,是中山路上最亮丽的风景。
子
钉
起
来
小
二〇年作品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 在小小 的骑廊 下,或 单独一 人,或 三三两 两。有 的低头 私语, 有的莞 尔窃笑 ,没有 大声的 喧哗和 吵闹, 似乎谁 都不愿 破坏平 和的气 氛。放 眼长长 的一条 街道, 逛街的 人都好 象在做 服装秀 ,尤其 是那些 披红戴 绿穿着 入时的 少男少 女,是 中山路 上最亮 丽的风 景。
F1
F二〇年作品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 在小小 的骑廊 下,或 单独一 人,或 三三两 两。有 的低头 私语, 有的莞 尔窃笑 ,没有 大声的 喧哗和 吵闹, 似乎谁 都不愿 破坏平 和的气 氛。放 眼长长 的一条 街道, 逛街的 人都好 象在做 服装秀 ,尤其 是那些 披红戴 绿穿着 入时的 少男少 女,是 中山路 上最亮 丽的风 景。
连饭都不能吃
;
钉
子
与
木 头 间 没 有 摩 二〇年作品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廊下,或单独一人,或三三两两。有的低头私语,有的莞尔窃笑,没有大声的喧哗和吵闹,似乎谁都不愿破坏平和的气氛。放眼长长的一条街道,逛街的人都好象在做服装秀,尤其是那些披红戴绿穿着入时的少男少力的世界将是什么样?
没有了摩擦力,当我们睡醒时就无法从床上
爬起来;没有摩擦力,人们都无法正常行走;
没有摩擦力,怎么样也不能把筷子拿在手上,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共22张PPT)(优质版)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思考讨论
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子一起)却能聚集在一起构成原子核.你能推测 是什么力的作用结果吗? 攻略一:阅读教材53页,师生共同讨论、总结. 攻略二:网络搜索或工具书查阅“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概念. 结论:近代物理确认各种物质之间的基本的相互作用可归结为四种:引力 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导入新课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
演示实验1:用细线竖直向上拉动放在桌上的钩码.
提出问题1:钩码为什么会运动?
演示实验2:用细线竖直向上拉动放在桌上的钩码.
提出问题2:钩码为什么会运动?
一、力和力的图示
说明
这里指出了力的物质性,没有脱离物体而存在的力,一个孤立的物 体不会存在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受力物体,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 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解析: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都受到重力作用,选项A错误;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但它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如在斜面上的 物体所受重力方向与接触面不垂直,选项D错误。 答案:C
典型 例题
例4 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 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 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结论:只需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 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二、重力
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一起找出自己周围有关重力现象的例子,同桌指出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3课《摩擦力》课件(共27张PPT)
F
与接触面的材料
及光滑程度有关
F
v
典型例题
例4 、在东北的冬季伐木工作中,伐下的木料常装在雪撬上, 马拉着雪撬在冰道上滑行,将木料运出.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撬, 连同木料的总重量为4.9×104 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 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撬匀速前进?
解:雪橇匀速运动,拉力与阻力
f
F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
F=μFN
比例常数,无单位与 接触面的材料及光滑 程度有关
正压力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几种常见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注意 ①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
②要特别注意“相对”这个条件→相对运动
f
f1 F
③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也可能跟运动方向相同
④滑动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但它产生的效果一定是阻碍物体间 的相对运动
静摩擦力方向 推力
静摩擦力
二力平衡
1、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两个物 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就会 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就叫做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1. 作用点在接触面,受力物体上.
2. 方向总是和接触面相切,并且 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产生条件 相互接触,且有弹力产生
两物体相对运动
谢谢观 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 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转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乌云总会被驱散的,即使它笼罩了整个地球。心态便 明灯,可以照亮整个世界。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给我一场车祸。要么失忆。要么死。有些人说:我爱你、又不是说我只爱你一个。生命太 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删掉了关于你的一切,唯独删不掉关于你的回忆。任何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别放弃,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 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对于人来说,问心无愧是最舒服 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 存梦想去拥抱蓝天。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过去的习惯,决定今天的你,所以 定你今天的一败涂地。让我记起容易,但让我忘记我怕我是做不到。不要跟一个人和他议论同一个圈子里的人,不管你认为他有多可靠。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 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他不爱你,你为他挡一百颗子弹也没用。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它。做 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 并把研究继续下去。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 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 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意志若是屈 它都帮助了暴力。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意志坚强,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 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 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
(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
(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
2.略。
3.是位于同一点。
第2节:弹力
1.(略)
2.钢管受到3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图3-11)。
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件(共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其次,从力的作用点向右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 长度要是标度的5倍,表示100N,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 物体A对B的压力是200N,画出力的图示 • B 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画出力的图示
A
B
确定物体的重心
确定物体的重心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他是一种远程力。 • 2、电磁相互作用:
存在于电荷与电荷、磁体与磁体、电流与电流之间,他们本 质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作用规律与万有引力相似。他 也是一种远程力。 • 3、强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 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最短的(大约在10-15 m范围内) 为了解释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理论引入了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 克、魅夸克、底夸克和顶夸克。质子、中子就属于强子。 • 4、弱相互作用:
在放射现象中发现的,他是短程力。强度只有强相互作用的 10-12 倍。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媒介子 物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传递这种作用的粒子称为媒介子 。
1 强相互作用 ,媒介子为 介子 或 胶子 2 弱相互作用,媒介子为 中间玻色子 3 电磁相互作用,媒介子为 光子 4 万有引力,媒介子为 引力子
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
心的位置不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A、子弹从枪口射出,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 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第三章相互作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课件
谢 谢 观 看 ! 相互
作用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非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
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返回
第2节:弹力
思考:
谢 谢 观 看 ! 用力压讲台桌面或者用力跺脚,用力压玻璃等,发生形变了吗?
T 弹力竖直向上.
T′ A
否则没有.
A
T A
返回
第2节:弹力
【总结提升】弹力有无的判断
方法:假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相互 作用
FN
谢
谢
观
FN
看
!F
F
FN FN
G 不平衡
FN
FN
F
G 不平衡
FN
不平衡
G
返回
第2节:弹力
弹力的大小和什么
相互 作用
谢 谢有关观? 看 !
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 消失,弹力也消失。
谢 谢 观 看 ! 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相互
作用(3)公式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 “软”“硬”程度,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决 定的。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弹 簧,其劲度系数不同。在国际单位制中, k的单位是牛顿每米,单位的符 号是N/m。
返回
第1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二、重力
谢 谢 观 看 !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相互
作用 问题1: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又是谁? 问题2:物体受重力,需要与地球接触才能产生吗? 问题3: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作用,对吗?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重力弹力摩擦力ppt教学课件
重力、弹力、摩擦力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 3手拿书本,手与书本之间的摩擦
(3)任何一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可
以不接
触
,但作
用力
必然
是成
对出
现
两物体间又能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的。 两物体间的弹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面上,可以将作用点移到重心上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阻碍作用。
化。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
(4)力的物质性表明力离不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力的相互性表明力总是成对出 杆子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训练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施力物体: 发生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
原状的物体 1、物体间相互接触
产生的条件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一句话,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助你理解☆
重力、弹力、摩擦力
②弹簧秤的读数为拉(或压)弹簧的力 (2) 撤去水平力,木块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手拿书本,手与书本之间的摩擦 定义:由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
主讲:梁建兴
1
高一物理人教新课标版
必修1第三章第1-3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5分钟)
1. 下列物体的重力最接近1N的是()
2. 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召开,小明看到奥委会发布了许多有关福娃的张贴画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他选择了欢欢把足球踢向空中的一幅画(如下图所示),让同组的四个同学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要求不计空气阻力,用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其中正确的是()
2
3. 在下图中,能表示A、B两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4. 小华写完作业后,到厨房里帮妈妈干活。
但当他走动时感到地面的瓷砖由于粘有油污而很滑,如果不小心很容易滑倒,聪明的小华想了想,利用自己学过的摩擦力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下列做法肯定错误的是()
A. 在厨房里穿有平底的塑料拖鞋
B. 经常用较干的抹布将地面擦干净
C. 建议爸爸将比较光滑的瓷砖换成有凹凸花纹的瓷砖
D. 在瓷砖上铺上几张废旧报纸
5. 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如下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2N,则物体的重力()
A. 一定大于2.2N
B. 一定小于2.2N
C. 一定等于2.2N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3
6. 关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无直接关系
B.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受到摩擦力
C.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到摩擦力,只有做变速直线运动时才受到摩擦力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7.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8.
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
(kg)
重力G
(N)
比值G/m
(N/kg)
比值G/m的平均值
(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G/m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9. 如果手边只有一根橡皮条,一个10kg的砝码和一把米尺,如何用这些东西粗略地测出两手间的拉力?说说你的办法.
4
10.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1)在这个实验中,该同学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在第1、2次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___________。
接触面压力(N)摩擦力(N)
实验次
数
1 木块和木板
2 0.4
2 木块和木板 4 0.8
3 木块和棉布 2 0.6
4 木块和毛巾 4 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