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北京育英中学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若方程x2−x+a=0有两个正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 a≤14B. a<14C. 0<a≤14D. 0<a<142.如图,在△ABC中,∠CAB=120°,AB=AC=3,点E是三角形ABC内部一点,且满足BE2−CE2=3AE2,则点E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图形的长为()A. √3B. √3π3C. 3√3D. 2√3π33.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满足a+b+c=0,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至和”方程;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满足a−b+c=0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至美”方程,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既是“至和”方程又是“至美”方程我们称之为“和美方程”.对于“和美方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方程两根之和等于0B. 方程有一根等于0C.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方程两根之积等于04.关于四边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对角线相等的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是菱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是正方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是平行四边形5.某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准备在两幢楼房之间,设置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矩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设绿地的宽为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 B.C. D.6.如图,矩形ABCD的一边CD在x轴上,顶点A、B分别落在双曲线y=1x、y=4x 上,边BC交y=1x于点E,连接AE,则△ABE的面积为()A. 94B. 34C. 38D. 987.已知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 不能确定8.正方形A1B1C1O,A2B2C2C1,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和点C1,C2…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B7的坐标是()A. (127,63)B. (127,64)C. (128,63)D. (128,64)9.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其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则另一直角边长为()A. 13B. 12C. 4D. 510.已知实数x、y互为倒数,则y随x变化的函数图象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1.一元二次方程(2x−3)2=2(2x−3)的解是______.12.如图,一座城墙高11.7米,墙外有一个宽为9米的护城河,那么一个长为15米的云梯______(填“能”或“否”)到达墙的顶端.13.已知x1,x2是方程x2+3x−6=0的两实根,则值为。

2020-2021北京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A .1515112x x -=+B .1515112x x -=+C .1515112x x -=-D .1515112x x -=- 2.下列运算中,结果是a 6的是( ) A .a 2•a 3B .a 12÷a 2C .(a 3)3D .(﹣a)6 3.计算:(4x 3﹣2x )÷(﹣2x )的结果是( ) A .2x 2﹣1 B .﹣2x 2﹣1 C .﹣2x 2+1D .﹣2x 2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6326a a a -⋅=-B .()632422a a a ÷-=-C .326()a a -=D .326()ab ab =5.2019年7月30日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已知从阳朔至鹿寨国道的路程为150km ,现在高速路程缩短了20km ,若走高速的平均车速是走国道的2.5倍,所花时间比走国道少用1.5小时,设走国道的平均车速为/xkm h ,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15020150 1.52.5x x --=B .15015020 1.52.5x x--= C .15015020 1.52.5x x --= D .15020150 1.52.5x x--= 6.已知11m n-=1,则代数式222m mn n m mn n --+-的值为( ) A .3 B .1 C .﹣1 D .﹣37.若实数m 、n 满足 402n m -+=-,且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是 ( )A .12B .10C .8或10D .68.甲、乙两个搬运工搬运某种货物,已知乙比甲每小时多搬运600kg ,甲搬运5000kg 所用的时间与乙搬运8000kg 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千克货物.设甲每小时搬运xkg 货物,则可列方程为A .B .C .D .9.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 cm ,则AB 的长度是( )A .3cmB .6cmC .9cmD .12cm10.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4C .17D .20 11.如图,在△ABC 中,AB=AC ,∠B=50°,P 是边 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顶点 A 重合),则∠BPC 的度数可能是A .50°B .80°C .100°D .130° 12.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等于相邻外角的度数,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3B .4C .6D .12 二、填空题13.如图,在锐角△ABC 中,AB=4,∠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4.-12019+22020×(12)2021=_____________ 15.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8,则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__.16.记x=(1+2)(1+22)(1+24)(1+28)…(1+2n ),且x+1=2128,则n=______.17.分解因式:2288a a -+=_______18.因式分解:3a 2﹣27b 2=_____.19.如图,△ABC 中,E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与AB 交于点D ,BF=12,CF=3,则AC = .20.如图,△ABC 中,∠C=90°,∠ABC=60°,BD 平分∠ABC ,若AD=6,则CD=_______.三、解答题21.解下列分式方程 (1)2233111x x x x +-=-+- (2)32122x x x =--- 22.如图,点E ,F 在BC 上,BE =CF ,∠A =∠D ,∠B =∠C ,AF 与DE 交于点O .(1)求证:AB =DC ;(2)试判断△O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3.如图,△ABC 中,∠C =90°,∠A =30°.(1)用尺规作图作AB 边上的中垂线DE ,交AC 于点D ,交AB 于点E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连接BD ,求证:BD 平分∠CB A .24.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用1200元购书若干本,并按该书定价7元出售,很快售完.由于该书畅销,第二次购书时,每本书的批发价已比第一次提高了20%,他用1500元所购该书的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按定价售出200本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4折售完剩余的书.(1)第一次购书的进价是多少元?(2)试问该老板这两次售书总体上是赔钱了,还是赚钱了(不考虑其他因素)?若赔钱,赔多少;若赚钱,赚多少?25.2020年2月22日深圳地铁10号线华南城站试运行,预计今年6月正式开通.在地铁的建设中,某段轨道的铺设若由甲乙两工程队合做,12天可以完成,共需工程费用27720元;已知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是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的1.5倍,且甲队每天的工程费用比乙队多250元.(1)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若工程管理部门决定从这两个队中选一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从节约资金的角度考虑,应选择哪个工程队?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设小李每小时走x 千米,则小张每小时走(x+1)千米,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小李所用时间-小张所用时间=半小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小李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1515112x x -=+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利用幂的乘方运算和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详解】解:A 、a 2•a 3=a 5,故此选项错误;B 、122a a ÷= a 10,故此选项错误;C 、(a 3)3=a 9,故此选项错误;D 、(-a )6=a 6,故此选项正确.【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等知识,正确运用相关法则是解题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4x3﹣2x)÷(﹣2x)=﹣2x2+1.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法则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3a2•2a3=-6a5,故A错误;B、4a6÷(-2a3)=-2a3,故B错误;C、(-a3)2=a6,故C正确;D、(ab3)2=a2b6,故B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乘法、除法以及幂的乘方,正确理解幂的运算法则是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走高速用的时间比走国道少花1.5小时”列出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可得,走高速所用时间150202.5x-小时,走国道所用时间150x小时即150150201.52.5x x--=故答案选择C.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及其变形列出等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由11m n-=1利用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得出m-n=-mn,代入原式=222m mn nm mn n--+-计算可得.【详解】∵11m n-=1,∴n mmn mn-=1,则n mmn-=1,∴mn=n-m,即m-n=-mn,则原式=()22m n mnm n mn---+=22mn mnmn mn---+=3mnmn-=-3,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得m、n的值,再分情况讨论:①若腰为2,底为4,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舍去;②若腰为4,底为2,再由三角形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m-2=0,n-4=0,∴m=2,n=4,又∵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①若腰为2,底为4,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②若腰为4,底为2,则周长为:4+4+2=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m、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甲种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千克,则乙种机器人每小时搬运(x+600)千克,由题意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时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解答时根据甲搬运5000kg所用时间与乙搬运8000kg所用时间相等建立方程是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先求出∠ACD=30°,然后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详解】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DC=90°,∴∠ACD+∠DCB=90°,∠B+∠DCB=90°,∴∠ACD=∠B=30°.∵AD=3cm.在Rt△ACD中,AC=2AD=6cm,在Rt△ABC中,AB=2AC=12cm,∴AB的长度是12cm.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10.C解析: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涉及到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代入题目相关数据,即可解题.【详解】解:在△ABC中,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二分之一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与点M,N,则直线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则DA=DB,△ADC的周长由线段AC,AD,DC组成,△ABC的周长由线段AB,BC,CA组成而DA=DB,因此△ABC的周长为10+7=17.故选C.【点睛】本题考察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根本性质,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从题目本身引发思考,以此为解题思路.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ACB=5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A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BPC>∠A , 再因为∠B=50°,所以∠BPC<180°-50°=130°进而可得答案.【详解】∵AB=AC,∠B=50°,∴∠B=∠ACB=50°,∴∠A=180°-50°×2=80°,∵∠BPC=∠A+∠ACP,∴∠BPC>∠A,∴∠BPC>80°.∵∠B=50°,∴∠BPC<180°-50°=130°,则∠BPC的值可能是100°.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12.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设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x°,由在正多边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恰好等于它的外角的度数,即可得方程:x+x=180,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设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x°,∵一个内角的度数恰好等于它的外角的度数,∴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 x°,∴x+x=180,解得:x=90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360°÷90°=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详解】如图在AC上截取AE=AN连接BE∵∠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AM=∠NAM∵AM解析:22【解析】【分析】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详解】如图,在AC上截取AE=AN,连接BE∵∠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AM=∠NAM,∵AM=AM∴△AME≌△AMN(SAS),∴ME=MN.∴BM+MN=BM+ME≥BE.∵BM+MN有最小值.当BE是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时,BE⊥AC,又AB=4,∠BAC=45°,此时,△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2即BE取最小值为22∴BM+MN的最小值是22【点睛】解此题是受角平分线启发,能够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把BM+MN进行转化,但是转化后没有办法把两个线段的和的最小值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而导致错误.14.【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2-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201920202021202020201111212222⨯⨯⨯-+()=-+() 202011=1222⨯⨯-+() 11=1=22-+-;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5.360°【解析】【分析】根据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回答即可【详解】解:由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知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外角和掌握解析:360°.【解析】【分析】根据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回答即可.【详解】解:由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可知,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外角和,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64【解析】试题分析:先在前面添加因式(2﹣1)再连续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求出x 然后根据指数相等即可求出n 值解:(1+2)(1+22)(1+24)(1+28)…(1+2n )=(2﹣1)(1+2)(1+解析:64【解析】试题分析:先在前面添加因式(2﹣1),再连续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求出x ,然后根据指数相等即可求出n 值.解:(1+2)(1+22)(1+24)(1+28)…(1+2n ),=(2﹣1)(1+2)(1+22)(1+24)(1+28)…(1+2n ),=(22﹣1)(1+22)(1+24)(1+28)…(1+2n ),=(2n ﹣1)(1+2n ),=22n ﹣1,∴x+1=22n ﹣1+1=22n ,2n=128,∴n=64.故填64.考点:平方差公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关键是乘一个因式(2﹣1)然后就能依次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了.17.【解析】=2()=故答案为解析:22(2)a -【解析】22a 8a 8-+=2(2a 4a 4-+)=()22a 2-.故答案为()22a 2-. 18.3(a+3b )(a ﹣3b )【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3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一步分解因式【详解】3a2-27b2=3(a2-9b2)=3(a+3b )(a-3b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解析:3(a +3b )(a ﹣3b ).【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3,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一步分解因式.【详解】3a 2-27b 2,=3(a 2-9b 2),=3(a+3b )(a-3b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19.15【解析】试题分析:因为E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F=BF 因为BF=12CF=3所以AF=BF=12所以AC=AF+FC=12+3=1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析:15【解析】试题分析:因为EF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F=BF,因为BF=12,CF=3,所以AF=BF=12, 所以AC =AF+FC=12+3=15.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0.3【解析】【分析】由于∠C=90°∠ABC=60°可以得到∠A=30°又由BD 平分∠ABC 可以推出∠CBD=∠ABD=∠A=30°BD=AD=6再由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结果【详【解析】【分析】由于∠C =90°,∠ABC =60°,可以得到∠A =30°,又由BD 平分∠ABC ,可以推出∠CBD =∠ABD =∠A =30°,BD =AD =6,再由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结果.【详解】∵∠C =90°,∠ABC =60°,∴∠A =30°.∵BD 平分∠ABC ,∴∠CBD =∠ABD =∠A =30°,∴BD =AD =6,∴CD =12BD =6×12=3. 故答案为3.【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性质和定理.三、解答题21.(1)无解.(2)x=76 【解析】【分析】各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 (1)2233111x x x x +-=-+- 去分母得,2(x+1)-3(x-1)=x+3,解方程,得,x=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 (2)32122x x x =--- 去分母得,2x=3-2(2x-2) 解方程得,x=76, 经检验,x=76是原方程的解.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2.(1)证明见解析(2)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详解】证明:(1)∵BE=CF,∴BE+EF=CF+EF,即BF=CE.又∵∠A=∠D,∠B=∠C,∴△ABF≌△DCE(AAS),∴AB=DC.(2)△OEF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ABF≌△DCE,∴∠AFB=∠DEC.∴OE=OF.∴△OEF为等腰三角形.23.(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12AB的长度为半径画弧,过两弧的交点作直线,交AC于点D,AB于点E,直线DE就是所要作的AB边上的中垂线;(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出∠ABD=∠A=30°,然后求出∠CBD=30°,从而得到BD平分∠CBA.【详解】(1)解:如图所示,DE就是要求作的AB边上的中垂线;(2)证明:∵DE是AB边上的中垂线,∠A=30°,∴AD=BD,∴∠ABD=∠A=30°,∵∠C=90°,∴∠ABC=90°﹣∠A=90°﹣30°=60°,∴∠CBD=∠ABC﹣∠ABD=60°﹣30°=30°,∴∠ABD=∠CBD,∴BD平分∠CB A.【点睛】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以及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弦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24.赚了520元【解析】【分析】(1)设第一次购书的单价为x元,根据第一次用1200元购书若干本,第二次购书时,每本书的批发价已比第一次提高了20%,他用1500元所购该书的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1)先求出第一次和第二次购书数目,再根据卖书数目×(实际售价﹣当次进价)求出二次赚的钱数,再分别相加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设第一次购书的单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1200x+10=1500(120)0x,解得:x=5,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解,答:第一次购书的进价是5元;(2)第一次购书为1200÷5=240(本),第二次购书为240+10=250(本),第一次赚钱为240×(7﹣5)=480(元),第二次赚钱为200×(7﹣5×1.2)+50×(7×0.4﹣5×1.2)=40(元),所以两次共赚钱480+40=520(元),答:该老板两次售书总体上是赚钱了,共赚了520元.【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掌握这次活动的流程,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1)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30天;(2)应选甲工程队单独完成;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5x 天,根据甲工程队完成的工作量+乙工程队完成的工作量=整项工程,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甲工程队每天的费用是y元,则乙工程队每天的费用是(y﹣250)元,根据甲、乙两工程队合作12天共需费用27720元,即可得出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两队每天所需费用,再求出两队单独完成这些工程所需总费用,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设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5x 天,依题意,得:12121.5x x+=1,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5x=30.答:甲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0天,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30天;(2)设甲工程队每天的费用是y元,则乙工程队每天的费用是(y﹣250)元,依题意,得:12y+12(y﹣250)=27720,解得:y=1280,∴y﹣250=1030.甲工程队单独完成共需要费用:1280×20=25600(元),乙工程队单独完成共需要费用:1030×30=30900(元).∵25600<30900,∴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的费用低,应选甲工程队单独完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合理设出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020-2021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OB ∠.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 ∠的两边于C ,D 两点,连接CD .②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E ,连接CE ,DE .③连接OE 交CD 于点M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CEO DEO ∠=∠B .CM MD =C .OCD ECD ∠=∠ D .12OCED S CD OE =⋅四边形 2.下列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能完成镶嵌的是( )A .2个正八边形和1个正三角形B .3个正方形和2个正三角形C .1个正五边形和1个正十边形D .2个正六边形和2个正三角形 3.如图,Rt △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10cm ,AC=6cm ,则BE 的长度为( )A .10cmB .6cmC .4cmD .2cm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一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 若点P 的坐标为11,423a a ⎛⎫ ⎪-+⎝⎭,则a 的值为( )A .1a =-B .7a =-C .1a =D .13a =5.下列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B .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C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D .两个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6.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2x y)x 2y -+( B .() 2x y)2x y -+--( C .()x 2y)x 2y ---( D .() 2x y)2x y +-+( 7.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A .236a a a ⋅=B .(2)(3)6a a a ⋅=C .236()a a =D .623a a a ÷= 8.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 cm ,则AB 的长度是( )A .3cmB .6cmC .9cmD .12cm9.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4C .17D .20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a a a += B .33(2)6a a = C .22(1)1a a -=- D .32a a a ÷=11.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 1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九边形B .八边形C .七边形D .六边形二、填空题13.将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摆放,量得∠1+∠2+∠3+∠4=220°,则∠5=__.14.关于x 的分式方程12122a x x -+=--的解为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5.如图,小新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5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下去,小新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__米.16.已知m n t y z x z x y x y z==+-+-+-,则()()()y z m z x n x y t -+-+-的值为________.17.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22x a x -=-的解为非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 3,1﹣2a ,8,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9.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 m 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 m 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30天完成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如果设原计划每天铺设 x 管道,那么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0.已知16x x +=,则221x x+=______ 三、解答题21.如图,在Rt ABC ∆中,90BCA ∠=︒,30A ∠=︒.(1)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并标出D 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BD ,求证:BD 平分CBA ∠.22.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密码与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而诸如“123456”、生日等简单密码又容易被破解,因此利用简单方法产生一组容易记忆的6位数密码就很有必要了.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其原理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如多项式:x 3+2x 2﹣x ﹣2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 ﹣1)(x +1)(x +2),当x =18时,x ﹣1=17,x +1=19,x +2=20,此时可以得到数字密码171920.(1)根据上述方法,当x =21,y =7时,对于多项式x 3﹣xy 2分解因式后可以形成哪些数字密码?(写出两个)(2)若多项式x 3+(m ﹣3n )x 2﹣nx ﹣21因式分解后,利用本题的方法,当x =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求m 、n 的值.23.解分式方程:(1)1123x x =- ;(2)2124+=+111x x x -- 24.如图,点E ,F 在BC 上,BE =CF ,∠A =∠D ,∠B =∠C ,AF 与DE 交于点O .(1)求证:AB =DC ;(2)试判断△O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5.先化简,再求值:2282242x x x x x x +⎛⎫÷-- ⎪--⎝⎭,其中2210x 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出是角平分线的作图,进而解答即可.【详解】由作图步骤可得:OE 是AOB ∠的角平分线,∴∠COE=∠DOE ,∵OC=OD ,OE=OE ,OM=OM ,∴△COE ≌△DOE ,∴∠CEO=∠DEO ,∵∠COE=∠DOE ,OC=OD ,∴CM=DM ,OM ⊥CD ,∴S 四边形OCED =S △COE +S △DOE =111222OE CM OE DM CD OE +=g g g , 但不能得出OCD ECD ∠=∠,∴A 、B 、D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只需要明确几个几何图形在一点进行平铺就是几个图形与这一点相邻的所有内角之和等于360°即可。

京改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附答案)

京改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附答案)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京改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B 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若∠A=54°,∠B=48°,则∠CDE 的大小为( )A .44°B .40°C .39°D .38° 2.如图,将一个长方形纸条折成如图的形状,若已知∠1=140°,则∠2为( ) A .50° B .60° C .70° D .80° 3.下列各组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8,12,20 B .2,3,4 C .5,12,13 D .4,5,6 4.如图,圆的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圆上的点A 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将该圆沿数轴滚动一周,点A 到达A '的位置,则点A '表示的数是( ) A .1π- B .1π-- C .1-1或ππ-+ D .1--1ππ-或 5.若方程52x -=a x +4(2)x x -有增根,则增根可能为( ) A .0 B .2 C .0或2 D .1 6.如图,已知AD 为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上的高,且tan ∠B=43.AC 上有一点E ,满足AE ∶EC=2∶3.那么,tan ∠ADE 是( ) A .3 B .2 C .1 D .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7.如图,已知AB //EF ,AF 平分∠BFE ,AF ⊥DF ,CF ⊥AB ,若∠ADF =56°,给出下列结论:①∠CFD =34°;②DF 平分∠BFH ;③∠BFE =∠DFH ;④∠BFE =2∠CFD .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下列五个数中: ① 3.14;② 227;③ 3.33333…;④ π;⑤ 3.030030003…(每两个3之间依次增加一个0),无理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a --2()a b +的结果是( )A .-b -2B .b +2C .b -2D .-2a -b -2 10.若,则的值为( )A .0B .C .D .二、填空题11.若3x 8-和3y 8-互为相反数,则x+y 的平方根为______.12.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a 千米/时,水流速度是b 千米/时,则轮船逆流航行10千米所用时间为______小时.13.如图,ABC ∆中,AB AC =,120A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M 、N ,若1MN =,则BC =________.14.如图,在Rt △ABC 中,∠ABC=90°,∠C=60°,AC=10,将BC 向BA 方向翻折过去,使点C 落在BA 上的点C′,折痕为BE ,则EC 的长度是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15.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均为1,正方形ABCM ,CDEN ,MNPQ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正方形MNPQ 的面积为__________.1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角的比是2∶5,那么底角的度数为____. 17.如图:90BAC ∠=︒,AB AC =,且(4,3)B -,(4,0)C ,则A 点坐标为_______. 18.如图在ABC 中,45ABC ∠=︒,30ACB ∠=︒,2AB cm =,点P 是直线AC 上的一个动点(与A ,C 两点不重合),点F 是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与BC 两点不重合),连结点P ,点F ,使PFC △与BAC 全等,则AP =________. 19.如图,△ABC ≌△AED ,若AB=AE ,∠1=27°,则∠2=________. 20.下列4个分式:①233a a ++;②22x y x y --;③22m m n ;④21m +,中最简分式○…………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三、解答题 21.已知a 是16的算术平方根,b 是9的平方根,c 是﹣27的立方根,求a 2+b 2+c 3+a ﹣c+2的值. 22.阅读下面的情景对话,然后解答问题:(1)①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小红得出命题:“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请判断小红提出的命题是否正确,并填空 (填“正确”或“不正确”);②若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4、10,则ABC ∆是奇异三角形吗? (填“是”或“不是”);(2)在ABC Rt ∆中,︒=∠90ACB .AB=c ,AC=b . BC=a ,且b >a ,若ABC Rt ∆是奇异三角形.求a :b :c ;(3)如图,ABC Rt ∆中︒=∠90ACB ,以AB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点E 是AC 上方的一点,且满足AE=AD ,CE=CB .①求证:△ACE 是奇异三角形;②当△AC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DBC 的度数.○…………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23.如右图所示,有一个圆柱,底面圆的直径为16π cm,高BC =12 cm,P 为BC 的中点,求蚂蚁从A 点爬到P 点的最短距离.24.如图所示,某公路一侧有A 、B 两个送奶站,C 为公路上一供奶站,CA 和CB 为供奶路线,现已测得AC =8km ,BC =15km ,AB =17km ,∠1=30°,若有一人从C 处出发,沿公路边向右行走,速度为2.5km/h ,问:多长时间后这个人距B 送奶站最近?25.计算:22-(-1)0+()-1. 26.解方程: 2236111x x x -=+-- 27.数学课堂上,张老师写出了下面四个等式,仔细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22221312,2413,3514,4615⨯+=⨯+=⨯+=⨯+=,… (1)请你按照这个规律再写出两个等式: ; (2)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仅含字母n (n 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出来:你发现的规律是 . (3)请你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说明这个等式的正确性: 28.计算:()()0232018111331333--⎛⎫⎛⎫-+-+÷--- ⎪ ⎪⎝⎭⎝⎭ 29.已知5252a b ==-+,求22a ab b -+的值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ACB ,利用角平分线得出∠DCB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A=54°,∠B=48°, ∴∠ACB=180°﹣54°﹣48°=78°, ∵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DCB=12×78°=39°, ∵DE ∥BC ,∴∠CDE=∠DCB=39°,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2.C【解析】【分析】如图(见解析),先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可得//AB CD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的度数,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详解】如图,由长方形的性质得://AB CD13180∴∠+∠=︒1140∠=︒3180140∴∠=︒-∠=︒由折叠的性质得:223180∠+∠=︒,即2240180∠+︒=︒解得270故选:C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京改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附答案)

京改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A卷(附答案)

○…………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 京改版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A 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5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5的点 B .面积为5的正方形边长是5 C .5介于2和3之间 D .5表示5的平方根 2.若x ,y 满足|x-3|+6y -=0,则以x ,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14 C .15 D .12或15 3.若面积为27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3<< B .3x 4<< C .4x 5<< D .5x 6<< 4.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 A .2()a a = B .若(0)a b ab >≠,则11a b < C .||||||a b ab ⋅= D .若m 为整数,则21724m ⎛⎫++ ⎪⎝⎭是整数 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C =3∠CBD ,∠ADC =3∠CDB ,∠C =128°,则∠A 的度数是( ) A .60° B .76° C .77° D .78° 6.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 8.如图,已知矩形ABCD ,24AD =,16CD =,点R 、P 分别是DC ,BC 上的点,点E 、F 分别是AP ,RP 的中点,当点P 在BC 上从B 向C 移动而点R 不动时,○…………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若9CR =,则EF =( ). A .12 B .12.5 C .9 D .不能确定 9.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除零以外任何一个实数都有倒数 B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零C .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D .任何一个实数都能用数轴上的一点表示,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10.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DE ,要使△ABC ≌△DEF ,则需要再添加的一组条件不可以是( )A .∠A=∠D ,∠B =∠DEF B .BC=EF ,AC=DFC .AB ⊥AC ,DE ⊥DFD .BE=CF ,∠B =∠DEF二、填空题11.已知分式方程2133ax x +=--有增根,那么a =_______.12.已知a 、b 是有理数,若|a|=3,b 2=4,则a+b 的所有值为_____________。

2020-2021北京市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质量约为0.056盎司.将0.056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为() A. 5.6x10 1B. 5.6x10 2C. 5.6x10 3D. 0.56x10 12.如图,R3ABC 中,AD 是NBAC 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E,若AB=10cm, AC=6cm,则BE 的长度为()( 4/n + 4那么代数式〃? +I mA. -2B. -1C. 2D. 34 .计算:Ex ,-2x ) + ( _ 2x )的结果是( )A. 2x 2- 1B. -2x2-1 c. -2x2+l D , - 2x 25.2019年7月30 口阳朔至鹿寨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已知从阳朔至鹿寨国道的路程为150E1,现在高速路程缩短了 20k 〃,若走高速的平均车速是走国道的2.5倍,所花时间 比走国道少用L5小时,设走国道的平均车速为双〃/〃,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7 .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匕"-1 =?一的解是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X-l 1-XA. 〃?V4且〃?彳3B. m<4C.加9 且阳#3D.加>5且加r6nrm + 2的值是(♦寺) 150-20 150 f _ A. -------------- ——= 1.5 x 2.5x 150 150-20 ♦ . B. -------- - ----- = 1.52.5% x150 150-20 C. --- - -------- 二 1.3150-20 150 D. ------- - --- =1.2)6.如图,在^ABC 中,ZACB=90°,分别以点A 和B 为圆心,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以相同的长(大于?AB ) 2交BC 于点E,连接CD,C. ZA=ZBEDD. ZECD=ZEDC3.如果,/ +2m —2 = 0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L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2 点P.若点P 的坐标为(2a, b+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A. a=bB. 2a+b= - 1C. 2a - b=l 9 .如图,在△ABC 中,以点8为圆心,以84长为半径画弧交边8c 于点。

2020-2021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2021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 .②④③①D .④③②①2.如图,将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纸板,按如图方式放在桌面上,则a ∠的度数是( )A .42oB .40oC .36oD .32o 3.若长度分别为,3,5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A .1B .2C .3D .8 4.运用图腾解释神话、民俗民风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下列图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如图,在ABC ∆中,90︒∠=C ,8AC =,13DC AD =,BD 平分ABC ∠,则点D 到AB 的距离等于( )A .4B .3C .2D .16.若△ABC 三边分别是a 、b 、c ,且满足(b ﹣c )(a 2+b 2)=bc 2﹣c 3 , 则△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7.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一些硬纸片拼成的图形面积来解释一些代数恒等式.例如图①可以用来解释(a +b)2-(a -b)2=4ab.那么通过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验证了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 )A .a 2-b 2=(a +b)(a -b)B .(a -b)2=a 2-2ab +b 2C .(a +b)2=a 2+2ab +b 2D .(a -b)(a +2b)=a 2+ab -b 2 8.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 cm ,则AB 的长度是( )A .3cmB .6cmC .9cmD .12cm9.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EF BC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F ,过点O 作OD AC ⊥于点D ,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EF BE CF =+B .点O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 C .90BOC A ∠=+∠oD .设OD m =,AE AF n +=,则12AEF S mn ∆= 10.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AB .BC .CD .D 11.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等于相邻外角的度数,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3B .4C .6D .12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 O 为坐标原点, (4,0)A -, (0,3)B ,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 点 P (不与点 A B O 、、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 Rt ABO ∆全等,且这个以点 P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Rt ABO ∆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的三角形个数为( )。

2021年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解析】.doc

2021年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质量检测试卷 【解析】.doc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是()A.x≠1 B. x=1 C. x≠0 D. x=0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3a﹣2a=1 B. a2+a5=a7 C. a2•a5=a7 D.(ab)3=ab33.下列各式①,②,③,④中,是分式的有()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八边形5.若(x+4)(x﹣3)=x2+mx﹣n,则()A. m=﹣1,n=12 B. m=﹣1,n=﹣12 C. m=1,n=﹣12 D. m=1,n=126.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7.下列等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A. B.C. D.8.在①(﹣1)0=1,②(﹣1)1=﹣1,③3a﹣2=,④(﹣x)5÷(﹣x)3=﹣x2中,其中正确的式子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D=BC,AD=DE=EB,那么∠A的度数是()A. 30° B. 45° C. 55° D. 60°10.如图,把一直尺放置在一个三角形纸片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6>180° B.∠2+∠5<180° C.∠3+∠4<180° D.∠3+∠7>180°二、填空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a+b=﹣1,a﹣b=3,则a2﹣b2= .12.分解因式:a﹣2ax+ax2.13.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14.如图,AB∥CD,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若∠ABE=70°,则∠ECD= 度.15.计算÷(+)= .16.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17.观察下列各等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n为正整数).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2,1)、B(4,1)、C(1,3).与△ABC与△ABD 全等,则点D坐标为.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16分.)19.化简下列分式(1)(2).20.计算下列各式(1)﹣3xy÷(2)•(﹣)21.已知2x2﹣x﹣2=0,求()•(x﹣2)的值.22.解分式方程:+=1.四、解答题(本题共30分,第23~25题每题5分,第26题7分,第27题8分.)23.如图,在△ABC和△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求证:(1)∠ACB=∠DBE;(2)∠ACB=∠AFB.24.某工厂加工1000个机器零件以后,改进操作技术,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2.5倍.现在加工1000个机器零件,可提前15天完成.求改进操作技术后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25.在锐角△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且l与m相交于点P.若∠A=60°,∠ACP=24°,求∠ABP的度数.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与△DEF全等,其中A、B、C的对应顶点分别为D、E、F,且AB=BC.若A点的坐标为(﹣3,1),B、C两点的纵坐标均为﹣3,D、E两点在y轴上.(1)求证:等腰△BCA两腰上的高相等;(2)求△BCA两腰上高线的长;(3)求△DEF的高线FP的长.27.(8分)(202X秋•东城区期末)在等边△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1)若点E是AB的中点,如图1,求证:AE=DB.(2)若点E不是AB的中点时,如图2,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是()A. x≠1 B. x=1 C. x≠0 D. x=0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得,x﹣1≠0,解得x≠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从以下三个方面透彻理解分式的概念:(1)分式无意义⇔分母为零;(2)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零;(3)分式值为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3a﹣2a=1 B. a2+a5=a7 C. a2•a5=a7 D.(ab)3=ab3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结合选项分别进行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等运算,然后选择正确选项.解答:解:A、3a﹣2a=a,原式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a2和a5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C、a2•a5=a7,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ab)3=a3b3,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等知识,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式①,②,③,④中,是分式的有()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考点:分式的定义.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解答:解:①是分式,②是整式,③是整式,④是分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定义,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不是分式,是整式.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八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此题可以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和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设所求正n边形边数为n,由题意得(n﹣2)•180°=360°×2解得n=6.则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方程的思想.关键是记住内角和的公式与外角和的特征: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5.若(x+4)(x﹣3)=x2+mx﹣n,则()A. m=﹣1,n=12 B. m=﹣1,n=﹣12 C. m=1,n=﹣12 D. m=1,n=12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分析:首先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展开(x+4)(x﹣3),然后根据多项式各项系数即可确定m、n的值.解答:解:∵(x+4)(x﹣3)=x2+x﹣12,而(x+4)(x﹣3)=x2+mx﹣n,∴x2+x﹣12=x2+mx﹣n,∴m=1,n=12.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的定义和乘法法则,首先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展开,再根据多项式的定义确定m、n的值.6.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考点:约分.分析:首先把分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把相同的因子约掉.解答:解:=,=﹣,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主要把分式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进行约分.7.下列等式从左到右变形正确的是()A. B.C. D.考点:分式的基本性质.分析:根据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A 分子分母加减,分式的值改变,故A错误;B 当a=0时分式无意义,故B错误;C 当a=0时分式无意义,故C错误;D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8.在①(﹣1)0=1,②(﹣1)1=﹣1,③3a﹣2=,④(﹣x)5÷(﹣x)3=﹣x2中,其中正确的式子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非零的零次幂,可判断①,根据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可判断②,根据负整指数幂,可判断③,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可判断④.解答:解:①非零的零次幂等于1,故①正确;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故②正确;③3不能﹣2次方,故③错误;④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根据法则计算是解题关键.9.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D=BC,AD=DE=EB,那么∠A的度数是()A. 30° B. 45° C. 55° D. 6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方程思想.分析:根据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设∠ABD=x,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则可用x的代数式表示∠A、∠ABC、∠C,再在△ABC中,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A的度数.解答:解:∵DE=EB∴设∠BDE=∠ABD=x,∴∠AED=∠A=2x,∴∠BDC=∠C=∠ABC=3x,在△ABC中,3x+3x+2x=180°,解得x=22.5°.∴∠A=2x=22.5°×2=4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①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②三角形的外角通常情况下是转化为内角来解决.10.如图,把一直尺放置在一个三角形纸片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A.∠1+∠6>180° B.∠2+∠5<180° C.∠3+∠4<180° D.∠3+∠7>1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3+∠4=180°,∠2=∠7,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2+∠3=180°+∠A,推出结果后判断各个选项即可.解答:解:A、∵DG∥EF,∴∠3+∠4=180°,∵∠6=∠4,∠3>∠1,∴∠6+∠1<180°,故A选项错误;B、∵DG∥EF,∴∠5=∠3,∴∠2+∠5=∠2+∠3=(180°﹣∠1)+(180°﹣∠ALH)=360°﹣(∠1+∠ALH)=360°﹣(180°﹣∠A)=180°+∠A>180°,故B选项错误;C、∵DG∥EF,∴∠3+∠4=180°,故C选项错误;D、∵DG∥EF,∴∠2=∠7,∵∠3+∠2=180°+∠A>180°,∴∠3+∠7>180°,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二、填空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a+b=﹣1,a﹣b=3,则a2﹣b2= ﹣3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而将已知数据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a+b=﹣1,a﹣b=3,∴a2﹣b2=(a+b)(a﹣b)=﹣1×3=﹣3.故答案为:﹣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12.分解因式:a﹣2ax+ax2a(1﹣x)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提取a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a(1﹣2x+x2)=a(1﹣x)2.故答案为:a(1﹣x)2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3.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 2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的值是0的条件是,分子为0,分母不为0.解答:解:分式值为0,则2x﹣4=0,解得x=2,当x=2时,x+1=3≠0.故当x=2时,分式的值是0.点评:分式是0的条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分母不能是0,这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14.如图,AB∥CD,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若∠ABE=70°,则∠ECD= 110 度.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ABC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ECD的度数.解答:解:∵∠ABE+∠ABC=180°,∠ABE=70°,∴∠ABC=110°,∵AB∥CD,∴∠ECD=∠ABC=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ECD=∠ABC.15.计算÷(+)= 2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6.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4(m﹣n)x2.考点:最简公分母.分析: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2)凡单独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一个因式;(3)同底数幂取次数最高的,得到的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解答:解:分式、、的分母分别是2x2、4(m﹣n)、x,故最简公分母是4(m﹣n)x2;故答案为4(m﹣n)x2.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及求法.通常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一般方法:①如果各分母都是单项式,那么最简公分母就是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所有不同字母都写在积里.②如果各分母都是多项式,就可以将各个分母因式分解,取各分母数字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凡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整式)为底数的幂的因式都要取最高次幂.17.观察下列各等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n为正整数).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本题重在理解规律,从规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间的数值都是相反数,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化简即可.解答:解:原式=2(1﹣)+2(﹣)+2(﹣)…+2(﹣)=2(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规律求值,能够理解本题中给出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2,1)、B(4,1)、C(1,3).与△ABC与△ABD 全等,则点D坐标为(1,﹣1),(5,3)或(5,﹣1).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根据图形结合A、B、C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共有3个符合条件的点,∵△ABD与△ABC全等,∴AB=AB,BC=AD或AC=AD,∵A(2,1)、B(4,1)、C(1,3).∴D1的坐标是(1,﹣1),D2的坐标是(5,3),D3的坐标是(5,﹣1),故答案为:(1,﹣1),(5,3)或(5,﹣1).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坐标与图形性质,注意要进行分类讨论,能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16分.)19.化简下列分式(1)(2).考点:约分.分析:(1)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即可求解;(2)先将分子与分母分别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即可求解.解答:解:(1)=﹣;(2)===.点评:本题考查了约分的定义及方法.约去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由约分的概念可知,要首先将分子、分母转化为乘积的形式,再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式并约去,注意不要忽视数字系数的约分.20.计算下列各式(1)﹣3xy÷(2)•(﹣)考点:分式的乘除法.分析:(1)直接利用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求出即可;(2)直接利用分式的乘法运算法则求出即可.解答:解:(1)﹣3xy÷=﹣;(2)•(﹣)=﹣6xy.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1.已知2x2﹣x﹣2=0,求()•(x﹣2)的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将括号内的部分通分,因式分解后约分,再代入求值.解答:解:()•(x﹣2)=•(x﹣2)=,∵2x2﹣x﹣2=0,∴2x2=x+2.∴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悉约分、通分、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22.解分式方程:+=1.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可得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3)(x﹣3),得3+x(x+3)=x2﹣93+x2+3x=x2﹣9解得x=﹣4检验:把x=﹣4代入(x+3)(x﹣3)≠0,∴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先求出整式方程的解,检验后判定分式方程解的情况.四、解答题(本题共30分,第23~25题每题5分,第26题7分,第27题8分.)23.如图,在△ABC和△BDE中,点C在边BD上,边AC交边BE于点F,若AC=BD,AB=ED,BC=BE.求证:(1)∠ACB=∠DBE;(2)∠ACB=∠AF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证明△ABC≌△DEB,即可解决问题.(2)证明∠DBE=∠ACB,得到∠AFB=∠DBE+∠ACB=2∠ACB,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证明:(1)在△ABC和△BDE中,,∴△ABC≌△DEB(SSS),∴∠ACB=∠DBE.(2)如图,∵△ABC≌△DEB,∴∠DBE=∠ACB,∴∠AFB=∠DBE+∠ACB=2∠ACB,∴∠ACB=∠AFB.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牢固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灵活解题的基础和关键.24.某工厂加工1000个机器零件以后,改进操作技术,工作效率提高到原来的2.5倍.现在加工1000个机器零件,可提前15天完成.求改进操作技术后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改进前每天加工x个,则改进后每天加工2.5x个,根据改进技术前后的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解:设改进前每天加工x个,则改进后每天加工2.5x个,根据题意,得,解得:x=40,经检验,x=40是原方程的解,∴2.5x=100.答:改进后每天加工100个零件.点评: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有关工程问题的实际问题的而运用题,分式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由工作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25.在锐角△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且l与m相交于点P.若∠A=60°,∠ACP=24°,求∠ABP的度数.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到∠ABP=∠CBP=∠BCP,在锐角△ABC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到3∠ABP+∠A+∠ACP=180°,再把已知条件代入可求得∠ABP.解答:解:∵直线m为∠ABC的角平分线,∴∠ABP=∠CBP,∵直线l为BC的中垂线,∴PB=PC,∴∠CBP=∠BCP,∴∠ABP=∠CBP=∠BCP,在锐角△ABC中,3∠ABP+∠A+∠ACP=180°,又∵∠A=60°,∠ACP=24°,∴∠ABP=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3∠ABP+∠A+∠ACP=180°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与△DEF全等,其中A、B、C的对应顶点分别为D、E、F,且AB=BC.若A点的坐标为(﹣3,1),B、C两点的纵坐标均为﹣3,D、E两点在y轴上.(1)求证:等腰△BCA两腰上的高相等;(2)求△BCA两腰上高线的长;(3)求△DEF的高线FP的长.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如图,作辅助线;证明△AKC≌△CHA,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证明∠BAC=∠EDF,AC=DF,进而证明△AKC≌△DP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在△ABC中,分别作高线AH、CK,则∠AKC=∠CHA.∵AB=BC,∴∠BAC=∠BCA.在△AKC和△CHA中,,∴△AKC≌△CHA(AAS),∴CK=AH.(2)∵A点的坐标为(﹣3,1),B、C两点的纵坐标均为﹣3,∴AH=4.又∵CK=AH,∴CK=AH=4.(3)∵△ABC≌△DEF,∴∠BAC=∠EDF,AC=DF.在△AKC和△DPF中,,∴△AKC≌△DPF(AAS),∴PF=KC=4.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的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其性质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27.(8分)(202X秋•东城区期末)在等边△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ED=EC.(1)若点E是AB的中点,如图1,求证:AE=DB.(2)若点E不是AB的中点时,如图2,试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E,∠BCE=30°,再根据ED=EC,得出∠D=∠BCE=30°,再证出∠D=∠DEB,得出DB=BE,从而证出AE=DB;(2)作辅助线得出等边三角形AEF,得出AE=EF,再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出DB=EF,证出AE=DB.解答:(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点E是AB的中点,∴CE平分∠ACB,AE=BE,∴∠BCE=30°,∵ED=EC,∴∠D=∠BCE=30°.∵∠ABC=∠D+∠BED,∴∠BED=30°,∴∠D=∠BED,∴BD=BE.∴AE=DB.(2)解:AE=DB;理由: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如图所示:∴∠AEF=∠ABC,∠AFE=∠ACB.∵△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A=60°,AB=AC=BC,∴∠AEF=∠ABC=60°,∠AFE=∠ACB=60°,即∠AEF=∠AFE=∠A=60°,∴△AEF是等边三角形.∴∠DBE=∠EFC=120°,∠D+∠BED=∠FCE+∠ECD=60°,∵DE=EC,∴∠D=∠ECD,∴∠BED=∠ECF.在△DEB和△ECF中,,∴△DEB≌△ECF(AAS),∴DB=EF,∴AE=B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20-2021北京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八年级数学上期末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质量约为0.056盎司.将0.0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5.6×10﹣1B.5.6×10﹣2C.5.6×10﹣3D.0.56×10﹣12.如图,以∠AOB的顶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E,过点E作射线OE,连接C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B.△COD是等腰三角形C.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D.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对称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236a ab b⎛⎫=⎪⎝⎭B.1a ba b b a-=--C.112a b a b+=+D.1x yx y--=-+4.如图,AB∥CD,BC∥AD,AB=CD,BE=DF,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对数是()A.3B.4C.5D.65.如图,在Rt△ABC中,∠ACB=90°,∠B=30°,CD是斜边AB上的高,AD=3 cm,则AB的长度是( )A.3cm B.6cm C.9cm D.12cm6.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12 C.16 D.18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2a,b+1),则a与b的数量关系为()A.a=b B.2a+b=﹣1 C.2a﹣b=1 D.2a+b=18.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A B.B C.C D.D9.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序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两螺丝的距离之最大值为何?A.5B.6C.7D.1010.23x可以表示为( )A.x3+x3B.2x4-x C.x3·x3D.62x x211.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等于相邻外角的度数,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3B.4C.6D.1212.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B.2∠A=∠1+∠2C.3∠A=2∠1+∠2D.3∠A=2(∠1+∠2)二、填空题13.分解因式:3327a a -=___________________.14.如果24x k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 的值是__________.15.等边三角形有_____条对称轴.16.分解因式:2a 2﹣8=_____.17.-12019+22020×(12)2021=_____________ 18.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22x a x -=-的解为非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9.计算:()201820190.1258-⨯=________.20.已知a +b =5,ab =3,b a a b+=_____. 三、解答题21.先化简再求值:(a +2﹣52a -)•243a a --,其中a =12-. 22.先化简,再求值:222221422x x x x xx x x ⎛⎫-+-+÷ ⎪-+⎝⎭,且x 为满足22x -≤<的整数. 23.已知:如图,点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 ,且AB =DE ,BE =CF . 求证:ABC DEF △≌△.24.如图,点C 、E 分别在直线AB 、DF 上,小华想知道∠ACE 和∠DEC 是否互补,但是他没有带量角器,只带了一副三角板,于是他想了这样一个办法:首先连结CF ,再找出CF 的中点O ,然后连结EO 并延长EO 和直线AB 相交于点B ,经过测量,他发现EO =BO ,因此他得出结论:∠ACE 和∠DEC 互补,而且他还发现BC =EF.小华的想法对吗?为什么?25.解方程:24111x xx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2.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连接CE、DE,根据作图得到OC=OD,CE=DE.∵在△EOC与△EOD中,OC=OD,CE=DE,OE=OE,∴△EOC≌△EOD(SSS).∴∠AOE=∠BOE,即射线OE是∠AOB的平分线,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作图得到OC=OD,∴△COD是等腰三角形,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作图得到OC=OD,又∵射线OE平分∠AOB,∴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C、D两点关于OE所在直线对称,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作图不能得出CD平分OE,∴CD不是OE的平分线,∴O、E两点关于CD所在直线不对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乘方、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及分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22222()3(3)9a a ab b b==,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B.a b a b a ba b b a a b a b a b+-=+=-----,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C.11b a a ba b ab ab ab++=+=,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D.()1x y x yx y x y---+==-++,故该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A解析:A【解析】解:∵AB∥CD,BC∥AD,∴∠ABD=∠CDB,∠ADB=∠CBD.在△ABD和△CDB中,∵,∴△ABD≌△CDB(ASA),∴AD=BC,AB=CD.在△ABE和△CDF中,∵,∴△ABE≌△CDF(SAS),∴AE=CF.∵BE=DF,∴BE+EF=DF+EF,∴BF=DE.在△ADE和△CBF中,∵,∴△ADE≌△CBF(SSS),即3对全等三角形.故选A.5.D解析:D【解析】【分析】先求出∠ACD=30°,然后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详解】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ADC=90°,∴∠ACD+∠DCB=90°,∠B+∠DCB=90°,∴∠ACD=∠B=30°.∵AD=3cm.在Rt△ACD中,AC=2AD=6cm,在Rt△ABC中,AB=2AC=12cm,∴AB的长度是12cm.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6.B解析:B【解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n×150°,解得:n=12,故选B.7.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作图方法可得点P在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横纵坐标的和为0,即2a+b+1=0,∴2a+b=﹣1.故选B.8.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只有选项C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9.C解析:C【解析】依题意可得,当其中一个夹角为180°即四条木条构成三角形时,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取到最大值,为夹角为180°的两条木条的长度之和.因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若长度为2和6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时,此时三边长为3,4,8,不符合;若长度为2和3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时,此时三边长为4,5,6,符合,此时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6;若长度为3和4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时,此时三边长为2,6,7,符合,此时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7;若长度为4和6的两条木条的夹角调整成180°时,此时三边长为2,3,10,不符合.综上可得,任意两螺丝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7,故选C10.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B、原式=42x .2x x-,故B的结果不是3C、原式=6x,故C的结果不是32x.D、原式=42x,故D的结果不是32x.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法则,熟悉掌握是关键.11.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设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x°,由在正多边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恰好等于它的外角的度数,即可得方程:x+x=180,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设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x°,∵一个内角的度数恰好等于它的外角的度数,∴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 x°,∴x+x=180,解得:x=90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360°÷90°=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平角的定义及翻折的性质,就可求出2∠A=∠1+∠2这一始终保持不变的性质.【详解】∵在四边形ADA′E中,∠A+∠A′+∠ADA′+∠AEA′=360°,则2∠A+(180°-∠2)+(180°-∠1)=360°,∴可得2∠A=∠1+∠2.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内角和及翻折的性质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翻折的性质.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取公因式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属于基础题解析:()()333a a a +-【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然后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即可.【详解】解:()()()3232739333a a a a a a a -=-=+- 故答案为()()333a a a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取公因式、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因式,属于基础题.14.±4【解析】【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2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2的乘积的2倍也就是kx 由此对应求得k 的数值即可【详解】∵是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kx=±2×2⋅x∴k=±4故答案为:±4【解析:±4.【解析】【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 和2的平方,那么中间项为加上或减去x 和2的乘积的2倍也就是kx ,由此对应求得k 的数值即可.【详解】∵24x kx ++是一个多项式的完全平方,∴kx=±2×2⋅x , ∴k=±4. 故答案为:±4. 【点睛】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式,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计算公式.15.3【解析】试题解析: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 解析:3【解析】试题解析: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考点:轴对称图形.16.2(a+2)(a ﹣2)【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详解】解:2a2﹣8=2(a2﹣4)=2(a+2)(a ﹣2)故答案为:2(a+2)(a ﹣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一解析:2(a+2)(a ﹣2)【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详解】解:2a 2﹣8=2(a 2﹣4),=2(a+2)(a ﹣2).故答案为:2(a+2)(a ﹣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一般是一提二套,先考虑能否提公式式,再考虑能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注意要分解彻底.17.【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12-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201920202021202020201111212222⨯⨯⨯-+()=-+() 202011=1222⨯⨯-+() 11=1=22-+-;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8.且【解析】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2x-a )=x-2去括号移项合并得:3x=2a-2解得:∵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且解得:a≥1且a≠4解析:1a ≥-且2a ≠【解析】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2x -a )=x -2,去括号移项合并得:3x =2a -2, 解得:223a x -=, ∵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2203a -≥且 22203a --≠, 解得:a ≥1 且a ≠4 . 19.8【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化成指数相同的幂的乘法根据积的乘方可得答案【详解】原式=(−0125)2018×820188=(−0125×8 )20188=8故答案为:8【点睛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化成指数相同的幂的乘法,根据积的乘方,可得答案.【详解】原式= (−0.125)2018×82018⨯8= (−0.125×8)2018⨯8=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方.20.【解析】【分析】将a+b=5ab=3代入原式=计算可得【详解】当a+b=5ab=3时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解析:193.【解析】【分析】将a+b=5、ab=3代入原式=()2222a b abb aab ab+-+=,计算可得.【详解】当a+b=5、ab=3时,原式=22 b a ab+=()22 a b abab+-=25233-⨯=19 3.故答案为19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三、解答题21.﹣2a ﹣6,-5【解析】【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然后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再把a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 +2﹣52a -)•243a a -- =(2)(2)52(2)×223-a a a a a a +--⎡⎤-⎢⎥--⎣⎦ =(3)(3)2(2)×23-a a a a a +--⎡⎤⎢⎥-⎣⎦=﹣2a ﹣6,当a =12-时,原式=﹣2a ﹣6=﹣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232x -,52- 【解析】【分析】 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选取使分式有意义的x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 解:原式2(1)(2)(2)2(1)(2)x x x x x x x x ⎡⎤-+-=+÷⎢⎥-+⎣⎦ 122x x xx x --⎛⎫=+÷ ⎪⎝⎭ 232x x x -=⋅ 232x -=, 0x ≠Q 且1x ≠,2x ≠-∴在22x -<…范围内符合分式的整数有1x =-, 则原式23522--==-.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3.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AB ∥DE 可得∠B=∠DEF .再由BE=CF 可得BC=EF ,然后再利用SAS 证明△ABC ≌△DEF .试题解析:∵AB ∥DE ,∴∠B=∠DEF .∵BE=CF ,∴BE+EC=FC+EC ,即BC=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B DEF BC EF ⎧⎪∠∠⎨⎪⎩===,∴△ABC ≌△DEF (SAS ).24.对,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得到内错角相等,得到两直线平行,进而得到同旁内角互补.【详解】解:∵O 是CF 的中点,∴CO =FO(中点的定义)在△COB 和△FOE 中CO FO COB EOF EO BO =⎧⎪∠=∠⎨⎪=⎩,∴△COB ≌△FOE(SAS)∴BC =EF,∠BCO =∠F∴AB ∥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CE 和∠DEC 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做题时用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知识,要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25.x=-5【解析】【分析】先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再验根.【详解】 解:24111x xx -=-- 24+111x x x =-- ()()()()()()4+11111111x x x x x x x x ⎛⎫⨯-+=⨯-+ ⎪ ⎪-+-⎝⎭()2411x x x ++=-224+1x x x +=-22+14x x x -=--5x =-经检验:5x =-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原分式方程的解为5x =-.【点睛】考核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关于x的方程x2﹣2mx﹣m﹣1=0的根的情况()A.没有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不能确定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两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27cm B.30cm C.40cm D.48cm3.方程2x2+3x﹣4=0的两根倒数之和为()A.B.﹣C.D.以上答案都不对4.如图,下列四组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AB=CDC.AB=CD,AD∥BC D.AB∥CD,AD∥BC5.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A.8人B.9人C.10人D.11人6.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A.B.C.D.7.若ab>0,bd<0,一次函数y=﹣x﹣的图象大致形状是()A.B.C.D.8.已知P1(﹣3,y1)、P2(2,y2)是y=﹣2x+1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B.4cm2C.6cm2D.12cm210.如图,某电信公司提供了A,B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元)之间的关系,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方案比B方案便宜20元B.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方案比A方案便宜12元C.若通讯费用为60元,则B方案比A方案的通话时间多D.若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则通话时间是145分或185分二、填空题(共8小题).11.方程2x(x﹣3)=5(x﹣3)的根是.12.在继承和发扬红色学校光荣传统,与时俱进,把育英学校建成一所文明的、受社会尊敬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如图所示,一根旗杆的升旗的绳垂直落地后还剩余1米,若将绳子拉直,则绳端离旗杆底端的距离(BC)有5米.则旗杆的高度.13.如果方程2x2+kx﹣6﹣k=0的一个根是﹣3,那么另一个根是,k=.14.如图,Rt△ABC中,∠BAC=90°,D,E,F分别为AB,BC,AC的中点,已知DF =5,则AE=.15.将直线y=﹣2x﹣3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解析式.16.如图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s(km)与时间t(min)的函数关系图.当16≤t≤30时,s 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17.直线l1:y=x+1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a,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mx+n 的解集为.18.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N在对角线AC上(可与点A,C重合),MN=2,点P,Q在正方形的边上.下面四个结论中,①存在无数个四边形PMQN是平行四边形;②存在无数个四边形PMQN是菱形;③存在无数个四边形PMQN是矩形;④至少存在一个四边形PMQN是正方形.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三、解答题(19题5分,20题4分,21、22、23、24、25题都是每题6分,26题7分,共46分)19.解方程:x2+5x﹣14=0.20.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做一个矩形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所示),使AB=CD,EF=GH.(2)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它的依据是.(3)将直尺紧靠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矩形,它的依据是.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2,0).(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以O、A、B、C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则点C的坐标为(直接写出答案).2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m+2)x+2=0(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正整数m的值.23.某养殖户每年的养殖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每年均为4万元,可变成本逐年增长,已知该养殖户第1年的可变成本为2.6万元,设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第3年的可变成本为万元;(2)如果该养殖户第3年的养殖成本为7.146万元,求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x.2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BE⊥AD于点E,延长AD至F,使DF=AE,连接CF.(1)判断四边形EBCF的形状,并证明;(2)若AF=9,CF=3,求CD的长.25.已知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是x轴上一定点,其坐标为C(1,0),一个动点P从原点出发沿O﹣B﹣A﹣C﹣O方向移动,连接PC.(1)当线段PC与线段AB平行时,求点P的坐标,并求此时△POC的面积与△AOB的面积的比值.(2)当△AOB被线段P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时,求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若△AOB被线段P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比为1:5时,求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26.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和点P(点P在M内部或M上),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图形M上存在点Q,使得0≤PQ≤2,那么称点P为图形M的和谐点.已知点A(﹣4,3),B(﹣4,﹣3),C(4,﹣3),D(4,3).(1)在点P1(﹣2,1),P2(﹣1,0),P3(3,3)中,矩形ABCD的和谐点是;(2)如果直线y=x+上存在矩形ABCD的和谐点P,直接写出点P的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3)如果直线y=x+b上存在矩形ABCD的和谐点E,F,使得线段EF上的所有点(含端点)都是矩形ABCD的和谐点,且EF>2,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x的方程x2﹣2mx﹣m﹣1=0的根的情况()A.没有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不能确定解:关于x的方程x2﹣2mx﹣m﹣1=0中,a=1,b=﹣2m,c=﹣m﹣1,∴△=b2﹣4ac=(﹣2m)2﹣4×(﹣m﹣1)=(2m+1)2+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两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27cm B.30cm C.40cm D.48cm解:根据题意设直角边分别为3xcm与4xcm,由斜边为20cm,根据勾股定理得:(3x)2+(4x)2=202,整理得:x2=16,解得:x=4,∴两直角边分别为12cm,16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2+16+20=48cm.故选:D.3.方程2x2+3x﹣4=0的两根倒数之和为()A.B.﹣C.D.以上答案都不对解:设方程2x2+3x﹣4=0的两根为α、β,则α+β=﹣,αβ=﹣2,∴===,故选:A.4.如图,下列四组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AB=CDC.AB=CD,AD∥BC D.AB∥CD,AD∥BC解: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5.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A.8人B.9人C.10人D.11人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x人,第一轮过后有(1+x)个人感染,第二轮过后有(1+x)+x(1+x)个人感染,那么由题意可知1+x+x(1+x)=100,整理得,x2+2x﹣99=0,解得x=9或﹣11,x=﹣11不符合题意,舍去.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9人.故选:B.6.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A.B.C.D.解:∵四边形为矩形,∴OB=OD=OA=OC,在△EBO与△FDO中,∵,∴△EBO≌△FDO(ASA),∴阴影部分的面积=S△AEO+S△EBO=S△AOB,∵△AOB与△ABC同底且△AOB的高是△ABC高的,∴S△AOB=S△OBC=S矩形ABCD.故选:B.7.若ab>0,bd<0,一次函数y=﹣x﹣的图象大致形状是()A.B.C.D.解:根据题意,ab>0,bd<0,则>0,<0,∴﹣<0,﹣>0,故其图象过一二四象限,即C符合,故选:C.8.已知P1(﹣3,y1)、P2(2,y2)是y=﹣2x+1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确定解:∵P1(﹣3,y1)、P2(2,y2)是y=﹣2x+1的图象上的两个点,∴y1=6+1=7,y2=﹣4+1=﹣3,∵7>﹣3,∴y1>y2.故选:A.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2B.4cm2C.6cm2D.12cm2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BE=ED.∵AD=9cm=AE+DE=AE+BE.∴BE=9﹣AE,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2+AE2=BE2.解得AE=4.∴△ABE的面积为3×4÷2=6.故选:C.10.如图,某电信公司提供了A,B两种方案的移动通讯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x(元)之间的关系,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通话时间少于120分,则A方案比B方案便宜20元B.若通话时间超过200分,则B方案比A方案便宜12元C.若通讯费用为60元,则B方案比A方案的通话时间多D.若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则通话时间是145分或185分解:A方案的函数解析式为:y A=;B方案的函数解析式为:y B=;当B方案为50元,A方案是40元或者60元时,两种方案通讯费用相差10元,将y A=40或60代入,得x=145分或195分,故D错误;观察函数图象可知A、B、C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方程2x(x﹣3)=5(x﹣3)的根是x=3或x=.解:原方程可化为:2x(x﹣3)﹣5(x﹣3)=0,(2x﹣5)(x﹣3)=0,2x﹣5=0或x﹣3=0,解得:x1=,x2=3;故原方程的解为x=3或x=.12.在继承和发扬红色学校光荣传统,与时俱进,把育英学校建成一所文明的、受社会尊敬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如图所示,一根旗杆的升旗的绳垂直落地后还剩余1米,若将绳子拉直,则绳端离旗杆底端的距离(BC)有5米.则旗杆的高度12米.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根据题意可得:(x+1)2=x2+52,解得:x=12,答:旗杆的高度为12米.故答案为:12米.13.如果方程2x2+kx﹣6﹣k=0的一个根是﹣3,那么另一个根是,k=3.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m,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3.14.如图,Rt△ABC中,∠BAC=90°,D,E,F分别为AB,BC,AC的中点,已知DF =5,则AE=5.解:∵D,F分别为AB,AC的中点,∴DF是△ABC的中位线,∴BC=2DF=10,在Rt△ABC中,E为BC的中点,∴AE=BC=5,故答案为:5.15.将直线y=﹣2x﹣3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解析式y=﹣2x﹣7.解:y=﹣2(x+2)﹣3=﹣2x﹣7.故答案为:y=﹣2x﹣7.16.如图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s(km)与时间t(min)的函数关系图.当16≤t≤30时,s 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2t﹣20.解:由函数图象得,当16≤t≤30时,函数图像过点(16,12)和(30,40),设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kt+b,将(16,12),(30,40)代入得:,解得:,故当16≤t≤30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2t﹣20.故答案为:S=2t﹣20.17.直线l1:y=x+1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a,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mx+n 的解集为x≥1.解:将点P(a,2)坐标代入直线y=x+1,得a=1,从图中直接看出,当x≥1时,x+1≥mx+n,故答案为:x≥1.18.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M,N在对角线AC上(可与点A,C重合),MN=2,点P,Q在正方形的边上.下面四个结论中,①存在无数个四边形PMQN是平行四边形;②存在无数个四边形PMQN是菱形;③存在无数个四边形PMQN是矩形;④至少存在一个四边形PMQN是正方形.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④.解:如图,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P,交AB于Q.∵PQ垂直平分线段MN,∴PM=PN,QM=Q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N=∠QAN=45°,∴∠APQ=∠AQP=45°,∴AP=AQ,∴AC垂直平分线段PQ,∴MP=MQ,∴四边形PMQN是菱形,在MN运动过程中,这样的菱形有无数个,当点M与A或C重合时,四边形PMQN是正方形,∴①②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三、解答题(19题5分,20题4分,21、22、23、24、25题都是每题6分,26题7分,共46分)19.解方程:x2+5x﹣14=0.解:原方程可化为(x﹣2)(x+7)=0.得x﹣2=0或x+7=0,(1分)解得x=2或x=﹣7.(1分)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1=2,x2=﹣7.(1分)20.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做一个矩形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①所示),使AB=CD,EF=GH.(2)摆放成如图②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它的依据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将直尺紧靠窗框的一个角(如图③),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④,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矩形,它的依据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解:(2)它的依据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它的依据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答案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2,0).(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以O、A、B、C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则点C的坐标为(1,3)(直接写出答案).解:(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A(1,﹣3)、B(2,0)代入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3x﹣6;(2)如图,因为OA=AB,所以以O、A、B、C为顶点的菱形的对角线为OB和AC,因为OB与AC互相垂直平分,所以点C与点A关于y轴对称,所以C点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2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m+2)x+2=0(m≠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正整数m的值.【解答】(1)证明:∵m≠0,△=(m+2)2﹣4m×2=m2﹣4m+4=(m﹣2)2,而(m﹣2)2≥0,即△≥0,∴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x﹣1)(mx﹣2)=0,x﹣1=0或mx﹣2=0,∴x1=1,x2=,当m为正整数1或2时,x2为整数,即方程的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正整数m的值为1或2.23.某养殖户每年的养殖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每年均为4万元,可变成本逐年增长,已知该养殖户第1年的可变成本为2.6万元,设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第3年的可变成本为 2.6(1+x)2万元;(2)如果该养殖户第3年的养殖成本为7.146万元,求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x.解:(1)由题意,得第3年的可变成本为:2.6(1+x)2,故答案为:2.6(1+x)2;(2)由题意,得4+2.6(1+x)2=7.146,解得:x1=0.1,x2=﹣2.1(不合题意,舍去).答:可变成本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10%.24.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BE⊥AD于点E,延长AD至F,使DF=AE,连接CF.(1)判断四边形EBCF的形状,并证明;(2)若AF=9,CF=3,求CD的长.【解答】(1)四边形EBCF是矩形,证明:∵四边形ABCD菱形,∴AD=BC,AD∥BC,又∵DF=AE,∴DF+DE=AE+DE,即:EF=AD,∴EF=BC,∴四边形EBCF是平行四边形,又∵BE⊥AD,∴∠BEF=90°.∴四边形EBCF是矩形;(2)∵四边形ABCD菱形,∴AD=CD.∵四边形EBCF是矩形,∴∠F=90°,∵AF=9,CF=3,∴设CD=x,则DF=9﹣x,∴x2=(9﹣x)2+32,解得:x=5,∴CD=5.25.已知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点C是x轴上一定点,其坐标为C(1,0),一个动点P从原点出发沿O﹣B﹣A﹣C﹣O方向移动,连接PC.(1)当线段PC与线段AB平行时,求点P的坐标,并求此时△POC的面积与△AOB的面积的比值.(2)当△AOB被线段P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时,求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3)若△AOB被线段P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比为1:5时,求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解:根据题意可画出图形,如图所示,∵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A(2,0),B(0,2),∴OA=OB=2,∴∠OAB=∠OBA=45°,∴.(1)当线段PC与线段AB平行时,可画出图形,设PC所在直线为:y=﹣x+m,∵C(1,0),∴﹣1+m=0,解得,m=1,∴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x+1,∴P(0,1);此时,,∴.故答案为:P(0,1);△POC的面积与△AOB的面积的比值为.(2)由题意可知,点C是线段OA的中点,当△AOB被线段PC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时,点P与点B重合,此时P(0,2),设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2x+2.(3)根据题意,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所示,此时,过点P作PD⊥x轴于点D,∴,解得,∴AD=PD=,∴OD=OA﹣AD=2﹣=,∴P(,),设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y=k1x+b1,∴,解得,,∴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y=4x﹣4;②当点P在线段OB上时,如图所示,此时,∴,解得,,∴P(0,),设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y=k2x+b2,∴,解得,,∴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y=x+;综上可知,线段P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4x﹣4或y=x+.26.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和点P(点P在M内部或M上),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图形M上存在点Q,使得0≤PQ≤2,那么称点P为图形M的和谐点.已知点A(﹣4,3),B(﹣4,﹣3),C(4,﹣3),D(4,3).(1)在点P1(﹣2,1),P2(﹣1,0),P3(3,3)中,矩形ABCD的和谐点是P1,P3;(2)如果直线y=x+上存在矩形ABCD的和谐点P,直接写出点P的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3)如果直线y=x+b上存在矩形ABCD的和谐点E,F,使得线段EF上的所有点(含端点)都是矩形ABCD的和谐点,且EF>2,直接写出b的取值范围.解:(1)如图1中,根据点P为图形M的和谐点的定义,观察图象可知P1,P3是矩形ABCD的和谐点.故答案为:P1,P3.(2)如图2中,当直线y=x+上的点P到直线AB的距离为2时,可得,同时也满足条件,由题意,此时P1,P2是矩形的和谐点,观察图象可知:当﹣4≤t≤﹣2时,点P是矩形的和谐点;当直线y=x+上的点P到直线AD的距离为2时,可得P4(﹣1,1),同时P3(3,3)也满足条件,观察图象可知:当﹣1≤t≤3时,点P是矩形的和谐点;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4≤t≤﹣2或﹣1≤t≤3.(3)如图3中,当b=3时,图中线段EF上的点都是和谐点,且EF=.当b=2时,图中线段E'F'上的点都是和谐点,且EF>.观察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b的值为2≤b<3.根据对称性,同法可证,当﹣3<b≤﹣2时,也满足条件.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b的值为:2≤b<3或﹣3<b≤﹣2.。

2020-2021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5)

2020-2021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5)

2020-2021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5)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OB ∠.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 ∠的两边于C ,D 两点,连接CD .②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E ,连接CE ,DE .③连接OE 交CD 于点M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CEO DEO ∠=∠B .CM MD =C .OCD ECD ∠=∠ D .12OCED S CD OE =⋅四边形 2.如图,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 dm,圆柱的高为2 dm ,在圆柱的侧面上,过点A 和点C 嵌有一圈金属丝,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A .45 dmB .22 dmC .25 dmD .42 dm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一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 若点P 的坐标为11,423a a ⎛⎫ ⎪-+⎝⎭,则a 的值为( )A .1a =-B .7a =-C .1a =D .13a =4.如图,在△ABC 中,∠ACB=90°,分别以点A 和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CD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D=BDB .BD=CDC .∠A=∠BED D .∠ECD=∠EDC5.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点D 为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90EDF ∠=︒,下列结论:①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E CF =;③BDE ADF ∆∆≌;④BE CF EF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6.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CBD 的度数为( )A .30°B .45°C .50°D .75° 7.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 cm ,则AB 的长度是( )A .3cmB .6cmC .9cmD .12cm8.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DC ∆的周长为10,7AB =,则ABC ∆的周长为( )A .7B .14C .17D .20 9.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等于相邻外角的度数,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3B .4C .6D .12 10.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3B .4C .5D .6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 O 为坐标原点, (4,0)A -, (0,3)B ,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 点 P (不与点 A B O 、、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 Rt ABO ∆全等,且这个以点 P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Rt ABO ∆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的三角形个数为( )。

2020-2021北京市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0-2021北京市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Rt △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10cm ,AC=6cm ,则BE 的长度为( )A .10cmB .6cmC .4cmD .2cm2.斑叶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的一粒种子重约0.0000005克.将0.0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5×107B .5×10﹣7C .0.5×10﹣6D .5×10﹣63.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 有( )A .8个B .7个C .6个D .5个 4.计算:(4x 3﹣2x )÷(﹣2x )的结果是( ) A .2x 2﹣1B .﹣2x 2﹣1C .﹣2x 2+1D .﹣2x 2 5.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3B .4C .5D .6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 O 为坐标原点, (4,0)A -, (0,3)B ,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 点 P (不与点 A B O 、、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 Rt ABO ∆全等,且这个以点 P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 Rt ABO ∆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的三角形个数为( )。

A .9B .7C .5D .3 7.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DE⊥AB 于E ,DE 平分∠ADB,则∠B=( )A .40°B .30°C .25°D .22.5〫8.如图,若x 为正整数,则表示()2221441x x x x +-+++的值的点落在( )A .段①B .段②C .段③D .段④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若点P 的坐标为(2a ,b+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 )A .a=bB .2a+b=﹣1C .2a ﹣b=1D .2a+b=110.如图,在△ABC 中,∠ABC =90°,∠C =20°,DE 是边AC 的垂直平分线,连结AE ,则∠BAE 等于( )A .20°B .40°C .50°D .70°11.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 .∠A=∠1+∠2B .2∠A=∠1+∠2C .3∠A=2∠1+∠2D .3∠A=2(∠1+∠2) 12.若关于x 的方程244x a x x =+--有增根,则a 的值为( ) A .-4 B .2 C .0 D .4二、填空题13.如图,已知△ABC 中,BC=4,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若AC=6,则△BCD 的周长=_________14.已知2m =a ,32n =b ,则23m +10n =________.15.-12019+22020×(12)2021=_____________ 16.若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8,则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__.17.若x 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_______.18.已知x m =6,x n =3,则x 2m ﹣n 的值为_____.19.连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与其它各顶点,可将多边形分成11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20.分式293x x --当x _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三、解答题21.计算: 22142a a a ---. 22.共有1500kg 化工原料,由A ,B 两种机器人同时搬运,其中,A 型机器人比B 型机器每小时多搬运30kg ,A 型机器人搬运900kg 所用时间与B 型机器人搬运600kg 所用时间相等,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运完?23.为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某工厂购进甲、乙两种型号的机器人用来进行垃圾分类,甲型机器人比乙型机器人每小时多分20kg ,甲型机器人分类800kg 垃圾所用的时间与乙型机器人分类600kg 垃圾所用的时间相等。

2020-2021学年度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9套)

2020-2021学年度北京市各区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9套)
经检验: x 1是原方程的解. ………………………………………………………………… 5 分
初二数学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
C
20.证明:∵AD=EB, ∴AD-BD=EB-BD. 即 AB=ED.……………………… 1 分 ∵AC∥EF, ∴∠A=∠E.
A
D B
E
F
……………………………2 分
+,-$./01"2 345/!1678$9:&
!&!' DEFGHIJ
(&#
)& *#
+&,
-& *,
#&KL# !"#M# ".//$# %J "#N,O;PQ# R!#%.!0$$# S!DT
!J
(&/$1
)&'/1
+&2/1
-&"/1
0&! U" VW % ,XY& Z[ % \M]& ^' ( _`abc# defgh&) fgij
L!
!#" Q -# .8OÙ "#; ! ÚlQ "# #ÛÜ" # !-.!.# Q . jQ /# ÑÝ !/# -/' ¤91L # UDÉystOÙ "-# !-# -#¥}D!¦# ÷e'
éO !#D
L#
!"#$% 2 &!' " &"
#"'¹Ø' Q -J!"#ïfDPQ# ë§âQ -O!"#MDP/QDéO !"#G ) Ó ¨ ¸ B Ð y D L # S j Q - J !"# ø/QDA)Q'K©LM# Q -J!"# /Q !DA)Q'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共二套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共二套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 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 .235a a a +=B .235a a a ⋅=C .()326ab ab =D .1025a a a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 1(2)A -,,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 )A.()21-,-B.(21)-,C.()2, 1D. (1)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图形都有对称轴B.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C.若ABC ∆与DEF ∆成轴对称,则ABC DEF ∆≌D.点A ,点B 在直线L 两旁,且AB 与直线L 交于点O ,若AO BO =,则点A 与点B 关于直线L 对称4. 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321x x x x -=- B .()()2339a a a +-=- C.()()2933a a a -=+- D .()()22x y x y x y +=+- 5.()22 ( ) x a x ax a -++的计算结果是( )A .3232x ax a +-B .33x a -C.3232x a x a +- D .222322x ax a a ++-6. 若6, 3a b ab +==, 则2233a b ab +的值是( ) A .9 B .27 C.19 D .547.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72xyB .92xy C.4xy D .2xy8.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 .30B .150 C.30或 150 D .129. 已知点()1,P a 与(),2Q b 关于x 轴成轴对称,又有点(),2Q b 与点(),M m n 关于y 轴成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 )A .3B .3- C. 1 D .1-10. 已知30AOB ∠=︒,点P 在AOB ∠的内部,点1P 和点P 关于OA 对称,点2P 和点P 关于OB 对称,则12P O P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 条对称轴.12.()3511m a a a ⋅=,则m 的值为 . 13.计算()22133x y xy ⎛⎫-⋅= ⎪⎝⎭. 14. 等腰ABC 中,10 30AB AC A ==∠=︒,, 则腰AB 上的高等于 .15. 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为了平衡制成了轴对称图形,已知OC 是对称轴,35,30A BCO ∠=︒∠=︒,那么AOB ∠=_ .16. 若22210a b b -+-+=,则a = ,b = .17. 已知如图,3 BC 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O OE AB OF AC ,, 则三角形OEF 的周长为 .18.利用利用一个a a ⨯的正方形,1个b b ⨯的正方形和2个a b ⨯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从而可得到因式分解的公式 .三、解答题 (本题共7小题,共46分)19. 计算:(1)()()23342a bab ÷ (2)()32222322x y x y xy xy --+÷20. 因式分解:(1)22327a b - (2)()282x x --21. 已知:如图,已知ABC ,(1)分别画出与ABC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111A B C ;(2)写出111A B C 各顶点坐标:(3)求ABC 的面积.22. 如图, ABD 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BE DC =.23. 先化简,再求值:()()()2[2]x y x y x y x -++-÷,其中3, 1x y ==24. 已知:如图ABC 中, 30, , 4AB AC C AB AD AD cm =∠=︒⊥=,, 求BC 的长.25.下面是某同学对多项式()()2242464x x x x -+-++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解:设24x x y -= 原式()() 2 6 4y y =+++ (第一步)2 816y y =++ (第二步)()24y =+ (第三步) ()2244x x =-+ (第四步) 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运用了因式分解的 .A.提取公因式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D.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2)该同学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彻底? (填“彻底”或“不彻底”)若不彻底,请直接写出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222221x xx x --++进行因式分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BACCB 6-10:DACBD二、填空题11.3 12. 2 13. 33x y - 14. 515. 130 16.21、(对一个空给2分,两个空都对给3分) 17.3 18.()2222a ab b a b ++=+ 三、解答题(19) (每题3分)解:(1)32a b (积的乘方对的给2分) (2) 2312x y xy --+ (20) (每题3分)(1)23223273(9)3(3)(3)a b a b a b a b -=-=+-; (2)2228(2)816(4)x x x x x --=-+=-. (做对第一步的给2分)(21) (8分) (1)作图2分(2)()()()1110,2?4,1 2,4A B C (一空一分) (3分)111341423225222ABC S ∆=⨯-⨯⨯-⨯⨯-⨯⨯= (3分) (22) (6分)证明: ABD 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 ,60AD AB AC AE DAB CAE ∴==∠=∠=︒,(2 分)DAC BAE ∴∠=∠DAC BAE ∴≌(2 分)BE DC ∴=(2分)(23) (6分)x y - (去括号合并对了给2分)2 (前面计算对了,答案错了扣1分)(24) (6分)30AB AC C =∠=︒,30,120B C BAC ∴∠=∠=︒∠=︒(2分),30AB AD DAC ⊥∴∠=︒30,DAC C AD DC ∴∠=∠=︒∴=(2分)8BC BD CD AD DC cm =+=+= (2 分)(25).(8分)(1) C ; (2分)(2)分解不彻底: (1分) ()42x -(2分)(3) 设22x x y -= (1分)原式() 2 1y y =++ 221y y =++()21y =+ ()2221x x =-+ ()41x =-(2分)2020-2021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3)2=a5B.a2•a3=a5C.a6÷a2=a3D.3a2﹣2a2=12.以下图形中对称轴的数量小于3的是()3.下列式子中,与分式的值相等的是( )A.B.C.D.4.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B=25°,则∠EOB的度数为()A.60°B.70°C.75°D.85°5.计算(﹣a﹣b)2等于()A.a2+b2B.a2﹣b2C.a2+2ab+b2D.a2﹣2ab+b26.将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2放置,若∠1=45°,则∠2的度数为()A.145°B.135°C.120°D.115°7.如图,A,B,C表示三个居民小区,为丰富居民们的文化生活,现准备建一个文化广场,使它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文化广场应建在()A.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B.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C.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D.∠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8.如图,把一副三角尺叠放在一起,若AB∥CD,则∠1的度数是()A.75°B.60°C.45°D.30°9.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A.48°B.36°C.30°D.24°10.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时,连PQ交AC边于D,则DE的长为()11.某市道路改造中,需要铺设一条长为1200米的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了8天完成任务.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米,根据题意,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12.已知a是方程x2+x﹣2015=0的一个根,则的值为()A.2014 B.2015 C.D.二、填空题13.点P(﹣1,3)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4.如图所示,有一块三角形的镜子,小明不小心弄破裂成1、2两块,现需配成同样大小的一块.为了方便起见,需带上块,其理由是.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为.16.若4x2+2(k-3)x+9是完全平方式,则k=______.17.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m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m后,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30天完成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的长度,如果设原计划每天铺设xm管道,那么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8.如图,六边形ABCDEF的六个内角都相等,若AB=1,BC=CD=3,DE=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等于.三、解答题19.化简:(x+y)2﹣(x+y)(x﹣y) 20. (x2+y2)2﹣4x2y2.21.化简:22.解分式方程:23.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交CB于点D,过点D作DE⊥AB于点E.(1)求证:△ACD≌△AED;(2)若∠B=30°,CD=1,求BD的长.24.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交AB、AC于E、F,求证:EF=BE+CF.25.我市某县为创建省文明卫生城市,计划将城市道路两旁的人行道进行改造,经调查可知,若该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来做恰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该工程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则需要的天数是规定时间的2倍,若甲、乙两工程队合作6天后,余下的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来做还需3天完成.(1)问该县要求完成这项工程规定的时间是多少天?(2)已知甲工程队做一天需付给工资5万元,乙工程队做一天需付给工资3万元.现该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完成,该县准备了工程工资款65万元.请问该县准备的工程工资款是否够用?26.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探究: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请选择正确的一个)A.a2-2ab+b2=(a-b)2B.a2-b2=(a+b)(a-b)C.a2+ab=a(a+b)(2)应用:利用你从(1)选出的等式,完成下列各题:①已知9x2-4y2=24,3x+2y=6,求3x-2y的值;②计算:27.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C边上的一点,DG∥AB,延长AB到E,使BE=GD,连接DE交BC于F.(1)求证:GF=BF;(2)若△ABC的边长为a,BE的长为b,且a,b满足(a﹣7)2+b2﹣6b+9=0,求BF的长.参考答案1.B.2.D3.A4.B5.C6.B7.C8.A.9.A10.B11.B.12.D13.答案为:(1,3).14.答案为:第1,利用SAS得出全等三角形,即可配成与原来同样大小的一块.15.答案为:20°.16.答案为:9或﹣3 .17.答案为:或.18.答案为:15.19.原式=x2+2xy+y2﹣x2+y2=2xy+2y2.20.(x2+y2)2﹣4x2y2=(x2+y2﹣2xy)(x2+y2+2xy)=(x﹣y)2(x+y)2.21.原式====.22.去分母得:1+2x﹣6=x﹣4,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23.(1)证明:∵AD平分∠CAB,DE⊥AB,∠C=90°,∴CD=ED,∠DEA=∠C=90°,∵在Rt△ACD和Rt△AED中∴Rt△ACD≌Rt△AED(HL);(2)解:∵DC=DE=1,DE⊥AB,∴∠DEB=90°,∵∠B=30°,∴BD=2DE=2.24.解:∵△ABC中BD、CD平分∠ABC、∠ACB,∴∠1=∠2,∠5=∠6,∵EF∥BC,∴∠2=∠3,∠4=∠6,∴∠1=∠3,∠4=∠5,根据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的原则可知,BE=ED,DF=FC,故EF=ED+DF=BE+CF.25.26. (1)B;(2)①,4;②;27.⑴证明:△DGF≌△EBF,GF=BF;⑵∵(a-7)2+b2-6b+9=0,∴a=7,b=3, BF=2.。

北京育英中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北京育英中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北京育英中学八年级上册压轴题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压轴题1.某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对“三角形内角或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探究.(1)如图1,在△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P ,∠A =64°,则∠BPC = ;(2)如图2,△ABC 的内角∠ACB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AB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其中∠A =α,求∠BEC .(用α表示∠BEC );(3)如图3,∠CBM 、∠BCN 为△ABC 的外角,∠CBM 、∠BCN 的平分线交于点Q ,请你写出∠BQC 与∠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4,△ABC 外角∠CBM 、∠BCN 的平分线交于点Q ,∠A=64°,∠CBQ ,∠BCQ 的平分线交于点P ,则∠BPC= ゜,延长BC 至点E ,∠ECQ 的平分线与BP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 ,则∠R= ゜.2.如图,Rt ACB △中,90ACB ∠=︒,AC BC =,E 点为射线CB 上一动点,连结AE ,作AF AE ⊥且AF AE =.(1)如图1,过F 点作FD AC ⊥交AC 于D 点,求证:FD BC =;(2)如图2,连结BF 交AC 于G 点,若3AG =,1CG =,求证:E 点为BC 中点. (3)当E 点在射线CB 上,连结BF 与直线AC 交于G 点,若4BC =,3BE =,则AGCG=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3.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42,0)A ,(0,42)B ,C 为AB 的中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D 是线段OA 上一点,且PO PD =,DE AB ⊥于E .(1)求OAB ∠的度数;(2)当点P 运动时,PE 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PE 的值. (3)若45OPD ∠=︒,求点D 的坐标.4.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AB 上一点,E 在直线BC 上,且DE DC =. (1)如图1,当D 在AB 上,E 在CB 延长线上时,求证:EDB ACD ∠=∠; (2)如图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D 是BA 的延长线上一点,E 在BC 上时,作//EF AC ,求证:BE AD =;(3)在(2)的条件下,ABC ∠的平分线BF 交CD 于点F ,连AF ,过A 点作AH CD ⊥于点H ,当30EDC ∠=︒,6CF =时,求DH 的长度.5.如图1,在等边△ABC 中,E 、D 两点分别在边AB 、BC 上,BE =CD ,AD 、CE 相交于点F .(1)求∠AFE 的度数;(2)过点A 作AH ⊥CE 于H ,求证:2FH +FD =CE ; (3)如图2,延长CE 至点P ,连接BP ,∠BPC =30°,且CF =29CP ,求PF AF的值. (提示:可以过点A 作∠KAF =60°,AK 交PC 于点K ,连接KB )6.如图,若要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 ,b 是否互相平行,我们可以采用将纸条沿AB 折叠的方式来进行探究.(1)如图1,展开后,测得12∠=∠,则可判定a//b ,请写出判定的依据_________; (2)如图2,若要使a//b ,则1∠与2∠应该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3)如图3,纸带两条边线a ,b 互相平行,折叠后的边线b 与a 交于点C ,若将纸带沿11A B (1A ,1B 分别在边线a ,b 上)再次折叠,折叠后的边线b 与a 交于点1C ,AB//11A B ,137BB AC ==,,求出1AC 的长.7.探究:如图①,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若∠B =30°,则∠ACD 的度数是 度;拓展:如图②,∠MCN =90°,射线CP 在∠MCN 的内部,点A 、B 分别在CM 、CN 上,分别过点A 、B 作AD ⊥CP 、BE ⊥CP ,垂足分别为D 、E ,若∠CBE =70°,求∠CAD 的度数;应用:如图③,点A 、B 分别在∠MCN 的边CM 、CN 上,射线CP 在∠MCN 的内部,点D 、E 在射线CP 上,连接AD 、BE ,若∠ADP =∠BEP =60°,则∠CAD +∠CBE +∠ACB = 度.8.如图,在等边ABC ∆中,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以CD 为一边在CD 的下方作等边CDE ∆,连结BE .(1)求CAM ∠的度数;(2)若点D 在线段AM 上时,求证:ADC BEC ∆≅∆;(3)当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设直线BE 与直线AM 的交点为O ,试判断AOB ∠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9.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60BAC ∠=︒,()0,43A ,8AB =,点B 、C 在x 轴上且关于y 轴对称.(1)求点C 的坐标;(2)动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 出发沿x 轴正方向向终点C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点P 到直线AC 的距离PD 的长为d ,求d 与t 的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当点P 到AC 的距离PD 为33AP ,作ACB ∠的平分线分别交PD 、PA 于点M 、N ,求MN 的长.10.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DC 与△ABC 关于直线AC 对称,AE 与CD 垂直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EAF =45°,且AF 与AB 在AE 的两侧,EF ⊥AF . (1)依题意补全图形.(2)①在AE 上找一点P ,使点P 到点B ,点C 的距离和最短; ②求证:点D 到AF ,EF 的距离相等.11.如图,在ABC ∆中,90,,8ACB AC BC AB cm ∠=︒==,过点C 做射线CD ,且//CD AB ,点P 从点C 出发,沿射线CD 方向均匀运动,速度为3/cm s ;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向点B 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当点Q 停止运动时,点P 也停止运动.连接,PQ CQ ,设运动时间为()()08t s t <<.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CP 和BQ 的长度; (2)当2t =时,请说明//PQ BC ;(3)设BCQ ∆的面积为()2S cm ,求S 与t 之间的关系式.12.现给出一个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该结论是正确的,用图形语言可以表示为:如图1在ABC ∆中,90︒∠=C ,若点D 为AB 的中点,则12CD AB =. 请结合上述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已知,点P 是射线BA 上一动点(不与A,B 重合)分别过点A,B 向直线CP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其中Q 为AB 的中点(1)如图2,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AE 与BF 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QE 与QF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2)如图3,当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点Q 重合时,试判断QE 与QF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4,当点P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写出主要证明思路.13.小敏与同桌小颖在课下学习中遇到这样一道数学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AB 上,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且ED EC =,试确定线段AE 与D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敏与小颖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1)取特殊情况,探索讨论:当点E 为AB 的中点时,如图(2),确定线段AE 与DB 的大小关系,请你写出结论:AE _____DB (填“>”,“<”或“=”),并说明理由.(2)特例启发,解答题目:解:题目中,AE 与DB 的大小关系是:AE _____DB (填“>”,“<”或“=”).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E 作EF ∥BC ,交AC 于点F .(请你将剩余的解答过程完成) (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直线BC 上,且ED EC =,若△ABC 的边长为1,2AE =,求CD 的长(请你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果).14.在△ABC 中,已知∠A =α.(1)如图1,∠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求∠BD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ABC 的平分线与∠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求∠BF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将△FBC 以直线BC 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BC ,∠GBC 的平分线与∠GCB 的平分线交于点M (如图3),求∠BMC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5.已知:MN ∥PQ ,点A ,B 分别在MN ,PQ 上,点C 为MN ,PQ 之间的一点,连接CA ,CB .(1)如图1,求证:∠C=∠MAC+∠PBC ;(2)如图2,AD ,BD ,AE ,BE 分别为∠MAC ,∠PBC ,∠CAN ,∠CBQ 的角平分线,求证:∠D+∠E=180°;(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过点D 作DA 的垂线交PQ 于点G ,点F 在PQ 上,∠FDA=2∠FDB ,FD 的延长线交EA 的延长线于点H ,若3∠C=4∠E ,猜想∠H 与∠GDB 的倍数关系并证明. 16.阅读材料并完成习题:在数学中,我们会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来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请看这个例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BAD=∠BCD=90°,AB=AD ,若AC=2cm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延长线段CB 到E ,使得BE=CD ,连接AE ,我们可以证明△BAE ≌△D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E=AC=2, ∠EAB=∠CAD ,则∠EAC=∠EAB+∠BAC=∠DAC+∠BAC=∠BAD=90°,得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DC =S △ABC +S △ABE =S △AEC ,这样,四边形ABCD 的面积就转化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AC 面积.(1)根据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求得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cm 2. (2)请你用上面学到的方法完成下面的习题.如图2,已知FG=FN=HM=GH+MN=2cm ,∠G=∠N=90°,求五边形FGHMN 的面积. 17.探究发现:如图①,在ABC 中,内角ACB ∠的平分线与外角AB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1)若80A ∠=︒,则E ∠= ; 若50A ∠=︒,则E ∠= ;(2)由此猜想:A ∠与E ∠的关系为 (不必说明理由).拓展延伸:如图②,四边形ABCD 的内角DCB ∠与外角A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BF CD .(3)若125A ∠=︒,95D ∠=︒,求F ∠的度数,由此猜想F ∠与A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8.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适当的变形,可以解决很多的数学问题.例如:若3,1a b ab ,求22a b +的值. 解:因为3,1a bab所以()29,22a b ab +== 所以2229,22a b ab ab ++== 得227a b +=.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若228,40x y x y +=+=,求xy 的值;(2)①若()45x x -=,则()224x x -+= ;②若()()458x x --=则()22()45x x -+-= ;(3)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以AC BC 、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设6AB =,两正方形的面积和1218S S +=,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19.(1)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①如图①,D ,E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点且AE=CD ,BD 与EC 交于点F ,则∠BFE 的度数是 度;②如图②,D ,E 分别是边AC ,BA 延长线上的点且AE=CD ,BD 与E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此时∠BFE 的度数是 度;(2)如图③,在△ABC 中,AC=BC ,∠ACB 是锐角,点O 是AC 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点D ,E 分别在AC ,OA 的延长线上,AE=CD ,BD 与E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若∠ACB=α,求∠BFE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0.(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均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求证:ADC BEC ∆∆≌. ②求AEB ∠的度数.③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 (2)拓展探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①请判断AE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②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 122°;(2)12BEC α∠=;(3)01902BQC A ;(4)119,29 ; 【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 ∠与1∠表示出2∠,再利用E ∠与1∠表示出2∠,于是得到结论;(3)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EBC ∠与ECB ∠,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4)根据(1),(3)的结论可以得出∠BPC 的度数;根据(2)的结论可以得到∠R 的度数. 【详解】 解:(1)BP 、CP 分别平分ABC ∠和ACB ∠,12PBC ABC ∴∠=∠,12PCB ACB ∠=∠,180()BPC PBC PCB ∴∠=︒-∠+∠11180()22ABC ACB =︒-∠+∠,1180()2ABC ACB =︒-∠+∠,1(180180)2A =︒-︒-∠,1180902A =-︒+︒∠,9032122,故答案为:122︒; (2)如图2示,CE 和BE 分别是ACB ∠和ABD ∠的角平分线,112ACB ∴∠=∠,122ABD ∠=∠,又ABD ∠是ABC ∆的一外角,ABD A ACB ∴∠=∠+∠,112()122A ABC A ∴∠=∠+∠=∠+∠,2∠是BEC ∆的一外角,112111222BEC A A α∴∠=∠-∠=∠+∠-∠=∠=;(3)1()2QBC A ACB ∠=∠+∠,1()2QCB A ABC ∠=∠+∠, 180BQC QBC QCB ∠=︒-∠-∠,11180()()22A ACB A ABC =︒-∠+∠-∠+∠, 11180()22A A ABC ACB =︒-∠-∠+∠+∠, 结论1902BQC A ∠=︒-∠. (4)由(3)可知,119090645822BQCA , 再根据(1),可得180()BPCPBC PCB 1118022QBC QCB 1180902Q 118090582119; 由(2)可得:11582922R Q ;故答案为:119,29.【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2.(1)见解析;(2)见解析;(3)113或53【解析】【分析】(1)证明△AFD ≌△E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AC ,等量代换证明结论; (2)作FD ⊥AC 于D ,证明△FDG ≌△BCG ,得到DG=CG ,求出CE ,CB 的长,得到答案;(3)过F 作FD ⊥AG 的延长线交于点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G=GD ,AD=CE=7,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证明:∵FD ⊥AC ,∴∠FDA=90°,∴∠DFA+∠DAF=90°,同理,∠CAE+∠DAF=90°,∴∠DFA=∠CAE ,在△AFD 和△EAC 中,AFD EAC ADF ECA AF AE ∠=∠⎧⎪∠=∠⎨⎪=⎩, ∴△AFD ≌△EAC (AAS ),∴DF=AC ,∵AC=BC ,∴FD=BC ;(2)作FD ⊥AC 于D ,由(1)得,FD=AC=BC ,AD=CE ,在△FDG 和△BCG 中,90FDG BCG FGD BGCFD BC ︒⎧∠=∠=⎪∠=∠⎨⎪=⎩, ∴△FDG ≌△BCG (AAS ),∴DG=CG=1,∴AD=2,∴CE=2,∵BC=AC=AG+CG=4,∴E 点为BC 中点;(3)当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过F 作FD ⊥AG 的延长线交于点D ,BC=AC=4,CE=CB+BE=7,由(1)(2)知:△ADF ≌△ECA ,△GDF ≌△GCB ,∴CG=GD ,AD=CE=7,∴CG=DG=1.5, ∴4 1.5111.53AG CG +==,同理,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4 1.551.53AG CG -==, 故答案为:113或53.【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1)45°;(2)PE 的值不变,PE=4,理由见详解;(3)D(828,0).【解析】【分析】(1)根据(42,0)A ,(0,42)B ,得△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OAB 的度数;(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C=∠BOC=45°,OC ⊥AB ,再证明△POC ≌△DP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C=PE ,即可得到答案;(3)证明△POB ≌△DPA ,得到PA=OB=42DA=PB ,进而得OD 的值,即可求出点D 的坐标.【详解】(1)(42,0)A ,(0,42)B ,∴OA=OB=42∵∠AOB=90°,∴△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B=45°;(2)PE 的值不变,理由如下:∵△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为AB 的中点,∴∠AOC=∠BOC=45°,OC ⊥AB ,∵PO=PD ,∴∠POD=∠PDO ,∵D 是线段OA 上一点,∴点P 在线段BC 上,∵∠POD=45°+∠POC ,∠PDO=45°+∠DPE ,在△POC 和△DPE 中,90POC DPE OCP PED PO PD ∠=∠⎧⎪∠=∠=︒⎨⎪=⎩, ∴△POC ≅△DPE(AAS),∴OC=PE ,∵OC=12AB=12×, ∴PE=4;(3)∵OP=PD ,∴∠POD=∠PDO=(180°−45°)÷2=67.5°,∴∠APD=∠PDO−∠A=22.5°,∠BOP=90°−∠POD=22.5°,∴∠APD=∠BOP ,在△POB 和△DPA 中,OBP PAD BOP APD OP PD ∠=∠⎧⎪∠=∠⎨⎪=⎩∴△POB ≌△DPA(AAS),∴PA=OB=DA=PB ,∴DA=PB=∴OD=OA−DA=8,∴点D 的坐标为(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图形与坐标,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1)见解析;(2)见解析;(3)3【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E 作EF ∥AC 交AB 于F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C 是等边三角形,推出△BEF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E=EF ,∠BFE=6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3)连接AF ,证明△ABF ≌△CBF ,得AF=CF ,再证明DH=AH=12CF=3. 【详解】解:(1)∵AB=AC ,∴∠ABC=∠ACB ,∵DE=DC ,∴∠ABC-∠E=∠ACB-∠DCB ,即∠EDB=∠ACD ;(2)∵△ABC 是等边三角形,∴∠B=60°,∴△BEF 是等边三角形,∴BE=EF ,∠BFE=60°,∴∠DFE=120°,∴∠DFE=∠CAD ,在△DEF 与△CAD 中,EDF DCA DFE CAD DE CD ∠=∠⎧⎪∠=∠⎨⎪=⎩,∴△DEF ≌△CAD (AAS ),∴EF=AD ,∴AD=BE ;(3)连接AF ,如图3所示:∵DE=DC ,∠EDC=30°,∴∠DEC=∠DCE=75°,∴∠ACF=75°-60°=15°,∵BF 平分∠ABC ,∴∠ABF=∠CBF ,在△ABF 和△CBF 中,AB BC ABF CBF BF BF =⎧⎪∠=∠⎨⎪=⎩, △ABF ≌△CBF (SAS ),∴AF=CF ,∴∠FAC=∠ACF=15°,∴∠AFH=15°+15°=30°,∵AH ⊥CD ,∴AH=12AF=12CF=3, ∵∠DEC=∠ABC+∠BDE ,∴∠BDE=75°-60°=15°, ∴∠ADH=15°+30°=45°,∴∠DAH=∠ADH=45°,∴DH=AH=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1)∠AFE =60°;(2)见解析;(3)75【解析】【分析】(1)通过证明 BCE CAD ≌ 得到对应角相等,等量代换推导出60AFE ∠=︒; (2)由(1)得到60AFE ∠=︒,CE AD = 则在Rt AHF △ 中利用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量代换可得;(3)通过在PF 上取一点K 使得KF =AF ,作辅助线证明ABK 和ACF 全等,利用对应边相等,等量代换得到比值.(通过将ACF 顺时针旋转60°也是一种思路.)【详解】(1)解:如图1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AC =BC ,∠BAC =∠ABC =∠ACB =60°,在BCE 和CAD 中,60BE CD CBE ACD BC CA =⎧⎪∠=∠=︒⎨⎪=⎩, ∴ BCE CAD ≌(SAS ),∴∠BCE =∠DAC ,∵∠BCE +∠ACE =60°,∴∠DAC +∠ACE =60°,∴∠AFE =60°.(2)证明:如图1中,∵AH ⊥EC ,∴∠AHF =90°,在Rt △AFH 中,∵∠AFH =60°,∴∠FAH =30°,∴AF =2FH ,∵ EBC DCA ≌,∴EC =AD ,∵AD =AF +DF =2FH +DF ,∴2FH +DF =EC .(3)解:在PF 上取一点K 使得KF =AF ,连接AK 、BK ,∵∠AFK =60°,AF =KF ,∴△AFK 为等边三角形,∴∠KAF =60°,∴∠KAB =∠FAC ,在ABK 和ACF 中,AB AC KAB ACF AK AF =⎧⎪∠=∠⎨⎪=⎩, ∴ ABK ACF ≌(SAS ),BK CF =∴∠AKB =∠AFC =120°,∴∠BKE =120°﹣60°=60°,∵∠BPC =30°,∴∠PBK =30°,∴29BK CF PK CP ===, ∴79PF CP CF CP =-=, ∵45()99AF KF CP CF PK CP CP CP ==-+=-= ∴779559CP PF AF CP == . 【点睛】掌握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通过一定等量代换为本题的关键.6.(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2∠2=180°;(3)4或1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答案;(2)由折叠的性质得:∠3=∠4,若a ∥b ,则∠3=∠2,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3)分两种情况:①当B 1在B 的左侧时,如图2,当B 1在B 的右侧时,如图3,分别求出1AC 的长,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12∠=∠,∴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图1,由折叠的性质得:∠3=∠4,若a ∥b ,则∠3=∠2,∴∠4=∠2,∵∠2+∠4+∠1=180°,∴∠1+2∠2=180°,∴要使a ∥b ,则1∠与2∠应该满足的关系是:∠1+2∠2=180°.故答案是:∠1+2∠2=180°;(3)①当B 1在B 的左侧时,如图2,∵AB//11A B ,a ∥b ,∴AA 1=BB 1=3,∴1AC =AC- AA 1=7-3=4;②当B 1在B 的右侧时,如图3,∵AB//11A B ,a ∥b ,∴AA 1=BB 1=3,AC=AC+AA1=7+3=10.∴1AC=4或10.综上所述: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折叠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长度相等”是解题的关键.7.探究:30;(2)拓展:20°;(3)应用:120【解析】【分析】(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依次求出∠A,∠ACD即可;(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接计算得出即可;(3)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出结论,直接转化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在△ABC中,∠ACB=90°,∠B=30°,∴∠A=60°,∵CD⊥AB,∴∠ADC=90°,∴∠ACD=90°﹣∠A=30°;故答案为:30,(2)∵BE⊥CP,∴∠BEC=90°,∵∠CBE=70°,∴∠BCE=90°﹣∠CBE=20°,∵∠ACB =90°,∴∠ACD =90°﹣∠BCE =70°,∵AD ⊥CP ,∴∠CAD =90°﹣∠ACD =20°;(3)∵∠ADP 是△ACD 的外角,∴∠ADP =∠ACD +∠CAD =60°,同理,∠BEP =∠BCE +∠CBE =60°,∴∠CAD +∠CBE +∠ACB =∠CAD +∠CBE +∠ACD +∠BCE =(∠CAD +∠ACD )+(∠CBE +∠BCE )=120°,故答案为120.【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解本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锐角互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综合题.8.(1)30°;(2)证明见解析;(3)AOB ∠是定值,60AOB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直接得出结论;(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C AC =,DC EC =,,60ACB DCE ∠=∠=︒,由等式的性质就可以BCE ACD ∠=∠,根据SAS 就可以得出ADC BEC ∆≅∆;(3)分情况讨论:当点D 在线段AM 上时,如图1,由(2)可知ACD BCE ≅∆∆,就可以求出结论;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可以得出ACD BCE ≅∆∆而有30CBE CAD ∠=∠=︒而得出结论;当点D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通过得出ACD BCE ≅∆∆同样可以得出结论.【详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60BAC ∴∠=︒.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12CAM BAC ∴∠=∠, 30CAM ∴∠=︒.(2)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60ACB DCE ∠=∠=︒,ACD DCB DCB BCE ∴∠+∠=∠+∠,ACD BCE ∠∠∴=.在ADC ∆和BEC ∆中AC BC ACD BCE CD CE =⎧⎪∠=∠⎨⎪=⎩, ()ACD BCE SAS ∴∆≅∆;(3)AOB ∠是定值,60AOB ∠=︒,理由如下:①当点D 在线段AM 上时,如图1,由(2)可知ACD BCE ≅∆∆,则30CBE CAD ∠=∠=︒,又60ABC ∠=︒,603090CBE ABC ∴∠+∠=︒+︒=︒,ABC ∆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AM ∴平分BAC ∠,即11603022BAM BAC ∠=∠=⨯︒=︒ 903060BOA ∴∠=︒-︒=︒.②当点D 在线段AM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60ACB DCE ∠=∠=︒,ACB DCB DCB DCE ∴∠+∠=∠+∠,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 ()ACD BCE SAS ∴∆≅∆,30CBE CAD ∴∠=∠=︒,同理可得:30BAM ∠=︒,903060BOA ∴∠=︒-︒=︒.③当点D 在线段MA 的延长线上时,ABC ∆与D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C BC ∴=,CD CE =,60ACB DCE ∠=∠=︒,60ACD ACE BCE ACE ∴∠+∠=∠+∠=︒,ACD 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 ()ACD BCE SAS ∴∆≅∆,CBE CAD ∴∠=∠,同理可得:30CAM ∠=︒150CBE CAD ∴∠=∠=︒30CBO ∴∠=︒,∵30BAM ∠=︒,903060BOA ∴∠=︒-︒=︒.综上,当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AOB ∠是定值,60AOB ∠=︒.【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中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9.(1)C (4,0);(2)433d t =;(3)1037MN =【解析】【分析】(1)根据对称的性质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2)利用面积法可求得AC PD PC OA ⋅=⋅,再利用坐标系中点的特征即可求得答案; (3)利用(2)的结论求得2BP =,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得ABO CBQ ∆∆≌,求得43CQ AO ==43QN =,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点B 、C 关于y 轴对称, ∴12OB OC BC ==, ∴AB AC =,∵60BAC ∠=︒,∴ABC ∆为等边三角形,∴8AB BC AC ===, ∴142OC BC ==, ∴点C 的坐标为:()4,0C ;(2)连接AP ,∵1122APC S AC PD PC OA ∆=⋅=⋅, ∴AC PD PC OA ⋅=⋅,∵(0,43A ,∴43OA =∵2BP t =,∴82PC t =-,∵8AC =, ∴433PC OA PD t AC⋅==, 即:433d t =;(3)∵点P 到AC 的距离为33∴43333d t ==∴1t =,∴2BP =,延长CN 交AB 于点Q ,过点N 作NE x ⊥轴于点E ,连接PQ 、BN ,∵CQ 为ACB ∠的角平分线,ABC ∆为等边三角形, ∴1302BCQ ACB ∠=∠=︒,CQ AB ⊥, ∵1302BAO BAC ∠=∠=︒,AB BC =, ∴ABO CBQ ∆∆≌, ∴43CQ AO ==设2QN a =,在Rt CNE ∆中,30QCB ∠=︒, ∴11(432)2322NE CN a a ===, ∵ABP ABN BPN S S S ∆∆∆=+, ∴111222BP OA AB QN BP NE ⋅=⋅+⋅, ∴111243822(23)222a a ⨯⨯=⨯⨯+⨯⨯, ∴23a = ∴43QN =, ∵60ACB ∠=︒,90PDC ∠=︒,∴30DPC ∠=︒,∵30BCQ ∠=︒,∴PM CM =,在Rt CDM ∆中,90MDC ∠=︒,30MCD ∠=︒, ∴12MD MC =, ∴12MD PM =,33PD =, ∴23PM CM ==, ∴43103432377MN CQ QN CM =--=--=.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灵活运用面积法求线段的长是解本题的关键.10.(1)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按照题目所述依次作图即可.(2)①本题考查线段和最短问题,需要通过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将所求线段转化为其他等量线段之和,以达到求解目的.②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继而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2)①如图2,连接BD ,P 为BD 与AE 的交点∵等边△ACD ,AE ⊥CD∴PC=PD,PC+PB 最短等价于PB+PD 最短故B,D 之间直线最短,点P 即为所求.②证明:连接DE,DF.如图3所示∵△ABC,△ADC是等边三角形∴AC=AD,∠ACB=∠CAD=60°∵AE⊥CD∴∠CAE=12∠CAD=30°∴∠CEA=∠ACB﹣∠CAE=30°∴∠CAE=∠CEA∴CA=CE∴CD垂直平分AE∴DA=DE∴∠DAE=∠DEA∵EF⊥AF,∠EAF=45°∴∠FEA=45°∴∠FEA=∠EAF∴FA=FE,∠FAD=∠FED∴△FAD≌△FED(SAS)∴∠AFD=∠EFD∴点D到AF,EF的距离相等.【点睛】本题第一问作图极为重要,要求对题意有较深的理解,同时对于垂直平分线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要清楚,能通过题目文字所述转化为考点,信息转化能力需要多做题目加以提升.11.(1)CP=3t,BQ=8-t;(2)见解析;(3)S=16-2t.【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即可;(2)通过证明PCQ BQC≅,得到∠PQC=∠BCQ,即可求证;(3)过点C作CM⊥AB,垂足为M,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AM=4,即可求解.【详解】解:(1)CP=3t,BQ=8-t;(2)当t=2时,CP=3t=6,BQ=8-t=6∴CP=BQ∵CD∥AB∴∠PCQ=∠BQC又∵CQ=QC∴PCQ BQC≅∴∠PQC=∠BCQ∴PQ∥BC(3)过点C作CM⊥AB,垂足为M ∵AC=BC,CM⊥AB∴AM=118422AB=⨯=(cm)∵AC=BC,∠ACB=90︒∴∠A=∠B=45︒∵CM⊥AB∴∠AMC=90︒∴∠ACM=45︒∴∠A=∠ACM∴CM=AM=4(cm)∴118t4162 22BCQS BQ CM t ==⨯-⨯=-因此,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S=16-2t.【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列代数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12.(1)AE//BF;QE=QF;(2)QE=QF,证明见解析;(3)结论成立,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AS 得到AEQ BFQ ∆≅∆,得到AEQ BFQ ∠=∠、QE=QF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E//BF ;(2)延长EQ 交BF 于D ,根据AAS 判断得出AEQ BDQ ∆≅∆,因此EQ DQ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3)延长EQ 交FB 的延长于D ,根据AAS 判断得出AEQ BDQ ∆≅∆,因此EQ DQ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详解】(1)AE//BF ;QE=QF(2)QE=QF证明:延长EQ 交BF 于D ,,AE CP BF CP ⊥⊥//AE BF ∴AEQ BDQ ∴∠=∠AQE BQD AEQ BDQ AQ BQ ∠=∠⎧⎪∠=∠⎨⎪=⎩, AEQ BDQ ∴∆≅∆EQ DQ ∴=90BFE ︒∠=QE QF ∴=(3)当点P 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结论成立证明:延长EQ 交FB 的延长于D因为AE//BF所以AEQ BDQ ∠=∠AQE BQD AEQ BDQ AQ BQ ∠=∠⎧⎪∠=∠⎨⎪=⎩AEQ BDQ ∴∆≅∆EQ=QF90BFE ︒∠=QE QF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平行线的性质,根据P 点位置不同,画出正确的图形,找到AAS 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1)AE DB =,理由详见解析;(2)AE DB =,理由详见解析;(3)3或1【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EFC ≌△DBE 即可;(3)注意区分当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和当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两种情况,不要遗漏.【详解】解:(1)AE DB =,理由如下:ED EC =,EDC ECD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CB ABC ∠=∠=︒∴,点E 为AB 的中点, 1302ECD ACB ∴︒∠=∠=,30EDC ∠=︒∴,30D DEB ∠=∠=︒∴, DB BE ∴=,AE BE =,AE DB ∴=;故答案为:=;(2)AE DB =,理由如下:如图3:∵△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EF ∥BC ,60AEF ABC ∠=∠=︒∴,60AFE ACB ∠=∠=︒,FEC ECB ∠=∠;120EFC DBE ∠=∠=︒∴;ED EC =,D ECB ∴∠=∠,D FEC ∠=∠,在△EFC 与△DBE 中,FEC D EFC DBE EC DE ∠=∠⎧⎪∠=∠⎨⎪=⎩, ∴△EFC ≌△DBE (AAS ),EF DB ∴=60AEF AFE ∠=∠=︒,∴△AEF 为等边三角形,AE EF ∴=,AE BD ∴=.(3)①如图4,当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 作EF ∥B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CE CEF ∠=∠,DBE AEF ∠=∠;ABC AEF ∠=∠,ACB AFE ∠=∠;∵△ACB 为等边三角形,60ABC ACB ∴∠=∠=︒,60AEF AFE ∴∠=∠=︒,60DBE ABC ∠=∠=︒, DBE EFC ∴∠=∠;而ED EC =,D DCE ∴∠=∠,D CEF ∠=∠;在△FEC 和△BDE 中,FEC D EFC DBE EC DE ∠=∠⎧⎪∠=∠⎨⎪=⎩, ∴△FEC ≌△BDE (AAS ),EF BD ∴=;∵△AEF 为等边三角形,2AE EF ∴==,2BD EF ==,123CD ∴=+=;②如图5,当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过点E 作EF ∥BC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 :类似上述解法,同理可证:2DB EF ==,1BC =,211CD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构造合适的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1)∠BDC =90°+2α;(2)∠BFC =2α;(3)∠BMC =90°+4α. 【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可求∠ABC +∠ACB =180°﹣α,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DBC +∠BCD =12(∠ABC +∠ACB )=90°﹣2α,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 (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FBC =12∠ABC ,∠FCE =12∠A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解;(3)由折叠的性质可得∠G =∠BFC =2α,方法同(1)可求∠BMC =90°+2G ∠,即可求解.【详解】解:(1)∵∠A =α,∴∠ABC +∠ACB =180°﹣α,∵BD 平分∠ABC ,CD 平分∠ACB ,∴∠DBC =12∠ABC ,∠BCD =12∠ACB , ∴∠DBC +∠BCD =12(∠ABC +∠ACB )=90°﹣2α, ∴∠BDC =180°﹣(∠DBC +∠BCD )=90°+2α; (2)∵∠ABC 的平分线与∠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FBC =12∠ABC ,∠FCE =12∠ACE , ∵∠ACE =∠A +∠ABC ,∠FCE =∠BFC +∠FBC ,∴∠BFC =12∠A =2α;(3)∵∠GBC 的平分线与∠GCB 的平分线交于点M ,∴方法同(1)可得∠BMC =90°+2G ∠, ∵将△FBC 以直线BC 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BC ,∴∠G =∠BFC =2α, ∴∠BMC =90°+4α.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折叠的性质.15.(1)见解析;(2)见解析;(3)猜想:∠H= 3∠GDB ,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作辅助线:过C 作EF ∥MN ,根据平行的传递性可知这三条直线两两平行,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内错角相等∠MAC=∠ACF ,∠BCF=∠PBC ,再进行角的加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线定理得知11,22MAD MAC NAE NAC ∠=∠∠=∠,利用平角为180°得到∠DAE=90°,同理得90DBE ∠=︒,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180°,得出结论;(3)由(1)(2)中的结论进行等量代换得到3∠ADB=2∠E ,并且两角的和为180°,由此得到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72°和108°,利用角的和与差得到∠HDA=36°,∠H=54°,由此得到倍数关系.【详解】(1)如图:过C 作EF ∥MN ,∵MN ∥PQ ,∴MN ∥EF ∥PQ ,∴∠MAC=∠ACF ,∠BCF=∠PBC ,∴∠ACF+∠BCF=∠MAC+∠PBC ,即∠ACB=∠MAC+∠PBC .(2)∵AD ,AE 分别为∠MAC ,∠CAN 的角平分线,∴11,22MAD MAC NAE NAC ∠=∠∠=∠, ∴11118090222MAD NAE MAC NAC ∠+∠=∠+∠=⨯︒=︒,于是∠DAE=90° 同理可得:90PBD QBE ∠+∠=︒,由(1)可得:∵ 180D E MAD PBD NAE QBE ∠+∠=∠+∠+∠+∠=︒.(3)猜想:∠H= 3∠GDB.理由如下:由(1)可知:2()2C MAC PBC MAD PBD ADB ∠=∠+∠=∠+∠=∠, ∵3∠C=4∠E ,∴6∠ADB=4∠E ,∴3∠ADB=2∠E ,∵∠ADB+∠E=180°,∴∠ADB=72°,∠E=108°,∵DG ⊥DA ,∴∠GDB=18°,∵∠FDA=2∠FDB ,∴∠ADF=144°,∴∠HDA=36°,∵DA ⊥AE ,∴∠H=54°,∴∠H=3∠GDB .【点睛】考查平行线中角度的关系,学生要熟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定理,结合角的和与差进行计算,本题的关键是平行线的性质.16.(1)2;(2)4【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求等腰直角三角形EAC 的面积即可;(2)延长MN 到K ,使NK=GH ,连接FK 、FH 、FM ,由(1)易证FGH FNK ≌,则有FK=FH ,因为HM=GH+MN 易证FMK FMH ≌,故可求解.【详解】(1)由题意知21=22ABC ADC ABC ABE AEC ABCD AC S SS S S S =+=+==四边形, 故答案为2;(2)延长MN 到K ,使NK=GH ,连接FK 、FH 、FM ,如图所示:FG=FN=HM=GH+MN=2cm ,∠G=∠N=90°,∴∠FNK=∠FGH=90°,∴FGH FNK ≌,∴FH=FK ,又FM=FM ,HM=KM=MN+GH=MN+NK ,∴FMK FMH ≌,∴MK=FN=2cm , ∴12=242FGH HFM MFN FMK FGHMN S SS S S MK FN =++=⨯⋅=五边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关键是根据截长补短法及割补法求面积的运用.17.(1)40°25°;(2)12∠=∠E A (或2E ∠=∠A)(3)F ∠=()1902A D ∠+∠-︒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两角平分线写出对应的等式关系,再分别写出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等式关系,最后联立两等式化解,将A ∠的角度带入即可求解;(2)由(1)可得,即可求解;(3)在DCB ∠与A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可知1==2BCF DCF BCD ∠∠∠12EBF ABE ∠=∠,又因为//BF 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F DCF ∠=∠,再根据三角形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出+EBF F BCF ∠=∠∠,再由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360ABC BCD A D ∠+∠∠∠=,最后在FBC 中:++180F FBC BCF ∠∠∠=,代入整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由题可知:BE 为DBA ∠的角平分线,CE 为BCA ∠的角平分线,∴DBA ∠=2EBA ∠=2EBD ∠,BCA ∠=2BCE ∠,∴1802ABC EBA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ABC 中:+180A ABC BCA ∠∠+∠=,即:+(1802)2180A EBA BCE ∠-∠+∠=,220A EBA BCE ∠-∠+∠=①,在EBC 中:+180E EBC BCE ∠∠+∠=,即:+180-180E EBA BCE ∠∠+∠=(),-0E EBA BCE ∠∠+∠=②,综上所述联立①②,由①-②×2可得 :22-2-0A EBA BCE E EBA BCE ∠-∠+∠∠∠+∠=(),22-2+2-20A EBA BCE E EBA BCE ∠-∠+∠∠∠∠=,-20A E ∠∠=,1=2E A ∠∠, 当80A =∠,则E ∠=40;当50A ∠=,则E ∠=25;故答案为40,25;(2)由(1)知:12∠=∠E A (或2A E ∠=∠); (3)∵DCB ∠与A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 ∴1==2BCF DCF BCD ∠∠∠,12EBF ABE FBA ∠=∠=∠ , 又∵//BF CD ,∴F DC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CF =∠,∵EBF ∠是CBF 的一个外角,∴+=2EBF F BCF F FBA ∠=∠∠∠=∠(三角形一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在四边形ABCD 中,四边形内角和为360,125A ∠=, 95D ∠=,∴++360ABC BCD A D ∠+∠∠∠=,∴360---=360---2ABC A D BCD A D F ∠=∠∠∠∠∠∠①,∴=360-125-95-2=140-2ABC F F ∠∠∠,即140-2ABC F ∠=∠,在FBC 中:++180F FBC BCF ∠∠∠=,2FBC FBA ABC F ABC ∠=∠+∠=∠+∠,由上可得:+2+180F F F ABC ∠∠=∠+∠,4180F ABC =∠+∠②,又∵=140-2ABC F ∠∠,∴-42014018F F ∠=∠+,240F ∠=,20F ∠=,由①②可得,-4-13608-20F A D F ∠+∠∠=∠,2+180F A D =∠+∠∠,+-9102F A 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能正确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8.(1)12;(2)①6;②17;(3)92【解析】【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解决问题;(2)①两边平方,再将(4)5x x -=代入计算;②两边平方,再将()()458x x --=代入计算;(3)由题意可得:6AC BC +=,2218AC BC +=,两边平方从而得到9AC BC =,即可算出结果.【详解】解:(1)8x y +=;22()8x y ∴+=;22264x xy y ++=;又2240x y +=;22264()xy x y ∴=-+,2644024xy ∴=-=,∴12xy =.(2)①(4)4x x -+=,22[(4)]4x x ∴-+=222[(4)](4)2(4)16x x x x x x -+=-+-+=;又(4)5x x -=,22(4)162(4)16256x x x x ∴-+=--=-⨯=.②由(4)(5)1x x ---=-,2222[(4)(5)](4)2(4)(5)(5)(1)x x x x x x ∴---=----+-=-;又(4)(5)8x x --=,22(4)(5)12(4)(5)12817x x x x ∴-+-=+--=+⨯=.(3)由题意可得,6AC BC +=,2218AC BC +=;22()6AC BC +=,22236AC AC BC BC ++=;22236()361818AC BC AC BC ∴=-+=-=,9AC BC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直角三角形面积,BC CF =, ∴1922ACF S AC C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适当变形灵活应用,(1)可直接应用公式变形解决问题.(2)①②小题都需要根据题意得出两个因式和或者差的结果,合并同类项得①(4)4x x -+=,②(4)(5)1x x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应用得出答案.(3)根据几何图形可知选段6AB BC +=,再根据两个正方形面积和为18,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北京育英中学初二数学上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OB ∠.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 ∠的两边于C ,D 两点,连接CD .②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E ,连接CE ,DE .③连接OE 交CD 于点M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CEO DEO ∠=∠B .CM MD =C .OCD ECD ∠=∠ D .12OCED S CD OE =⋅四边形 2.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 A .1515112x x -=+ B .1515112x x -=+ C .1515112x x -=- D .1515112x x -=-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236a a b b ⎛⎫= ⎪⎝⎭B .1a b a b b a -=--C .112a b a b +=+D .1x y x y --=-+ 4.若长度分别为,3,5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 A .1 B .2 C .3 D .85.甲队修路120 m 与乙队修路100 m 所用天数相同,已知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 m ,设甲队每天修路xm.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120100x x 10=-B .120100x x 10=+C .120100x 10x =-D .120100x 10x=+ 6.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CAB,DE⊥AB 于E ,DE 平分∠ADB,则∠B=( )A .40°B .30°C .25°D .22.5〫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5+=B .a a a +=222C .(1)x y x xy +=+D .236()mn mn =8.我们已经接触了很多代数恒等式,知道可以用一些硬纸片拼成的图形面积来解释一些代数恒等式.例如图①可以用来解释(a +b)2-(a -b)2=4ab.那么通过图②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验证了一个恒等式,此等式是( )A .a 2-b 2=(a +b)(a -b)B .(a -b)2=a 2-2ab +b 2C .(a +b)2=a 2+2ab +b 2D .(a -b)(a +2b)=a 2+ab -b 2 9.如果30x y -=,那么代数式()2222x y x y x xy y +⋅--+的值为( ) A .27- B .27 C .72- D .7210.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CBD 的度数为( )A .30°B .45°C .50°D .75°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顶角是( )A .40°B .60°C .80°D .100° 12.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6B .12C .16D .18二、填空题13.若x 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_______.14.如图,五边形ABCDE 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则外角CBF =∠__________.15.分解因式:x 3y ﹣2x 2y+xy=______.16.因式分解:3a 2﹣27b 2=_____.17.如图,△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CAB 交BC 于D ,DE ⊥AB 于点E ,且AB =6cm ,则△DEB 的周长是___;18.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她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已知显微镜下的某种疟原虫平均长度为0.0000015米,该长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9.分解因式:x 2-16y 2=_______.20.若n 边形内角和为900°,则边数n= .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1)画出BC 边上的高AD 和角平分线AE .(2)若30B ∠=°,130ACB ∠=°,求BAD ∠和CAD ∠的度数.22.△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在图中画出△ABC 与关于y 轴对称的图形△A 1B 1C 1,并写出顶点A 1、B 1、C 1的坐标;(2)若将线段A 1C 1平移后得到线段A 2C 2,且A 2(a ,2),C 2(﹣2,b ),求a +b 的值.23.先化简,再求值:(a ﹣2b )(a+2b )﹣(a ﹣2b )2+8b 2,其中a=﹣2,b=12. 24.先化简,再求值:()3212m m m ⎛⎫++÷+ ⎪-⎝⎭,其中22m -≤≤且m 为整数.请你从中选取一个喜欢的数代入求值. 2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C =90°,BE ,DF 分别是∠ABC ,∠ADC 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出是角平分线的作图,进而解答即可.【详解】由作图步骤可得:OE是AOB∠的角平分线,∴∠COE=∠DOE,∵OC=OD,OE=OE,OM=OM,∴△COE≌△DOE,∴∠CEO=∠DEO,∵∠COE=∠DOE,OC=OD,∴CM=DM,OM⊥CD,∴S四边形OCED=S△COE+S△DOE=111222OE CM OE DM CD OE+=g g g,但不能得出OCD ECD∠=∠,∴A、B、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熟练掌握5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设小李每小时走x千米,则小张每小时走(x+1)千米,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小李所用时间-小张所用时间=半小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小李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1515112x x -=+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乘方、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及分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 A.22222()3(3)9a a a b b b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a b a b a b a b b a a b a b a b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11b a a b a b ab ab ab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1x y x y x y x y---+==-++,故该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分式的乘方,要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熟练掌握分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5﹣3<a <5+3,解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5﹣3<a <5+3,即2<a <8,由此可得,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能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5﹣3<a <5+3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甲队每天修路xm ,则乙队每天修(x -10)m ,因为甲、乙两队所用的天数相同, 所以,120100x x 10=-. 故选A. 6.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HL 证得Rt △ACD ≌Rt △AED ,则对应角∠ADC=∠ADE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DE 平分∠ADB”、平角的定义证得∠ADC=∠ADE=∠EDB=60°;最后由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求得∠B=30°.【详解】∵在△ABC 中,∠C=90°,AD 是角平分线,DE ⊥AB 于E ,∴CD=ED,在Rt △ACD 和Rt △AED 中,{AD AD CD ED== , ∴Rt △ACD ≌Rt △AED (HL ),∴∠ADC=∠AD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ADC+∠ADE+∠EDB=180°,DE 平分∠ADB ,∴∠ADC=∠ADE=∠EDB=60°.∴∠B+∠EDB=90°,∴∠B=3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7.C解析:C【解析】解:A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A 错误;B .23a a a += ,故B 错误;C .1x y x xy +=+() ,正确; D .2326mn m n =(),故D 错误.故选C .8.B解析:B【解析】图(4)中,∵S 正方形=a 2-2b (a-b )-b 2=a 2-2ab+b 2=(a-b )2,∴(a-b )2=a 2-2ab+b 2.故选B9.D解析:D【解析】【分析】先把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分得到原式=2x y x y +-,然后把x=3y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22x y x y +-•(x-y )=2x y x y+-, ∵x-3y=0,∴x=3y ,∴原式=63y y y y +-=7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先把分式化简后,再把分式中未知数对应的值代入求出分式的值.10.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AB =AC ,∠A =30°,∴∠ABC =∠ACB =7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AD =BD ,∴∠A =∠ABD =30°,∴∠BDC =60°,∴∠CBD =180°﹣75°﹣60°=45°.故选B .11.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1)当100°角为顶角时,其顶角为100°;(2)当100°为底角时,100°×2>180°,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它的顶角是100°.故选D.12.B解析:B【解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n×150°,解得:n=12,故选B.二、填空题13.±10【解析】【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k的值【详解】解:∵x2+kx+25=x2+kx+52∴kx=±2•x•5解得k=±10故答案为:±10【点睛解析:±10.【解析】【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k的值.【详解】解:∵x2+kx+25=x2+kx+52,∴kx=±2•x•5,解得k=±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一次项系数是解题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14.【解析】【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依此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360°÷5=72°故外角∠CBF等于7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关键是熟悉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解析:72︒【解析】【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依此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360°÷5=72°.故外角∠CBF等于72°.故答案为:72︒.【点睛】此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关键是熟悉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的知识点.15.xy(x﹣1)2【解析】【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原式=xy(x2-2x+1)=xy(x-1)2故答案为:xy(x-1)2【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解析:xy(x﹣1)2【解析】【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原式=xy(x2-2x+1)=xy(x-1)2.故答案为:xy(x-1)2【点睛】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3(a+3b)(a﹣3b)【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3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一步分解因式【详解】3a2-27b2=3(a2-9b2)=3(a+3b)(a-3b)【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解析:3(a+3b)(a﹣3b).【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3,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一步分解因式.【详解】3a2-27b2,=3(a2-9b2),=3(a+3b)(a-3b).【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17.6cm【解析】【分析】先利用角角边证明△ACD和△AE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AECD=DE然后求出BD+DE=AE进而可得△DEB的周长【详解】解:∵DE⊥AB∴∠C=∠AED=9解析:6cm【解析】【分析】先利用“角角边”证明△ACD和△AE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AE,CD=DE,然后求出BD+DE=AE,进而可得△DEB的周长.【详解】解:∵DE⊥AB,∴∠C=∠AED=90°,∵AD平分∠CAB,∴∠CAD=∠EAD,在△ACD和△AED中,C AEDCAD EADAD DA∠=∠⎧⎪∠=∠⎨⎪=⎩∴△ACD≌△AED(AAS),∴AC=AE,CD=DE,∴BD+DE=BD+CD=BC=AC=AE,BD+DE+BE=AE+BE=AB=6,所以,△DEB的周长为6cm.故答案为:6cm.【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记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18.5×10-6【解析】试题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解析:5×10-6【解析】试题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0.0000015=1.5×10﹣6,故答案为1.5×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19.(x+4y)(x-4y)【解析】试题解析:x2-16y2=x2-(4y)2=(x+4y)(x-4y)解析:(x+4y) (x-4y)【解析】试题解析:x2-16y2=x2-(4y)2=(x+4y) (x-4y).20.【解析】【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建立方程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180(n﹣2)=900解得:n=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析】【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建立方程求解.【详解】根据题意得:180(n﹣2)=900,解得:n=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 (2)60BAD ∠=° ,40CAD ∠=°【解析】【分析】(1)延长BC ,作AD ⊥BC 于D ;根据角平分线的做法作出角平分线AE 即可;(2)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AD,AE 即为所求;(2)在△ABD 中,AD ⊥BD ,即∠ADB=90°,∵∠B=30°,∴∠BAD=180°-90°-30°=60°;在△ABC 中,∠B+∠ACB+∠BAC=180°∴∠BAC=180°-30°-130°=20°∴∠CAD=60°-20°=40°.【点睛】此题是计算与作图相结合的探索.考查学生运用作图工具的能力,以及运用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等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1)如图所示见解析,A 1(2,3)、B 1(3,2)、C 1(1,1);(2)-1.【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确定出点A 1、B 1、C 1的坐标,然后画出图形即可; (2)由点A 1、C 1的坐标,根据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可规定出a 、b 的值,从而可求得a+b 的值.【详解】(1)如图所示:A 1(2,3)、B 1(3,2)、C 1(1,1).(2)∵A 1(2,3)、C 1(1,1),A 2(a ,2),C 2(-2,b ).∴将线段A 1C 1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a=-1,b=0.∴a+b=-1+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轴对称变化、坐标变化与平移,根据根据平移与坐标变化的规律确定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3.4ab ,﹣4.【解析】【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展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a 与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a ﹣2b )(a+2b )﹣(a ﹣2b )2+8b 2=a 2﹣4b 2﹣a 2+4ab ﹣4b 2+8b 2=4ab ,当a=﹣2,b=12时,原式=﹣4.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乘法公式以及整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4.12m m --;当0m =时,原式12= 【解析】【分析】 根据分式的加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从22m -≤≤且m 为整数中选取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整数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 解:()3212m m m 骣÷ç++?÷ç÷ç桫- ()()223121m m m m +-+=-+g 243211m m m -+=-+g ()()11112m m m m =-+-+g 21m m =--, ∵22m -≤≤且m 为整数,∴当m=0时,原式011 022--==【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5.(1)∠1+∠2=90°;理由见解析;(2)(2)BE∥DF;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ABC+∠ADC=18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由互余可得∠1=∠DFC,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出.试题解析:(1)∠1+∠2=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ABE,∠2=∠ADF,∵∠A=∠C=90°,∴∠ABC+∠ADC=180°,∴2(∠1+∠2)=180°,∴∠1+∠2=90°;(2)BE∥DF;在△FCD中,∵∠C=90°,∴∠DFC+∠2=90°,∵∠1+∠2=90°,∴∠1=∠DFC,∴BE∥DF.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