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节选》课件讲课教案
《报任安书(节选)》2精品PPT课件
译文: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谨向您再拜 致意。少卿足下:往日承蒙您写信给我,教导我务必 慎重地待人接物,并推荐贤能之士。情意十分诚恳, 似乎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而附和俗人的 看法。我并非如此。请允许我谈谈自己固塞而鄙陋的 想法。长时间没有答复你,希望你不要责怪。
简析: 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 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 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 己志。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 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 题多为“报……书”“答……书”“与…… 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 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太史公牛马走〔太史公牛马走〕太史公,汉代史官太 史令的通称。牛马走,供驱使的人,如牛马一般。这里是 作者的谦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曩(nǎn g)者〕从前。辱赐书〔辱赐书〕委屈你给我写信。这是 古代书信中的客套话。辱,犹言降低了对方的身份,使对 方蒙受了耻辱。,教以慎于接物〔慎于接物〕待人接物要 慎重。,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意气勤勤恳恳〕 情意诚挚恳切。,若望〔望〕怨望,埋怨。仆不相师〔不 相师〕不效法。相,这里指对对方。,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固陋〕固塞鄙陋(的意见)。。 阙然久不报〔阙然久不报〕意思是拖了很久没有回信。阙 然,(时间)隔了很久。,幸勿为过〔为过〕见责。过,责 备。!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 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 于妻子何如哉〔仆于妻子何如哉〕我对于妻室子女又怎样呢?意思 是自己并不顾念妻子和儿女。?且勇者不必死节〔死节〕死于名节, 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何处不勉焉〕意思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 自己不受辱!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去就〕舍生就死。之 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缧绁(léixiè)〕指捆绑犯人的绳子, 这里指代囚禁。缧,大绳。绁,长绳。之辱哉?且夫臧获〔臧获〕 古人对奴婢的贱称。骂奴曰臧,骂婢曰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 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粪土之中〕与上文“尘埃之中” 义同。之中而不辞者,恨〔恨〕遗憾。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 文采不表于后世也〔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平平庸庸地 死了,文采不能在后代显露。没世,终结一生.表,显露。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教案: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报任安书(节选)》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讨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报任安书(节选)》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懂词句和古文知识。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的理解和鉴赏。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报任安书”的含义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通过分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3. 内容分析:通过分析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4. 写作练习: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 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写作和表达:评估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4. 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报任安书》优秀课件.ppt
• 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 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 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 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 山,或轻于鸿毛的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 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 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 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 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 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 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 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 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 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 活了下来。
• 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 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 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 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 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 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在《报任安书》 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 个完整的交待。
李陵之祸的故事
• 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四十八岁。 这是《太初历》颁布后的第七年,他埋头撰 述《史记》的工作,正当"草创未就"之时, 突然飞来了横祸,受李陵案的株连被下狱受 腐刑。这场灾祸使司马迁蒙受人间的奇耻大 辱而导致了重大的思想转变,直接影响到 《史记》的写作。司马迁抒愤寄托,强烈地 表达他的是非观点和爱恨感情,从而升华了 《史记》的主题。因此,对李陵之祸的前因 后果,以及司马迁受祸后的心态,都需要作 全面深入的探讨,才能说明司马迁立场、思 想的转变,以及怎样发愤著书。
•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 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 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 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 迁打入大牢。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报任安书》的背景及作者司马迁的经历。
(2)能够分析并欣赏本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
(3)能够理解并把握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如官职、礼仪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培养阅读和鉴赏古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司马迁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2)认识到了解历史、学习古文的重要性。
(3)激发学生对文学、历史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报任安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司马迁的经历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本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
3. 理解并把握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古词古语的理解和翻译。
2. 司马迁坚守信仰、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司马迁及其《史记》。
(2)引出《报任安书》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引导讨论,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讲解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5. 鉴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文学美。
(2)讨论司马迁的精神品质,联系实际生活。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课文。
2. 深入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一篇简要介绍。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司马迁精神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环节的积极性,是否能够主动查阅资料、提出问题。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重点字词和句式的掌握情况。
报任安书节选PPT课件
∈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终于成功
相信自己也能成功
进一步表明自己“隐 忍苟活”的原因
25
(4—5)说明忍辱含垢为的是完成《史 记》
26
第六段
27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 下放失旧闻,考其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 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 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 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 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
23
非常 古:不同寻常 今:很,十分,极(副词)
厥 1、乃,就 2、他的
大放厥词 思厥先祖父
24
结合注释疏通第五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 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 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
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 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 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2、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
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
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
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报任安书》(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2.理解《报任安书》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报任安书》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主题。
4.准确运用相关的文学术语进行分析和评论。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分析《报任安书》中的抒情手法和艺术特点。
2.运用相关的文学术语进行分析和评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标题《报任安书》节选,并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篇文章。
(二)文本解读1.教师简要介绍《报任安书》的作者柳宗元和背景。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上的文章节选,并进行解读。
(三)理解文章主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找出文章的主旨。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文章的主旨。
(四)抒情手法分析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运用的抒情手法,如修辞、比喻、夸张等。
2.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和评论。
(五)写作训练1.学生分析提供的写作素材,根据《报任安书》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撰写一篇有关勇敢面对困难的短文。
(六)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反馈学生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学生的课堂讨论表现。
2.学生在写作训练环节中的作品质量。
3.学生对《报任安书》的理解程度和对抒情手法的掌握程度。
六、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报任安书》的全文,探讨其中更多的抒情手法和思想内涵。
2.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文学鉴赏能力,分析其他的文学作品。
3.学生可以尝试模仿《报任安书》的写作风格,写出自己的文章。
以上为《报任安书》(节选)教案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文档写作有所帮助。
部编苏教高中必修5《报任安书(节选)》阎德军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报任安书》(节选)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丁沟中学闫德军【教学目标】通过细读文本,体验司马迁遭辱之痛,探究他忍辱苟活之因,从而丰富心灵体验,增进自身文化底蕴,提升审美能力,为进一步鉴赏研读其他文学作品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通过细读文本,体验司马迁受刑之痛,探究他忍辱苟活之因,从而丰富心灵体验。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刑不上大夫”“太上不辱先”等疑难语句。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前两课时我们从文言层面对《报仁安书》(节选)作了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大致了解了文章内容。
下面先复习一下以下句子的翻译(PPT): (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这节课,我们从内容层面对此文作深入学习。
二、生死选择,探讨文本:如果说第一次课是上阶,第二次是登堂,那么今天的第三次课就是入室了。
美需要发现需要开掘。
赏美是自由的,是个性化的。
所以,我希望本次课能成为大家展示才华的平台,搏击智慧的殿堂,驰骋精神的疆场,共享成果的盛宴。
过渡:有关此信的内容,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概括,他认为:“整个《报任安书》就写了一个字,耻辱的‘辱’。
这一个‘辱’字贯穿全文,作者着重写了三点。
第一是受辱之因,就是为什么受到宫刑。
第二是遭辱之痛,就是受了这场奇耻大辱之后,内心痛苦。
第三是忍辱之由,就是为什么受了这么个奇耻大辱,自己能够忍下来,坚持活下来,为什么?”——据“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绝笔之作”整理此文选入教材,节选的是后两部分内容,将第一部分内容“受辱之因”删去了。
所以,这节课我们重点要体验司马迁“遭辱之痛”,探究司马迁“忍辱之由”。
(一)受辱之因李陵之祸: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天汉二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和李陵去攻打凶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投降了凶奴,汉武帝因此大发雷霆,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不当”,但他不满朝廷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于是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挡匈奴之功,没想到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是在为李陵辩护,因此司马迁被判入狱,惨遭宫刑。
《报任安书(节选)》课件
司马迁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掌握基础实虚词,翻译全文,增强语感,提高文 言文阅读能力。 3.感悟司马迁的人格魅力。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同“趋”)
异也。”
马迁
——《报任安书》司
【文体解读】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 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 ...书”“答... ... 书”“与... ...书”。
本文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回信。 报:答复 书:信。 报任安书:答复任安的信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
括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 七十列传、
、十表
、 八书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 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
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
本纪《: 史叙述记历代》帝王是的历作史 为 正 史世家的:二叙述十贵四族王史侯的中历的史 第一 部列传,: 历鲁代诸迅侯之赞外名誉官名它人的事为迹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表离,:骚意各即个历它史时既期是的简史单大学事巨记 著书,:又记是载典文章制学度巨,天著文地。理
【司马迁与李陵】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 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 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
●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 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 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 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 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
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精讲课件
)
【答案】 1.动词,怨恨 动词,远望,望见 名词,视野 动词,盼望, 希望 名词,声望,名望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 2.动词,效法 名词,老师 动词,从师学习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名词,军队 3.xiāng,副词,表 示动作、行为趋向一方 xiāng,副词,互相,交互 xiàng,动词,帮助,辅助 xiàng, 名词,辅助君主的地位最高的大臣 xiàng,名词,相貌,容貌 xiàng,名词,赞 礼官,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4.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指示代词,这,这样 动 词,像,似 动词,及,比得上 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形容词词尾,相 当于“……的样子”、“……似的” 5.介词,用 连词,表结果 介词,因为 表目 的连词,来 介词,用 6.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 定语后置标志 代 词,它
阶
阶
段
段
一
四
阶 段
19 报任安书(节选)
阶 段
二
五
学
阶 段 三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理想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 不表于后世也。” 受刑之后,司马迁曾因屈辱痛苦而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 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历时 18 年,终于完成《史记》,这全靠理想信念的支撑。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曩.者( )
恶.死( )
缧.绁.( )( )
倜.傥.( )( )
苏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报任安书(节选)★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叙述、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2.美育渗透点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沉郁悲壮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1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段2、字音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鞭(chuí)圜墙(yuán)占卜(bǔ)囹圄(wǔ)槛(jiàn)缧绁(léi)3、主要词句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思路分析: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
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
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报任安书》(节选)教案
报任安书(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李密的司马相如之风,掌握“吴中四士”之一报任安及其身世背景;2.体会唐末士大夫的政治抱负及其对时势的忧虑;3.理解“物尽其用”的思想,引导学生走向德行之坦途;4.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熟悉文学写作中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探讨唐末士大夫的政治抱负及其对时势的忧虑;2.理解“物尽其用”的思想及其运用;3.体会文章文学特点及修辞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唐代著名“吴中四士”之一报任安的身世背景及其仕途经历。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人士大夫会写出如此慷慨激昂的文章。
2. 阅读请学生阅读《报任安书》的节选,并分析以下问题:1.文章的体裁是什么?2.作者遣词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文章中表达了哪些观点?4.与文中观点相符,你又有哪些思考?3.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自学课外阅读材料,了解唐李密的司马相如之风,掌握“吴中四士”之一报任安及其身世背景,小组合作设计PPT或海报,分享给其他小组,并在班级中口头报告。
4. 总结教师对学生阅读、探究和展示的情况进行点评,然后指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主题,理解“物尽其用”的思想、讨论如何树立高尚品德。
四、教学方法1.阅读研讨法:阅读文章,通过讨论和分析,探究文学特点及修辞方法;2.分组探究法:分组自学,形成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合作分享;3.总结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题,梳理文章观点,提出学习启示。
五、教学评估1.学生在观看专题讲解和课外阅读后能够掌握唐李密的司马相如之风,理解报任安的身世背景;2.学生能够分析文本,掌握文学特点及修辞手法,了解作者观点;3.学生针对文章主题的表述,展开自由探究,充分理解文章蕴涵的深意和意义;4.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相互理解,促进共同进步。
六、课外拓展1.学生可以阅读整篇《报任安书》,了解唐代士大夫的政治抱负;2.学生可以阅读《谢灵运高古蹟题橙花祠》、张祜《石鼓文序》等文学作品,了解唐代文学特点及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_报任安书(节选)教学课件设计
用一用
请结合我们学过的各种艺术手 法,灵活运用修辞句式等,为 司马迁塑像。
褚浩然
马依卓
❖ 老人家腰板挺直,垂手握简,束 高发,着红袍,长眉入鬓,双目 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 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一 袭长及心胸的须髯,尽显文人傲 岸学者庄重。据说受宫刑之人会 胡须尽脱,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 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永远是男 子汉,顶天立地,气吞河岳的男 子汉!皱纹如山积世事沧桑,铁 笔如刀诉人间铿锵,太史公蒙难 忍耻,直面人生,秉笔直书,正 是铮铮铁骨真男儿!
司马迁:李陵之祸 任安:戾太子事件
二、文本探究
❖ 司马迁在信中反复论述士重名节,受辱当死, 但名节生死荣辱有轻重先后,请从文中找出 能够体现司马迁生死观荣辱观的部分并加以 分析。
三、文本延伸
❖ 文章最后一段太史公似乎重新陷入痛苦之中, 造成思想反复、文脉不畅。请试着给本文续 写一段,表达我们对司马迁含愤著书直面人 生的肯定和赞许,以使全文结构圆融,气合一 欲成大事 未雨绸缪
青年——李陵之祸 强压之下仗义执言,士人骨气社会良心
壮年老年——含愤著书 包羞忍耻直面人生,坚定信念终成大业
如何评价值得褒扬的人物
❖ 表达方式:叙事、说理、抒情有机融合(叙事简洁 概括,议论深刻有高度,抒情深沉,富有煽动性)
❖ 语言:语言简洁精练;典雅华丽,有文采
如今,我已不被世人了解,无处诉己悲,无人抒 己志,无地发己恨,天地苍茫,我却只能在此间 辗转彷徨。生,则身处卑贱遭人白眼,瑟缩于世 俗人言之枷下;死,亦负万古骂名,灵魂之锁亦 不得卸。吾心止存夙愿一缕,愿修得史书,千万 年后,望后人能见我心,懂我志,扬我名,洗我 冤屈,叹一声殘驱之下灵魂尚全焉。生,不为生 ;死,亦不为死,只愿气贞高洁,只为存浩荡正 气于天地间。若得著成此书,了此夙愿,吾方能 含笑与卿九泉相会矣。
报任安书(节选)优秀课件
(3)司马迁认为拥有财富、尊位乃不赋一《定离会骚被》人;记厥住有,《而国语》
“ ① 。”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论写道,左丘明失明了, 孙膑的腿断了,始终不能为世所用,于是“ ① , ② , ③ 。”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5)《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其作品最终若流传于 世,就“ ①则仆,偿②前辱,之③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发愤著书。
活动六:巩固提升
1、重点句子翻译。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草创未就,适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 色。
2、名句默写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① , ② , ③ 。”
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
现在
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共
成一家之言。
推究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 通晓
起草稿
草创未就,适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恰逢
遭受
恼怒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
确实、果真
交通便利的城市
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
原委:草创未就,会遇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 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宗旨: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活动四:深研人物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5-6)说明隐忍苟(活忍是辱为之了力完)成《史 记》。
四(7)抒写痛辱愤郁之心情,再点复信之 意。 哪些肉体 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刑后的感受 是什么?
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 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 中。” ②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 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 惕息” ②。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 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 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 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ks5u精。品课”件 ⑦
—— 明·孙执升《评注<昭明文选>》
ks5u精品课件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形成了
司马迁超越时代的文化人格,虽然作为 王朝的史官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立 场。《史记》不仅具有雄伟的气魄,而 且反映出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于 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压迫,意识到这个 时代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现了对人类 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史记》不仅 是汉代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整个中国文 化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
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 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 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 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 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 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 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 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 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 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 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 籍、天文历法的官职)。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 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 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元封三年,司马迁继父 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 《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k资s5u料精品。课件
——章培恒
ks5u精品课件
写作背景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 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 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 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 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 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 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 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 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ks5u精品课件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 激的心情,述说了因李陵事件而蒙 受的奇耻大辱,倾诉了郁积在内心 的痛苦和愤懑,披露了封建最高统 治者的专断不公。说明了自己“隐 忍苟话”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 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 一书的决心。
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历程,可 以用“悲壮”二字来概括。我们要认 识司马迁,了解他的曲折丰富的思想 感情,了解他的忍辱负重的生命历程, 并进而读懂《史记》,读懂中国3000 年的历史,《报任安书》是不可不读 的。因为这是司马迁用自己的笔蘸着 自己的血泪写下的,通过它,我们可 以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 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初 年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 8书、12本纪, 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本纪、世家、 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 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 的体例。《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 才改称《史记》。
头枪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 (pù) 臧获婢妾(zāng bì) 圜墙(yuán) 厥有 (jué) 囹圄 (yǔ) 槛(jiàn)缧绁(léi xiè) 强颜 (qiǎng) 赭 (zhě) 桎梏 (gù)
ks5u精品课件
整体感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大意。
一(2)说明复信之由。 (领起下文) 二(3-4)陈述自己遭极辱而不自杀之事由。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 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ks5u精品课件
古今评价 《史记》
“司 马 迁一腔郁愤,发之《史记》;作《史记》 一腔郁愤,发之此书。识得此书,便识得一部 《史记》,盖一生心事,尽泄于此也。纵横排宕, 真是绝代大文章。”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 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 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 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 “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处 深山,百兽震恐,及其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 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 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 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 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 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ks5u精品课件
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 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 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 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 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 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四 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 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 交待。
报任安书
司马迁
ks5u精品课件
解题
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
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
信题多为“报……书”“答……
书”“与……书”“上……
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
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
(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
辙)等等。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 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 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 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 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 “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 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 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 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