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药物的升降浮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药物的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指药物的作用趋势,是药物性能的形象概括。随着医学的发展,药性理论讲究的深入,单凭四气、五味,已经难以全面地概括药物作用的多样性。到了金元时代,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在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药物气味厚薄的阴阳属性结合人体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对药物的作用趋势,应用自然界动植物的升降浮沉现象,作了生动的形象概括,从而形成了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这不仅在当时推动了药性理论的研究,沿用至今,仍然是我们理解药物功效和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一理论,现将药物升降浮沉的基本内容归纳整理,简要介绍如下。

(一)升降浮沉的基本概念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首先观察到很多植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在它们的生活周期中,有着升降浮沉的自然现象。进而发现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有这一类似现象,大而五星七曜,小而一草一木,无不存在升降浮沉或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从而升降浮沉就成了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思想武器。

不仅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如此,人体脏腑也是处在不断的升降出入的气机运动之中。在正常情况下,肺主肃降,肝主升发,胃气主降,脾气主升。从而维持气机升降的协调,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一旦失调,就会出现气机紊乱,产生—系列的症状,这些症状也可通过升降出入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肺气上逆而为咳喘;胃气上逆而为呕吐;脾气下陷而见脱肛;肾气不固可见遗泄等。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针对人体上下表里的不同部位和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也有升降浮沉四种趋向。如升提举陷的作用就是升,下降平逆的作用即为降,上行发散之机为浮,下行泻利之效属沉。由于升和浮、降和沉,它们在作用趋向上有其相似之处,所以常常把升浮、沉降分别相提并论。升浮的趋向是上行向外,沉降的趋向是下行向内。

药物的这种趋向性能,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得到的反应而概括出来的。这种反应就是药物的临床疗效。凡能改善病机或病势向下、向内的药物性能都属升浮,如黄芪、升麻益气升阳,桂枝、细辛散寒解表等。相反能够改善病机或病势向上、向外的药物性能都于沉降,如杏仁、苏子止咳平喘,龙骨、牡蛎潜阳敛汗等。由此可见药物的趋向性能主要是针对病机和病势的趋向起作用的。

同其它药性理论一样,升降浮沉也有它们的阴阳五行属性。根据阴阳学说的特点,升降浮沉也可以用阴阳两个方面加以概括。由于升浮药物的作用趋向是向上向外,故其性属阳;而沉降药物的作用趋势是向下、向内,故其性属阴。升降浮沉的五行属性,主要以四时的五行属性为依据,药物的趋向性能与四时的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它们的五行属性是:春升属木,夏浮属火,秋降属金,冬沉属水,长夏性平属土。药物的趋向性作用通过它与五行配五脏的关系来调整脏腑气机的失调。

(二)升降浮沉的依据

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既与药物的临床疗效有关,也与药物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有密切联系。药物的疗效是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已如前述,下面仅就药物的性质与特点同升降浮沉之间的关系,归纳介绍如后:

1.四气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温热之品,其性属阳,多主升浮,如麻黄、桂枝,其性均温,都能上行发表,故主升,附子、肉桂,其性大热,故能温中散寒而主浮。寒凉之品,其性属朋,多主沉降,如大黄、芒硝,性皆大寒,主泻下通便,故性沉,黄柏、知母,性亦大寒,能清热泻火,故主降。

2.五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辛甘之味,大多属阳,故其性主升浮,如荆芥、防风,味辛能祛风解表,黄

芪、党参,味甘能补气升阳。这些作用趋势都属升浮之性。味酸苦咸,大多属阴,故性多主沉降,如五味子、诃子,味酸能敛汗止咳,黄芩、黄连,味苦能清热泻火,牡蛎、龙骨,味咸能收敛潜阳。这些作用趋势都属沉降之性。

3.气味阴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无论是四气还是五味,都有厚薄阴阳的差异,这也是药物升降浮沉的依据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沦》。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味厚则泄(主沉),薄则通(主降),气薄则发泄(主升),厚则发热(主浮)。”这就是张元素认定药物升降浮沉的重要依据。

4.药物部位、质地与升降浮沉的关系:从药用部位看,一般花、叶、藤茎(质轻的根茎类)等类药物,质地比较轻松,其性轻扬,故主升浮。如辛夷花通鼻窍,鲜荷叶升清阳,桑枝条祛风湿、绿升麻透痘疹等,这些药物,性皆升浮。种子、鳞介、矿石(包括质重的根茎)等类药物,质地坚实沉重,故多主沉降。如苏子降气平喘,牡蛎收敛潜阳,磁石重镇安神,白芍敛阴平阳等,其性皆主沉降。但这些特性,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药物也有例外。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这些药物就不是以药物部位与质地作为升降浮沉的依据,而是以其性味来决定作用趋势的依据。

因此,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趋势,必须结合药物的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要受到炮制、配伍等因素的影响。故李时珍曰;“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而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这也是必须了解的。

(三)升降浮沉的药性作用

药物的趋向,是药物作用的形象概括。医家利用药物升降浮沉的偏性,一以调节脏腑气机升降的紊乱,二则因势利导以祛邪外出。根据药物不同的趋向性能,可分为升浮与沉降两类,概述如下:

1.升浮药:其作用特点为上行、向外,分别具有疏风、散寒、宣肺、透疹、升阳、通痹、催吐、开窍等作用。故解表药、祛风湿药、温里药、开窍药、益气温阳等类药物,大多属于升浮性质。

2. 沉降药:其作用特点是下行、向内。分别具有通便、泻火、利水、镇心、平肝、肃肺、降胃、固肾、涩肠、止带等作用,故攻下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收涩药等类药物,大都属于沉降性质。如上所述,药物的作用趋向,就其总体来说,可以升浮与沉降两类予以概括,但就某一具体药物而言,它的作用趋向又不是那么简单,有的药物对于调整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不大明显,因此它的趋向性能也不明显。如化湿药、活血祛瘀药、杀虫药、外用药,以及有些祛痰药等,就很难把它们归属那一类。还有一些药物,它们的趋向性能,是双向性的。如麻黄上能发汗解表,下能利水消肿;川芎既可上行头目,又可下行血海。这些药物的性能趋向,就具有明显的双向性。所以有些本草书籍称它们为可升可降。但是它们的这种作用大多随着不同的配伍而显现。如麻黄配桂枝等则性显升浮,重在发表,配石膏,白术等则性显沉降,重在利水。此外还有先升后降、先降后升等特殊现象,这些性能也大多是在多个药物配伍的情况下显现的。如有人用八珍汤加大黄以治虚火眩晕;就是先升后降的具体运用。

(四)升降浮沉的应用

根据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对其趋向性作了如上的概括,不仅使我们对药物的作用有了更形象化的理解,而且在临床用药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辨证中,对于病位的上下表里,病势的上逆下陷、外浮内传等的辨别,非常重要。在治疗中,很多治疗法则都是建立在药物的趋向性能之上。如升阳举陷、发汗解表、宣毒透疹、镇肝潜阳、攻里通下、降逆止呕等治法,都是以升降浮沉为其依据。升降浮沉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