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设计

内蒙古包头市三十三中学张俊峰

学生是教学文本的第一读者,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读解基础,激发学生的读解智慧。高二年级的学生对抒情散文并不陌生,他们在初中即有所涉猎,高一年级又较系统地学过一个单元的“中国现当代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了解了抒情散文的抒情特点及其艺术表现手法。具体到我班的学生,由于他们从高一就开始用“问题/任务”探究学习的形式解读文本,因此,对现代散文更易通过品味语言赏析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同时,有关赏秋的诗文高二年级的学生也已读过不少,这些知识储备为感受这篇散文的文化气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文中的情趣与中学生的情感经验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教师不但要引导他们通过联想已往学过的赏秋诗文从中深入地感受中国文人的“赏秋文化”,而且要引导他们在赏析写景抒情的妙处的同时去感受作品中的“自我”——作者的个性气质和独特的生活情趣、人生况味、文化品位。

文本定位策略的核心内容就是揭示编者的研制智慧。《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选文。这一单元所选的四篇散文都是能够体现“自我”个性的情文并茂的典范作品。编者对本单元提出的教学要求是: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为此,编者还专门约请北京师范大学刘锡庆教授写了《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一文附于单元之后。刘锡庆教授在文中指出“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并且强调“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是很要紧的”。《故都的秋》一文,情感在景物中自然流露,景物亦浸渍着人情与个性,正如郁达夫所说“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因此,让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经历去充实唤醒潜沉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心灵与生命,从而深层次地感受文中独特的“自我”,这正是编者的研制智慧。

根据以上分析,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对开篇“文眼”的理解与全篇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景与情、情与理巧妙熔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而感受文中的独特的“自我”,最终使学生在解读与品评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基本的抒情散文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散文鉴赏的能力;通过拓展联读来探究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挖掘课文当中蕴涵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功能,并要求学生将读的“感悟”变成写的“感悟”,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具体的教学目标是:

重点:1、赏析故都秋景中所蕴涵着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从而感受文中独特的“自我”;2、指导学生拓展联读,探究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

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文中的“自我”。

语文教育是“言语”的教育。《故都的秋》一文的语言,清新而不失典雅,自然而不乏洒脱。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将这种清新典雅、自然洒脱的文风与其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凄寂悲凉的人生况味结合得天衣无缝,似乎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因此本文采用诵读法和评点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依言入情”“据言会意”“因言悟道”,一些优美、精警的句段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同时,对重点内容的鉴赏要通过“问题/任务”引导

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问题/任务情境”不断变化的一次次阅读(朗读、美读、诵读)过程中,一回回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阅读感悟。

阅读教学应该包含对学生的文化浸润,因此,为了打通课内与课外的壁垒,采用联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探究文化。

文本解读的关键是发掘作者的原创智慧。《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名篇,它以“我”为主,神韵十足。那故都的秋景中,不仅体现了郁达夫先生追求清净、悠闲、闲适的生活情趣,寄托了这位旧中国颠沛流离的文人特有的落寞、凄寂、悲凉的人生况味,也氤氲着中国文人赏秋文化的气息。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开篇即将清净闲适的生活情趣与凄寂悲凉的人生况味这互为表里、显隐的“自我”感受写得层次分明。

虽然“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虽然浓烈的秋味在“故都”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这个深受中国赏秋文化浸润的读书人追求的是“清、静”的生活情趣,心头笼罩着淡淡的人生的“悲凉”,因此郁达夫先生没有写故宫、天坛这些皇家建筑历史名胜,甚至他的主意不是引导我们从“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中去寻找故都的秋味,而是引领我们从更为平常的自然景物与更为普通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体会故都的秋味、秋意。“看似平常最奇崛”。因为只有这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够唤醒这个有着平民意识的知识分子既悠闲又落寞的感觉,也只有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这平平常常的自然之景,甚至“一椽破屋”“秋蝉”“耗子”等略显破败的意象才能够引发这个饱尝悲苦忧愁的文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在饱尝了这“故都的秋味”之后,这位极富人文素养并对赏秋文化珍爱有加的读书人感悟到:秋思早已成为人们生活情绪的感触点,人生况味的寄托处。于是,他在这篇本是写景的文字中插入了议论:他认为,在这方面,古今一致,东西相同,只不过“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这就使得故都的秋味在自然气息之外又添了一重文化气息。而这样一种浓重隽永的“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郁达夫先生在获得这番感悟后,笔锋一转,来了一段“南国之秋”的“素描”,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并且运用四级比喻再一次深情地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做了比较,抑彼扬此,以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自己对这“故都的秋”的钟爱。我们也随着作者再一次从这故都的悲凉的秋味里品尝到了故都的秋文化以及传统的中国秋文化的“真味”。

总之,这“故都的秋”不仅是郁达夫先生“‘个人’的发现”(郁达夫语),其实也让我们发现了《故都的秋》中的那个将“衰败与悲凉”作为欣赏对象的充满高雅情趣的独特的“自我”。

一、任务:朗读(或听读);标出段落序号;圈起呈现色彩、味道、声响以及表达情感的词语。(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二、围绕赏析重点,提炼了这样三个供学生探究的主问题:1、为什么文章主体部分的结尾要插入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的阐释与评论? 2、让作者梦魂萦绕的北国之秋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呢?3、作者是怎样在这故都的秋景里品出“清、静、悲凉”的“秋味”的?围绕主问题,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又在每一个主问题下又设计了若干子级问题供学生探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生成新的问题)。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本是写景的文字,为什么文章主体部分的结尾要插入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的阐释与评论?(启发学生发现作者这个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对赏秋文化的珍爱之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