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的欧洲,针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带来的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开始重建理性和社会道德规范,强调人的情感对理智、个人愿望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服从。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必然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
第一节概述
一、十七世纪的欧洲社会情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
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克
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德国发生了残酷的内战三十年战争(1618-1648),战后国内经济萧条,也使德国的文学发展落后于别的国家,只有后半叶出现的格里美豪森的小说《痴儿历险记》较有影响。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特点,但也染上了浓郁的巴洛克色彩,被认为代表了“德国十七世纪文学的高峰”。
二、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主要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主要包括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
(一)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风格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其文学风格在意大利被称为“马里诺体”,在西班牙主要得名“文化主义”,在法国人们则称其为“矫揉造作文学”,在英国则被叫做“夸饰文体”。
意大利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是诗人贾姆巴蒂斯塔·马里诺(1569—1625)。他的长诗《阿多尼斯》叙述爱神维纳斯和美少年阿多尼斯的爱情纠葛,其中编织了许多插曲,诗句华丽,形成一种“马里诺诗体”,各
国诗人群起仿效。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有两个代表。诗人贡戈拉·伊·阿尔戈特(1561—1627)的歌谣和十四行诗风格幽默、活泼。他的成就在长诗:叙事诗和寓言诗。贡戈拉及其追随者主张为“有文化修养的人”而创作,他们的风格主要表现了贵族社会的审美倾向,因此他们笔下的巴洛克文体被人们称为“贡戈拉体”,代表贵族倾
向。
西班牙表现平民阶层审美趣味的巴洛克文学代表佩特罗·卡尔德隆(1600—1681)是继维加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人生如梦》描写波兰王子西吉斯蒙德的不平凡经历。王子是人生的象征,他的反抗是对宿命论的否定,但作者又只能到宗教中寻找出路。剧本结构严谨,词藻精美,常用象征和隐喻
来加强效果。
法国的巴洛克文学分小说和诗歌两个方面。小说的代表是奥诺雷·德·于尔菲(1568—1625),他的小说《阿丝特蕾》(1607—1627)描写牧羊人塞拉东与情人牧羊女阿丝特蕾的爱情纠葛。小说描写的是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其中有无数的插曲和缠绵的对话。诗歌方面的代表是阿格里帕·多比涅(155 2—1630)和马雷伯(1555—1628)。前者的《惨景集》(1616)描写宗教战争带来的浩劫,内容浩瀚,涉及人的处境、大自然、世界的奥秘等。风格雄浑有力,节奏鲜明,用韵大胆。后者的前期诗作《圣彼得的眼泪》(1587)堆积意象,爱用夸张、对比,大自然人格化,色彩浓烈,表意曲折。法国的巴洛克作家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表现要充分自由,热爱自然美景,重视古怪的、荒唐的、非同寻常的东西,
喜欢玩弄文字游戏和俏皮话,精于隐喻和反衬。
英国的巴洛克文学也结出了厚重的果实,这就是“玄学派诗歌”,其代表人物有约翰·多恩(1571—16 31)、安德鲁·马韦尔(1621—1678)、乔治·赫伯特(1593—1633)、理查德·克拉肖(1612—1649)等。这些诗人们在创作中大胆破除传统诗歌的清规戒律,标新立异。多恩是他们当中的开拓者和最重要人物,他的创作风格典型地代表了他们这一派诗歌的特色。在多恩那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别离辞:节哀》中,情侣的关系被比喻为圆规的两只脚,这种奇妙的构思形象贴切,意蕴丰富。
总的说来,巴洛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它不满足于固有的价值体系,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望和需要。它的艺术手法对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作用,对19世纪以来的
拉美文学也有深刻影响。
(二)清教徒文学
清教徒文学又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是17 世纪英国文学的主流。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把《圣经》奉为圭臬,弘扬清教徒精神,描写具有强烈宗教情感和革命叛逆精神的清教徒生活,常常取材《圣经》,师法中世纪宗教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以诗意浓郁的笔墨,偏执极端的情
绪,表现对信仰、理想的执着追求。
清教徒文学的杰出代表是:约翰·班扬和弥尔顿。
1、约翰·班扬(1628—1688),清教徒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牧师、散文作家,代表作寓言体小说《天路历程》,以梦幻文学的形式,展现了王政复辟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画面,揭露与讽刺社会上的糜烂生活,宣扬清教徒在信仰指引下,克服种种诱惑,战胜人性弱点,终达精神天国的思想。语言多采用民间
口语,纯朴生动。
2、约翰·弥尔顿(1608—1674)
17世纪英国最重要的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是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出生于清教徒家庭,青年时代曾闭门攻读文学6年,渴望摘取诗歌桂冠。后来有感于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积极投身清教徒运动,发表了《论出版自由》、《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申辩》、《再为英国人民申辩》等政论文。它们代表了弥尔顿散文的最高成就,风格雄健,文笔犀利,旁征博引,情文并茂,堪称17世纪欧洲散文的冠冕。晚年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口述方式完成了三大代表作:长诗《失乐园》(1 667)和《复乐园》(1671)以及诗剧《力士参孙》(1671)。
三大代表作中,《失乐园》是弥尔顿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性巨著,全书十二卷,一万多行,以其主题的多义性和艺术成就的多面性而成为不朽的名作。这部长诗借助于《旧约·创世记》第
二、三章的神话故事,赋予其史诗式的结构,因而有“宗教史诗”之称。
这部长诗分两条线索,一条是亚当、夏娃违犯禁令失去地上乐园的故事,另一条是撒旦反抗上帝失败而失去天上乐园的故事。两条线索以撒旦引诱亚当和夏娃犯罪的情节为交叉点。这两条线索所蕴含的主题具有多层次性。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而终于靠自己的劳动以获得生存的经历,说明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的采集果实过活,进化到生产劳动的文明社会的历程,也指出人类重获乐园的途径。亚当和夏娃偷食智慧果而变得聪明,说明人类的进步必须依靠知识。撒旦的反抗上帝则既可理解成对清教徒革命的影射,又可解释为表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经过,还可以理解成人类历史上的各类重大叛乱和起义等。
亚当是个勇敢刚毅的人物形象。当他得知夏娃偷吃禁果而犯下弥天大罪时,他也吃了禁果,为的是和她担当同样的命运。他的内心世界拥有热情、自由意志和理智。他的形象体现弥尔顿的哲学思考:在理智指导下的自由意志能够帮助人类找到正确的途径,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夏娃这个形象是美丽、活泼、天真、贞洁、温柔、善良等的综合体。她唯一的不足是轻信,经不起
吹捧。
诗中塑造得最为成功,也最复杂的人物形象是撒旦。他是一个有勇有谋、意志刚强,敢于反抗任何威权的战士形象,可同时他又具有阴险狡猾的一面,他引诱人类违反上帝的旨意,并不是出于为人类着想,更多地是出于个人的目的。然而无论如何,这个形象既是恶魔,又是光明之子,体现出作者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他歌颂那些勇于反抗专制与威权的英雄,另一方面又不喜欢这些人身上的破坏性。
长诗中的上帝被描述成暴君形象,体现了弥尔顿惊世骇俗的反叛精神。
《失乐园》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雄浑宏伟的风格。弥尔顿模仿古代的史诗和悲剧,使长诗具有恢宏的气魄。整部作品充满宏伟的图景,如写天上战争,满天刀光剑影,作战双方拔山相掷,天地为之震颤;
又如写撒旦等建造“魔王殿”,在浑沌的深渊上架起气贯长虹的大桥。
用典丰富,语体庄严,善用隐喻等是《失乐园》的又一艺术特色。弥尔顿把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希伯来神话融合起来,造成作品神话典故丰富。丰富的用典使长诗明显地区别于一般的口语体,达到庄严肃穆的史诗效果。诗中巧妙的隐喻也达到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如第七卷第24行到28行,诗人说自己在落难时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的都是白眼,危险时刻在威胁着他。这就骂尽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世态的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