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视角下的虚拟社会管理

合集下载

社会网络与虚拟社会

社会网络与虚拟社会

社会网络与虚拟社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网络和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交流信息、分享生活的点滴,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地体验游戏场景,社会网络和虚拟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本文将探讨社会网络和虚拟社会的特点、发展现状和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等方面。

一、社会网络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社会网络以其即时性、方便性和广泛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现如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多种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人们在线社交的主要方式。

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扩大社交圈子、获取信息等。

社交媒体的主要特点是互联网的去中心化。

不同于以往的传媒,社交平台对信息传达的掌控更少,用户能更自主地获得和分享信息。

因此,社交媒体更容易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

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种类和形式繁多,以某种领域为中心的社交平台例如LinkedIn和Reddit备受用户青睐。

这些平台增强了用户的社交关系和聚合度、塑造了各自不同的社交文化和价值观。

二、虚拟社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虚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基于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交互平台,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方式将用户带入“虚拟世界”。

像Second Life这种典型的虚拟社区,让用户能和其他身处不同地方的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

虚拟社会的发展现状则表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虚拟社区的不断升级和创新。

现在的大型在线游戏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具有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体系,使得玩家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风俗。

虚拟社会也给人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空间,使人们可以在其中寻求满足感和归属感。

例如,在虚拟社区中,人们可以选择建立供养自己的家园、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或者是承担虚拟角色、参加虚拟游戏等。

三、社会网络和虚拟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社会网络和虚拟社会将会更加智能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发展的重载。

当前虚拟社会的特点、管理挑战及其对策

当前虚拟社会的特点、管理挑战及其对策
的互动 , 虽然 可能 表 现为 弱关 系 、 即时关 系 、 持 久 关 非
等活 动 , 世界 各 国都呈 商发 趋势 。 在
第 四, 虚拟 社会 带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那 么 , 拟 社 会 这 个 “ 社 会 ” 现 实 社 会 有 什 虚 新 与
21 0 1年 2月 , 中 央党 校 举 办 的省 部 级 主要 领 在
化技 术发 展 的产 物 , 与 互 动 的个 体 、 体 需 要 一 参 群 定 的技 术能 力 和工 具 支 持 。传 统 社会 的构 成 是 尤 需 这
些条 件 的 。 第 二 , 拟社 会 大 大延 展 了空 『 和 时间 的概 念 。 虚 日 J 比如 , 统社会 的游戏 、 传 娱乐 之类 的互 动活 动 , 要 晰 需
第一 , 虚拟社会是互联网 、 信息通讯工具等信息
收 稿 日期 :0 1— 5— 5 2 1 0 2
作者简介 : 张林汀 (9 0一) 男 , 17 , 国家行政学院社 会和文化教研部剐教授 , 社会学博十 , 主要从事社会结构 社会管 学研究 . .
2 1 年第 4期 01
张林江 : 当前虚拟社会的特点 、 管理挑战及其对策
相 背叛 ” 。

虚 拟社 会 是一 个新 型的社 会 形态
虚拟社 会 , 称为 网络 社会 、 码社 会 、 博社会 义 数 赛
( ye oi y音 译 而来 ) cb r ce s t 。之 所 以称 之 为 社 会 , 首先 是 因为确 实有 一 个 巨 大 的人 群 与此 相 关 。 以 我 国为 例 , 至 21 截 0 0年 1 2月 底 , 国 网 民规 模 已达 4 5 我 .7
识 的深化 和对 虚拟 社会 的正视 。

网络舆情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建设

网络舆情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建设

‘ 土传的是民意, 下裁的是民主, 撬动的是民智” 为现代民 , 主政治和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条件, 对促进
民 主决 策 、 科学 决策 起 着 越 来越 重 要 的作 用。 联 网的公 互
崛起, 网民的前台化和组织化对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提出了
全新 的考验 。 网络舆情深 刻地 改变着 我国的政治 生态, 也改
解 危机 的 “ 灭火器 ” 在 “ 人都 是 麦克 风” 。 人 的网络 时代, 在 信 息公 开 化 、 政 透 明化 逐 步推 进 的 今天 , 行 能否 通 过 互 联
网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搭建快速广泛的沟通平台, 不但
有 利于拉 近政 府与民众 的距 离, 时化解 社会矛盾, 及 还将 在
了 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公开化、 行政透明化逐步推进的今天, 重视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 发挥网络舆情的功
能 宽社情 民意 表达 渠道 , 建 快速 广泛 的沟通平 台, 高社 会治理 能 力和 管理 水平 , 拓 搭 提 是对地 方政 府执 政 能 力 的考验 , 加 强社 会 管理创新 能力建 设的 重要 体 现 。 是
社 会 探 索
网络舆情发展视阈下的 社会管理创新 能力建设
● 刘 国 军 [ 内容提 要] 网 络舆情的兴起和发展深刻地改变着 我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公民的政治参与 模式. 在为现
代 民主 政 治和 公 民社会 的 发育和 完善 提供 新 的 条件的 同时, 对地 方政 府 的社 会 治理 能力和 社会 管理 水平 提 出 也
络舆 晴 提高新形势下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 , 及时准确地掌 握社会舆隋动态, 科学引导网络舆论, 优化社会治理环境,
将成为地 方政 府提 升社会 管理 能力的一个 重要体 现。 ( 网络舆情 的发展促使政 府工作更加透明和社会 民主 二)

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引论

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引论

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引论作者:谢俊贵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是系统、全面、综合地解决虚拟社会的社会问题,维护虚拟社会的良性运行,确保虚拟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社会管理模式。

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的特征主要有中国特色特征、综合治理特征、重视专能特征、易为接受特征。

我国之所以有必要建构和实行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主要原因在于:虚拟社会问题复杂,虚拟与现实互构互动,越区跨境治理艰难,管理部门多头多样。

根据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实要求,构建和实行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关键要做到:综合考量,公共治理;统筹规划,建管并举;虚实结合,标本兼治;政社协力,全程管理。

〔关键词〕虚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模式;中国特色〔中图分类号〕C9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5-0014-08〔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网络群体事件的预防、引导与治理研究”(11ZGXM84002);广州市属高校“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科研项目“社会良性运行视域中的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研究”(12A012S)〔作者简介〕谢俊贵,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 510006。

一、引言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利用的广泛普及,一种新兴的社会场域或社会形态——虚拟社会正在网络空间中逐步形成。

虚拟社会也称为网络虚拟社会,是建基于互联网网络平台,经由网民之间的网络交往和互动关系而形成的具有虚拟特性的社会空间或社会场域。

虚拟社会是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产物,是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公共信息学、信息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密切关注的一个新的学科范畴和新的科研领域。

虚拟社会借助互联网的高速化和多样化传播功能,因其信息扩散极快、网民聚集迅速、社会冲击力强、影响牵涉面大,并在技术上具有很强的虚拟性、隐蔽性、扩散性和跨境性等,而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网络虚拟社会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网络虚拟社会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我 国网民 的第 一 大上 网终 端 这些 数据表 明 . 网络 虚 拟 社会 已经 在我 国形成并 快 速发展 如 何有 效地对 虚
拟社会 进行 管理 . 并把 虚拟社 会与 现实社 会 的管理 统 筹起来 . 成 为摆在 各级 党委 、 政府 面前 的艰 巨任 务

二、 网 络虚 拟 社 会 对 政 府 管 理 的 影 响
( 一) 网络虚 拟社 会发展 对政 府管理 的积极 影 响 第一 . 为公 众 意见 表 达提 供新 平 台 . 加 强 与政 府
网络 虚拟社 会又称 虚拟 社会 . 是 以现代计 算机 网
络为基 础 和框架 . 人们 以虚 拟方式 在其 中展 开活 动而
形成 的一 种具有 特定 社会结 构 和社 会关 系 的社会 2 0
延伸 和 投影 其 主体 也 是现 实社 会 中的人 . 虚 拟 背后
反 映着现 实的思 想 . 因此虚拟 社会是 形式 上虚拟 和本
质上 现实 的统一 …
月底 . 中国 网民规模 已经达 到 5 . 3 8亿 . 互联 网普 及率
达到 3 9 . 9 %。其 中 . 手 机 网 民规 模达 到 3 . 8 8亿 . 成 为
的 良性 沟通 。 网络新 媒体 的信息 传播具 有传 统媒体 无
法 比拟 的优势 。在传 统管 理 中 . 无 论是 政府 发布信 息
还 是 基层 群众 反馈 意见 . 往往 是 书 面形 式 、 层层 传 递 的。 由于纵 向管理 层次 过多 , 信 息不仅 传递 速度慢 , 而 且 各层 次都有 可能进 行信 息筛选 . 从 而导致 最终 信息
重庆科技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N o . 1 2 0 1 3

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建构

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建构
治 相 结 合 、虚 拟 社 会 与 现 实社 会 相 结 合 、 政 府 主 导 与 社 会 参 与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要 有 效 实施 网络
虚 拟 社 会 管理 , 必 须 设 法 建 构 四 类 工作 机 制 , 即 网络 空 间 管 理 工 作 机 制 、 网 民 群 体 管 理 工 作 机
提 出 了 建 构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网 络 虚 拟 社 会 管 理 的必
理 的特殊 空 间 。依 此认 识 ,在 网络 虚 拟 社 会 中 ,
网络 空 间 的 建 设 和 管 理 才 是 第 一 位 的 管 理 ,因 为
基金项 目:广 东省高等学校人 文社会科 学重 大攻关项 目 “ 网络群 体事件 的预 防、引导与治理研 究” 阶段 性成果 ( 1 1 Z G X M 8 4 0 0 2 ) ; 广州市属 高校 “ 羊城 学者”首席科 学家科研项 目 “ 社会 良性运行视域 中的 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研 究”阶段性成果 ( 1 2 A 0 1 2 S ) 作者简介 :谢俊责 ,广州大学社会 学 系教授 、博士 生导师 ,广州市社会 工作研 究中心主任 ( 广 东 广州,5 1 0 0 0 6 ) 。 ①【 美 ]劳伦斯 ・ 莱斯格 :《 代码》 , 李 旭等译 ,北京 :中信 出版社 , 2 0 0 4 年 ,第 3 1 ~ 3 2页。 ②谢俊贵 :《 网上虚拟社会 建设 :必要与设想 》 ,《 社 会科学研究》2 0 1 0年第 6期 ;谢俊贵 : 《 综 合治理虚拟社会 ,全面创建 平安广 东》 ,《 平安广东》2 0 1 3 年第 1 期; 谢俊贵 :《 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综治模式引论》 ,《 社会科学研究》2 0 1 3 年第 5 期。 ③[ 西班 牙]曼纽尔 ・ 卡斯特 :《 网络社会的崛起 》 ,夏铸九等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 0 0 1 年 ,第 5 7 0 页。

社交网络论坛对中国虚拟社会的建构作用及伦理困境处理建议

社交网络论坛对中国虚拟社会的建构作用及伦理困境处理建议
◆社会观察
▲ j I } I 占 缸金
2 0 1 3・5 ( 中)
社交 网络论坛对中国虚拟社会 的建构作
用及伦理 困境处理建议

摘 要

当今社会, 网络作为新型的传媒形态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传媒领域平分秋 色, 随着其应用的广泛化和信息传
播 的及 时快速 而成 为沟通 政府 和民 间力量 的工具 。在我 国政治 民主化发 展过程 中,建构 社会 主 义和 谐社会 的社会 理想呼 吁合理的有中国特 色的对政府具有监督功能的成型的市民社会的建立,而网络论坛在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建立 中发挥
应运而 生及其 影响的 日益 扩大 , 便 使其顺 理成章 的成为构建 中国 可得 出, 市 民社会即一 个国家或政 治共 同体内一种 介于“ 国家 ” 和 虚拟市 民社会 的重要载 体, 并将 随着其机 制的完 善而 发挥更加 重 “ 个 人” 之 间的广 阔领 域。它 由相对 独立而 存在 的各种组 织和 团
严格 的统 治 。 在中央 政府统 一制 定国家 的各项 政策 , 各级基 层政 制 约 、 同时也制 约生产 力的 交往形式 , 就是 市 民社 会” 。 葛兰西对 府逐层 执行 的政治情态 之下 , 政 府和人 民极易 由于沟通机制 的缺 市 民社会 的理 论进行 了进一步 的深 化 , 超 脱了马克 思单一所指经
失及政 治 民主 手段 的滞 后和迟钝 而产 生一定 的疏 离, 并最终 为我 济 的论域 , 指 出市 民社会 概念应超 脱于其 单一的经济 几乎和阶 级
国 民主政 治的建 设带来 极大 的负面 影响 。 在此种 情形 下 , 构 建合 划分 的消极 界限, 从而使 市 民社会 理论扩 大到社会 生究生。 中图分 类号 : D 9 2 0 . 4 文献标 识码 : A

网络虚拟社会与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

网络虚拟社会与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
必须 对 这 些新 挑 战 进 行认 真 研究 与分 析 .从 而 找 到检
传播 学 上 的“ 蝶效 应 ” 网络 社会 可 以得 到 最 好 蝴 在
察 机 关 在推 动 网络 虚 拟社 会 管 理 创 新 的 具 体方 向 和路
径 选 择
的体 现 . 任何 一 条 网 民不经 意 间发 到 网 络上 的信 息 。 或

方面 。 网络 虚拟 社 会 管 理 的 主体 具 有 多 样 性 。但 是 , 在具 体 的管 理 过程 中 . 些 管 理部 门缺 位 现 象 较 严 重 , 某
会公 众 传 播公 共信 息 .及 时 回应 社 会 公 众 的质 疑 和诉
求. 充分 满 足 社会 公 众 的知 情 权 。 ( ) 四 网络 虚 拟 社 会 主体 规 模 迅 速 扩 大 , 求 管 理 要 效 果 实现 “ 群 化 ” “自律 化” 社 和 目前 网 络 虚 拟 社 会 主 体 规 模 将 进 一 步 迅 速 扩 大 。 不 计其 数 的网 站 和 网 页 .如 果 离 开从 业 人 员 和 机 构 的
法 犯 罪 案 件 主要 集 中 在 以下 四类 案 件 : 害 信 息 网络 危
本 ” 。
为 、 解社 会 矛 盾 、 导社 会 情 绪 、 障 社 会稳 定 、 进 化 疏 保 促
社 拟 社 会对 传 统 社 会 管 理 模 式提 出 的新
挑 战
网络 虚 拟 社 会 以 其 独 特 的存 在 方 式 .对 传 统 社 会
管理模式提 出的新挑战 , 使管理体 系 、 理思维 、 促 管 管
真 正坚 守 网络 虚拟 社 会 管 理 职 责 的 多是 公 安 部 门和 文 化 部 门 。 因此 . 须创 新 网络 虚 拟 社 会 管理 体 系 , 先 要 首

虚拟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涉警网络舆情管控

虚拟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涉警网络舆情管控

它是指 网民经 由网络平 台实施各种社会 行为 、 进行各种社 会 交往 、 开展 各种 社会 活动而形 成的一种 社会形态 _ 。网络 虚 3 J
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 网络空 间中的多 维体现 , 是随着计算 机
网络技术 的不断 普及 和 发展 而形 成 的一 种新 的社 会 形态 。
我们通 常将使用 连接 到互 联 网的计算机并 且持续 一定
时 问 、 行 一 定 的 网 络 活 动 的 人 视 为 网 民 。 目前 , 国 现 在 进 我
减, 其中 , 舆情源头 与公安 机关 和 民警 直接相 关 以及 公安 机
关 在执 法过程 中被牵入 的涉警 网络舆 情发生率也居 高不下 。
量 的激增 以及 网络 虚拟社会 的发 展 , 网络涉 政 、 网络涉 警舆 情大量涌现 , 网络舆情这一代表 当今 我国社情 民意的声音 已
愈来愈强大 , 成为建设 和谐社会 中不可忽视 的力量 。对于警 方而言 , 网络带来 的舆论 冲击都 是无 法 回避 的, 涉警 网络舆 情作为公众特别关注 的焦点和热点 , 是在时刻地 影响着警 更 民关系 、 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因此 , 直面涉警 网络舆 情 , 加强 和创新虚拟社会 的管理 , 妥善 化解舆 情危机 , 已成为 我 国公 安机关 面临 的一项严峻挑 战和考验 , 必须 引起 高度重视 。
情事件 、 案件 , 都不 同程度 地反 映出在 网络虚 拟社会 下涉警 网络舆情 的严峻形势 。
( ) 拟 社 会 和 涉警 网络 舆 情 的 内涵 一 虚 1虚 拟 社 会 . 网络 虚 拟 社 会 是 与 现 实 社 会 并 在 的 一 种 新 的社 会 形 式 ,
络虚拟社会 ” 。虚拟社会 作为一 种特殊 的社 会形 态 , 社会 对 生活和社会管理有 着强 大的渗 透力 和影响力 。随着 网 民数

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的的问题与应对分析

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的的问题与应对分析

虚拟社会管理的问题及应对分析虚拟源自真实,虚拟社会发源于现实世界。

网络的产生和应用为人类的社会活动和信息交换提供了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生存的个人、组织及其各种交流交往活动构成了虚拟社会。

换言之,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中的多维体现,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型态,是现实社会主体以虚拟存在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而成的社会样态。

虽然它来源于计算机网络的创造和延展,只是对现实世界的特殊镜像,但是,它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递功能对人类来说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虚拟社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在信息化进程蓬勃发展的今天,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已经把我们每个人深深融入到互联网之中,虚拟社会已经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

虚拟社会扩大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扩展和延伸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时空关系,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感受能力、反应能力和智力系统;虚拟世界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人们更青睐于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更直接更坦诚地发表观点,传递信息,交流情感。

然而,新生事物往往是机遇和挑战的共生物。

我们受益于虚拟社会的即时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同时,也深深忧患由这些特性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现实的网络问题:如利用病毒和木马等进入网络系统窃取信息和破坏信息等违法操作,严重威胁了信息网络安全,扰乱了虚拟社会的正常秩序;利用软件产品复制成本低、复制效率高的特点,绕过应用程序的技术保护措施,侵犯知识产权;对个人隐私权益肆意侵犯;利用互联网传播色情、暴力等低俗和不良信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体系进行渗透和冲击;大量虚假信息、垃圾信息降低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污染了网络环境;网络游戏、网络盗窃、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成为社会公害,严重扰乱网络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等。

对于虚拟社会呈现出的复杂性、多变性和敏感性,全社会上下都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积极应对。

近年来,针对虚拟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虚拟社会的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初步探索出一套基本的网络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信息产业、公安、新闻宣传等各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加强了网上舆论引导和舆论规制;二是虚拟社会相关产业建设开始起步并健康发展,特别是实施民族游戏精品工程、筹建国家数字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开展动漫游戏等相关数字产业的培训、研发、产业孵化与国际合作等;三是净化网络游戏、塑造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对可能诱发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游戏规则进行技术改造,相继认定了一些适合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产品,社会反映良好;四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主旋律的网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网络舆情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网络舆情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动下 ,世界 各国 的政 治 生态和 公共 管理都 出现 了 网络 时代领 导干 部提升 治理 能力最 为简捷 的 极大 的变 化 ,不 同程度 的 出现 了公 民积极 参与社 路径之一 ,就是要学会更多地利 用互联网去了解民 会公共议 程、政府不 断创新管理方式 的发展趋势 , 情、 汇聚 民智、化 解 民怨,使 网络 民意在 公共事 社会 组织 、私 人机构 以及 公 民个人更 多地参 与 国 务社 会治理 过程 中发 挥更加 有效 的作 用,并 自觉 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 。 共同利益及共同合作 的可能 ,网 民与政府之间也 存 接 受舆论 监督 ,将网络 舆情 同具体 的社会 管理 实 通过 网络 舆惰提 升社会 管理 水平 ,是 社会管 实践证 明 ,网络 表达 与政府 监管之 间存在 着 践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社会 管理 的水平 。 在着 大量 可 以共 建却 未共建 与共治 的领 域 。以公 理 创新 的新形式 、新 要求。 网络 舆情 使社 会管理 共治 理 的方式处 理公 共事 务,有助 于培养 网 民参 的思路更 加新颖 多元 ,改变 着我 国已有 的组织 动 与社 会管 理的能 力 ,是地 方政 府走 向善治 的一 个 员体 制和控 制管 理模 式 ,改 变着 中国政府 管理 的 重要 契机 。尤其是 网络 问政开 启 了社 会管 理的 新 机 制,改 变着政 府工 作人 员的理 念 、价 值 ,也改 途径 ,有利 于推 动社 会 问题治 标管理 与治 本管 理 变 着政府 官 员的管理 手段和 方式 。近年 来发 生的
着越 来越 大 的作 用 ,另一方 面也说 明地方 政府 对
民形 成 良性 互 动 。
政府 主导 与 多方参 与相结 合,科学 精神 与人文 关 待 网络舆 情 的态 度和 方式还 不够 成熟 ,未能与 网

网络舆情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

网络舆情发展视阈下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
化 、 时 空传 导 无 限化 、 身 份 认 可 虚 拟 化 、 沟 通 路 径 多 节 点 、
事 ”的一条 通道 ,更 重要 的是广 大网 民希望通 过网络这 一新 的平 台 ,探 索 、培 育和 开辟 出 一条 新 的民主 渠 道和 方式 ,
推 动 科 学 决 策 、 民主 决 络 舆 , 发 展 视 闯 下 的 社 会 管 理 睛
理 念 和 方 式 创 新
随着 互联网和信 息技术 的迅 猛发展 ,网络虚拟数 字化世
一 文/ 国军 刘
力 , 及 时 准 确 地 掌 握 社 会 舆 情 动 态 ,科 学 引导 网络 舆 论 ,优
界 与现 实生 活 E趋融汇 交互 ,引发了人类社会 生产方 式和生 t
变 了人们 的社会政 治参与模 式,为现代 民主政治和 公 民社会
社会管理方 式改革 ,改变 了我 国社 会舆论 的生 态环境 ,形成 ’ 了崭新 的网络舆论场 ,在新 的舆 论格局 中具有 不可替代 的重 要地位 ,对 政府传统 管理方式正产 生着一系列 冲击和深刻影 响。越来越 多的 中国网民发现 ,网络使 “ 民当家作主 ”变 人
经 济 和 社 会 生 活 ,提 供 了 一 个 方 便 快 捷 的 “ 论 直 通 车 ” , 舆
络舆 论形态 丰富多样 , “ 新意见 阶层 ”的崛起 ,网民的前 台 化和 组织化 对地方政府 社会管理提 出了全 新的挑战 。加强 网 络 虚拟社会 管理创新是 社会管理 创新 的重 要组成部分 ,利用 网络 进行社会 管理和协 调正是适 应时代发 展的一种创 新。 中 央 提 出 “ 进一步加 强和完善信 息网络 管理 ,提 高对 虚拟社 要 会 的管理水 平 ,健全 网上舆论 引导机制 ”,既是一种 战略要 求 ,更是 一种创新 导向 。在 网络 化时代 ,充分认识 网络舆情

虚拟社会及其监督管理探析

虚拟社会及其监督管理探析

4虚 拟 社 会 传 播 的 快 速 性 。 虚 拟 社 会 的 信 息 传 播 . 速 度非 常快 。 网络 出现 之前 . 们要 想 知道 最近 发生 在 人 的体 育新 闻 , 有 关 足球 的消 息 , 要 通 过 报 纸如 《 如 就 足
人 。 于 虚 拟 社 会 的管 理 , 们 可 以 参 照 现 实 社 会 的 管 对 我 理 方 法 , 过 完 善 法 律 法 规 , 社 会 中 的 组 织 、 人 遵 通 让 个 循 这 个 框 架 。 成 一 个 自组 织 系 统 . 法 参 与 虚 拟 社 会 形 依
的 各 种 活 动
( ) 于 组织 的管理 一 对
球 》、 体 坛 周 报 》 获 取 信 息 。 这 些 报 纸 一 般 都 是 周 《 等 因
报 .就 有 了 一 周 多 的 时 间 的 信 息 延 迟 而 网 络 出 现 之 后 . 即 使 大 洋 彼 岸 的 足 球 消 息 也 会 在 短 短 几 秒 钟 之 内
社 会道 德建设 .构建社 会 主义 的核心 价值 体 系与 社会 诚 信 体 系 .才 能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消 除 虚 拟 社 会 带 来 的 不
安 定 因 素 对 于 虚 拟 社 会 而 言 . 我 们 可 以 将 其 中 参 与 活 动 的 主 客 体 分 为 两 部 分 群 体 : 一 个 是 组 织 , 另 一 个 是 单 位
传 播 到 网 上 ,当 然 前 提 是 现 场 信 息 能 足 够 快 速 地 上 传 到 网 上 。 息 共 享 几 乎 没 有 时 空 限制 . 以迅 速 传 遍 世 信 可 界 各 地 。 果 是 虚 假 消 息 、 络 谣 言 、 俗 文 化 将 会 迅 如 网 低 速 传 播 . 社 会 带 来 极 坏 的 影 响 给 5. 息 的 海 量 性 与 信 息 获 取 的 快 速 性 相 比 现 实 信

现实社会与网络虚拟社会融合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基于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

现实社会与网络虚拟社会融合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基于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

作者: 王国华[1];毕帅辉[1];王聪芳[2]
作者机构: [1]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出版物刊名: 贵州社会科学
页码: 57-6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1期
主题词: 社会管理;非营利组织;社区;网络虚拟社会
摘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全面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西方发达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社会管理成功经验,主要包括:政府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扮演、完备的社会管理法治环境、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组织充分参与社会管理、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社会管理。

汲取国外成功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传统方式相补充和完善信息网络服务,主体多中心化和内容权责相平衡,重点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是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努力的方向。

探析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

探析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

探析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摘要:虚拟社会的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虚拟社会表现出的问题,提出了以管理观念变革促进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以管理制度创新保障虚拟社会管理;以管理行为改进推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等三个管理创新观点,以期优化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

关键词: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管理行为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ociet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virtual community to show the problem,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change management of virtual social network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guarantee system of virtual social management; promote the network virtual society management three management innovation ideas to management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optimize network virtual community management.key words: virtual commun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behavior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出现了另外一个社会——虚拟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有着和现实社会一样的生活空间、社会群体和以各种平台为枢纽的社会联系。

但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又与现实社会有着鲜明的区别,伴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虚拟社会里社会群体的联系密切,而且规模不断扩大,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强,网上网下的互动频率加强,从而导致的网络社会事件逐步扩大,网络虚拟环境的虚拟性成了虚假性,导致网民不用负责人的心态;自由性成了泛自由化,虚拟空间成了泄愤空间;虚拟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网络犯罪,规模大,方法隐蔽。

虚拟社会治理问题分析

虚拟社会治理问题分析

科技资讯2016 NO.02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14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互联网社会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生产物,随着人们在互联网中传输信息量的增加,在互联网中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空间,用以交流。

但是这种虚拟空间的构建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治理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需要关注的焦点,即网络虚拟社会治理问题。

习主席针对互联网管理工作中也提出,搞好互联网管理会直接对国家政权安全、意识形态造成直接影响。

1 虚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有所淡化网络具有平等性以及交互性,因而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网民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社会的约束,挑战传统价值观以及传统的权威意识形态等,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

1.1 加大了意识形态争取网民的难度意识形态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因而意识形态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们思想的发展方向端正与否。

但是在虚拟社会中由于意识形态混杂,因而无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发展方向进行确切的引导。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独立性、多变性、多样性成为了现代人们思想的主要特点。

而这种多元化的思想形式在虚拟社会中更能够表现的淋漓尽致。

(2)由于虚拟社会中不存在主体,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可以将自身的意见、思想表达出来,因而就构成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格局,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对舆情进行控制的机制在虚拟社会中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裂变性质是虚拟社会信息传播的基本特性,这种传递方式会使得传递过程中的信息能量不断增加,致使传统的监管措施无法发挥作用,最终致使意识形态被削弱。

1.2 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多样化特点在虚拟社会的折射随着社会市场化、经济化进程的加速,人民内部矛盾开始凸显,社会阶层分化更加严峻,因而群众的价值观开始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1)传统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领导下,个人利益始终需要服从集体利益,并且长远利益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无论经济基础还是群众的意识形态都高度集中。

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问题探讨

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问题探讨

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问题探讨【摘要】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从网络虚拟社会的特点、法律空白、人权保护、责任认定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展开探讨。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法律的约束不如实体社会严格,导致一些法律漏洞和难以追责的情况。

人们在网络中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也受到威胁,需要加强保护。

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至关重要。

建议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监管,结合法律与技术,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虽然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面临挑战,但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与监管,才能确保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会、法律治理、特点、法律空白、人权保护、责任认定、隐私保护、重要性、法律监管、技术发展。

1. 引言1.1 网络虚拟社会的法律治理问题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已经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领域——网络虚拟社会。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分享信息、开展商务活动等。

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法律治理问题,这些问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网络虚拟社会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网络虚拟社会的参与者众多,涉及的人员范围广泛,具有社交性和开放性。

网络虚拟社会的信息交流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出了挑战。

网络虚拟社会也存在一些法律空白,例如网络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网络犯罪现象频发等。

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一些行为和活动也存在监管不力等问题,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损害社会利益。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人们的言论自由、隐私权和信息自由等人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人权保护。

网络虚拟社会中的责任认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涉及到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平台、网民等多方责任主体,如何界定各方责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关于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思考

关于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思考

关于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思考摘要: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管理部门的引导和监管。

本文在分析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格局的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格局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相关管理部门的引导和监管。

切实把网络虚拟社会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是我们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明确要求。

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分析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格局的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构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对策建议。

1.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格局的现状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我国初步建立了多部门联动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格局。

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涉及国家安全、公安、文化、信息产业、新闻宣传、通信管理、教育、工商等多个职能部门。

上述部门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相应的网络虚拟社会法律法规等要求,对网络虚拟社会的信息内容及其传播等,实施引导和监管。

其中,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主要负责落实互联网信息传播方针政策和推动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制建设;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负责网络新闻业务及其他相关业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等工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新闻管理局负责规划国家互联网络新闻宣传事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实施;研究互联网络舆情动态,把握互联网络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拟定互联网络新闻宣传管理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开办新闻宣传网站或栏目进行资格审核,组织搜索互联网络重要信息,抵御互联网络有害信息的思想文化渗透等等。

中宣部舆情信息局和新闻局也承担着网上舆情收集和分析、引导网上舆论的职责。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网络文化处(动漫游戏处)负责利用互联网从事文化产品传播和文化服务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及其内容监控管理,负责动漫、游戏市场的管理。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处负责高校网络教育管理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公安部设有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督局,负责信息网络安全,处理和制裁违法的网上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活动。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管理的挑战及应对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管理的挑战及应对

经 可 以给 人们 日常 的工作 、学 习 、生 这 就使 得信 息在 被传 播之 前很少 被识 展可 能会 增加 社会 管理 的成本 ,而试
活带来 巨大 的影 响。而 网络 虚拟社 会 别真 假 ,谣 言也 就这 样通 过新媒 体 平
糙蔫 _ 2 2 7
德 ,这是 一种 富有 中国文化 特 色 的礼 同就 可 以表达 出来 。这也 是 中 国语 言 没有什么文学性 、 艺术性 可谈 了。 都说 ,
传播 ,使得 谣言 越传 越 广 ,最 终可 能 的观念 ,这 显然 是不 符合 新媒 体时 代 的要 求 的。政府 要认 清形 势 ,否则 只
我 国网 民的数 量决 定 了我 国网络 会 给社会 带来恐慌 ,危害社会稳 定。 虚拟社会的规模 。截至 2 0 1 3 年 6月底 ,
在传 统 媒体 时代 ,每 个信 息 的大 会 以错误 的态 度来 对待 新媒体 ,给 社
传 播 即时 ,互 动性 强 等特 点 ,这 些特 康 发 展 。 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点 塑造 了新 的媒 介 环境 。历来 ,媒 体
在新 媒 体 出现 之前 ,网络 虚拟 社
3 . 政 府 的媒体 观念 不适 应新 媒体
在 社会 中的作用 都 十分 重要 。新 的媒 会是 不存 在 的。而 随着新 媒体 的 出现 的要求 ,给社会 管理带来 了不便
体 环境 的产 生 ,必 然会 对社 会管 理带 和发 展 ,虚拟社 会也 从无 到 有 ,不 断
在 给社 会管 理带 来诸 多便 利 的 同时 , 也带来 了一些挑 战。
传 统 的新 闻观念 是 ,政 府 可以通
来一定 的影 响。 新媒体是把 “ 双刃剑 ”, 发 展 壮 大 。 这 个 不 断 壮 大 的 虚 拟 社 会 过 控制媒 体组 织及媒 体 人来控 制新 闻

虚拟社会的文化困境与秩序重建

虚拟社会的文化困境与秩序重建
这 些 符 号 在很 大 程 度 上 游离 于 现 实 个 体 之外 , 穿 越 了 体
另 一 方面 ,却 为 解 决文 化 问 题提 供 了一 种 崭 新 的 思路 。 从 一 定意 义 上 说 , 社 会 发展 也 像 库 恩 所 言 的科 学 发 展 范 式一样 , 可 以被 看作 是 旧 范式 被 打 破 , 新 范 式 得 以 确 立
时 更 倾 向 于 冒险 或 保 守 , 向某 一个 极 端 偏 斜 , 从 而 背 离
最佳决策 。 而网络的出现 , 加剧了群体极化现象 。 有学者
指 出, 网络 中的 群 体 极化 现 象 大 约 是 现实 生 活 中面 对 面 时 的两 倍 多 。 凯 斯R桑 斯 坦通 过 对 众 多社 会 学 、 心 理 学 实验与案例的整理分析发现 , 许多时候 , 一 群 人 最 终 考 虑 和 做 的 事 情 是 群 体 的 成 员 在 单 独 的情 况 下 本 来 绝 不 会 考虑 和 做 的 。 当人 们 身处 由持 相 同观 点 的 人 组成 的群 体 当 中 的时 候 ,信 息的 交 流 佐证 并 加 强 了 彼 此 的观 点 , 他 们尤 其 可 能 走 向极 端 。【 3 ’ 互 联 网就 像 一 个 巨 大 的 回音 室, 充 斥 着 志趣 相 投 的 人 们组 成 的 小 群 体 、 小圈子 , 这样 的 环境 正 是 “ 群体极化” 现 象 滋 生 的温 床 。 从“ 人 肉搜 索 ” 到“ 网络 群 体性 事 件 ” , 都 是一 种 网络 群 体 极 化 现象 。这 样 的群 体 极 化 现 象 在 中 国社 会频 频 发 生 , 不仅 成为 网络 暴 力 的根 源 。 也是 影 响 社 会稳 定 的 重 要 因素 。 第五, 共处 困难 。 “ 做 我 想做 的 ” , 成 为 网络 时 代 的 自 由。 在 网络 中 , 人 们 没有 了 现实 世界 的 体制 和规 范 的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文化视角下的虚拟社会管理2013年11月19日16:33 来源:《理论与改革》2013年2期作者:陶鹏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3摘要:信息时代的人类社会,已经嬗变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二重化社会结构,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然而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网络文化安全、社会转型过程中新型文化范式的缺失、虚拟社会公民的多种意识觉醒以及新型虚拟社会组织形态的出现,导致网络文化环境下的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出发,更能揭示虚拟社会管理中的实质性问题所在。

需要以坚持网络文化自觉、加强主流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打造服务型网络媒体为途径,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模型,从而促进虚拟社会得以健康稳定、和谐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社会管理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文化视阈下的网络谣言成因与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BZZ005)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陶鹏作者简介:陶鹏,硕士,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信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管理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变革,建立起了新型的公共领域,使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出现分化,逐渐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延伸并形成了虚拟社会,嬗变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二重化社会结构。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交织交错,彼此间的关联更加紧密。

在这亦虚亦实之间,如何适应网络文化的特点,探索并创新虚拟社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把虚拟社会更加完善地纳入到社会管理体系当中,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虚拟社会管理和现实社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虚拟社会源自于现实社会的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结构转型,它的形成是人类自我生存方式的革新。

虽然虚拟社会中所有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是虚拟性,但却是现实社会中各种实践活动在网络空间里的延伸和映射。

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融合的今天,现实社会问题极易在虚拟社会中得到放大,对虚拟社会管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及到现实社会的有序运行。

虚拟社会的管理应以现实社会矛盾和风险为切入点,最终要与现实社会管理融为一体,从而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虚拟社会的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实社会管理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的化解,并能否以此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所以虚拟社会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技术管控,而是应立足于虚拟社会的特质,充分考虑现实社会的管理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

因此,虚拟社会管理与现实社会管理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

现实社会是在人类对现实世界由浅到深的认识转变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虚拟社会的存在、运行则是伴生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两者实施管理所涉及的时间空间、方式方法、内容对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由于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和行为活动均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制度等束缚性因素被弱化,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双重作用下,人们更加注重自主参与虚拟社会的各项事务,使虚拟社会的组织形态不同于现实社会,呈现出多变且复杂的特点。

相对于现实社会管理而言,虚拟社会管理需要额外考虑技术性因素所带来的种种现实影响。

也正是上述原因,虚拟社会管理的可控性较低,在某些方面甚至会增加管理成本。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一)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导致虚拟社会价值取向产生冲突和混乱互联网的开放性造就了网络文化的多元化,这是一种融合与冲突共生的文化氛围,促使虚拟世界中出现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中心文化与地缘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

不同的文化类型蕴涵着不同的价值取向,透过网络中多种文化冲突的表象来看这些文化冲突的本质,它们是虚拟社会的行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同价值取向与价值观的冲突。

和现实世界里价值取向的作用相同,虚拟社会中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准则?方式和方向,也是由价值取向决定的。

然而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让人们面临着多重价值取向的选择,其中一些甚至完全相悖。

这种情况使人们出现矛盾和摇摆心态,价值迷思的产生不可避免,行为标准、价值标准、道德标准等随之出现模糊化倾向。

在特定的条件之下,虚拟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和混乱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借助网络文化传播的“放大”功能,推动文化冲突演变为社会冲突,对现实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形成了威胁。

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和后果,已经开始超越现实中的文化冲突,甚至动摇了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

虚拟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和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的整体文明进程,增加了虚拟社会的管理难度。

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塞缪尔·亨廷顿对此有着深刻论述,他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二)网络文化安全带来了虚拟社会管理更多的风险考量在网络空间里,利用信息技术恶意传播病毒、实施黑客攻击、进行网络诈骗或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由于给人们造成了实实在在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并且与危害现实社会安全的行为实质相同,通常作为显性的风险因素更容易引起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视。

但是网络文化安全属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安全范畴,其风险因素处于隐性状态,随着虚拟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善,网络文化所蕴含的安全风险逐渐受到关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文化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且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多种文化思潮暗流涌动,为了强化自我肯定与认同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使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相互攻击、渗透、入侵的斗争工具。

这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任何一种技术或文明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

一元与多元的矛盾必然产生尖锐的对立,网络空间的社会化让对立衍生出了多重社会风险,导致虚拟社会中人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被淡化。

由此虚拟社会的群体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自我管理的要求和倾向,削弱了虚拟社会管理的权威性。

这种来自于隐性的风险因素破坏性更高,涉及面更广,远非显性风险因素可比,直接威胁到了支撑虚拟社会管理的执政基础与体制,在管理应对中需要综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加以考量。

除此之外,网络亚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等网络文化的负面产品,在虚拟社会里形成了精神污染,导致虚拟社会环境恶化,无形中增加了虚拟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三)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建立与虚拟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文化范式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普遍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回顾大多数国家的社会转型历程可以发现,社会的转型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和经济,更核心的内容在于文化领域。

这是因为,“如果说文化深层结构不可能有任何变化,那么人类社会历史就不会有进步,人类将会停留在停滞不变的态。

”目前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通常是指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而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特殊性,是从农业社会同时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后发展式、赶超式的加速转型。

现实社会的非常态化转型,导致中国的虚拟社会处在了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等多维度文化共存的复杂背景当中,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文化范式,从而真正实现对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

但是当旧的文化体系和社会规范被废除后,新的文化范式却没能同步建立,社会转型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显现,现实社会矛盾开始在虚拟社会里集中凸显。

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特点,虚拟社会中人们在对待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现象时,思想观点不仅十分活跃,而且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不论是虚拟社会的精英阶层、大众阶层和草根阶层,普遍存在焦虑心态和情绪化特征。

于是虚拟空间里的社会失范现象逐渐增多,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盛行,没有发挥出文化本身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超越作用。

反映在虚拟社会管理层面,物质与文化、自由与秩序、分化与整合、发展与稳定的冲突就显得更为突出,虚拟社会亟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文化范式,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科学的虚拟社会运行管理机制。

(四)网络文化推动了虚拟社会公民的多种意识觉醒网络文化打破了现实社会中的交流壁垒,拓展了虚拟社会的活动空间,为公众自由全面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虚拟社会的公民充分利用了网络文化所带来的便利条件,感受到了与现实社会在诸多方面的差异,虚拟社会公民的多种意识开始逐渐觉醒。

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最先觉醒。

网络文化是崇尚个性的文化,通过参与网络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虚拟社会的公民摆脱了现实社会中异己力量的牵绊,个人的表达在虚拟空间里得到了倾听和认可,找到了凸显个人价值的便捷途径,大量的自然人开始转变为社会人。

随之是权利意识的觉醒,尤其以借助网络文化传播渠道实现参政议政的权利最为突出,把网络文化的政治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这些觉醒的权利意识,可以划分为责任意识和维权意识两大类。

其中责任意识所表现的基本属于是正向能量,虚拟社会的公民能够主动地担当起对国家及社会应尽的责任,运用网络文化的传播优势参与虚拟社会的管理,弘扬先进的同时抨击各种丑恶现象,这正是虚拟社会管理所需要的公民意识。

而维权意识由于涉及到了过多的个人利益诉求,在非理性的表述下则会表现出负面能量。

利用网络文化传播渠道维护公民权益,成本较低且往往影响面较广,但民众为了让个人利益诉求得到关注,或是快速地解决某些问题,有时会刻意的夸大矛盾冲突,甚至是编制虚假言论。

在遇到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时,往往又会出现偏激性的言论,发泄个人不满情绪。

由此导致虚拟社会的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相对于现实社会显得混乱无序,一些现实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开始向虚拟社会转移。

(五)网络文化传播造就了新型虚拟社会组织形态网络文化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并不认识,却有着相同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想观点的公众,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彼此发现并相互聚集,利用虚拟社会提供的公共空间进行交流沟通,创造出了新型的虚拟社会组织形态——虚拟社区。

它是由虚拟社会公民自发形成的扁平化、去中心的组织形态,与传统管理范式下的金字塔结构不同,虚拟社区里的成员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关系,人人都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但也正是由于虚拟社区的匿名性、松散性、自由性等特点,使虚拟社会管理遇到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在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当中,一些刺激性、煽动性的言论和观点多出于此,容易形成具有强势特征的网络舆论。

这是因为虚拟社区的成员,在群体极化效应的作用下,更愿意倾向社区内的价值偏好,更愿意相信来自于群体内部的信息,反而导致了与社会的隔离。

“新的科技,特别是网络,会增强人们听到自己回音的能力,让自己和他人隔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