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视角下的虚拟社会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文化视角下的虚拟社会管理
2013年11月19日16:33 来源:《理论与改革》2013年2期作者:陶鹏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3
摘要:信息时代的人类社会,已经嬗变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二重化社会结构,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然而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网络文化安全、社会转型过程中新型文化范式的缺失、虚拟社会公民的多种意识觉醒以及新型虚拟社会组织形态的出现,导致网络文化环境下的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出发,更能揭示虚拟社会管理中的实质性问题所在。需要以坚持网络文化自觉、加强主流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打造服务型网络媒体为途径,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模型,从而促进虚拟社会得以健康稳定、和谐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社会管理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文化视阈下的网络谣言成因与治理研究”(项目批准
号:2012BZZ005)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陶鹏
作者简介:陶鹏,硕士,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副教授,信息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网络文化,虚拟社会管理
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变革,建立起了新型的公共领域,使传统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出现分化,逐渐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延伸并形成了虚拟社会,嬗变为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并存的二重化社会结构。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文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使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交织交错,彼此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在这亦虚亦实之间,如何适应网络文化的特点,探索并创新虚拟社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把虚拟社会更加完善地纳入到社会管理体系当中,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虚拟社会管理和现实社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虚拟社会源自于现实社会的技术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结构转型,它的形成是人类自我生存方式的革新。虽然虚拟社会中所有实践活动最大的特点是虚拟性,但却是现实社会中各种实践活动在网络空间里的延伸和映射。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融合的今天,现实社会问题极易在虚拟社会中得到放大,对虚拟社会管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及到现实社会的有序运行。虚拟社会的管理应以现实社会矛盾和风险为切入点,最终要与现实社会管理融为一体,从而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虚拟社会的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实社会管理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的化解,并能否以此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所以虚拟社会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技术管控,而是应立足于虚拟社会的特质,充分考虑现实社会的管理需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因此,虚拟社会管理与现实社会管理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
现实社会是在人类对现实世界由浅到深的认识转变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而虚拟社会的存在、运行则是伴生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两者实施管理所涉及的时间空间、方式方法、内容对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和行为活动均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制度等束缚性因素被弱化,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双重作用下,人们更加注重自主参与虚拟社会的各项事务,使虚拟社会的组织形态不同于现实社会,呈现出多变且复杂的特点。相对于现实社会管理而言,虚拟社会管理需要额外考虑技术性因素所带来的种种现实影响。也正是上述原因,虚拟社会管理的可控性较低,在某些方面甚至会增加管理成本。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虚拟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导致虚拟社会价值取向产生冲突和混乱
互联网的开放性造就了网络文化的多元化,这是一种融合与冲突共生的文化氛围,促使虚拟世界中出现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中心文化与地缘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不同的文化类型蕴涵着不同的价值取向,透过网络中多种文化冲突的表象来看这些文化冲突的本质,它们是虚拟社会的行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同价值取向与价值观的冲突。和现实世界里价值取向的作用相同,虚拟社会中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准则?方式和方向,也是由价值取向决定的。然而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让人们面临着多重价值取向的选择,其中一些甚至完全相悖。这种情况使人们出现矛盾和摇摆心态,价值迷思的产生不可避免,行为标准、价值标准、道德标准等随之出现模糊化倾向。在特定的条件之下,虚拟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和混乱会反作用于现实社会,借助网络文化传播的“放大”功能,推动文化冲突演变为社会冲突,对现实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形成了威胁。网络中的多种文化冲突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和后果,已经开始超越现实中的文化冲突,甚至动摇了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虚拟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和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的整体文明进程,增加了虚拟社会的管理难度。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塞缪尔·亨廷顿对此有着深刻论述,他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二)网络文化安全带来了虚拟社会管理更多的风险考量
在网络空间里,利用信息技术恶意传播病毒、实施黑客攻击、进行网络诈骗或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由于给人们造成了实实在在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并且与危害现实社会安全的行为实质相同,通常作为显性的风险因素更容易引起虚拟社会管理的重视。但是网络文化安全属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安全范畴,其风险因素处于隐性状态,随着虚拟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善,网络文化所蕴含的安全风险逐渐受到关注。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文化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且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多种文化思潮暗流涌动,为了强化自我肯定与认同不断采取各种措施,使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相互攻击、渗透、入侵的斗争工具。这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任何一种技术或文明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一元与多元的矛盾必然产生尖锐的对立,网络空间的社会化让对立衍生出了多重社会风险,导致虚拟社会中人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被淡化。由此虚拟社会的群体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自我管理的要求和倾向,削弱了虚拟社会管理的权威性。这种来自于隐性的风险因素破坏性更高,涉及面更广,远非显性风险因素可比,直接威胁到了支撑虚拟社会管理的执政基础与体制,在管理应对中需要综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加以考量。除此之外,网络亚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等网络文化的负面产品,在虚拟社会里形成了精神污染,导致虚拟社会环境恶化,无形中增加了虚拟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三)社会转型过程中需要建立与虚拟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文化范式
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普遍进入了社会转型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回顾大多数国家的社会转型历程可以发现,社会的转型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和经济,更核心的内容在于文化领域。这是因为,“如果说文化深层结构不可能有任何变化,那么人类社会历史就不会有进步,人类将会停留在停滞不变的态。”目前发达国家的社会转型通常是指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而中国的社会转型具有特殊性,是从农业社会同时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后发展式、赶超式的加速转型。现实社会的非常态化转型,导致中国的虚拟社会处在了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等多维度文化共存的复杂背景当中,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文化范式,从而真正实现对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但是当旧的文化体系和社会规范被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