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欧洲联合对东亚一体化的历史启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欧洲联合; 东亚一体化; 启示
中图分类号:D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5-0177-05
区域一体化是冷战后世界政治中的一个显著特征, 东亚地区各国在探索本地区一体化方面同样做出了很多 努力,东亚合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然而,对比欧洲、北美 两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 东亚一体化进程则显得格外 缓慢;“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
全球视野
理论月刊 2012 年第 5 期
战后欧洲联合对东亚一体化的历史启示
杨晨曦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战后欧洲联合的历史经验说明,区域内各国的政治意愿、利益协调与整合,以及区域文化的同一性是
区域一体化的必备要素。 政治意愿是前提、利益整合是起点、共同文化则提供了“我们感”。 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不
尽管西欧和东亚的情况有着诸多不同, 在有些方面 甚至差异巨大, 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总是具有普 遍意义的。 在这个意义上,对战后初期起步阶段的西欧联 合进行研究,抽象出一般性规律,对于同样处于起步阶段 的东亚共同体建设毫无疑问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从政治 意愿、共同文化、利益协调等三个学界公认的欧洲联合的 主要动力进行抽象, 以此对东亚区域的相关情况进行分 析,提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可能的动力体系和发展方向。
毫无疑问,无论是丘吉尔、戴高乐或是阿登纳,都是 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欧洲联合问题的。 英法是为 了争夺西欧领导权,德国是为了尽快恢复其平等地位。 但 无论如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使西欧从战争 废墟中站立起来, 以应对美苏激烈对抗背景下的国内国 际困境。美国出于对抗苏联的考虑,多次从中协调,客观上 也在大力推动战后初期西欧的联合。 这就造就了一种强
必须提出的是, 战后西欧联合的路径是非常符合逻 辑的。 煤钢联营实现了工业部门利益的一致,为扩大内部 市场、增强对外竞争势力,就要求关税同盟的实现。关税同 盟必然包括农业部门在内的各个经济部门, 保护德国作 为农业小国的农业生产; 以及法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出口 利益,必然要求共同的农业市场和共同的对内、对外农业 和农产品政策。实现了共同的工业、农业市场和政策,西欧 共同市场自然呼之欲出; 而共同市场必然要求共同货币 单位作为结算工具。 当整个西欧的经济命运合而为一之 后,政治分立的坚冰便开始融化。 这便是战后欧洲联合的 逻辑线索和动力机制。
一、 政治意愿: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前提 冷战后国际国内形势造成的欧洲联合的强烈政治意 愿,是推动战后西欧联合的第一个重要动力。 欧洲联合的 思想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但直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陆满目疮痍的景象,才真正促使 政治家们认真思考西欧联合的问题。 他们从两次世界大 战均祸起欧洲的历史出发,从欧洲大陆一分为二、西欧列 强沦为二流国家、成为美苏争霸的垫板的现实出发,感到 西欧国家必须抛弃历史宿愿, 使彼此的利益最大限度的 协调一致,并交织在一起从而切实联合,才能实现复兴。 [1 战后欧洲的经济情况可谓一片凋零: 欧洲战场北起 斯堪的维亚,南到地中海;西起英吉利海峡,东到高加索几 乎是一片废墟, 实际上整个欧洲大陆都被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战火所波及。 [2] 战后, 西欧国家的工业能力远逊于
分歧较大,对东亚一体化造成不利影响。现实的领海争议, 以及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东亚其 他国家国内对日本缺乏有好感, 这对于东亚各国政府的 对日政策构成了影响, 进而影响了一体化建设的政治意 愿。第三,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推动东亚一体化的政 治动机存在问题。 在某些国家的政治家看来,希望借共同 体建设促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约束中国的发展空间和 影响力,这使本来就不足的政治意愿又打了一个折扣。 [11] 第四, 美国作为区外大国不希望东亚成为一个自成一体 的区域集团, 区内一些国家也希望借重美国的力量加强 自身实力。 这使得东亚地区主义的思潮过于泛化,这在逻 辑上不利于“共同体”的自身发展。 [12][13]也导致了部分东亚 国家对于“东亚共同体”建设的谨慎,影响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意愿。 [14]
1939 年的水平,人民生活困苦。 在以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著 称的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 战争创伤之 严重可见一般。 为了尽快摆脱困境,西欧各国将目光投向 了已经被广泛讨论了几个世纪的欧洲联合问题。
对于西欧联合的问题,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政 治家均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强调了其必要性。 丘吉尔首相 于 1946 年提出,拯救战后破败的欧洲的办法只能是“恢 复欧洲大家庭……,同时使这个大家庭在一个能够自由、 安全、和平的生活的制度下进行重建。 我们就必须建立欧 洲合众国”。 [3]作为具体的政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 想,其中一环就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戴高乐总统则认为, “特别是在经济上,我们希望成立一个西欧集团,它的动脉 可能是英吉利海峡、 地中海和莱茵河……, 把靠近莱茵 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国家联合起来”。 [4]阿登纳 同样对欧洲的联合抱以热切的期待:“欧洲的联合是绝对 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 国的附庸”。 [5]出于遏制苏联的考虑,美国也主张西欧各国 联合起来。 1947 年 3 月 22 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赞助建立 欧洲合众国的富布莱特提案; 一年后的马歇尔计划更是 明确要求通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促使西欧形成一个大规 模的统一市场。
具备战后西欧联合所拥有的特殊历史条件,难以达成此三点要素,因而更为困难。 但当前东亚各国公共面对的共
同区域问题又对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政治动力。 东亚主要国家当找到适当的经济切入点,整合利益,为东亚一体化
找到适当的逻辑起点。 东亚一体化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将同时是东亚地区文化同一性也即
“我们感”的再形成过程。
首先, 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东亚各国内形势与冷战时 期的欧洲几无可比性; 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外部压力尽管 存在,但并不那么急迫,外驱力显得不足。 客观地看,欧洲 和北美两大经济集团一体化进程发展迅猛, 对东亚国家 构成了巨大现实压力;1997 年和 2008 年两次国际金融危 机也对东亚合作起到了促进效用, 东亚合作也确实在外 部压力的推动下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这种外部压力的强 度毕竟要比二战对欧洲的破坏和美苏尖锐对立所造成的 压力要轻得多。 其次,中日、日韩之间在领海、历史问题上
-178-
全球视野
理论月刊 2012 年第 5 期
经济利益, 标志着法国对德国政策的重大转变”;[17]“欧洲 历史上地上第一次出现了民族国家将一部分国家权力委 托给某一超国家机构的范例”[18]等。 实际上,这一计划的伟 大意义远不止于此。 透过舒曼计划,欧洲找到了一个权势 均衡之外的办法— ——使经济利益趋于一致, 来解决地缘 政治和经济争端。 权势均衡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暴制暴的 政策,因而,当暴力的预期收益足够高时,这种政策必然失 败。 而“煤钢联营”的实现,使得法德的经济利益在本质上 走向协调一致,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战争的诱因。由此,西 欧各国在其全部煤钢生产与分配方面, 成为了一个共同 体,而不再是一个又一个以民族利益为导向的国家。 可以 认为,“舒曼计划”及“煤钢联营共同体”赋予了欧洲联合以 最重要的逻辑起点。
二、 利益协调:一体化道路的逻辑起点 实现经济利益的一致化,并以此实现法德彻底和解, 合作机制不断环溢,这是战后欧洲联合最重要的动力;也 构成了此后欧洲联合动力机制的主体部分。 1871 年德国 的统一带给欧洲最大的影响有二:首先,欧洲两翼的强国 失去了“过去四分五裂、受大国控制奴役、并在大国冲突中 起到缓冲作用的德意志”,[15] 再也无法依靠瓜分德意志小 国建立起大陆均势— — —以均势保障大陆和平 的做法 走到 了尽头;其次,德国的崛起将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新崛起的 国家将会对既往形成的国际势力划分提出自己的要求, 形成对欧洲两翼的重大威胁。 历史证明,彼时的欧洲列强 并没有找到均势政策以外的办法来保障和平, 而是采取 了结盟的办法来缔造新的均势。 而德国的崛起又与老牌 强国的势力范围发生冲突,由此,两次世界大战祸起欧洲。 战后,面对历史的教训,西欧各国的政治家们开始认 真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德国。 既然均势政策已经被证明无 力解决欧洲的地缘政治矛盾,那么,剩下的就只能是联合。 此时, 强烈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催生出的政治意愿成为 了突破藩篱的原始动力。 让·莫内起草的“舒曼计划”则找 到了关键的突破口。“欧洲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统一的,而 必须进行具体的, 首先是通过确实的团结工作来实现。 ……着手这项工作首先要考虑法国和德国。 ……立即在 一个有限的 、但有决定性的方面开始行动 ,… … 即把 法 德 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 联营机构之下”。 [16] “舒曼计划”和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意义经常被 解读为:“从控制战争的物质条件着手,维护法国的政治和
从欧洲联合的历史经验来看, 强烈的走向联合的政 治意愿毫无疑问是严酷的政治经济现实“逼”出来的;但政 治智慧和勇气甚至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当前东亚各 国面对的共同问题虽然不及彼时欧洲那般严重, 但国际 金融危机、东北亚安全保障、诸如环境、能源等共同非传统 安全问题同样难以单纯通过国家间合作来解决, 迫切需 要东亚走向联合。 笔者认为,东亚各国当有足够的政治智 慧, 不应等到这些问题构成严酷的政治经济现实时再采 取行动。如何充分调动现有政治资源,克服上述诸多困难, 促进东亚共同体建设当是一个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
作者简介:杨晨曦(1983-),男,北京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
-177-
全球视野
理论月刊 2012 年第5 期
烈的促使西欧走向联合的政治意愿。 这里存在四点问题需要说明。 首先,政治意愿不是从
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现实压迫的结果。 冷战为西欧建立自 己的区域性体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环境。 在苏联的压力 下,法德之间的传统争端的根源消失了;受到外族分割控 制的情况,也大大促进了德法合作。 [6]冷战形势还促使美 国力促欧洲合作。其次,至少是在西欧联合的初始阶段,政 治意愿的作用要大于经济利益的协调一致。 实际上,如果 没有强烈的联合意愿,也就谈不上“舒曼计划”的提出,经 济利益的协调将是虚无缥缈的想象。 再次,杰出政治家的 个人作用对于政治意愿的实践是重要的。 突破战争藩篱, 实现世仇之间的和解,这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找到关键 步骤,实现法德利益的协调一致,这需要巨大的政治智慧。 第四,美国作为区外大国的支持,实际上一直是早期欧共 体不断向前迈进的重要动力。
历史地看, 东亚地区从来没有出现过似欧洲那般强 烈的联合在一起的政治意愿。 通过东亚展望小组、东亚研 究小组等形式,东亚地区各国的政界、学界对于东亚共同 体这一问题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但是,从各方政策文 件的措辞来看,并没有形成关于东亚联合的强烈预期。
中国学界普遍认为,东亚展望小组提出的建立“东亚 共同体”的目标,是“一个颇具争议的目标”。 “东亚各国之 间的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巨大差别是建立区域共同 体的一个严重障碍”。由于历史问题和现实竞争关系,中日 很难接受彼此领导或共同领导东亚地区合作。 [7]中国政界 同样对东亚一体化持谨慎态度,温家宝总理提出:“应照顾 各方关切,通过开展官方、民间、学术等多层次、多管道的 讨论和交流 ,逐步统一认识 ,相互体谅 ,协商一致 ;… … 加 强东盟与中日韩的协商。 ”[8]日本的东亚共同体主张颇似 丘吉尔的“三环外交”,其将日本及其与东盟的关系置于核 心,中间一层是“10+3”,最外面则是吸收新西兰、澳大利亚 成为东亚共同体的核心成员。 [9]可见,日本主张东亚共同 体应当是开放的,核心意图是以区外国家制衡中国,捍卫 其在东亚的主导权。 [10]东盟对“东亚共同体”的最初设想是 以东亚自贸区为基础的, 但后来也调整为要容纳区外大 国,尤其是强调美国参与东亚的作用。马来西亚是“东亚共 同体”的最积极推动者:“现在是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最佳时 机,东亚不能再等待、拖延,必须采取现实的行动”。 而且, 马来西亚的主张也最符合“区域共同体”概念的学理规范。 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作为东亚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在建立 东亚共同体的问题上并不具有迫切的政治意愿。 这里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