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写作
新闻导语写作技法20条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1、一语破的法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渡江战斗。
4月22日2时,新华社在播发如此重要的新闻时,导语仅用了一句话: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30万人渡过长江”,这就是当时人们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闻,其他的尽管按下后说。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更是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5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篇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
你想知道么?你就得往下读。
美联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该社驻伦敦记者的一条电讯稿,它的导语给人的“悬念”更玄:据警察和目击者说,今天正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数百万臣民观看下骑马巡行伦敦中部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失业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连打六响空炮弹。
失业青年向女王开枪,这“关子”卖得够大的,不由得你不弄个明白才罢休。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放是为了更好地抓。
一放一抓,先放后抓,看似消闲,却暗藏杀机,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消息导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消息导语的写作一、导语是新闻中消息所特有的,处于文章开头部分,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1、导语的任务是开门见山,尽快地告知新闻事实。
吸引读者,使读者继续往下读。
导语一般是文章全篇的重点,对材料进行提炼,总结出的重要信息,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2、消息的导语要炼字炼句,力求简短,尽量避免冗长拖拉。
还要避免简单重复标题。
3、历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导语:1、欧洲大战于昨天拂晓爆发!2、日本投降了!3、肯尼迪总统今天遭枪击身亡。
二、硬新闻(Hard News):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
包括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时局变化,市场行情,股市涨落,银根松紧,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等。
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是时效性极强的刚发生、正在发生或马上要发生的事件。
硬新闻必须回答,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如:1、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今天宣布,由于他关于德国军事行动和商业利益的言论遭到广泛批评,他辞去总统职务,此决定立即生效。
2、苹果市值周三超越微软,跃居全球科技业之冠。
三、软新闻: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社会花边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服务性新闻等),形式上通俗,注重趣味性。
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
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它主要出现在大众化通俗报纸。
人们一般在硬新闻获得满足后才需要软新闻。
软新闻导语中并不需要完全具备所有要素,可以只有其中两个或三个要素。
如:一位穿着炭灰色套装的老年妇女抬头扫视戴高乐机场的信息显示屏幕,奇怪为什么TWA800号航班被取消了。
这是空难发生后两天的软性新闻的导语,可以和硬新闻的导语做一个比较。
四、概括式导语:1、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0时电:今天,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导语范例第一节新闻概述一、新闻定义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
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
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
《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无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
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
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
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新闻导语蕴含着整篇新闻的精髓,它要既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也要足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全文。
下面介绍20种写作新闻导语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撰写吸引人的新闻导语。
1.时事引用法:引用一句相关人物的话或者相关事件的话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2.名言警句法:引用一个有名的名言或者警句,让读者在短短几句话中了解新闻的主要观点。
3.接续法:将新闻导语与标题相呼应,使得两者形成有机的延续。
4.主题法:简单明了地表达新闻的主题,让读者对新闻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5.指数法:用特定的数字展示新闻的重要性或者影响力,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6.逐步递进法:逐步展示新闻的发展过程和相关信息,吸引读者对新闻的关注。
7.问题引导法:用开放性或者疑问性的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并激发他们对新闻的兴趣。
8.平衡法:同时展示新闻的积极和消极方面,让读者对新闻的全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9.情感引导法:通过描述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情感变化,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10.引人入胜法:用一个有趣或者引人入胜的情节或者事件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11.反讽法:用反讽的语言描述新闻的一些方面,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12.情感渲染法:用动情的语言描述新闻中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13.游说法:用说理的语言和论证来说服读者对新闻感兴趣并继续阅读。
14.列表法:简单罗列出新闻中的几个关键点,让读者快速了解主要内容。
15.反问法:用反问的方式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读者主动去思考和回答。
16.事件特写法:通过详细描写新闻中的一个具体事件或者人物,让读者对新闻产生共鸣和兴趣。
17.新奇法:用一个新颖的事件或者观点来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引起读者的注意。
18.对比法:通过对比新闻中的相似或者相反的情况,使读者对新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19.时效性法: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和紧迫感,让读者感到这是一个需要立即关注的新闻。
20.场景描写法:通过详细的场景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对新闻的兴趣。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4.化静为动法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新闻与写作杂志供稿导语是新闻体裁所特有的部分,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
作为记者,写好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
可见,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常情况下,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有的短消息不分段,这时导语就是开头的第一句话。
还有的导语是由两个自然段组成,称为复合导语。
它们或是虚实结合,第一段虚写,为读者制造悬念,第二段实写,解开疑团,说明事实的真相。
或是两个自然段共同组成事实的内容,缺一不可。
这样才使导语的意思完整,做到明白无误。
既然导语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导语的写作技巧自然就成为写好导语的关键,对导语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突出最新的时间新闻姓“新”,新闻的“新”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时效上,就是要将发生在最“近”的新闻事实,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出去。
新闻要“新”,作为开头的导语首先要新,也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只有导语具有新意,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
最新的时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点,即导语中的“何时”要素,应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时间点,而不是时间段;二是最新,即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是距离报道最近的时间点。
在此,笔者将如何突出最新的时间点总结为以下两点:1.对于事件性新闻,特别是对于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新闻,它的生命力往往与“昨天”或“今天”这个时间点密不可分,在导语里要突出最新的具体的时间点。
例如:[美联社法国兰斯1945年5月7日电]德国于今天法国时间上午2时41分(即美国星期日东部时间下午8时41分)向西方盟国和苏联无条件投降。
(《德国无条件投降》)德国无条件投降宣告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对于这一重大事件,美联社在导语中不仅突出了“今天”这个时间点,甚至具体到了法国时间和美国时间的几时几分。
2.对于非事件性新闻,所反映的事件发展过程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事件的本质并不是集中地表现在某个时间点上。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
4.导语概念化 概念化,主要指导语言之无物,就是说导语 里面没有具体内容,全是抽象的概念。如: “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丰收计划为龙头, 以重点项目为保证,扩大了农业技术的普及 面,促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第一财 经日报》) 5.导语长而不约 一是,用一句话能够将主要新闻事实交代清 楚的要用两句话;二是,把太多的事实或可 有可无的话塞进导语里,这两点造成文章长 而不明晰。应该在导语里传达新闻的精髓或 本质的东西,不要把你手头所有的事实都写 进去。
三、导语写作经常存在的问题
1.名称罗列式 如:“记者从省轻工设计院服装研究所获悉, 由某市民族服装厂、市服装研究所、省服装 厂、省呢绒服装厂、省轻工服装研究室等单 位设计制作的25 件套女士服装,近日将送 往北京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将选定15 件套(最低数),参加今年9 月在巴黎举办的 52 届国际女装博览会。”(某省日报)
3.设问式。这种导语形式是首先提出问题 或者摆出困惑,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如: “一架飞机能从宽仅14.62米的巴黎市中心 的凯旋门门洞飞过吗?巴黎的英雄们正在做 着他们的试验” (《人民日报》)设问模式 的优点是有“悬念”,缺点是有点绕弯子。 值得提醒的是:一旦弯子绕得太大。 4.引语式。直接引语用作导语是新闻上常 见的样式之一,但所用引语一定是加引号的 严格的直接引语,且所用引语应尽量挑选 “掷地有声”的“点睛”之语,所用引语应 该通俗易懂,不要让人感到很费解。
T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K
YOU
3.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 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如: 1957年,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 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 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 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 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 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 小中见大的功夫真了得。
新闻导语的写作
新闻导语的写作教学要点:新闻的导语一、什么是新闻的导语?新闻的开头称作导语,导语是以简炼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它往往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的核心。
美国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
美国报业巨子赫斯特则这样告诫他的记者:“千万记住,如果你写的第一句话打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导语:据新华社三峡工地5月20日电2006年5月20日14时,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
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
年发电可达847亿度。
二、导语的发展①“第一代导语”,也称六要素导语或全型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
如:本报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吕网大报道: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朱建华今天下午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跳过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纪录。
(《人民日报》)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
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
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②“第二代导语”,也称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即指导语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
只把五个“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于导语中,只有两个或三个“W”。
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者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
如:今天下午,朱建华以他有力一跳,飞过2米38横竿,再次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③“第三代导语”,也称丰富型导语。
在“第二代导语”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第三代导语”与之一脉相传,把落脚点放在了“如何去突出这些部分要素”上。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001)
新闻导语写作十大妙法(001)标题:十大妙法成就精彩新闻导语新闻导语作为引领新闻报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十大妙法,可助你成就精彩新闻导语。
1. 突出新闻要点:导语应简洁明了地概括新闻要点,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令读者一目了然。
2. 引发读者兴趣:通过引人入胜的描述和独特的视角,唤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3. 使用生动的词语:采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导语充满色彩与张力,让读者愿意继续深入阅读。
4. 采用对比与矛盾: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观点或情境,引发读者思考并吸引他们的兴趣。
5. 尝试变化和创新: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式结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让导语看起来与众不同。
6. 增加悬念与神秘感:适度的悬念和神秘感能够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让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细节。
7. 利用名人、权威和故事:引用名人名言、权威观点或故事,为导语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8. 融入当代热点话题:将导语与当下热门话题相关联,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与参与。
9. 注意语气与态度:根据新闻主题和读者群体选择适当的语气与态度,既尊重新闻事实,又展示活力和独特性。
10. 不断修饰与修改:写完导语后,不要急于发布,应反复推敲并对权重做相应调整,以确保最终呈现出最吸引读者关注的导语形式。
这十大妙法将帮助写作人员创造出令人难以抗拒的新闻导语,提升新闻报道的品质和读者的阅读体验。
有了精彩的导语,新闻将更具价值,引起更大的关注和共鸣。
新闻导语作为引领新闻报道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进一步探讨十大妙法,帮助你更好地成就精彩新闻导语。
首先,突出新闻要点是一个有效的导语方法。
由于现代人的注意力有限,他们往往只读新闻的开头几句,因此导语应该简洁明了地概括新闻要点,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令读者一目了然。
通过直接指出新闻的核心内容,读者会立即知道文章的关键信息,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其次,引发读者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语策略。
新闻导语模板
新闻导语模板【导语】。
近日,某某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事件不仅涉及到个人利益,更关乎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的切身利益。
事件的发展和影响不容忽视,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事件概述】。
据了解,某某事件始于某个时间点,在某个地点发生,涉及到某些主要人物或组织。
事件的起因可能是某种原因,导致了某些具体的后果。
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范围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事件背景】。
这一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
这些背景和因素对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对事件的解决和处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事件本身,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事件影响】。
某某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但都对我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了解事件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社会反响】。
某某事件发生后,社会上可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和讨论。
不同人群对事件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些观点和看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倾听和分析。
了解社会的反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结语】。
某某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是一个缩影,反映了社会的某些现象和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这一事件,共同努力,做出积极的回应和处理。
新闻导语写作的“四个必须”
新闻导语写作的“四个必须”新闻导语,就是在一条消息的开头,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或者反映出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思想及意义,以便读者迅速了解主要内容,并吸引他们进一步读完全篇。
新闻导语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特有的概念,也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笔者认为新闻导语写作必须做到“四个必须”。
一、导语里的事实必须是最重要、最新鲜的新闻事实是有重要性的等次之分的,不能把一般化的过程、措施和泛泛而谈的经验体会写进导语里,以免把最重要的、实质性的内容掩盖了。
事实的实质性内容往往最有特色、最受读者关注,也最有吸引力。
只有最重要的,才是最有意义的;只有最新鲜的,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新华社写了许多闻名中外的新闻,在新闻导语写作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这条著名消息的导语是:“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
”南京国民党政府的灭亡,无疑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新鲜的事实,不但全国人民关注,世界各国也关注。
这一事实的重要程度是战役前后的其他任何事件不可比拟的,最振奋人心,最有意义。
因此,将它写在最前面的导语里,是最吸引读者的。
不能要求将新闻的六要素全写进导语里,但可以根据每条新闻的特点,从六要素中选取一二个最重要最能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要素,突出地写人新闻志语之中,其余的要素则分散到新闻的正文部分去交代。
请看这样一条新闻导语:“用假的案件数字来表明‘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的地方,不但不能得到表扬奖励,反而要被追究责任!广东省委副书记陈绍基严厉警告那些在案件数字上做文章的基层公安部门。
”(2000年9月12日《羊城晚报》)这条导语很别致,很富吸引力,但它只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两个要素,而将通常放在导语中的“时间”要素放到了第二段才交待,何也?事实的重要性之故也。
新闻导语六要素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六要素写作要点新闻导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开篇之笔,承担着吸引读者、传递核心信息的重要使命。
而在撰写新闻导语时,准确把握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新闻导语六要素的写作要点。
一、时间时间是新闻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赋予事件以时效性和新鲜感。
在新闻导语中,清晰准确地交代时间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
但需要注意的是,时间的表述要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如“近日”“近期”等。
例如:“今天上午 10 点,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展览在市科技馆拉开帷幕。
” 这样的表述直接明了,让读者能够立刻在脑海中构建出事件发生的时间框架。
同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如节日、纪念日等,要加以突出,以增强新闻的价值和吸引力。
比如:“在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我市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二、地点地点为新闻事件提供了具体的发生场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范围。
在撰写新闻导语时,地点的描述要具体详细,不能过于笼统。
例如:“在繁华的市中心商业街,一家新的购物中心盛大开业。
” 这样的描述能够让读者对事件发生的地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如果地点具有特殊性或知名度,也要在导语中提及,以增加新闻的关注度。
比如:“在著名的故宫博物院,一场珍贵文物展吸引了众多游客。
”三、人物人物是新闻事件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和决策推动着事件的发展。
在新闻导语中,要明确指出关键人物的身份和角色。
比如:“市长_____亲自出席了本次环保行动的启动仪式。
” 通过明确人物的身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如果涉及到多个重要人物,可以选择最具代表性或影响力的人物进行突出介绍。
四、事件的起因事件的起因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新闻导语中交代起因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例如:“由于连续的强降雨,我市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 清晰地说明了事件的起因。
但要注意,起因的阐述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叙述。
2019年新闻稿的导语-范文模板 (6页)
2019年新闻稿的导语-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新闻稿的导语
新闻稿的导语1
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如何写好企业新闻稿之新闻导语:
无论任何媒体报道新闻,导语是基础。
一般而言,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洁的语言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和观点。
好的导语给读者和观众一种期望,一种诱惑。
如果你在导语中失去了读者,你就别想指望在稿件的中间把读者拉回来。
为节约时间,我们就不再举例。
那么,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1、更新观念,打破惯性。
“改变行为必须先更新观念”。
由于我们很多的通讯员和厂报的编辑记者没有经过新闻写作的基本训练,长期受“机关报”文风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新闻观念和写作习惯。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
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新闻导语是新闻报道中的开篇部分,用来引出新闻的核心内容,概括和突出新闻的最重要信息,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
下面是新闻导语的类型和写作要点:一、新闻导语的类型:1.事件性导语:通过简洁明了地陈述事件的基本情况,概括事件经过、结果和影响,吸引读者迅速了解事件的重要信息。
例:因疫情影响,大型展览会取消,数百家展商损失惨重。
2.故事性导语:通过讲述一个真实或虚构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的关注和阅读。
例:他们五兄弟都患有罕见疾病,哥哥为弟弟捐献肾脏,手术圆满成功。
3.问题性导语: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例:为什么大量塑料垃圾被冒充可回收垃圾,进入再生资源环节?4.总结性导语:通过总结一些事件或情况的特点、趋势或结果,给出清晰的结论,吸引读者阅读详细报道。
例: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外贸回暖、内需增长为主要拉动力。
5.引用性导语:通过引用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语,增加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例:"所罗门和加拉"宣布合并,全球最大油轮运营商崛起。
二、新闻导语的写作要点:1.简洁明了:新闻导语要精炼,用简洁的语言传递信息,切勿啰唆或过于复杂,以方便读者快速理解。
2.突出重点:新闻导语应该突出新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概括新闻的要点。
3.引人入胜:通过吸引人的开头,使用一句引人入胜的话语或故事情节,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4.情感导入:适当地引入感情成分,使新闻导语更有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5.借用权威:适当引用行业或专家的观点,增加新闻导语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6.语言生动:新闻导语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采用有画面感和感官描述的语言,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7.撰写顺序:一般而言,新闻导语的写作顺序应当遵循“谁、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什么结果”的原则,以简洁明了地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总之,新闻导语作为新闻报道的开篇,起到引导读者阅读的重要作用。
新闻导语写作
二、导语分类
❖1、 叙述型导语 ❖ (1)直叙式导语 ❖ (2)概括式导语 ❖ (3)时比式导语
❖ 见教材24页至25页
(1)直叙式导语:
❖ 要求开门见山,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 读者。
❖ 直叙式导语适合于快速地新闻报道。外国新闻理 论中常称这种直叙式(或直接式)导语是新闻工作 的“载重马”,由于直叙式导语在第一段集中叙述 事件的主题,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所以大多数报 道使用这种导语。
❖
华盛顿电 众议院今天投票弹劾克林顿总统。
❖ 这则导语在第一句话便切入正题,干净俐落。
❖ 见教材24页
❖ 例:新华社太原3月28日电(记者陈忠华)
记者28日从山西省有关部门了解到,28日 14时30分许,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 岭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据初步统计, 当班下井261人,升井109人,152人被困 井下。
❖ 这条导语对于猫头鹰的刻画就比较细 腻:“威武神气”的神态,一对大眼 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 看起来它准备振翅飞扑过去,抓住那 狡猾的大田鼠。“观察周到而细致, 描写生动而传神。这便是特写式写法。
(3)橱窗式导语
❖ 橱窗式导语有如橱窗里展示的样品,它 是以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彰显报道主题。
第一代导语:
❖ 萨莫亚·阿庇亚3月30日电 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 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 日横扫萨莫亚群岛。结果有六条战舰和十条其他 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身碎 骨,要么被掀到阿庇亚小镇的海滩上搁了浅。与 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的143名画官兵有的葬身珊 瑚礁上,有的则在远离家乡万里之处的无名墓地 上,为自己找到了永远安息的场所。
在这条导语中第一句用对比的方法叙事第二句则是评论透过听到了阵阵蛙声这种现象看到了治理污水的效果有时候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记者有意识地把导语放在文章第一段的后部或者是第一部分的后部这种导语通常用于富有悬念性的新闻报道特稿中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技巧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新闻部郭伟东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
“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者赫伯特.黑德这样说。
一个好的导语,意味着一篇新闻报道已成功了一半。
在日常改稿、编稿的过程中,我发现,编辑的工作大部分用在了修改导语上。
因为新闻事实已经清楚,最多也就是改改错别字,调整句式、段落,使之顺畅贯通而已。
但在导语上,编辑上往往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总想用更新鲜的方式,更简洁的语言来一下子就抓住读者,吸引读者。
下面,我结合日常工作简单谈一下新闻导语的写作。
一、导语的作用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导语高度概括着新闻事件的面貌,集中表现着新闻的核心内容,快速传递事件的最新动态,它反映着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
一般来说,导语中已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事实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所以说导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披露了新闻的实质内容。
2、吸引读者忖语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导读部分,读者是否愿意继续读下去、看下去,导语对他们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关键。
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读者拿过一张报纸,往往是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图去寻找特定的新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篇新闻的导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人过去时一步阅读下去,此时,“无意注意”就开始变为“有意注意”。
可见,导语是否能吸引读者对于一篇新闻能否传播还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3、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一个好的导语,实际上就已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
因为在导语的写作过程中,你会对全部的新闻事实进行思考、判断,从而确认你想最先告诉读者的内容,同时确定你讲述这些内容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对新闻事件要素的选择、结构及关系等都已经完成。
可以说,写出了一个好的导语,你就已找到了整篇新闻的思路与方法。
二、导语的分类与写作导语的分类与写作,各种新闻业务书籍中已讲得很细,光分类就大概能分出十多种,诸如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评论式等等,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感觉到,导语其实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式导语,一类是间接式导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要具体, 如使用真实的姓名, 地名和事件的描述, 使你 提出的问题和论点鲜活起来。 15. 导语中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字; 16. 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导语,不是让人读起来高兴的导 语,而是让人读后感到一种生气的力量在驱动你把故事 读完。 17. 最重要的是,你的导语必须首先牢牢地抓住报纸的编 辑.通过很微妙的写作技巧引起编辑的注意。
三、导语写作和构思技巧
导语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 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绝
对不能金子里挑沙子 。 导语应该是故事的高潮。
技巧
1. 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可的地
步。这种事实有一种紧紧抓住你的读者的力量;所报道的事实或描 述的观点有新意或新的味道; 2. 坚持倒金子塔结构,导语不得超过50个字。最好是一句话导语, 最多不能超过两句话; 3. 导语内容越具体越好。但是,不要包括太细的细节内容。 4. 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卖点; 导语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 大脑; 导语选择什么样的新观点或言论的时候,编辑和记者必须跟着 当地读者走, 按照他们的情绪写文章.否则会引起读者对报纸的反感; 5. 用讲故事的口吻写导语,好像你在跟一个坐在你对面的人讲故事; 6. 要从具体的问题入手,然后再拓展话题;
古诗名句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 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 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 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 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特写镜头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 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 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 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 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 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 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 是柯洪云的老师。”
拟人修辞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 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 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 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 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 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数字对比
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 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 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 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 公里。”
速写勾画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 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 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 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 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 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 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 象。”
巧用背景
技巧
7. 只使用最明晰的事例和数据。 8. 导语要具有视觉感, 让人读起来忘不掉。 9. 导语写作要有针对性,要明白稿件是给
谁写的。 10. 导语千万不要空, 要感人。 11. 导语要以小见大,导语中最好能见到人,
人还要有名有姓; 读起来真实、可亲、可 信。
技巧
12. 通过事实的取舍,在导语中表达记者的立场和感情。 13. 善于把国内或国际关心的重大新闻找个地方新闻挂钩
第一代导语即"六何"导语:何人、何时、何 地、何事、何因、如何,最大程度上消除 了事件的不确定性。
二、一二代导语基本结构分析
怎样才能写出精彩的导语 ? 首先一点是要打破常规,采用多种表现手法
自由地写导语。 其次是追求轻松的笔调,把导语写得生动、
俏皮、幽默、鲜活,既出奇制胜,又富有 神韵。 三是从不同角度切入。
立片言以居要
一语破的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 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 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设置悬念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 导语是这样写的:“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 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 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 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 “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 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 就得往下读。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 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 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 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 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 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 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 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 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化静为动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 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 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 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 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 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 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 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新闻导语写作
导语讲课提纲
一、导语概述 二、一二代导语基本结构分析 三、导语写作的误区 四、导语写作和构思技巧 五、导语赏析
一、导语概述
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 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 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 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 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 新闻导语。
欲擒故纵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 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 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 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 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 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 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 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