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对于许多学子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中医综合作为中医考研的重要科目,其真题和答案的研究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中医综合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些历年考研中医综合的真题以及相应的答案解析。
比如,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这样一道真题:“‘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答案是:阴阳互根互用。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阴阳关系基本概念的理解。
阴阳互根,指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阴在内为阳提供了守持和支撑,阳在外为阴发挥了推动和作用,充分体现了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再看中医诊断学的真题:“下列哪项是寒证的常见临床表现?”答案通常包括: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等。
寒证是由于感受寒邪或机体阳气不足所导致的,其表现往往反映了寒邪凝滞、阳气失于温煦的特点。
中药学的真题可能会这样问:“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的药物是?”答案是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功效在清热解毒和疏散风热方面较为显著,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热毒痈疮等病症。
方剂学中,“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有哪些?”答案是: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其药物组成和配伍意义都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中医内科学的真题比如:“咳嗽风燥伤肺证的主症特点是?”答案是: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这道题考查了对咳嗽风燥伤肺证临床表现的准确把握。
针灸学方面,“手少阳三焦经的起止穴位是?”答案是:关冲、丝竹空。
对于经络的起止穴位,考生需要牢记,这是针灸学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以上真题及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考研中医综合的题目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运用能力。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真题2019年

A.生脉散 B.清燥救肺汤 C.橘皮竹茹汤 D.麦门冬汤 36. 原方应用回阳救急汤治疗寒邪直中三阴时,常常加入少量______
(分数:1.50) A.猪胆汁 B.酽醋 C.麝香 D.姜汁 37. 男性,81岁。高脂血症病史23年,高尿酸血症病史17年,平素控制饮食。近2个月来,心悸眩晕,胸闷痞 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下肢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宜选用的方剂是______
(分数:1.50) A.温肺化饮 B.温中散寒 C.暖肝散寒 D.温肾助阳 22. 下列驱虫药中,性味苦寒有毒的是______
(分数:1.50) A.苦楝皮 B.使君子 C.榧子 D.鹤草芽 23. 琥珀人丸散剂的每次用量是______
(分数:1.50) A.0.1~0.3g B.0.6~0.9g
C.1.5~3g D.5~10g 24. 既能涩肠止泻,又能收敛止血的药物是______
(分数:1.50) A.生我 B.我生 C.克我 D.我克 3. “阳中求阴”是指______
(分数:1.50) A.补阴时佐以补阳 B.补阳时佐以补阴 C.补阳制阴 D.补阴制阳 4. 对尿液的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______
(分数:1.50) A.肺气宣发肃降 B.膀胱开合有度 C.三焦运行津液 D.肾气升腾气化 5. 与“昼不精,夜不暝”有关的是______
(分数:1.50) A.舌苔黄滑 B.舌苔黄腻 C.舌苔薄腻 D.舌苔黏腻
12. 风淫证与湿淫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______
(分数:1.50) A.口眼歪斜 B.关节疼痛 C.肢体麻木 D.胸闷脘痞 13. 不属于痰证临床表现的是______
(分数:1.50) A.脘腹痞闷,恶心纳呆 B.头晕目眩 C.肋间饱满,咳唾引痛 D.舌苔黄腻 14. 不属于血瘀证临床表现的是______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答案与解析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A. 病程的变化B. 病机的变化C. 症状的变化D. 体征的变化1.【答案】B【解析】“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辩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由于体质的差异,同一疾病可出现病情发展、病机变化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症候,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称为“同病异治”。
不同的病因或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证候随体质而化,可出现大致相同的病机变化和证候,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称为“异病同治”。
2. 《素问·五脏生成篇》原文“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中“主”是指A. 生我B. 我生C. 克我D. 我克2.【答案】C【解析】《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心之合脉也,其容色也,其主肾也。
”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3. “阳中求阴”是指A. 补阴时佐以补阳B. 补阳时佐以补阴C. 补阳制阴D. 补阴制阳3.【答案】A【解析】《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此即阴阳互济的方法。
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因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阴药,谓之“阴中求阳”;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谓之“阳中求阴”。
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真题_create

单选题(共105题,共105分)1.“阳中求阴”适用于()。
【答案】A【解析】阴虚时在补阴的药物中配伍补阳的药物,以达到阳中求阴的目的。
A.补阴时佐以补阳B.补阳时佐以补阴C.补阳制阴D.补阴制阳2.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答案】B【解析】“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同一疾病,可出现病情发展、病机变化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证候,采取不同的治法;而不同的病因或疾病,可出现大致相同的病机变化和证候,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病机的变化。
因此答案选B。
A.病程的变化B.病机的变化C.症状的变化D.体征的变化3.《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答案】C【解析】土克水,脾克肾。
因此“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克我。
A.生我B.我生C.克我D.我克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答案】D【解析】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是津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津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其清者经脾达肺,重新参与津液代谢;浊者留而为尿。
尿液的排泄,依赖于肾阴抑制与肾阳推动作用的平衡以及肾气蒸化与固摄作用的协调。
因此答案选D。
A.肺气的通调水道B.膀胱的开阖气化C.三焦的决渎D.肾气蒸腾气化5.“昼不精,夜不瞑”指的是下列哪项功能异常?()【答案】C【解析】营属阴,卫属阳。
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A.中气B.元气C.卫气D.宗气6.入上齿的经络是()。
【答案】B【解析】《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颊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2019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和答案本文是2019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和答案,分为A型题和B型题,共144分。
在每个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病机的变化,所以答案是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克我,所以答案是C。
3.“阳中求阴”适用于补阴时XXX补阳,所以答案是A。
4.肾气升腾气化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所以答案是D。
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卫气的功能,所以答案是C。
6.入上齿的经络是足阳明胃经,所以答案是B。
7.XXX与XXX致病的共同点是易伤阳气,所以答案是B。
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心、肝,所以答案是D。
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是标本兼治,所以答案是A。
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脾胃气虚证,所以答案是A。
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通调水道,所以答案是A。
12.风寒和风湿并见的症状是肢体疼痛,所以答案是B。
13.不属于痰饮证表现的是肋间饱满,支撑胀痛,所以答案是C。
14.不属于瘀血的表现的是皮肤斑疹,压之不褪色,所以答案是A。
15.根据症状,可以诊断为肾虚水泛证,所以答案是D。
16.气机升降之枢是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所以答案是B。
17.症状为久泻不止,甚至滑脱失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弱者,属于脾肾阳虚证。
18.出现少阳经症状,太阳经未罢,属于并病。
19.根据药性理论,治疗体虚多汗的药物大多具有涩味。
20.治疗津血亏虚的肠燥便秘,可选用火麻仁。
21.荜茇与荜澄茄的共同功效是温中散寒。
22.驱虫药中,性味苦寒有毒的是苦楝皮。
23.琥珀入丸散剂的用量为1.5-3克。
24.具有涩肠止泻,又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是石榴皮。
25.具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功效的药物是草果。
26.莱菔子主治病症是痰盛咳喘。
27.南沙参有化痰益气的功效,而XXX没有。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9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A.病程的变化B.病机的变化C.症状的变化D.体征的变化答案:B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A.生我B.我生C.克我D.我克答案:C3.“阳中求阴”适用于A.补阴时佐以补阳B.补阳时佐以补阴C.补阳制阴D.补阴制阳答案:A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A.肺气的通调水道B.膀胱的开阖气化C.三焦的决犊D.肾气升腾气化答案:D5.昼不精夜不寐指的是什么的功能A.中气B.元气C.卫气D.宗气答案:C6.入上齿的经络是A.手阳明大肠经B.足阳明胃经C.手太阳小肠经D.足太阳膀胱经答案:B7.湿邪与寒邪致病的共同点是A.阻遏气机B.易伤阳气C.收引凝滞D.重浊黏腻答案:B8.易发生血虚病变的脏腑是A.脾、胃B.肝、肾C.心、肾D.心、肝答案:D9.腕痞脹闷时胀时减,减如常人,喜按,治法A.标本兼治B.塞因塞用C.以通为用D.攻补兼施答案:A10.大便先干后溏者,多见于A.脾胃气虚证B.脾肾阳虚证C.肝脾不调证D.大肠湿热证答案:A11.肺为水之上源的主要依据是(可能不是原题)A.通调水道B.布散水液C.输精皮毛D.肃降水液答案:A12.风寒和风湿并见(可能不是原题)A.口眼歪斜B.肢体疼痛C.肢体麻木D.胸闷脘痞答案:B13.以下不属于痰饮证表现的是A.脘腹痞闷,恶心纳呆B.头目眩晕C.肋间饱满,支撑胀痛D.舌苔黄腻答案:C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瘀血的表现的是A.皮肤斑疹,压之不褪色B.月经淋漓,经色紫暗C.小腹刺痛,夜间痛甚D.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答案:A15.症见心悸怔仲,朦胧欲睡,尿少浮肿,腰膝怕冷,舌淡紫苔白滑,脉沉细动者,宜诊断为A.心阳虚证B.脾肾阳虚证C.心肾阳虚证D.肾虚水泛证答案:D16.气机升降之枢是(可能不是原题)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脾气主升,胃气主降C.肝生于左,肺降于右D.心火下降,肾水上升答案:B17.症见久泻不止,甚至滑脱失禁,腹部隐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弱者,证属A.肾气不固证B.脾阳虚证C.大肠虚寒证D.脾肾阳虚证答案:D18.太阳经未罢,又出现少阳经症状属于A.合并B.并病C.越经传D.直中答案:B19.根据药性理论,治疗体虚多汗的药物大多具有的药性A.苦味B.辛味C.涩味D.淡味答案:C20.津血亏虚的肠燥便秘A.郁李仁B.苦杏仁C.瓜蒌仁D.火麻仁答案:D21.荜茇与荜澄茄的共同功效是A.温肺化饮B.温中散寒C.暖肝散寒D.温肾助阳答案:B22.下列驱虫药中,性味苦寒有毒的是A.苦楝皮B.使君子C.榧子D.鹤草芽答案:A23.琥珀入丸散剂A.0.1-0.3B.0.6-0.9C.1.5-3D.5-10答案:C24.既具有涩肠止泻,又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药物A.肉豆蔻B.山茱萸C.诃子D.石榴皮答案:D25.具有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功效的药物是A.陈皮B.常山C.草果D.槟榔答案:C26.属于莱菔子主治病症的是A.瘀阻腹痛B.痰盛咳喘C.脾虚食少D.肝郁乳房胀痛答案:B27.南沙参有北沙参没有的功效是A.养阴清肺B.益胃生津C.化痰益气D.清心除烦答案:C28.《医方集解》所载清胃散较《脾胃论》原方多了什么药A.生地B.大黄C.知母D.石膏答案:D29.《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含有而《金匮要略》中不含的有的A.阿胶当归B.丹皮,麦冬C.莪术,牛膝D.生姜,吴茱萸答案:C30.止嗽散的功用A.发散风寒,降气化痰B.止咳化痰,疏表宣肺C.宣降肺气,祛痰止咳D.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答案:B31.育阴以潜阳的代表方A.右归丸B.左归丸D.六味黄丸答案:B32.原方石膏煅用,寓清肺热而不伤胃气之意的方剂A.清燥救肺汤B.桂枝茯苓丸C.玉女煎D.竹叶石膏汤答案:A33.小便余沥不尽多属(可能不是原题)A.膀胱湿热B.肾气不固C.肾阴亏损D.小肠实热答案:B34.虚里按之,其动微弱者,多属(可能不是原题)A.宗气外泄B.宗气内虚C.心肺气绝D.心气衰绝答案:B35.主治阴虚肺萎,又可治疗胃阴不足的呕吐,呃逆的方剂A.生脉散B.清燥救肺汤C.橘皮竹茹汤D.麦门冬汤答案:D36.临床应用回阳救急汤治疗寒邪直中三阴,常常加入少量A.猪胆汁B.酽醋C.麝香D.姜汁答案:C37.男性,81岁,高脂血症病史23年,高尿酸血症病史17年,平素控制饮食。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考研中医综合是众多中医学子在考研路上必须攻克的一座大山。
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熟悉历年真题并掌握正确答案,无疑是备考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考研中医综合的部分真题及答案。
先来看一道中基方面的真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答案是“滋水涵木法”。
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体现了水生木的相生关系。
再看中药方面的真题。
“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功效的药物是?”答案是“荆芥”。
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
能祛风解表,透疹消疮,还能止血。
方剂学的真题也很有代表性。
“逍遥散中体现养血柔肝意义的药物是?”答案是“当归、白芍”。
当归养血和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两者共同体现了养血柔肝的作用。
中诊的真题比如:“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虚证脉象的是?”答案是“实脉”。
虚证常见的脉象多为无力之脉,如细脉、弱脉、微脉等,而实脉是有力的脉象,属于实证脉象。
针灸学的真题:“位于腕背横纹上 2 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的穴位是?”答案是“外关”。
记住穴位的定位对于针灸学的学习和考试至关重要。
中医内科学的真题:“治疗哮病寒包热哮证,应首选的方剂是?”答案是“小青龙加石膏汤”。
寒包热哮证,既有外寒束表,又有肺热内蕴,小青龙加石膏汤能解表散寒,清泄肺热。
这些真题只是考研中医综合的冰山一角,但从中也能看出一些命题的规律和重点。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每个概念、方剂、药物、穴位等的内涵和应用。
同时,要多做真题,通过真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
比如对于中药的学习,不仅要记住药物的功效,还要了解其性味归经、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
对于方剂,要掌握其组成、功效、主治、方解等。
对于中基、中诊,要建立起清晰的理论框架,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
针灸学则要牢记穴位的定位、主治和操作方法。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真题及详解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真题及详解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小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
A.病程的变化B.病机的变化C.症状的变化D.体征的变化【答案】B【解析】“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同一疾病,可出现病情发展、病机变化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证候,采取不同的治法;而不同的病因或疾病,可出现大致相同的病机变化和证候,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病机的变化。
因此答案选B。
2.《素闻·五脏生成》说“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
A.生我B.我生C.克我D.我克【答案】C【解析】土克水,脾克肾。
因此“肾……其主脾也”,其“主”是指克我。
3.“阳中求阴”适用于()。
A.补阴时佐以补阳B.补阳时佐以补阴C.补阳制阴D.补阴制阳【答案】A【解析】阴虚时在补阴的药物中配伍补阳的药物,以达到阳中求阴的目的。
4.下列选项中,对尿液生成、排泄过程起主宰作用的是()。
A.肺气的通调水道B.膀胱的开阖气化C.三焦的决渎D.肾气蒸腾气化【答案】D【解析】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是津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津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其清者经脾达肺,重新参与津液代谢;浊者留而为尿。
尿液的排泄,依赖于肾阴抑制与肾阳推动作用的平衡以及肾气蒸化与固摄作用的协调。
因此答案选D。
5.“昼不精,夜不瞑”指的是下列哪项功能异常?()A.中气B.元气C.卫气D.宗气【答案】C【解析】营属阴,卫属阳。
营卫和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营卫二者失和,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夜不瞑”,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6.入上齿的经络是()。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 答案与解析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金元时期,滋阴派的理论依据是A.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C.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D. 阳在外,阴之守也1.【答案】A【解析】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用药多选寒凉。
火热在表,治以辛凉甘寒;火热在里,则用承气诸方;表里俱热,用防风通圣散、凉膈散以凉解之,所以被称为“寒凉派”。
刘氏之火热理论,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对温病学说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所以被称为“攻下派”。
他不仅对疾病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且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对中医治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东桓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重视相火妄动,耗伤真阴,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因此被称为“养阴派”。
2. 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的A. 相互转化B. 互根互用C. 消长平衡D. 相互制约2.【答案】B【解析】阴阳互损是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
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
同样,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
3. 根据五行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A. 母病及子B. 子病及母C. 相乘D. 相侮3.【答案】D【解析】病理状态下,肝肺病变可互相影响。
如肝郁化火,或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可耗伤肺阴,使肺气不得肃降,而出现咳嗽、胸痛、咯血等肝火犯肺的症状,阴阳学说称为“左升太过,右降不及”,五行学说称为“木火刑金”或“木旺侮金”。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

2018年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2018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真题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C.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D.阳在外,阴之守也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A.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制约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A.母病传子B.子病传母A.相乘传变B.相侮传变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A.调畅情志B.促进消化C.调畅气机D.疏通经络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A.早衰B.畏寒C.自汗D.出血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A.手少阴经B.足少阴经C.手厥阴经D.足太阴经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A.眩晕震颤B.痛无定处C.手足抽搐D.角弓反张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单选题]A.痰浊B.湿热C.燥热D.内火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单选题]A.《内经》B.《难经》C.《中藏经》D.《伤寒论》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单选题]A.假神B.神乱C.少神D.失神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单选题]A.脉形细脉势软B.脉位沉脉势软C.脉位沉脉形细D.脉形细脉率快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A.气阴两虚B.气血两虚C.血燥化热D.血虚受风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单选题]A.肝阳上亢证B.肝火上炎证C.心火亢盛证D.心阴虚证14.脉弦细数的证是(B)[单选题]A.肝火上炎B.肝肾阴虚C.血虚肝郁D.肝郁气滞15.证见胸闷息促,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苔白滑,脉弦者,应诊断为(B)[单选题]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16.症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腹痛喜暖,大便溏薄,属于(B)[单选题]A.表寒里热B.上热下寒C.真寒假热D.热症转寒17.症见脘腹,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倦怠食少,舌淡嫩,苔白腻,脉弱辨证为(C)[单选题]A.肾阳虚B.脾阳虚C.脾肾阳虚D.肾气不固18.症见高热,大汗,口渴喜冷饮者,宜诊断为(B)[单选题]A.太阳经证B.阳明经证C.阳明腑实证D.少阳热化证19.下列药物中,孕妇宜慎用的是( A)[单选题]A.蝉蜕B.桑叶C.菊花D.蔓荆子20.外用可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的药物是( C)[单选题]A.硫黄B.白矾C.斑蝥D.硼砂21.治疗麻风,疥癣宜选用的药物是:( B)[单选题]A.木瓜B.乌梢蛇C.川乌D.威灵仙22.萹蓄、地肤子的共同功效(D)[单选题]A.利尿通淋,止泻B.利尿通淋,止咳C.利尿通淋,止血D.利尿通淋,止痒23.玫瑰花的功效是( A)[单选题]A.疏肝解郁,和血止痛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C.理气和中,醒脾开胃D.理气健脾,燥湿化痰24.内服宜炒去油,胃弱者慎用的药物是( D)[单选题]A.穿山甲B.自然铜C.土鳖虫D.没药25.下列可用酸枣仁而不能用柏子仁的是( B)[单选题]A.润肠通便B.津伤口渴C.心神不宁D.血虚身痛26.芫花内服入煎剂的剂量(C)[单选题]A 0.3-0.5gB 0.5-1gC 1.5-3gD 6-9g27.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的是(B)[单选题]A.青黛B.贯众C.土茯苓D.漏芦28.大黄牡丹汤和桃仁承气汤组成相同的药物上是(D)[单选题]A.大黄,丹皮B.桃仁,丹皮C.大黄,枳实D.大黄,桃仁29.葛根.前胡.桔梗同用的方剂(A)[单选题]A.参苏饮B.杏苏散C.败毒散D.柴葛解肌汤30.牛蒡解肌汤的功效(C)[单选题]A.疏风清热解毒透诊B.疏散外邪发表解肌C.疏风清热凉血消肿D.疏风散邪,清热解毒31.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方剂(B)[单选题]A.归脾汤B.酸枣仁汤C.珍珠母丸D.天王补心丹32.患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选用(C)[单选题]A.温脾汤B.肾气丸C.济川煎D.大黄附子汤33.患者大热渴饮,吐衄发斑,四肢抽搐,舌绛唇焦,脉沉数,治用(D)[单选题]A.白虎加人参汤B.犀角地黄汤C.黄连解毒汤D.清瘟败毒饮34.体现风痰并治.标本兼顾的方剂(B)[单选题]A.天麻钩藤饮B.半夏白术天麻汤C.清气化痰丸D.三子养亲汤35.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相同点(C)[单选题]A.解肌发表B.平冲降逆C.温阳化气D.温通经脉36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火旺应该加配的药物是(D)[单选题]A.枸杞子,菊花B.五味子,麦冬C.黄连,阿胶D.知母,黄柏37.患者,男,64岁,大量饮酒后出现吞咽梗阻,进食后胸脘满闷,呕吐痰涎,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腻,脉弦滑,治疗宜选用(C)[单选题]A.疏肝解郁,和胃消痞B.健脾和中,理气化痰C.开郁化痰,润燥降气D.理气和胃,降逆止呕38.患者,女,43岁,胁肋胀痛反复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加重,半年前黄疸,手术后黄疸消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答案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合计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金元时期滋阴派观点的是(A)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C.独阳不生,孤阴不长D.阳在外,阴之守也2.阴阳互损体现了什么阴阳关系?(B)A.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相互制约3.依据疾病的传变规律,肝火犯肺属于(D)A.母病传子B.子病传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4.肝主疏泄最基本的机能是(C)A.调畅情志B.促进消化C.调畅气机D.疏通经络5.气的推动作用减弱会出现的是(A)A.早衰B.畏寒C.自汗D.出血6.按照子午流注运行规律,上接手少阳经的是(C)A.手少阴经B.足少阴经C.手厥阴经D.足太阴经7.下列选项中,体现风性善行的的是(B)A.眩晕震颤B.痛无定处C.手足抽搐D.角弓反张8.五气过极与六郁气滞均可化生(D)A.痰浊B.湿热C.燥热D.内火9.“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出自(B)A.《内经》B.《难经》C.《中藏经》D.《伤寒论》010.症见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者,属于(D)A.假神B.神乱C.少神D.失神011.濡脉和弱脉的共同特征是(A)A.脉形细脉势软B.脉位沉脉势软C.脉位沉脉形细D.脉形细脉率快012.以下选项中,属于斑秃常见原因的是(D)A.气阴两虚B.气血两虚C.血燥化热D.血虚受风013.患者心烦失眠,面红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C)A.肝阳上亢证B.肝火上炎证C.心火亢盛证D.心阴虚证014.脉弦细数的证是(B)A.肝火上炎B.肝肾阴虚C.血虚肝郁D.肝郁气滞015.证见胸闷息促,肋间饱满,咳唾引痛,苔白滑,脉弦者,应诊断为(B)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016.症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腹痛喜暖,大便溏薄,属于(B)A.表寒里热B.上热下寒C.真寒假热D.热症转寒017.症见脘腹,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倦怠食少,舌淡嫩,苔白腻,脉弱辨证为(C)A.肾阳虚B.脾阳虚C.脾肾阳虚D.肾气不固018.症见高热,大汗,口渴喜冷饮者,宜诊断为(B)A.太阳经证B.阳明经证C.阳明腑实证D.少阳热化证019.下列药物中,孕妇宜慎用的是(A)A.蝉蜕B.桑叶C.菊花D.蔓荆子020.外用可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的药物是(C)A.硫黄B.白矾C.斑蝥D.硼砂021.治疗麻风,疥癣宜选用的药物是(B)A.木瓜B.乌梢蛇C.川乌D.威灵仙022.萹蓄、地肤子的共同功效(D)A.利尿通淋,止泻B.利尿通淋,止咳C.利尿通淋,止血D.利尿通淋,止痒023.玫瑰花的功效是(A)A.疏肝解郁,和血止痛B.疏肝解郁,理气止痛C.理气和中,醒脾开胃D.理气健脾,燥湿化痰024.内服宜炒去油,胃弱者慎用的药物是(D)A.穿山甲B.自然铜C.土鳖虫D.没药025.下列可用酸枣仁而不能用柏子仁的是(B)A.润肠通便B.津伤口渴C.心神不宁D.血虚身痛026.芫花内服入煎剂的剂量(C)A.0.3-0.5gB.0.5-1gC.1.5-3gD.6-9g027.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的是(B)A.青黛B.贯众C.土茯苓D.漏芦028.大黄牡丹汤和桃仁承气汤组成相同的药物上是(D)A.大黄,丹皮B.桃仁,丹皮C.大黄,枳实D.大黄,桃仁029.葛根.前胡.桔梗同用的方剂(A)A.参苏饮B.杏苏散C.败毒散D.柴葛解肌汤030.牛蒡解肌汤的功效(C)A.疏风清热解毒透诊B.疏散外邪发表解肌C.疏风清热凉血消肿D.疏风散邪,清热解毒031.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方剂(B)A.归脾汤B.酸枣仁汤C.珍珠母丸D.天王补心丹032.患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治宜选用(C)A.温脾汤B.肾气丸C.济川煎D.大黄附子汤033.患者大热渴饮,吐衄发斑,四肢抽搐,舌绛唇焦,脉沉数,治用(D)A.白虎加人参汤B.犀角地黄汤C.黄连解毒汤D.清瘟败毒饮034.体现风痰并治.标本兼顾的方剂(B)A.天麻钩藤饮B.半夏白术天麻汤C.清气化痰丸D.三子养亲汤035.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中,配伍桂枝的相同点(C)A.解肌发表B.平冲降C.温阳化气D.温通经脉036.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阴虚火旺应该加配的药物是(D)A.枸杞子,菊花B.五味子,麦冬C.黄连,阿胶D.知母,黄柏037.患者,男,64岁,大量饮酒后出现吞咽梗阻,进食后胸脘满闷,呕吐痰涎,口干咽燥,舌红苔薄腻,脉弦滑,治疗宜选用(C)A.疏肝解郁,和胃消痞B.健脾和中,理气化痰C.开郁化痰,润燥降气D.理气和胃,降逆止呕038.患者,女,43岁,胁肋胀痛反复发作,进食油腻食物加重,半年前黄疸,手术后黄疸消退。
现胁肋隐痛,脘痞胀闷,食少便溏,舌苔薄白,脉弦细,其证候是(D)A.肝郁气滞B.湿热阻滞C.气滞血瘀D.肝脾不调039.患者女,19岁,因情志刺激后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咽中如窒,胸闷,舌苔薄白。
脉弦滑,治宜选用(A)A.五磨饮子B.导痰汤C.三子养亲汤D.橘皮竹茹汤040.肺痈预后顺与逆的转折点(C)A.初期B.成痈期C.溃脓期D.恢复期041.内伤发热血瘀证治宜当选(B)A.补阳还五汤B.血府逐瘀汤C.四物汤D.圣愈汤042.患者女,54岁,糖尿病史3年,近来胸胁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舌淡红少津,脉细,治宜选用(C)A.益气温阳,活血通脉B.温补阳气,振奋心阳C.益气养阴,活血通脉D.滋阴清热,养心和络043.患者男,22岁,一年前突发昏仆抽搐,经救治后未再发,平素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昨日又突发昏仆抽搐,口吐涎沫,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选用(D)A.定痫丸合四逆散B.黄连清心饮合四七汤C.柴胡疏肝散合通瘀煎D.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044.患者糖尿病多年,出现口咽干燥,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宜诊断为(B)A.肝火犯肺B.肺阴亏虚C.气阴两伤D.肺肾阴虚045.患者男,41岁,便下赤白脓血,半年服药好转,停药又发,刻下症见,痢下赤白,滑脱不禁,肛门坠胀,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四末不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选用(B)A.芍药汤合白头翁汤B.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C.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D.连理汤合乌梅丸046.患者男性,66岁,平素腰酸耳鸣,头痛眩晕,突发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舌红苔薄,脉弦细数。
治法(C)A.平肝潜阳,活血通络B.祛风化瘀,活血通络C.滋阴潜阳,息风通络D.益气养血,息风通络047.患者男性,49岁,每日饮白酒四两,体检发现腹部积块,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D)A.补益气血,化瘀消积B.祛瘀软坚,益气化瘀C.理气化瘀,软坚散结D.理气消积,活血化瘀048.患者女性,30岁。
1月来脘腹痞塞不舒,不思饮食,恶心欲呕,泛吐痰涎,头晕目眩,体位变化时眩晕加重,舌苔白腻,脉沉。
治疗宜选(B)A.小陷胸汤B.二陈平胃散C.枳实消痞丸D.半夏泻心汤049.患者女性,49岁,突发呼吸困难3天,现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闷如窒,口不渴,形寒怕冷,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脉弦紧,治宜选用(B)A.小陷胸汤B.二陈平胃散C.枳实消痞丸D.半夏泻心汤050.患者男性,61岁,平素急躁易怒,昨日与人争吵后胁腹胀满,小便点滴而下,舌苔薄白,脉弦,治宜选用(C)A.代抵当丸B.逍遥散C.沉香散D.八正散051.患者男性,54岁,搬运工,2年来腰腿疼痛重着,不能重负,下肢酸软无力,长走感觉麻木,舌淡苔白,脉弦,治宜选用()A.干姜苓术汤B.蠲痹汤C.右归丸D.独活寄生汤052.根据腧穴主治规律,手.足少阳经穴均治(A)A.眼病B.胆病C.神志病D.咽喉病053.第四腰椎旁开3.5寸的腧穴是(B)A.肾俞B.腰眼C.膀胱俞D.大肠俞054.体现远治作用的是(B)A.腰痛选腰痛点B.胆绞痛选阳陵泉C.心绞痛选膻中D.痰热内扰不寐选丰隆055.下列五腧穴中,属于本经子穴的是(C)A.少府B.太白C.行间D.太渊056-058共用题干患者男性,72岁,高血压病史16年,糖尿病病史12年,1个月来干咳少痰,咳声短促,口干咽燥,痰中带血,形体消瘦,舌质暗红有裂纹,脉细。
056.其证型是(A)A.肺阴亏虚B.肝火犯肺C.气阴亏耗D.肺肾阴虚057.治宜选用(C)A.秦艽鳖甲散B.百合固金汤C.月华丸D.保真汤058.若患者时时咳血,血色鲜红,治宜选配(D)A.当归、三七B.阿胶、蛤蚧C.地榆、诃子D.丹皮、紫珠叶059~061共用题干患者女,42岁,长期工作紧张,郁郁寡欢,心烦易怒,头痛时作,近来头痛加重,昼轻夜重,经前胸闷乳胀,经血量少色暗,舌暗苔白,脉弦。
059.其诊断为(B)A.痰浊头痛B.肝阳头痛C.血虚头痛D.瘀血头痛060.患者外出后,出现发热恶风,头部两侧胀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A)A.芎芷石膏汤B.川芎茶调散C.天麻钩藤汤D.丹栀逍遥散061.根据头痛部位,宜加用引经药(C)A.羌活,蔓荆子B.吴茱萸,藁本C.柴胡,黄芩D.葛根,知母062~064共用题干患者男性,21岁,3年前曾患过敏性鼻炎,每逢秋季就打喷嚏,流鼻涕。
昨日外出游玩后出现呼吸气促,发作前自觉耳鼻发痒,咳嗽痰白量多,喉中哮鸣有声,苔白后,脉滑062.宜诊断为(B)A.虚哮B.风痰哮C.寒哮D.热哮063.最适宜选用(B)A.射干麻黄汤加减B.三子养亲汤加减C.定喘汤加减D.平喘固本汤加减064.未经过治疗,一周后身热面赤,咳喘,咯痰转黄,口苦口渴,苔黄,治法为(D)A.宣肺散寒,化痰平喘B.祛风涤痰,降气平喘C.解表宣肺,清化热痰D.清热宣肺,化痰平喘065-067共用题干患者男性,56岁。
慢性乙肝病史30余年,腹胀5年。
1周前因与家人生气后腹胀加重,腹部渐膨隆,按之较坚,纳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口干不欲饮,头身困重,二便调。
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移动性浊音阳性。
065.其辨证是(A)A.气滞湿阻证B.水热蕴结证C.阳虚水盛证D.瘀结水留证066.其治法是(D)A.活血化瘀,行气利水B.温补脾肾,行气利水C.清热利湿,攻下逐水D.疏肝理气,运脾化湿067.治宜首先(B)A.实脾饮合血府逐瘀汤B.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C.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D.济生肾气丸合五苓散068-070共用题干患者女性,17岁,经行2天,少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瘀块,血块下后,疼痛减轻,舌有紫点,苔薄白,脉沉涩068.除了主穴次髎,中极,三阴交,还应配穴(A)A.太冲、血海B.肝俞、期门C.归来、关元D.合谷、气海069.针刺方法(B)A.补法B.泻法C.平补平泻法D.先补后泻法070.应用次髎的是因为(D)A.温经止痛B.通调冲任C.行气止痛071-073共用题干患者女,83岁,从左侧背部至脐带皮肤灼热疼痛,奇痒,持续2天,今天出现簇集状黄豆大小的疱疹,身处黄白色水液,伴胸腹痞闷,舌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