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复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复习及答案

知识梳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大雪.三日雪:

(2)湖中人鸟声俱绝.绝:

(4)拥.毳衣炉火拥:

(5)雾凇沆砀

..沆砀:

(6)惟.长堤一痕惟:

(7)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焉得:更:

(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内容理解。

(1)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2)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精题演练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上下一.白一:

(2)余拏.一小舟拏:

(3)从武林门而西.西: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接着写赏雪的过程,然后笔锋一转,叙写在湖心亭的奇遇。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本文语言简洁,多处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照应。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的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7.这篇文章可谓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对比阅读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白酒

B.是金陵人,客.此客:客居

C.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

D.拥.毳衣炉火拥:裹,围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0.语段(一)中“”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语段(二)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反衬。(2分) 11.两个语段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两点。(4分)

《湖心亭看雪》复习及答案

知识梳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大雪.三日雪:下雪

(2)湖中人鸟声俱绝.绝:消失,沉寂

(4)拥.毳衣炉火拥:裹、围

(5)雾凇沆砀

..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6)惟.长堤一痕惟:只

(7)湖中焉得更

...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勉强,尽力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内容理解。

(1)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①映衬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埋下伏笔。

(2)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似图画式的白描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绘出一幅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湖心亭雪景图。

精题演练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上下一.白一:全

(2)余拏.一小舟拏:撑(船)

(3)从武林门而西.西:向西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本文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接着写赏雪的过程,然后笔锋一转,叙写在湖心亭的奇遇。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本文语言简洁,多处运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照应。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的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解析】D.“舟子的喃喃之语”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7.这篇文章可谓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对比阅读

(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二)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