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五官兄弟2观察水果教案大象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五官兄弟 大象版

五官兄弟教学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积一段自然或生活音效;几个软硬、粗糙、轻重不一的物体;几种气味不同的常见物体;几种不同味道的可尝物。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学生分组:4~6人一个探究小组。
激趣导入:1.我们来到一个新的教室,你看到了什么?(观察)2.听一段音乐,然后听老师的指令去做:“眨眨你的大眼睛,摸摸人的小鼻子,张开你的小嘴巴,伸出你有小舌头,拍拍你的小小手”。
3.在刚才的音乐中,我们提到了身体的哪些器官?小结:“眼睛、鼻子、耳朵、口(舌头)、手”是这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五官兄弟”二、讲授新课(一)研讨眼睛的作用1.我们刚才观察教室,是通过哪个器官?眼睛。
2.下面,我们就用眼睛观察图片(幻灯片1),请把自己看到的信息描述出来。
我们通过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哪些信息?3.我们的眼睛还能看到教室里的哪些信息?4.小结:(幻灯片2)总结眼睛的作用:分辨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刚才,老师看到一些同学在东张西望,不认真听讲,希望大家认真听课,不然老师的眼睛会发现的。
(二)研讨耳朵的作用1.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MP3),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我们刚才明明没用眼睛,怎么还听到声音了呢?是通过什么器官感知到这些信息的?2.紧紧的捂住耳朵,在心里默数10个数,然后松开手,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和刚才听到的有什么变化。
看来,耳朵可以听到声音,再美妙的音乐,没有耳朵也听不到,并且人有两只耳朵,这样,才能让我们听到的声音更清晰,并且能准确的确定声音的位置。
1.“五官”兄弟-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五官”兄弟-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人类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能够感性认识不同五官的功能。
3.能够掌握描述五官相关问题的相关语言知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人体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感性认识五官的功能。
3.运用语言描述五官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五官的功能。
2.学生掌握描述五官相关问题的相关语言知识。
四、教学内容A. 五官介绍1.创设氛围教师可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来创设欢乐、轻松的学习氛围。
2.正式介绍在创设氛围之后,引导学生认识人体五官。
首先,教师可在课堂平面图或者真人演示的情况下让学生感受、观察人体五官的位置、形态等。
然后在介绍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回答提问、图示、实物等方式来让学生深入认识人体五官。
B. 五官的功能1.认知五官的功能教师在介绍五官的时候,可通过示范、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五官的实际功能,如:眼睛的看、鼻子的闻、嘴巴的吃、耳朵的听、手的摸等等。
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自己示范的动作,带领学生亲身体验五官的功能。
如:让学生通过盲目带眼罩,来感受离开眼睛的日常世界该如何行走;通过带耳塞来感受耳朵失去了什么。
2.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可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内部自行发言探讨不同五官的功能。
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可对各组的结论进行评论。
C. 描述五官相关问题教师可出示不同五官相关问题的图片,在示范语言描述的同时,可正确诵读和写出各种不同五官的名称和相关词句。
五、教学步骤A. 唤起兴趣,创设氛围1.唱歌:“我的眼睛、我的鼻子、我的嘴巴、我的耳朵、我的手”2.游戏:“感受五官的功能”3.形象地介绍五官B. 了解五官的名称和位置,感知五官的功能1.通过真人、课堂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五官的实际位置和名称。
2.阐释五官的功能,并演示相关实验和操作。
C. 小组讨论1.小组讨论,探讨不同五官的功能和重要性。
2.讨论完毕后,由各组代表发言。
D. 描述五官相关问题1.教师出示不同五官的图片,说明五官进行的不同行动。
【精品】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五官兄弟 大象版

1“五官”兄弟【学情分析】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观察又是提问的基础。
要让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就必须教会他们学会观察。
观察还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将直接影响科学探究的效果。
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显得非常重要。
人体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
了解各种感官的观察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本单元,特别是本节课,将开始从认识感官入手,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学习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学习准备】PPT;三段自然音效;鲜花;盒子;四种水果【学习过程】一、回顾引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吹泡泡的实验,课下回家后,你们在家里完成的怎么样呢?要不要来分享下独家秘方?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了解到了大家真的是神通广大。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大泡泡,今天由它带领我们一起去旅行。
在这趟旅途中,你可一定仔细观察噢!睁大你的眼睛,竖起耳朵,我们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大!生:好!二、观察描述1、师:好了,我们乘坐着热气球安全回来啦。
在这趟旅途中,你们都观察到了些什么呢?生:气球、小鸟、小猫、树林、马路、白云贴画:眼睛板书:看师:你们还观察到了什么呢?(做动作:用耳朵听)生:小鸟叫、风声、还有雷雨声贴画:耳朵板书:听贴画:声音师:刚在我们都用到哪些器官观察的呢?(指黑板:眼睛、耳朵)2、师:我们看到了树林和小猫,我们听到了风雨声和鸟叫声,眼睛和耳朵是帮助我们观察了解世界的好朋友。
在这趟旅途中你们的收获真丰富。
老师的收获也很多,今天我把他们带来了,你们猜猜看是什么?(展示盒子)生:是……师:你们是什么办法猜的呢?盒子里的东西我们看不到怎么办?生:晃一晃。
1.1“五官”兄弟(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五官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保护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舌头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五官的基本原理。例如,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了解眼睛的功能。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五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本节课的课后拓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五官的科普书籍,如《五官的故事》等。
b.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一些关于五官的科普视频,如“五官的奥秘”、“五官的保护”等。
c.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关于五官的实践活动,如观察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物体,听不同音量的声音等。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本节课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教师将通过PPT展示五官的图片和功能,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五官。
b. 视频:教师将通过视频展示五官的功能,如眼睛如何看到物体,耳朵如何听到声音等。
c. 在线工具:教师将使用在线工具,如互动答题软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答题练习,巩固对五官的认识。
观察水果-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观察水果-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课程背景《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是一本面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科普教材。
本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观察水果的外观特征,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效地区分不同的水果。
通过观察和分类练习,学生将学会基本的分类技能。
本课程还会与学生分享大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观察水果外观特征,了解不同水果的形状、颜色、纹理和大小等。
•通过观察和比较,分类不同的水果,训练学生细分、归纳和建立关系的能力。
•了解大象的智慧和生态地位,增加一定的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进行水果的观察和分类,初步了解生态体系;•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水果描述和表达。
教学难点:•学生进行分类和细分的能力;•学生表达能力和通过文字表述了解大象的智慧和生态地位;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通过视频播放相关大象的自然纪录片,介绍学习本课程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知识储备,语言口头描述相关知识。
2. 观察水果与学生一起观察水果,引导他们观察不同种类的水果的外观,并写下水果的色泽、形状、纹理和大小等特征,学生根据描述猜出是哪种水果。
3. 水果分类引导学生参与水果分类演练,将水果分为不同种类,并按照外观分类。
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各个分类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各类的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
4. 大象的生态地位和行为结合课本所提供的内容,向学生介绍大象的生态地位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和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基本科学知识。
5. 分享和总结引导学生成为小组,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分类和表达经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对不同观点进行适当的辩论和讨论。
最后总结课程的主题、本质,并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感悟。
教学评价针对本节课,应用一些评价工具,聆听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自己做的报告,纠正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果》教学设

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学习重难点
、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完成目标一)
1、认真听要求,知道如何运用多种感官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2、正确描述自己的水果。
3、评价他人描述的是否正确。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游戏练习
(10—12分钟)
1、游戏:猜水果。
(1)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出问题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直到正确猜出水果名称。
环节四
总结
(3—分钟)
1、全总结。
通过这一节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2、拓展活动:分享水果。
【知识学习】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果》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果》教学设计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能从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教材分析:《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XX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导入(3—5分钟)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讲授新课(15—18分钟)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2024年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1 辨别真假水果(教案)

师:嗯,刚才有三名同学都到前面来看了,可是没有看出真假来。大家想一想,只用眼睛看,就一定能判断准确吗?
生:不能。
师:那么还需要用哪些办法呢?
生:切开来看!
师:嗯,确实可以切开来看看,今天我们把切开来看当作最后采用的方法。在不弄破水果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吗?大家分小组轻声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
学生用所学方法观察花朵,辨别真假花。师生交流,在辨别真假花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运用五种感官进行观察的方法,体验不同感官的作用。
四、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
辨别真假水果
眼睛 看 样子
鼻子 闻 气味
舌头 尝 味道
耳朵 听 声音
皮肤 摸 软硬 光滑粗糙
二、探究与结论(30分钟)
1.辨别真假水果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吧! 请注意分辨水果时不要把水果弄破了。
师:请小组长到老师这边领材料。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辨认真假水果)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你们的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汇报时引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意图】
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去试一试,在亲历探究中检验自己的方法是否有效
【设计意图】
反思总结刚才辨别真假水果的经历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除了眼睛还有其他感觉器官。
【设计意图】
通过书面阅读让学生“正式”知晓人体具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五种感觉器官,弥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带来的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师:小朋友们吃过的水果可真多!老师考考你们,这里有一盘水果,其中有一些是假的,有一些是真的。你能看出其中哪些是真水果吗?
观察水果-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观察水果-大象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水果种类及其特点;2.学习用观察的方法来描述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3.学习用水果的名称来表达对水果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常见的水果种类,以及用观察的方法来描述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课前已经了解的水果种类。
鼓励学生在课前准备好需要用到的观察工具,如放大镜、量尺、颜色卡等。
2. 学习(30分钟)①水果的种类及特点•老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水果种类,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并通过图片等形式展示每种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品尝每种水果,让学生通过吃的方式来了解水果的口感和味道。
②用观察的方法来描述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使用放大镜观察每个水果的表面,让学生观察水果的表皮、果肉、种子等部分,学生需要用量尺记录下水果的大小。
•使用颜色卡来对比和描述水果的颜色。
•拍照记录每种水果的外形、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征,并让学生通过图像展示自己对水果的观察结果。
3. 小结(10分钟)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所学内容,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观察水果的结果。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继续观察其他水果的特征,记录下水果的名称、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在下节课前带到课堂上。
•要求每位学生通过简单的口头报告来展示自己观察其他水果的结果。
四、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每位学生在布置的作业中所完成的记录和报告,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注重了观察、记录和描述,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认识水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课堂上的品尝活动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记忆。
大象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五官“兄弟 2 观察水果 课件

2 观察水果
水果联欢会开始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课程导入
二、讲授新课
“五官”兄弟的作用
声
颜色
音
形状
大小
……
香 臭 酸 腥 ……
酸 甜 苦 咸 ……
光滑 粗糙 软硬 冷热 ……
二、讲授新课
观察水果
二、讲授新课
观察水果
它是什么水果? 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有哪些特征?
观察水果
二、讲授新课
介绍 水 果
xī guā
西瓜
二、讲授新课
西瓜:又大又圆,像只大皮球,它 表皮的颜色绿绿的,上面有黑色的 花纹。西瓜里面红红的,嵌着一 颗颗乌黑的瓜籽,吃起来甜甜的。
游戏:猜水果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反思与总结
我们观察、描述了 水果的哪些特征?
再见
就像这样
二、讲授新课 用不同的感官观察并描述你带来的水果。
介绍 水 果
píng guǒ
苹果
二、讲授新课
苹果:圆圆的,红红的,像小朋 友的脸,每年秋天,苹果成熟了, 甜甜的脆脆的,水分特别多,非 常美味。
介绍 水 果
chéng zi
橙子
二、讲授新课
橙子:圆溜溜的,橙黄色的,皮 上有许多小坑坑。橙肉的外面包 着一层白色的膜,像穿着一层白 色的纱衣。味道酸酸甜甜的!
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2 观察水果

猜谜语
小小灯笼红彤彤 白白珍珠里面藏 轻轻掀开白纱帐 胖胖饺子田心头
感谢同学们的聆听,谢谢 同学们的配合!!
新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精品课件
只本 供课 免件 费来 交源 流于 使网 用络
观察水果
课堂纪律
一、做好课前准备
二、上课坐端正
三、上课不东 你拍二,我拍二,做出猜想有根据
你拍三,我拍三,制订计划要商量
你拍四,我拍四,动手实验找事实
你拍五,我拍五,要把结论说清楚
我们学习科学家,掌握本领建中华
课前回顾
一、眼睛:观察→颜色、形状、大小 二、耳朵:听→声音 三、小手:触摸→光滑、粗糙、软硬、冷热 四、鼻子:闻→气味 五、嘴巴:尝→味道
苹果
桃子
大枣
山楂
樱桃
观察
游戏规则
一、选四个学生扮演眼睛、鼻子、小手、舌 头 二、剩余同学猜水果 三、先听角色扮演者描述,其他学生安静听, 老师说开始猜后,举手,然后一一来猜。 四、按照要求做,并且答对的奖励一张“折纸”
大象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五官“兄弟 2 观察水果 教案

《观察水果》◆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3.对常见物体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 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学难点】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不同种类的水果。
【学生准备】自带水果1~2个,品种不限;4~6人分小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活动任务:【教师】今天,我们要举办一个水果联欢会。
同学们今天都带来了哪些水果?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
我们先一起来开个水果介绍会吧!你的水果具有怎样的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一起来观察吧!二、讲授新课活动:观察水果1.观察前辅导。
【教师】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准确又形象。
2.示范观察。
【教师】大家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水果?【教师】它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我们通过观察还能知道它的哪些特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出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程度……)3.分组观察。
(教师巡视)活动:介绍水果【教师】选几名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进行补充。
游戏:猜水果1.引入并熟悉活动规则。
【教师】下面我们来玩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教师】现在请五位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
只有他们五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他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2.学生游戏。
—个人—个人地提问,一个人—个人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3.反思与总结。
【教师】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教师】我们了解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运用了哪些感官进行观察?全课总结【教师】通过这一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小学科学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五官”兄弟》教案(共3课)(2022秋)

第一单元“五官”兄弟1.“五官”兄弟【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学习用感官观察的方法了解人体感官的作用【教学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3)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积木拼搭的小人;一段自然或生活音效;几个软硬、粗糙、轻重不一的物体;几种气味不同的常见物体;四种不同味道的可尝物。[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学生分组]4~6人一个探究小组。【问题链】通过眼睛,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小人是由哪些形状的积木拼成的?请把自己看到的信息描述出来。我们通过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哪些信息?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是通过什么器官感知到这些信息的?摸一摸,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通过手,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导入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观察可是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观察物体。(2)观察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出示积木拼搭的小人(也可以直接使用教材插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可以先说一说整体的图形是个木偶小人,然后再说说小人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组成小人的积木的形状、颜色、大小等。(3)观察活动二:听一听,猜一猜。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听录音说出自己听到的信息。通过录音我们听到了哪些信息?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器官来获取这些信息的?耳朵的功能是什么?(4)观察活动三:摸一摸,比一比。摸—摸所提供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先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再用手压一压,看看有什么不同(软硬不同);把它们拿到手上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轻重不同)。再摸一摸两杯水有什么不同(温度不同)?大家想一想,手帮助我们观察到哪些信息?⑸ 观察活动四:闻-闻,认-认。蒙眼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闻几种水果或常见的其他有气味的物体,进行辨别。说一说鼻子的功能。(6)观察活动五:尝一尝,辨一辨。品尝老师准备的不同味道的食品,按照味道把它们分类。说说舌头的功能。(7)反思总结:我们都运用了哪些器官进行观察?分别观察到了哪些信息?【表述规范】气味:鼻子闻到的是气味。味道:舌头尝到的是味道。【应变参考】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材料。例如,观察活动一可以换成其他可供描述的物体,如找两幅图片的异同,也可以跟学生玩“找茬”游戏说出眼睛能看到的信息。【教学后记】2.观察水果【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现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3)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丨~2个,品种不限Q[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问题链】今人大家都带來了什么水果?我们来开个水果介紹会吧!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呢?你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水果吧!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时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我们分别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猜水果时.我们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了解到水果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2)提出问题: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3)活动:观察水果。a.观察前辅导。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b.示范观察。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c.分组观察。(4)活动:介绍水果。选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5)游戏:猜水果。a.引人并熟悉活动规则。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b.学生游戏。可以多玩几次。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课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c.反思与总结。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哪些“器官代表”参与了观察和回答问题。⑹全课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7)拓展活动:分享水果。注意提醒学生文明分享。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应变参考】本课也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品尝、边交流。【教学后记】3.不一样的豆子【教学要点】观察物体特征,并尝试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2)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3)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准备】[材料]各种豆子【教学过程】(1)引人:出示超市各种各样的豆子,引起学生好奇观察这些豆子,说一说它们的特征。(2)提出问题:除了按种类分.还可以怎样给这些不一样的豆子分类?(3)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给不一样的豆子分类。(4)分类:小组分工合作,给不一样的豆子分类。(5)交流:交流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理由。(6)反思:选一种豆子,分析这种豆子可以按不同的特征分到哪几个组里。(7)拓展活动:豆子拼画。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各种豆子的颜色和形状来构思両面内容。【应变参考】本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并根据物体特征进行分类。豆子只是观察的对象、活动的载体,具体教学时,如果取材有困难,也可以观察其他物体,比如学生的文具、教室里的物体等等。【教学后记】。
大象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及计划一、学情分析我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5人。
由于学生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加上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学习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教学的课堂常规对于刚入学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才能让他们逐渐步入学习的轨道。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
其中第一单元“五官”兄弟共三课:1、“五官”兄弟,2、观察水果,3、不一样的立豆子;第二单元认识小动物共3课:1、兔子,2、金鱼,3、蚂蚁;第三单元元我在哪里共3课:l、我的前后左右,2、太阳和东南西北,3、逃离冒险岛;第四单元磁铁“魔法”城堡共3课:I、磁铁小屋,2、磁铁游戏,3、多种多样的磁铁。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
重点培养学生认知与发现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搛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动力。
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过程与方法: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建立学好科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在观察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大象版小学科学一年级 2 观察水果 教案

2观察水果【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在第一课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分感官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事物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1-2个,品种不限(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教学过程】一、引入,提出活动任务:师:今天,我们举行观察水果会。
同学们今天都带来了哪些水果?师: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先一起来开个水果介绍会吧!师:你的水果具有怎样的特征?为了更好的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一起来观察自己的水果吧!二、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师: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有哪些观察器官?师:你准备怎样运用他们?师: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才能让我们的水果介绍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2)示范观察;师:大家看,老师手上的是一个什么水果?师:它是什么样子的?师:我们还能通过观察知道它的哪些特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3)分组观察。
(教师巡视)三、活动:介绍水果。
指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四、游戏:猜水果。
(1)引入并熟悉活动柜子。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师:现在请四个小朋友来扮演你们的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四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出水果的名称。
(2)学生游戏。
让一人一人的提问,一个一个的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反而影响活动效果。
(3)反思与总结。
师: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师:我们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运用了哪些“器官”进行了观察?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2观察水果

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2观察水果2 观察水果【学习目标】1.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建议:通过科学学习伙伴所带的好多水果形成诱惑,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名学生在学习他们的观察中学会自己观察所带的水果,从而落实重点。
难点: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建议:通过学习科学学习小伙伴奇奇对香蕉的观察描述为范本,让学生学习用规范语言来描述观察的水果。
然后通过规范学生的描述语言,猜水果游戏,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从而突破难点。
【学习准备】【学习过程】[板书设计]观察水果知识准备★我带的是____,材料准备★它____课堂有序★积极参与★学习收获★【作业设计】1.给家长介绍一种水果。
设计意图:检测目标1和目标2。
评价标准:能观察出某种水果的特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
大象版一年级上册科学:-2观察水果大象版教材分析教材又选取了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挑选水果,来突出综合运用感官的主题。
引导学生在实境模拟活动中,亲历综合运用五官进行观察的实践,进一步感受和理解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在具体观察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
这样,整个单元的活动都使学生的五官充分地动起来,以促使“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本课是五官分区体验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引导学生认识“综合运用感官”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实际地综合运用五官进行实践和体验的练兵场。
学情分析水果是学生们熟透的事物。
平时生活中对瓜果的接触为他们认识瓜果提供了一些朦胧的经验,同时也留下许多有待探究的问题,如为什么有时买的西瓜甜,有时不甜,怎样才能挑选到好的瓜果等等,利用了这一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式教学资源,引领他们进入到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中去。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五官”兄弟》大象出版社

《“五官”兄弟》教学设计教学分析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而观察又是提问的基础和科学探究的核心活动。
要让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就必须教他们学会观察。
学生的观察能力将直接影响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效果。
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之初,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体的感官是观察活动赖以进行的器官。
了解各种感官的功能,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是学生学会观察的基础。
在准备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了观察活动。
但这种观察还处在无意识的自发的层面。
本单元,特别是本节课,将开始从认识感官入手,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运用感官进行观察。
教学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积木拼搭的小人;一段自然或生活录音;几个软硬、粗糙程度、轻重不一的物体;几种气味不同的常见物体;四种以上不同味道的可尝物。
活动场所:实验室或教室。
学生分组:4~6人一个探究小组。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观察是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观察闯关游戏,好不好?生:好!二、观察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闯第一关:看一看,说一说。
这一关要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眼睛看到的信息。
师:(出示积木拼搭的小人)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生:积木小人。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师:它的头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师: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器官来观察的?生:眼睛。
师:通过眼睛我们观察到了物体的哪些信息?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师:祝贺大家顺利通过第一关。
三、观察活动二:听一听,猜一猜师:下面我们一起来闯第二关:听一听,猜一猜。
请大家先听录音,然后说出自己听到的信息。
(播放录音)师:大家听到了哪些信息?师:你是通过什么器官来获取这些信息的?师:你的耳朵在哪里?摸一摸自己的耳朵。
【新教材】最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目录最新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上册《“五官”兄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知道这些感觉器官的功能。
(2)通过观察会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激发学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产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积木拼搭的小人;一段自然或生活音效;几个软硬、粗糙、轻重不一的物体;几种气味不同的常见物体;四种不同味道的可尝物。
(2)活动场地:实验室或教室。
(3)学生分组:4~6人一个探究小组。
问题链:通过眼睛,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小人是由哪些形状的积木拼成的?请把自己看到的信息描述出来。
我们通过眼睛可以看到物体的哪些信息?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是通过什么器官感知到这些信息的?摸一摸,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通过手,我们可以知道物体的哪些信息?教学过程:(1)导入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观察可是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方法: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观察物体。
(2)观察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出示积木拼搭的小人(也可以直接使用教材插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可以先说一说整体的图形是个木偶小人,然后再说说小人身体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组成小人的积木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3)观察活动二:听一听,猜一猜。
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听录音说出自己听到的信息。
通过录音我们听到了哪些信息?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器官来获取这些信息的?耳朵的功能是什么?(4)观察活动三:摸一摸,比一比。
摸—摸所提供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先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粗糙程度不同);再用手压一压,看看有什么不同(软硬不同);把它们拿到手上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轻重不同)。
再摸一摸两杯水有什么不同(温度不同)?大家想一想,手帮助我们观察到哪些信息?⑸观察活动四:闻-闻,认-认。
蒙眼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闻几种水果或常见的其他有气味的物体,进行辨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观察水果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现察,描述物体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能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3)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水果丨~2个,品种不限Q
(2)学生分组:4~6人一个小组。
问题链:
今人大家都带來了什么水果?我们来开个水果介紹会吧!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呢?你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它具有怎样的特征?
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水果吧!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时感觉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
我们分别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
猜水果时.我们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问题?了解到水果的哪些信息?
教学过程:
(1)引入: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
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
(2)提出问题: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3)活动:观察水果。
a.观察前辅导。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b.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c.分组观察。
(4)活动:介绍水果。
选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
其他学生
进行评价或补充。
(5)游戏:猜水果。
a.引人并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
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
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5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5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
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问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
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
b.学生游戏。
可以多玩几次。
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课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c.反思与总结。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哪些“器官代表”参与了观察和回答问题。
⑹全课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7)拓展活动:分享水果。
注意提醒学生文明分享。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应变参考:
本课也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品尝、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