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课件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https://img.taocdn.com/s3/m/8bbbfd03763231126edb1184.png)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答:包括六大成分,分别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
(1)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
初水含量=饲料鲜重(g)-风干饲料重(g)/鲜饲料重(g)×100%吸附水含量=风干饲料重(g)-烘干后饲料重(g)/风干饲料重(g)×100%(2)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灰分含量=灰分重(g)/饲料样品重(g)×100%(3)粗蛋白质(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包括(真蛋白+非蛋白氮)。
凯氏定氮法,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饲料样品重(g)×100%(4)粗脂肪(EE):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等)。
粗脂肪含量=乙醚浸出物重(g)/饲料样品重(g)×100%(5)粗纤维(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结果: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使CF测值偏低,NFE偏高。
半纤维素=NDF-ADF。
纤维素=ADF-酸性洗涤(6)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2、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答:①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
②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
③作为动物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
④参与动物产品的生产。
3、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答:(1)元素组成的比较①植物与动物体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
动物营养学课件.
![动物营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1e11f5e009581b6bd9eb7c.png)
第一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消化的概念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3.消化方式方式部位工具作用物理性口腔牙齿磨碎、增加表面积消化道肌肉收缩和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道酶大分子变为小分子微生物瘤胃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大肠酶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小肽脂肪转化为甘油、脂肪酸淀粉转化为双糖、单糖2)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小肽转化为氨基酸双糖转化为单糖(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相同不同化学性消化酶酶来源于动物微生物消化酶酶来源于微生物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胃2、主要吸收方式:(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素、各种离子等;(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进行、耗能,主要养分单糖、AA等;(3)胞饮吸收——细胞直接吞噬某些大分子物质和离子,特别对幼龄动物(免疫球蛋白的吸收)。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1、非反刍动物2、反刍动物主要是酶的消化,前胃(瘤胃、网胃、瓣胃) 以微生物消化较弱。
微生物消化为主,主要在瘤胃内进行。
皱胃和小肠的消化与非反刍动物类似,主要是酶的消化。
第二节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一、消化力与消化性(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消化性: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衡量指标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100%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1.动物(1)动物种类(2)年龄与个体年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个体:以猪为例:瘦肉型与脂肪型对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差异为一般混合料 6 %谷物籽实 4 %粗饲料12-14 %水生动物消化道结构和消化生理一、结构特点1、一部份鱼有胃,而一部份鱼没有胃A、无胃鱼的种类:主要包括鲤鱼、鲫鱼B、有胃鱼通常是肉食性鱼类,主要包括大口鲶、乌鱼、鲑鱼、虹鳟、鳗鱼2、有胃鱼和无胃鱼肠道长度和形状有差异性大•A、有胃鱼的肠道从胃不经弯曲直接到肛门,成一条线,肠道短•B、无胃鱼肠道盘绕弯曲通肛门,长度是有胃鱼的3-4倍•C、消化道长度由食性决定•3、有无牙齿由动物的食性决定•A、肉食性鱼类有牙齿•B、草食性鱼类也有牙齿•C、一般杂食性鱼类没有牙齿•4、鱼类食管很短•A、几乎和胃不能区分•B、饵料和浮游动物在游动过程中可以直接吞咽•5、消化道面积随体重的变化而变化鲤鱼不同体重单位消化道面积(cm2/kg)•体重(g) 单位消化道面积(cm2/kg)•10 900-1000•20 750-800•30 650-700•40 550-600•50 500随体重的增加,单位体重消化道面积下降•6、消化道的绒毛随发育的变化•A、消化道表面在幼小时很平滑,尔后逐步出现皱折,甚至出现肠绒毛•B、冷水性鱼类通常是肉食性鱼类,绒毛长而厚(摄饵量和吸收面积决定)。
畜牧学-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PPT课件
![畜牧学-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16d4415727a5e9856a61dc.png)
小结与思考
•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 动物体的化学成分 • 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 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饲料样品含氮量(g) ×6.25 饲料样品重(g)
×100%
一、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四) 饲料中的脂肪
1)粗脂肪的概念(ether extract,缩写 EE)
指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2)分析方法
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乙醚浸出物。粗脂肪中除真脂 肪外,还含有其他溶于乙醚的有机物质,如叶绿素、胡萝 卜素、有机酸、树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故称粗脂肪 或乙醚浸出物。
一、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六)无氮浸出物(nitrogen free extract,缩写 NFE)
1 ) 概念 由易被动物利用的淀粉、双糖、单糖等可溶
性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一类物质
2) 计算方法 无氮浸出物含量=100%-(水分+灰分+粗蛋
白质+粗脂肪+粗纤维)%
二、动物体的化学成分
(一) 水分 • 动物体内水分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 以牛为例,胚胎期含水分高达95%,初生犊牛含水 75%~80%,5月龄幼牛含水66%~72%,成年牛 体内含水仅40%~60%,相对稳定。
30.4 2.12 5.98 65.5 31.2 1.79 6.12 65.2 32.1 1.64 5.62 65.0
三、植物体的化学成分
(3)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的含量随植物种类不 同差异很大
(4)植物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较大
四、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一)所含化学元素的差异 * 动植物体所含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 量略有差异 * 不同种动物化学元素组成差异不显著,但 不同种植物化学元素组成差异显著
畜禽营养与饲料_经典课件
![畜禽营养与饲料_经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0d3d0fe4733687f21aa2b.png)
可消化性:饲料被畜禽消化的程度。 消化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如养分的百分率,是衡量
饲料可消化性和畜禽消化力的统一指标。 饲料中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某一养分—粪中的养分 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
————————% 食如饲料中某养分
植物体,油料植物脂肪含量高,不饱和脂肪酸 比例高,保存不当容易氧化酸败,因此保存时间 不要过长,可已加入一些抗氧化剂,延长保质期。
动物体内除了蛋白质以外含量比较高的就是脂 肪,尤其是肥育期的动物。
(5)糖类
糖类是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的总称。 注:动物体内不含组纤维。粗纤维是植物 细胞壁主要结构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 维素,木质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茎叶和 种子的外壳中。无氮浸出物是糖类中可溶 部分,它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其中多 糖主要是淀粉,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果实 及块根块茎中。
碎要按照年龄区别。
3、反刍家畜
有瘤、网、瓣、皱胃四个胃只有皱胃有消 化腺。
瘤胃暂总容积的80%,对粗纤维的消化 吸收起主要作用。
消化的概念
• 概念: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畜禽的消化 的消化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 物的复杂作用,将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分解 成为能透过消化道管壁细胞的小分子化合 物的过程称为消化。已消化的小分子化合 物,透过消化道黏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或淋巴液的生理过程成为吸收。
2畜禽饲料主要来源于植物.为畜禽提供各种营养物质.
2、禽类的消化解剖特点
• 没有牙齿,没有唇部,喙进行采食 • 嗉囊:储存软化食物 • 腺胃:有消化腺,可以分泌消化液。 • 肌胃:粉碎饲料,促进消化。 • 小肠中没有十二指肠腺 • 盲肠发达,大肠短 • 消化道短,采食后24小时排除体外 • 嗅觉味觉不敏感,但是对饲料颗粒大小,饲料粉
动物营养与饲料ppt
![动物营养与饲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5c09cda0116c175f0e48c3.png)
2、饲料养分
2.1 饲料
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 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 物质。
2.2 饲料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 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 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
5.3 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关系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影响类型
①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变 ② 营养物质间直接发生物化作用 ③ 相互对机体的吸收和排泄产生影响 ④ 一些营养物质参与影响另一种营养物质代谢系统
5、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关系
5.1 蛋白质与氨基酸 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
养。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 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 成蛋白质。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 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蛋白质合成也不能 正常进行。
5.2 氨基酸相互之间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 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 系。
根茎、瓜果 ③ 青贮饲料:45-55%青贮料+糠麸 ④ 能量饲料:CP<20%、CF<18%,谷实、
麸皮、淀粉根茎
⑤ 蛋白质饲料:CP>20%、CF<18%,动物 饲料、豆、粕
⑥ 矿物质饲料:
⑦ 维生素饲料:工业合成或提取
⑧ 添加剂:助消化、刺激生长、保护饲料品 质
种类
优 植物性蛋白
三、蛋白原料种类与优劣
非必需Aa(NEAA):体能能够合成 半必需Aa:能代替或部分节约EAA的Aa 条件性必需Aa:特定条件必须由食物供给的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演示课件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f0263352ea551811a6872e.png)
细菌作用 > 原生动物
28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3)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的重要性: 消化饲料中70-85%DM
和50%以上的CF
30
(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 化学性消化 酶 微生物消化 酶
不同 酶来源于动物 酶来源于微生物
腺胃
蛋白质
弱
小肠 CP、NFE、EE 强
23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氨基酸 、小肽
脂肪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双糖、单糖
2) 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
小肽
氨基酸 双糖
单糖
24
(3)微生物消化
动物 部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猪
大肠 粗纤维
中
蛋白质
大
牛、羊 瘤胃 NFE、CP、CF 大
Decomposers
Food Processing
Fertilizer Plant
P Deposit
People
图1Fi-gu2re(2Ba动sRedem植oondLe物alendyo相Fno,o1d互99C6h)关ain 系图
二、动物对饲料消化吸 收特点
(一)、消化方式
1.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 (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31
(二)、吸收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胃 2、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 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 素、各种离子等;
动物营养学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分解
![动物营养学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1f77978f76a20029bc642d56.png)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高温电炉
一、概略养分
(三)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缩写 CP)
一、动植物的代谢特点
1.动物代谢特点
异养生物,不能利用简单的 无机物,而要依赖于自然界中 的有机物。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动植物的代谢特点
2.植物代谢特点
自养生物,可利用自然 界存在的简单无机物合成所 需有机物。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生物
自养生物
植物和微生物
营养
异养生物
动物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有机物质
凯氏定氮法(N*6.25)
无氮物质
乙醚回流浸提
碳水化合物
1.25%硫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处理30分钟
无氮浸出物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水分 灰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一、概略养分
(一)水分 (Water)
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 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 95%以上,最低可低于5%。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饲 水分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料 干物质
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
有机物
乙醚浸出物(粗脂肪)
无氮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粗纤维
无氮浸 出物
饲料养分
*水分
干物质
有机物
*无机物(矿物质)
*无氮浸出物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脂肪
*蛋白质 *粗纤维
饲料常规概略养分分析方案
动物营养学动物与饲料PPT课件
![动物营养学动物与饲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fd4b716c175f0e7cd137d4.png)
饲料样品重
粗蛋白质
常规分析测定的粗蛋白,根据测出的含 氮量乘以6.25计算粗蛋白含量。粗蛋白的 平均含氮量为16%。
粗蛋白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胺、硝 酸盐、含氮的糖苷、糖脂、维生素B族、 核酸
(四)粗脂肪
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
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常规分析中 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乙醚浸出物。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常规分析法测定的粗纤维是在1.25%稀酸、稀 碱各煮沸30min后,所剩余的不溶解的碳水化 合物。
纤维素-- -1,4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同质多
糖
半纤维素--- 是由葡萄糖、果糖、木糖、
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等聚合而成的异质多 糖;
量高。不同的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形式不同。动物体内碳水化合 物的含量少于1%,主要为糖原和葡萄糖。 结构性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 成分。而动物体不含这些物质。
(2)蛋白质 蛋白质是动物体的结构物质,
含量高。植物能够合成所有的氨基酸,动物则
不能全部合成。饲料分析中粗蛋白中含有部分 非蛋白氮(NPN),动物体内的蛋白质主要是 真蛋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激素和酶。
Ba Cd Sr Br 是否必需有待说明
(四)动物活体成分的分析
动物总体重=水分重+脂肪重+脱脂干
物质重
水分与脂肪呈显著的负相关 脱水与脱脂干物质中,蛋白质与灰分
含量又相对稳定。 动物的活体成分只需要测出体脂肪或
水分含量即可估测活体其他成分。
以牛为例,经测定水分和脂肪存在如下 关系:
4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动物营养学资料
![动物营养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5bd46e32cc58bd63186bdfe.png)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养分: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叫养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NDF: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可溶物)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即水分(或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矿物质;其测定的是饲料中的概略养分(或称为粗略养分),每种成分均包括多种物质,而且不完整,没有维生素。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包括六大成分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1)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其含量差异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
初水含量=饲料鲜重(g)-风干饲料重(g)/鲜饲料重(g)×100%吸附水含量=风干饲料重(g)-烘干后饲料重(g)/风干饲料重(g)×100%(2)粗灰分: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灰分含量=灰含量(g)/饲料样品重(g)×100%(3)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蛋白:包括(真蛋白+非蛋白氮)粗蛋白质=饲料样品含氮(g)×6.25/饲料样品重(g)×100%(4)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EE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维生素等)。
(5)粗纤维: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酸碱测定法测定。
结果: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使CF测值偏低,NFE偏高半纤维素=NDF-ADF 纤维素=ADF-酸性洗涤(六)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一)一般表示方法
3.mg/kg 在 1kg 饲 料 总 量 中 , 饲 料 中 某 种 养 分 所 占 的 毫 克 数 。
mg/kg相当于ppm。 4.mg/Ib
在1磅饲料总量中,某种养分所占的毫克数。 1磅=454000mg
表1-1 不同分析方案比较
10
水细
水
水
0
灰分 胞
灰分
灰分
粗蛋白 内 容
粗脂肪 物 NFE
粗蛋白 粗脂肪 无N浸
粗蛋白
粗脂肪 NFE
半纤维 细
纤素维素
胞 壁
出物( NFE)
粗纤维
NDF
AD F
木质素
饲料组成 常规分析体系
AD L
Van Soest分析体系
(三)纯养分分析法
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 包括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脂肪中的脂肪酸,碳水化 合物中的各种糖以及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使CF测值偏低,NFE偏高 。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6.无氮浸出物(NFE)
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 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 脂肪+
粗纤维)%
(二)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
Van Soest(1976)改进方案: 中性洗涤纤维 (NDF) 酸性洗涤纤维 (ADF) 酸性洗涤木质素(ADL)
__
__
无氮浸出物 71.8 25.0 12.8 41.0 1 1
1
1
粗灰分
1.6 5.2 1.6 6.0 3.0 4.7
13 4.5 75.4
19.4
5.2
79.1 20.9
大鼠
65
22
9 3.6 71.7
24.3
4.0
86.0 14.0
豚鼠
64
19
12 5.0 72.7
21.6
5.7
79.3 20.7
表1-7不同收获期的苜蓿养分含量(%)
营养 成分 收割期 孕蕾前期 花蕾期 开花期
有机 物
88.33 89.37 89.13
饲料 中性洗涤剂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剂
中性洗涤可溶物
酸性洗涤纤维 72%硫酸
酸性洗涤可溶物
纤维素
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 燃烧
灰分
Van Soest(1976)粗纤维改进方案
(二)范氏粗纤维分析方案
范氏纤维成分计算 半纤维素=NDF-ADF 纤维素=ADF-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 木质素=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灰分
二、化合物组成
木质素: 非碳水化合物,含C过多, H:O比 ≠2:1,含N。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为植物细 胞壁的主要成分,粗饲料中含量高。
二、化合物组成
2.脂肪
含C、H、O C、H对O的比例高于碳水化合物
二、化合物组成
3.蛋白质
含C、H、O、N,部分蛋白质含少量Fe、P、 S 蛋白质平均含N 16%
❖EE包括真脂肪和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色素、
维生素等)。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5.粗纤维(Crude Fiber, CF)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
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
乙醇、高温)下测定。
❖结果:一部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溶解,
二、化合物组成
重要多糖包括: 淀粉: 植物的能量贮存形式,动物的主要能量
来源。水解式:
淀粉
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
二、化合物组成
糖原:动物淀粉,在肝脏合成, 水解产生葡萄糖。
二、化合物组成
半纤维素:异质多糖,由多缩戊糖和多缩己糖组成。 性质介于淀粉和纤维素之间。
纤维素:由葡萄糖聚 合而成。自然界最丰 富的碳水化合物,占 植物界C含量的 50% 以上。棉花含量90% 以上。
17.0
4.6
78.2 21.8
绵羊(瘦)
40
11
46 2.8 74.3
20.5
5.2
79.3 20.7
猪(体重8kg)
73
17
6 3.4 78.2
18.2
3.6
83.3 16.7
猪(体重30kg)
60
13
24 2.5 79.5
17.2
3.3
84.3 15.7
猪(体重100kg) 49
12
36 2.6 77.0
8.9 0.22 .24 3.7 0.82 .17 1.3 0.02 .27 6.2 0.50 0.08 4.9 0.24 0.58 4.5 0.36 0.15
表1-6 动物体内的化学成分(%)
动物种类
水分
无脂样本
无脂干物质
蛋白质 脂肪 灰分 水分 蛋白质 灰分 蛋白质 灰分
犊牛(初生) 74
19
由20种AA组成
二、化合物组成
4.维生素
为有机物;动物需要量小; 调节代谢;含C、H、O, 有些含N及矿物元素。
主要维生素包括: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水溶性维生素: B1、B2、B6、B12、烟 酸、泛酸、生物素、叶酸、胆碱、VC.
二、化合物组成
5.水
由 H、O组成, 动植物的主要 组成成分。
☺ 优点:更科学、准确、客观要求高 缺点:方法复杂、设备
四、养分的基本功能
(一)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 (二)作为动物生存和生产的能量来源 (三)作为动物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 (四)参与动物产品的生产
四、养分的基本功能
表1-2 不同养分的功能
构成机体
水
+
蛋白质 +
碳水化合物 +
脂肪 +
矿物质 +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表1-5植物性饲料及其化学成分(%)
种类
植株(新鲜) 玉米 苜蓿
猫尾草 植物产品(风干)
苜蓿叶 苜蓿茎 玉米籽实 玉米秸 大豆籽实 猫尾干草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灰分 钙 磷
66.4 2.6 0.9 28.7 74.1 5.7 1.1 16.8 72.4 3.5 1.2 20.7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1.元素比较(表1-4)
表1-4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 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
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他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
动物含钠高,含钾低 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比较
3)元素含量的变异情况 动物的元素含量变异小,植物的变异大。
二、化合物组成
重要己糖包括: 葡萄糖:常见于玉米糖蜜和动 物血液中,甜度为蔗糖的3/4;
果糖: 主要存在于成熟水果和蜂 蜜中,是最甜的糖;
半乳糖:乳糖水解产物之一
二、化合物组成
2)双糖 重要双糖包括: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二、化合物组成
3)多糖 少于15个单糖单元的多糖叫寡糖 化学式:(C6H10O5)n
五、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二)不同干物质基础的换算
新鲜基础(原样基础); 绝干基础(全干基础); 风干基础(半干基础),通常含水10-15%。
五、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将某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 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则来 计算。
例:某饲料新鲜基础含CP5%,水分75%,求饲料风干基 础(含水10%)下含蛋白质多少?
设为x,则 x∶90%=5%∶25% x=(5%×90%)÷25% =18%
第二节 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二.化合物组成 三.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比较
一、元素组成
动植物体内已发现60多 种元素,含量最多的为C、 H、O、N四种,可达DM 95%以上。
一、元素组成
必需化学元素: 非矿物元素 4种:C、H、O、N; 矿物元素18种: 常量元素7种:Ca、P、K、Na、S、Cl、 Mg; 微量元素9种:Fe、Cu、Mn、Zn、Se、I、 Co、F、Mo、Cr、B。
动物体 初生
马 犊牛
中肥 绵羊
水分
13.9 13.0 75.3 14.0 44.0 61.9 73.0
54.0
粗蛋白质 8.1 42.0 1.8 10.0 13.0 18.2 18.0
19.0
粗脂肪
3.7 2.9 1.1 3.0 39.0 14.1
4.0
22.0
粗纤维
0.9 6.4 2.4 23.0 __ __
无氮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概略养分与饲料组成之间的关系
粗纤维
无氮浸 出物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1.水分与干物质 ➢水分(Water) ➢ 饲料干物质(Dry Matter,DM )
= 100% - 水分%
(一)概略养分分析体系
游离水(自由水、初水) :存在于细胞 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总 水
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 :与细胞内胶体 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粗蛋 白质
23.25 19.87 19.00
粗脂 粗纤 肪维
2.69 21.04 3.00 26.50 2.41 30.39
无氮浸 粗灰 出物 分
40.30 12.6 40.06 10.6 37.33 10.9
表1-8 植物性饲料和动物体成分比较(%)
类别 营养 成分
植物性饲料
玉米 豆饼
南瓜
干草
肥 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