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的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串联和并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串联和并联》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之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对电路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的承上启下:串联和并联电路是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电路的基本概念,同时为后续更复杂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做好铺垫。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电学概念和复杂的电路结构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对电路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特点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际观察来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同时采用直观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电阻串并联教案(课)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第一章:电阻的基础知识1.1 电阻的定义与单位定义:电阻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单位:欧姆(Ω)1.2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值R = 电压V / 电流I1.3 电阻的分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热敏电阻第二章:电阻串联2.1 电阻串联的定义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电路,称为电阻串联2.2 电阻串联的特点总电阻值等于各个电阻值之和电流在整个电路中保持不变2.3 电阻串联的计算方法总电阻值R_total = R1 + R2 + R3 + + Rn第三章:电阻并联3.1 电阻并联的定义将多个电阻并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电路,称为电阻并联3.2 电阻并联的特点总电阻值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值倒数之和电压在整个电路中保持不变3.3 电阻并联的计算方法总电阻值R_total = (R1 R2 R3 Rn) / (R1 + R2 + R3 + + Rn) 第四章:电阻串并联的应用4.1 电阻串联的应用电压分压电流限制4.2 电阻并联的应用电压共享电阻分担4.3 电阻串并联的应用实例灯泡的串并联电子电路中的阻值调整第五章:电阻串并联实验5.1 实验目的理解并掌握电阻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5.2 实验器材电阻器电压表安培表导线电源5.3 实验步骤连接电阻串联电路测量并记录总电阻值连接电阻并联电路测量并记录总电阻值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第六章:电阻的温度系数6.1 温度系数的概念温度系数是指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6.2 电阻的温度特性一般情况下,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6.3 应用温度系数进行电阻值调整利用温度系数,可以调整电阻值以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第七章:电阻在电路中的保护作用7.1 电阻的保护作用电阻可以限制电流,保护电路免受过载损坏7.2 保险丝的作用保险丝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当电流超过其承受范围时,会熔断,从而切断电路,保护电路安全7.3 电路中的保护电阻在电路中,可以添加保护电阻,以防止电流过大,保护电路元件第八章:电阻在电路中的滤波作用8.1 滤波电阻的概念滤波电阻是用于电路中的滤波器,可以去除电路中的噪声信号8.2 滤波电阻的应用滤波电阻可以用于电源电路,去除电源中的纹波信号,提供更稳定的电源8.3 滤波电阻的选择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滤波电阻值和类型第九章:电阻在电子电路中的实例分析9.1 电阻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电阻在放大电路中用于调节放大倍数和信号偏置9.2 电阻在振荡电路中的应用电阻在振荡电路中用于确定振荡频率和稳定振荡9.3 电阻在滤波电路中的应用电阻在滤波电路中用于去除噪声信号和调整滤波特性第十章:电阻串并联的综合应用10.1 电阻串并联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电阻串并联用于调节电压和电流,保护电子元件10.2 电阻串并联在照明电路中的应用电阻串并联用于调节灯泡的亮度,延长灯泡寿命10.3 电阻串并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电阻串并联还可以应用于传感器、加热器等设备中,用于调节和保护电路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电阻的温度系数:理解电阻值如何随温度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特性进行电路设计。
5-4《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这样设计就是要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 思考空间,不能取 代或弱化学生的思 维过程。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猜想: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电压 表所测数值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测得数 值有没有区别?哪个大?总阻值与两个电阻有什么 关系? 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各小组连接 电路去进行验证,并记录实验数据。教师总结学生 在实验和作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适时的启发学 生联想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这样学生 在合作创新中获得成功。这种成功是由学生独立尝 试、积极思考、通过直观现象获得的,使学生的思 维训练和技能训练得到了提高。
实训课是学生进行动手 探究的重要场所,本环 节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 特点,也展示了实训课 的核心理念:注重学生 的自主探究,提倡学习 方式多样化,所以教师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注 意掌握学生在实验中出 现的各种情况,随时引 导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各小组经过讨论之后,让各组把 他们设计的电阻连接关系用清晰 的电路图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进入 下一知识点的掌握与训练。在学生 正确地画出自己的电路连接关系后, 教师开始引导他们去识别电路的连 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电路连接, 归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 会很清楚地看出有两种,从而得出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让每 位同学看看自己的电路连接是属于 哪一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过程与方法
• Click to add Text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串并电路的特点,会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分析归纳串、并 联电路的特点。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材中的《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主要内容包括串联电阻与并联电阻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电路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定义;–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学会计算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数值。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效果;–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基础电路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电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教材: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实验器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材料:导线、电池等。
2.学具准备:–学生实验记录本、笔和尺子。
3.环境准备:–教室安全整洁,保证教学秩序。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引发学生对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 - 如果我们有三个电阻,那么如何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有哪些方式? - 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对电阻的影响是什么?Step 2:讲解串联电阻1.介绍串联电阻的定义。
串联电阻是指将多个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使电流按顺序流过每个电阻。
2.给出串联电阻计算公式。
通过公式R = R1 + R2 +R3,讲解如何计算串联电阻的数值。
3.通过示意图展示串联电阻的电路连接方式及电流情况,在黑板上绘制相应的电路图。
Step 3:讲解并联电阻1.介绍并联电阻的定义。
并联电阻是指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到电路的两个端点上,使电流分流通过各个电阻。
2.给出并联电阻计算公式。
串联和并联九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15.3说课稿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环节,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实验和分享。在每个小组展示成果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评价和补充,实现知识共享和共同进步。
2.问题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果。
4.讲授法: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进行讲解,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媒体资源
应对措施:
1.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设置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多加练习,熟练掌握电路分析方法。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对教学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教具:电路实验箱、电流表、电压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直观地观察和体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2.多媒体资源:通过PPT展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物图、电路图和实验现象,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点。
3.技术工具:利用互动式电子白板,展示电路模拟软件,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自主探究电路特点,提高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说课稿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电阻的连接方式对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影响。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电路故障分析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包括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的计算。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让学生理解电阻串联和并联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具备了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这一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可能在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和推理,逐步理解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的实验现象和具体的实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电阻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2)理解电阻串联和并联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能够运用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和规律。
串联和并联讲课稿(5篇材料)
串联和并联讲课稿(5篇材料)第一篇:串联和并联讲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讲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电路。
上节课我们绘制了家用手电筒电路图,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手电筒几个灯泡?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两个灯泡的电路。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在原有电路图的基础上设计出两个灯泡的电路图,要求开关闭合两灯泡都亮,开关断开两灯泡都灭。
同学说一下你设计电路图的思路,在原图的基础上,直接把另一个灯泡替换后面的导线,使电流通过导线依次流过两个灯泡。
另一个同学,我认为有电流通过就可以使小灯泡亮,所以在图中位置又引了一条电流出来。
大家说可行不可行?那么现在我们动手进行实物验证。
在这里注意两点1、电源不能短路。
2、链接开关时候,开关要断开。
展示一下你们的结果,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亮了,第二个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亮了。
说明这两个电路都能够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我们管第一个电路叫做串联电路,第二个电路叫做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用电器依次相连,顺次链接?那么图上老师标出了红色及蓝色点,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红色是流入,蓝色是流出,我们管流入叫首,流出叫尾,那么串联电路的链接特点就是首尾依次相连。
好,我们一起来链接一下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开关,灯泡,灯泡,回到负极。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首连首,尾连尾。
我们一起链接一下。
那么现在我们来判断一下下列四个图哪个是并联,依据什么判断的?对并联的用电器连接方式。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这个是什么链接方式呢?还有我们的教室里面的灯是什么连接方式呢?能看到电路图的我们能知道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那如果不能看到,怎么办?我们还需要一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才能进行判断?下面,就需要同学们努力,小组一起来动手探究串并联的电路特点,这里老师给大家了几个问题,我们从几个问题出发,第一个1、电流路径的特点。
2、两个小灯泡的通断是否互相影响?3、开关位置的特点。
注意后面的提示信息。
现在开始。
6分钟后,告诉老师结果。
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
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第一篇: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本节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二册(人教版)第八章第四节(P99~P10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的作用:本节教材先安排了演示实验,从实验测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得出总电阻和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运用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压特点作理论导.教材的这种结构能较好地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从前后联系来看,本节教材的实验方法仍沿用第三节课分组实验中的伏安法,有利于巩固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的认识.在理论推导过程中的“下标配套”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中各量是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的量”的认识.在讲解例题时,对两种推理方法(已知一待求,待求一已知)和两种思维起点(同一电路上各量的关系,同一类物理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分析,为今后电路分析打下了必要的埋伏.本节教材的理论推导只安排了两个电阻串联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为推导任意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奠定了一个思维起点,使学生在思考“想想议议”的提部时又多了一个推导的方法一一等效替换法.2、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了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的初步知识,并且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掌握伏安法测电阻,这就从理论上和实验上为学生理解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串联电阻的关系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因而本节课的一个目标是: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在现突生产和生活中经常碰到元件等效替代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中有帮助学生正认识这一点的可观条件,况且学生在初二合力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到这一思想,因此本节课的另一目标是:使学生初步领会等效替代法的基本思想.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课题,其中的许多规范要求和分析方法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锤炼,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本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是例2)也有了为这方面服务的可观条件.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电路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几何证明的学习中已接触到了分析综合法.因此本节课的又一目标是:通过运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使学生初步领会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规范学生解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3、教学重点: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是本节课的两个重点.成功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获得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严密的理论推导能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理性认识,正确深入理解电阻概念和决定电阻的因素能使学生定性地认识总电阻的概念及总电阻比分电阻大的缘故.以上措施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各串联电阻的关系.正确深入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同类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和欧姆定律(同一电路不同类型物理量的关系)、正确确定思维入手点(参见教案中对例2的分析),是分析简单串联电路问题的两个关键.4、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领会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是本节保的难点.尽管学生在学习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已多次接触到分析综合法.但由于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尚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很难将在几何课中学过的方法“迁移”到物理上来,况且物理的“数学公式”又非纯数学公式,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物理意又,因此初中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分析综合法时是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的.通过对例1的两种方法(已知一待求,待求一已知)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分析法,而后利用例2的一题多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析法的两种思维起点(见教案中对例2的分析)以及这种方法需要综合应用两类电路规律.因此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分析综合法.5、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演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分折解题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课堂设计1、引入新课(约2分钟)将课首问题稍作加工(和生活实际稍作联系)后,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在思索中对新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再顺势引入新课,板书课题.2、新课教学(约20分钟)引入新课课题后,引导学生复习电阻的物理意义,从而导出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概念(串联电阻对电流的总的阻碍作用的大小),为下面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推导作必要的概念准备,同时也为分析等效替代法打下了埋伏.在用实验探讨电阻关系时,首先向学生交代实验方法(伏安法),出示实验电路图和实验记录表格.接着边实验读取数据,边计算阻值,让学生尽量参与实验活动;为了使学生对等效替代法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分别测出5欧和10欧电阻的限位后,再接入15欧的电阻,测算其阻值,最后才将5欧和10欧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在没有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情况下,学生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跟接15欧电阻时相同.教师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分析得出5欧电阻和10欧电阻串联后对电流的总阻碍作用的大小跟15欧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相同,即5欧电阻和10欧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5欧,这样学生便能从感性上认识到5欧电阻和10欧电阻串联后与15欧电阻可互相等效替代.当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后,教师再次分析什么叫等效替代法,并让学生用等效替代法解决课首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对等效替代法和电阻关系的认识.这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来理解为什么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小任一导体的电阻都大的原因,让学生从另一角度来认识电阻关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在用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和电阻关系及欧姆定律推导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强调在运用欧姆定律时,要下标配套,因为欧姆定律中的各量是对应于同一电路上的量.另外,要向学生说明推导过程中所运用的规律有两类(同一电路上各量的关系,同一类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顺利分析例1和例2作准备.3.应用(约20分钟)首先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课文的例题及其分析与解答过程,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也能为教师后面介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创造较好的教学情境.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例2的思路分析时,不易把握所用的推理方法(已知一待求,待求一已知)及相应的思路.这就为教师阐述“跟踪追击”法(分析法)创造了事实基础和情绪基础.教师先利用例1的简单情况介绍正向推理(已知一待求),和反向推理(待求一已知,即分析法)方法,在分析例2时,介绍反向推理的优点,并引导学生用反向推理法从R2=U2/I2出发分析问题,要让学生自已从R2=R-R1出发也用反向推理分析同一例题.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反向推理法(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的认识,又通过一题多解沟学生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是唯一的.4、小结和布置作业:教师再次强调两类电学规律(同类量局部和整体关系;同一电路不同量间的关系)和两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效替代法;分析综合法).把“想想议议”留到下节课开始时去讨论,除了因为讨论思路和方法终使课时偏紧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在下节课开头来讨论,可以复习本节课涉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顾利学好并联电路的知识铺平道路.第二篇:电阻的串联教案电阻的串联(一)教学目的1.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并能推导出来;2.会运用串联电路的特性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3.初步领会等效替换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分析电路问题的思路。
人教版《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合集5篇)
人教版《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合集5篇)第一篇:人教版《串联和并联》说课稿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串联和并联》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串联和并联》(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电流和电路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关键。
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
(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
(3)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认为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电流和电路》的重要一节,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其它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此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并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课的重点,从实际电路中看出它的连接关系,设计各种要求的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3节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3节主要介绍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特点以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电学知识的重要部分,是学生对电路知识深入理解的关键。主要知识点包括:
1.串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电流在各部分电路中相同。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提问与解答:在课堂上,我将提问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通过解答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
3.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鼓励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指导他们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5.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特点、规律。
2.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面向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理解和掌握较为复杂的物理概念。在学习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有着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实验和实践操作部分。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说课案--电阻串联与并联
2、教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 (1)电阻串联与并联时电阻大小的变化 • (2)电阻串联并联总电阻的计算阻值。 •
过程与方法
• (1)设计能力: 师生共同活动,应用巳学电学知识测出 电流电压, • (2)实验操作能力: 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分析物理量的变化 规律
沪科版初中物九年级第十四章第四节
《探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说 课 案
教材
板书
学生分析
电阻的 串联和并联
作业
教法 及学法
教具
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 2、教学目标 • 3、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电流、电压、电阻 的 重要内容 之一 • 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延伸是经后电学 计算 的基础 • 在电学实验和无线电技术中应用很广泛 • 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有 重要的意义。
三、教法及学法
• 1、层层演绎法——复习原有知识的 基础上,层层推进循序渐进,使学生 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习的热情。 • 2、实验探究法——实验是学好物理 的基础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本课应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大胆的尝 试,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他们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
• 2、 调节电灯亮暗(PPT)。 • 3、 电阻应用(PPT)。 • 4、例题、练习(PPT)。
二、 等效替代法
七、说板书
• 三、电阻的并联 1、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每一个分电阻小。 2、原因 3、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4、公式
本堂课到此结束
谢射
2、探究串联电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案 说课稿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恒定电流的特征分析并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2)掌握电阻串、并联的计算规律.(3)知道常用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表头)改装而成的.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4)理解表头改装成常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会求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的阻值.●过程与方法(1)运用欧姆定律的知识,对串、并联电路进行计算和分析.(2)通过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阻值的计算,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实际问题,树立善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本节重点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性质及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2.本节难点是电表的改装.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教师启发引导教学法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小量程电流表、演示电流表(可拆卸演示用表)、演示电压表(可拆卸演示用表)、自制演示实验教具.教学设计(设计者:董萍萍)教学过程设计【提出问题】上述两种电路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回顾初中学过的知识,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说明:上述两种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法分别为串联(如(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内容,使学生感觉熟悉并引发兴趣,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甲乙【归纳总结】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I0=I1=I2=I3甲如图乙,若不考虑导线电阻,则1、2、3点没有电势乙【归纳总结】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甲乙)并联电路:I=I1+I2,U=U1=U2,所以IU=I1U+,对于多个电阻的并联:1R=1R1+1R2甲)满偏电流I g乙【巩固练习】解:电压表V由表头丙【巩固练习】的电流I R=I-I g=0.599 A. 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分流电阻×10-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讲义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讲义一、电阻的基本概念在深入探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用来衡量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作用。
简单来说,电阻越大,电流就越难通过导体。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
二、电阻的串联1、定义当多个电阻依次首尾相连,电流依次通过这些电阻,这种连接方式就称为电阻的串联。
2、特点(1)电流处处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所以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大小是相等的。
(2)总电阻增大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假设我们有电阻 R1、R2、R3 串联,那么总电阻 R 总= R1 + R2 + R3 。
这是因为每个电阻都会对电流产生阻碍,多个电阻串联起来,阻碍作用就累加起来了。
(3)分压作用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即电阻越大,分担的电压就越大。
根据欧姆定律 U = IR ,通过相同的电流,电阻越大,电压就越大。
3、串联电阻的应用(1)分压电路在一些需要不同电压的电路中,常常使用串联电阻来实现分压,从而得到所需的电压值。
(2)限流作用通过串联电阻可以限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保护其他元件不被过大的电流损坏。
三、电阻的并联1、定义将多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也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别通过各个电阻,这种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并联。
2、特点(1)电压处处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
(2)总电阻减小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即 1/R 总=1/R1 + 1/R2 + 1/R3 。
这是因为多个电阻并联后,电流有了更多的通路,总的阻碍作用就减小了。
(3)分流作用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3、并联电阻的应用(1)分流电路在需要将电流分成不同大小的支路时,常采用并联电阻的方式。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第一章:电阻的基础知识1.1 电阻的定义1.2 电阻的单位1.3 电阻的分类1.4 电阻的特性第二章:电阻的测量2.1 测量电阻的方法2.2 欧姆表的使用2.3 电阻表的使用2.4 测量电阻的注意事项第三章:电阻串联3.1 电阻串联的定义3.2 电阻串联的计算3.3 电阻串联的应用3.4 电阻串联的实验操作第四章:电阻并联4.1 电阻并联的定义4.2 电阻并联的计算4.3 电阻并联的应用4.4 电阻并联的实验操作第五章:电阻混联5.1 电阻混联的定义5.2 电阻混联的计算5.3 电阻混联的应用5.4 电阻混联的实验操作第六章:电阻的温度特性6.1 电阻温度特性的概念6.2 电阻温度系数6.3 温度对电阻值的影响6.4 电阻温度特性的应用第七章:电阻的频率特性7.1 电阻频率特性的概念7.2 电阻的频率响应7.3 频率对电阻值的影响7.4 电阻频率特性的应用第八章:电阻的匹配原则8.1 电阻匹配的概念8.2 电阻匹配的原则8.3 电阻匹配的方法8.4 电阻匹配的应用第九章: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9.1 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9.2 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9.3 电阻在混联电路中的应用9.4 电阻在其他电路中的应用第十章:电阻的选用与维护10.1 电阻的选用原则10.2 电阻的维护方法10.3 电阻的故障处理10.4 电阻的更换与升级第十一章:电阻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11.1 电阻在电源电路中的应用11.2 电阻在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应用11.3 电阻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11.4 电阻在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第十二章:电阻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应用12.1 电阻在照明电路中的应用12.2 电阻在音响设备中的应用12.3 电阻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12.4 电阻在其他工程案例中的应用第十三章:电阻的测试与检测技术13.1 电阻的测试方法13.2 电阻检测仪器与设备13.3 电阻测试注意事项13.4 电阻测试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第十四章:电阻在现代科技领域的新应用14.1 电阻在半导体技术中的应用14.2 电阻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14.3 电阻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4.4 电阻在其他新兴科技领域的应用第十五章:电阻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5.1 电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5.2 电阻材料的研究与应用15.3 电阻制造技术的进步15.4 电阻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阻的基础知识、测量方法、串并联应用、温度特性、频率特性、匹配原则、电路应用、选用与维护、工程案例应用、测试检测技术、现代科技领域新应用以及电阻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讲义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讲义一、电阻的基本概念在探讨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电阻到底是个啥。
电阻啊,简单说就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作用。
就好像一条道路,有的平坦宽阔,电流通过就顺畅;有的崎岖狭窄,电流通过就困难,电阻就相当于这道路上的阻碍。
电阻的大小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材料的性质、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
一般来说,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温度对电阻也有影响,大多数金属材料,温度升高,电阻增大;而有些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电阻反而减小。
二、电阻的串联接下来,咱们聊聊电阻的串联。
想象一下,把几个电阻像串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连起来,这就是串联。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走。
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是相等的,就好比一条水管里的水,不管经过哪个部位,流量都是一样的。
那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怎么算呢?很简单,把各个电阻的值加起来就行。
比如说,有三个电阻分别是 R1、R2 和 R3,串联起来的总电阻 R总= R1 + R2 + R3 。
串联电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这就好比多了几道关卡,阻碍作用自然更强了。
咱们来看个实际的例子。
假如有一个电路,里面串联了两个电阻,R1 是 5 欧姆,R2 是 10 欧姆,那总电阻就是 5 + 10 = 15 欧姆。
串联电阻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应用。
比如,我们用的调光台灯,就是通过改变串联电阻的大小来调节灯光的亮度。
三、电阻的并联说完串联,再讲讲电阻的并联。
如果把电阻并排连接在一起,这就是并联。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可走。
而且,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就像不同的分支道路,起点和终点的高度差是一样的。
那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怎么算呢?这稍微有点复杂,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用公式表示就是 1/R 总= 1/R1 + 1/R2 + 1/R3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这就好像多条道路同时通行,总流量自然就大了,阻碍也就小了。
电阻串联说课稿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安宁中学丁亮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情感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讲解教材中插图的重要性,注意作图规范化,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说重、难点教学重点: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电路。
4.说教、学法教法:实验、讨论、启发学法:实验、讨论、探究、听课5.说教学过程课前引入复习回顾:(请学生共同完成,3分钟时间)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特点(1)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2)串联电路中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
即电流特点:;电压特点:进行新课:提出问题:疑难:现在急需要一个10Ω的电阻,但手边仅有2Ω、4Ω、5Ω、6Ω、8Ω电阻各两个..,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具体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不需要解答,引出今天的课题:电阻的串联。
)提出总电阻(等效电阻)的概念:(学生共同阅读总电阻的概念)利用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的特点(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相应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提示:回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回顾)合理猜想:几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总电阻应当比各个分电阻些。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观看实验-通过录制好的视频呈现)(4)分析与论证:(通过实验电阻的大小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分析实验现象:分析数字:得出结论和表达式:R = (请学生回答)【理论推证】用两种理论推导方法对实验的结论进行证明,从而更加有力的说明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串联和并联》。
一、教材分析《串联和并联》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电路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复杂电路和电学实验的基础。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理解其特点和区别;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能够根据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法。
2、难点: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以及根据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电压的概念,但对于电路的连接方式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知识。
学法:学生将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实验探究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数据,总结规律;在讨论交流中,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照明电路、路灯电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串联和并联。
(二)新课讲授1、串联电路(1)教师展示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同时讲解串联电路的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2)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连接串联电路,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各部分的电压。
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说课材料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项目教学案例姓名:吴春丽单位: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并能区别生活中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识别生活中的实际电路。
【教学用具】1.实验模拟电路板2.电池两节3.小灯泡两个4.导线若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法【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设计】首先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字面上的认识,引出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在初中可能接触过的串联电路基本知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利用实验电路板摆出串联电路的模型。
然后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电阻的并联电路。
通过形象的例子,让学生从主观上对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认识,能够很好的解决难点部分的知识传授,进而引入到让学生能够完成实际电路的连接,并能识别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际例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答: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答:I=U/R(在此要重点强调三个字母代表什么?I、U、R分别代表电流、电压、电阻,此式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教学拿出准备好的实验电路板和小灯泡等实验用具,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
三、串联电路1.定义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依次连接,中间没有分岔支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2.特点①电流:不论各电阻的数值是否相等,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即:I=I1=I2②电压:串联电阻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的分电压之和。
即:U=U1+U2③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④分压原理:各电阻上的电压与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电阻越大分配到的电压越大。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市级优质课说课稿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精心设计严格审核直接使用(5)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市级优质课说课稿九年级物理沪科版精心设计严格审核直接使用(5)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阶段的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究、交流”的过程,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和精神的培养。
让学生成为研究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我将以此理念为指导,围绕本节课“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三个问题,从以下六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对本节课的构思与设想。
一、教材分析地位:《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4节的内容,本章知识的编排编是对第13章电路基础的深化,也是为第15章电功知识做的铺垫,在初中电路知识的研究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本节教材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主要前面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在实验法和理论法的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特点:本节知识在编排上采用了先科学探究,后理论推导的顺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研究方式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二、学情分析新课程初期目标是构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等特色课堂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是学生研究的服务者,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
认知特点:九年级学生还处于感性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大胆主动,善于表现自己,勇于探索,喜欢动手,渴望交流,喜欢自由开放的研究环境。
针对“吃不饱”VS“吃不了”的矛盾采用分组教学。
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八年级物理知识的研究和九年级前面内容的研究已经领悟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基本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通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欧姆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
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欧姆定律的具体应用和延伸,同时也为进一步电功和电功率及电路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位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增强教学效果,我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先科学探究,后理论推导的顺序,是新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的具体体现。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代替”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通过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同时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实验法和理论推导法并举,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同时借助于等效代替的观点分析串联、并联电路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电阻各一个、开关和若干根导线)以备教学使用。
?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一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
力和操作能力。
部分学生会在电学部分感到难学,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也比较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
?
(二)学法指导
根据本节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环节,使学生较全面的感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若干要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等效代替法”研究物理问题,从理论上学会分析并推导出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以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以理论讲解为辅;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引出课题
因为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用到的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及欧姆定律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公式推导时。
故先提问复习相关问题以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
?
因此提问引导学生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相关问题。
教师归纳点评并启发:电阻串联或并联时,哪种情况下总电阻比原来大了?哪种情况下总电阻比原来小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二)进行实验探究,研究问题
1、电阻的串联
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两个(或几个)电阻串联之后的总电阻比参与串联的各个电阻(分电阻)大些还是小些?
猜想与假设:由于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应当比各个分电阻大些。
这些猜想对吗?
实验的设计:
实验现象:第二次电流表示数小于第一次电流表示数,说明第二次电流表中通过的电流小,串联的两个电阻的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大。
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比较电流表示数
通过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请学生叙述R = R1 + R2的物理意义。
指出: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巩固练习:(略)
2、电阻的并联
提出问题: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研究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相比较,是大了还是小了?
猜想与假设:两段导体并在一起,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变大,因此,其电阻可能会小。
设计实验:
1.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入上述电路中,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电流表示数比较。
实验现象表明,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接入并联的两个电阻后,电流表示数比接一个电阻时电流表示数大些。
实验现象说明,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小。
理论推导:(略)
结论: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交流与讨论:当两个电阻并联后,由并联电阻的关系,总电阻为R/2,当三个或多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又是多大?
(三)练习巩固,(略)
(三)课后小结:让学生来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教师发放作业卡)
板书设计: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一、电阻的串联
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表达式:
R=R1+R2)
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总电阻:R=R1+R2+R3+…+R n
二、电阻的并联
结论: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表达式:1/R=1/R1+1/R2)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并联时,总电阻:R=R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