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 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 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5c3601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2.png)
第三条:什么是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
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是指与该医疗器械注册证及附件限定内容一致且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内生产的医疗器械。
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四
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四
第四条:相关公证要求是指什么?
依据《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食药监械管[2014]208号)明确,进口产品申报资料,如无特别说明,原文资料均应由申请人签章。原文资料“签章”是指:申请人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签名,或者签名并加盖组织机构印章,并且应当提交由申请人所在地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件。 其公证主要是针对原文资料相应“签章”,以便于确保进口产品注册申请及其提供的资料,确系申请人自身的真实意愿,其相关行为真实。 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是指与该医疗器械注册证及附件限定内容一致且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内生产的医疗器械。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第六条: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的时限要求?
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将申报资料转交技术审评机构。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在90个工作日内完成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需要外聘专家审评、药械组合产品需与药品审评机构联合审评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技术审评过程中需要申请人补正资料的,技术审评机构应当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应当在1年内按照补正通知的要求一次提供补充资料;技术审评机构应当自收到补充资料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申请人补充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审评时限内。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技术审评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安全、有效要求的,准予注册,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经过核准的产品技术要求以附件形式发给申请人。
医疗器械注册常见问题解析
![医疗器械注册常见问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f27a5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32.png)
医疗器械注册常见问题解析在医疗器械行业中,注册是确保产品合法上市和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注册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分类界定问题医疗器械的分类界定是注册的首要问题。
不同类别的医疗器械,其注册要求和监管力度存在较大差异。
常见的分类错误原因包括:对产品的预期用途和技术特征理解不准确,未充分参考相关分类目录和指导原则,以及忽视了与已上市同类产品的对比。
例如,某些产品可能在功能上具有创新性,难以直接对应现有的分类目录。
这就需要企业深入研究产品的原理、结构和预期用途,向监管部门提交详细的分类界定申请,并提供充分的支持性资料,以确保产品被准确分类。
二、技术要求和标准问题技术要求是衡量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问题包括:技术要求制定不全面,未涵盖关键性能指标;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检测性不足;未及时跟踪和引用最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为避免这些问题,企业应在产品研发初期就充分考虑各项性能指标,结合临床需求和风险评估确定关键指标。
同时,要密切关注标准的更新动态,确保技术要求与最新标准保持一致。
在检测过程中,要选择具备资质和能力的检测机构,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临床评价问题临床评价是证明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途径。
常见的问题包括:选择的临床评价路径不合理,未充分收集和分析临床数据,临床试验设计不符合法规要求。
对于低风险的医疗器械,可以通过同品种比对的方式进行临床评价,但需要确保对比产品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充分性。
对于高风险的医疗器械,通常需要开展临床试验,此时试验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
试验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遵循相关法规和伦理要求,确保研究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产品的性能。
四、注册申报资料问题注册申报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是影响注册审批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问题包括:资料缺失或不完整,如缺少关键的技术文件、检测报告、临床资料等;资料内容前后不一致,逻辑矛盾;格式不符合要求,未按照注册申报指南进行整理。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审评要点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审评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3d5e5b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4.png)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审评要点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缓解人体疾病、损伤或残疾的传统医疗设备、医疗用耗材、医疗用辅助器具等产品。
有源医疗器械是指需要外部能源驱动的医疗器械,例如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
在中国,有源医疗器械的注册申报资料要求非常严格,审评也十分严谨。
本文将介绍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审评要点。
一、注册申报资料要求1.产品注册申请表申请人需要填写产品注册申请表,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生产制造信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
2.产品技术文件包括产品的设计原理、结构示意图、系统框图、性能指标、安全性能分析及验证等内容。
申报人需要提供充分的技术文件,以便审评人员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评估。
3.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例如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等文件。
4.临床试验报告如果产品进行了临床试验,申请人需要提供临床试验报告,包括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试验分析等内容。
5.其他相关证明文件例如原产地证明、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二、审评要点1.技术评价审评人员将对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评价,包括产品的设计原理、结构示意图、系统框图、性能指标等内容。
重点关注产品的核心技术,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审评人员将对申请人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价,确保申请人具有良好的生产制造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
3.安全性评价审评人员将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包括产品的结构安全、电磁兼容性、防护措施等内容。
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和预期条件下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4.临床效能评价如果产品进行了临床试验,审评人员将对临床试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试验分析等内容。
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5.医疗器械注册证审核审评人员将对申请人提交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文件进行审核,确保申请人已经取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具备生产和销售资质。
总之,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审评要点严格,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资料,并配合审评人员进行严格的审评。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审查要点及常见问题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审查要点及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5373628e9951e79b892731.png)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审查要点及常见问题主讲:医疗器械审评认证科郭嘉杰2015年8月目录1.有源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变更注册、延续注册,注册申报资料的审查要点。
2. 有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的常见问题。
3. 对注册申请人的几点建议。
法规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4号)《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令第6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4〕144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14年第43号)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格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变更文件(格式)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批件(格式)4.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5.医疗器械延续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6.医疗器械注册变更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7.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批申报资料要求及说明8.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1首次注册申报资料要求(1)注册申请表(2)证明性文件(3)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4)综述资料(5)研究资料(6)生产制造信息(7)临床评价资料(略)(8)产品风险分析资料(9)产品技术要求(10)产品注册检验报告(11)说明书和标签样稿(12)符合性声明1.1 注册申请表(慎重填写)常见问题:1、注册申请表内容与其他资料不一致!(结构组成:电极、雾化面罩;适用范围)2、错别字,遗漏签名、盖章,打印排版错乱。
建议:应单独提供注册申请表,用于审评审批领导签批流转。
提示:1、注册申请表与综述资料、研究资料、说明书等注册申报资料的相应内容前后应一致。
2、注册审评审批依申请书申请的内容开展,仅对申请书明确的结构、功能、适用范围进行审评。
以申请书为准。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常见问题(整理汇总)(精选五篇)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常见问题(整理汇总)(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65b2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e.png)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常见问题(整理汇总)(精选五篇)第一篇:有源医疗器械申报常见问题(整理汇总)有源器械产品注册研究资料常见问题点随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50号令)、《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4号)、《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6号)、《国家总局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14年第43号)、《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食药监械管〔2014〕208号)等发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疗器械企业的关注,在新规下,注册申报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严谨,本文旨在针对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点进行整理分析:一、注册申请表常见问题点:1.1“申请人(填写企业名称)”、“申请人住所”与工商营业执照上不一致。
1.2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原则上以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不同的电击防护类型);性能指标(主要性能指标不能覆盖的应分开)和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不同,如:适用于小孩、适用于成人)为划分依据,同时可参照相应的产品技术指导原则有关注册划分的依据进行。
1.3产品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与所提交的注册申报材料应一致(如:综述资料、研究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1.4产品规格型号经常出现规格型号填写错误、遗漏等问题;产品规格型号命名不合理,与其它资料中的描述相矛盾;1.5产品结构及组成、适用范围:产品结构及组成内容描述不准确(产品结构及组成中无需体现产品性能指标),同时与其它注册申报材料描述的内容不一致;二、证明性文件常见问题点:1)证件过期,未提供最新的版本;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常见问题点:3.1是否适用:对于不适用条款,未说明不适用的理由,如“本产品非无菌供应”,不应只写成“本产品不适用”;3.2证明符合性采用的方法:填写内容不具体,笼统地写成“法规文件”、“国标行标”等;应明确具体法规容,如“局令6号-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3.3为客观性证据提供的文件:已包含在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文件,应当说明具体的位置,所提供的位置说明应尽可能快捷、准确地查找到相关证据,如“注册资料 5.5项: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课件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bcef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0.png)
常见的申报资料错误
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错误
掌握正确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流程,避免常见的申报错误和文档缺失。
产品使用说明书错误
了解如何编写准确且完整的产品使用说明书,防止因错误或遗漏而导致申报资料被退回。
产品规格错误
避免申报资料中的产品规格错误,确保您提交的资料与实际产品一致。
如何正确准备申报资料
1 根据要求收集所需资料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常 见问题汇总及解答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讨论有关医疗器械申报资料的常见问题,并提供解答。 了解正确的资料准备方法,避免常见错误,确保您的申报过程顺利无阻。
申报资料的重要性
了解申报资料的重要性对于成功申报医疗器械非常关键。准备充分且准确的申报资料可以帮助您更快获 得注册证,并满足相关监管要求。
了解所需资料清单,按照要求收集并整理申报所需的各项文件。
2 仔细核对申报资料的准确性
确保申报资料中的数据准确无误,并进行仔细的校对和审核。
3 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避免遗漏任何必要的文件或信息,确保申报资料的完整性。
常见问题的解答
如何处理申报资料 不完整的问题
提供解决方案,包括如何补 充遗漏的文件和信息,以确 保申报资料的完整性。
如何处理申报资料 错误的问题
解释可以采取的纠正措施和 步骤,以修正申报资料中的 错误。Biblioteka 如何处理申报资料 滞后的问题
提供建议和方法,帮助您加 快申报资料的处理速度,避 免滞后情况的发生。
答疑环节
在这个环节,您可以提出关于医疗器械申报资料的问题。我们将尽力解答您的疑问,并为您提供帮助和 支持。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课件,您应该对医疗器械申报资料有了更清晰的理解。避免常见错误, 准备正确的资料,确保您的申报过程顺利无阻。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 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共144页文档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 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共14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404a390caaedd3382c4d371.png)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பைடு நூலகம்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课件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常见问题汇总及解答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1009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4.png)
申报是医疗器械上市前的重要环 节,是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 质量可控的重要保障措施。
申报的基本流程
01
02
03
04
企业准备申报资料
企业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自行组织准备申报资料。
提交申报资料
企业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提交申报资料。
审查与核准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报 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现
场核查。
批准上市
审查通过后,企业获得医疗器 械注册证,准予上市销售。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完整性
合法性
申报资料应完整,包括产品技术要求、 注册检验报告、临床评价报告等。
申报资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的要求,不得存在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准确性
申报资料中的数据、信息和结论应准 确无误,真实反映产品的实际情况。
04 申报实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案例一
某有源医疗器械企业在申报过程中, 严格按照相关法规要求准备申报资料, 确保资料完整、准确,最终顺利获得 注册证。
案例二
某企业针对其创新型有源医疗器械, 与评审专家积极沟通,充分展示产品 的创新点和优势,最终获得快速审批 通过。
失败案例解析
案例一
某企业在申报过程中,由于资料准备不充分,导致多次补充资料,延长了审批周期,最 终未能获得注册证。
重视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
企业应确保提交的申报资料中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数据问 题影响审批结果。
及时补充和完善资料
若在申报过程中发现资料不完整或存在问题,企业应及时补充和完善, 避免因资料问题导致审批周期延长或失败。
05 未来申报的趋势与展望
申报法规的最新动态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常见问题(整理汇总)讲课教案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常见问题(整理汇总)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8d6a4d3968011ca200913e.png)
有源器械产品注册研究资料常见问题点随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650号令)、《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局令4号)、《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6号)、《国家总局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2014年第43号)、《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规范》(食药监械管〔2014〕208号)等发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疗器械企业的关注,在新规下,注册申报工作也变得越来越严谨,本文旨在针对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点进行整理分析:一、注册申请表常见问题点:1.1“申请人(填写企业名称)”、“申请人住所”与工商营业执照上不一致。
1.2 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原则上以产品的技术原理、结构组成(不同的电击防护类型);性能指标(主要性能指标不能覆盖的应分开)和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不同,如:适用于小孩、适用于成人)为划分依据,同时可参照相应的产品技术指导原则有关注册划分的依据进行。
1.3产品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与所提交的注册申报材料应一致(如:综述资料、研究资料、产品使用说明书);1.4产品规格型号经常出现规格型号填写错误、遗漏等问题;产品规格型号命名不合理,与其它资料中的描述相矛盾;1.5产品结构及组成、适用范围:产品结构及组成内容描述不准确(产品结构及组成中无需体现产品性能指标),同时与其它注册申报材料描述的内容不一致;二、证明性文件常见问题点:1)证件过期,未提供最新的版本;三、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常见问题点:3.1是否适用:对于不适用条款,未说明不适用的理由,如“本产品非无菌供应”,不应只写成“本产品不适用”;3.2证明符合性采用的方法:填写内容不具体,笼统地写成“法规文件”、“国标行标”等;应明确具体法规容,如“局令6号-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3.3为客观性证据提供的文件:已包含在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文件,应当说明具体的位置,所提供的位置说明应尽可能快捷、准确地查找到相关证据,如“注册资料 5.5项: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医疗器械注册常见问题解答
![医疗器械注册常见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8da46d810661ed9ac51f3e7.png)
医疗器械注册常见问题解答(一)1.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的样本量如何确定?答:试验样本量以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来确定。
需在临床试验方案中说明确定样本量的相关要素和样本量的具体计算方法。
确定样本量的相关要素包括临床试验的设计类型和比较类型、主要评价指标的类型和定义、主要评价指标有临床实际意义的界值δ(如适用)、主要评价指标的相关参数(如预期有效率、均值、标准差等)、Ⅰ类错误率α和Ⅱ类错误率β以及预期的受试者脱落比例等。
主要评价指标的相关参数依据已公开发表的资料或探索性试验的结果来估算,需要在临床试验方案中明确这些估计值的来源依据。
如主动脉覆膜支架的非劣效试验设计,一般建议α取双侧0.05,β不大于0.20。
具体可参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对于相关指导原则中对于样本量有明确规定的医疗器械,还需考虑按照指导原则中的相应要求。
2.问:一个产品是否允许有两个原材料供应商?答:申报资料中需要对产品原材料供应商予以明确,如果同一种原材料有两家原材料供应商,申请人需对两家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分别进行采购控制(涉及的申报资料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与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协议、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原材料检测报告、原材料供应商资质证明等),对不同来源原材料制成的产品分别进行性能验证/确认和风险评估(包括生物相容性评价),以确保两种来源原材料制成的产品性能一致,且均符合安全有效性要求。
必要时,产品生产企业还需要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
3.问: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临床评价时,如果选取其他注册人的产品作为同品种医疗器械进行对比,生产工艺、临床数据等资料需不需要获取同品种医疗器械注册人的授权?答: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4号),对于通过同品种医疗器械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的要求中,明确数据应是合法获得的相应数据。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执行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食药监[2015] 247号)基于数据应合法获得,规定依据《导则》第六条开展临床评价的,如使用了同品种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临床数据等资料,申请人应提交同品种医疗器械生产工艺、临床数据等资料的使用授权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二(《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部分)
3.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三(关于《医疗器械分类规则》的修订说明)
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四
第一条:什么是医疗器械登记事项变更和许可事项变更?
依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令第4号) 第六章第四十九条和《境内第三类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 规范》(食药监械管[2014]208号),《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 件所列内容为注册限定内容,已注册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其附件载明的内容发生变化,注册人应当向 原注册部门申请注册变更。
有源医疗器械申报资料常见问题 汇总及解答
一、注册管理法规解读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三、其他问题汇总说明
2
3
一、注册管理法规解读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第一条:《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依据《条例》设定的原则和要求对《办法》进行修订。修订的 总体思路与《条例》修订的总体思路保持一致,以分类管理为基 础,以风险高低为依据,确定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的具体要求。 医疗器械注册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 据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其拟上市医疗 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及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以决定是否 同意其申请的过程。医疗器械备案是医疗器械备案人向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 案资料存档备查。通过备案存档收集信息并开展后续监督检查, 对不合乎法规要求的,应责成企业及时纠正或采取行政处罚等行 政行为。
7
8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第六条: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的时限要求?
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 作日内将申报资料转交技术审评机构。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在60个 工作日内完成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在90个工作 日内完成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需要外聘专家审 评、药械组合产品需与药品审评机构联合审评的,所需时间不计 算在内,技术审评机构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技术审 评过程中需要申请人补正资料的,技术审评机构应当一次告知需 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应当在1年内按照补正通知的要求一 次提供补充资料;技术审评机构应当自收到补充资料之日起60个 工作日内完成技术审评。申请人补充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审评时 限内。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技术审评结 束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安全、有效要求的,准予注 册,自作出审批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经过核准的产品技术要求以附件形式发给申请人。
注册变更分为登记事项变更和许可事项变更。
12
4.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四
第一条:什么是称和住所、代理人名称和住所发生变化的, 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登记事项变更;境内医疗器械生产 地址发生变化的,注册人应当在相应的生产许可变更后办理注册 登记事项变更。
4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第二条:医疗器械备案和注册需分别向哪些部门申请?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 注册管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备案人向设区的市级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自 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 注册证。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 ,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备案 人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备案资料。进口第二类、第 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 疗器械注册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医疗器械的注册、备案, 参照进口医疗器械办理。
第五条: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有哪些规定?
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按照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 规范的要求,在取得资质的临床试验机构内进行。临床试验样品 的生产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第三类医疗 器械进行临床试验对人体具有较高风险的,应当经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调整并公布(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 录的通告(2014年第14号))。临床试验审批是指国家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总局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拟开展临床试验的医疗器械 的风险程度、临床试验方案、临床受益与风险对比分析报告等进 行综合分析,以决定是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的过程。医疗器械临 床试验应当在批准后3年内实施;逾期未实施的,原批准文件自行 废止,仍需进行临床试验的,应当重新申请。
5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第四条:申请医疗器械注册需提交的资料?
申请医疗器械注册需提交申请表、证明性文件、医疗器械安全 有效基本要求清单、综述资料、研究资料、生产制造信息、临床 评价资料、产品风险分析资料、产品技术要求、产品注册检验报 告、说明书和标签样稿、符合性声明等资料。
6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9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第七条: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形式
10
1. 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法规解读之一
第八条: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是什么?如何编写?
产品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医疗器械成品的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 其中性能指标是指可进行客观判定的成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 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的编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疗 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应采用规范、通用的术语。如涉及特殊的术 语,需提供明确定义。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检验方法各项 内容的编号原则上应和性能指标各项内容的编号相对应。医疗器 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文字、数字、公式、单位、符号、图表等应 符合标准化要求。如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中的内容引用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或中国药典,应保证其有效性,并注明相应标准的 编号和年号以及中国药典的版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