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 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及坐标变换
地理信息系统5-空间数据的处理
![地理信息系统5-空间数据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488aa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c.png)
§5-3 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5、岛的判断
单多边形被追踪两次
找出多边形互相包含的情况.
p1
p3
p2
1°、计算所有多边形的面积。
2°、分别对面积为正的多边形和面积为负的多边形排序。p1,p2,p3, -p1,-p2,-p3,
3°、从面积为正的多边形中,顺序取每个多边形,取完为止。若负面积多边形个数 为0,则结束。来自一、点线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1、在图形采集和编辑中实时建立
弧段-结点表
结点-弧段表
Oid 起结点 终结点
a1 N1
N2
a2 N2
N3
Oid 弧段 号 N1 a1 N2 a1,a2 N3 a2
N2 a2 N1 a1
N3
(a)
N2 a2 N1 a1
N3
a3
Oid 起结点 终结点
a1 N1
N2
a2 N2
N3
一般,若结点容差设置合理,大多数结点能够吻合在一起, 但有些情况还需要使用前三种方法进行人工编辑。
§5-2 图形编辑
2)结点与线的吻合
在数字化过程中,常遇到一个结点与一个线
状目标的中间相交。由于测量或数字化误差,
它不可能完全交于线目标上,需要进行编辑,
称为结点与线的吻合。
C
编辑的方法: A、 结点移动,将结点移动到线目标上。 B、 使用线段求交; C、 自动编辑,在给定容差内,自动求交并吻合在一起。
§5-1 坐标变换
3、仿射变换
实质是两坐标系间的旋转变换。 设图纸变形引起x,y两个方向比例尺不同,当x,y比例尺相同时,为相似变换。
特性:
· · ·
求解上式中的6个未知数,需不在一直线上的3对已知控制点,由 于误差,需多余观测,所以,用于图幅定向至少需要四对控制点。
arcgis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及坐标变换
![arcgis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及坐标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f9d7b52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e.png)
arcgis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及坐标变换实验3-1、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验⽬的1. 利⽤ArcCatalog 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 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 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 掌握根据GPS数据⽂件⽣成⽮量图层的⽅法和过程。
4. 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Catalog ⽤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
它包含⼀组⼯具⽤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基本概念:要素数据集、要素类数据⽂件:National.mdb ,GPS.txt (GPS野外采集数据)。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与主要过程第1步启动ArcCatalog 打开⼀个地理数据库当ArcCatalog打开后,点击按钮(连接到⽂件夹). 建⽴到包含练习数据的连接在ArcCatalog窗⼝左边的⽬录树中, 点击上⾯创建的⽂件夹的连接图标旁的(+)号,双击个⼈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
打开它。
在National.mdb 中包含有2 个要素数据集、1个关系类和1 个属性表。
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在ArcCatalog窗⼝右边的数据显⽰区内,点击“预览”选项页切换到“预览”视图界⾯。
在⽬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untries94”激活它。
在此窗⼝的下⽅,“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
现在,你可以看到Countries94的属性表。
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第3步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导出元数据信息第4步创建个⼈地理数据库(Personal Geodatabase-PGD)在ArcCatalog 的⽬录树中,定位到E盘,右键点击这E盘,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件夹],⽂件夹名称改为myGeoDB 。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总结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总结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f43096284ac850ad02426f.png)
地理信息系统:用于采集、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地空间分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空间位置、空间属性,时间数据4、GIS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输入、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地图制图与数据输出应用功能: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统计与量算、规划与管理、预测与监测、辅助决策GIS主要应用领域:测绘与地图制图、资源管理、灾害监测、环境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宏观决策、国防1、地理实体的几何抽象:点(point):零维、线(line):一维、面(polygon):二维、体(volume):三维2、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3、GIS中的地理空间数据=空间特征数据+属性特征数据空间特征数据=定位数据+空间关系数据属性特征数据=专题属性数据+时间数据4、地理空间数据的来源: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元数据5、GIS三个抽象层次:概念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7、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关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大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GIS中的空间数据是用点、线、面、体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地理实体或现象,它不仅要表示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形态,而且还要表示地理实体的属性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要用自己话描述)8、空间关系三种基本类型: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度量关系10、拓扑空间关系:邻接关系:指空间图形中同类元素之间呈邻接的关系关联关系:指空间图形中不同元素之间呈关联的关系包含关系:指空间图形中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包含关系12、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意义:确定地理实体间的相对空间位置,无需坐标和距离,比几何关系具有更大稳定性,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确保数据质量和完整性、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叠合,如某县与哪些县邻接,某条铁路通过哪些地区,强化GIS分析、可根据拓扑关系重建地理实体13、方向关系:地理事物在空间中的相互方位和排列顺序(基准方向通常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和坐标纵线方向三种)16、矢量数据结构:使用点及其x、y坐标来表示具有清晰空间位置和边界的具体要素特点:定位明显,属性隐含•点:空间的一个坐标点•线:多个点组成的弧段•面:多个弧段组成的封闭多边形17、简单矢量数据结构:只记录空间对象的位置坐标和属性信息,不记录拓扑关系。
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45de4827d3240c8447ef5b.png)
栅格单元(i,j)四角点坐标的计算:
X(i1,i2)=(j-1)*DX和J*DX Y(i1,i2)=(i-1)*DY和i*DY I,j:栅格单元行列值; DX,DY:栅格单元边长
⑴:识别内边界,并将内边界端点坐标置零. 判别方法: 判断与栅格单元某条边相邻的另一栅 格单元的值,若值小于零,则该边为内边界. 内边界端点坐标置零: 边界起点和终点坐标置零.
分区数据的方法就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第五节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1、点的内插:研究具有连续变化特征现象 的数值内插方法。
步骤: 数据取样;数据处内插;数据记录
第五节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2、区域的内插
研究根据一组分区的已知数据来推求
同一地区另一组分区未知数据的内插方法。
区域内插方法:
2.1 叠合法:认为源和目标区的数据是均匀 分布的,首先确定两者面积的交集,然后 计算出目标区各个分区的内插值。
1、遥感与GIS数据的融合:
遥感技术的优势 融合必要性 GIS技术的优势 遥感图像与图形的融合 融合方法: 遥感数据与DEM的融合 遥感数据与地图扫描图像的融合第三节 多源 Nhomakorabea间数据的融合
2、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
不同格式数据的融合方法主要有:
2.1基于转换器的数据融合:
一种软件的数据格式输出为交换格式,然后用于另
P3
P
0
x
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从该点向左引水平扫描线,计算此 线段与区域边界相交的次数,若为奇数,该点在多边形内;若为 偶数,在多边形外。利用此原理,直接做一系列水平扫描线,求 出扫描线和区域边界的交点,对每个扫描线交点按X值的大小进 行排序,其两相邻坐标点之间的射线在区域内。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Ch4 GIS数据处理 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Ch4 GIS数据处理 2](https://img.taocdn.com/s3/m/9467232abcd126fff7050bf5.png)
点S(x,y)到直线段(x1,y1),(x2,y2)的距离d 的计算公式为:
33
3、面的捕捉
实际上就是判断光标点S(x,y)是否在多边形内, 若在多边形内则说明捕捉到。 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的算法主要有垂线法或转角 法。 垂线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光标点引垂线(实际上可以 是任意方向的射线),计算与多边形的交点个数。 若交点个数为奇数则说明该点在多边形内;若交点 个数为偶数,则该点在多边形外。 加快速度的方法:
例如给定一个结点吻合的容差使该容差范围内的结点自动吻合 在一起,并建立拓扑关系。给定悬挂弧段容差,将小于该容差的短 弧自动删除。在Arc/info中用Data Clean 命令,在Geostar中选择 整体结点匹配菜单。
30
4、撤消与恢复编辑 Undo,Redo功能是必要的。但功能的实现是困难的。当 撤消编辑,即恢复目标,要恢复目标的标识和坐标、拓扑 关系。这一处理过程相当复杂. 因此,有些GIS不在图形编辑时实时建立和维护拓扑关 系,如Arc/Info等,而在图形编辑之后,发Clean 或 Build命令重新建立拓扑关系。这样,在每次进行任何一 次编辑,都要重新Clean 或Build,对用户不便。
3
4.1 数据编辑
• 又叫数字化编辑,指对地图资料数字化后 的数据进行编辑加工,主要目的是在改正 数据差错的同时,相应地改正数字化资料 的图形。
图形编辑 属性编辑 窗口显示及操作 交互过程是GIS编辑的特色
• GIS的图形编辑系统
4
4.1 数据编辑
• 一、窗口操作 • 窗口是沟通用户与GIS数据之间的桥梁, 窗口操作是交互式图形编辑系统的重要工 具,一般包括全图显示、移动窗口显示、 放大、缩小等。 • 开窗显示就是按用户制定的空间范围, 进行图形子集合的选取,这个制定范围称 为“窗口”。有正开窗和负开窗之分。
arcgis 变换坐标系
![arcgis 变换坐标系](https://img.taocdn.com/s3/m/3b18226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2.png)
arcgis 变换坐标系
ArcGI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软件,它可以用于
地图制作、数据分析和空间数据管理等方面。
在使用ArcGIS进行地图制作时,我们经常需要将数据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
本
文将介绍如何在ArcGIS中进行坐标系变换。
1. 打开ArcMap软件,选择需要进行坐标系变换的数据图层。
2. 在图层属性中,选择“坐标系”选项卡,可以看到当前数据图层的
坐标系信息。
3. 点击“转换”按钮,弹出“坐标系转换”对话框。
4. 在“坐标系转换”对话框中,选择需要将数据图层转换到的坐标系。
可以通过输入坐标系名称或者选择坐标系列表中的坐标系来进行选择。
5. 点击“确定”按钮,系统将自动进行坐标系转换。
转换完成后,可
以在图层属性中查看新的坐标系信息。
6. 如果需要对多个数据图层进行坐标系转换,可以通过批量处理的方
式进行。
选择“批量转换”选项卡,选择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的数据
图层,选择目标坐标系,点击“确定”按钮即可。
7. 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坐标系。
如果选择错误的坐标系,将会导致数据位置偏移或者变形等问题。
总之,ArcGIS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坐标系转换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在地图制作过程中更好地管理和处理空间数据。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坐标系,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IS的数据组织与管理
![GIS的数据组织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1fff2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d.png)
GIS的数据组织与管理GIS空间数据有多种来源,不同的数据源其输入方法不同。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输入数据都会有一些问题,如输入过程中意外的错误,输入数据与使用格式不一致,各种来源数据的比例尺、投影不统一,图幅间不匹配等。
因此,必须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的管理,才能得到纯净统一的数据文件,使存储空间数据符合规范、标准,满足使用和分析的需要。
一、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1.图形数据的输入图形数据的输入过程实际上是图形数字化处理过程。
对于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很难找到一种统一而简单的输入方法,只能从几种普通适合的方法中选用。
(1)手工键盘输入①手工键盘输入矢量数据手工键盘输入矢量图形数据,就是把点、线、面实体的地理位置(坐标),通过键盘输入到数据文件或程序中去。
实体坐标可从地图上的坐标网或其他覆盖的透明网格上量取。
②手工键盘输入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以一系列像元表示点、线、面实体。
这种数据的手工输入过程是:首先选择适当的像元大小和形状(一般为正方形网格)并绘制透明网格;然后确定地物的分类标准,划分并确定每一类别的编码;最后将透明格网覆盖在待输入图件上,依格网的行、列顺序用键盘输入每个像元的属性值即各类别的编码值。
手工键盘输入方法简单,不用任何特殊设备,但输入效率低,需要做十分繁琐的坐标取点或编码工作。
这种方法在缺少资金或输入图形要素不复杂时可以使用。
(2)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输入这是目前常用的图形数据输入方式。
把待数据字化的资料——地图、航片等固定在图形输入板上,用鼠标输入至少4个控制点的坐标和图幅范围,随后即可输入图幅内各点、曲线的坐标。
(3)自动扫描输入自动扫描输入方式输入速度快,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操作简单。
缺点是硬件设备昂贵,图形识别技术尚不完全成熟。
这种方法是图形自动输入的发展方向。
(4)解析测图仪法空间数据输入解析测图仪利用航空或航天影像像对,建立空间立体模型,直接测得地面三维坐标(X,Y,Z),并输入计算机,形成空间数据库。
GIS总结
![GIS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a804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5.png)
第一讲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采集、存储、管理、表达和分析处理空间信息的软件工具,它以实体的空间位置信息为主线,集成经济、社会、环境、科技、文化等各类信息,为各种应用服务。
数据对客观世界的表示,在GIS中主要是指对地球表面与自然环境的表示。
信息加工提炼过的数据、数字、字符、图表中有意义的事物。
信息具有共享性、客观性。
信息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输出、传输,回答用户提问的系统。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等一切有用的知识。
它是对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以及时域特征三部分组成。
二地理信息的特点:数据量大一张精度适当的地图,其数据量超过百万字的书籍,相当于一张光盘的容量。
例如,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量预期将达到百万GB;区域分布性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有的区域分布密集,有的区域分布稀疏。
例如综合性大都市,数据的数据结构相当复杂,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地理信息的第一载体是地理实体的物质和能量本身。
其次,还有描述地理实体的文字、数字、地图和影像等符号信息载体以及纸质、磁带、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三GIS 定义的分类面向数据处理过程的定义(数字处理系统)面向专题应用的定义(专题信息系统)工具箱定义(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定义(空间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四五大功能1数据的采集与编辑:数据的采集与编辑主要用于获取数据,保证GIS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
方法:定位设备,数字化设备,数据交换,数据内容与相应设备,误差探测与编辑,边界匹配2数据的存储与组织:数据的存储与组织是一个数据集成的过程,也是建立GIS数据库的关键步骤,涉及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空间数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空间数据之间建立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的组织有文件系统、层次结构、网络结构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空间数据的处理
![空间数据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244d7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e.png)
第五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5.1 空间数据处理的内容 5.2 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 5.3 图形的剪裁合并 5.4 图幅数据边匹配处理 5.5 图形的坐标变换 5.6 空间数据的转换和数据共享 5.7 矢量栅格 数据的相互转换 5.8 空间数据的内插
cos sin 0 -sin cos 0 0 0 1
5、组合变换 多个基本变换组合的复杂变换称组合变换。组合变换实际上是多个基本变换的连乘。矩阵乘不符合交换律,组合变换必需注意变换循序。 如下组合变换表示先将图形旋转,再进行平移。 * 其核心是坐标变换是针对坐标系的。 如上
cos sin 0 -sin cos 0 0 0 1
1 0 0 0 1 0 TX TY 1
x
X
y
Y
总结二维变换矩阵的一般形式: 其中 是对图形进行缩放、比例、旋转等变换的; [l m] 是对图形进行平移变换的; p q 是对图形进行投影变换的; [ s ] 是对图形进行全比例变换的; 当 s > 1 图形整幅按比例缩小; 当 0< s <1 图形整幅按比例放大; 三维变换矩阵是4*4矩阵。
1、正解变换
02
将具有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X,Y)转换为径纬度(L,B)的地理坐标
2、反解变换
03
坐标变换是将地理实体从一个坐标系转换为另一个坐标系P33张
3、坐标变换
5.4 坐标变换和投影变换
一、图形的坐标变换
坐标变换矩阵和齐次坐标 1、平移变换 [ X,Y,1] =[ x , y , 1 ] * = [x + TX , y + Ty , 1 ] 2、比例变换 [ X,Y,1] =[ x , y , 1 ] * = [x *SX , x * Sy , 1 ] 3、反射变换 [ X,Y,1] =[ x , y , 1 ] * = [ -x , y , 1 ] 4、旋转变换 [ X,Y,1] =[ x , y , 1 ] * = [x cos- ysin , x sin+ y cos ,1 ]
GIS数据处理方法
![GIS数据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8f08f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7.png)
GIS数据处理方法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工具。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管理等。
而GIS数据的处理方法则是GIS应用的关键一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GIS数据处理方法。
一、数据获取在进行GIS数据处理之前,首先需要获取所需数据。
数据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1 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如卫星遥感影像、激光雷达等,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适用于进行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
1.2 数据库查询: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如地理数据库、气象数据库等,可以通过查询操作获取所需数据。
这种方式适用于获取局部区域或特定类型的数据。
1.3 野外调查:对于某些无法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野外调查。
例如,人口普查、植被调查等需要在实地进行数据采集。
二、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GIS数据处理的重要步骤,其目的是清洗、转换和标准化原始数据,使其适用于后续的分析和展示。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2.1 数据清洗: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数据出现错误或缺失。
数据清洗的目的是对这些异常数据进行检测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数据变换:对于不同源的数据,可能存在投影不同或坐标系不一致的问题。
数据变换的目的是将这些数据进行统一的坐标转换,以便进行地理分析。
2.3 数据标准化:不同数据的单位、量级不同,这将对后续的计算和分析造成困扰。
数据标准化的目的是调整数据的单位和量级,使其在同一尺度下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GIS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以支持决策和规划。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3.1 空间查询:空间查询是GIS中最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在空间范围内查找符合一定条件的地理对象。
例如,查找某一区域内的公园或学校。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PPT-第4章 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PPT-第4章 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984d8a83d049649b66589c.png)
图4.25 Import to CAD对话框
4.2 数据格式转换
2 栅格数据与ASCII文件之间的转换
(1)栅格数据向ASCII文件的转换 利用Conversion Tools工具箱,From Raster 工具集中的 Raster to ASCII 命令,可实现由栅格数据向ASCII文件的 转换。
60°0’0’’N
50°0’0’’N
40°0’0’’N 30°0’0’’N 20°0’0’’N
图4.2(b)投影坐标系下的经纬网
4.1 投影变换
• 4.1.1 定义投影
定义投影(Define Projection),指按照 地图信息源原有的投影方式,为数据添加投影 信息。在ArcGIS中利用Data Management Tools工具箱, 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工具集中的Define Projection命令,能够为数据定义投影。
4.3 数据处理
4.3.1数据裁切
数据裁切是从整个空间数据中裁切出部分区域, 以便获取真正需要的数据作为研究区域,减少不必要 数据参与运算。 1 矢量数据的裁切:可利用Analysis Tools工具箱, Extract工具集中的Clip命令
+
图4.28 Clip对话框
图4.29 Clip的图解表达
图4.19 数据格式转换工具
4.2 数据格式转换
基于文件的空间数据类型包括对多种GIS数据格式 的支持,如coverage,shapefile,grid,image和 TIN。Geodatabase数据模型也可以在数据库中管理 同样的空间数据类型。
表1 ArcGIS 中的数据类型
基于文件的空间数据 Coverages Shapefiles 基于数据库的空间数据 Oracle Oracle with Spatial
GIS
![GIS](https://img.taocdn.com/s3/m/84d59f36ee06eff9aef80710.png)
系统设计:总体设计内容有用户需求、系统目标、总体结构、系统配置、 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经费和管理。详细设计内容有子系统设计、数据 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系统评价:就是指将运行着的系统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考察是否达到了 系统设计时所预定的总体目标、功能需求及技术和经济指标,然后对系统 效率、系统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系统的效益进行逐一审议和考 核。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设计: 输出的类型按照载体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按 输出的内容形式分类,可分为全要素地图、各类专题地图、遥感影像地图 和统计图表、数据报表等。 与常规地图相比,数字地图的优点: (1) 数字地图的存储介质是计算机磁盘、光盘等,与纸张印刷的常规地 图相比, 其信息存储量大、 体积小、 易于携带和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2) 数字地图是以空间数据反映各类地理特征,可以在计算机软件的支 持下借助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实现地图的无级缩放、漫游等显示和信 息的动态选择、查询、量算等功能。 (3) 数字地图便于与遥感信息和 GIS 空间数据相结合,实现地图的快速 更新,同时也便于多层次信息的综合表现与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一般包括数据取样、数据内插和数据精度分析等步骤。 随机取样方案:建立高成数字模型,就要生成按网格形式排列的地面点高 程。一般可以先从现有地形图的等高线上进行数据取样。取样点可以沿着
2
地性线(山脊线、山谷线、坡度变换线) ,或沿着等高线,或沿着断面线布 设。即数据点应选择在地性线的改变处,或沿等高线在方向改变的地点, 这样,数据点落在地形特征点上,能很好的控制地表形态,称为随机取样 方案。 数据内插: (1)分块内插法:分块内插法是把整个内插空间划成若干分块,并对各分 块求出各自的曲面函数来刻画曲面形态。 (2)逐点内插法:逐点内插法是以插值点为中心,定义一个局部函数去拟 合周围的数据点,数据点的范围随插值点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又称 移动去曲面法。 1) 移动拟合法: 该方法是指对每一个插值点 P 用一个多项式曲面拟合 该点附近的表面,从而计算出该点的高程值。此时,取待插值点 P 为 圆心,R 为半径的原(称为搜索圆)内各数据点来计算多项式的待定 系数。 移动拟合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确定待插值点的最小邻域范围 (搜 索圆的半径 R) ,以保证邻近数据点的数量足够计算 6 个待定系数。 2)加权平均法 3)克里金法
坐标变换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坐标变换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47713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f.png)
坐标变换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而在GIS中,坐标变换方法的应用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坐标变换方法,我们可以将不同坐标系下的地理数据进行转换,实现数据的共享与整合,为各种应用提供准确而可靠的地理空间信息。
本文将从坐标变换方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来探讨坐标变换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坐标变换方法的基本原理。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的地理数据往往采用了不同的坐标系来进行表示。
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常用的是经纬度坐标系,而地理测量中则使用地方坐标系。
当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时,就需要通过坐标变换来实现。
坐标变换方法一般分为数学变换和参数变换两种形式。
数学变换是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如线性变换、非线性变换等;参数变换则是通过给定参数进行计算,如七参数、十参数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特点来选择,并通过计算和拟合等方式获取坐标变换的参数值,以实现坐标的转换。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坐标变换方法在GIS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首先是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
由于地理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不同数据可能处于不同的坐标系下,而要进行进一步的空间分析和处理,就需要将这些数据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下。
坐标变换方法可以将数据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使得不同数据能够在同一空间参考下进行集成分析。
其次是空间数据的配准和纠正。
在GIS中,配准是指将不同数据源的地理坐标对齐,使其在空间上保持一致性;而纠正则是指根据控制点和基准数据进行误差修正,提高空间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坐标变换方法可以通过配准和纠正来实现空间数据的匹配和修正。
此外,坐标变换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地图投影的转换、地理网格的生成以及地理信息的可视化等方面,为GIS的各项功能提供了基础支持。
然而,尽管坐标变换方法在GIS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bfd8c65022aaea998f0f2c.png)
矩阵为:
[x*, y*]=[x, y]. con sin -sin con
2.几何纠正
几何纠正是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 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改正。现有的几种商业GIS 软件一般都具有仿射变换、相似变换、二次变换 等几何纠正功能。
仿射变换与相似变换相比较,前者是假设地 图印变形而引起的实际比例尺在x和y方向都不相 同,因此,具有图纸变形的纠正功能。
a0
α
O`
b0
X
坐标变换原理
式中,设 a1 = m1cosα , b1 = -m1sinα a2 = m2sinα , b2= m2cosα 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X = a 0 + a 1x + a 2y Y = b 0 + b1x + b 2y 上式中含有6个参数a0、a1、a2、b0、b1、b2, 要实现仿射变换,需要知道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对控 制点的数字化坐标及其理论值,才能求得上述6个待 定参数。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利用4个以上的点来 进行几何纠正。下面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待定参 数:
第四节
多元空间数据的融合
GIS技术经过近40年的发展和应用,已经积累 了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是,由于地理数据的多语义 性、多时空型、多吃毒性、获取手段的多样性、存 储格式的不同以及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差异等,, 导致多元数据的产生,给数据的继承和信息共享困 难。为了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特别是随因特网的 发展、数字地球的兴起和GIS应用的日益深入,多 元数据的融合已成为GIS设计者和用户的共同要求。
3.4.4 删除公共边界
第三节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多种坐标体系并存会给查询、分析带来不 便,尤其是叠加、拼图,这便引出了空间数据 的坐标转换的概念。空间数据坐标转换的实质 时间里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包 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它们是空间数据处理 的基本内容之一。
2GIS数据处理和变换
![2GIS数据处理和变换](https://img.taocdn.com/s3/m/bbb75520a5e9856a5612608a.png)
,
栅格 数据
矢量 数据
2 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
栅格 数据
矢量 数据
栅格-矢量化举例(栅格数据)
扫描图像预处理 支持彩色和二值图矢 量化
全自动和半自动矢 量化 等高线自动赋值
矢量-栅格化举例(矢量数据)
3 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
遥感图像与DEM数据的融合
遥感与GIS数据的融合
遥感图像与数字地图数据的融合; 遥感图像与DEM数据的融合; 遥感图像与地图扫描数据的融合。
区域的内插
区域的内插是研究根据一组分区的已知数据来推 求同一地区另一组分区未知数据的内插方法; 区域的内插方法可以采用: 叠置法; 比重法。
5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克里格(Kriging)内插法举例
高程数据
5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5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5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6 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
图幅数据边沿匹配的概念
图幅数据边沿匹配的任务
识别和检索相邻图幅的数据
相邻图幅边界点坐标数据的匹配
相同属性多边形公共界线的删除
连续图幅数据文件的建立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简介
六项基本功能
数据采集与编辑
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处理和变换
空间分析和统计
产品制作与显示
数据处理与变换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
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 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
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综合
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
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
1 空间数据的坐标转换
几何纠正
几何纠正是指对数字化原图数据进行的坐 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改正,以实现 与理论值的一一对应关系; 几何纠正的方法包括仿射变换、相似变换、 二次变换和高次变换等。
GIS04第四章 空间数据处理
![GIS04第四章 空间数据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997238650e52ea54189805.png)
无结点
C、 自动编辑,在给定容差内,自动求交并吻合在一起。
3)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A、 要求坐标一致,而不建立拓扑关系;如 高架桥(不需打断,直接移动) B、 不仅坐标一致,且要建立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如 道路交叉口(需要打断)
有结点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4-2 图形编辑
4)清除假结点(伪结点)
由仅有两个线目标相关联的结点成为假结点。 A B
4°取起始点上开始的,刚才所形成多边形的最后一条边作为新的起始链, 转2°;若这条链已用过两次,即已成为两个多边形的边,则转1°。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2)建立多边形的基本过程
例:
§4-1 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1°从P1开始,起始链定为P1P2,从P2点算起,P1P2最右边的链为P2P5;从P5算起, P2P5最右边 的链为P5P1,...形成的多边形为P1P2P5P1。 2°从P1开始,以P1P5为起始链,形成的多边形为P1P5P4P1。
2、在图形采集和编辑之后自动建立,其基本原理与前类似。 返回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二、多边形拓扑关系自动建立 1、链的组织
§4-1 拓扑关系的自动建立
1)找出在链的中间相交的情况,自动切成新链; 2)把链按一定顺序存储,并把链按顺序编号。
2、结点匹配 1) 把一定限差内的链的端点作为一个结点,其坐标值取 多个端点的平均值。 2)对结点顺序编号。
§4-2 图形编辑
简化为:
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
3、面的捕捉
§4-2 图形编辑
实际上就是判断光标点S(x,y)是否在多边形内,若在多边形内则说明捕捉到。 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的算法主要有垂线法或转角法。 垂线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光标点引垂线(实际上可以是任意方向的射线),计算 与多边形的交点个数。 若交点个数为奇数则说明该点在多边形内;若交点个数为偶数,则该点在多 边形外。
GIS中的坐标系定义与转换
![GIS中的坐标系定义与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673a4906cc175527072208cd.png)
GIS中的坐标系定义与转换摘要:自“Mapinfo上的GIS系统开发”一文在计算机世界网上刊登后,有好几位读者向我询问坐标系定义与转换方面的问题,问题可归结为(1)地图在Mapinfo上显示得很好,但在MapX中却显示不出来或显示得不对;(2)GPS定位得到的WGS84坐标怎么往北京54坐标地图上转。
这些问题也是曾经困惑我的问题,在此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及经验,供各位读者参考,也希望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能给予纠正及补充。
关键词:GIS 坐标系定义转换自“Mapi nfo上的GIS系统开发”一文在计算机世界网上刊登后,有好几位读者向我询问坐标系定义与转换方面的问题,问题可归结为(1)地图在Mapinfo上显示得很好,但在MapX中却显示不出来或显示得不对;(2)GPS定位得到的WGS84坐标怎么往北京54坐标地图上转。
这些问题也是曾经困惑我的问题,在此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及经验,供各位读者参考,也希望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能给予纠正及补充。
1. 椭球体、基准面及地图投影GIS中的坐标系定义是GIS系统的基础,正确定义GIS系统的坐标系非常重要。
GIS中的坐标系定义由基准面和地图投影两组参数确定,而基准面的定义则由特定椭球体及其对应的转换参数确定,因此欲正确定义GIS系统坐标系,首先必须弄清地球椭球体(Ellipsoid)、大地基准面(Datum)及地图投影(Projection)三者的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我们通常称谓的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实际上指的是我国的两个大地基准面。
我国参照前苏联从1953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建立了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1978年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1975地球椭球体建立了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目前大地测量基本上仍以北京54坐标系作为参照,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之间的转换可查阅国家测绘局公布的对照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1)熟悉并认识ArcMap 图形用户操作界面。
2)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3)掌握一些专用术语。
4)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5)掌握GIS两中基本简单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6)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在以前学习Mapinfo的基础上,掌握图层的基本用法。
二、实验准备1.在计算机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驱动器,并建立一个目录,如在D:\下建立一个名为GIS 的目录,即D:\GIS\(为与其它同学区别,所建目录也可以加上你名字的字母,如D:\lfchGIS\) ,该目录为后期的工作空间,除软件自带的数据外,以后所有实习提供的数据都存放在该目录下。
2.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9.x 。
3.资料准备:Redlands市土地利用及街区矢量数据4.知识准备:(1)理解GIS的三种角度1) GIS就是空间数据库:GIS 是一个包含了用于表达通用GIS 数据模型(要素、栅格、拓扑、网络等等)的数据集的空间数据库。
2)GIS就是地图:从空间可视化的角度看:GIS 是一套智能地图,同时也是用于显示地表上的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视图。
底层的地理信息可以用各种地图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这些表现方式可以被构建成“数据库的窗口”,来支持查询、分析和信息编辑。
3) GIS是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工具集:从空间处理的角度看,GIS 是一套用来从现有的数据集获取新数据集的信息转换工具。
这些空间处理功能从已有数据集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最终将结果导入到数据集中。
(2)主要原理:查询数据(两种最基本的查询)根据位置查询要素属性或通过属性来查询要素的功能是每个桌面GIS 软件必须提供的功能。
查询,通常是通过语句或表达式来定义的,用以在从地图上及数据库中选择要素。
最普通的GIS 查询就是确定在指定的位置有什么。
在这类查询中,用户知道他感兴趣的要素的位置,但是想进一步了解与之相关的特征。
在GIS 中,这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地图显示区中的地理要素与它们的属性(描述性的特征) 是相互关联的,属性信息是存储在数据库中的。
1三、实验内容与主要过程第1步启动ArcMap启动ArcMap。
执行菜单命令:开始>>所有程序>> ArcGIS>> ArcMap当出现ArcMap 对话框时,点击“A new empty map ”单选按钮,然后点击OK确定。
你现在将可以看到ArcMap 的操作界面第2步检查要素图层执行菜单命令File>>Open上面地图文档Redlands打开后, 你会看到加州Redlands 市的地图。
地图显示以图层表示的几种地理要素。
一个图层表示某种专题信息。
在ArcMap 窗口的左边区域称为图层控制面板(TOC),它显示的是图层列表。
窗口的右边区域显示的是图层控制面板中各图层的图形内容。
例如, 所有Donut Shops是点要素(以房屋符号表示) 且被组合成名为Donut Shops图层。
名为Land use的图层表示Redlands市土地利用现状,在这个图层中,根据多边形的地类将其组合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多边形。
第3步显示其它图层在地图中显示其它图层,Railroads、Streets、及ESRI的位置。
选中Railroads图层旁边的检查框. Redlands 市的铁路就会显示在图中。
.现在,选中Streets 旁边的检查框就可以显示Redlands 市的街道。
下面即是所有图层除ESRI全部被选中的界面:第4步查询地理要素在ArcMap 中,通过在地图显示区点击某个要素你就可以查询其属性,了解它是什么东西。
首先,你应放大地图,这样你更清楚地查看单个的要素。
你可以使用一个先前创建的书签,这个书签存储着包含ESRI和附近街道的地理区域。
执行菜单命令“View”>>“Bookmarks”>>“ESRI”,当前显示区就被调整到书签ESRI所定义的区域。
注意到,现在所有街道根据其名称显示了标注信息,你可以很容易找到ESRI 所处的位置。
地图文档的创建已决定了街道及ESRI 的标注信息只在某个特定的比例尺范围才显示出来,在这个比例尺下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
在“工具”(Tools)工具栏上,点击查询按钮,在表示纽约街道(名为New York)的线要素上点击(就在街道名左边的红色线段)。
查询结果窗口打开并显示数据库中名为New York的街道的所有属性。
你可能需要将查询结果窗口放大,才能看到所有的属性。
你可以"闪烁显示" 被查询的要素以观察它在地图中所处的区域。
为方便查看,将查询结果窗口移到不碍眼的位置,这样你可以同时看到这个要素在地图上的位置。
查询结果窗口的左边,点击New York (街道的名称) ,这时,可以观察到这个要素在地图中“闪现”。
从“图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所有图层”,然后在图上再次点击代表“New York”的那条街道。
查询结果窗口现在包含了“Land use”图层中与选中的街道相交的地块。
在查询结果窗口的左边区域,点Land use左边的加号(+), 然后点击第一个要素(可能会列出不只一个要素)。
这样,选定地块的所有属性都会显示出来。
通过在显示区内点击,可以继续查询其它的要素。
.点击“查询结果窗口”右上角的"X" 结束查询。
第5步检查其它属性信息在你浏览显示在图层列表(TOC)中某些图层的属性信息之前,你要重置ArcMap 地图文档的显示区域为原来的显示区域。
执行菜单命令“View”>>“BOOKmark”>>“Original”。
地图显示区将显示这些图层:Donut Shops, Railroads, Streets, 及Land Use.在图层列表(TOC)中,选中Railroads然后点击右键执行“Open Attribute Table”命令。
这时会显示与“Railroads”图层相关的属性表窗口。
这个表中的每一行是一个记录,每个记录表示“Railroads”图层中的一个要素。
同样的方法,查看图层-Donut Shops, Land Use的属性表。
这里我就不一一打开这些属性表了。
注意到每个要素(记录) 有一个属性(字段)-LU_ABV,它是记录的是地类代码(土地类型的缩写) 。
在地图中,就是根据这个属性字段的值来确定每个地块的渲染方式的。
这里我就不一一打开这些属性表了。
完成后关闭属性表。
第6步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地图提示以文本方式显示某个要素的某一属性,当你保持将鼠标放在某个要素之上时,将会显示地图提示。
使用地图提示是获取指定要素属性信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式。
将鼠标指针停留在代表圈饼点位置的一个符号的中心位置,可以显示圈饼点的名称。
你可以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设置,地图提示信息来自于数据表中的哪一个字段。
在图层列表中(TOC), 右键点击图层-Donut Shops 的名字,然后点击“属性”命令。
在出现的属性对话框中,点击“Fields”选项页。
通过设置主显示字段来设定地图提示信息的对应字段。
你可以指定任一个属性字段作为地图提示字段。
默认情况下,ArcGIS 使用字段“Name”作为地图提示字段。
你可以改变为其它的字段。
在主显示字段下拉列表框中,选中字段:Address。
上面就是点击OK 按钮关闭图层属性对话框。
将鼠标保持在图层-Donut Shops 中的任意一个要素之上。
这个要素的“Address”就为作为地图提示信息显示出来的界面。
第7步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现在,图层-Streets 是以单一符号进行渲染,每个要素都是同一种符号。
你可以根据要素的属性来设置不同的渲染方式。
首先,在图层列表(TOC)中反选Land use 边上的检查框(将√去掉),从而关闭图层LandUse 的显示。
然后右键点击图层-Streets,点“属性”菜单命令。
在出现的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Symbology”选项页。
在对话框的左边区域,有地图渲染方式列表。
点击“Categories”,依次点击“Unique Values”。
在“Value Field”下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字段“CLASS”点击按钮“ADD ALL VALUES”。
点击按钮“应用”(Apply),先不要击点“确定”,移动图层属性对话框到不碍眼的位置,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地图的显示发生了变化。
现在,图层-streets 就以会根据属性字段-CLASS的取值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第8步根据属性选择要素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的渲染方式列表中,点“要素”,然后点“确定”按钮,恢复原先的渲染方式和显示风格。
在这一步中,你将要选择及定位”I0TH “.在图层列表(TOC)中,反选图层―Railroads 边上的检查框,关闭这个图层。
因为下面的操作不需要显示这个图层。
执行菜单命令<Selection>-> <Select by attributes>。
在属性选择对话框中,你可以构造一个查询条件构造表达式:Select * From Street WHERE“STR_NAME”=“I0TH”,选中的要素将会在属性表及地图中高亮显示。
具体操作如下:在图层下拉列表中,选择Streets。
在方法下拉列表中,确定“创建一个新的选择集”被选中,在字段列表中,调整滚动条,双击“STR_NAME”。
然后,点击“=”按钮。
再点击“Unique value”按钮,在“Unique value”列表框中,找到“I0TH”后双击。
点击“Apply”按钮。
将“Select by attributes”对话框移开,这样,你将可以方便地看到地图显示效果。
注意:在地图显示区中属性为“I 10 ”的第10号州际公路被高亮显示。
选中的这些线段是第10 号州际公路的组成部分。
关闭“属性选择对话框”。
第9步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现在你将选择处于距10 号州际公路1000 米范围内的所有油炸圈饼店,执行菜单命令“Slection”>>“slect by location”。
在“位置选择”对话框中,对过选择操作,形成如下的一个表达式,“我想要从图层——Donut Shops 中选择要素,这些要素位于距图层――Street 中被选中的要素1000米的区域内”。
选中检查框“对要素进行缓冲区操作”,缓冲距离设为1470 米。
点“Apply”按钮,点“Close”按钮。
这时,在地图显示区中,处于沿10 号州际公路1470 米缓冲区范围内的油炸圈饼点就会被高亮显示。
13在图层列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Donut Shops ,然后点“Open attribute table”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