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误差的分析及改进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研究 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目的1.研究LRC 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2.通过实验认识LRC 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 二.仪器及用具DH4503RLC 电路实验仪 电阻箱 数字储存示波器 导线三.实验原理LRC 串联电路如图3.12-1所示.若交流电源U S 的电压为U ,角频率为ω,各元件的阻抗分别为则串联电路的总阻抗为串联电路的电流为式中电流有效值为电流与电压间的位相差为它是频率的函数,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如图3.12-2所示.电路中各元件电压有效值分别为C j Z L j Z R Z C L R ωω1===)112.3()1(--+=C L j R Z ωω)212.3()1(-=-+==••ϕωωj Ie C L j R Z I UU )312.3()1(22--+==C L R U Z U I ωω)412.3(1arctan --=RC L ωωϕ)512.3()1(22--+==CL R R RI U R ωω)612.3()1(22--+==U C L R LLI U Lωωωω)712.3()1(1122--+==U CL R C I CU C ωωωω图3.12-1/π-/π图3.12-2(3.12-5)和(3.12-6),(3.12-7) 式可知,U R ,U L 和U C 随频率变化关系如图3.12-3所示.(3.12-5),(3.12-6)和(3.12-7)式反映元件R 、L 和C 的幅频特性,当时,ϕ=0,即电流与电压同位相,这种情况称为串联谐振,此时的角频率称为谐振角频率,并以ω0表示,则有从图3.12-2和图3.12-3可见,当发生谐振时,U R 和I 有极大值,而U L 和U C 的极大值都不出现在谐振点,它们极大值U LM 和U CM 对应的角频率分别为0(3.1211)C ωω==-式中Q 为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如果满足21>Q ,可得相应的极大值分别为电流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即电流频率响应曲线(如图3.12-5所示)也称谐振曲线.为了分析电路的频率特性.将(3.12-3)式作如下变换)912.3(10-=LCω)1012.3(2111220222--=-=ωωQ C R LC L )1312.3(411142222LM --=-=Q QL Q U Q U )1412.3(4112CM --=Q QUU 22)1()I(CL R Uωωω-+=)812.3(1-=L Cωω(a) 图3.12-3从而得到此式表明,电流比I /I 0由频率比ω/ω0及品质因数Q 决定.谐振时ω/ω0,I /I 0=1,而在失谐时ω/ω0≠1, I /I 0<1.由图3.12-5(b )可见,在L 、C 一定的情况下,R 越小,串联电路的Q 值越大,谐振曲线就越尖锐.Q 值较高时, ω稍偏离ω0.电抗就有很大增加,阻抗也随之很快增加,因而使电流从谐振时的最大值急剧地下降,所以Q 值越高,曲线越尖锐,称电路的选择性越好.为了定量地衡量电路的选择性,通常取曲线上两半功率点(即在210=I I 处)间的频率宽度为“通频带宽度”,简称带宽如图3.12-5所示,用来表明电路的频率选择性的优劣.由(3.12-17)式可知,当210=I I 时,Q 100±=-ωωωω,若令解(3.12-18)和(3.12-19)式,得200002)(CL R U ωωωωωω-+=20022)( ωωωωρ-+=R U2002)(1ωωωω-+=Q R U20020)(1 ωωωω-+=Q I 20020)(Q 11ωωωω-+=I I )1812.3(11001--=-Q ωωωω)1912.3(12002-=-Qωωωω(a) (b )图3.12-5所以带宽为 可见,Q 值越大,带宽∆ω越小,谐振曲线越尖锐,电路的频率选择性就好.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计算电路参数(1)根据自己选定的电感L 值,用(3.12-9)式计算谐振频率f 0=2kHz 时,RLC 串联电路的电容C 的值,然后根据(3.12-12)式计算品质因数Q =2和Q =5时电阻R 的值.2.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电路如图3.12-6连接电路,r 为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C 为电容箱,R 为电阻箱,U S 为音频信号发生器.(2)Q=5,调节好相应的R , 将数字储存示波器接在电阻R 两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由低逐渐变高(注意要维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不变),读出示波器电压值,并记录。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研究实验报告摘要本研究讨论了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
串联电路的最大谐振频率和最小谐振频率通过实验测量,通过电路计算来验证。
特性曲线的形状是理论测量的结果一致的,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结果表明,当阻抗器的电阻值增加时,最大和最小谐振频率比较稳定。
关键词: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实验测量;计算验证;特性曲线1 引言RLC串联电路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高阻抗电源和测量电路,它由电阻R、电感L及电容C三个元件组成,是用于测量谐振特性最常见的电路之一。
由于谐振特性及其相关特性与RLC串联电路的参数密切相关,所以要准确测量谐振特性,就必须对这三个基本元件的各种特性进行准确的测试和验证。
本文将对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进行测量和验证,以分析其特性表现,以作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
2 电路实验RLC串联电路的实验图如图1所示,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三个元件组成。
示波器用来测量RLC串联电路中交流电压的波形变化,正弦波发生器用来产生一定的输出电压,可改变频率来测量最大、最小谐振频率的值,而变阻器用来改变RLC串联电路的电阻R的电阻值,可分析子图形1中电感L、电容C外部给定的谐振频率。
实验采用正弦波发生器输出不同频率信号,对RLC串联电路中U-V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波形,当变阻器的电阻值一定时,随着输出电压频率变化而变化。
当输出电压频率与RLC电路谐振频率相符时,其输出电压有更显著的波动,电源从高频到低频,以及由低频到高频,都能够找到一个共振的频率值,这个值分别是最大谐振频率和最小谐振频率。
3 结果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阻抗器电阻值的改变,最大谐振频率和最小谐振频率也有所变化,而在不同的电阻值上,谐振频率的变化幅度都很小。
比较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的结果,证明了实验测量的准确性。
可以发现,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的特性曲线基本构成一致,并且越靠近频率值越接近,证明了谐振特性的实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探究在不同频率下电压、电流和相位的变化规律,加深对谐振电路的理解。
实验原理:rlc串联谐振电路是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串联而成的电路。
在谐振频率下,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大小相等,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将达到最大值。
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为f=1/(2π√(LC))。
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电压和电流呈正弦关系。
实验仪器:1. 信号发生器。
2. 电压表。
3. 电流表。
4. 电阻箱。
5. 电感。
6. 电容。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3. 记录数据并绘制电压、电流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图。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逐渐接近谐振频率时,电路中的电压呈现出明显的增大趋势,最后达到最大值。
2. 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中的电流也达到最大值,且电压和电流的相位相同。
3. 在谐振频率上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均呈现出振荡变化,但相位差逐渐增大。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当频率接近谐振频率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都会达到最大值。
2. 在谐振频率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相位相同,呈正弦关系。
3. 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与电感和电容的数值有关,频率与电感成反比,与电容成正比。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随频率变化的规律,验证了谐振电路的谐振特性。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在实验中使用信号发生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本次实验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电路谐振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实验方法的改进
足测量要求 。 下面用具体的实验数据来说明 : 取 L = 0. 1 H , C = 0. 05 μF , R = 500 Ω ,信号源的输出电压保证在 各种频率测量时都是有效值 1000 mv。实验时从 1400Hz到 3000Hz依次改变频率 ,测量对应的 UR 、 ULC 值 。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数据如表 1 所示 :
U R (ω) = R
2 [2]
R + (ωL | ωL - Nhomakorabea1
U )
2
( 1)
ωC
ULC (ω) =
2
1 | ωC 1
U )
2
( 2)
R + (ωL -
ωC
( 2 )两式分别对 ω求导得到 ( 3 ) 、 ( 4 )式 : 将 ( 1)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 ′ ′ 的电压几乎相等 。而 ULC (ω)在 f0 处为 ULC (ω) = ±(L + 2 ) I (ω) ,它是不等于零且绝对值比较大 ,也 ωC 就是说 ULC在谐振点 f0 附近的 Δf内仍有较大的变化 ,用一般的仪器较为容易测出 ULC的最小值 ,从而准
确地测出谐振频率 f0 。 从物理意义上看 , UR 在谐振时最大 ,在 f0 附近是一个较大的 UR 值加上一个较小的 ΔUR 值 ,一般实 验仪器变化不太明显 ,要较为准确的测出最大值是不容易的 。而 ULC在谐振时 Um in是很小的 ,其变化率
RLC串联谐振实验的改进
刀九 恕不再 绘 出
,
图 3
谐 振 曲线
实验结果的分 析
6
。
l
由 实 验 谐振 曲线 与理论 谐 振 曲 线 比 较 可 以 看 出 在 谐 振 点符 合较好 在 其余 各点
,
,
,
,
,
实验 曲线 向左 有些偏 移 差)
6
,
这是 由 于 讯 号 发生 器 频 率误差 引起 的 ( 频 率 读数 有 一 个 固定 偏 电 阻端 电压 U a 为 (表 1 )
卷
所 用 元 件参数
电 感 器 自制 ) 原 标 注 参数为 L 8 流参 数测试法 ) 重 测为石 、 . 02
。
2
,
二
, :
0 2 . 9
=
o
.
H (几
,
二
Zo
拍
,
6 2
4 9
0Q ,
8 o Q ( 测试条 件为 5 0 0 H: 交 (测 试 条 件为 w Q J 一 1型 精 密 万
.
,
用 电桥
,
电路 教 学 中厂 除 应 重 视 理 论 讲 述 外
都 把 串联 谐 振作 为 重 要 的 实 验 内 容 之
,
。
,
仔 细 研 究 现 行 的几 本 实验 指 导 书
。
就 会发 现
理 论 部分 仔 细 而 完 整
实际 部
分 便显得 不 足
虽 可 作 出 一 般 的谐 振 曲线
,
但 不 能 与 理 论 曲线 加 以 对 比 ( 因 对 电感 器 导
I一 7 3 1一 2 0
1 90
。
偏5 0
4一 0 0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思考题引言:RLC串联谐振电路是电路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值、电感器的电感值以及电阻器的阻值,可以观察到电路的谐振现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探究了电容值、电感值以及电阻值对谐振频率和幅值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搭建了RLC串联谐振电路,并通过信号发生器提供输入信号,示波器来观察电路的输出。
我们先固定电容值和电感值,只改变电阻值,观察谐振频率和幅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阻值增大时,谐振频率减小,幅值也减小。
这是因为电阻值的增加导致电路的能量损耗增加,使得电路的谐振频率降低,同时幅值也减小。
接下来,我们固定电容值和电阻值,只改变电感值,观察谐振频率和幅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感值增大时,谐振频率减小,幅值增大。
这是因为电感值的增加导致电路的响应速度变慢,使得电路的谐振频率降低,同时幅值增大。
最后,我们固定电感值和电阻值,只改变电容值,观察谐振频率和幅值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容值增大时,谐振频率增大,幅值减小。
这是因为电容值的增加导致电路的响应速度变快,使得电路的谐振频率增大,同时幅值减小。
二、问题与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注意到实验中的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都是理想元件,没有考虑到实际电路中的损耗和非线性。
这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更准确地研究RLC串联谐振电路,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实际元件,并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其次,我们思考了电路的谐振现象背后的原理。
谐振是指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在特定频率下达到最大值的现象。
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能量交换导致了谐振的发生。
当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能量交换达到平衡时,电路达到谐振状态。
因此,电容值、电感值以及电阻值的改变都会影响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幅值。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结论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结论以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结论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研究实验结论:rlc串联谐振电路是一种能够在特定频率下实现电压最大化的电路。
通过对该电路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谐振频率的确定: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电容器的电容值和电感器的电感值,观察到当电容和电感的值满足一定关系时,电路会在特定频率下发生谐振现象。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得到谐振频率的数值,从而确定谐振频率的计算公式。
2. 电压的最大化:在谐振频率下,串联谐振电路的电压会达到最大值。
这是因为在该频率下,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大小相等且相互抵消,使电路的总阻抗最小化。
因此,电压信号能够充分通过电路而不受阻碍,导致电压最大化。
3. 相位差的变化: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串联谐振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存在相位差。
在低于谐振频率时,电流超前于电压;而在高于谐振频率时,电压超前于电流。
这是由于电感和电容的阻抗特性导致的。
在谐振频率时,相位差为零,电流与电压同相。
4. 能量损耗的存在: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串联谐振电路存在能量损耗的现象。
这是由于电阻的存在导致的,电阻会消耗电路中的能量并产生热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电路中的能量损耗问题,以避免电路的过热或其他损坏情况的发生。
通过对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我们得出了谐振频率的确定、电压最大化、相位差的变化以及能量损耗的存在等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谐振电路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因此,在电路设计和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结论来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的性能和效率。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报告
RLC串联谐振电路。
实验报告新疆大学实习,实训,报告实习,实训,名称: 电路EDA课程设计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指导教师: 李劲报告人 ,学号,:时间: 2012-6-201实习主要内容:1.自主设计电路设计并进行模拟仿真。
2.设计的题目有基尔霍夫定律~RLC串联谐振电路~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
3.在完成设计后进行电脑multisim软件的仿真分析。
4.在分析误差后进行报告的书写。
主要收获体会与存在的问题:1. 在设计电路时遇到有一些困难~不能很好的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设计中去~另外设计的电路无法易行。
2. 对仿真软件不够了解~在仿真过程中~出现了找不到所需元件或修改数据的麻烦~还有再加上没有经验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细节遗漏问题。
3. 在计算数据时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导致在计算选取数据时不够有技巧~出现运算麻烦。
4. 在仿真实验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麻烦~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知识~首先自己动手设计仿真分析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其次~对电路的一些知识有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加深了自己的掌握,再就是对multisim仿真软件的认识更为广泛~并在使用方面更为熟练。
5.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更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知识。
也可以说不仅说不仅固了我的文化知识~而且激发了我学习与创新的兴趣~更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备注:2Multisim软件的介绍1. 基本介绍。
Multisim 2001 提供了多种工具栏,并一层次化的模式加以管理,用户可以通过View菜单中的选项方便的将顶层的工具栏打开或关闭,再通过顶层工具栏中的按钮来管理和控制下层的工具栏。
通过工具栏,用户可以方便直接的使用软件的各项功能。
顶层的工具栏有:Standard 工具栏, Design工具栏, Zoom工具栏, Simulation工具栏。
2. 简单功能介绍2.1Standard工具栏包含了常见的文件操作和编制操作2.2Design工具栏作为设计工具栏是Multisim的核心工具栏,通过对该工作栏按钮的操作可以完成对电路从设计到分析的全部工作,其中的按钮可以直接开关下层的工具栏:Component中的MultisimMaster工具栏, Instrument 工具栏1. 作为元器件(Component)工具栏中的一项,可以在 Design工具栏中通过按钮来开关 MultisimMaster工具栏。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误差的分析及改进
RLC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误差的分析及改进一、摘要:从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方程分析出发,推导了电路在谐振状态下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输入阻抗,并且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创建RLC 串联谐振电路,利用其虚拟仪表和仿真分析,分别用测量及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它的理论根据。
其结果表明了仿真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为仿真分析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二、关键词:RLC;串联;谐振电路;三、引言谐振现象是正弦稳态电路的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
通常,谐振电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按照其原件的连接形式可分为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和耦合谐振电路等。
由于谐振电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通信与电子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串联谐振时电感电压或电容电压大于激励电压的现象,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获得了有效的应用,例如当无线电广播或电视接收机调谐在某个频率或频带上时,就可使该频率或频带内的信号特别增强,而把其他频率或频带内的信号滤去,这种性能即称为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所以研究串联谐振有重要的意义。
在含有电感L 、电容C 和电阻R 的串联谐振电路中,需要研究在不同频率正弦激励下响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即频率特性。
Multisim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原理图的捕获、电路分析、电路仿真、仿真仪器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其数量众多的元件数据库、标准化仿真仪器、直观界面、简洁明了的操作、强大的分析测试、可信的测试结果都为众多的电子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研发时间。
四、正文(1)实验目的: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理解电路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和其测定方法。
4.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2)实验原理: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能使电路发生谐振。
该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ω的函数:Z=R+j(ωL-1/ωC)当ωL-1/ωC=0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RLC串联谐振电路引言:RLC串联谐振电路是电工学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它由电感器(L)、电容器(C)和电阻器(R)组成。
在特定的频率下,串联谐振电路能够表现出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和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RLC串联谐振电路并进行实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其特性和应用。
一、实验装置与原理1.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电感器、电容器、电阻器、示波器、万用表等。
2. 实验原理:RLC串联谐振电路是由电感器、电容器和电阻器依次连接而成。
当电路中的电感、电容和电阻分别为L、C和R时,串联谐振电路的共振频率f0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f0 = 1 / (2π√(LC))二、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按照串联谐振电路的连接方式,将电感器、电容器和电阻器依次连接起来。
2. 调节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电路中,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之逐渐接近共振频率f0。
3. 观察示波器波形:将示波器连接到电路中,调节示波器的设置,观察电路中的电压波形。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接近共振频率f0时,示波器上的波形将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
4. 测量电压和电流: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分别测量电感器、电容器和电阻器上的电压和电流数值。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数据,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 共振频率: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我们计算得到了串联谐振电路的共振频率f0。
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波形分析: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在共振频率f0附近,电压波形呈现出明显的共振现象。
这是因为在共振频率下,电感器和电容器的阻抗相互抵消,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
3.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通过测量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数值,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等相关参数。
四、实验应用与展望RLC串联谐振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1. 滤波器:串联谐振电路可以用作滤波器,通过调节频率可以选择性地滤除或通过特定频率的信号。
实验二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二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实验方法测试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2.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二、实验仪器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函数信号发生器NW1613C 12 双踪示波器EW6502 13 交流毫伏表SH2172 14 电路原理实验箱KHDL-3 1 实验电路中的电感L=30mH三、实验原理1.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幅频特点在图7-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的频率f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而变。
取电路电流I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 i维持不变时,在不同信号频率的激励下,测出电阻R两端电压U o 之值,则I=U o/R,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I为纵坐标,绘出光滑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亦称为电流谐振曲线,如图7-2所示。
图7-1 RLC串联谐振电路图7-2 电流谐振曲线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相频特性RLC串联电路中,电路的阻抗角为φ=arct an(X / R)=arctan[(ωL-ωc-1)/ R],相频特性曲线如图7-3所示。
图中当f<f o时,电路阻抗呈容性,当f >f o时,电路阻抗呈感性。
图7-3 相频特性曲线3.电路品质因数Q(1) 图7-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的电流21)2+=ωUI i-RLωC(当ωC= 1 /ωL时,电路发生谐振,谐振角频率为ω0= 1 /(LC)1/2,谐振频率为f = f0 = 1 / [2π(LC)1/2]。
此时电阻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U i 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I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 i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U i=U R0=U o,U L0=U C0=QU i,式中的Q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其理论计算公式为:RCRLQ 001ωω==(2) Q 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一:公式法。
根据公式Q = U L0 / U i = U C0 / U i 测定,其中U L0与U C0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C 和电感线圈L 上的电压。
实验八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掌握实验方法
03
学习使用相关实验仪器,掌握测量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的方法。
实验背景
串联谐振电路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交流电源的频率等于电路的固有频 率时,电路发生谐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 且电感与电容的电压相等、相位相反。
谐振条件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条件为ω0=1/√LC,其中ω0为电路的 固有频率,L为电感,C为电容。当电源频率等于ω0时, 电路发生谐振。
数据分析方法论述
01
02
03
时域分析
通过观察电压、电流波形, 分析电路的谐振状态及阻 尼情况。
频域分析
利用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 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研究 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参数扫描分析
改变电路元件参数,观察 电路性能的变化规律,进 一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结果讨论及意义解读
1 2
谐振频率与元件参数关系
录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波形。
当观察到波形幅度最大时,此时 的信号频率即为谐振频率fr。记
录该频率值。
根据谐振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值,计算品质因数Q值。Q值计 算公式为:Q=ω0L/R,其中ω0
为谐振角频率。
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谐振曲线, 观察谐振频率fr与电路元件参 数R、L、C之间的关系。
05 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措施
误差来源分析
元件参数误差
仪器精度误差
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的实际值与标称 值之间存在差异,导致谐振频率和品质因 数等参数的测量误差。
实验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信 号发生器等)本身存在一定的精度误差, 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环境因素误差
操作误差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会对元件参 数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测量误差。
实验报告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报告祝金华 PB 实验题目:R 、L 、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目的: 1. 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 、L 、C 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2. 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 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实验原理 1. 在图1所示的R 、L 、C 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U i 的频率 f 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 而变; 取电阻R 上的电压U O 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 i 的幅值维持不变时, 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 O 之值,然后以f 为横坐标,以U O 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2所示;图22. 在f =fo =LCπ21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X L=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U i 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 i 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 U i =U R =U O ,U L =U c =QU i ,式中的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3. 电路品质因数Q 值的两种测量方法 一是根据公式Q =oCU U 测定,U c 为谐振时电容器C 上的电压电感上的电压无法测量,故不考虑Q=oLU U 测定 ;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 =f2-f1,再根据Q =12f f f O-求出Q 值;式中f o 为谐振频率,f 2和f 1是失谐时, 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最大值U 0102Li图 1的2/1 =倍时的上、下频率点;Q 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预习思考题1. 根据实验线路板给出的元件参数值,估算电路的谐振频率;L=30mH fo =LCπ21=1/2×π631001.01030--⨯⨯⨯=2. 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R 的数值是否影响谐振频率值改变频率f,电感L,电容C 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R 的数值不会影响谐振频率值; 3. 如何判别电路是否发生谐振测试谐振点的方案有哪些 4.判断:电容与电感的电压相等时,电路此时发生谐振;U i 与U 0相位相同时此时发生谐振;U i 与U 0大小相等时电路发生谐振; 测量:理论计算,f=1/2π√LC;仪表测量此时电流频率;4.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为什么输入电压不能太大, 如果信号源给出3V 的电压,电路谐振时,用交流毫伏表测U L 和U C ,应该选择用多大的量限输入电压过大,L 、C 器件两端的电压远高于信号源电压;应该选用最大量程 ; 5. 要提高R 、L 、C 串联电路的品质因数,电路参数应如何改变减小R,增大L,同时等比例缩小C; 6. 本实验在谐振时,对应的U L 与U C 是否相等如有差异,原因何在7.U L ,U C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在谐振点L,C 的阻抗相等,二者阻抗方向相反;实验设备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双踪示波器,频率计,谐振电路实验电路板 实验内容1. 利用HE-15实验箱上的“R 、L 、C 串联谐振电路”,按图3组成监视、测量电路;选C 1=μF;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 用示波器监视信号源输出;令信号源输出电压U i =3V ,并保持不变;图 32. 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其方法是,将毫伏表接在R200Ω两端,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当Uo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并测量U C与U L之值注意及时更换毫伏表的量限;3. 在谐振点两侧,按频率递增或递减300Hz或500KHz,依次各取8 个测量点,逐点测出②U i=3v, C=μF, R=200Ω, f o= , f2-f1= , Q==数据处理1. 根据测量数据,绘出不同Q值时三条幅频特性曲线,即:U O=UfU c=Uf2. 计算出通频带与Q 值根据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频率的记录,可得f 0=③ f 2-f 1= , Q== ②Q=U C /U 0==实验总结和误差分析对两种不同的测Q 值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第一种方法测量出的Q 值偏大,由公式Q=12f f f O-计算时,由于实验仪器精度并不是非常小,存在一定的仪器误差和读数误差,f 0课确定范围较大,且由图像读数f 1,f 2也不是非常精确,不确定度较大;第二种方法测量Q 值时,由于频率在一定范围内电阻电压保持最大值,无法精确确定f 0,导致U 0、U C 可选范围增大,Q 值可取值增多;谐振时,比较输出电压U O 与输入电压U i 是否相等 试分析原因;不相等,电感并不是理想电感,存在电阻,导线存在电阻,消耗电压;通过本次实验,总结、归纳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①在f =fo =LCπ21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为谐振频率时,X L=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等于电阻阻值;②在输入电压U i 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 i 同相位; ③电阻电压也达到最大值;④电感和电容的电压也达到最大,且是反相位;心得体会及其它1. 第一次做电工实验,对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存在疑问,应该主动预先预习,了解相关知识;2. 电压的测量问题中,应该考虑向电路接入毫伏表对电路的影响,注意各个表笔接地端是否产生短路3. 对于实验安全,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听从老师的安排,不随意行动;4. 信号发射器关于频率的调节,应该先粗调,后细调;。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报告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研究一、摘要:从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方程分析出发,推导了电路在谐振状态下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输入阻抗,并且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创建RLC 串联谐振电路,利用其虚拟仪表和仿真分析,分别用测量及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它的理论根据。
其结果表明了仿真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为仿真分析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二、关键词:RLC;串联;谐振电路;三、引言谐振现象是正弦稳态电路的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
通常,谐振电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按照其原件的连接形式可分为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和耦合谐振电路等。
由于谐振电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通信与电子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串联谐振时电感电压或电容电压大于激励电压的现象,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获得了有效的应用,例如当无线电广播或电视接收机调谐在某个频率或频带上时,就可使该频率或频带内的信号特别增强,而把其他频率或频带内的信号滤去,这种性能即称为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所以研究串联谐振有重要的意义。
在含有电感L 、电容C 和电阻R 的串联谐振电路中,需要研究在不同频率正弦激励下响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即频率特性。
Multisim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原理图的捕获、电路分析、电路仿真、仿真仪器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其数量众多的元件数据库、标准化仿真仪器、直观界面、简洁明了的操作、强大的分析测试、可信的测试结果都为众多的电子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研发时间。
四、正文(1)实验目的: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理解电路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和其测定方法。
4.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2)实验原理: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能使电路发生谐振。
该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ω的函数:Z=R+j(ωL-1/ωC)当ωL-1/ωC=0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实验十四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CRU 图16-1实验十四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通频带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2.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不同Q 值下的幅频特性曲线。
3.熟练使用信号源、频率计和交流毫伏表。
二.原理说明在图16—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1(j CL R Z ωω-+=, 当CL ωω1=时,Z =R ,U与I 同相,电路发生串联谐振,谐振角频率LC10=ω,谐振频率LCf π210=。
在图16-1电路中,若U 为激励信号,RU 为响应 信号,其幅频特性曲线如图16-2所示,在f=f0时,A =1,U R =U ,f≠f0时,U R <U ,呈带通特性。
A =0.707,即U R =0.707U 所对应的两个频率fL 和fh为下限频率和上限频率,fh-fL 为通频带。
通频带的宽窄与电阻R 有关,不同电阻值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16-3所示。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U R =U ,U L =U C =Q U ,Q 称为品质因数,与电路的参数R 、L 、C 有关。
Q值越大,幅频特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在本实验中,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U 、U R 、U L 、U C ,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并根据L h f f f -=∆计算出通频带,根据Q U U U UL C==或A f0f L f h 1707.0图16-2A f1707.00图16-3Lh 0f f f Q -=计算出品质因数,三.实验设备1.信号源(含频率计); 2.交流毫伏表; 3.MEEL -05组件。
四.实验内容1.按图16-4组成监视、测量电路。
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令其输出有效值为1V ,并保持不变。
图中 L =9mH ,R =51Ω,C =0.033uF 。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误差的分析及改进
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误差的分析及改进
在电路实验过程中,误差是难以避免的,而在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中也同样如此。
误差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电源电压、电容器、电感器和元器件特性等。
在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中,最常见的误差是电容器、电感器及接线电阻等元件的存在。
电容器和电感器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完全符合其理论值,其内部电阻、并联电容等因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样,接线电阻的存在也会对电路的谐振频率和带宽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来减小误差:
1. 选用质量较好的元件,尽量使其质量稳定可靠,保证其参数能够达到和实验所需求的相近的水平。
2.进行多次测量、平均值计算,从而降低误差。
3.对于元件的内部电阻、并联电容等因素,可在实验中进行修正,如采用串联电感、并联电容等测量。
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4.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至少应该使用二倍频波发生器和数字频率计等设备来完成测量。
总之,在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小误差所带来的影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实验一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2. 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二、原理说明1. 在图22-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Ui的频率 f 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而变。
取电阻R 上的电压UO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i的幅值维持不变时,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O之值,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UO/Ui为纵坐标(因Ui不变,故也可直接以UO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22-2所示。
图 22-1图 22-22. 在f=fo=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
此时XL=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
在输入电压Ui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i同相位。
从理论上讲,此时 Ui=UR=UO,UL=Uc=QUi,式中的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
3. 电路品质因数Q值的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根据公式Q=测定,Uc与UL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C和电感线圈L上的电压;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Q=求出Q值。
式中fo为谐振频率,f2和f1是失谐时,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最大值的 (=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点。
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结论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实验结论
rlc串联谐振电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电源等领域的重要电路。
本文针对rlc串联谐振电路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的实验结论。
首先,对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描述。
该电路由rlc元件和电容元件组成,通过串联谐振电路实现了电能的储存和传输。
rlc元件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具有较大的谐振频率,因此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可以实现较高的谐振状态。
电容元件则用于储存电能,其大小决定了电路的谐振频率。
接下来,对rlc串联谐振电路进行了实验测试。
首先,对电路的谐振状态和性能进行了测量,包括谐振频率、谐振幅度、相位等参数。
其次,对电路的电能储存和传输能力进行了测试,包括电能储存效率和电能传输速率等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rlc串联谐振电路具有较好的谐振性能和电能储存能力。
在谐振状态下,电路的谐振频率较高,电能储存效率也较高。
同时,电路的电能传输速率也较快,可以满足通信、电源等领域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对rlc串联谐振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
通过对电路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优化设计的结果包括:减小rlc 元件的大小,提高电路的谐振频率;增加电容元件的大小,提高电路的电能储存效率;采用更加稳定的电路结构,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综上所述,rlc串联谐振电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电路,具有较好的谐振性能和电能储存能力。
通过对电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2021年RLC串联谐振实验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电路原理试验汇报姓名: 戴一凡学号: 21095002班级: 轨道1801电路原理试验汇报试验项目试验十六RLC串联谐振电路研究试验时间-5-11 地点323 室温26 60%湿度标准大气压试验人戴一凡学号21095002 同组人21095013吕淼淼1、试验目(1)学习用试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幅频特征曲线。
(2)加深了解电路发生谐振条件及特点, 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2、原理说明(1)在图16-1所表示RLC串联电路中, 当正弦交流信号源u i频率f改变时, 电路中感抗、容抗随之而变, 电路中电流也随f而变。
取电阻R上电压u o作为响应, 当输入电压u i幅值维持不变时, 在不一样频率信号激励下, 测出U o之值, 然后以f为横坐标, 以U o/U i为纵坐标(因U i不变, 故也可直接以U o为纵坐标), 绘出光滑曲线, 此即为幅频特征曲线, 亦称谐振曲线, 如图16-2所表示。
(2)在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 此时X L= X C, 电路呈纯阻性, 电路阻抗模为最小。
在输入电压U i为定值时, 电路中电流达成最大值, 且与输入电压U i同相。
从理论上讲, 此时U i= U R= U o, U L= U C= QU i, 式中Q称为电路品质因数。
(3)Q值两种测量方法, 一是依据公式测定, U C与U L分别为谐振时电容C和电感L上电压; 另一方法是经过测量谐振曲线通频带宽度△f= f2-f1, 再依据求出Q值。
式中f0为谐振频率, f2和f1是失谐(输出电压幅度下降到最大值0.707倍)时上、下频率。
Q值越大, 曲线越尖锐, 通频带越窄, 电路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 电路品质因数、选择性和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参数, 与信号源无关。
3、试验内容3.1试验设备表1 试验设备清单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低频信号发生器 1 DG032 交流毫伏表 13 双踪示波器 14 频率计 1 DG03DG075 谐振电路试验电路板R=200Ω, 1KΩC=0.01μF, 0.1μF, L≈10mH3.2试验电路根据试验电路如图16-3连接电路,C为0.01uF电容,R为电阻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LC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误差的分析及改进
一、摘要:
从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方程分析出发,推导了电路在谐振状态下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和输入阻抗,并且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创建RLC 串联谐振电路,利用其虚拟仪表和仿真分析,分别用测量及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它的理论根据。
其结果表明了仿真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为仿真分析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二、关键词:RLC;串联;谐振电路;
三、引言
谐振现象是正弦稳态电路的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
通常,谐振电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按照其原件的连接形式可分为串联谐振电路、并联谐振电路和耦合谐振电路等。
由于谐振电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通信与电子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串联谐振时电感电压或电容电压大于激励电压的现象,在无线电通信技术领域获得了有效的应用,例如当无线电广播或电视接收机调谐在某个频率或频带上时,就可使该频率或频带内的信号特别增强,而把其他频率或频带内的信号滤去,这种性能即称为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所以研究串联谐振有重要的意义。
在含有电感L 、电容C 和电阻R 的串联谐振电路中,需要研究在不同频率正弦激励下响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即频率特性。
Multisim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原理图的捕获、电路分析、电路仿真、仿真仪器测试等方面的应用,其数量众多的元件数据库、标准化仿真仪器、直观界面、简洁明了的操作、强大的分析测试、可信的测试结果都为众多的电子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研发时间。
四、正文
(1)实验目的:
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条件及特性的理解。
2.掌握谐振频率的测量方法。
3.理解电路品质因数的物理意义和其测定方法。
4.测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2)实验原理:
RLC串联电路如图所示,改变电路参数L、C或电源频率时,都可能使电路发生谐振。
该电路的阻抗是电源角频率ω的函数:Z=R+j(ωL-1/ωC)
当ωL-1/ωC=0时,电路中的电流与激励电压同相,电路处于谐振状态。
谐振角频率ω
0 =1/LC,谐振频率f
=1/2πLC。
谐振频率仅与原件L、C的数值有关,而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的角频率ω无关,
当ω<ω
0时,电路呈容性,阻抗角φ<0;当ω>ω
时,电路呈感性,阻抗角φ>0。
1、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的特性。
(1)、回路阻抗Z
0=R,| Z
|为最小值,整个回路相当于一个纯电阻电路。
(2)、回路电流I
0的数值最大,I
=U
S
/R。
(3)、电阻上的电压U
R 的数值最大,U
R
=U
S。
(4)、电感上的电压U
L 与电容上的电压U
C
数值相等,相位相差180°,U
L
=U
C
=QU
S。
2、电路的品质因数Q
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感上的电压(或电容上的电压)与激励电压之比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Q,即:
Q=U
L (ω
)/ U
S
= U
C
(ω
)/ U
S
=ω
L/R=1/R*C
L/
(3)谐振曲线。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称频率特性,它们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频率特性曲线,也称谐振曲线。
在U
S
、R、L、C固定的条件下,有
I=U
S /2
2)C
1/
-
L
(ω
ω
+
R
U R =RI=RU
S
/2
2)C
1/
-
L
(ω
ω
+
R
U C =I/ωC=U
S
/ωC2
2)C
1/
-
L
(ω
ω
+
R
U L =ωLI=ωLU
S
/2
2)C
1/
-
L
(ω
ω
+
R
改变电源角频率ω,可得到响应电压随电源角频率ω变化的谐振曲线,回路
电流与电阻电压成正比。
从图中可以看到,U
R 的最大值在谐振角频率ω
处,此
时,U
L =U
C
=QU
S。
U
C
的最大值在ω<ω
处,U
L
的最大值在ω>ω
处。
图表示经过归一化处理后不同Q值时的电流频率特性曲线。
从图中(Q
1<Q
2
<Q
3
)
可以看出:Q值越大,曲线尖锐度越强,其选择性就越好。
只有当Q>1/ 2 时,U
C 和U
L
曲线才出现最大值,否则U
C
将单调下降趋于0,
U L 将单调上升趋于U
S。
仿真RLC电路响应的谐振曲线的测量
仿真RLC电路响应的谐振曲线
(4)Multisim电路仿真
10mH电路
4.7mH
(5)品质因数Q
RLC串联回路中的L和C保持不变,改变R的大小,可以得出不同Q 值时的幅频特性曲线。
取R =1Ω,R =10和R=100三种阻值分别观察品质因数Q。
R= 100 时的幅频特性
R= 10时的幅频特性
R= 1Ω 时的幅频特性
(6)误差分析
通过波特图仪测绘的RLC串联谐振实验的各项结果误差均较大,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①由于测量值是由波特图仪测绘的图上读出的,而图本身较小,虽有可移动的垂直标尺协助,但仍难以精确读出极值点的读数,因而造成一定的误差;
②波特器以间断的频率点采集并显示图像,可能真正的极值点并不在图像显示的频率点上,故造成误差;
③从波特器显示的图像可以看出,其在接近极值点处成突出的尖状,线条极为密集,使极值点淹没在较宽的图像块中,造成误差。
④对于一些参数、尤其是新接触的波特图仪的参数的设定不够合理。
⑤未待模拟系统完全稳定便读数记录。
五、结论
从Multisim 仿真软件进行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的结果来看, RLC串联谐振电路在发生谐振时,电感上的电压UL与电容上的电压UC 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这时电路处于纯电阻状态,且阻抗最小,激励电源的电压与回路的响应电压
与回路中的电感L和电容C有关,与电阻R和激励电源无同相位。
谐振频率f
关。
品质因数Q值反映了曲线的尖锐程度,电阻R 的阻值直接影响Q 值。
实验过程中,使用者可方便地选用元器件。
通过虚拟仪器,免去了昂贵的仪表费用,并可以毫无风险地接触所有仪器,仿真软件多种分析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分析结果,这是现实中很难实现的。
六、致谢
本实验的研究圆满结束,在此真诚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帮助,同时谢谢同学们对我指点与耐心的答问。
七、参考文献
1.黄锦安,钱建平,马鑫金.电工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赵伟光等.电路分析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liuestc.Multisim9之波特图仪的使用[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