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一)化合物的纯度测定

最常应用的还是各种色谱方法,如在TLC或PC上选择适当的展开剂,分别将样品推至薄层板(或滤纸)的不同位置,并在可见光、UV光下观察,或者喷以一定的显色剂(其中必有一种为通用显色剂)进行观察。

气相色谱(GC)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只适用于在高真空和一定加热条件下能够气化而不被分解的物质。

HPLC则不然,不受GC那样的条件限制。与GC一样,HPLC也有用量少、时间快、灵敏度高及准确的特点,但两者均须配置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

(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

(三)结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1.确定分子式并计算不饱和度

2.质谱

3.红外光谱

分子中价键的伸缩及弯曲振动将在光的红外区域,即4000~625cm-1处引起吸收。测得的吸收图谱叫红外光谱(IR)。

其中,4000~1500cm-1的区域为特征频率区,许多特征官能团,如羟基、氨基以及重键(如C=C、C三C、C=0、N=O)、芳环等吸收均出现在这个区域,并可据此进行鉴别。

1500~600cm-1的区域为指纹区,其中许多吸收因原子或原子团间的键角变化所引起,形状比较复杂,犹如人的指纹,可据此进行化合物的真伪比较鉴别。

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uv光谱对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醛、酮、酸、酯)结构的化合物以及芳香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常主要用于推断化合物的骨架类型;

某些情况下,如香豆素类、黄酮类等化合物,它们的uv光谱在加入某种诊断试剂后可因分子结构中取代基的类型、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而改变,故还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精细结构。

5.核磁共振谱

(1)氢核磁共振(1H-NMR):氢同位素中,1H的峰度比最大,信号灵敏度也高,故

1H-NMR测定比较容易,应用也最为广泛。

1H-NMR测定中通过化学位移(δ)、谱线的积分面积(峰面积)以及裂分情况(重峰数及偶合常数J)可以提供分子中质子的类型、数目及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对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碳-核磁共振(13C-NMR):在决定中药有机化学成分结构时,与1H-NMR相比,13C-NMR无疑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