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 肺部真菌感染_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da8c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0.png)
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形态多不规 则,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缘 清晰或模糊。
在X线胸片和CT扫描中均可见 肺门淋巴结肿大,但CT扫描能 更好地显示淋巴结的特征和范 围。
肺部真菌感染的鉴
04
别诊断
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
影像学特征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通常 表现为磨砂玻璃样阴影或结节状 病灶,而细菌性肺炎则可能出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
02
像学检查方法
X线胸片检查
01
X线胸片检查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初 步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肺 部病变的位置、范围和密度等。
02
X线胸片检查对于肺部真菌感染的 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特 异性不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
CT检查
CT检查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影像 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病 变的形态、大小、密度和边缘等信息 。
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真 菌直接侵袭和免疫系统异常。
流行病学
肺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患者 免疫力、环境因素和医疗操作等有关 。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 吸困难等。
诊断标准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糊。
结节状病变可单发或多发,可 位于肺实质内或靠近胸膜,有
时呈串珠状排列。
结节状病变在X线胸片和CT扫 描中均可见,但CT扫描能更 好地显示结节的形态和特征。
空洞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是肺部真菌感染的一种较 少见的影像学表现,通常表现为肺内 单发的或多发的空洞。
空洞性病变的壁可厚可薄,有时可见 钙化或气液平面。
医院医疗机构肺部真菌感染培训PPT
![医院医疗机构肺部真菌感染培训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2c0696cfc789eb172dc8ec.png)
曲霉菌肺炎
本病为外源性感染,主要是吸入大量曲霉菌孢子 引起,再侵入血流播散至全身各器官,发生播散性曲 霉菌病。 其次是皮肤创伤性接种。
曲霉菌肺炎
定义:肺组织存在曲霉菌。 病程:分急性和慢性。 病程在1个月之内,为急性肺曲霉菌病; 病程超过1个月时为慢性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曲霉菌菌丝由中性粒细胞吞噬, 孢子由巨噬细胞吞噬。
影像学表现(2)
影像学表现(2)
影像学表现(2)
影像学表现(2)
12例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和 CRP升高。
实验室检查
(根据我们的病例资料) 急性肺曲霉菌病:肺组织坏死、炎细胞浸润、血管 受累,肺组织和血管有菌丝存在。 慢性肺曲霉菌病:肺组织坏死、炎细胞浸润、肉芽 肿,与结核病和其他肉芽肿性疾病相似。 *** 慢性肺曲霉菌病特点为肺组织损伤显著,但曲霉 菌成分仅少量,或菌丝发生变型,故称半侵袭性肺 曲霉菌病,容易漏诊。我们有1例肺病理漏诊。
病原学检查
曲霉显微镜下形态学
肺组织中发现曲霉菌成分,组织培养有曲霉菌生长, 确诊; 2次以上痰液培养发现曲霉菌生长;或痰液、BALF 或其他部位标本同时培养均有曲霉菌生长, 除外其他 感染, 抗曲霉菌治疗有效,临床诊断; 若病人存在肺曲霉菌感染的诱因,临床和影像表现 典型,抗曲霉菌治疗有效,可疑诊断。
汇报人:某某某
真菌是一类真核细胞微生物,根据形态,可将真 菌分为单细胞类和多细胞类。 单细胞类真菌:为卵圆形或圆形,以出芽方式增 殖,不具有有性生殖孢子,革蓝氏染色阴性。有 念珠菌属和新型隐球菌。 多细胞类真菌:属霉菌组,由菌丝和孢子组成, 主要有曲霉菌属和毛霉菌属两大类。
概述
分为18个群132个种和18个变种,绝大多数为非 致病菌,已报道引起人类致病者有以下几种:烟曲 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等,其中 以烟曲霉最常见。 在各种曲霉病中,可为单一感染,也可两种以上曲 霉合并感染。较严重的病例,常伴有细菌、病毒以 及其他真菌感染。 我们病例有与绿脓混合感染; 烟曲霉和土曲霉合并感 染.
本病为外源性感染,主要是吸入大量曲霉菌孢子 引起,再侵入血流播散至全身各器官,发生播散性曲 霉菌病。 其次是皮肤创伤性接种。
曲霉菌肺炎
定义:肺组织存在曲霉菌。 病程:分急性和慢性。 病程在1个月之内,为急性肺曲霉菌病; 病程超过1个月时为慢性肺曲霉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曲霉菌菌丝由中性粒细胞吞噬, 孢子由巨噬细胞吞噬。
影像学表现(2)
影像学表现(2)
影像学表现(2)
影像学表现(2)
12例病人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和 CRP升高。
实验室检查
(根据我们的病例资料) 急性肺曲霉菌病:肺组织坏死、炎细胞浸润、血管 受累,肺组织和血管有菌丝存在。 慢性肺曲霉菌病:肺组织坏死、炎细胞浸润、肉芽 肿,与结核病和其他肉芽肿性疾病相似。 *** 慢性肺曲霉菌病特点为肺组织损伤显著,但曲霉 菌成分仅少量,或菌丝发生变型,故称半侵袭性肺 曲霉菌病,容易漏诊。我们有1例肺病理漏诊。
病原学检查
曲霉显微镜下形态学
肺组织中发现曲霉菌成分,组织培养有曲霉菌生长, 确诊; 2次以上痰液培养发现曲霉菌生长;或痰液、BALF 或其他部位标本同时培养均有曲霉菌生长, 除外其他 感染, 抗曲霉菌治疗有效,临床诊断; 若病人存在肺曲霉菌感染的诱因,临床和影像表现 典型,抗曲霉菌治疗有效,可疑诊断。
汇报人:某某某
真菌是一类真核细胞微生物,根据形态,可将真 菌分为单细胞类和多细胞类。 单细胞类真菌:为卵圆形或圆形,以出芽方式增 殖,不具有有性生殖孢子,革蓝氏染色阴性。有 念珠菌属和新型隐球菌。 多细胞类真菌:属霉菌组,由菌丝和孢子组成, 主要有曲霉菌属和毛霉菌属两大类。
概述
分为18个群132个种和18个变种,绝大多数为非 致病菌,已报道引起人类致病者有以下几种:烟曲 霉、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构巢曲霉等,其中 以烟曲霉最常见。 在各种曲霉病中,可为单一感染,也可两种以上曲 霉合并感染。较严重的病例,常伴有细菌、病毒以 及其他真菌感染。 我们病例有与绿脓混合感染; 烟曲霉和土曲霉合并感 染.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精品医学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82776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4.png)
06
肺部真菌感染的最新研究进 展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新药研发
随着对真菌感染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正在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以应对耐药性问 题和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试验
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估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 效果。
诊断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诊断技术
传统的诊断方法如痰培养和组织病理学 检查正在被更快速、敏感和特异的分子 诊断技术所取代。
病例三:长期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总结词
长期住院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容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需密切监测和及时干 预。
详细描述
患者老年女性,因肺部感染反复住院治疗。近1个月来出现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发热。胸部CT显示双肺纹理增 多、紊乱,可见斑片状阴影。痰培养检出曲霉菌,诊断为肺部曲霉菌感染。治疗上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同 时继续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复查痰培养阴性。
药物副作用
抗真菌药物可能存在一定 的副作用,如肝肾损伤、 胃肠道不适等,需密切监 测并及时处理。
支持性治疗
氧疗
营养支持
对于缺氧严重的患者,给予吸氧治疗, 改善缺氧状况。
对于身体虚弱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
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防止窒息。
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病例二:免疫缺陷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总结词
免疫缺陷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容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患者青年男性,因高热、咳嗽、气促就诊。既往有HIV感染史,未规律治疗。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 节影和斑片状阴影。血培养检出隐球菌,诊断为隐球菌性肺炎。治疗上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 ,同时继续抗HIV病毒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复查血培养阴性。
肺部真菌病PPT课件
![肺部真菌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84913252d380eb63946d0a.png)
◆按病原菌生长特性分类:
酵母菌组 在组织和培养基内为芽生孢子,无菌丝,
呈乳酪样生长,主要有隐球菌属,以新隐球菌最有 临床意义。 酵母样菌组 在组织内以菌丝为主,在培养基内则 为芽生孢子,呈乳酪样生长,主要有念珠菌属,其 中 以白色念珠菌最多见,次为热带念珠菌,还有近 光滑念珠,近平滑念珠菌以及克鲁斯念珠菌等。 双相菌组 在组织内或37℃培养基中呈孢子型,在 自然界呈菌丝体。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 和球孢子菌等。 霉菌组 在组织及培养基内均呈菌丝型生长,主要 有曲菌属、毛霉菌科等,烟曲菌为曲菌病中最常见 的致病菌。
★真菌的形态学特点
真菌的营养体包括菌丝和菌丝体,前者由成熟 的孢子在基质上萌发、形成一根根有或无横隔 膜的管形丝状体;后者为菌丝继续生长和不断 分支而长成丰茂的菌丝团。 菌丝体分为营养菌丝体(潜入基质专司吸收和 综合养料)和生殖菌丝体(产生孢子或有生殖器 官的菌丝体)。 孢子为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的单细胞繁殖体,分 为有性孢子(由经两性细胞配合产生)和无性孢 子(由菌丝分化或在孢子囊内形成的称为无性 孢子。孢子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强于母体。 子实体则为产生孢子的组织体。
肺部真菌病
概述: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更广谱的、更强效的抗菌 素的应用 ,肿瘤、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应用等 患者的显著增多, 以及AIDS在全球的流行,真菌感 染成为日益严重的临床问题。支气管、肺真菌感 染常见致病菌有白色念珠菌、曲菌、新型隐球菌、 组织胞浆菌、环孢子菌、毛霉菌等。在免疫抑制 宿主,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困难的,预 后也较差,目前的抗菌治疗仍未达到满意的疗效, 研究者仍在不断探索更安全、更有效的抗真菌药 物及其它治疗措施。
真菌是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肺部真菌感染占 内脏真菌感染的首位。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的 发病有增高趋势。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报告 尸检证实的肺真菌病在32年之中增加了41倍。肺 真菌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缺乏特异性,毒副作 用也较大,重症病人死亡率较高。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1432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f.png)
病例讨论与启示
病例特点
该病例与其他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异同点,以及该病例的特殊性。
诊断难点
在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治疗方法
针对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和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和解决方案。
临床经验分享
诊断经验
01
分享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避免误
MRI检查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 需要使用MRI进行辅助诊 断。
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检测
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 真菌的抗体。
抗原检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测血液或痰液中是否存 在真菌抗原。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等,检测是否存在真 菌的DNA片段。
03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真菌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医疗保健人员培训
对医疗保健人员进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培训,提高 他们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05
肺部真菌感染的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
症状描述
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及持续时间。
诊断过程
详细的诊断方法和结果,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 学诊断等。
诊和漏诊。
治疗经验
02
分享在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如何提高治
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预防措施
03
分享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01
诊断技术进步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分析PPT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3ec0df65ce0508763213b5.png)
35
病理改变
大体病理形态上曲菌球灰褐色或褐黄色,质地 松脆,周围有纤维包膜。 镜下见曲菌球是菌丝缠绕形成的团块,并混有 坏死的细胞体和炎细胞。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 和慢性炎症。 洞壁可见丰富的支气管血管增生。 曲菌一般不侵及空洞(腔)壁,故曲菌球在空 洞(腔)内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洞壁上可见 草酸钙沉积。
6、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淋巴结增大:外带病变邻近胸膜,易出现胸膜病 变(轻度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等),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7
肺念珠菌病
病原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
AIDS常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
虫感染,绝大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诊断
深部咳出的痰液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种菌种 的念珠菌有诊断价值
33
曲霉菌球 Aspergilloma
34
又称腐生型(saprophytic type)曲菌病, 不伴组织坏死。 霉菌球位于已经存在的肺内空洞或扩张 的支气管内,成分:霉菌菌丝、粘液和 坏死细胞碎片 肺内空洞或空腔病变常见:结核、支气 管扩张,其次癌性空洞、肺脓肿、支气 管囊肿、肺隔离症、肺大泡等 可双侧发病。
45
过敏性的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PBP)
46
患者有长期的哮喘病史。 对曲霉菌的高敏反应引起。
Ⅰ型变态反应,释放IgG和IgE抗体。 Ⅲ型变态反应,抗体复合物和炎性细胞引起
支气管粘膜和管壁破坏和支气管扩张 大量粘液产生,粘液栓产生。
病理:嵌塞的粘液栓内可见曲霉菌和嗜 酸粒细胞,邻近支气管壁纤维化和慢性 炎性浸润,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扩张的支气管主要累及段和亚段支气管。
3、磨玻璃样影:病理上为真菌感染后肺泡间质综合征(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间质侵润),影像上表现为淡薄模糊影,边界不 清,呈分散或弥漫分布,在淡薄影内可见血管
病理改变
大体病理形态上曲菌球灰褐色或褐黄色,质地 松脆,周围有纤维包膜。 镜下见曲菌球是菌丝缠绕形成的团块,并混有 坏死的细胞体和炎细胞。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 和慢性炎症。 洞壁可见丰富的支气管血管增生。 曲菌一般不侵及空洞(腔)壁,故曲菌球在空 洞(腔)内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洞壁上可见 草酸钙沉积。
6、胸腔积液、气胸、纵隔淋巴结增大:外带病变邻近胸膜,易出现胸膜病 变(轻度胸膜肥厚、少量胸腔积液等),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7
肺念珠菌病
病原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热带念珠菌
AIDS常发生机会性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
虫感染,绝大多数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诊断
深部咳出的痰液连续3次培养出同一种菌种 的念珠菌有诊断价值
33
曲霉菌球 Aspergilloma
34
又称腐生型(saprophytic type)曲菌病, 不伴组织坏死。 霉菌球位于已经存在的肺内空洞或扩张 的支气管内,成分:霉菌菌丝、粘液和 坏死细胞碎片 肺内空洞或空腔病变常见:结核、支气 管扩张,其次癌性空洞、肺脓肿、支气 管囊肿、肺隔离症、肺大泡等 可双侧发病。
45
过敏性的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APBP)
46
患者有长期的哮喘病史。 对曲霉菌的高敏反应引起。
Ⅰ型变态反应,释放IgG和IgE抗体。 Ⅲ型变态反应,抗体复合物和炎性细胞引起
支气管粘膜和管壁破坏和支气管扩张 大量粘液产生,粘液栓产生。
病理:嵌塞的粘液栓内可见曲霉菌和嗜 酸粒细胞,邻近支气管壁纤维化和慢性 炎性浸润,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扩张的支气管主要累及段和亚段支气管。
3、磨玻璃样影:病理上为真菌感染后肺泡间质综合征(淋巴细胞、浆细胞、 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细胞间质侵润),影像上表现为淡薄模糊影,边界不 清,呈分散或弥漫分布,在淡薄影内可见血管
肺部真菌病(1)PPT专业课件
![肺部真菌病(1)PPT专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56eae14a7302768f993988.png)
糖) PCR
赵蓓蕾,施毅,桑红,主编. 现代肺部真菌病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Ascioglu et al 2002 Clin Infect Dis 34 7-14
宿主 因素
临床 特征
组织侵入
真菌学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Cooperative Group
+
f临Cela床intu特icrae征ls
宿faH主cot因ostr素s
+
n未o知ne
宿faH主cot因ostr素s
none
Ne阴ga性tive o或r
=
No未t d知one
疑诊
Negative or
=
Not done
M真yc菌ol学ogy
=
Not classified
Ne阴ga性tive o或r
=
隐球菌、曲霉菌的比例上升,死亡率增加。 隐球菌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国外已成为AIDS最常
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AIDS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是粒细胞缺乏患者继发感染的重要
死因,特别是白血病或实体器官移植患者。骨髓移植患 者中,70%非念珠菌感染是由该菌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 烟曲霉。
纤支镜
获取肺部感染标本
痰液
BAL 活检 刷检
细针抽吸 肺活检
实验室检查
确诊依据: 组织病理检查(PAS、银染) 真菌学检查:培养+涂片镜检
必须是血液或正常无菌腔液标本培养阳性
赵蓓蕾,施毅,桑红,主编. 现代肺部真菌病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肺真菌病(病理)
肺隐球菌病
肺曲霉病
赵蓓蕾,施毅,桑红,主编. 现代肺部真菌病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Ascioglu et al 2002 Clin Infect Dis 34 7-14
宿主 因素
临床 特征
组织侵入
真菌学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Cooperative Group
+
f临Cela床intu特icrae征ls
宿faH主cot因ostr素s
+
n未o知ne
宿faH主cot因ostr素s
none
Ne阴ga性tive o或r
=
No未t d知one
疑诊
Negative or
=
Not done
M真yc菌ol学ogy
=
Not classified
Ne阴ga性tive o或r
=
隐球菌、曲霉菌的比例上升,死亡率增加。 隐球菌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国外已成为AIDS最常
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AIDS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是粒细胞缺乏患者继发感染的重要
死因,特别是白血病或实体器官移植患者。骨髓移植患 者中,70%非念珠菌感染是由该菌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 烟曲霉。
纤支镜
获取肺部感染标本
痰液
BAL 活检 刷检
细针抽吸 肺活检
实验室检查
确诊依据: 组织病理检查(PAS、银染) 真菌学检查:培养+涂片镜检
必须是血液或正常无菌腔液标本培养阳性
赵蓓蕾,施毅,桑红,主编. 现代肺部真菌病学.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肺真菌病(病理)
肺隐球菌病
肺曲霉病
肺部真菌病诊疗ppt课件
![肺部真菌病诊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f11a7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6.png)
30
肺孢子菌病
预防性用药方案: -首选低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对于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考虑
另选方案。 -氨苯砜和氨苯砜+氨喹啉是最有效的替换方案,但不能耐受
磺胺类的患者同样对氨苯砜难以耐受。 -喷他脒雾也有效,优点:每月给药1次,方便,但不能均匀
肺部真菌病诊疗
1
定义
肺部真菌病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 是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气管的
真菌性炎症或相关疾病。 侵袭性肺真菌病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
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 或支气管引起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 播散性肺真菌病 Disseminated fungal disease of lung
18
4 治疗方案
侵袭性肺真菌的治疗程序 肺念珠菌病的诊疗程序 肺曲霉病的诊疗程序 肺隐球菌病症的诊疗程序 其他常见肺真菌病的治疗
19
肺念珠菌病的诊疗程序
临床特点:
具有易发因素 肺部症状、体征 鹅口疮或散在白膜
诊断要点
病原学和病 理学检查:
G试验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肺炎型 肺炎型
诊断
根据分级诊断标准,具有发病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合格痰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多次(2次以上),分离得到同一 念珠菌,且镜检同时见到多量假菌丝和孢子可作为临床诊断, 如G试验阳性则更加支持诊断。
2 临床评估
评估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胸部X线 CT
4
2 临床评估
评估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基础疾病,如肺结核、恶性肿瘤、糖尿病、 营养不良、烧伤、HIV感染/艾滋病;
肺孢子菌病
预防性用药方案: -首选低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对于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考虑
另选方案。 -氨苯砜和氨苯砜+氨喹啉是最有效的替换方案,但不能耐受
磺胺类的患者同样对氨苯砜难以耐受。 -喷他脒雾也有效,优点:每月给药1次,方便,但不能均匀
肺部真菌病诊疗
1
定义
肺部真菌病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 是真菌引起的肺部疾病,主要指肺和支气管的
真菌性炎症或相关疾病。 侵袭性肺真菌病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disease
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 或支气管引起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 播散性肺真菌病 Disseminated fungal disease of lung
18
4 治疗方案
侵袭性肺真菌的治疗程序 肺念珠菌病的诊疗程序 肺曲霉病的诊疗程序 肺隐球菌病症的诊疗程序 其他常见肺真菌病的治疗
19
肺念珠菌病的诊疗程序
临床特点:
具有易发因素 肺部症状、体征 鹅口疮或散在白膜
诊断要点
病原学和病 理学检查:
G试验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肺炎型 肺炎型
诊断
根据分级诊断标准,具有发病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合格痰或下呼吸道分泌物多次(2次以上),分离得到同一 念珠菌,且镜检同时见到多量假菌丝和孢子可作为临床诊断, 如G试验阳性则更加支持诊断。
2 临床评估
评估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胸部X线 CT
4
2 临床评估
评估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基础疾病,如肺结核、恶性肿瘤、糖尿病、 营养不良、烧伤、HIV感染/艾滋病;
肺部真菌病ppt课件
![肺部真菌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58a4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6.png)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影像
• 单发或多发的肺空洞(薄壁或厚 壁),空洞内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曲 菌球或不规则的腔内物质,
24
曲霉球
仰卧位
俯卧位:洞移位
25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沿支气管分布的管状、指套征区域,常以上叶的叶或段不张。气道菌丝肿块堵 塞气道与远端粘液嵌顿相关的带状阴影,偶尔可发生孤立的叶或段不张26 。
13
肺炎型-影像
病灶的分布:下肺为主,胸 膜下、支气管束周围大片实 变,周围GGO
14
治疗
轻症患者在消除诱因后,病情可自行好转,病情严 重的则应及时给予抗真菌治疗。氟康唑每日200mg, 首剂加倍,病情严重者可用400mg/d,两性霉素B也 可用于重症病例,但毒性反应较大,棘白菌素类抗 真菌药如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对念珠菌也有效, 临床应用最好根据真菌药敏结果选用。
20
侵袭性肺曲霉病-影像
血管侵袭型 晕轮征:结节周围环绕
的类环形的磨玻璃样密度 影。通常代表肺出血与水 肿。
21
侵袭性肺曲霉病-影像
气道侵袭性
一侧或双侧片状实变,小叶中心性结节和树芽征,片状实变区常为支气管周围分
布。
22
气管支气管曲霉病-影像
明显的支气管扩张, 同时伴有弥漫的渗 出斑片影。
23
27
治疗
• 侵袭性肺曲霉病、气管支气管曲霉病和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治疗首选伏立康 唑,首日剂量6mg/kg,随后4mg/kg,每12小时1次,病情好转后可改为口 服,200mg 每12小时1次,疗程至少6-12周。曲霉肿的治疗主要预防威胁生 命的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可用于大咯血的治疗,支气管内或脓腔内注入 抗真菌药或口服伊曲康唑可能有效。急性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治疗首选 糖皮质激素,开始可用泼尼松0.5mg/(kg·d),2周后改为隔日1次,慢性变应 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糖皮质激素剂量7.5-10mg/d,一般需三个月或更长。抗真 菌治疗可以选用伊曲康唑,200mg/d,口服,疗程大于16周。
肺部真菌感染PPT精选课件
![肺部真菌感染PPT精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414e30964bcf84b9d57b30.png)
5
IFI/IFD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近年来不断上升 占院内获得性感染8-15% 酵母样真菌(91.4%) 丝状真菌(5.9%)
重要病原菌
念珠菌(白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曲霉菌占IFI得5.9-12%,近年呈上升趋势
病死率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30-60%,念珠菌血症40-75% 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 曲霉菌高,是免疫抑制患者死亡主要原因
检测成分:曲霉菌细胞壁 (青霉、隐球菌有非特异交 叉反应)
特点:早期、快速、高特异性;曲霉定植时很难释放入 血,故阳性一般表明侵袭性感染;水平反应曲霉感染的 负荷量;
23
IFI/IFD的治疗
1
抗真菌药物分类
2
分层治疗的方案
24
IFI/IFD抗真菌药物种类
多烯 类
两性霉素B、两性
IFI/IFD的常见真菌
曲霉菌的菌落是由很多菌丝所组成,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时,菌丝可以向培养基四周无限地生长,产生错综复杂的分枝, 形成杂乱的菌丝体 。 致病菌: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
9
IFI/IFD的诊断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分3个级别:确诊、临床诊断、拟诊。
IFI的诊断一般由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 病理学4部分组成。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
1
研究近况 侵袭性真菌感染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2
真菌感染研究近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Statement:Treatment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Adult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Patients (2010 AST)
IFI/IFD的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近年来不断上升 占院内获得性感染8-15% 酵母样真菌(91.4%) 丝状真菌(5.9%)
重要病原菌
念珠菌(白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曲霉菌占IFI得5.9-12%,近年呈上升趋势
病死率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30-60%,念珠菌血症40-75% 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白色念珠菌 曲霉菌高,是免疫抑制患者死亡主要原因
检测成分:曲霉菌细胞壁 (青霉、隐球菌有非特异交 叉反应)
特点:早期、快速、高特异性;曲霉定植时很难释放入 血,故阳性一般表明侵袭性感染;水平反应曲霉感染的 负荷量;
23
IFI/IFD的治疗
1
抗真菌药物分类
2
分层治疗的方案
24
IFI/IFD抗真菌药物种类
多烯 类
两性霉素B、两性
IFI/IFD的常见真菌
曲霉菌的菌落是由很多菌丝所组成,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时,菌丝可以向培养基四周无限地生长,产生错综复杂的分枝, 形成杂乱的菌丝体 。 致病菌:烟曲霉、黄曲霉和土曲霉
9
IFI/IFD的诊断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分3个级别:确诊、临床诊断、拟诊。
IFI的诊断一般由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 病理学4部分组成。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
1
研究近况 侵袭性真菌感染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2
真菌感染研究近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Statement:Treatment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Adult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Patients (2010 AS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有发病时:监测,了解保护性环境是否存在通气 缺陷,清除感染源,应用铜-8-喹啉盐(copper8-quinolinolate)清除环境表面污染····
抗深部真菌药(1)
类别
通用名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给药途径 批准年份 商品名 静脉,口服 1958 Fungizone
多烯类 两性霉素B含脂复 合体
有效
无效
继续治疗
靶向治疗
(2)预防和治疗新概念的引入
①“常规”预防(如骨髓、肝、肺移植) ②靶向预防(如高危患者卡氏肺孢子菌 ③经验性治疗 ④预沏或先发治疗(Pre-emptive therapy) ⑤靶向治疗
2.制定指南 3.发展新的诊断技术
抗原检测
•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CM)
可口服
2-8 99 % <10 % 深部真菌、癣病
肝毒,胃肠道,生殖系
氟康唑
主要深部真菌如 白念、曲菌耐药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1990 Difluca 1992 Sporanox
棘白菌素类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口服,静脉 静脉
2001 2000 Cancidas
多烯类-两性霉素B
优点 抗真菌谱广,疗效确切 耐药真菌少,半衰期长(24h)可一日一次用药
缺点 蛋白结合率高>90%血药浓度相对较低,不进入 脑脊液 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即刻反应、肝肾毒性、血液、 低钾、心脏等) 给药需从小剂量递增 对某些真菌疗效差或无作用(曲菌、毛霉菌、皮炎 芽生菌等) 静脉滴注时间长
一、流行病学概况
• 309例生前诊断的内脏真菌病 呼吸系占58.2%
念珠菌 52.7%
新生隐球菌 6.6%
曲霉菌 25.5%
毛霉菌 2.73%
放线菌 11.6%
组织胞浆菌 2.55%
• 中山呼吸科 80例ICH with NO-AIDS:
真菌 11.25%
其中曲霉菌 66.7%
临床真菌学 2001;P.410
• 301医院
✓1977~1997年1027例尸检,肺真菌感染 3.7%,局限型7.8%,播散型92.2%
✓曲霉34.2%,念珠菌26.3%,隐球菌13.0 %,孢子丝菌和毛霉菌各3.8%,复合型 21.0%。
临床真菌学 2001;P.410
三、改善肺部真菌临床处理和 预防控制的思考
1.策略上的考虑 (1)临床处理程序的建议
✓ 曲霉菌等组织真菌其DNA如何释放和清除机制不 清楚,因此目前不可能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诊断 技术。
•抗原和PCR技术在应用上存在的问 题
✓ 与HRCT不同,目前不能证明在高危人群应用抗原 和PCR技术作为筛选技术能改善病人的最终结果;
✓ 用于筛查其PPV与侵袭性曲霉菌的发生率有关, 如果发病率<20%,其PPV低于80%,普遍筛查则 增加医疗费用。
✓ 也有人认为应用CT结合上述技术可以使经验性治 疗或预沏治疗的病人显著减少,特别是使用毒副 作用低但价格昂贵药物的使用减少。
4.院内曲霉菌肺炎的预防(HSCT病房)
• 无发病时:保护性环境,即时处理漏水、逸水, 湿式清洁房间,不用地毯,家具不用布饰,当院 内有施工时患者离开保护性环境应戴高效保护性 口罩,不将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带入病房····
✓ 组织中生长的曲霉菌释放此种抗原,可以在血、尿、 BALF、心包液、CSF中测得。Plateria试剂盒仅能测 得曲霉和青霉。
✓ 以病理对照研究敏感性92.6%,特异性95.4%,先于 临床和影像学改变。可能与预后相关。
✓ 假阳性:细胞毒药物治疗损伤粘膜屏障,GCM吸收 假阴性:不同菌株释放GCM能力不同; 宿主因素如产生高滴度抗体,影响测定; 血管损伤程度
根据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和病程 分组,运用不同策略
监测
胸部影像学异常
结合临床可疑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急性、重症患者
非真菌感染或非 感染性疾病
无(低)危险因素 亚急性、慢性、轻中症
经验治疗、 预沏治疗
抗原、抗体 侵袭性诊断技术
检测
FOB(PSB、BAL、TBLB)
经皮肺穿刺、剖胸
疗效评价
组织学+微生物学检测
含脂两性霉素B
➢ 抗真菌作用与两性霉素B同 ➢ 在体内迅速为R-E系统摄取,主要分布于肝、脾、肺
等组织 ➢ 肾毒性减低 ➢ 某些含脂制剂的即刻反应减轻 ➢ 适应证:深部(系统性)真菌感染
✓ 伴显著肾功能减退及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者 ✓ 经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治疗无效者
氟胞嘧啶
优点 缺点
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光滑念珠菌等 作用好, 对着色真菌、少数曲菌有一定作用 与两性霉素B联合有协同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有口服及静脉制剂 蛋白结合率低,可进入脑脊液,炎症时 可达血浓度的50-90% 抗真菌谱狭窄 不良反应较多(肝、血液、神经) 单用本品极易引起耐药性
•葡聚糖(glucan)
✓除接合真菌和隐球菌外,是一种广谱抗 原和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较好检测指标
✓敏感性90%,特异性近100%
• PCR
✓ 目前已有测定广谱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的PCR 引物。
✓ 能测得1-10fg真菌DNA,全血标本敏感率100%, 并且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但不同标本和不同 检测方法结果不同。
静脉
1995 Abelcet
多烯类 两性霉素B硫酸tec
多烯类 两性霉素B脂质体
静脉
1997 AmBisome
抗深部真菌药(2)
类别 嘧啶类 吡咯类咪唑类
三唑类
通用名 氟胞嘧啶
给药途径 口服,静脉
批准年 份
1972
商品名
咪康唑 酮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口服
1981 Nizoral
吡咯类药物
主要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
后三者口服吸收差,目前均作为局部 用药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三种吡咯类的特点比较
抗真菌作用
给药途径 生物利用度 半衰期(h) 蛋白结合率 CSF,穿透性 适应证
不良反应
酮康唑
浅部及深部真菌 非白念,曲菌耐药
•上医病理教研室
✓ 1928.7~1997.8全部尸检材料真菌感染1.8% (82/4532),96%为继发性;
✓ 单一肺真菌感染35.4%,另加播散型累及肺者,肺 真菌感染总发生率67.5%;
✓ 曲霉62%,念珠菌16%,复合型16%; ✓ 50年代0.7%,70年代(中期)11.3%
临床真菌学 2001;P.410
抗深部真菌药(1)
类别
通用名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给药途径 批准年份 商品名 静脉,口服 1958 Fungizone
多烯类 两性霉素B含脂复 合体
有效
无效
继续治疗
靶向治疗
(2)预防和治疗新概念的引入
①“常规”预防(如骨髓、肝、肺移植) ②靶向预防(如高危患者卡氏肺孢子菌 ③经验性治疗 ④预沏或先发治疗(Pre-emptive therapy) ⑤靶向治疗
2.制定指南 3.发展新的诊断技术
抗原检测
• 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CM)
可口服
2-8 99 % <10 % 深部真菌、癣病
肝毒,胃肠道,生殖系
氟康唑
主要深部真菌如 白念、曲菌耐药
口服,静脉 口服,静脉
1990 Difluca 1992 Sporanox
棘白菌素类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口服,静脉 静脉
2001 2000 Cancidas
多烯类-两性霉素B
优点 抗真菌谱广,疗效确切 耐药真菌少,半衰期长(24h)可一日一次用药
缺点 蛋白结合率高>90%血药浓度相对较低,不进入 脑脊液 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即刻反应、肝肾毒性、血液、 低钾、心脏等) 给药需从小剂量递增 对某些真菌疗效差或无作用(曲菌、毛霉菌、皮炎 芽生菌等) 静脉滴注时间长
一、流行病学概况
• 309例生前诊断的内脏真菌病 呼吸系占58.2%
念珠菌 52.7%
新生隐球菌 6.6%
曲霉菌 25.5%
毛霉菌 2.73%
放线菌 11.6%
组织胞浆菌 2.55%
• 中山呼吸科 80例ICH with NO-AIDS:
真菌 11.25%
其中曲霉菌 66.7%
临床真菌学 2001;P.410
• 301医院
✓1977~1997年1027例尸检,肺真菌感染 3.7%,局限型7.8%,播散型92.2%
✓曲霉34.2%,念珠菌26.3%,隐球菌13.0 %,孢子丝菌和毛霉菌各3.8%,复合型 21.0%。
临床真菌学 2001;P.410
三、改善肺部真菌临床处理和 预防控制的思考
1.策略上的考虑 (1)临床处理程序的建议
✓ 曲霉菌等组织真菌其DNA如何释放和清除机制不 清楚,因此目前不可能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诊断 技术。
•抗原和PCR技术在应用上存在的问 题
✓ 与HRCT不同,目前不能证明在高危人群应用抗原 和PCR技术作为筛选技术能改善病人的最终结果;
✓ 用于筛查其PPV与侵袭性曲霉菌的发生率有关, 如果发病率<20%,其PPV低于80%,普遍筛查则 增加医疗费用。
✓ 也有人认为应用CT结合上述技术可以使经验性治 疗或预沏治疗的病人显著减少,特别是使用毒副 作用低但价格昂贵药物的使用减少。
4.院内曲霉菌肺炎的预防(HSCT病房)
• 无发病时:保护性环境,即时处理漏水、逸水, 湿式清洁房间,不用地毯,家具不用布饰,当院 内有施工时患者离开保护性环境应戴高效保护性 口罩,不将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带入病房····
✓ 组织中生长的曲霉菌释放此种抗原,可以在血、尿、 BALF、心包液、CSF中测得。Plateria试剂盒仅能测 得曲霉和青霉。
✓ 以病理对照研究敏感性92.6%,特异性95.4%,先于 临床和影像学改变。可能与预后相关。
✓ 假阳性:细胞毒药物治疗损伤粘膜屏障,GCM吸收 假阴性:不同菌株释放GCM能力不同; 宿主因素如产生高滴度抗体,影响测定; 血管损伤程度
根据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和病程 分组,运用不同策略
监测
胸部影像学异常
结合临床可疑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急性、重症患者
非真菌感染或非 感染性疾病
无(低)危险因素 亚急性、慢性、轻中症
经验治疗、 预沏治疗
抗原、抗体 侵袭性诊断技术
检测
FOB(PSB、BAL、TBLB)
经皮肺穿刺、剖胸
疗效评价
组织学+微生物学检测
含脂两性霉素B
➢ 抗真菌作用与两性霉素B同 ➢ 在体内迅速为R-E系统摄取,主要分布于肝、脾、肺
等组织 ➢ 肾毒性减低 ➢ 某些含脂制剂的即刻反应减轻 ➢ 适应证:深部(系统性)真菌感染
✓ 伴显著肾功能减退及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者 ✓ 经两性霉素B常规制剂治疗无效者
氟胞嘧啶
优点 缺点
对隐球菌属、念珠菌属、光滑念珠菌等 作用好, 对着色真菌、少数曲菌有一定作用 与两性霉素B联合有协同作用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有口服及静脉制剂 蛋白结合率低,可进入脑脊液,炎症时 可达血浓度的50-90% 抗真菌谱狭窄 不良反应较多(肝、血液、神经) 单用本品极易引起耐药性
•葡聚糖(glucan)
✓除接合真菌和隐球菌外,是一种广谱抗 原和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较好检测指标
✓敏感性90%,特异性近100%
• PCR
✓ 目前已有测定广谱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的PCR 引物。
✓ 能测得1-10fg真菌DNA,全血标本敏感率100%, 并且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但不同标本和不同 检测方法结果不同。
静脉
1995 Abelcet
多烯类 两性霉素B硫酸tec
多烯类 两性霉素B脂质体
静脉
1997 AmBisome
抗深部真菌药(2)
类别 嘧啶类 吡咯类咪唑类
三唑类
通用名 氟胞嘧啶
给药途径 口服,静脉
批准年 份
1972
商品名
咪康唑 酮康唑
氟康唑 伊曲康唑
口服
1981 Nizoral
吡咯类药物
主要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
后三者口服吸收差,目前均作为局部 用药 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三种吡咯类的特点比较
抗真菌作用
给药途径 生物利用度 半衰期(h) 蛋白结合率 CSF,穿透性 适应证
不良反应
酮康唑
浅部及深部真菌 非白念,曲菌耐药
•上医病理教研室
✓ 1928.7~1997.8全部尸检材料真菌感染1.8% (82/4532),96%为继发性;
✓ 单一肺真菌感染35.4%,另加播散型累及肺者,肺 真菌感染总发生率67.5%;
✓ 曲霉62%,念珠菌16%,复合型16%; ✓ 50年代0.7%,70年代(中期)11.3%
临床真菌学 2001;P.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