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简介
胡雪岩个人简历

2016/11/13 长沙厨王鞋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限公司
功成名就
• 获得慈禧亲授的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 • 为富且仁,善好施,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的美 名。 • 开办胡庆余堂,与北京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南北相辉映, 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 • 胡雪岩为左宗棠的西征举借洋款,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 晚清四大奇案之首-杨乃武与小白菜,协助澄清冤案。
谢谢
2016/11/13 长沙厨王鞋业有限公司
2016/11/13 长沙厨王鞋业有限公司
人物评价
• 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
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
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
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
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2016/11/13 长沙厨王鞋业有限公司
红顶商人-胡雪岩
-刘东昌
2016/11/13
长沙厨王鞋业有限公司
个人简介
• 胡光墉(1823-1885), 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
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 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商人,政治家。 • 后因经营丝业,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 半;旋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
2016/11/13 长沙厨王鞋业有限公司
惨然离世
• 野心过大,试图垄断江浙生丝生意出口从 而激怒洋商,导致生丝卖不动资金链断裂 而破产。 • 政治敌人的打击,成为左宗棠与李鸿章政 治斗争的牺牲品。 • 破产后靠着胡庆余堂的微薄收入,胡雪岩 凄凉地度过了他的晚年,于光绪十一年 (公元1885年),黯然离世。
胡雪岩的故事

胡雪岩的故事【最新版3篇】目录(篇1)1.胡雪岩的背景和早年经历2.胡雪岩的商业帝国3.胡雪岩的慈善事业4.胡雪岩的衰败和去世5.胡雪岩的遗产和影响正文(篇1)胡雪岩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商人和慈善家。
他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雪岩的背景和早年经历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贫寒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名贫穷的读书人,无法供他上学,他只能在私塾外偷听老师讲课。
尽管如此,他仍然勤奋好学,通过自学,掌握了许多知识。
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胡雪岩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从事商业活动。
他从经营小店开始,逐步发展,最终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的商业帝国涉及多个领域,包括金融、地产、医药、纺织等。
他的商业活动,不仅在中国,还涉及到东南亚和欧洲等地。
他的商业才能和经营策略,使他成为中国近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胡雪岩的慈善事业除了商业活动,胡雪岩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他设立了“胡庆余堂”药馆,为贫苦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他在杭州建立了“胡氏义学”,为贫苦子弟提供教育机会。
他在中国各地设立了多个粥厂和救济站,为灾民提供救济。
他的慈善事业,为中国的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胡雪岩的衰败和去世然而,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并没有持续很久。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包括政治动荡、市场变化、管理不善等,他的商业帝国开始衰败。
最终,他被迫宣布破产,他的财产和名声都化为乌有。
1885 年,胡雪岩在贫困和失望中去世,享年 62 岁。
胡雪岩的遗产和影响虽然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已经消失,但他的遗产和影响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他的故事,成为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经典案例,为后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篇2)1.胡雪岩的背景介绍2.胡雪岩的商业生涯3.胡雪岩的成功之道4.胡雪岩的衰败及启示正文(篇2)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字雪岩,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商人、红顶商人的代表人物。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著名诗句词句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著名诗句词句胡雪岩年代:清朝胡雪岩简介:胡雪岩,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
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
终其一生,他以仁义经商,对当今的商人仍有借鉴意义。
但他生活荒淫无度,又不谙政界之道,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
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
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余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余堂。
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余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
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
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
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综上所述,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
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
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
2018-胡雪岩简介-精选word文档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胡雪岩简介篇一:胡雪岩生平简介胡光墉(1823—1885),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红顶商人--胡雪岩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
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
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
资金201X万余两,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
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人物传记组)胡雪岩

1.2 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
他以"仁"、"义"二宇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 而决不投机取巧,使其生意蒸蒸日上; 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 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 的完整; 他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但毕竟人无完人、瑕不掩瑜。他 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且在生活方 面极尽奢靡。
1.1 胡雪岩的概况
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 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 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 局务,为左大借外债, 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 又依仗湘军权势, 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 20余处 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 余处, 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 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 为官须看《曾国藩》 为商必读《 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 雪岩》 雪岩》”。
3.2 讲话恰到好处
从金华火腿行到阜康钱庄的时候和老 板的对话 借钱与王有龄对话 与妈妈对话 为王有龄买米和官兵的对话 与左宗棠交往
3.3 先仁后利
为杭州死去的老百姓义葬,施粥 施药,义渡,送药,祭祀,被杭 州老百姓称为“胡大先生” 雪记药店(军队供应,施药) 胡庆余堂
3.4 切勿侵占国家财产
胡 大 善 人
筹集资金 募捐善款
2.4 风花雪月
美 女 如 云 无 懈 可 击
2.5 惨然离世
政 治 斗 争 牺 牲 品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字季卿,号红顶商人,是晚清著名的商人和官僚,也是历史上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他在清朝末期经营海上贸易和矿业,曾任安庆府知府和四川学政,是一位有着极高威望和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和政治家。
胡雪岩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出生于亳州府亳县红山乡一个农家。
在年幼时便表现出聪明才智,不愧为天才。
他曾经读过几年私塾,但由于生活贫苦,早年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
1881年,胡雪岩从安庆体育馆出生并开始他的政治生涯,担任原安庆府知府。
其时期的政绩较为出色,政绩名噪一时,深得民心,人称“胡千金”。
胡雪岩任安庆府知府期间,秉承协调公正的原则,力图改善官民关系,大力发展商业和农业,在众多工程中,兴建城墙和大桥尤其出色。
胡雪岩是清末时期的杰出商人之一,他在商业界的成就和他所带领玄奘藏经之旅无数的人赞叹。
他曾经通过海上贸易和矿业获得巨额财富,创办了东北铁路公司和洛阳汽车工厂等企业,以及考察布达拉宫取得著名的“藏文金册”。
并且他的商业帝国不仅矗立于中国,更远达欧洲勐岛。
胡雪岩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和贡献。
他在沪、港、新加坡等地组建了公共福利机构,修建了恒福书院、恒衡中学和恒大修道院等教育机构,为当时中国的教育和公益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他的扶持下,中国近代教育得到了明显提升,培养了许多人才,为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胡雪岩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他不仅经商成功,并且在很多文学艺术领域都有超群的造诣,尤其是诗歌和书法方面。
他的文字风格自称“不骛于奇”,注重平和清新的表现手法,以回归古典为目的,内容多为抒情,表达真情。
在书法方面,他喜欢取法古人,规则俗暗褊,墨意深若岩廑。
总体来说,胡雪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商业家和良政之才,他的财富和成就不仅是他自己的,更是中国的光荣和骄傲。
他的事迹和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颂,激励我们不断努力创新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胡雪岩简介
![[工作]胡雪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1d170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0.png)
胡雪岩简介胡雪岩-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徽州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
人物介绍胡光墉(1823—1885),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商圣”,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
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
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
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
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胡雪岩故居观后感

胡雪岩故居观后感(原创版3篇)目录(篇1)1.胡雪岩故居简介2.胡雪岩生平及成就3.故居的建筑特点与文化内涵4.胡雪岩故居的参观体验5.对胡雪岩故居的观后感正文(篇1)胡雪岩,清末著名商人,有着“红顶商人”之称,他的故居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处集江南园林与徽派建筑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韵味的故居,感受颇深。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胡雪岩其人。
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安徽绩溪人,清末著名商人,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从一个钱庄学徒逐渐成为富甲一方的商界巨子。
他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曾协助清政府办理洋务,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在参观故居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胡雪岩的许多事迹,对他的一生充满了敬意。
故居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秀美与徽派建筑的古朴。
漫步在故居的庭院中,我欣赏着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感受着徽派建筑的独特韵味。
而故居中的园林景致更是美不胜收,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给人以宁静优雅的感觉。
此外,故居内还有许多寓意深刻的对联和题字,令人回味无穷。
走进胡雪岩故居,仿佛走进了一个历史与文化的殿堂。
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还深入了解了胡雪岩的传奇人生。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深知自己要博采众长,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篇2)1.胡雪岩故居简介2.胡雪岩的人生经历与成就3.胡雪岩故居的游览体验4.胡雪岩故居的历史价值与启示正文(篇2)【胡雪岩故居简介】胡雪岩故居位于我国浙江省杭州市,是清朝晚期著名商人胡雪岩的私人住宅。
这座故居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占地面积约 1300 平方米,建筑风格典雅独特,是中国传统江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
【胡雪岩的人生经历与成就】胡雪岩,原名胡光墉,清朝晚期著名商人,其主要成就在金融、地产、药业等多个领域。
他白手起家,凭借着勤奋、机智和诚信,逐渐积累了巨额财富。
胡雪岩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被誉为“红顶商人”,在晚清时期具有极高的声誉。
中国历史故事-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胡雪岩破产失败的原因

中国历史故事-胡雪岩的经商之道胡雪岩破产失败的原因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字雪岩,幼名顺官,是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
胡雪岩是清朝末年,在商业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商人,人称商圣。
他富可敌国,常常被人与曾国潘放在同一个平台上,世人说:“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是对他商业头脑,以及商业眼光的重要认可。
胡雪岩的成就不仅仅是在商业上,在官场上也有他一点立足之地。
他是后世由商入官的典范,在商人地位低下的封建王朝,这一点足以让人看到他的厉害之处。
他先是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
胡雪岩聪明就聪明在这儿,就算他已经在朝廷为官,但是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商人。
就算他再有钱,但官场上看的却不仅仅是银票。
为了能在官场立足,他必须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后盾。
胡雪岩选择的便是当朝名将,左宗棠。
他为左宗棠筹措军资,为了能够筹备齐全,常常借外债。
虽然是我朝廷借债,但实际上还债的话,洋行找的绝对还是他。
这样看,好似胡雪岩亏了,但实际上这些钱就相当于胡雪岩的投资。
借着这些钱,他能在朝廷上谋取更多利益。
有如此高的成就,胡雪岩的经商之道,绝对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他的经商之道,一言以概之便是“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要看轻这短短的一句话,里面蕴含的绝对都是真理。
首先是“先天之智”,实际上说的便是经商的天赋。
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商的天赋,即使有再多的资金,最后一定会亏空。
就比如说现在,有许多的富二代,他们手中有大把的资产,但是做什么亏什么。
就是因为没有经商的天赋,不懂得获取商机,抓住机会。
而有些贫苦人家出来的人,却能白手起家,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而胡雪岩正是这样一个人。
胡雪岩虽然是农家子,出生贫困,但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天赋,最终却能一飞冲天。
著名徽商胡雪岩的历史

著名徽商胡雪岩的历史著名徽商胡雪岩的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
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
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大唐太子李昌翼胡昌翼的后裔。
:胡雪岩1823-1885年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庆余堂创始人。
他出身贫寒,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为世人所称道,被誉为一代巨贾。
慈禧太后赐他黄袍马褂,升迁至“布政使衔”从二品官阶,故又被称为“红顶商人”。
纵观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经商获仕、戴红顶子又穿黄马褂的,仅胡雪岩一人而已,他是晚清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胡雪岩拥有资产近3000万两白银的家业,田地万亩。
事业有成的胡某人显露出“暴发户”的浅薄和荒淫。
他在生活方面极尽奢靡,处处显露出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气。
《胡光墉传》记载:胡雪岩修建“第宅园囿,所置松石花木,备极奇珍。
姬妾成群,筑十三楼以贮之。
”也有资料说“大起园林,纵情声色,起居豪奢,过于王侯,骄奢淫逸,大改本性。
”他耗巨资营造的庭园被誉为“江南第一豪宅”。
胡雪岩酷爱女色,他经常在街市上寻觅美色,看见有姿色的美丽女子,就请人说和,身价再高也不计较,而且还会给女方的家人安排好差事。
他仗着有财有势,把冒犯他的女子娶回后再休弃,肆意侮辱良家女子。
他强买民女,通常只过三五天或一两个月,新鲜感一过不喜欢了就给银数百两,任其改嫁。
据《见闻琐录》记载,遭到他喜新厌旧抛弃的“凡买而旋遣者,殆数百人。
”《南亭笔记》记载:有一天,胡雪岩穿着朴素的衣裳到一个妓女处。
那妓女看胡雪岩的穷酸相以为没多少油水,便懒得理他。
著名古代徽商名人

著名古代徽商名人1、胡雪岩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
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
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
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
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2、汪应庚汪应庚,原籍安徽歙县潜口村(现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
(康熙十九年-乾隆七年),字上章,号云谷,工诗及书法,后住扬州。
雍正间,成为扬州雄资百万之盐商。
在扬州出资修平山堂、栖灵寺、五烈祠等。
雍正九年起,海啸成灾,连续三年洲民仳离,他慷慨解囊,出银五万,运米数万石救灾,设药局治病除疫,共救治九万余人,授光禄少卿。
在歙城修“徽州学宫”,在潜口建石坊,是《平山揽胜志》的编辑者。
3、江春江春(1720——1789)字颖长,号鹤亭,又号广达(行盐的旗号为“广达”),安徽省徽州府歙县江村外村人。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八月诰授江春为光禄大夫,正一品,并赏戴孔雀翎,时谓江春“以布衣上交天子”,“同业中无不以为至荣焉”。
清代著名的客居江苏扬州的徽商巨富,为清乾隆时期“扬州八大商”之首。
因其“一夜堆盐造白塔,徽菜接驾乾隆帝”的奇迹,而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天下最牛的徽商”。
胡雪岩故事

胡雪岩故事胡雪岩,清朝末年的一位商人,也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出身贫寒,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代商业巨头。
然而,他的人生并不仅仅是成功和荣耀,更是充满挫折和坎坷的一段经历。
胡雪岩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早逝,由母亲一手抚养。
胡雪岩自小聪明伶俐,善于学习,但因家境贫困,只能在村里的私塾里读书。
他的母亲十分重视他的教育,为了供他上学,甚至卖掉了自己唯一的一件贵重物品——一块玉佩。
胡雪岩在母亲的鼓励下,不断努力学习,终于考上了县城的一所学校。
然而,胡雪岩的人生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顺风顺水。
在学校里,他常常被同学欺负,受尽了歧视和排挤。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在大学里,胡雪岩学习了商业管理和会计等专业知识,同时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一起创办了一家小型贸易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起初,公司的生意并不太好,经常面临着资金短缺和订单不足的困境。
但胡雪岩并没有放弃,他不断地寻找新的商机,开拓新的市场。
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商业活动,结交了一些行业内的重要人物,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商业网络。
随着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胡雪岩的名声也渐渐传开。
他成为了商界的一位知名人物,被誉为“商界巨头”。
他的公司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开始向国外拓展业务,成为了一家跨国企业。
然而,胡雪岩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变得骄傲和自满。
相反,他更加谦虚和勤奋,不断地寻求新的商业机会和创新。
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胡雪岩的成功也引来了嫉妒和敌视。
他的商业对手开始采取各种手段,试图打击他的企业。
同时,政府也开始对他的公司进行调查和审查,甚至开始对他进行打压和迫害。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胡雪岩并没有退缩和放弃。
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不断地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和应对策略。
他还积极寻求各种支持和帮助,包括国内外的商业伙伴和政府官员。
最终,胡雪岩的努力和坚持得到了回报。
胡雪岩的故事

胡雪岩的故事胡雪岩,原名胡雨春,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商人和慈善家。
他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家境贫寒,从小就帮助父亲在饭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胡雪岩聪明好学,对生意有一种独到的天赋。
年轻时,胡雪岩开始在苏州一带从事建筑工程行业。
他以诚实守信、品质过硬的口碑获得了很好的声誉。
胡雪岩慢慢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将目光放在了更广阔的商海上。
胡雪岩发现了矿山行业的商机,他决定投资建设自己的银矿。
他雇佣了一大批工人,进行银矿的开采和冶炼。
胡雪岩对于矿工的待遇非常关心,他提高了工人的工资,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胡雪岩不仅为工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还鼓励他们学习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经商的过程中,胡雪岩始终坚持诚信守法的原则。
他认为,经商不仅要赚取利润,更要注重社会责任。
胡雪岩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积极投资兴办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他还经常捐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圆梦求学。
胡雪岩也积极参与各种慈善事业。
他设立了多个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和残疾人。
他捐资修建了许多桥梁、学校和医院,为人们提供方便和福利。
胡雪岩不仅致力于商业的发展,也非常注重文化艺术的传承。
他投资建设了很多庭园,既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也提供了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
他还捐资兴办了戏曲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艺术家。
胡雪岩的商业成就和慈善事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他的善举被视为中国商界的典范,被尊称为"中国慈善第一人"。
胡雪岩以其努力和奉献,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商人和慈善家。
清朝徽商胡雪岩生平简介

清朝徽商胡雪岩生平简介胡雪岩,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安徽徽州绩溪人,晚清非常著名的徽商,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徽商胡雪岩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胡雪岩简介胡雪岩,原名胡顺官,安徽人士,生于1823年,幼年因家境贫寒,给人放牛帮家里减轻负担。
所谓的人穷志短在胡雪岩身上完全体现不出来,他自幼就有一种为人诚信的高尚情操。
传闻在胡雪岩放牛的时候,曾经在山上捡到一袋白花花的银子。
之后,他就把钱袋藏好,自己在路边等待着。
过了半天,失主回来找钱袋来了,胡雪岩仔仔细细的问明了钱袋的相关特征,遗失时间等等。
这才放心的把藏起来的钱袋交给了失主。
之后,失主回到当地把胡雪岩带了出去,原来他是一家钱庄的老板,看胡雪岩为人老实精明,打算带出去好好培养一番。
胡雪岩聪明机灵,很快就在钱庄脱颖而出,成为了钱庄老板。
之后抱上了左宗棠的大腿,一跃成为徽商大佬般的存在。
在清末时期,胡雪岩开创了新型的经商思路,以当铺、钱庄为根,发展了茶叶、丝绸等经营模式。
当上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富,还被慈禧授发了红顶袋以及御赐黄马褂。
胡雪岩生意经红顶商人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创造辉煌,不单单是因为他的人脉、性格等,更主要的是他在经商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生意经,这也是他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胡雪岩先生在经商上讲究“天、地、人三者合为一体”即要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即先天之智,经商之本;最主要的体现在胡雪岩先生是放牛娃的出身、但能够创造出富可敌国的胡氏商业王朝,可见他在经商的天赋上有很高的造诣;地利则是指除却天赋之外,还要努力的学习,不断的修为,依靠诚信、认真去立于王者的地位;人和,一方面值胡雪岩先生在经商时讲究的“仁义之本”。
在经商时,首先要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不取不义之财;另一方面,人和更是指胡雪岩先生在选人、用人方面更加看重人的品性、德行。
胡雪岩先生在经商方面的成功,更加为后代人创造了经验。
他的很多语录,也都被世人,特别是经商之人学习。
胡雪岩故居

我主要研究胡雪岩故居屋梁的设计,我发现胡雪 岩故居的屋梁出现了我国古典木构建筑的特有构 件——斗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胡雪岩故居的屋梁构件
这是屋梁的构造, 每一个屋梁有着不同的 人物,每一个雕刻都诉 说着一个故事,深刻反 映了当时建筑工匠超凡 的工艺。
胡雪 岩故 居宅 内的 斗拱 飞檐 车水 马 龙, 展现 了清 朝末 年都 市风 貌。
胡雪岩故居一角
胡雪岩故居位于 杭州市河坊街、 大井巷历史文化 保护区东部,建 于清同治十一年 (1872年),建 筑面积五千八百 多平方米。胡雪 岩故居从建筑到 室内家具陈设, 用料之考究,堪 称清末中国巨商 第一宅
就像清朝乾隆 皇帝喜欢把天 下园林之精妙 集中到一起的 思路相同,胡 雪岩也喜欢将 天下家庭宅院 的精妙集中到 一起。在大局 的构成上,它 包含了徽州民 居的高墙深院、 四水归堂、砖 雕木刻
胡雪岩宅子的用料都是上乘 的,有花梨木,楠木等等, 都是质地很坚硬的,不仅用 料好,雕刻也很漂亮,太佩 服当时的工匠了,胡雪岩也 是花了重金了
窗户上雕的蝙蝠图案,象征福气,取谐音
胡雪岩故居屋梁:
所有建筑几乎 都是精工细作 的建造,所有 的构件都堆砌 着异常的华美, 无论屋脊、飞 檐、斗拱、画 廊、梁、柱、 壁、窗、砖、 瓦。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胡雪岩故居
——调研作业
胡雪岩简介:
中文名:胡雪岩(1823-1885) 别名: 胡光墉、红顶商人
出生地: 徽州绩溪县人 职业: 徽商、浙江巡抚幕、江西候补道协 助创办福州船政局、上海采运局 为商信条: “戒欺”和“真不二价”
胡雪岩故居总平面图:
这 是 在 胡 雪 岩 故 居 正 门 大 厅 的 总 平 面 图
中国历史上十大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

中国历史上十大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红顶商人——胡雪岩:红顶商人之路,经验教训多【人物简介】胡雪岩(1823-1885年),清代红顶商人,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
初在杭州城“仁德钱庄”做跑街,后因擅自借钱给官兵被开除后在湖州买卖粮食为生,后在杭州设银号,又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并开办了胡庆馀堂中药店,留传至今。
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
几经折腾,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
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
终其一生,他以仁义经商,对当今的商人仍有借鉴意义。
但他生活荒淫无度,又不谙政界之道,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
【经商经历及成就】白手起家。
胡雪岩幼时家境贫寒。
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
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宇雪轩,福建侯宫人。
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
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
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
左宗棠传名言名句胡雪岩简介名言名句赏析

左宗棠传名言名句胡雪岩简介名言名句赏析胡雪岩简介:胡雪岩,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白手起家,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
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协助左宗棠兴办洋务,以图强国;怀着一颗仁厚之心,开办胡庆余堂,以图济世救人。
终其一生,他以仁义经商,对当今的商人仍有借鉴意义。
胡雪岩简介但他生活荒淫无度,又不谙政界之道,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
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
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
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余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余堂。
胡雪岩简介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余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
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
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
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综上所述,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
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
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
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商人偶像胡雪岩简介 胡雪岩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商人偶像胡雪岩简介胡雪岩是怎么死的?胡雪岩,小的时候交胡顺官,后改名胡光墉,雪岩是胡光墉的字,只不过后世习惯叫胡雪岩。
胡雪岩是清朝末年,极为著名的商人,后世有人评价其为中国商人的偶像。
俗话说:“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曾国潘此人,想来大家都不陌生。
这位晚清重臣,深谙为官之道,以个人之力,硬是为即将灭亡的清朝,争取了几十年的时间。
将胡雪岩以曾国潘放在同一个台阶之上,便是对胡雪岩个人经商能力的最大肯定。
胡雪岩是安徽绩溪人,安徽在商业上面最为著名的是什么?自然是力量极大的商人团体——徽商。
而胡雪岩此人,在徽商中位于顶峰,是一位富可敌国的顶级徽商。
更为可怕的是,这个牛掰的商人,在商业地位低贱的封建社会,竟然能得到朝廷的赞扬,和慈禧太后的赏赐,人称“红顶商人”就是他了。
慈禧亲授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红顶戴是清朝官帽样式,后世多指高官,这是自清朝之后的特有制式。
胡雪岩能获得这些东西,由此可见他在晚清时的重要地位。
说起来,胡雪岩此人从血脉上来说,还有一个了不起的来头。
胡雪岩这一支,是大唐太子李昌翼的后裔。
“托孤三公唐昭宗,感恩养父李改胡”,这句话描述的就是大唐太子李昌翼此人。
唐末昭宗李晔预感朱温篡唐,虽然知道,但历史轨迹不可破,就算他是皇帝也是无力回天。
为了保留李唐的一点血脉,李晔将何皇后新生的皇子托付给金紫光禄大夫胡三公,并留下血书,以为凭证。
胡三公临危受命,将还在襁褓中的皇子带回老家徽州婺源隐居。
时代动乱,大唐覆灭,为了掩人耳目,胡三公给皇子取名胡昌翼。
胡昌翼长大后荣登明经科进士,胡三公坦诚告诉他的身世,并出示当初他父皇母后给的御衣宝玩,劝其改回李姓。
胡昌翼则认为养恩大于生恩,胡三公冒死将自己养大,恩义极大。
因此决定认胡三公为父,并不该回李姓,而是坚持姓胡!被人称为商圣的胡雪岩便是出自这一脉。
胡雪岩小的时候家里十分贫穷,胡雪岩很小的时候便成为一个放牛娃,帮人放牛以贴补家用。
胡雪岩的故事

四:左宗棠也是胡雪岩的大贵人。因为胡成为 了左宗棠左膀右臂,胡雪岩发挥了他最大的 才干与价值,同时也得到了无尚的荣誉,胡 雪岩在这个时期成为了全国首富,还有得到 了慈溪太后赏的黄袍马褂,这个时候的胡雪 岩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有了经济地位也有了 政治地位。他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同 时还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左宗棠在外打 仗,胡成为他背后的后勤部长,提供一切需 要的物资。清政府找国外贷款打仗,国外不 肯借,但是却借给胡雪岩,显示了胡的个人 能耐与实力。
落成的故居是一座 富有中国传统建筑 特色又颇具西方建 筑风格的美轮美奂 的宅第,无论是从 建筑还是到室内家 具的陈设,用料之 考究,堪称清末中 国巨商第一豪宅。
故居内的花园芝园怪 石嶙峋、巧夺天工, 其中的假山为国内现 存最大的人工溶洞 。 故居使人仿佛进入一 个大大的迷宫
启发?胡雪岩十三岁出来做学徒二十七岁开始创业五十九岁败业六十二岁终他经历了就业创业败业三个完整阶段有过贫困潦倒也有过风光无限但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和他的并不重要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精神和他的为人处事之道并且能从他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中得到的启发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开展金融业务往来的人
人的眼观判断力很重要,要学会预见分析未来情况。 把握当前不算本事,把握未来才是最智慧的本事。 千万不能轻易看不起别人,也许有一天他能成就伟 业。孔子说识人是最大的智慧。你能看明白一个人, 也就会知道什么可以值得做,什么事情不要去做。 在付出时不求回报,胡雪岩在帮助左宗棠时,并未 想得到好处。只要自己选对人,有眼光有远见,就 算是当前付出做些牺牲也无妨,日后定能得到相应 的回报。胡雪的。
二:在粮铺工作的时候,胡雪岩接触到了银票, 初步认识金融业,并且对此非常感兴趣,想 投入这行。为了想去钱庄工作,他努力勤勉 学,一切所需要具备的本领他都努力谦虚的 学习,终于他得到了在阜康钱庄工作的机会。 以后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 了同事们和老板的赏识。而此时他人生第二 个转折点到了,老板没有儿子继承家业,最 后居然把自己的钱庄整个赠送给了胡雪岩。 老板确实没有看错人,胡雪岩日后把他的生 意越做越大,扩展到全国的各个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湖里村人。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
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
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
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
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
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
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
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
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
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
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
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
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
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
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
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
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
光墉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传记和胡雪岩经营思想: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红顶商人胡雪岩-- 高阳《胡雪岩》2005年首部最值得期待电视剧胡雪岩最新图书一览胡雪岩--马尾船政的大功臣《胡庆余堂》史话胡雪岩的人道眼光胡雪岩请账房后人评说:胡雪岩如是说——机智商路行胡雪岩成败的启示胡雪岩处世成败谈现代社会中不要学当胡雪岩式的企业家胡雪岩成败的启示作者:张晓晖《大地》(2004年第二十二期) 很多人都崇拜胡雪岩,高阳的七本书被不少人奉为圭臬。
而胡雪岩一生成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在封建皇权时代,为了一个红顶子,读书人要皓首穷经多少年,即使侥幸中了进士,还要熬资格,小心翼翼不出纰漏地熬到须发皆白,顶子才可能红。
这还只是贵,至于富,还要能放出去做实缺、肥缺的地方官,还要敢于贪污受贿。
而胡雪岩没读过多少书,却能既富且贵,名满天下,还得到慈禧太后钦赐匾额,黄马褂,其人是天才,其际遇是异数。
说到底,源于胡雪岩的几条过人长处:一是有眼光,能够识人,因人成事。
先是结交王有龄起家,后来又在左宗棠这棵大树下乘凉,结交漕帮成了小爷叔,得到了漕运的便利,而开钱庄、当铺、药店、丝坊,做军火生意,联合商界与洋人抗衡,无一不是因人成事。
令人敬佩的是,胡雪岩那么大的家当基本上是靠朋友做的,自家子女并没有介入,在清朝那样的时代居然没有办成一个家族企业,可见胡雪岩的心胸之大,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二是为人诚信,重视信誉,一诺千金。
胡雪岩是个胳膊折了吞袖筒的人,他常说,信誉就是钱。
实际上,信誉比钱还要值钱得多。
钱庄不消说,就是偶然下海玩出来的胡庆余堂,也是与同仁堂南北辉映的百年老店,用料之精,用工之细,享誉海内。
我们现在知道的“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就是胡庆余堂的经营宗旨。
四小龙曾经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儒家文化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完美结合,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的完美契合。
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后来被一古脑儿打烂了,从上世纪初到文革,洗澡水和小孩子一块泼出去了,现在想捡回来,很难了。
传统文化的依托已经被打烂,市场信用机制没有建立,于是拿着名片明着骗的比比皆是,春秋战国式的市场竞争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三是有政治头脑,深谙官场之道,恪守官场的潜
规则。
胡雪岩每次见官,袖管里必揣上数额或大或小的银票,逢人便送,投人所好,善拉交情,好交朋友。
为摆平巡抚黄宗汉,不惜将自己的小妾忍痛割爱。
如此心机,偌大投入,自然是左右逢源,抬头见喜,既平步青云,又日进斗金。
这才是胡雪岩最根本的成功之道,他遵守潜规则,不断寻找官商利益的契合点,不断实现花花轿子人抬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双赢或者多赢的目的。
对胡雪岩本人而言,也无可厚非,本来在商言商,赚钱是目的,打不通的路要想办法打通,摆不平的人要千方百计摆平。
当时的中国商人就是在这样的夹缝里生存的。
然而,很多人将胡雪岩奉为圭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说,却是不正常的。
因为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践踏,也是与同行的不公平竞争,这种潜规则充分说明当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匮乏。
胡雪岩一人的高效率是整个社会经济效率低下换来的。
很多人喜欢读描写胡雪岩的书,可能对潜规则的接受也变得习以为常,甚至根深蒂固,实在不是健康现象。
容器什么形状,倒进去的水就是什么形状。
官场潜规则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把从商者规范成这样一个形态:只要遵守潜规则,就可以在市场游戏规则之外,依赖许许多多的邪门歪道发财。
从而,对经济规律的尊重,对市场规则的遵守,从商的敬业、敬畏、诚信、勤奋、谨慎,都可以置之不理。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
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
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胡雪岩曾经说过,本来我什么都不是,现在有钱了,吃过,见过,玩过,乐过,最多赤条条来,再赤条条去,信口之言,竟成谶语。
胡雪岩的际遇对于建设一个成熟、完善、健康的市场经济,不无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