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和她的“人生三部曲”

合集下载

从《烦恼人生》、《来来往往》看池莉作品的婚姻启示

从《烦恼人生》、《来来往往》看池莉作品的婚姻启示
厚那样局 促烦 扰 的生 活 环境 中 , 以说 , 品写 的 可 作 就是她 切身 的经 历与 见 闻。小 说 描写 了一 个普 通
种 自我体验 的 中和 方式 , 楚地 认 识 到 “ 通人 的 清 普
老婆 就 得 粗 粗 糙 糙 、 泼 辣 辣 , 有 半 点 身 份 架 泼 没
子” 。一个 普 通 人在 奔 波 忙 碌 一 天后 , 着 精 疲 拖
人 企 图从 “ 城 ” 突 围的 精 神 欲 求 。 这 两 部 作 品都 给 予 我 们 婚 姻 对 社 会 环 境 依 凭 关 系 的 重 要 启 示 。 围 中
关键词 : 烦恼 人生》 《 《 ; 来来往往》 婚姻观 ;社 会环境 ;
中图 分 类 号 :2 7 10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4 9 2 0 ) 5—0 3 —0 10 6 X( o 6 0 01 2
20 0 6年 9月 2 日 0
从《 烦恼人 生》 《 、来来往 往》 看池莉作 品的婚 姻 启示
仇 志 君
( 河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石 家庄 007 ) 5 0 1
摘 要 : 莉 的 作 品 紧跟 时代 步伐 , 现 时代 变迁 中 的 普 通 市 民 生活 , 得 了广 泛 好 评 。 她 在 “ 生 三部 池 展 赢 人
曲” 烦 恼 人 生》 , 过 对 普 通 工 人 印 家 厚 平 淡 无 奇 的 日常 生 活 的 叙 写 , 现 了计 划 经 济 下 自我 体 验 温 情 型 之《市传 奇” : 之《耙来往往》 描 写 了在 物质 生活 富足 后 的现 代 中,
力尽的身子 回到家 中, 到的是 “ 看 炉火 正 红 , 油在 锅
里嗤拉 拉响 , 乱七八 糟 的小 房 间 里 葱 香 肉香 扑 面 , 暖暖的蒸气从 高压锅 中悦耳 地 喷 出” “ , 摔掉 挎 包 ,

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爱情观

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爱情观

女 人存男 人眼里渐渐变得廉价 。 这段 精彩 的 比喻 可 以单 独抽 离 出小 说 , 解 释 普 遍 的 男 女 婚 姻 关
系。 八 十年 代 末 期 , 作为“ 新 写 实 小
说” 的 代表 作 家 , 池莉“ 人 生 三部 曲” 把视 角对 准刚 踏 人 婚 姻 不 久 的 小 夫 妻 。在 另 一 个 地 域 与 时 空 , 仍 能发现其 笔下 的两性故事 中与 张 爱玲 几 _ 卜 年前在小 说 中暗藏 的观 点暗暗相合 , 三部小说几乎涵盖 了 男女 踏人婚姻 的全过程 , 在各种生 活细节与人情世故中 , 女性命运 的
前 明月光 ’ ; 娶了白玫瑰 , 白的便是
农N2 _ 沾 的 一 粒饭 黏 子 , 红 的 却 是 心 口上一 颗 朱 砂 痣 。’ I t 】 以 玫 瑰 喻 女人 , 红 玫 瑰 与 自玫 瑰 的 命 运 随 婚 姻开始后不尽相同 , 不 论 是 红 玫 瑰 还 足 白玫 瑰 , 命 运 的走 向都 与 男 人 和婚 姻 拥 绑 在 一块 , 走 入 婚 姻 后 的
性 的命运 衰败之感 完全从 男人 眼
里 出发 。
人, 披 了件 衣 服 , 没 穿袜 子 , 趿着 鞋, 憔 悴 的 脸上 雾 一 样 灰 暗 ” 。【 】
张爱玲的比喻毫不留情 , 带 着
将 四 个 喻 象 分两 组 , 可 以 发现
其象征着 理想爱情 与现实 婚姻 的
对立 , 这 样 的对 立 便 透 出两 种 选 择 倾 向 。尽 管 女 人 在 男 人 眼 里 已 是 “ 饭黏子” 与“ 蚊 子血 ” , 但女 人的 自 身命 运 在 张 爱 玲 与 池 莉 的 处 理 下 呈两 种 走 向 : 盂烟 鹂 起 初 怀 抱 对 振 保爱情 的期待 , 换来 的是一再 的失

池莉小说中的寓言化倾向论略——以“人生三部曲”为例

池莉小说中的寓言化倾向论略——以“人生三部曲”为例

者情节设计做戏 剧化 的处 理 , 只是对生 活做 流程 化 的真实
叙述 , 化人物性格 , 化价值 立场 , 淡 淡 既无惊险离奇 的情 节 ,
也无大善大 恶的人 物 , 平平淡淡 的 日常生活 , 普普通通 的芸
芸众生 , 有效地拉近 了文本 同读者 之间 的距离 。透过对 繁 琐生活表象 的描 写 , 通过 对普通 人在 面对生 活不 断变 化时
部 曲” 或 日“ ( 烦恼三部 曲”包括 《 , 烦恼 人生》 《 ,不谈 爱情 》
和< 太阳出世> 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 品, ) 引起
了读 者和评论 界 的广泛 关 注。本文 试 图在 新写 实 的背 景 下, 从寓言化 的角 度切 入 , “ 生三 部 曲 ” 对 人 的创 作 方式 做 出解 读 , 力求在新 的层 次上把握 这部 系列小说 的内涵。 我们知道 , 最早提 出寓 言这一 概念 的是 庄 子。在他 看 来, 寓言是 “ 一种文气贯通 、 言断 意连、 意在 于此而寄言于彼 的思维方式” l , 种思 维方 式并 不 直接 介入 文 本 , 【( 这 J 而
样, 耐人 寻味 。
池莉小说的寓言化倾向, 主要通过人性寓意的传达和
评论干 预来 实现。


人性寓意 的传 达
谕 示。对于小说与寓言 的这种关系 , 曾有学者 指出 :小说 , “ 尤 其是短篇小说 , 无法 逃脱 它 的寓 言性 质 。 “ 果 没有 都 ”如 寓 言的成分 , 就会 把短 篇写成一种非常空灵 的实体 , 要不 要
是 借它物言说 ( 言 )借 他人 言说 ( 言 ) 漫不经 心 言说 寓 、 重 、
( 厄言 ) 表面上看是一个一个 的形 象 , , 骨子 里却是 些思想 、

烦恼人生

烦恼人生

烦恼人生淡的风,淡淡的吹。

吹走的是一种年少轻狂,吹出的是一种淡淡的真实,淡淡的人生。

池莉的“人生三是池莉的成名作,也是真正确立她在当代文坛地位的作品。

这篇作品体现了池莉的写作态度和创作风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平常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突显了主人公生活的琐碎和艰辛,隐约地传达给读者一种向上的精神——突出生活的重围。

通过对人生的凸现、观透析与认可,暴露出生活的本质,捍卫了普通人的平凡人生,让人有所参悟,从而对现代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及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审视、反思并有所启示。

池莉的成名作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她也被公认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

池莉的小说大多表现女性视野中的武汉都市生活,人物往往是带有世俗气的芸芸众生,远离英雄主义的凡夫俗子;同时,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不闪避自然主义,人物事件均被一层生活原色所笼罩,给人以更为自然、逼真的艺术感受。

创作即重视发挥故事的功能,又不排斥各种现代新手法。

小说语言善于吸收武汉地域的方言俚语,或幽默俏皮,或质朴凝重,有着独特的风格. 在池莉的笔下,平平淡淡的语调,讲述平平凡凡人物的平平常常的人生故事,凸现其“三平”的平民创作风格:在独特的视角中突现平民态度,在生存的烦恼中突显平民-意识,在密集的细节中突出平民理念。

小说中描述的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武汉中的一个平凡家庭的寻常生活片段,作者池莉用她细腻的笔触合入微的观察,娓娓的道出生活的真实,也同是透出她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整篇小说就是贯切人们的日常生活事件,从而揭示烦恼。

烦恼是什么?烦恼就是由于人的生活欲望及能动追求与生存处境对人的制约所引起的心理反应。

小说中,由开篇半夜里儿子掉下床开始便奠定下一种惆怅的色彩,在一个又一个的烦恼中,主人公又将是如何面对?首先,儿子的掉下床,为了不让妻子发飙,印家厚就得忍声吞气,并还得哄妻子欢笑;其次在爱情烦恼里,他面对着女徒弟雅丽的不求回报的爱,他的难于抉择。

池莉三部曲正文2 - 副本

池莉三部曲正文2 - 副本

论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的新写实主义特征郝思玮(内蒙古师范大学教科院 12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20121104066)指导教师:韩彦斌引言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女作家,她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朴素细腻的创作特色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一员骁将。

她的“人生三部曲”—《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也被称为“写实三部曲”,是新写实小说的突出代表,新写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一个“真”字。

它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但褪去了伪现实主义的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意在追求一种更为丰厚、博大的文学境界。

新写实主义仍然写实,它有其独特的写作特征:一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二是作家情感的零度介入;三是人物形象的刻画。

它以“零度视角”来审视生活,采用纯粹客观的叙事方式,甚至是看似“生活流水账”的叙事结构,内容写的也不过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

语言上更是通俗、生活化。

这样的笔调整体平和真实,虽没有大起大落,却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冲击。

一、现实生活的原生态池莉的小说特别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琐事。

反对提炼生活,原滋原味的再现生活,重视对生活的原生态挖掘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进而有效的处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揭示最普通民众的最普通生活。

《烦恼人生》像一笔娓娓道来的“流水账”记叙了印家厚从半夜孩子摔下床到晚上十一点多睡觉前这一天的经历,而在这一天的生活中,没有过多的剧情冲突,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重大的事件,有的只是忙碌而穷于应付的琐碎、无奈甚至无聊至极之事,比如半夜孩子掉下床找不到灯绳又把灯绳拽断搞得手忙脚乱,清晨排队解手又是那么无可奈何,叫孩子起床挤公共汽车上班,单位奖金分配不公,吃饭吃到一只青虫,为分房子而烦恼,孩子在幼儿园惹事,以及为父亲准备寿礼的一路奔波,等等。

小说还写到印家厚的心理活动,“在电灯黑灭的一刹那,印家厚看见手中的起子寒光一闪,一个念头稍纵即逝。

苦心打造_新_好_男人形象_解读池莉的_人生三部曲_

苦心打造_新_好_男人形象_解读池莉的_人生三部曲_

书包上学堂读书,和男先生幽会的……”里面有生活在上海弄堂里女人的沉淀下的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

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张爱玲和王安忆的生活体验使她们远离激烈的、革命的、宏大的、英雄气的、庙堂气息的文学叙事,而对于传统文学的体验则使她们倾心于那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有人情味的、永恒的、细节的、民间精神的日常生活叙事。

作者简介:郭昕,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师。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卷四),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第175页。

②④⑤王安忆:《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第110页,第47页。

③王安忆:《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92页。

⑥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第34页。

⑦王安忆:《家常》,《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132页。

(责任编辑:吕晓东)苦心打造“新”“好”男人形象———解读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潘海鸥(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关键词:“人生三部曲”新好男人普通男人婚姻中的男人尊重女性摘要:在“人生三部曲”中,池莉借助于印家厚、庄建非、赵胜天这三个男性形象描述了她心目中的新好男人形象,新好男人可能仅仅是一个平凡甚至是平庸的男人,但是这个男人却能够在情感上尊重并忠诚于自己的妻子。

同时在池莉看来,一个男人要想成长为新好男人需要经过婚姻生活的磨练,有很强的女性主观色彩,他们可能只是作者一厢情愿的产物。

1987年,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在《上海文学》上发表。

小说以流水账式的结构记录了普通工人印家厚平淡而又忙碌的一天。

该小说一经发表,无论在评论界还是在读者当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1988年,池莉再接再厉推出了小说《不谈爱情》,《不谈爱情》围绕外科医生庄建非与妻子间的一次吵架,细致地叙述了两人婚前与婚后所经历的种种琐事。

现实此岸的从容降落——以池莉“人生三部曲”为例

现实此岸的从容降落——以池莉“人生三部曲”为例

20183[文章编号]1671— 8r78(2〇18)01—O O64—O4现实此岸的从容降落----以池莉“人生三部曲”为例李煥煥(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池莉的名字总是与“新写实”相关联,以《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构成的“人生三部曲”使池莉完成了现实“此岸”的从容降落〇她将叙事焦点从爱情理想的“彼岸”转移到现实人生的“此 岸”,在对世俗生活的话语建构中,坚持撕裂自我,将理想主义消解在日常经验中,以引起人们对于生活本身的反思。

[关键词]池莉;人生三部曲;世俗生活;话语建构[中图分类号]1207.4 [文献标识码]A池莉出生于50年代,作为一个机关宿舍出生的 新社会孩子,她无根基、无祖荫,不断跟随父亲工作 的调动而转移。

因此,“故乡”二字对于池莉来讲是 无意义的。

然而,她却有着作为革命小主人的自豪 感,自视甚高。

如此偏执的性格,带来的是童年时代 内心的孤寂。

幸而,文学给了她释放感情的场域,经 历给了她看清生活的双眼,在由“红孩子” “黑孩 子”、知青、医生、工人、作家等角色的转变中,她不断 用崭新的眼睛,撕去理想“彼岸”的标签。

《烦恼人 生》是作者撕裂自我的第一步,经过几次被拒绝,最 终发表于《上海文学》;加上后来写的有关爱情的《不 谈爱情》、描写当代青年小夫妻生养孩子的《太阳出 世》,被称为“人生三部曲'“人生三部曲”“呈现出 一个为八十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内在渴求、呼唤已 久的现实此岸。

不再是苦海中的涉渡,不再是朝向 黄金彼岸的畅想;而是一副困窘而丰满、琐屑而真切 的市井众生图。

”[1]“新写实小说”作为一种小说思 潮,以小市民为主体,写出了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 活,描写邻里之间繁琐的家庭俗事,将日常经验转化 为文学经验,以还原生活本真、真实描述为特色。

作家在创作中有意瓦解文学上的典型性,用“零度情 感”的形式,对生活细节进行客观描绘,不加粉饰,甚 至赤裸裸的再现世俗生活、婚姻关系中的艰辛、琐 屑、丑陋和庸俗。

烦恼人生的主题和语言风格

烦恼人生的主题和语言风格

烦恼人生的主题和语言风格《烦恼人生》是池莉三部曲中的首创作品,也是新写实小说中最成功的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摈弃了个人情感,用一种纯生活流的态度再现了一个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之内的生活琐事。

它呈现出的是未经剪裁提炼的生活原状态,乍看起来似乎与“流水账'式的自然主义小说同列,但仔细品味斟酌后得知并非如此,而是有其独特的新写实风格。

其一,表现在叙事方式上,作者所持的是一种“本色"的写作态度,即注重生活的自然时序和生活的原状态拒绝营造复杂的结构形式,而采用一种所谓“还原生活”的客观叙事方式。

在《烦恼人生}冲记叙了印家厚这个钢板工人一天的生活经历,即通过他半夜把孩子跌下床,清晨解手洗漱排队.带孩子买月票同别人拥挤争吵,评奖金只得三等奖的恼怒,住房拥挤经济拮据等生活烦恼的描写,真实地揭示了普通市民的生存困境。

作品的叙事风格是贴近生活,畅达、风趣和富有动感的。

作者将普通工人一天平庸的灰色生活聚集成戏提炼出烦恼的意义然后再用大众的叙事方式将作品主题贯穿起来,从而使人物和他的生活得到了升华,作品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生活的爱意与暖色。

其二,表现在作者本着平实叙事的写作风格,着墨于对平常琐事的散点透视,辩证地处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化新写实小说模式。

在《烦恼人生》中多次写到印家厚生活的烦恼,但他没有因烦恼而拒绝生活,而是明确地表达了对生活的认同和热爱。

首先是印家厚在爱情生活中的烦恼,印家厚的老婆是“一留着鸡窝般的发式.披着衣服趿拉着鞋,面色灰暗性格暴躁的中年妇女”;而对他爱慕已久无条件向他发出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爱情信号的徒弟雅丽,是一个有一张喷香而美丽的脸,笑得很美脸蛋儿和太阳一样透着诱人气息的年轻姑娘”。

在印家厚的眼里“雅丽是比老婆高出一个层次的女性”。

处于这种烦恼中的印家厚认同了这种生活并很快做出了选择:老婆就是老婆,人不能十全十美”。

小说在此再现了池莉写作所一贯追求的风格一那种浪漫情怀总是虚假而不真实的,只有面对现实,生活的烦恼才能自消自灭。

池莉小说“三部曲”中的婚恋观

池莉小说“三部曲”中的婚恋观
程 敏
( 安徽大学 , 安徽合肥 2 03 ) 3 0 9 摘 要 :池莉是 新写 实小说的代表作 家之一 , 在她 创作 的“ 生三部 曲”系列小说 ( 烦 恼人 生》 《 人 即《 、 不谈 爱 情》 《 、 太阳 出世 》 中 , ) 以直 面人 生的勇气和 冷峻 的叙 述角度 , 现 了更贴近生活的“ 生态” 展 原 的婚 姻 生活, 构筑 了一 个真 实的婚 恋世界 。与此 同时 , 她让笔 下的都 市平 凡男女在婚 姻 中成长起 来 , “ 在 烦恼人 生” 中寻求解脱 。由此启 发 读者 思考 生存 的 困境、 体验人 生的价值 。 关键词 :新 写实 ;烦恼人 生 ;爱情婚姻观 ;理想与现 实 中图分类号 :I1 .6 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 2 (0 1 1 0 6 0 6 2— 1 x2 1 ) 0— 0 5— 4
收 稿 日期 :0 1 52 2 1 - -0 0
于聂玲的记忆都让他动心 , 与妻子相 比, 她们年轻 , 充满 了活力 。而每 当 印家 厚 渴求在 烦恼 人生 中来 份 激情 ,以刺激 他 被 生 活钝 化 了的 心 时 , 实 的 种 种 现 问题 催促 着 印家厚 从 美 梦 中 清醒 过 来 , 因为 它 们 切 实地 联 系着每 E的衣 食住 行 。 t 《 烦恼人生》 中文学青年小 自在轮渡上 向同事 们赞赏一首一字诗 :生活》 《 —— 网。“ 是对既定 网” 的生 活模式 的一 种 比喻 , 个人 都 固定 在 一 定 的 网 每 眼中, 他们必须承担固定的角色, 婚姻即意味妻子和 丈夫 角色 的确立 , 且 由此 牵 扯 出更 复 杂 的人 际关 并 系 。这种 生活模 式 里 有 常人 的无 奈 , 不 仅 仅 属 于 它 印家厚 一个 人 : 恋爱 结 婚 , 养 父母 亲 , 妹 之 间 谈 赡 兄 吵架扯皮 , 开家庭会议 。应对物价上涨 , 工资调级的 问题— —这 一切 , 印家 厚 都 碰 上 了 , 不 得 不 去 解 他 决 。他 们过 平 常人 的生活 , 担平 常人 的烦恼 , 于 负 对 从前 , 没有 时间 去 细细 感 伤 , 于 未 来 , 有 精 力 去 对 没 好考量 , 或者说过去与未来 都不是 自己可 以完全左 右得了的。他们对国家大事甚至是 国际问题可以大 谈特谈 , 却对关乎个人 的家庭琐事手足无措 , 国家大 事反而成为生活 的调料 , 日常的生计才是主菜 , 而 必

析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现实生活观

析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现实生活观

析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现实生活观作者:周燕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期周燕(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海口570216)[摘要]新写实小说以叙写世俗琐屑的生活来还原生活的原生态,而被读者所知。

而作为新写实小说家池莉以平民化的立场和一种芸芸众生的眼光在她的“人生三部曲”中,将一些人皆身历、人皆心受的琐屑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的人生过程罗列出来,使之与生活的状况相接近。

其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无数的烦恼,但在烦恼中又自有解脱之法。

她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本色的“体验真实”,不是改造生活和超越生活,而是认同现实和接受现实。

[关键词]池莉;“人生三部曲”;新写实小说;烦恼[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1-0087-02《钟山》“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卷首语写道:新写实小说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倾向。

其注重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和细碎的感性体验。

而池莉作为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中最注重表现生活的原生状态的作家。

池莉曾说过:“我像一只猎犬那样警惕地注视着生活。

”她认为生活有着毛茸茸的质感,包含着各种“泪水”和“笑容”。

所以,她的作品多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写作题材。

其典型代表就是她的被人称为“人生三部曲”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

这三部中篇小说真切地向我们展示了市民在困窘的生活中衍生出人生的种种烦恼。

《烦恼人生》叙述了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烦恼,一桩桩、一件件杂乱焦心而又不得不去应付的事情纠缠着他,使他这一天显得如此漫长和难耐。

《不谈爱情》诉说了知识分子庄建非“无爱”婚姻的烦恼和无奈。

《太阳出世》则细致地描写了结婚、怀孕、分娩、上户口、请保姆等琐碎事情。

“烦恼”就像是雨天的潮湿,无处不在而又纠缠不清,弥漫在新写实主义小说各类人物的心头,成为一种典型的情绪,也可以说是现代生活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精神存在。

发现时代与定义生活——重读池莉1990年代的中短篇小说·

发现时代与定义生活——重读池莉1990年代的中短篇小说·

发现时代与定义生活——重读池莉1990年代的中短篇小说行 超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中,作家池莉的名字,几乎一直与“新写实小说”如影随形,她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 《不谈爱情》 《太阳出世》)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新写实小说曾经遭遇的赞誉与质疑,在池莉及其作品的评价中都有着明确的体现。

直到今天,文学界对于如何认识新写实小说似乎依然未能达成共识。

一些学者批评其概念的含混、边界的模糊,以及作家用“情感的零度”代替“思想的职能”,致使小说丧失深度、趋于“平面”,“小说里的一切都如此俗气、琐碎、平凡、渺小、杂乱、沉闷;芸芸众生一方面不停地奔波操劳,另一方面又碌碌无为”。

a 而拥护者则认为新写实小说的思想资源与审美变化“凝聚着中国几代作家的深刻思考的艺术结晶”,“他们对于现实主义的超越就在于不再是机械地、平面地、片面地沿袭现实主义的传统美学观念和方法,而是对老巴尔扎克以来的所有现实主义美学观念加以改造和修正。

倘使没有这个前提,亦就谈不上现实主义的‘新’”。

b 争论的核心基本围绕着,文学到底是应该不加掩饰地反映日常生活,还是应该在更高的意义上抵抗日常生活的平庸——这恰好代表了19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时代与现实之变时的两种基本立场,即精英的、启蒙主义的立场与民间的、大众的立场,也折射出上世纪90年代思想界、文化界的根本转变与冲突。

从《烦恼人生》开始,池莉的写作几乎无一例外地站在后者的立场。

但正如郜元宝在反思1990年代文学时提出的,“90年代最值得分析的不是单个作家作品而是整体性文学现象”,“单个作家作品相对自足的文学价值已经严重削弱乃至彻底消失……这种集体性的文学现象的本质,就在于文学已经越来越变成作为一种整体性方案、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它的最重要的两根支柱就是互为补充的文学政策与文学经营”。

c 新写实小说的名义概括了池莉,也概括了当时的一群作家,但同时,这一概括反过来对他们的写作,尤其是对其中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构成了某种遮蔽。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读《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读《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读《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烦恼人生》
郝月梅
【期刊名称】《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池莉是一位年轻的湖北籍女作家.自87年中篇小说《烦恼人生》蜚声文
坛后,又推出了《不谈爱情》(《上海文学》1989年第1期)、《太阳出世》(《钟山》1990年第4期)两部中篇小说,再次引起文坛的瞩目,成为当今众多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恋爱结婚、怀孕生育、管养孩子是人生很重要的几个进程,池莉的三部中篇分别
取材于此,故称“人生三部曲”.池莉的小说和她的人一样富有女性的魁力,87年
《上海文学》刊载《烦恼人生》的同时,附了池莉的一帧近照,照片中的池莉腰系围裙、手执锅铲,微笑着在灶前忙碌,俨然一位称职的家庭主妇.热爱家庭的女人才是女
性味十足的女人,池莉即是.公之于众的照片显示出池莉安于乐于做一家庭主妇,家庭
主妇的生活和体验又为她提供了创作小说的不尽源泉.人生三部曲均由家庭写起.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郝月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69.68
【相关文献】
1.烦恼快乐艺术——池莉"人生三部曲"解读 [J], 肖玲君
2.直面人生 --读池莉的"人生三部曲" [J], 段炼
3.池莉:从还原生活到重修理念——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中篇三部曲 [J], 黄伟
4.烦恼中的寄托——读池莉的《烦恼人生》 [J], 张侯
5.真切展示烦恼人生的混沌状态——读池莉的“烦恼三部曲” [J], 杨剑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池莉

试论池莉

试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烦恼摘要:人的一生真正的烦恼从长大开始,越长大越烦恼。

俗话说的好,人到中年万事忧。

烦恼徘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不单单是为了生计,更是烦恼于整个生命过程。

关键词:人生三部曲烦恼生命过程正文一、关于“人生三部曲”“人生三部曲”是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

新写实小说是指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向、情感表达,呈现出一种新的气息和风格的小说”○1那么这新气息和新风格的新写实小说气息、风格新在哪里?小说回到生活现实,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

把小说事实和盘托出,没有关于人性的道德评价,没有关于生存命运的理性思考,没有现实主义文学惯有的那种强调和暗示。

我们人看到的是倔强溢涌而出的生活事实,那些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冲突等等。

如实“人生三部曲”般,“她不企图去完成任何观念性升华,也不给时代提供文化境象。

它仅仅是一些纯粹的生活事实,一种纯粹的现实性存在。

作家并没有在这些平常普通的生活上强加某种历史法则。

”○2作家尽可能地描写出一种生活状态或心态,直陈式叙事把生活的定义全部交代个人物本身。

“当你把这个世界的一切连同这个世界本身都看的一文不值时,你才会觉得自己活到这会儿活出点滋味。

你才能天马行空般在人生的路上洒脱地走个来回。

”○3在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中,我们看到的是人对生存世俗性、庸常性、卑微性和琐碎性的原生态的展示。

人的生存限制让烦恼伴随着的人生,没有天马行空,没有洒脱无畏,更多的是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人类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与自尊心,受到过三次重大的打击。

……第三次是现代心理学证明,每个人即使在自己的小屋子也不能自为主宰”。

○4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到各种局限,所以连在自己的地盘都无法实现自我的绝对主宰。

在“人生三部曲”中体现出了个人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限制,从而引发的精神烦恼。

这种烦恼不单是存在于社会底层市民、家庭,它还存在于所有人,特别是成年人、有责任的人。

论池莉小说市民形象的文化精神

论池莉小说市民形象的文化精神

论池莉小说市民形象的文化精神尤丽洵池莉是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将市民普通生活的原生态毛茸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使得一个个生动立体的普通市民形象深入读者之心。

有的在烦恼生活中坚守,有的不谈爱情却固守婚姻,有的是富有进取心的“市井英雄”,有的是平庸卑微的知识分子。

总之作品中的市民形象俨然构成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一种鲜明的城市文化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征。

池莉是20世纪八十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以人生三部曲《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成为新写实派小说作家中的佼佼者。

她将小说表现的视角触及到城市市民的普通生活,将市民普通生活的原生态毛茸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并使得一个个生动立体的普通市民形象深入读者之心,淋漓尽致,不一而足。

池莉是武汉人,她的作品大部分体现了武汉特色,她是以汉派小说驻足文坛的。

她的作品如同一幅幅武汉的风情画,作品中的市民形象不仅生动真实,而且俨然构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具体而逼真,地域特点及风俗性渗透其中,代表了一种鲜明的城市文化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征。

一、在烦恼生活中坚守的市民形象印家厚是池莉《烦恼人生》的主人公,他是一名普通工人,他的生活是忙碌的、无奈的。

池莉以“奔忙”框定了他人生的基本状态,印家厚对工作充满着热爱与自豪感,他的精神状态极好,但他的生活却是一天到晚不停地奔忙,从凌晨一直马不停蹄地奔跑到深夜。

他的生存状态及生命形式体现了烦恼的本色:由于住房的拥挤导致孩子半夜跌下床,由于条件的低劣导致晨起洗漱解手都要排队,由于领导的徇私导致本该评一等奖却只得了个三等奖而强压愤怒,由于经济的拮据导致不能为父亲祝寿准备满意的礼物和带着老婆孩子去吃顿西餐。

印家厚在这种无暇喘息的奔忙中显得渺小和无奈,作为丈夫、父亲和儿子,印家厚必须承担起家庭的伦理和责任。

对于这样的人生印家厚没有抱怨、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充分认可了这种烦恼的生存方式。

解读印家厚的形象,我们经历了从失望到理解再到敬重的过程,正是因为 在平凡的城市生活中有无数个印家厚们在坚守着,才深刻地体现出了普通市民生存的本色及生存哲学,活着似乎成了他们的最高理想,进而上升为一种市民文化精神: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面对现实,达观质朴,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的每一天。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

热评当代著名作家 池莉
池莉,作家,现任武汉市文联主席、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政协武汉市常委。

1980年代末的《烦恼
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人生
三部曲为中国小说新写实流派发轫之作。

主要作品有《池莉经典文集》(九卷)。

另有散文集《熬至滴水成珠》《来吧孩子》
《立》《石头书》等。

2016年最新出版
《池莉诗集·69》 历年来不断有法、英、
西班牙、日、德、韩、泰、越南等语种
的国外翻译出版。

有多部小说改编电影、
电视连续剧、话剧、京剧、楚剧以及法
国话剧,如《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
以为你是谁》《生活秀》《云破处》等。

获各种文学奖近70项。

· 5 ·。

最新-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 精品

最新-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 精品

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作为在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

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构造了一种注重当下体验的人生模式。

这种人生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人生的意味,了悟人生的真谛。

这种人生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营造的关于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心造幻影,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直面现世生活,更加执著地眷恋现实人生。

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著,也因此而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好和理想,同时也在于包括那些并不美好和理想的部分在内的全部人生内容和构成要素。

以这种观念来看待人生无疑不是让人消极遁世,而是让人积极入世,只不过这种入世不是让人们去孜孜以求地谋取功名利禄,而是让人们去体验人生的全部丰富和复杂,以便通过这种人生体验,在丰富复杂的人生旅程中安顿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抚慰和升华。

在新写实的浪潮过去之后,池莉的创作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涉及到题材的转移、主题的调整,乃至叙事手法和叙事风格的变异等诸多方面,但作为池莉的创作的全部哲学支撑,即她对于社会人生的理解和由此所派生的对于社会人生的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看法,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池莉所认定的这种社会人生哲学,在她的人生系列的新写实作品中,主要是表现为一种知足、能忍和顺乎自然的人生态度。

按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说法,这种人生态度是属于道家哲学范畴的一种获取相对幸福的人生哲学。

冯先生认为,道家哲学尤其是它的创始人之一庄子把世间的幸福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能够自由地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地发挥我们的自然能力,我们就能获得相对的幸福。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超越事物的相对性区别,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我们就能获得绝对的幸福。

浅析池莉“人生三部曲”中凸显的“新写实”特征

浅析池莉“人生三部曲”中凸显的“新写实”特征

恼人 生》 中的印家 厚漫 长的一 天 中充斥着 一件又 一件繁 琐 、无 聊又 不得不 处理 妥当事 情 ,他 无可 奈何 、委 曲求全 ,在 墨 守陈规 的 同时 对 未来 生活 充满希 冀 。 《 不谈 爱 隋》中庄 建非在 婚后 的情感危 机 以 及慢慢 的修 复过程 种 ,懂 得 了生活 内容远 远没有 只有性 那么简 单 的 生活 哲学 ; 《 太 阳出世 》中赵 胜天和 李小 兰一对 年轻 夫妇在 结婚到 生育孩 子 的一系列 琐事 中学会 了如何 做一 名合格 丈夫和 妻子 ,学会
小说 重 要 内容 的 爱情 ,比如 他 和徒 弟 雅丽 之 间 的微 妙关 系 以及 一 思 想 、无 倾 向 ,在 很 多新 写 实小 说 中,我 们 都 能感 受到 叙述 者 的 直 隐藏 在他 心 中 的 以前插 队时 的恋 人 ,但 这 些 也只 存在 印家 厚 的 这 种近 乎 冷漠 的叙 述 方式 。作 者通 过 客观 、 冷静 的叙 事 策略 把 生

文 艺评 论 ・
大 众 文 艺
浅析池莉 “ 人生三部曲’ ’中凸显的 “ 新写实"特征
刘珍珍 ( 牡 丹 江师 范学 院 文学 院 黑龙 江牡 丹 江 1 5 7 0 1 1 )
摘要 :池莉 的 “ 人 生三部 曲” 作为新 写 实小说 的典型代表 ,凸 们 的生 活 目标 也不 再是 那 么崇 高和 理 想化 。 生活 好像 从 空 中坠落 显了 “ 新写 实” 小说 的特征即还原现 实生活、塑造普通 民众和冷静客 到 凡俗 的平地 。
了做 父母 和如 何经 营生 活 ;

肥 皂泡那 样破 碎 了 。 《 不 谈 爱 情 》 中 的 外 科 医 生 庄 建 非 和 在 新 华 书店 工 作 的 吉

析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现实生活观

析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现实生活观

[作者简介]周燕,女,海南儋州人,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教育、现当代文学。

析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现实生活观○周燕(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 海口 570216)[摘 要] 新写实小说以叙写世俗琐屑的生活来还原生活的原生态,而被读者所知。

而作为新写实小说家池莉以平民化的立场和一种芸芸众生的眼光在她的“人生三部曲”中,将一些人皆身历、人皆心受的琐屑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的人生过程罗列出来,使之与生活的状况相接近。

其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无数的烦恼,但在烦恼中又自有解脱之法。

她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本色的“体验真实”,不是改造生活和超越生活,而是认同现实和接受现实。

[关键词] 池莉;“人生三部曲”; 新写实小说; 烦恼[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1-0087-02《钟山》“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卷首语写道:新写实小说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种新文学倾向。

其注重描写琐碎的日常生活和细碎的感性体验。

而池莉作为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写实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中最注重表现生活的原生状态的作家。

池莉曾说过:“我像一只猎犬那样警惕地注视着生活。

”她认为生活有着毛茸茸的质感,包含着各种“泪水”和“笑容”。

所以,她的作品多以普通人的生活为写作题材。

其典型代表就是她的被人称为“人生三部曲”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

这三部中篇小说真切地向我们展示了市民在困窘的生活中衍生出人生的种种烦恼。

《烦恼人生》叙述了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烦恼,一桩桩、一件件杂乱焦心而又不得不去应付的事情纠缠着他,使他这一天显得如此漫长和难耐。

《不谈爱情》诉说了知识分子庄建非“无爱”婚姻的烦恼和无奈。

《太阳出世》则细致地描写了结婚、怀孕、分娩、上户口、请保姆等琐碎事情。

“烦恼”就像是雨天的潮湿,无处不在而又纠缠不清,弥漫在新写实主义小说各类人物的心头,成为一种典型的情绪,也可以说是现代生活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精神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Part Three 池莉的新写实主义小说 ——人生三部曲
池莉的新写实主义小说
池莉的小说在第二时期的创作显示出强烈的平 民意识,她坦诚自己就是一个“小市民”,并且努 力试图消解人物虚妄的光环。包括工人、家庭妇女、 白领、小商贩,甚至博士、教授,在她看来,人人 都逃脱不了一个“俗”字,都有世俗的欲望与企求, 因而她的写作无疑是把形而上的人文主义关怀扎扎 实实地拉回了地面。
他知道不可能主宰生活中的一切,但他选择接受这一切,并 竭尽全力去做。用池莉的话说,这是一种“达观而质朴的生 活观”。印家厚用这种生活观来面对生活的烦恼,从尚不尽 如人意的现实生活中体验到了一种对生存意义的实在感受, 并得到了解脱。
人生三部曲——婚姻&成长
池莉的《人生三部曲》将婚姻原本地还原为社会秩序及 其网络中的一环,婚姻其实就是多重的社会契约,它既非圣 洁,亦非劫难,而是一个深刻、复杂的社会行为与社会现实。 这份烦恼人生、这段不尽人意的婚姻不仅是你别无选择的现 实,而且是你——一个普通人的全部拥有与财富。
浪漫爱情的结构解构:婚姻现实 ➢庄建非:吉玲“朴实可爱”,会过日子 ➢吉玲:庄建非的家庭背景 ➢王璐:出生于高知家庭,会背《罗密欧与朱丽叶》,爱好音 乐、诗歌,不屑于家庭琐事
不谈爱情
成长
“生活内容要比男女之间性的内容丰富得多”
“它是你——一个男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是秩序化 社会衡量你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它在多重意义上 是极为现实与实用的,你必须为它付出心血和代价。”
女儿的出世,改变了她的父母,使一对幼稚的年轻人成 熟起来。
太阳出世——婚姻&成长
《太阳出世》,在对女人的生育经历及一个年轻家庭的描 写中,向我们叙说了一个小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过程,使 得一对不成熟的小夫妻——李小兰和赵胜天在人格和精神上得 到了升华。李小兰和赵胜天在了解、认可、背负现实中成长起 来。他们了解了婚姻不等于浪漫,步入其中,就有许多不得不 面对的现实问题,诸如孩子的出生、抚养等等。
——池莉.生活秀·访谈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89.
3-2 人生三部曲情节梳理 ——婚姻&成长
人生三部曲
人生三部曲
三篇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叙述对象,那就是当代都市人的
婚姻场景及市井人生。同时,三篇小说都呈现了人由不真正具
备独立地位的人之子成长为承担社会义务和家庭职责的独立的
人的转型过程,呈现出一幅幅困窘而丰满、琐碎而真切的市井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成名期
➢作品题材:她的作品由天真浪漫的“少女情怀”式的叙事, 转向为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的描绘,着重展示普通人生活 中的卑微、琐屑、烦恼和无可奈何。 ➢主要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汉口,永远 的浪漫》等 ➢作品风格:行文大多平实而琐屑,像一位中年妇女在叙述自 己故事般的清浅唠叨。但这却构成了池莉在艺术上的基本特色 和主要标志,成就了新写实的艺术风格。
3-1 创作理念
创作理念
“摆脱了漫长‘文革’环境的中国文学,至少首先应该有一 个对假大空话语的反动和纠正,有一个对中国人个体生命的承 认,尊重,歉意和抚慰,有一个对中国人本身七情六欲的关切, 有一个对在逼窄的意识形态下的窘迫且穷困的现实生活的检讨 和指责。”
“小说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就是生活本身……要想小说好看, 就要从根本上逐步弄懂生活的常识、细节、原由和从骨头缝里 发生的起承转合。”
庄建非在单位上与同事谈论夫妻关系的烦恼,有人趁机以 此为由排挤庄建非出国学习。万般无奈,庄建非求助于过去的 情妇、老辣的梅莹,梅莹敦促庄建非立即与妻子和好,以保证出 国学习。当庄建非的父母得知请回吉玲关系到儿子出国学习的 大事时,也就属驾匆匆赶去花楼街,使小夫妻破镜重圆。
不谈爱情
标题:“不谈爱情”—— “谈谈生活”
然而,印家厚虽然遗憾自己的妻子不漂亮、和他理想中 的不一样,但他却明白:这个世界上就只有他的妻子在送他 和等他回来。因此,为了让妻子吃上一次西餐,印家厚努力 工作,想以此来回报妻子的付出。
烦恼人生——成长
这并不意味着印家厚在理想的婚姻和爱情幻灭后变得麻木。 恰恰相反,他从婚姻中发现了一切都受生活法则的支配。甚 至连夫妻生活这种纯自然本能的要求,也要受到住房窘促的 影响。但他感到自己生活正常,家庭稳定,精力充沛,情绪 良好,能够面对现实。他的自信心又陡然增强了许多倍。可 见,印家厚在婚姻的过程中成熟起来。
烦恼人生
•半夜儿子跌下床,老婆恶声恶气地与他争吵, •早晨在拥挤的公共卫生间排队洗漱,焦急而无奈;
•带着儿子上班挤公共汽车,遭女青年嘲侮, •接着是抢上渡轮,匆匆吃早餐、急急送儿子上幼儿园、慌慌跑步去车间,
•本月按常规轮到他得一等奖金30元,却因厂方评奖金政策有变而得了末 等奖5元; •年轻的徒弟雅丽爱他,他也爱雅丽却因有一个平庸枯燥的家庭和粗糙的 老婆而不敢爱;
小说从结婚场面起笔。由暴发户哥哥赞助的豪华排场的 结婚途中,赵胜天与别人大打出手,被对方打落了一颗门 牙,洞房花烛夜李小兰用脏话与丈夫对骂,两人分床而眠。
但自得知李小兰怀孕后,即将为父为母的责任感使他们 不再轻狂。赵胜天开始体贴妻子抢做家务,用十分想念胎 儿的语气捧读《育儿大全》,李小兰则一心一意织婴儿服, 备橡皮奶头和塑料便盆,按《怀孕指南》做妇产前的各种 准备。
而关于“成长”,池莉则有一个简单明了的概括:了解 现实,认可现实,背负现实。池莉仍在书写拯救,但拯救降 临的唯一方式是自救,而自救的唯一可能就是认可现实。
3-3 新写实主义介绍
新写实主义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己有的现实 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 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主义的创作 方法仍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原生形态的 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主义小说在观察生 活把握世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仅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 明地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但它减退了过去伪现 实主义那种直露、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博大 的文学境界。
人生图。
婚姻 成长
不谈爱情
《不谈爱情》写了出身于大学书香门第家庭的外科医生庄 建非和出身于花楼街小市民家庭的书店营业员吉玲的婚恋及结 婚半年后两个人的一次争吵。
丈夫关心尤伯杯羽毛球赛而忽略了妻子。吉玲与丈夫闹翻 后出走娘家,使得庄建非生活无着落,他去花楼街找妻子,给 岳母骂得狗血喷头。因为庄建非的父母压根就不同意这门亲事, 优裕高雅的大学教授瞧不起贫困粗俗的小市民,在草草打发了 这门亲事后从不登亲家的门。这使曾为攀上这门亲事而洋洋自 得的吉玲母亲党得很栽面子,发誓要借此机会驳回面子。
池莉和她的“人生三部曲”
13412111 李烨婧
目录
生平经历
创作分期
池莉的新写实主义小说——人生三部曲
• 创作理念 •人生三部曲情节梳理——婚姻&成长 • 新写实主义介绍 •人生三部曲中的新写实特征
01 Part One 生平经历
池莉, 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 当代著名女作家。她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朴 素细腻的创作特色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一员骁将。 湖北仙桃人,1957 年生于湖北仙桃,中国作家协 会会员。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 小说选刊奖等50余项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 视作品。
生平经历
•1987年——大学毕业任武汉市文联《芳草》编辑部文学编 辑; •1990年——调入武汉文学院,成为专业作家; •1995年——任武汉文学院院长; •2000年——任武汉市文联主席。 •2007年9月22日——当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 •2010年——她又推出了中篇《有了快感你就喊》,对一个 当代中年男人形象的文学塑造成功,足见池莉的文学功底日 益精进。 •2014年——池莉最新汉口故事集《汉口情景》上市。该书 收录了池莉众多作品的最新修订版 Nhomakorabea 生平经历
•童年及少年时期就热爱文学 •1974年——高中毕业后成为下放知青; •1976年——就读于冶金医专,在冶金专科学校读大二时,在 《武钢文艺》上发表了她的诗歌处女作 •1979年——任职于武钢卫生处流行病医生并在该年开始发表 文学作品; •1982年——25岁的池莉在市文联主办的《芳草》杂志上发表 了短篇小说《月儿好》。从此池莉一发不可收,作品不断问世, 她努力通过注视生活的一个层面及一系列人物升降沉浮,来探 摸整个社会的脉搏。 •1983年——参加成人高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人班就读汉 语言文学专业;
——《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卷首语”
他们用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诉说世界的原生态。 具体地说,就是作家把自己创作的情感降低到零度,以避免作 家的主体情感和主体意象的干扰,对生活进行纯粹的客观还原, 以最大程度地接近生活的真实性。
孩子的出世,使赵胜天和李小兰不得不去思考以后怎样教 育、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们感到自己幼稚无知,他们要对自己 的孩子承担起责任和义务,于是他们开始学习知识,为自己和 孩子的未来奋斗。孩子的出世,使得两个年轻人想到许多以前 从未想过的事,逐渐“长大成人”了,并开始建立自己的理想。 所以,赵胜天和李小兰在婚姻中得到了洗礼,人格得到了升华。
烦恼人生
小说通过轧钢厂操作工印家厚一天的生活经历,十分 详尽地展现了当代普通工人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和不尽的烦 恼:狭小的住房,微薄的工资,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处境, 每天上班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拥挤的公共汽车和轮渡,被人 诬陷、被领导批评的烦心事,等等;描写了他在这重重困 境中的挣扎、奋斗和心理感受,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当代产 业工人生存的困境和无尽的人生烦恼。
02 Part Two 创作分期
80年代初期
01
学步期
02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成名期
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
03
都市言情
80年代初期——学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