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化学基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8-药用化学基础-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18-药用化学基础-第七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

H 2[PtCl6]

[Cu(NH3)4] (OH)2 碱
配 合 物
[Cu(NH3)4] SO4 [Ni(CO)4]

电中性
2、配合物的组成
❀ 配合物的组成: [ Cu ( NH 3 ) 4 ] SO4
中心原子 配体 配位数
内界(配离子)
外界
配合物
(1)内界与外界:
①内界: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结构单元。
③举例:
形成体
(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
[Cu(NH3)4]2+ [Fe(CN)6]3Cu2+ Fe3+ Pt2+ Fe原子 Si4+
[PtCl2(NH3)I2]
[Fe(CO)5] [SiF6 ]2-
(3)配位体和配位原子:
①配位体:(配体)
在配合物中,与中心离子(或原子) 相结合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位体,简 称配体。 例如:
(4)配位数
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 配位数=配位键数目 配合物 [Cu(NH3)4] 2+ [Cu(en)2] 2+ [Co(en)2(NH3) Cl] 2+ 配位数 4 4 6 配位原子 N N N、N、Cl
练习:
一、指出下列配合物的配位原子和配位数: 配合物 配位原子 Cl、N N N N Cl、N 配位数 4 6
通常K稳较大,为书写方便常用lgK稳来表示。 (2)lgK稳的影响因素:
①配体的电荷越高,配离子的lgK稳值越大。
②配体的半径越小,配离子的lgK稳值越大。
6、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 计算配合物中有关离子的浓度。 例7-1:
在含有0.10 mol/L [Cu(NH3)4]2+ 配离子溶 液中,当NH3浓度分别为 (1)1.0 mol/L, (2)2.0 mol/L 时, 处于平衡状态时游离Cu2+的浓度分别是 多少? (已知 [Cu(NH3)4]2+ 的 K稳=2.1×1013)

药物化学基础

药物化学基础
酶和髓过氧化物酶; ❖ 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450)、黄素
单加氧酶(FMO)和多巴胺β-羟化酶
药物化学基础
18
药物化学基础
19
❖ 第Ⅰ相生物转化 (PhaseⅠ)
❖ 官能团化反应: 在药物分子中引入 或暴露出极性基团
1. 氧化 2. 还原 3. 水解 4. 羟化
❖ 第Ⅱ相生物转化 (PhaseⅡ)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药物化学基础
41
药物化学基础
42
药物化学基础
43
2、硫酸酯化轭合反应

NH2

N
N

O
O
N
N O
HO S O P O
O
OH
H
H2O 3PO O H
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PAPS)
药物化学基础
44
药物化学基础
45
3、氨基酸轭合
氨基酸轭合反应是体内许多羧酸类药物和含羧酸基 代谢物的主要轭合反应。
药物化学基础
3
❖ 2、以碳环为基本骨架的药物
Cl
O
COOH O
O CH3
N H 氯胺酮 2-甲氨基-2-(2-氯-1-苯基)-环己酮
2-(乙酰氧基)苯甲酸 阿司匹林
药物化学基础
4
❖ 3、以杂环为基本骨架的药物 ❖ (1)常见的杂环
呋喃 噻吩
吡咯 吡唑 咪唑
O
O N
S
S N
S
N
H N
N
N
噻唑 H N
48
药物化学基础
49
药物化学基础
50
乙酰化轭合反应
❖ 对象:伯胺、氨基酸、磺酰胺和肼 ❖ 结果:去活化

电子教案与课件:药用基础化学(上册)第二版 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电子教案与课件:药用基础化学(上册)第二版 第13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 .掌握 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亚硝酸钠法的原理、滴定条件 和指示剂的选择。 2 .熟悉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 .了解 能斯特方程及有关计算。 技能要求 1 .能 选择合适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指示剂指示终点。 2.学会 根据能斯特方程,正确判断浓度、酸度及沉淀剂对电 极电势的影响。
(2)滴定条件 酸度:H2SO4(0.5~1 mol·L-1)。 指示剂:自身指示剂,终点是无色变为淡红色。
(3)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如C2O42-、Fe2+;
①温度75~85℃ ②酸度H2SO4 ③滴定速度开始缓慢,中间快,终点慢; ④终点判断:稍微过量呈粉红色,滴定至30s不褪色。
返滴定法:测定氧化性物质,如测定MnO2 含量; 间接滴定法:测定非氧化还原性物质,如Ca2+含量测定。
第十三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2.碘量法
是利用I2的氧化性或I-的还原性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分析方法。
I2 + 2e
2I-
I2 / I
= +0.5355V
(1)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 用I2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用于测定还原性物质的含量,例如, S2O32-、SO32-、Sn2+、Vitc等。
3.沉淀剂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当电对中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发生沉淀反应时,都会引
起它们的浓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 值。
第十三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分类
根据选用的指示剂不同可分为: (1)自身指示剂法 (2)专属指示剂法 (3)其他氧化还原指示剂法 根据标准溶液不同,又分为: (1)高锰酸钾法;(2)重铬酸钾法;(3)硫酸铈法; (4)碘量法;(5)亚硝酸钠法。

《药学基础知识》课件

《药学基础知识》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关系: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药效,药效学反过来影响药物代 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研究方法: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化学性质(如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等)
药物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
药物化学活性:生物活性、药理活性、毒性等
药物合成与制备
药物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转化为药物的过程 药物制备:将合成得到的药物进行纯化、干燥等处理,得到符合质 量标准的药物 药物合成方法:包括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酶催化合成等
药学基础知识PPT 课件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药物化学基础 药理学基础 药品管理与法规基础
药学基础知识概述 药物分析基础 药物治疗学基础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药学基研究药物的性质、作用、制备、应用及管理规律的科学
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来源、性质、作用等不同,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合 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等
鉴别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 电泳法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项目:包括外观、性状、含 量、杂质等
检查标准:根据国家药典或行业 标准进行检验
药物含量测定与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如USP、 EP、JP等
质量控制流程:如原料药、 中间体、成品药的质量控制
药物含量测定方法:如 HPLC、GC、UV等
未来药学:注重个性化医疗和精 准医疗,以及人工智能和生物技 术的应用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课件PPT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课件PPT
品种和规格进行专册登(Deng)记,内容包括: 发药日期、患者姓名、用药数量。专册 保存期限为3年
第三十页,共三十九页。
P166、处方(Fang)颜色
1. 普通处方用纸---白色 2. 急诊(Zhen)处方---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
诊” 3. 儿科处方---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4. 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处方---淡红色,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五)洁净室(区)的部(Bu)分物理指标
1. 温(Wen)度和湿度: 2. 新鲜空气量: 3. 压差: 4. 噪声洁净室(区)的噪声级: 5. 照度:
第三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内(Nei)容总结
药物化学基础知识。盐类:盐酸哌替啶、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一)具有 还原性药物结构类型及常用药物。第一节 药品出入库管理----药品入库。记录保存 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少于3年。两种或以上药品拼装在同一包装箱时,应附 随货同行票据,箱外有醒目标记。药品储存的基本原则:分类储存。1、药品有效 期的概念:药物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质量的期限。遇光引起变化的药 品---银盐、双氧水---用棕色瓶或用黑色纸包裹的玻璃器包装。不常用的怕光药物--严密的药箱内。见光易氧化分解的药物---肾上腺素、乙醚---密闭的避光容器中。2、 受湿度影响而变质药品的保管方法:用玻璃瓶软木塞塞紧、蜡封,外加螺(Luo)旋盖 盖紧。4、水溶液剂和糖浆剂:阴凉冬季防冻和避免阳光直射。照度: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五)药品的色标管理 合格的药品(合格药品库、待发药品库、零货
称取区):绿(Lv)色 质量状况不明确的药品(待检药品库、退货药
品库):黄色 不合格的药品(不合格药品库):红色
第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药用基础化学1第一章溶液ppt课件

药用基础化学1第一章溶液ppt课件

100% = 10%
0.1
13
讨论与练习
❖ 将10克氯化钠溶于90克水(密度1.07g/cm3 )
求氯化钠的:
(3) 质量摩尔浓度
= = bNaCl
nN aCl mH2O
10 58.5
(4)量的浓度
= 1000 90
1.90mol/kg
= = = cNaCl
nNaCl
V
m / NaCl MNaCl m/o
=18.4 mol/L
b B=nB/mA= mB ×1000/MB×m水
注意: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为mol/kg
18
1.2
稀溶液的依数性
当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稀溶液后,溶剂 的某些性质发生改变(如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 透压现象),这些变化与溶质的本性 无关,只与溶质质点浓度有关,称为 稀溶液的依数性。即具有的四项通性。
nH2SO4
V
m / H2SO4 MH2SO4 m/o
98/98 1000 =18.4mol/L
100/1.84
(3)摩尔分数为 0.90 ; 98
= = = xH2SO4
nH2SO4 n n H2SO4 + H2O
98
98
2
0.90
返回 15
98 + 18
讨论与练习
1. 表示浓度或计算时,要注意定义和单位;
36
x B= nB/ n =nB/∑in i
例题8
要掌握
4.质量摩尔浓度
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
符号为bB,即bB=nB/mA
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为mol/kg。 稀溶液中bB和xB的关系:
xB= nB/nA+nB≈nB/nA =nB/(mA/1000)·MA/1000 =bB·MA/1000

《药用化学基础》全版.ppt

《药用化学基础》全版.ppt

最新.课件
2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分析高职高专学 生在医药行业各 职业岗位群应具 备的化学知识、 技能
对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物 理化学进行整 合、优化重组
药物合成、生产反应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 药物作用原理所必需的物质结构、性质知识; 药品检测所必需的物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技能; 中西药制剂所必需的表面现象、胶体溶液等知识。
最新.课件
3
本课程内容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B
药物合
化学热力学 原子结构
成,药
化学动力学 分子结构

品生产 过程中
A
药用
C
物 制
的条件、 溶液、四 化学 重要元素

质量控
大平衡与 基础 及化合物
制和分 析
分析 E 有机化学 D 初步
药营
最新.课件
4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状态。
取值: n =1,2,3,……(正整数);
n
1
2
3
4
5 ···
对应电子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 层
第五 层
···
光谱学符号 K
L
M
最新.课件
N
O ···
9
2、角量子数l(能级)
l 亚层符号
同一电子层中的电子运动时,具有的 0
s
电子云的形状也不完全相同。人们把 1 p
处于同一电子层中而具有不同能量的
-1
-1
-2,+2
2s 2px,2py 3s 3px , 3d
2pz
3py,
3pz
4
9

药用基础化学实验守则及安全教育PPT课件

药用基础化学实验守则及安全教育PPT课件

• (三)实验中如有用到强酸强碱、强腐蚀、有 毒物质时,需提前做好相关预习,掌握正 确操作方法,避免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 在使用加热设备时谨防烫伤烧伤,玻璃仪 器破损小心划伤。
• (四)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保持安静,严禁 喧哗,实验过程中如遇意外事故,应立即 报告教师,及时处理。 • (五)实验后的废液、废物不准任意乱倒,必 须倒入指定的容器。
药用基础化学实验守则及安 全教育
为了保证化学实验正常进行,培养良好的实验 方法,并保同学与证实验室的安全,学生必须严格 遵守化学实验室规则: (一)实验前做好相关实验内容的预习准备。对实验 操作过程要心中有数,使实验有条不紊。进入实验 室必须穿实验服,不准穿拖鞋,实验室内禁止吃东 西、禁止吸烟。
• (二)实验时对仪器的使用,应小心谨慎,爱 护公物,避免破损。
• (七)实验后应将所用仪器洗涤清洁,并整齐 地放回原处,实验台及试剂架必须擦净, 每次实验后由学生轮流值勤,负责打扫和 整理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前,应关闭水源、 电源,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基础化学实验安全教育
•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 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 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 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 财产的巨大损失。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3. 酸碱蚀伤 若强酸或强碱溅在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刻 用饱和碳酸氢钠(或稀氨水)或硼酸溶液 冲洗,然后再用大量水冲洗。 4. 吸入刺激性有毒气体 若吸入氯气、氯化氢等气体,应立刻吸入 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解毒;若吸入 硫化氢而感到不适或头晕时,应立即到室 外呼吸新鲜空气。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无机化学》课件——第4章第2节化学平衡

《无机化学》课件——第4章第2节化学平衡

1.NH4Cl(s)
NH3(g)+HCl(g)
2.3H2(g)+N2(g)
2NH3(g)
3.N2H4(l) 4.H2O
N2(g)+2H2(g) H++O15H-
5.Ag2S(s)+H2(g)
2Ag(s)+H2S(g)
15
二、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的特征常数,它表示在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 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程度越大 ; K值越小,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生 成物的程度越小。所以,从K值的大小,可以推断
❖ 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反应和逆反应的 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但因
34
为它能大大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所以在工 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催化剂来提高生产效率。
34
【课堂互动】
1.N2与H2反应合成NH3是一个可逆反应,其热化学方 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92.4kJ·mol-1
A. 升高温度 B. 增大体系压强
C. 增大c(N2) D. 容器体3积6 增大
36
【课堂互动】
1. 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 是( A )
A. H2(g)+I2(g) 2HI(g)
B. 3H2(g)+N2(g) 2NH3(g)
C. 2SO2(g)+O2(g) D. C(s)+CO2(g)
❖1. 可逆反应 ❖ 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到底的反应叫做不可逆反应. ❖ 如:
2KClO3 MnO2 2KCl + 3O2↑
❖像这种实际上只能向一个6 方向进行到底的反应叫 做不可逆反应。

药用基础化学(下册)教学课件作者陈任宏王秀芳卫月琴主编12对映异构课件

药用基础化学(下册)教学课件作者陈任宏王秀芳卫月琴主编12对映异构课件

(±)‐乳酸
0
18
3.79
1、理化性质一般都相同。 2、对偏振光表现现不同的旋光性能,旋转角度相等,方向相反。
3、对映异构体的生理活性或药理作用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外消旋体:对映体中等量左、右旋体的混合物。
1、外消旋体没有旋光性。 2、外消旋体和相应的左旋或右旋,除旋光性能不同外,其它物理 性质也有差异,化学性质则基本相同。
药用基础化学课件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十二章 对映异构
本章学习要求 本章学习内容 本章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对映异构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对映体、左旋体、右旋体、外消旋体和内消旋体等 概念以及分子结构与手性的关系,对映体的D、L构型和R、 S构型的标示法。 2.熟悉对映体的性质差异及对药物活性的影响。 3.了解费歇尔投影式的书写方法,手性碳原子与旋光异构 体的关系。
第十二章 对映异构
COOH
C
H3C
OH H
R‐乳酸
b COOH
d
a
H
OH
CcH3
b COOH
a
d
HO
H
CcH3
COOH
C
HO
CH3 H
S‐乳酸
药用基础化学(下册)
b c
d a
b
c
d
a
bc a
cb a
R-构型(a→b→c顺时针)
S-构型(a→b→c逆时针)
图5-7 R、S构型标记方法
第十二章 对映异构
相同 (Ⅰ)与(Ⅱ)为对映体。
(Ⅰ)与 (Ⅲ)或(Ⅳ)为非对映体体。
结论:旋光异构体的数目=2n-1个
内消旋体:由于 分子中含有两个 相同的手性C原 子,分子的两半 部分互为物体与 镜象关系,从而 使分子内部旋光 性相互抵消的光 学活性化合物为 内消旋体。

医用化学基础_第一章绪论课件.pptPPT课件

医用化学基础_第一章绪论课件.pptPPT课件

21.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 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 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 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 盐最早的国家。
22. 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 用矿,我国都有。是世界上冶炼 矿产最早的国家。
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16世纪就提出制造药物来医治疾病 1800年,Davy发现了N2O的麻醉作用
中国的化学史
中国的化学史当然也是毫不逊色的。大约5000 -11000年前,我们已会制作陶器,3000 多年前的商朝已有高度精美的青铜器,造纸、磁器、 火药更是化学史上的伟大发明。在十六、十七世纪 时,中国算得上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化学”二 字我国在1856年开始使用。最早出现在英国传 教士韦廉臣在1856年出版的《格物探原》一书中。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14.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 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
• 面而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 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 行于世"。 15.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 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16.我国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 (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 开始利用煤。
金。 10.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
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 术。

11.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 染色。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 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13.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 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 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 造酒精早2000多年
17.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 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 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8.1965年,我国在世界 上第一个用人 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 而过) 19.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 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 创举。 20.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 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医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医用化学基础(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07 生物体内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生物体内重要元素概述
01
元素组成
生物体主要由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
氮占比较大。
02
元素功能
不同元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碳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氢和氧参与形成水和有机物,氮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
03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摄取食物和水等方式获取所需元素,同时也在代谢过程中产
生物体内重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是构成核酸、磷脂和ATP等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元素,也参 与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代谢等过程。其化合物包括磷酸、 磷酸二酯等。

是构成蛋白质中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组成成分,也参与 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其化合物包括硫酸、硫化物等。

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元素之一,也参与多种生物活 性物质的合成。其化合物包括氨基酸、核苷酸等。
聚苯乙烯(PS)
透明度高、易加工,用于制造 医用试管、培养皿等。
聚乙烯(PE)
无毒、耐化学腐蚀,用于制造 医疗器械、人工器官等。
聚氯乙烯(PVC)
柔软、透明,用于制造医用输 液袋、血袋等。
硅橡胶
耐高温、耐氧化,用于制造医 用导管、
医疗器械
如医用注射器、输液器、导管等, 采用医用级高分子材料制造,具 有安全无毒、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03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分子结构模型
01
02
03
原子结构模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汤姆 生枣糕模型、卢瑟福核式 结构模型、玻尔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分子结构模型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晶体结构模型

药用基础化学(下册)教学课件作者陈任宏王秀芳卫月琴主编11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课件

药用基础化学(下册)教学课件作者陈任宏王秀芳卫月琴主编11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课件

N H 吡咯 pyrrole
N
吡啶 pyridine
非杂环化合物
O
O
O 丁二酸酐
O
O γ- 丁内酯
O
NH
O 丁二酰亚胺
药用基础化学(下册)
根据环中原子的数目和环的数目,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一)杂环母环的命名
根据杂环化合物英文名称的读音译成同音汉字,并加上“口” 字旁作为杂环母环的音译名称。
3H
891
7
2
6
3
5
N 10
4
药用基础化学(下册)
(二)取代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杂环连接—NH2、—OH、—R、—X、—NO2等取代基时, 以杂环化合物为母体命名。
Br N H
CH3O
N N
NH2
N
N
NN H
2-溴吡咯(α-溴吡咯) 4-甲氧基嘧啶
6-氨基嘌呤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杂环上连接-CHO、-COOH、-CONH2等基团时,则以 醛、羧酸、酰胺作为母体。
F
ON H
5-氟尿嘧啶 (抗恶性肿瘤药)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定义
由碳原子和其他原子共同 组成骨架为环状结构的一类 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其 他原子是指C以外的O、S、 N等杂原子。
生物碱是指存在于生物 体内,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或生理活性,显碱性的含氮 有机化合物。
常见杂环化合物
O
呋喃 furan
2( α)
4 5 6
7
3 (β)
2 (α) N H
1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2.当杂环中有2个杂原子时,按O、S、-NH-、-N=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值: n =1,2,3,……(正整数);
n
1
2
3
4
5 ···
对应电子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 层
第五 层
···
光谱学符号 K
L
M
ppt课件
N
O ···
9
2、角量子数l(能级)
l 亚层符号
同一电子层中的电子运动时,具有的 0
s
电子云的形状也不完全相同。人们把 1 p
处于同一电子层中而具有不同能量的
7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描述
1 主量子数 n
2 角量子数 l
3 磁量子数 m
4 自旋量子数 ms
ppt课件
8
主量子数 n(电子层数) 原子中各电子出现概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距离 是不同的,人们把不同远近、不同能量的区域分成不 同的电子层,电子就在这些不同电子层上运动。 物理意义: n值的大小表示电子的能量高低。 n值越大表示电子所在的层次离核较远,电子具有的 能量也越高。
取值: m =- l,…-2,-1,0,1,2,… l
•磁量子数与能量无关
ppt课件
15
s 轨道
l = 0, m = 0
m :一种取值, 空间:一种取向, 轨道:一条 s 轨道.
ppt课件
16
p 轨道
(l = 1, m = +1, 0, -1)
m 三种取值, 三种取向, 三条等价p 轨道.
ppt课件
ppt课件
24
屏蔽效应:原子中其他电子对某个选定 电子的排斥作用,相当于降低部分核电 荷对指定电子的吸引力
结论
(1) 描述一个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用两个量子数(
n,l) (2) 描述一个原子轨道,用三个量子数(n,l,m)
(3)描述一个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用四个量子数
(n,l,m,ms)
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
ppt课件
22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
一、多电子原子
在单电子体系(氢原子或类氢原子 He+)中,电子的能量只决定于主量子
数n,与角量子数 l 无关,但在多电子
体系中,由于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除主 量子数外,角量子数也是影响电子能量 高低的重要因素。
ppt课件
23
由于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的联合作用,
造成了同一电子层(n 相同),不同亚 层(l 不同)之间的能级分裂现象。 甚至造成不同电子层(n 、l 都不同)
之间的能级交错现象。所有这些现象都 可以用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来解释。
2.理解原子结构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掌 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原理和近似能级图 排布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了解一些简单分子 成键构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结构是认识各种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基础。
原子是一种电中性的微粒,是一个带若干(z个) 正电荷的原子核和若干个(z个)带负电的电子组 成
2 3
d f
电子云用角量子数l表示。
物理意义: l 表示电子云的形状。
取值: l = 0,1,2,……n-1;
对于l 为
0
1
2
轨道形状 球形
亚铃形 四叶花瓣形
光谱符号 s亚层
p亚层
d亚层
对于多电子原子l也是决定pp电t课件子能量高低的因素。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d电子云
l=2的状态即为d态
17
d 轨道
l = 2, m = +2, +1, 0, -1, -2
m :五种取值
空间:五种取向 五条等价 d 轨道
ppt课件
18
量子数与对应的原子轨道
n (电子层)
1
l
0(s)
(亚层)
m
0
(轨道)
光谱符号 1s
(原子轨道)
轨道数
1
2
3
0(s) 1(p) 0 1
2
0 0,+1, 0 0,+1, 0,+1,-1
-1
-1
-2,+2
2s 2px,2py 3s 3px , 3d
2pz
3py,
3pz
4
9
ppt课件
19
自旋量子数(ms)
(1) 原子中的电子除绕核作高速运动外,还绕自 己的轴作自旋运动。
(2) 自旋量子数 ms=+1/2和-1/2。
(3)电子的自旋只有两个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通常用“↑”和“↓”表示 。
自旋量子数表明每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两个。
ppt课件
20
四个量子数小结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大小(即电子层)和电子的能量 角量子数l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形状同时也影响电子的能量 磁量子数m决定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自旋量子数s决定电子的自旋状态(或自旋方向)
ppt课件
21
药用化学基础
ppt课件
1
《药用基础化学》是药学类高职高专的一门 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从药物的开发研制、合 成筛选、临床试验、中试生产、申报上市到 市场销售,从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看,都需 要化学知识、原理和技能作基础。因此药学 类的各专业(药物制剂、化学制药、生物制 药、药品检验、中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医药营销、医药信息管理等)都将《药用基 础化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原子核是由z个质子和若干个中子组成的紧密结合 体,其直径不及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z)=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ppt课件
6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这种用小黑点的疏密形象地 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 概率密度,分布图象叫做 电子云。
ppt课件
ppt课件
3
本课程内容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B
药物合
化学热力学 原子结构
成,药
化学动力学 分子结构

品生产 过程中
A
药用
C
物 制
的条件、 溶液、四 化学 重要元素

质量控
大平衡与 基础 及化合物
制和分 析
分析 E 有机化学 D 初步
药营
ppt课件
4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状态。
ppt课件
13
主量子数与角量子数的关系
n 电子层
l 亚层
1 第一
0 1s
2 第二 01 2s 2p
3 第三 0 12 3s 3p 3d
4 第四 0123 4s 4p 4d 4f
ppt课件
14
磁量子数 m
同一电子亚层中,虽然电子云的形状相同,但在空间 却有不同的伸展方向。
物理意义: m 表示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每一 个m值代表一个伸展方向
ppt课件
2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分析高职高专学 生在医药行业各 职业岗位群应具 备的化学知识、 技能
对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物 理化学进行整 合、优化重组
药物合成、生产反应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 药物作用原理所必需的物质结构、性质知识; 药品检测所必需的物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技能; 中西药制剂所必需的表面现象、胶体溶液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