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堂运用中医药治疗脑瘤临床经验

合集下载

治疗脑部肿瘤的3个特效方(辨证使用)

治疗脑部肿瘤的3个特效方(辨证使用)

治疗脑部肿瘤的3个特效方(辨证使用)
今天上午一位群友在群里发了个脑胶质瘤的诊断书,问这个肿瘤是怎么引起来的
针对这个脑胶质瘤群友们给的意见不一:有的建议去找西医动手术;有的坚持运用中药治疗;还有人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

那么脑胶质瘤到底是怎么引起来的?
现代医学认为脑部肿瘤病变部位与年龄有关,成人以大脑半球居多,小儿以颅后窝多见。

其种类有神经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腺瘤,胚胎残余组织瘤,血管瘤,转移瘤。

七种肿瘤中,胶质瘤具有恶性肿瘤特性;转移瘤由其他部位癌肿,特别是由肺、乳腺转移而来;其余均可能为良性肿瘤。

中医不管具体的名称,统称为脑瘤。

从病因上分析,认为本病属上实下虚之证。

下虚为肾虚不能涵木,肝火灼液,凝瘀结痰,于脑则头痛呕吐。

上实在头,痰瘀滞于脑窍,非胃火上冲,而是“肝气内逆”。

故治宜补肾。

清火、化痰、通瘀、解毒。

前人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

治疗采取补助肾督扶正之能,通络逐瘀,清热解毒,散结利水祛邪之功,使颅内压得以减低,头疼、呕吐症状必然缓解。

这几年在网络诊疗中我也碰到过一些脑瘤患者,有的听了我的建议没有去动手术,也有动了手术以后来吃中药的,目前以前都比较稳定。

毕竟健康是患者自己的,不管是运用中药还是手术,由他们自己说了算,但是我从一个中医的角度来看,是不建议患者动手术的,因为这个病非常容易复发:
从中医的角度,我找了三个比较靠谱的药方,如果你是中医大夫,一定要辨证使用,长按图片保存即可:
如果你是患者,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中医治脑癌的真实案例

中医治脑癌的真实案例

中医治脑癌的真实案例中医治疗脑癌的真实案例脑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危重。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治疗方法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较大,且对肿瘤的治愈率并不高。

在中医中,也有一些治疗脑癌的方法,本文将列举几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王先生,55岁,诊断为脑干胶质瘤。

他选择了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先生的肿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且身体状况逐渐恢复。

经过一年的治疗,他的脑干胶质瘤完全消失,身体恢复了正常功能。

案例二:李女士,38岁,被诊断为脑膜瘤。

她采用了中医中的“清热解毒”方法治疗。

通过中药的调理和针灸疗法,李女士的脑膜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症状也逐渐减轻。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她的脑膜瘤完全消失,身体恢复了健康。

案例三:张先生,47岁,患有脑室上皮瘤。

他选择了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和中医推拿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脑室上皮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症状也逐渐减轻。

经过一年的治疗,他的脑室上皮瘤完全消失,身体恢复了正常功能。

案例四:刘女士,63岁,患有脑转移瘤。

她选择了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和中医针灸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刘女士的脑转移瘤得到了明显的控制,肿瘤生长缓慢。

经过一年的治疗,她的脑转移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身体状况稳定。

案例五:王女士,42岁,患有脑脊液转移瘤。

她选择了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和中医推拿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女士的脑脊液转移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症状也逐渐减轻。

经过两年的治疗,她的脑脊液转移瘤完全消失,身体恢复了正常功能。

案例六:张先生,60岁,患有髓母细胞瘤。

他选择了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髓母细胞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症状也逐渐减轻。

经过一年的治疗,他的髓母细胞瘤完全消失,身体恢复了正常功能。

案例七:李女士,50岁,患有神经胶质瘤。

她选择了中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和中医推拿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女士的神经胶质瘤得到了明显的缩小,症状也逐渐减轻。

中医治疗脑瘤验方

中医治疗脑瘤验方

中医治疗脑瘤验⽅
中医治疗脑瘤千例验⽅
⽂章来源:董⽒中医门诊部
(⼀)辨病治疗
脑肿瘤合剂:⽜尾草40g,⿅茸草30g,天葵⼦20g,阴地蕨30g,葛根30g,僵蚕15g,川红花10g,铁扫帚30g,珍珠粉1瓶(0.6g装,吞服)。

脑动脉瘤加川芎、⽩芍;脑静脉瘤加升⿇、⾦银花;脑垂体瘤加花椒;脑胶质瘤加薏苡仁、制附⽚;脑膜瘤加玳瑁粉、煅⽯决明;脑外伤加王不留⾏、⽥七粉(冲服);癫痫状发作加积实、半夏、⾚⽯脂;吞咽困难加威灵仙、僵蚕等。

(⼆)辨证分型治疗
脑瘤可分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患者,肿瘤尚⼩,正⽓尚盛,瘀毒不深,多采⽤以攻为主,或⼤攻⼩补,或先攻后调;中期,脑瘤发展到⼀定程度,正⽓亦伤,但正邪相争处于势均⼒敌阶段,宜攻补并重;晚期,肿瘤已增⾄严重阶段,正虚邪盛,患者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药。

1.痰毒凝聚型
主证:头痛头晕,肢体⿇⽊,⾝重倦怠,⾆强语蹇,恶⼼呕吐,视物模糊,痰多胸闷,⾆胖有齿痕,苔⽩厚腻,脉滑或弦细。

治法:化痰散结,解毒开窍。

⽅药:涤痰汤加味。

胆南星10g,清半夏10g,枳实10g,⽵茹10g,陈⽪10g,⽩术10g,云苓30g,⽯菖莆15g,全蝎5g,蜈蚣2条,⼭慈菇15g,徐长卿20g。

2.⽓⾎郁结型
主证:头痛头胀,⾯⾊晦黯,视物模糊,⼝唇青紫,⾆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弦。

治法:活⾎化瘀,散结开窍。

⽅药:通窍活⾎汤加味。

桃仁10g,红花10g,⾚芍10g,地龙10g,川芎10g,⽩芷30g,蝉蜕5g,⽩蒺藜10g,全蝎10g,王不留⾏15g,麝⾹0.2g(绢包⼊药,每包煎3次)。

中医药对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对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中医药对晚期肿瘤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徐咏梅;王笑民;王禹堂;饶燮卿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学报》
【年(卷),期】1999(14)6
【摘要】1996年1月至1998年9月,我们观察了中药对晚期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996年1月至1998年9月共观察83例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22分,随机分入化疗加中药及单纯中药(观察组)两组进行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见表1。

【总页数】2页(P71-72)
【关键词】肿瘤;晚期;中医药疗法;生活质量
【作者】徐咏梅;王笑民;王禹堂;饶燮卿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3.05
【相关文献】
1.探讨四君子汤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J], 宋宇;钱晓兰
2.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J], 杨晓玲
3.曼普斯酮与佳迪改善晚期肿瘤病人化疗期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J], 郭劲松
4.肿瘤放疗病人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其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J], 杨舒
5.四君子汤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疗效观察 [J], 付文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治愈脑胶质瘤案例

中药治愈脑胶质瘤案例

中药治愈脑胶质瘤案例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常常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然而,传统中药在治疗脑胶质瘤方面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以下是一例中药治愈脑胶质瘤的案例,展示了中药的潜力和独特的治疗效果。

患者李先生,男性,60岁,被诊断出患有脑胶质瘤。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然而,李先生担心手术带来的风险和后遗症,决定寻求中药治疗的选择。

李先生开始接受中药治疗后,每天服用由中药师根据他的病情和体质定制的中药方剂。

这个方剂的主要成分包括夏枯草、蜂蜜、桑椹和当归等。

夏枯草被广泛用于中医传统治疗中,据说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蜂蜜具有养阴润燥、清热解毒的作用。

桑椹和当归也被认为具有抗肿瘤的功效。

这个中药方剂的目标是抑制肿瘤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李先生的整体身体状况。

经过几个月的中药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开始出现积极的变化。

他的脑胶质瘤的生长速度减缓了,并且他的头痛和恶心的症状也有所缓解。

他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

进一步的检查显示,他的肿瘤大小在逐渐减小,肿瘤细胞的活跃度也降低了。

这个案例说明了中药治疗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潜力。

中药方剂中的草药成分被认为具有多种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首先,一些中草药的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

其次,中草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此外,中草药还具有调节体内微环境和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的作用。

尽管中药治疗在治疗脑胶质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需要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在选择中药方剂时应根据个体的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总结起来,中药治疗在脑胶质瘤患者中展现出了一定的疗效。

在这个案例中,中药方剂成功地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减轻了患者的症状,并改善了他的整体身体状况。

然而,中药治疗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据来支持其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

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综合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肿瘤经验方的总结-脑瘤篇

中医治疗肿瘤经验方的总结-脑瘤篇

中医治疗肿瘤经验方的总结-脑瘤篇声明:本文仅是本人学习心得,不得擅自用于临床治疗。

如有临床诊疗需要,请去正规医院就诊。

本人对擅自应用文中方剂而导致的任何不良后果,概不负责。

如果有专家对文中提到的内容有意见,体感不适,请联系我,可删文。

留言暂未开通。

请发邮件至*****************有幸看过一些书,浏览过一些专家的处方,遂对各类癌症中医治疗的经验方和常用药进行总结。

表1内容来源于《现代名中医-肿瘤科绝技》、《抗癌秘验方》、《名中医经方时方治肿瘤》、鄢荣光《四世医学真传》、文正球《抗癌真经》、徐力《抗癌验方100种》等。

由于水平有限,内容难免有疏漏,请参阅原书原文。

千人千方,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脑瘤表1类型专家/来源经验方/症状常用药脑瘤潘国贤基本方全蝎蜈蚣丹参川芎僵蚕地龙半夏钩藤白术天麻天葵子夏枯草贝母女贞子枸杞子云雾草分心木。

脑瘤潘国贤髓海受损,痰瘀凝聚,闭阻脉络,痰瘀化热,热灼津液,引动肝风,伤阴损阳。

头痛:藁本蔓荆子白芷菊花。

呕吐:姜竹茹姜半夏。

视力障碍:青箱子密蒙花石决明石斛夜光丸。

颅内压增高:石楠叶葶苈子通草葛根桑白皮车前草川牛膝。

便秘:大黄蛰虫丸。

多饮多尿者:生地天花粉碧桃干豆衣。

气血津液亏虚:太子参炙黄芪生熟地黄精玉竹枸杞子虎杖根薏苡仁赤小豆。

脑瘤刘嘉正虚:气虚肢体偏瘫者以气虚血瘀为主,眩晕头痛者,肝肾阴虚湘 或肝肾阴亏;邪实:瘀血或痰凝胶结。

多见。

气虚:益气行瘀,软坚化痰。

补阳还五汤。

重用生黄芪益气托毒。

肝肾阴虚,应用滋阴平肝,软坚化痰。

在补益肝肾之阴时,每酌加仙灵脾 肉苁蓉等温肾壮阳之品。

痰凝胶结,是形成脑瘤的一个重要因素。

软坚化痰药如蛇六谷、生南星和天葵子。

脑瘤 陈茂梧 常用药 脑动脉瘤:川芎 白芍。

脑静脉瘤:升麻 金银花。

头痛昏厥:玳瑁、蜈蚣 全蝎。

癫痫发作:枳实 半夏赤石脂。

呕吐:大黄 生姜。

半身不遂:黄芪 川芎。

视力障碍:枸杞子 菊花。

听力障碍:磁石 菖蒲。

医案实录:脑瘤奇效

医案实录:脑瘤奇效

医案实录:脑瘤奇效牛蒡子医案脑胶质瘤患者: 付某,女,47岁,2021年3月16日初诊。

诊断:脑部占位性病变(疑胶质瘤),有颈椎病眩晕头昏,全身无力,汗多,纳可,眠差易醒;右脉浮软左寸沉弱舌淡苔白有齿痕。

处方:生黄芪90g 桂枝30g 白芍30g 生姜6片大枣3枚党参30g柴葛根60g 茯神 30g 泽泻 30g 猪苓 30g 生白术30g 酒大黄10g 生水蛭l0g 虻虫10g 桃仁10g 生牡蛎 30g 牛蒡子10g 生龙骨30g 山萸肉 30g15付,每日一剂,日2—3次。

二诊反馈:干呕头痛腹胀加消化不良。

嘱加生姜还不行。

先换方旋覆代赭汤加减。

处方:旋覆花30g(包)代赭石30g 南沙参60g 姜半夏15g 枳壳15g 陳皮10g 厚朴10g 砂仁10g 炒三仙各15g 生姜10片大枣3个(切)三付水煎服日三次。

“三副药吃完后,总体来说状态还不错。

不再头痛呕吐,左边身体有轻微的手痛脚痛腰痛(全是左边)”。

恢复原方,一副药分三天吃。

半月后改为两天一副,25付。

25付药服完后,反馈如下:颈椎病眩晕头昏好转,纳可,汗多改善,脉右浮软左寸沉弱,舌淡苔白有齿痕。

改服下方:生黄芪60g 桂枝30g 白芍30g 生姜6片大枣3枚仙鹤草30g 枳壳30g 柴葛根60g 茯神60g 泽泻30g 猪苓30g 炒白术45g 苍术30g 酒大黄6g 生水蛭10g 虻虫10g 桃仁10g 生牡蛎30g 牛蒡子10g 蔓荆子10g 生龙骨30g 山萸肉30g 干姜15g 肉桂6g 车前草20g 共20剂。

每天一剂。

2021.8.4病人家属反馈:王老师,好消息!非常感谢您!四个月里不停的调整药方,避开了手术的痛苦和风险,肿瘤变小了很多,让我一大家人都非常高兴。

真的太感谢您了。

以下为服药前后检查报告对比,改善明显。

服药前:服药后:按语:这是一个治疗脑胶质瘤的相对成功的医案。

该案主要以五苓散和抵当汤加牛蒡子和蔓荆子为主方,其余的药都是针对当时的证状进行加减的。

用中医的真武汤治疗脑肿瘤和脑积水导致的瘫痪经验介绍

用中医的真武汤治疗脑肿瘤和脑积水导致的瘫痪经验介绍

用中医的真武汤治疗脑肿瘤和脑积水导致的瘫痪经验介绍真武汤是出自《伤寒论》的一张经典名方,本名玄武汤,北宋林亿等人校正《伤寒论》时,为避宋始祖的讳,改玄武汤为真武汤。

因林亿校正的《伤寒论》影响较大,故后世均以真武汤名之。

但在日本汉方医学界,也有很多医学家称其原名玄武汤。

今天,日本的汉方药厂所生产的真武汤颗粒,有叫真武汤的,也有叫玄武汤的。

玄武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属北方之神,主水。

所以真武汤其实是一张温阳利水的方子,故以玄武为名。

真武汤药共5味,伤寒论中载其方如下:附子一枚(炮,破8片),白术二两,茯苓三两,白芍三两,生姜三两。

笔者临床多用附子10g,白术10g,茯苓10g,白芍6g,生姜3-7片。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这两条是最早的真武汤的适应证的介绍。

按第82条,患者心悸或胃脘悸动不安,头晕目眩,身体有某些地方不自觉的跳动,双腿软而无力且颤抖,经常有摔倒的倾向,是应该用真武汤的。

按第316条,少阴病时间拖长了,腹痛,小便利或不利,大便黏湿泄泻或大便次数多,患者四肢沉重,疼痛,这是有水气的指征,患者或者咳嗽,或者小便频繁,或者大便溏或泻,或者呕吐,是应该用真武汤的。

其实以上的这些症候群,都指向一个根本病因,那就是患者阳虚水泛。

日本汉方医学家汤本求真将人体患病的病因总结为“食、水、血三毒之停滞”(见汤本求真《皇汉医学》中的“论传染病若不以自家中毒为前提则不能成立”篇),这种观点虽然不一定全对,但是有相当的合理性。

阳虚患者,就会出现阳不制阴,水泛为患的问题,按照汤本求真的说法,是水毒停滞于体内,水毒不去,则百病丛生。

水停滞了就会有一系列症状。

“或上凌于心而悸,或上射于肺而喘,或上攻于胃而呕,或上犯清窍而眩,或外溢于皮肤而肿,或蓄于膀胱而小便不利。

脑胶质瘤经验分享

脑胶质瘤经验分享

脑胶质瘤经验分享脑胶质瘤属中医“脑瘤”范畴,在中医历代文献中,虽然没有脑瘤、脑癌、脑胶质瘤之类的病名,但在头痛、眩晕、呕吐、健忘病等病症中有相关的论述。

中医辨证属髓海受损,痰瘀凝聚,闭阻脉络翻。

水湿痰饮皆由体内津液积聚而成,具有重浊黏滞的特性,表现为病势缠绵,迁延难愈。

痰湿上蒙清窍,可见头重头昏,痰蒙心窍则癫狂、痴呆、失眠、健忘。

痰在于胃则恶心、呕吐。

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皮骨筋脉,无处不到,阻滞经络,出现肢体麻木,甚至半身不遂。

研究表明,仅小于百分之十的脑胶质瘤复发肿瘤远离原发部位,其固定不移的特点,提示了“瘀”的特性。

瘀血阻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此种头痛呈持续性,固定不移,得寒温而不减。

然而不论是痰还是瘀,均是“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不在外感病因、内伤病因之属。

中医认为,“气血贵在流通。

”若先天禀赋不足,或是后天化源不足,消耗过多,均可使其不足。

气虚运行无力易成气滞。

而情志不舒,或因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阻碍气机;或因外邪侵犯抑遏气机;再或脏腑功能障碍,如肝失疏泄,肺失宣降,皆可引起气机阻滞。

气滞则血必因之瘀阻,气停血亦停,故而成瘀。

津液的正常运行,亦赖于气的运行。

肺气的宣发和通调水道,肾的气化,脾运化和转输水液,肝气的疏泄,均是气的升降出入之具体表现。

气虚、气滞导致的津液停滞,表现为气不行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产生痰饮凝聚。

气滞、痰浊、血瘀,三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

《素问·调经论》日:“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正是一个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成瘤的过程。

患者,男,确诊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术后病理Ⅱ级星形细胞瘤。

术后头痛、呕吐消失。

后来寻求中医药治疗。

患者精神一般,纳食尚可,二便亦调,时有恶心,夜寐不深,舌质淡暗而嫩,苔白厚腻,脉细滑。

辨证:脑瘤术后,气血耗伤,痰湿内停,痰瘀胶着。

治法:益气养血,化痰行瘀,解毒散结。

用药:党参、当归、赤芍、茯苓、姜半夏、陈皮、海藻、枳壳、制南星、远志、石菖蒲、全蝎、僵蚕、土茯苓、生米仁、苍术、白术、厚朴、莪术等,服用药一段时间后,自觉精神较前好转,舌质仍见黯淡而嫩,苔腻稍化。

中医治疗脑肿瘤经验方

中医治疗脑肿瘤经验方

中医治疗脑肿瘤经验方在我们的生活中,脑肿瘤这个词听起来可真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谁愿意碰上这种病啊,真是让人心烦意乱。

不过,咱们今天聊聊中医是怎么来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的。

中医嘛,讲究的就是一个“整体”,就像是那种和谐的乐曲,里面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不可或缺的。

哎,你说,这脑肿瘤来得毫无预兆,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惹得人心慌慌。

可是中医有一套自己的应对策略,咱们来听听。

咱们得知道中医最讲究的就是“辩证施治”,这话说得可高大上了,其实就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方子,像挑剔食材一样,得选对才行。

脑肿瘤在中医看来,可能跟体内的湿热、气滞、血瘀有关。

这时候呢,就得想办法把这些不舒服的东西给排出去,就像在家里清理卫生一样,把那些灰尘一一打扫干净。

比如说,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头痛得厉害,那就得找出个解毒的办法,喝点清热解毒的汤,像那金银花、菊花这种,既能清热又能明目,绝对是个好选择。

再说了,中医还有个强项就是针灸,哎呀,听着就像是个魔法,针一扎,病痛就能减轻。

其实针灸的原理就像是给身体开了一条小路,促进气血流通,疏通经络。

你想,脑子里的那些“堵车”都给它通开了,脑肿瘤自然也不那么顽固了。

针灸的时候,轻轻一扎,能让人感觉神清气爽,简直像是经历了一场小型的旅行,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光靠针灸可不够,咱们还得配合一些中药,尤其是那种能够化瘀散结的药物。

像是柴胡、桃仁、红花之类的,这些药物就像是个小工兵,能把那些顽固的“硬块”给炸开。

听说,有的患者服用这些药后,感觉脑子清晰多了,情绪也稳定了。

你看,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真是一物多用啊!可千万别以为这就完事了,平时的饮食调理也是相当重要,毕竟“病从口入”嘛。

饮食上,咱们可得多吃点清淡的东西,像是绿叶菜、新鲜水果,这些都能帮助身体排毒。

你说,中医讲究的就是调和阴阳,食物也得搭配得当,像家里的菜肴,颜色、味道都得平衡,这样才能让身体健康。

喝水可不能少,水可是中医的好朋友,能够帮助代谢废物,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中医治疗【脑瘤验案二】

中医治疗【脑瘤验案二】

中医治疗【脑瘤验案二】中医治疗【脑瘤验案二】(2015-03-24 19:53:38)转载▼标签:健康癌症秘方肿瘤中医疗法脑肿瘤作者:中医可爱的理想的博客【脑瘤案例追踪二】约旦人,05/24/2005初诊,Basam Ahmed。

淋巴癌移转脑瘤,被判定只能活三个月。

【处方】:生附子4钱、硫磺3钱、桂枝3钱、柴胡3钱、郁金5钱、龙胆草3钱、熟地3钱、阳起石5钱、防己3钱、川芎3钱、丹皮3钱、瓦楞子5钱、牡蛎10钱、生半夏3钱、桔梗5钱。

【方解】正耀注:桂枝3钱、熟地3钱、阳起石5钱强心强肾温经通脉;柴胡3钱、郁金5钱、龙胆草3钱疏肝解郁清热燥湿;川芎3钱、丹皮3钱、防己3钱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生半夏3钱、桔梗5钱清除脑水防护肺脏;牡蛎10钱、瓦楞子5钱潜阳安神软坚散结;生附子4钱、硫磺3钱壮命门火兼去里寒。

因病人做过13次放疗又服用类固醇,造成下半身无知觉、性功能丧失、时常感到失去平衡,于是增加南星3钱、地龙3钱。

后因病人失眠,故再增加黄连阿胶汤。

其间病人因放疗与化疗,造成免疫系统丧失,受到感染得到肺炎,几乎因此丧命。

07/30复诊,当时症状如:全身发炎,口中发炎,体重下降。

无胃口,腹胀满,失眠,无寒热。

面色青黑,脉虚无力,咳嗽不止,白痰。

下肢无力,口渴但喝不多。

【救急处方】如下:炙甘草一两、干姜三钱、炮附子一两、桂枝五钱、白芍一两、生姜二片、生半夏三钱、山茱萸五钱、熟地八钱、泽泻五钱、细辛二钱、桔梗五钱、洋参四钱;服时加麦芽糖二匙。

【方解】正耀注:炙甘草一两、干姜三钱;炮附子一两甘草干姜汤加减温中益气升高肺温;桂枝五钱、白芍一两、生姜二片、麦芽糖二匙【小建中汤】去腹部寒痛兼实脾;山茱萸五钱、熟地八钱、泽泻五钱,六味地黄丸加减补肝补肾利水消肿;生半夏三钱、桔梗五钱、细辛二钱化痰止咳散寒温肺;西洋参四钱清热生津强化胃肠。

服前方一周后来诊,胃口恢复,咳嗽仍多出白痰。

口渴喜温饮,呼吸困难,双足淡白毫无血色,性功能无。

九死一生的脑胶质瘤,中医竟有奇效案例!

九死一生的脑胶质瘤,中医竟有奇效案例!

九死一生的脑胶质瘤,中医竟有奇效案例!来源:张胜兵中医导语脑胶质瘤,或许你对这个疾病的名字感到有些陌生,好像很少听到身边有人得了这个病。

其实,脑胶质瘤的发病率并不低,接近万分之一,相当于10000个人中就有1人“中招”。

脑胶质瘤占了所有脑肿瘤中的一半,恶性程度极高,很多人发现后,可能还没来得及治疗就去世了。

一年、两年,是大部分脑胶质瘤患者确诊后的最多存活年限。

本文摘自《医道回春:张氏医门三杰秘案录》肿瘤治疗篇第一则。

01初诊:脑胶质瘤基本信息【患者】:姜某,女,23岁,2018年12月21日初诊。

【主诉】:头痛6个月,伴发癫痫。

【病史】:患者于2018年6月份因间歇性头痛到医院就诊,经某三甲医院MRI检查示:左额顶部占位,诊断为脑胶质瘤。

患者右侧肢体偏瘫,并见每日癫痫发作3~4次,考虑手术风险大,患者放弃手术,曾行甘露醇等脱水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

后患者病情加重,意识不清,卧床4个多月,双目上视,视力几近丧失,自11月初开始有意识,故至我门诊求诊。

【现症状】:患者肢体瘫软无力,身下有褥疮,每日癫痫发作1~2次,发作时手足抽搐,并见意识丧失,牙关紧咬,口吐痰涎,持续约5~10分钟自行缓解,大小便可,舌红,苔白腻,舌下脉络严重瘀阻,脉滑涩。

诊治【西医诊断】:脑胶质瘤,继发性癫痫。

【中医诊断】:痫病。

【证型】:痰瘀闭阻【治则】:化瘀散结、豁痰开窍为法。

【拟方】:通窍活血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丹参3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地龙10克、法夏30克、茯苓30克、陈皮15克、青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全蝎10克、蜈蚣3条、水蛭6克、土鳖虫10克、熟大黄10克、黄芪90克、牡蛎30克、鳖甲30、白芷10克、天麻10克、桃仁12克、炒白芥子15克、胆南星10克、大枣7枚、老葱3根、生姜9克、麝香0.15克(分吞)。

7剂,每剂加黄酒250毫升,水煎服,一日三次。

中医医案——颅内肿瘤

中医医案——颅内肿瘤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化痰佐以他法治愈颅内肿瘤两例病案一:孙某,女,41岁。

初诊:1964年8月。

主诉及病史:患者自头部受伤后,常有发作性头痛、头胀已10多年。

近2年来逐渐加剧,头痛剧烈时神志不清,小便失禁。

1年多前突然右侧肢体偏瘫,手足僵硬,运动障碍。

1964年曾去某医院神经科就诊,作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左侧颞部脑血管动脉瘤。

因手术有困难,要求中医中药治疗。

诊查:病员左侧头部胀痛近数月加重,右侧手足屈伸不利,运动障碍,语言謇涩,行走时步履不稳。

两眼视力模糊,反应迟钝,有时出现复视。

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治以化痰软坚,活血祛瘀为法。

处方:主要药物为牡蛎、昆布、海藻、石见穿、水红花子、白芷、当归、赤芍、丹参、地龙、熟地、党参、生南星、红花、钩藤、天龙等。

加减药物:蒲公英、天葵子、煅瓦楞、白术、连翘、夏枯草、石菖蒲、黄芪、姜半夏、远志肉、象贝母、天竺黄、陈皮、茯苓、川芎、生熟米仁、全蝎、甘草等。

酌情加用指迷茯苓丸、复方夏枯草膏、牛黄醒消丸等成药。

连续服用中药半年后,头痛、头胀及右侧肢体僵硬逐渐好转。

后继续服药1年左右,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头痛程度也明显减轻,右侧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为巩固疗效,患者坚持连续服用中药4年左右。

1983年10月随访,健康情况良好,并已恢复工作。

病案二:戴某,男,45岁。

主诉及病史:1973年8月开始头晕、耳鸣、烦躁、恶心,有时头痛呕吐,身体虚弱无力。

1974年多次作内耳道摄片,并请脑外科会诊,确诊为右侧内耳道听神经瘤,建议暂不手术,请中药治疗。

1975年5月曾在某医院肿瘤科治疗半年多,未见成效,1976年2月来我院就诊。

诊查:病员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耳鸣,前额及右耳听骨处麻木,有时影响到左手肘及手指。

舌苔黄腻,舌质偏暗,脉象弦滑。

辨证: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上扰、痰湿内阻。

治法:治以滋阴补肾、平肝潜阳、化痰开郁等法。

王禹堂肿瘤治疗心悟——?脑瘤

王禹堂肿瘤治疗心悟——?脑瘤

王禹堂肿瘤治疗心悟——脑瘤一、概述脑瘤分为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肿瘤和身体其他部位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

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残余胚胎组织等。

在我国每10万人中有4~9个人患此病。

在成年人,恶性原发颅内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发病率占全身各恶性肿瘤的第11位;在儿童,恶性的原发颅内肿瘤占全身各恶性肿瘤的7%,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2位严重肿瘤。

脑瘤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低治愈率的特点。

中医古籍中无“脑瘤”这一病名的记载。

中医历代文献对于脑瘤虽无系统记载,但有对肿瘤压迫或神经系统损害产生的头痛、呕吐、复视乃至影响机体正常运动、瘫痪、昏迷等症状的相关论述。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脑瘤归属于中医学之“头痛”“呕吐”“眩晕”“真头痛”“中风”等病症的范畴。

脑瘤的病位虽然在脑,但与心、脾、肝、肾等脏腑有关。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失常,进而湿、痰邪内生,日久化热,积久酿毒,痰毒互结,夹风上窜,格阻脑内,引发肿瘤。

王老认为脑瘤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衡、内脏功能失调有关。

寒凝毒侵、痰湿蕴毒、痰毒互结犯脑为脑瘤发病主要原因,脑络虚损为其主要病理机制,虽病位在脑而其症候在全身。

(一)脑瘤与主要脏腑的关系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

肾为水脏且寓元阴、元阳,元阴是人体阴液之根本,对各脏腑起到滋养和濡润作用,元阳是人体阳气之根本,对各脏腑起到温煦和生化的作用。

父母肾精不足,导致子女先天肾虚;年老体衰,导致肾气衰退;各种慢性病随着病程的延长,久病及肾,肾虚逐渐显现。

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亏虚,脏腑功能渐衰,机体内环境失调,出现水津输布失常,痰浊内生,胶着不化,向上则损伤脑髓,发为脑瘤。

“足厥阴肝经上行达脑”。

肝属性为木,主升,主动,其气类火,又为阴中之阳脏。

若从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而言,则肾为肝之母,心为肝之子,肺为肝所不胜,脾为肝所胜,故肝与五脏等均有密切关系。

肝之为病,病机虽然庞杂多变,但肝气郁结是各种病理机转之根由。

中医治疗脑瘤成功案例

中医治疗脑瘤成功案例

中医治疗脑瘤成功案例脑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相比之下,中医治疗脑瘤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中医治疗脑瘤成功的真实案例,希望能给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信心。

李先生,45岁,因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到我院就诊,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脑瘤。

面对手术的风险和后遗症,李先生和家人开始考虑中医治疗的可能性。

经过详细的中医辨证分型和综合分析,我制定了针对李先生病情的中医治疗方案。

首先,采用中药疏肝解郁、化瘀软坚的方法,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减轻头痛和恶心的症状。

其次,结合针灸和推拿疗法,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不足的状况。

最后,配合良好的生活作息和饮食调理,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脑瘤的抵抗能力。

经过连续3个月的中医治疗,李先生的症状明显好转,头痛和呕吐的频率明显减少,视物模糊的情况也有所改善。

此时,再次进行CT和MRI检查显示,脑瘤的大小明显减小,边缘模糊,密度不均。

这一结果让李先生和家人感到非常振奋和满意。

经过医生的进一步观察和调整治疗方案,李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更好的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医治疗脑瘤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调理和平衡,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内环境,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与传统的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相比,中医治疗脑瘤的方法更加温和、安全,而且不易复发。

因此,对于一些手术难度大、位置特殊的脑瘤患者来说,中医治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当然,中医治疗脑瘤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患者,而且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患者和家人的积极配合和信任。

在选择中医治疗脑瘤时,患者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中医医生,避免盲目跟风和信口开河。

同时,患者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做好日常的护理和调理工作。

王禹堂肿瘤治疗心悟——胰腺癌

王禹堂肿瘤治疗心悟——胰腺癌

王禹堂肿瘤治疗心悟——胰腺癌一、概述胰腺是既有内分泌细胞又有外分泌细胞的腺体,胰腺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源自外分泌组织(约占90%),且主要来源于胰腺的导管细胞。

近40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期或晚期出现的一些症状也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较难获得早期诊断,临床所确诊者大多已属晚期,手术切除成功率较低(10%~20%),临床疗效很差,80%左右的患者在术后1年内死亡,总体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9%,是目前预后最差的癌肿之一。

古代文献中无胰腺癌的记载,根据部位、症状、体征等表现,其与“积聚”“黄疸”“腹痛”等病的某些表现非常相似。

对于胰腺癌的病因,王老认为不外乎外感、内伤、饮食不节。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

外感湿邪,日久伤脾,脾失运化,湿邪内聚,结而成瘤。

肝主疏泄条达,脾主运化水湿。

内伤七情者,忧思伤脾,恼怒伤肝。

肝气不疏,脾失健运,则气血运行失调,水液代谢紊乱,日久痰瘀互结,与毒相搏,结聚成瘤。

饮食不节者,酒食过度,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聚湿成痰,影响气血运行,痰瘀互结,日久不散,积聚成瘤。

对于胰腺癌的病机,王老认为病位在肝、脾,内外因导致肝气郁结、脾气受损、痰湿蕴聚、瘀毒内结,日久不散,积而成瘤。

(一)治疗思路王老治疗胰腺癌注重调肝理脾,常选用疏肝健脾药物,如柴胡、郁金、白术、茯苓、黄芪等。

祛邪注重祛瘀化湿药物,如金钱草、猪苓、莪术等。

同时加用抗癌解毒中药,如半枝莲、半边莲、苦参,有时还会联用龙蛇羊泉汤加强抗癌作用。

基础方以疏肝理脾和化湿解毒为治则。

疏肝理脾是根本。

王老认为胰腺癌的发病主要与患者平素不善调摄,暴饮暴食,脾胃受损,湿浊内生,加之七情内伤有关。

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是胰腺癌的主要病机特点。

治病必求其本,故疏肝理脾是治疗胰腺癌的根本原则。

方中以醋柴胡、郁金、八月札疏肝理气,白术、茯苓、黄芪、党参健脾化湿,砂仁、佛手和胃化浊,以上是在疏肝理脾原则下的用药。

中医医治垂体瘤案例

中医医治垂体瘤案例

中医医治垂体瘤案例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然而,中医药在垂体瘤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以中医药治疗垂体瘤的案例。

1. 案例一:王女士,38岁,垂体瘤患者。

王女士患有垂体瘤多年,经过多次手术治疗后,肿瘤仍然复发。

她开始尝试中医药治疗。

中医师给予她中药汤剂,并结合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她的症状明显减轻,头痛和视力问题得到了改善。

2. 案例二:李先生,45岁,垂体瘤患者。

李先生被诊断出患有垂体瘤,但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

他选择了中医药治疗作为替代方案。

中医师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帮助他减轻了头痛和视力模糊的症状,并且肿瘤的大小也有所缩小。

3. 案例三:张先生,55岁,垂体瘤患者。

张先生的垂体瘤较大,并且导致了许多严重的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和性功能障碍。

他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几个月,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他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肿瘤的生长也得到了控制。

4. 案例四:刘女士,50岁,垂体瘤患者。

刘女士的垂体瘤已经复发多次,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

她转向中医药治疗,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她的症状明显减轻,肿瘤的生长也得到了抑制。

5. 案例五:陈先生,42岁,垂体瘤患者。

陈先生的垂体瘤引起了严重的头痛和视力下降。

他试过手术治疗,但肿瘤仍然复发。

他选择了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头痛减轻了,视力也有所恢复。

6. 案例六:罗女士,48岁,垂体瘤患者。

罗女士的垂体瘤已经长时间存在,她试过手术和放疗治疗,但效果不佳。

她开始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师给予她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症状有所改善,肿瘤的大小也有所减小。

7. 案例七:黄先生,60岁,垂体瘤患者。

黄先生的垂体瘤导致了他的视力严重下降。

他尝试过手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他开始接受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的视力有所恢复,头痛和其他症状也有所减轻。

中药治疗脑瘤过程全记录

中药治疗脑瘤过程全记录

中药治疗脑瘤过程(一)本人从2006年底开始自学中医,迄今约五年多,对中医只能说略知皮毛,。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中,对中药治疗我岳母的脑瘤过程进行了全程记录,现分享如下:2011年8月份,住在东海乡下的岳母(72岁,有高血压病间或头晕多年,务农,平素身体较为强壮)多次因突然两腿发软摔倒在地,稍休息一会儿后才能恢复行走能力(大脑很清醒,只是两腿不听使唤),乡邻有从医者,断定此绝非吉兆,嘱尽快去大医院检查。

经镇医院拍CT,果然发现脑部有瘤,又经市三级医院核磁共振检查,清楚地看到脑部约有直径约3cm大的肿瘤。

本人将片子与经络图对比,瘤体位置大约在后脑勺部靠近督脉右侧。

对付这种病,常规的方法就是做手术。

亲友中有资深西医师,力劝做手术;更有街坊邻居从事乡村医务工作者,放出流言:中医中药决无治好之可能云云;患者本人缺乏文化,思想极为简单,以为一刀下去即可根除,也愿意手术;好在小姨(岳母之妹)急告近邻类病有去南京手术,结果未从手术台上下来者,岳母方对手术心有所恐。

趁此机会,我与夫人坚决要求采取中药治疗。

岳母方同意配合中药治疗。

于是去市第一院首席中医专家L大夫处看诊。

(随带的核磁共振片子,L大夫没看,他认为没必要看)开方如下:天麻15,泽泻15,茯苓15,桃仁10,元胡15,蔓荆子15,清半夏10,陈皮10,郁金10,杜仲15,牛膝15,赭石30,炒白术15,仙茅15。

该方基本以理气化痰利水补肾为治疗思路,只是药似无轻重,很普通的一个方子,本人认为。

吃药后,症状即明显缓解,再无摔倒的现象发生,但头部仍时有晕重昏沉的感觉。

于是一直在该专家处开方拿药,几次药方大致相同,基本同上方。

坚持服药近百付。

直至邻近腊月底,因家中琐事与儿媳争吵,导致头脑晕重昏沉,难以收拾家务。

于是本人于2012年2月10日带岳母去山东济南一扶阳派弟子所开诊所去看。

为了避免言语上的讲述不全,特地把以往的治疗过程及病人前后状态变化打印出来,诊所的A大夫仔细看过并四诊后,开药如下(随带的核磁共振片子,A大夫没看,他也认为没必要看):炮附子15,肉桂10,生地35,山萸肉35,生山药35,茯苓30,泽泻15,丹皮10,砂仁20,川牛膝30,补骨脂30,菟丝子30。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经验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经验

中醫藥治療腫瘤漫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訪問學者王禹堂教授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覆雜的漫長過程,其病因包括物理、化學、生物、遺傳、免疫……等諸多方面。

80%以上的癌症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長期的過度精神緊張,慢性病的不徹底治療,易導致癌症。

癌症從發生到臨床上能夠查出,(直徑1㎝以上,重約1克,癌細胞數約10億個),一般是要經過30次以上的倍增,時間是數年乃至數十年。

中醫認為﹕先天稟賦“異常”,外感六淫之邪、內傷七情過度,飲食不節,勞傷過度,過嗜煙毒酒酪,生活起居失常,久病失治導致臟腑功能失常,正氣內虛,氣滯血瘀、痰凝濕聚,蘊熱結毒,久之結聚,日以漸大,為腫為瘤。

腫瘤如何防治呢﹖總的來講,加強腫瘤病因發病機理研究,改善生活環境,戒除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鍛煉身體,防治慢性病,提高免疫功能。

宣傳學習癌症智識,定期自我檢查結合醫生檢查,或開展防癌普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腫瘤的治療目前巳進入綜合治療的時代。

全面的綜合治療,應當根據病人的機體狀況,腫瘤的病理類型,侵犯的范圍(分期)和發展趨向,有計劃地、合理地應用現有的治療手段,多科學的參與,個體化的綜合實施,力求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

強調“有計劃”、“合理”、“多學科、“個體化”。

國際上通常的綜合治療指的是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及其他西醫療法綜合實施,在我國中西醫結合治療,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勢。

中醫藥怎樣治療癌症呢?總的來講可以用“整體觀念,辨証論治”來概括。

具體地說就是用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取得病史、症狀、體征,用中醫的理論辨証、分析、歸納、找出病因、病機、病位、性質,結合病人整體情況,明確疾病本質,發病條件,估計發展趨勢和轉歸,確定治療原則和方法。

總的治療原則包括﹕治未病(包括預防和早治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標本緩急,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因人因地因時制宜。

治療大法包括﹕扶正培本,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化痰祛濕,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和以毒攻毒。

王禹堂教授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经验

王禹堂教授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经验

王禹堂教授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经验赵文硕通讯作者杨中指导:王禹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王禹堂教授(1943-),主任医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工作40余年,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6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31-01泌尿系统通常包括肾、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相应的恶性肿瘤是肾癌、输尿管癌和膀胱癌.它们发生肿瘤的部位不同,组织来源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又有相似之处.从中医学的角度讲同属于下焦,病因病机有相似之处,治疗大法也相同,王老治疗的经验上也是三病同治,遣方用药也十分相似,故并在一起论述.1概述中医学认为膀胱癌按症状分类应属“尿血”、“溺血”、“血尿”、“血淋”范畴. 有关该病的记述最早见于?素问??四十刺逆从论?:“少阴有余????涩则病积, 溲血.”;?素问??气厥论?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诸病源候论?指出:“血淋者,湿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 中医古代文献中亦有不少类似肾癌、肾盂癌症状的记载,如?素问?:“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少阴涩则病积溲血”.?金匮要略?:“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肾着之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总体来讲,肾癌,肾盂癌当属中医尿血,腰痛范畴. 2王老对泌尿系肿瘤的认识2.1病因病机2.1.1病机责肾脏,本虚标实:无论肾癌还是膀胱癌,在中医学中都归于肾脏, 概肾司二便使然.正如?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临床常见的尿血、尿痛、排尿困难都是肾司二便功能失常的表现.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如六淫、七情、饮食、劳逸、药毒等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病变.发病的先决条件,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邪正交争和双方盛衰的情况.2.1.2癌毒是导致肿瘤产生的关键:在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中,肾气的强弱是其是否发病的重要原因.肾气不足不仅包括肾的气化功能不足,也包括了人体的体质及免疫功能等内在因素的紊乱.癌毒是人体在多种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特异性病理因素,属内生毒邪.肾气亏虚,正不敌邪,则易遭致多种致病因素损伤,而泌尿系统肿瘤的致病因素癌毒本身既是特异性的内生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湿、浊、痰、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致病因素, 是病理变化链中的关键一环.2.1.3肾主水液,代谢失调:由于肾主水及津液的代谢,为先天之本,所以,在肾脏疾病中,津液代谢失调,气血紊乱为其主要和常见病机.癌毒作为特异性病理因素,病及于肾,除可导致肾不藏精,封藏失职,也可因气化不利导致开阖失常,在中医学中属失节范畴.其病机大致分为津凝成痰,湿蕴为浊;或癌毒久结,气滞不畅,化痰成瘀,久则痰瘀交阻;或水瘀互结,而水湿、湿浊内蕴,则可见水肿、少尿及体内毒素潴留.肾气不足,外感湿热,或水湿或癌毒久蕴化热,湿热郁阻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多见尿频、尿急、尿痛、尿解不畅.痰瘀交阻则可见腹部症积结块,或胀或痛,排尿不畅;水瘀互结则可见肢体肿胀,按之凹陷,或见腹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2.1.4日久伤阴,阴虚化热:肾病日久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痰瘀毒互结日久均有化热的倾向,是导致泌尿系肿瘤患者常出现热象的原因,具体表现为尿频尿急,淋漓不尽,尿浊如膏,热盛则尿液短赤,热邪灼伤脉络则见血尿.3王禹堂治疗泌尿系肿瘤方药分析3.1方药解王老认为泌尿系肿瘤的发病主要责之于肾、脾两脏,其中又以肾脏为主.概肾为先天之本,功能上又司二便,是导致泌尿系肿瘤发病的根本原因.治疗上一方面要要健脾补肾,补人体之不足,一方面要加强清热解毒抗癌之功效,即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下是王老治疗泌尿系肿瘤的经验方: 盐知母10g盐黄柏10g山茱萸15g丹皮15g 炒山药15g 猪苓15g 茯苓15g 泽泻15g 女贞子15g 瞿麦15g 萹蓄15g 土茯苓15g 龙葵15g 三七面6g 仙鹤草30g 白茅根15g 莪术10g 生黄芪30g 党参20g 焦三仙30g白英15g 蛇莓15g 石韦15g 漏芦10g3.1.1方解本方的组成包括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扶正以知柏地黄汤为基础,合用黄芪与党参,重在调补先后天之本,滋阴降火,补气健脾;祛邪则以龙蛇羊泉汤为底方,主药为龙葵、蛇莓、白英,取其清热解毒抗癌,抑制肿瘤的进展.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膀胱湿热重,有膀胱刺激征表现为尿频、尿急者加瞿麦、萹蓄;尿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重者加三七面冲服;兼有血瘀者加莪术、少尿、肢肿着加猪苓,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3.1.2王禹堂治疗泌尿系肿瘤用药特点①肾虚为本,强调补肾王老认为肿瘤的发病不外乎本虚标实之证,泌尿系肿瘤的发生归根到底是由患者肾气不足所致,治疗上补肾是关键.而补肾之良方皆离不开仲景的六味地黄汤加减.由于泌尿系肿瘤常表现为尿急尿血,口干虚热等症状,是由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故王老临床上多以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汤作为治疗的基础方.夜尿增多也是泌尿系肿瘤肾虚的一个常见表现,王老常加用益智仁、山药、煅牡蛎等药物,补肾收涩,疗效不错.中医学常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本有滋养先天之本的作用,故补肾应不忘健脾.王老健脾益气常用炙黄芪、党参、白术、茯苓,临床上常见膀胱癌术后病人表现出明显的脾虚乏力的症状,服药后大多有显著改善.②祛湿清热,以治其标肿瘤的治疗虽然要治病求本,补虚为基础,但不是一味补虚,不顾标实的. 具体到泌尿系肿瘤,常兼有膀胱湿热的证候.特别是是膀胱癌术后,常规给予反复的膀胱灌注化疗后,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治疗上王老常参考治疗膀胱湿热的要方“八正散”的用药,如瞿麦、萹蓄,生地黄,尿血重者加仙鹤草、白茅根、三七面,对于肾癌、膀胱癌的血尿有明显的控制作用.③清热解毒,抗癌有法泌尿系肿瘤的治疗不同于一般的泌尿系感染,是癌毒内侵所致,清热解毒抗癌一直是王老治疗肿瘤的原则.在治疗肾癌、膀胱癌是王老最常用的抗癌处方是龙蛇羊泉汤,方中重用龙葵、蛇莓、白英.历史上曾有膀胱癌患者服用该药使膀胱肿瘤消失的案例.在治疗泌尿系肿瘤时王老常用的另外两位解毒抗癌的药物为石韦和漏芦.石韦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的作用.能清湿热、利尿通琳.漏芦则取其清热解毒,散结通经的作用.3.1.3王禹堂治疗泌尿系肿瘤常用对药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二药味的配伍组合,是中药配伍应用中的基本形式,王老在泌尿系肿瘤治疗中常用的对药如下:①知母与黄柏[1]:知母甘寒滋肾润燥,苦寒清热泻火;黄柏苦寒坚阴,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退虚热.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滋阴清热退热,泻火解毒除湿功效益彰.②瞿麦与萹蓄[2]:萹蓄苦降下行,功专利水,清膀胱湿热,治小便混浊,瞿麦苦寒沉降,破血通经,善利小肠而导热下行,以治茎中疼痛,两药常相须为用,互相促进,利尿通淋功效倍增.③仙鹤草与白茅根:白茅根色白,其气能升能降,以降为主,专清血分之热,而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消肿.两药伍用,治疗咯血、尿血均有很好的疗效.④黄芪与党参:黄芪配党参,一守一走,动静结合,托邪有力,补虚有源,并走肺脾,相互促进.主治:脾气亏虚,达邪无力等症.常用量为黄芪20g、党参10g. 5典型病例5.1辛某某,男,88岁,因反复肉眼血尿3月来诊,患者高龄男性,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阿尔兹海默症,三月前因反复肉眼血尿就诊于友谊医院,B超报膀胱内占位约8X6cm,因患者不能配合,未行膀胱镜,尿中找到肿瘤细胞,诊断为膀胱;癌,未行手术治疗,建议保守治疗来诊.患者一般状况弱,持续肉眼血尿,色鲜红,尿频、体温正常,乏力,小腹隐痛,饮食可,大便可,夜寐安,舌暗红, 苔根黄,脉滑.辨证为脾肾两亏,膀胱湿热,处方为:知母10g、黄柏10g、山茱萸15g、丹皮10g、山药15g、漏芦15g、茯苓15g、泽泻10g、石韦15g、瞿麦10g、萹蓄10g、白英20g、龙葵20g、三七面6g、仙鹤草15g、白茅根15g、炙黄芪30、党参15g、焦三仙30g、生地15g.服上方3剂后,患者肉眼血尿消失,小腹痛、乏力诸症有缓解,诉夜尿频3-4次/日,上方去三七面,加益智仁20g,桑螵蛸15g,坚持服药,肉眼血尿基本消失.患者服药半年后,自行停药,2月后肉眼血尿再次出现,再诊于王老,继服上方,加三七面,尿血消失.间断治疗近六年,患者病情基本平稳.患者最终因肺部感染去世,享年94岁. 按:该患者为高龄老人,合并多种疾病,膀胱癌有细胞学诊断.因患者身体条件不适合手术治疗,亦不适合放化疗,故仅选择中医保守治疗.王老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主要为健脾补肾,知柏地黄汤加黄芪、党参、焦三仙; 同时给予清利膀胱湿热结合解毒抗癌,对症给予止血治疗.服药后患者血尿消失,且屡治屡效,前前后后六年时间,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没有发生转移,最终因呼吸道感染去世,可以认为中药治疗效果显著.5.2贾某某,男,81岁,因间断尿血1月于2012年3月来诊.患者来诊前在友谊医院行CT检查报右肾占位4.9X3.7cm,考虑为肾癌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考虑自己年事已高,拒绝手术,要求中药治疗.时见腰酸背痛,间断肉眼血尿,排尿不畅,夜尿频数,口干,饮食可,大便可,夜寐暗.舌暗红,苔白,脉沉细.辨证为:肾阴亏虚,瘀毒内结,治以滋阴补肾,祛瘀解毒.方药:生地15g、山茱萸15g、丹皮10g、山药15g、漏芦15g、茯苓15g、泽泻10g、石韦15g、瞿麦10g、萹蓄10g、白英20g、龙葵20g、三七面6g、仙鹤草15g、白茅根15g、炙黄芪30、焦三仙30g、莪术10g、红豆杉6g、益智仁20g、通草10g.服药后,患者肉眼血尿逐渐消失,排尿困难缓解,继续服药,半年后复查腹部B超,报右肾低回声结节4.2X3.9cm,患者坚定了服药信心,继续治疗.其间视血尿有无间断停用三七面,患者血尿偶有出现,多出现在增加活动量之后,加用三七面后即可好转.每3月复查一次B超,肿物直径维持在3.9-4.3之间.至今已三年,患者病情平稳,没有出现远处转移,血尿偶有发作. 按:该患者亦为老年男性,因高龄不愿手术治疗.通常肾癌不行手术治疗可能会出现肿瘤不断增大,出现远处转移,如肺、骨的转移,或者持续血尿导致贫血,甚至尿道堵塞,排尿困难等现象.该患者通过三年的中药治疗,肿瘤不仅没有变大,还有明显缩小,没有出现转移,尿血症状也控制满意.建议患者手术的医生对患者的现状也很感惊讶,建议患者坚持中药治疗. 参考文献[1]吕景山.施金墨对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1 [2]吕景山.施金墨对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禹堂运用中医药治疗脑瘤临床经验
标签:名医经验;王禹堂;脑瘤;中医疗法
王禹堂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对恶性肿瘤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

笔者现将侍医期间王老的脑瘤医案进行整理与总结,以临床用药为线索,探讨其辨证经验和用药规律。

1 以肝肾为主线
中医古籍无“脑瘤”病名的记载,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脑瘤属于中医学“头痛”、“呕吐”、“眩晕”、“中风”等范畴。

王老认为,脑瘤的发生与肝肾关系最密切。

治疗上,肾精虚损首选六味地黄丸,肝郁脾虚、生痰动风化热者以逍遥散加减。

平肝药常用牡蛎、珍珠母、石决明、天麻、钩藤,柔肝药用何首乌、枸杞子、白芍、女贞子、墨旱莲,清肝经热常用菊花、夏枯草。

2 重视养心安神
王老认为,脑瘤的发生与“心主神明”失常也有关系,心神不明可发生于五脏虚弱之先。

治疗上,养心安神常用石菖蒲、郁金等,加小剂量炒酸枣仁、夜交藤、珍珠母等改善睡眠状态,可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3 灵活运用祛风、化痰、化瘀
王老认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风药多味薄,可上行入头,引诸药直上达病所。

如见舌淡红,苔白,脉浮缓,畏寒肢冷,乃寒偏重,可用白芷、威灵仙,若苔少,舌红,口干欲饮,脉数,为热偏重,则用葛根、菊花,配天花粉、麦冬、玄参、黄芩等养阴清热之品。

王老认为,原发性脑瘤的形成多与痰有关。

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凝结日久生成肿块。

故临床常使用白附子、瓜蒌、制胆南星、石菖蒲等化痰散结,其中白附子最具特色,其味辛、甘,性温,善散风痰、解毒散结止痛,与僵蚕、全蝎等同用可散风止痉,合天南星、法半夏、瓜蒌可加强祛痰通络之功,配川芎可通枯血之经脉。

王老认为,脑瘤主要责之于痰,瘀血常在脑瘤后期有所兼加,处方中活血化瘀药较少。

如头晕、头痛、头胀,脉弦,舌黯红、有瘀斑,常用鸡血藤、莪术、水蛭。

鸡血藤、莪术活血化瘀同时还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鸡血藤配水蛭既活血化瘀,还可通络。

4 “脑络虚损”为最终病机状态
叶天士曾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学说。

王老认为,脑瘤的形成与脑络虚损直接相关。

虫类药味辛通络,善剔络邪。

常用蜈蚣、僵蚕、全蝎。

其中蜈蚣辛,微温,有小毒,入肝经,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

僵蚕咸、辛,性平,归肺、肝、胃经,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全蝎咸、辛,性平,有毒,有祛风定惊、通络解毒之功。

但虫类药药力峻猛,使用时要根据患者体质酌量使用。

5 使用对药
5.1 蝉蜕-石菖蒲
蝉蜕味甘,性寒,轻清升散、疏散风热;石菖蒲味辛苦,性温,芳香辟秽、化痰湿、醒神启闭以开窍。

二药配伍,一寒一温,寒温并用,并走于上,相辅相成,共奏散风热、开清窍之功,适用于风热夹痰,阻塞清窍所致的脑瘤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等症。

5.2 石菖蒲-郁金
两者均可行气化浊、开窍宁神。

两药相合,增强行气化痰、通窍之功。

药理研究表明,石菖蒲通过阻断中枢5-羟色胺(5-HT)重摄取,使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中可供生物利用的5-HT增多而发挥抗抑郁作用[1];郁金对低张性缺氧小鼠脑组织有一定保护作用[2]。

5.3 天麻-钩藤
钩藤归肝、心包经,天麻归肝经。

两药合用有平肝潜阳熄风作用。

6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男,60岁,2012年4月18日就诊。

患者于2011年5月17日行脑瘤手术,术后病理示“右颞叶间变少枝星型细胞瘤,WHO Ⅲ级,伴片状坏死”。

术后放疗DT:40 Gy。

刻下:头晕、头痛,偶有嘴角抽动,乏力,夜寐欠安,二便尚调,舌淡黯,苔白,脉沉细。

辨证:脾肾两虚、痰浊阻络。

治法:健脾补肾、化痰通络。

方药:熟地黄30 g,山萸肉10 g,炒山药12 g,茯苓9 g,牡丹皮9 g,天南星9 g,青皮10 g,蜈蚣3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