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dc3a2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d.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篇一一、引言六自由度机械臂,以其出色的灵活性、灵活的运动空间以及复杂的运动能力,在现代自动化工业和高端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篇论文旨在介绍一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通过详细阐述系统设计、控制策略以及运动学仿真结果,为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机械臂本体、驱动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部分。
其中,机械臂本体采用串联式结构设计,通过六个关节的协调运动实现六自由度。
驱动器选用高性能直流无刷电机,并配备高精度减速器以提高控制精度。
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机械臂的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控制单元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处理控制指令并输出控制信号。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算法设计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控制系统算法包括运动规划、轨迹跟踪、姿态调整等模块,通过优化算法提高机械臂的运动性能和控制精度。
人机交互界面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三、控制策略1. 运动规划运动规划是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根据任务需求规划出合理的运动轨迹。
本系统采用基于规划的方法,通过预设的运动路径和速度参数,使机械臂按照规划的轨迹进行运动。
同时,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对机械臂的运动进行实时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 轨迹跟踪轨迹跟踪是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任务是使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姿态和位置。
本系统采用基于PID控制算法的轨迹跟踪策略,通过实时调整控制信号,使机械臂能够准确、快速地跟踪预设的轨迹。
同时,针对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扰动和误差,采用鲁棒性较强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
四、运动学仿真为验证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效果和运动性能,我们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实验。
通过建立三维模型,模拟机械臂在不同任务下的运动过程,并分析其运动轨迹、姿态调整和速度变化等关键参数。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d3d3bc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7.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机械臂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本文围绕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展开研究,通过对机械臂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原理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机械臂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六自由度机械臂的准确控制和精确运动。
关键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运动学仿真,结构分析,动力学分析1. 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替代人工完成各种物体抓取、搬运和加工任务的重要设备。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机械臂在生产制造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尤其是六自由度机械臂。
六自由度机械臂具有较大的运动自由度,在复杂任务中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
因此,研究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对于改善机械臂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机械臂结构分析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由底座、第一至第六关节组成。
底座作为机械臂的固定支撑,通过第一关节与机械臂连接。
第一至第四关节形成了前臂部分,决定了机械臂的悬臂长度。
第五关节和第六关节分别为腕部和手部,负责完成机械臂的末端操作。
结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建模提供基础。
3. 动力学模型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欧拉定理建立的。
通过考虑机械臂各关节的质量、惯性和振动特性,可以对机械臂的力学性能进行描述。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是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
4. 运动学原理机械臂的运动学原理研究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运动学原理可以确定机械臂的姿态和末端位置,实现机械臂的准确定位和精确控制。
运动学原理是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和运动学仿真的重要内容。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和仿真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和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29fcb9e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e.png)
基于MATLAB的六⾃由度⼯业机器⼈运动分析和仿真基于MATLAB 的六⾃由度⼯业机器⼈运动分析及仿真摘要:以FANUC ARC mate100⼯业机器⼈为研究对象,对其机构和连杆参数进⾏分析,采⽤D-H 法对机器⼈进⾏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分析,建⽴运动学⽅程。
在MATLAB 环境下,运⽤机器⼈⼯具箱进⾏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FANUC ARC mate100⼯业机器⼈; 运动学; MATLAB 建模仿真 1引⾔⼯业机器⼈技术是在控制⼯程、⼈⼯智能、计算机科学和机构学等多种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综合性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1]。
⼯业机器⼈的发展⽔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业⾃动化的需求有了很⼤的提⾼,同时⼯业机器⼈技术也得到了进⼀步的完善。
⼯业机器⼈的运动学分析主要是通过⼯业机器⼈各个连杆和机构参数,以确定末端执⾏器的位姿。
⼯业机器⼈的运动学分析包括正运动学分析和逆运动学分析。
随着对焊接件要求的提⾼,弧焊等机器⼈的需求越来越多。
本⽂就以FANUC ARC mate100机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机构和连杆参数,运⽤D-H 参数法建⽴坐标系,求出连杆之间的位姿矩阵,建⽴⼯业机器⼈运动学⽅程。
并在MATLAB 环境下,利⽤RoboticsToolbox 进⾏建模仿真。
2 FANUC ARC mate100 D-H 坐标系的建⽴mate100是FANUC 公司⽣产的6⾃由度⼯业机器⼈,包括底座、机⾝、臂、⼿腕和末端执⾏器,每个⾃由度对应⼀个旋转关节,如图1所⽰。
图1FANUC ARC mate 100机器⼈三维模型DENAVIT 和HARTENBERG 于1955年提出了⼀种为关节链中的每⼀个杆件建⽴坐标系的矩阵⽅法,即D-H 参数法,在机器⼈运动学分析得到了⼴泛运⽤。
采⽤这种⽅法建⽴坐标系:(1) Z i 轴沿关节i +1的轴线⽅向。
“六自由度”资料汇整
![“六自由度”资料汇整](https://img.taocdn.com/s3/m/c27435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d.png)
“六自由度”资料汇整目录一、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仿真二、基于Stewart结构的六自由度并联稳定平台技术研究三、模拟器中车辆动力学与六自由度平台联合仿真技术研究四、六自由度破碎机运动特性分析及控制研究五、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六、基于液压六自由度平台的空间对接半物理仿真系统研究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仿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
其中,六自由度机器人作为最具灵活性的机器人之一,备受研究者的。
本文将围绕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仿真展开讨论,旨在深入探讨六自由度机器人的性能和特点。
关键词: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仿真六自由度机器人具有六个独立的运动自由度,可以在空间中实现精确的位置和姿态控制。
因其具有高灵活性、高精度和高效率等优点,六自由度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线、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对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关节结构设计、连杆结构设计及控制模块设计。
关节结构是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转动和移动。
连杆结构通过关节连接,构成机器人的整体构型,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控制模块用于实现机器人的任意角度运动,包括运动学控制和动力学控制等。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关节的负载能力、运动速度和精度等因素,同时需注重连杆结构的设计,以实现机器人的整体协调性和稳定性。
控制模块的设计也是关键之一,需结合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于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主要包括正向运动学和逆向运动学。
正向运动学是根据已知的关节角度求解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而逆向运动学则是根据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求解关节角度。
对六自由度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仿真,有助于深入了解机器人的运动性能。
(完整版)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
![(完整版)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2b7a85f78a6529657d535b.png)
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仿真学科:机电一体化姓名:袁杰指导老师:鹿毅答辩日期: 2012.6摘要近二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得应用。
我国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和设计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推广机器人的应用是有现实意义的。
典型的工业机器人例如焊接机器人、喷漆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大多是固定在生产线或加工设备旁边作业的,本论文作者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小型的、固定在AGV 上以实现移动的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
首先,作者针对机器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多个方案,对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案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用D-H 方法建立了坐标变换矩阵,推算了运动方程的正、逆解;用矢量积法推导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并计算了包括腕点在内的一些点的位移和速度;然后借助坐标变换矩阵进行工作空间分析,作出了实际工作空间的轴剖面。
这些工作为移动式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和运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最后用ADAMS 软件进行了机器人手臂的运动学仿真,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在机械设计中使用虚拟样机技术做了尝试,积累了经验。
第1 章绪论1.1 我国机器人研究现状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行编程,并在自动控制下执行某种操作或移动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
机器人技术综合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及人工智能等多种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当代科技发展最活跃的领域。
机器人的研究、制造和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
近十几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用途的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广泛获得应用。
我国是从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涉足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
1986年,我国开展了“七五”机器人攻关计划。
1987 年,我国的“863”计划将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列入其中。
目前,我国从事机器人的应用开发的主要是高校和有关科研院所。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7c53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9.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臂已成为自动化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自由度机械臂因其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结构及特点六自由度机械臂主要由关节、驱动器、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结构包括六个可独立运动的关节,通过控制每个关节的旋转角度,实现空间中任意位置的到达。
六自由度机械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工作空间,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作业。
三、控制系统设计(一)硬件设计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微处理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上位机指令,解析后发送给各个执行器;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反馈给微处理器;执行器则根据微处理器的指令,驱动机械臂进行运动。
(二)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系统算法和程序设计。
控制系统算法包括运动规划、轨迹跟踪、姿态控制等,通过算法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程序设计则包括上位机程序和下位机程序,上位机程序负责发送指令,下位机程序负责接收指令并执行。
四、运动学仿真运动学仿真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对机械臂的运动过程进行模拟,以验证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运动学仿真主要包括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两部分。
(一)正运动学正运动学是指通过关节角度计算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通过建立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利用关节角度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为后续的轨迹规划和姿态控制提供依据。
(二)逆运动学逆运动学是指根据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计算关节角度。
通过建立逆运动学方程,将末端执行器的目标位置和姿态转化为关节角度,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五、实验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动学仿真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运动学仿真结果与实际运动过程相符。
基于PROE六自由度机械手参数化建模及运动仿真概论
![基于PROE六自由度机械手参数化建模及运动仿真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c09eb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3.png)
基于PROE六自由度机械手参数化建模及运动仿真概论基于PRO/E(Pro/ENGINEER)六自由度机械手参数化建模及运动仿真(Introduction to Parametric Modeling and Motion Simulation of a Six Degree-of-Freedom Robot Arm Based on PRO/E)是一种基于 Pro/E 软件的机械手参数化建模方法和运动仿真技术的概念介绍。
机械手是一种能够执行预定动作的自动机器人系统,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
参数化建模和运动仿真是机械手设计与验证的重要工具,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减少实验成本。
首先,本文介绍了 Pro/E 软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Pro/E 是一种三维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强大的参数化建模和运动仿真能力。
它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改变模型的形状和尺寸,以便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Pro/E 还提供了强大的运动仿真功能,可以模拟机械手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特性。
接下来,本文详细介绍了机械手的六个自由度,即机械手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平移和转动的六个方向。
机械手的自由度决定了它的灵活性和工作范围。
参数化建模是在 Pro/E 软件中定义机械手的结构和参数,以便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机械手进行定制化设计。
然后,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Pro/E 软件的机械手参数化建模方法。
通过定义机械手的几何尺寸、关节角度和连杆长度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机械手结构和工作范围的快速调整。
参数化建模可以大大加快机械手的设计过程,减少人工调整的工作量。
最后,本文介绍了基于 Pro/E 软件的机械手运动仿真技术。
通过给定关节的运动规律和工作环境的约束条件,可以模拟机械手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姿态和运动轨迹。
运动仿真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机械手的性能和可靠性,并进行优化设计。
总结起来,基于 Pro/E 的六自由度机械手参数化建模和运动仿真技术是一种高效、准确和可靠的机械手设计方法。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239930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a.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摘要:机械臂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业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本文设计了一套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并利用运动学仿真进行了验证。
文章首先介绍了机械臂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然后详细介绍了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运动学原理以及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最后,通过运动学仿真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进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配送、医疗辅助等领域。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械臂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中,六自由度机械臂由于其结构灵活、多功能和高精度的特点,成为研究和应用较多的一种类型。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结构与运动学原理六自由度机械臂由机械臂底座、第一关节、第二关节、第三关节、第四关节、第五关节和末端执行器组成。
每个关节都有一个自由度,使得机械臂可以在六个方向上进行运动。
机械臂的运动是通过电机控制与驱动的。
机械臂的运动学原理是通过求解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来实现机械臂的运动控制。
机械臂的位置可以通过关节角度得到,而关节角度可以通过编码器和传感器实时获取。
机械臂的速度和加速度可以通过微分、反向运动学求解得到。
利用运动学原理,可以在给定任务下控制机械臂的精准运动。
三、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本文设计的机械臂控制系统采用了嵌入式控制器进行控制。
主要原因是嵌入式控制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机械臂控制系统的需求。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关节驱动模块、通信模块、控制算法和人机交互界面。
其中,关节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机械臂的运动,通信模块用于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控制算法用于实现机械臂的运动控制,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操作和监控机械臂的运动状态。
四、运动学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为了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本文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实验。
六自由度机器人本体设计及轨迹规划与虚拟仿真
![六自由度机器人本体设计及轨迹规划与虚拟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65a7080afad6195f312ba66d.png)
1.2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现状
如果要达到对工业机器人的轨迹进行控制的目的,首先就要知道工业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即工业机器人末端点在工作空间的位置和姿态。所谓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即求解该机器人的驱动部件与执行部件之间的位置、速度以及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该工业机器人在工作空间中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开环结构,机器人结构是通过改变机器人各部件的关节变量来改变机器人末端点在空间的位姿。求解机器人运动学问题的基础方法是D-H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求解机器人各连杆以及连杆之间的参数来建立机器人参数模型进而求解机器人运动学。工业机器人运动学问题主要包含正运动学求解以及逆运动学求解。工业机器人逆解问题相对来说是更加重要的问题,因为求解机器人逆解的存在性以及运算的快速性对机器人的控制的精准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机器人逆解的求解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并发明了诸多研究方法。现阶段求解机器人逆运动学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解析法[6,7]、数值法[8]、几何法[9]以及其他一些算法等。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虚拟设计及仿真分析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虚拟设计及仿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1e7ee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a.png)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虚拟设计及仿真分析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虚拟设计及仿真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已成为许多生产厂家的重要生产工具。
特别是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并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精度,虚拟设计与仿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是指拥有六个独立运动自由度的机器人。
这六个自由度分别为三个旋转自由度和三个平移自由度。
通过灵活地控制这些自由度,机器人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内的无序复杂任务,如装配、搬运、焊接等。
然而,设计和优化这样一个复杂的机器人系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传统的实物设计和试错方法耗时耗力,并且难以满足设计师对机器人性能的要求。
因此,虚拟设计及仿真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虚拟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通过虚拟环境模拟和预测机器人的运动、力学和控制特性。
首先,设计者可以通过CAD软件对机器人进行三维建模,包括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关节和驱动系统等。
然后,根据机器人的工作场景和任务需求,设计者可以设置机器人的路径和动作,并模拟机器人在现实环境中的运动。
通过虚拟设计,设计者可以进行多次模拟和实验,预先检查机器人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仿真分析是指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对机器人的运动、力学和控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在仿真分析中,设计者可以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学关系和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机器人各关节和末端执行器的位姿、速度和力矩等。
通过对这些关键参数的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并进行性能优化和故障诊断。
此外,仿真分析还可以帮助设计者评估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刚度和振动等性能指标。
虚拟设计及仿真在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和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虚拟设计和仿真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相比传统的实物设计和试验方法,虚拟设计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并且可以在设计的早期阶段检测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e2d28b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f.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六自由度(6-DOF)机械臂因其出色的灵活性和可操控性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六自由度机械臂能完成复杂的作业任务,且能够通过精确的控制系统实现高效和精确的操作。
因此,对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通过运动学仿真来验证其性能。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主要由机械臂本体、驱动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
其中,机械臂本体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多个关节连接,形成多段连杆结构。
每个关节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配合相应的编码器进行位置反馈,实现对关节运动的精确控制。
控制单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采用高性能的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时控制能力。
传感器包括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机械臂的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算法、通信协议和人机交互界面等部分。
控制算法采用经典的PID算法和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算法相结合,实现对关节运动的精确控制。
通信协议采用标准的工业通信协议,保证系统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人机交互界面采用图形化界面,方便操作人员对机械臂进行控制和监控。
三、运动学仿真运动学仿真是对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进行验证的重要手段。
本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
首先建立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包括各关节的转动范围、连杆长度等参数。
然后根据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要求,设定仿真参数和仿真时间。
最后通过仿真软件对机械臂的运动进行模拟和分析。
在仿真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机械臂在不同轨迹和速度下的运动情况,包括关节转角、连杆长度等参数的变化。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精度,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为了验证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实际性能,我们进行了实际实验。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32115aa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9.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一、本文概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六自由度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机器人执行机构,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医疗手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研究对于提高机械臂的运动性能、优化控制策略以及实现高精度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并通过运动学仿真验证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首先介绍六自由度机械臂的基本结构和运动学原理,包括机械臂的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分析。
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平台的选择、控制算法的设计以及传感器的配置等。
接着,本文将重点介绍控制系统的核心算法,如路径规划、轨迹跟踪、力控制等,并分析这些算法在六自由度机械臂运动控制中的应用。
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将进行运动学仿真实验。
通过构建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模拟机械臂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运动过程,并分析控制系统的实时响应、运动精度以及稳定性等指标。
本文将总结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基本理论六自由度机械臂,又称6DOF机械臂,是现代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理论基础涉及机构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控制理论等多个领域。
六自由度机械臂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其末端执行器(如手爪、工具等)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六个方向上的独立运动,包括三个平移运动(沿、Y、Z轴的移动)和三个旋转运动(绕、Y、Z轴的转动)。
机构学基础: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机构设计是其功能实现的前提。
通常,它由多个连杆和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有一个或多个自由度。
通过合理设计连杆的长度和关节的配置,可以实现末端执行器在所需空间内的灵活运动。
六自由度机器手运动仿真说明书
![六自由度机器手运动仿真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e525829aa00b52acec7ca89.png)
六自由度机器手运动仿真摘要机器人是当今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精确地执行各种各样地任务和操作,并且无需人们工作时所需的安全措施和舒适的工作条件。
机械手臂是目前在机械人技术领域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以与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本文主要任务是对该机器人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同时要求设计者对三维建模软件的应用有较高的要求,运用UG4.0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串联六自由度机器手机械结构模型,并导入到UG6.0对其进行运动仿真,通过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得出相应工作围。
关键词:传动部件;建模;仿真;AbstractNow the robo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dustry, it can carry out various tasks and operations precisely without the security measure and the comfortable working condition which people need. It is the automated machinery which is the most widely practical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the robot technology, and it can be seen in many areas such as the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medical treatment, entertainment, military and space exploration and so on.This main task is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obot and its simulation exercise, Also asked the designer of the 3D model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for a higher,us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oftware to establish the series UG4.0 six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 mechanical structure model, importing into UG6.0 for motion simulation, and correspond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comparison.Keywords: transmission parts; modeling; simulation;目录Abstract1引言11机器手的概述12 UG三维建模软件的介绍33 题目的意义与目的4第一章建立六自由度机器手三维模型51.1串联六自由度机器手结构说明51.2 安装尺寸71.3 外形尺寸和最大动作围81.4各关节部位电动机的选定91.5 UG4.0实体建模121.5.1分析机器手结构121.5.2 UG4.0建立六自由度机器手模型零件。
6自由度3-PRPS并联机器人运动规划分析及仿真
![6自由度3-PRPS并联机器人运动规划分析及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c035a4f5f705cc17552709eb.png)
P R aiua r ai kadr s oe ets vnf ay T i ppr rv e apatal e o r ne epsinS— R Sm np t t d vm n ig e nl . hs ae oi s rccbem td f vr oio l or o n o m i i l p d i h oi s t O
u ig A sn DAMS s f r .Mo e so i e e t i a i f lt r l o n .t e e r h t a h mp c d v me t ot e wa d l df rn z r t k o a o ms ae f u d o rs ac h tt e i a to r s mo e n f se o p f f o
研 奔 与 分 析
・
机械研究与应用 ・
6自 由度 3一P P a S并 联 机器 人运 动规 划 分 析 及 仿 真
彭 凯, 王建平 , 晓峰 , 李 胡红 专
20 2 ) 30 6 ( 国科 学技 术 大 学 工 程科 学 学 院 , 徽 合 肥 中 安
摘
要: 6自由度 3一P R R S机 构是基 于 S w r平 台设计 出来的一种特殊构型的新型并联机构。为 了准确分析 该机 构 t at e
a o a vs h vre s i sl i ; l rps i l nn f pi t n adt ncr u s l t n lt , dg e ei es oio o t n a opooete t np n i r p l ao , n e ar ot muao rn i t n p tn uo s h mo o a g o a c i h y ai i
M o o pl n ng a l s an i i t n an i na y B d smul to o i O. 3一PRPS pa a llma p a o a i n fa sx D. F r le ni ul t r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282221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e.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摘要:随着机械臂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推广,对于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六自由度机械臂,着重探讨了其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方面的问题。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控制器以实现机械臂的运动。
并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探究了机械臂的各种运动状态与路径规划。
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机械臂运动,并能根据特定任务进行灵活的路径规划。
关键词: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运动学仿真;路径规划1. 引言机械臂是一种具有多自由度并能执行各种精密操作任务的机械装置。
近年来,机械臂在制造业、医疗、物流、无人驾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械臂的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是机械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机械臂的精确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控制系统设计2.1 机械臂建模与运动学方程六自由度机械臂由臂架、关节和执行器等组成。
首先,根据机械臂结构和参数建立其数学模型。
然后,根据运动学原理,通过矩阵变换和旋转矩阵等方法推导出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
由运动学方程可以得到机械臂各关节之间的几何关系。
2.2 控制器设计基于机械臂的运动学方程,设计适当的控制器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在此,我们选择PID控制器为例,通过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实现机械臂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将机械臂的实际位置和速度与期望位置和速度进行比较,通过对误差信号进行反馈调整,控制机械臂按照预定轨迹运动。
3. 运动学仿真与路径规划在MATLAB环境下,建立机械臂的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与路径规划。
通过对仿真模型的参数设定和运动规划,模拟机械臂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动。
比如,模拟机械臂抓取和放置物体的动作,模拟机械臂在空间中的路径规划等。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运动学仿真与路径规划的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的性能。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60b40c5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a.png)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通过对其运动进行分析和仿真,可以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MATLAB是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仿真。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MATLAB对六自由度机器人进行建模。
六自由度机器人具有六个自由度,分别为三个旋转自由度和三个平移自由度。
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机器人工具箱来建立机器人的模型,并定义其关节参数和连接方式。
通过模型可以获得机器人的几何结构、动力学参数和运动学方程。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MATLAB进行机器人的运动分析。
运动分析是指通过对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机器人的运动和力学特性。
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主要是利用机器人的几何结构来推导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可以使用MATLAB的运动学工具函数来计算机器人的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
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主要是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和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
动力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和关节力矩。
我们可以使用MATLAB的动力学工具箱来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并使用动力学工具函数来计算机器人的动力学性能。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MATLAB进行机器人的仿真。
机器人的仿真是通过对机器人的动力学进行数值计算,来模拟机器人的运动和力学特性。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机器人的设计和控制方案,并进行参数优化。
在MATLAB 中,我们可以使用数值计算函数和绘图函数来进行机器人的仿真和可视化。
总结起来,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可以帮助我们对机器人的运动和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和优化。
通过建立机器人的模型,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以及进行仿真和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改进机器人的性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
![《2024年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498aa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5.png)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六自由度(6DOF)机械臂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医疗康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并对其运动学进行仿真分析。
二、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机械臂本体、驱动器、传感器、控制器等部分。
其中,机械臂本体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六个旋转关节组成,每个关节均配备有电机驱动器。
传感器用于获取机械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状态信息,控制器则负责根据预设的算法对机械臂进行控制。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
控制系统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包括上层控制层和下层执行层。
上层控制层主要负责任务规划、路径规划、姿态控制等任务,下层执行层则负责接收上层控制层的指令,并通过驱动器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软件设计中,需考虑到实时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3. 控制系统算法控制系统算法是实现六自由度机械臂精确控制的关键。
常用的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本设计中,采用PID控制算法,通过调整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实现对机械臂的精确控制。
三、运动学仿真分析运动学仿真是对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可以分析机械臂的运动特性,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1. D-H参数法建模采用D-H(Denavit-Hartenberg)参数法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
通过确定各关节的连杆参数,建立连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从而得到机械臂的空间姿态。
2. 正运动学分析正运动学分析是指根据关节角度计算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
通过求解机械臂的正运动学方程,可以得到机械臂末端在笛卡尔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3. 逆运动学分析逆运动学分析是指根据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计算关节角度。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0e6747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9.png)
基于MATLAB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分析及仿真摘要: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先进装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进行重复、高精度和高负荷的工作。
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仿真是机器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过程来优化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基于MATLAB环境,对六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进行运动分析和仿真研究,提供一种快速、准确且可靠的方法。
引言:工业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组装、医疗设备等。
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仿真是机器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机器人的设计和运动控制算法。
MATLAB是一种强大的科学计算和虚拟实验环境,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仿真。
方法:本文基于MATLAB环境,采用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方法实现了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仿真。
正运动学通过已知关节角度计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逆运动学则根据给定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确定关节角度。
同时,使用MATLAB中的3D绘图工具箱将机器人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展示。
结果与讨论:通过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计算,可以得到机器人在给定关节角度下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MATLAB的3D绘图工具箱可以将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工程师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工作空间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论:本文基于MATLAB环境实现了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分析和仿真,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且可靠的方法。
通过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计算,可以得到机器人在给定关节角度下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MATLAB的3D绘图工具箱可以将机器人的运动过程进行可视化展示,帮助工程师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工作空间进行分析和优化。
1.邱华根.《现代机器人控制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24年。
2.张骞.《机器人学导论及控制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24年。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软硬件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
![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软硬件设计与仿真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5b9d2fee06eff9aef807b3.png)
目录第1章序言 (2)1.1 双足机器人现状 (2)1.2 技能综合训练意义 (2)1.3 技能训练的内容 (2)第2章元件选择、结构设计 (3)2.1元件选择 (3)2.2结构设计三维设计图 (4)2.2.1零件三位模型以及装配 (4)2.2.2装配三维模型 (6)第3章控制系统设计 (9)第4章系统软件编程与仿真 (11)第5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19)第1章序言1.1双足机器人现状随着世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62年在美国诞生,机器人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史。
三十多年来,机器人由工业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成为21世纪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之一,其研究涉及的学科涵盖机械、电子、生物、传感器、驱动与控制等多个领域。
世界著名机器人学专家,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加藤一郎教授说过:“机器人应当具有的最大特征之一是步行功能。
”双足机器人属于类人机器人,典型特点是机器人的下肢以刚性构件通过转动副联接,模仿人类的腿及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并以执行装置代替肌肉,实现对身体的支撑及连续地协调运动,各关节之间可以有一定角度的相对转动。
双足机器人不仅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而且对步行环境要求很低,能适应各种地面且具有较高的逾越障碍的能力,其步行性能是其它步行结构无法比拟的。
研究双足行走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1.2技能综合训练意义技能训练是在学生修完除毕业设计外全部理论和时间课程以后的一次综合性时间教学环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技能训练,了解机器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机器人系统中元部件的正确选择方法和特性参数的确定;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1.3技能训练的内容1、主要内容:1)、机器人结构设计;2)、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与仿真;3)、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
2、训练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确定整体方案;指导教师给出实训方向,技术指标等,协助学生完成训练任务。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共3篇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58e9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9.png)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与仿真研究共3篇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与仿真研究1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与仿真研究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工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其中,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因其具有灵活性强、运动范围广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对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和仿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概述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是指具有6个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通常由机身、驱动器和控制器组成。
其中,机身由臂、手和手腕组成,可根据任务需求进行操作或载物。
驱动器是机身各部分的驱动器件,常用的驱动器有电机、气缸等。
控制器是控制机器人的核心部分,可完成运动的规划、控制和反馈等。
二、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建模是建立机器人的数学模型,目的是为了分析机器人的运动规律和控制过程,同时也是设计自动控制器的重要基础。
1. 正向运动学模型正向运动学模型是指将机器人的变量作为输入,根据手臂各段的长度和角度、各关节的偏转角度等信息,计算机器人的末端位置、姿态等信息的模型。
这个模型对机器人的分析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方便地解决机器人的直观显示、位置控制等问题。
在建模时,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分段处理,每一段均要计算其末端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并将其传递到下一段中。
2. 逆向运动学模型逆向运动学模型是指将机器人所需的输出信息作为输入,根据末端位置、姿态等信息,反推出机器人各关节需要转动的角度等信息的模型。
这个模型对机器人的姿态调节、轨迹规划等问题非常重要。
3. 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是指对机器人的力学特性进行建模,为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控制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在建模时,需要考虑力、转矩、惯性等因素,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三、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仿真研究仿真是对机器人进行数字化模拟的过程。
通过仿真,可以在事先构建好的环境中,对机器人进行各种测试和优化,进而提高其运动精度、速度和稳定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仿真作者:吴应东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被大量运用于多种场合。
其末端执行器决定了机器人的功能,但机器人本体结构的设计尤为重要。
为方便研究,设计了一种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结构,采用D⁃H方法,完成机器人的运动正解。
运动逆解采用代数法完成。
最后,充分利用LabVIEW便捷的人机界面设计、Softmotion插件丰富的运动控制函数以及Solidworks Motion直观的三维仿真等优点,联合LabVIEW的Softmotion插件和Solidworks Motion进行运动仿真,该思路还能够为后续物理样机的控制仿真提供帮助。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运动仿真中图分类号: TN919⁃34; TH2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2⁃0074⁃03工业机器人主要由本体和末端执行机构组成。
其主体结构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末端执行机构(如焊枪等)决定了机器人的功能。
工业机器人拥有相对较低的智能程度,但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它之所以走在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以及巨大的社会价值[1]。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首屈一指,已经形成非常有规模的产业。
据统计,其机器人数量几乎占据世界机器人数量[2]的50%。
比较著名的有FANUC、Motoman等。
另外,德国的KUKA、瑞典的ABB及美国的Adept Technology公司等,它们都是各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1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工业机器人主要由位置调整机构和姿态调整机构两部分组成。
本文采用典型的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结构[3]。
前三个关节负责位置调整,后三个关节负责姿态调整。
多个关节协同完成机器人末端点的控制。
其模型采用Solidworks完成三维模型的建立,整体结构及相关关节转动示意如图1所示。
2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并不考虑机器人的整体受力情况,分为正向和逆向运动学分析[4]。
正运动学是给定各关节位移值,计算得到末端执行器坐标系相对零点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逆运动学则与之相反。
2.1 机器人正运动学分析通过D⁃H方法建立坐标系,如图2所示。
模型连杆参数如表1所示。
其中,a1=600,a2=1 280,a3=200,d4=2 042,关节轴i和关节轴i-1之间的公垂线被定义为连杆的长度,用ai-1来表示;di为连杆偏距,它是相邻连杆在同一关节轴上的距离;用αi-1表示连杆转角,是关节轴i沿着ai-1平移到与关节轴i-1相交的位置,平移之后的轴线与关节轴i-1之间的夹角;公垂线ai沿着di平移到与公垂线ai-1相交,平移后的公垂线与公垂线ai-1之间的夹角称为关节角,用θi来表示[5]。
确定机器人的D⁃H参数之后,根据连杆的参数列出相邻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i-1iT],然后乘起来得到末端坐标系和基坐标系的位置变换矩阵:[06T=01T12T23T34T45T56T=nxoxaxpxnyoyaypynzozazpz0001]其中[p]向量表示末端点在基坐标系中空间位置,[n],[o],[a]三个向量表示末端坐标系姿态。
在这个公式中可取各个关节位移值为一特殊值来验证该公式的正确性,当六个关节的值分别为θ1=0°,θ2=0°,θ3=0°,θ4=0°,θ5=0°,θ6=0°,得到末端位置和姿态,和图2中是一致的,说明该正解过程是正确的。
2.2 机器人逆运动学分析机器人逆向运动学的求解,主要有几何法、三轴相交的Pieper解法和反变换法三种方法[6]。
本文建立的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后面三个关节轴线汇聚到一点,因此,可以采用代数法完成运动学逆解。
利用[01T]的逆矩阵在式子两端相乘,即:[inv(01T)06T=12T23T34T45T56T=16T]两端矩阵的第二行第四列元素是关于θ1的方程,令两者相等,便可以将θ1求出:[θ1=atan2py,px-atan20,±sqrtpx2+py2]分别另两端矩阵的[1,4]元素以及[3,4]元素相等,能够将θ3求出:[θ3=atan2(a3,-d4)-atan2k,+sqrt(a32+d42-k2)] [k=(px2+py2+pz2+a12-2a1pxcos θ1-a22- a32-d42)(2a2)]按照之前的方法继续在等式两端乘逆矩阵inv([12T])以及inv([23T])。
令两端矩阵的[1,4]元素以及[2,4]元素相等,便可以求得θ3与θ2的和θ23:[θ23=atan2(sinθ23,cosθ23)sinθ23=a3+a2cos θ3pz+d4+a2sin θ3· pxcos θ1+pysin θ1-a1][cosθ23=a3+a2cos θ3pxcos θ1+pysin θ1-a1- d4+a2sin θ3pz]结合之前求得的θ3,便可以得到θ2:[θ2=θ23-θ3]令矩阵的[1,3]元素以及[3,3]对应元素相等。
当sin[θ5≠0]时,能够得到[θ4]=atan2(axcos[θ1][cosθ2+θ3]+aysin[θ1][cosθ2+θ3]+az[sinθ2+θ3],axsin[θ1]-aycos[θ1]);当sin[θ5]=0时,关节处于奇异位置,这时θ4可以取任何值。
为了求θ5的值,按照之前的思路,继续左边乘以逆矩阵得到。
[θ5=atan2sin θ5,co s θ5sin θ5=axcos θ1cos(θ2+θ3)cos θ4+sin θ1sin θ4+ aysin θ1cos(θ2+θ3)cos θ4-cos θ1sin θ4+ azsin(θ2+θ3)cos θ4cos θ5=axcos θ1sinθ2+θ3+aysin θ1sinθ2+θ3- azcosθ2+θ3]为了求θ6,继续在两端乘[45T]的逆矩阵。
[θ6=atan2(sin θ6,cos θ6)] [sin θ6=nxsin θ1cos θ4-cos θ1c os(θ2+θ3)sin θ4- nycos θ1cos θ4+sin θ1cos(θ2+θ3)sin θ4- nzsinθ2+θ3sin θ4][cos θ6=nx(cos θ1cos(θ2+θ3)cos θ4+ sinθ21sin θ4sin θ5-cos θ1sinθ2+θ3sin θ5)+ ny(sin θ1cosθ2+θ3cos θ4-cos θ1sin θ4cos θ5- sin θ1sin (θ2+θ3)sin θ5)+ nz(sin(θ2+θ3)cos θ4cos θ5+cos(θ2+θ3)sin θ5)]各关节位移值表达式多种可能性将导致整体结果的不惟一,θ1与θ3有两种可能值,而θ6可以表示为θ6=θ6+π。
六个关节角的组合有23=8种。
因此,机器人设计中轨迹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在一定限制条件下选取合适的结果,比如时间短、驱动力小等[7]。
3 机器人运动仿真运动仿真主要是为了验证之前理论数据的正确性[8]。
本文采用联合Solidworks Motion插件与LabVIEW仿真进行。
两者联合进行产品开发的流程如图3所示。
Solidworks构建3D CAD模型,LabVIEW主要进行,两者借由Softmotion插件完成集成,构建机电一体化虚拟原型设计的虚拟环境。
Solidworks Motion插件负责运动仿真;NI⁃Motion 负责运动控制编程和运动控制系统设计;NI SoftMotion Module集成设计模块,主要用于运动仿真设计。
图4显示了该联合仿真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完成机器人轨迹规划以及基本数据的设置,后台程序便能很快计算并驱动三维模型运行仿真,可直观地观察理论数据的正确性以及机器人结构的合理性。
这种多领域交互设计是该种联合仿真最大的优势以及具有巨大潜力的地方[9]。
LabVIEW 和Solidworks的联合仿真能够为机电产品设计提供全方位的帮助,不仅在机械结构方面,还有控制以及电气等领域,其仿真阶段所取得的控制程序能够被直接移植到后期的物理样机[10]。
4 结语本文对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进行一定的理论研究。
主要内容包含了机器人运动学基础、机械手臂结构设计、机器人运动学仿真等。
对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对相关研究方法的选择也起到参考作用。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后可以将机器人进行改进,实现一种具体的功能,比如焊接以及码垛等。
参考文献[1] 张正兵,李晓娜.机器人在焊接中的应用[J].电焊机,2008,38(6):44⁃47.[2] 郭海.六自由度焊接机器人运动控制精度的分析与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1.[3] 陈鲁刚,平雪良,徐希文,等.基于ADAMS的焊接机器人轨迹规划[J].江南大学学报,2011,10(2):196⁃200.[4] 孙学俭,王先勇,董宇.焊接机器人运动学正逆解[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1):30⁃34.[5] 叶长龙,廉立新,赵永辉,等.焊接机器人焊接相贯线曲线仿真[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3,25(5):426⁃429.[6] PIEPER D L.The kinematics of manipulators under computercontrol [D]. USA: Stranford University, 1968.[7] 吴应东.六自由度汽车车身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D].成都:四川大学,2009.[8] 张铁牛,陆中平,陈巧红,等.基于COSMOSMotion的3⁃PRRU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27(6):885⁃888.[9] 王慧能.基于虚拟原型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