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 Rood技术
康复医学-Rood技术知识
![康复医学-Rood技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131a2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f.png)
其他方法
缓慢的将患者从仰卧位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缓解 痉挛。通过中温刺激、不感温局部浴、湿热敷等 使痉挛肌肉松弛。
Rood 技术
Rood疗法又称多感觉刺激疗法。它源于19世纪关于发育和神 经生理的理论。主要观点是: 感觉输入决定运动输出;运动反应 按一定的发育顺序出现;身、心、智是相互作用的。尽管神经 科学的发展对很多原有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但是感觉刺激对运 动的重要性一直是得到重视的。
感觉与运动的关系
有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诱发肌肉的活动神经 运动能力的发育是感觉性运动控制的基础, 并在 此基础上逐渐发育成熟。
在肌腱附着点加压
在痉挛的肌肉肌腱附着点持续加压可使这些肌 肉放松。
用较轻的压力从头部开始沿脊柱直到骶尾部 反复对后背脊神经支配区域进行刺激可反射性 抑制全身肌紧张, 达到全身放松时间的牵拉, 也可以将处于被 拉长的肌肉通过系列夹板或石膏托固定进行持 续牵拉, 必要时更换新的夹板或石膏托使肌腱 保持拉长状态。
降低肌张力方法
1. 压关节以缓解痉挛 2. 在肌腱附着点加压
3. 用较轻的压力从头部开 始沿脊柱直到骶尾部
4. 持续的牵张
5. 其它方法
压关节以缓解痉挛
此法可使偏瘫患者因痉挛引起的肩痛得以缓解, 在治疗偏瘫患者肩痛时, 治疗者可以托起肘部, 使上肢外展, 然后把上臂向肩胛盂方向轻轻地 推, 使肱骨头进入盂肱关节窝, 保持片刻, 可以 使肌肉放松, 缓解疼痛。
Bobath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Brunnstrom技术
![Bobath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Brunnstrom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1590b2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7.png)
Bobath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Brunnstrom技术1、Bobath技术主要特点: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RIP)和肢位的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在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运动模式,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
常用反射抑制性模式、促进正常姿势反应、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关键点的控制、推—拉技巧、拍打、肢体置放和控制、辅助器具、患侧肢体负重等技术进行治疗。
2、PNF技术主要特点:PNF技术以发育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以多肌肉参与的、多关节、多轴位、螺旋和对角线助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活动,并主张通过言语和视觉刺激以及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来引导运动模式,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
具体特征:(1)PNF模式在三个平面上组合运动:①矢状面:肢体的屈曲和伸展;②冠状面:肢体的内收和外展,脊柱的侧屈;③四肢或者躯干的旋转。
(2)PNF模式具有螺旋形和对角线的特征:从肌肉活动能够得到增强的现象上,可以知道牵张和加强操作能够提高运动模式的训练效果,合理使用协同肌的扩散效应能够增强训练的肌群或加强预期的功能性活动。
对肌肉活动的增强效应不仅能通过运动模式的近端或远端传播,还能从一个运动模式传播到相关的运动模式。
(3)PNF模式是根据肢体近端关节的运动来命名的:头、颈、躯干和四肢均有两个对角线模式,分别简称D1模式和D2模式。
每一个对角线又由两个互为拮抗的运动模式所组成,并且以近端关节的运动来命名,分别成为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
这样对四肢来说,每个肢体总共有D1屈曲、D1伸展、D2屈曲、D2伸展四个运动模式。
Rood技术课件
![Rood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5b320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d.png)
⑶连续冰刺激的部位:胸大肌的锁骨部。 ⑷挤压方法:
①在耳上部强挤压诱发颈长屈肌和伸肌的收缩。 ②伸张压迫棘上肌肌腹。 ③伸张压迫前锯肌的起始部。 ④伸张压迫胸大肌的锁骨部
⑴刷擦的方法:
①连续刷擦胸锁乳突肌可以使胸上部获得稳定性。 ②连续刷擦肋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但要注意避免刺激腹直肌。 ③连续刷擦脊髓神经后侧第一支支配区域(图4-4-
8斜线部分)可以使躯干获得稳定性。
⑵冰刺激的方法: ①一次冰刺激方法: A 按图4-4-9箭头刺激诱发膈肌收缩。 B 利手侧的冰刺激反应比对侧快。 C 膈肌的诱发是在T7区域,冰刺激要沿扩张方
⒍俯卧位肘支撑身体模式的诱发
⑴诱发体位:
①俯卧位时头伸出床外保持住。 ②在完成①的情况下胸廓的一半伸出床外。 ③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使俯卧位上肢屈曲。 ④必要时通过颈部肌肉的共同收缩维持俯卧位肘支撑。
⑵连续刷擦的方法和部位:
①颈部短屈肌。 ②胸大肌的肌腹。 ③在腋窝前面诱发前锯肌。②和③先在仰卧位进行,后在俯
⑴利用缓慢牵拉降低肌张力,此法应用较广并 比较有效,特别对降低颈部和腰部的伸肌、股 四头肌等的张力是较好的方法。
⑵轻刷擦:通过轻刷擦来诱发相关肌肉的反应 以抵抗痉挛肌的状态,轻刷擦的部位一般是痉 挛肌群的拮抗肌。
⑶体位作用:一般认为肢体负重位是缓解痉挛 的较理想体位。因此,可以通过负重时对关节 的挤压和加压刺激增强姿势的稳定性,而这种 稳定性必须以关节的正常位置为基础。
⒊吞咽和发音障碍
主要是诱发或增强肌肉活动: ⑴刷擦法:可用毛刷轻刷上唇、面部、软腭和
咽后壁,避免刺激下颌、口腔下部。 ⑵冰刺激:用冰刺激嘴唇、面部、软腭和咽后
rood 技术
![rood 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02ef3677232f60ddcca1d7.png)
Rood的易化技术
• 1、经皮易化技术 • 2、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
1、经皮易化技术
• (1)轻刷 • (2)快速擦刷 • (3)冰冻
(1)轻刷
(2)快速擦刷
• 用一手握式电动毛刷刷肌肉 表面的毛发或皮肤3-5s,若 30s后无反应,重复刺激3-5 次。
• 此方法在其他所有刺激手法 之前使用。
• 此方法的关键是被易化的肌
(3)冰冻
• 冰(-12°~-17 °)具有强烈 的温度易化效果。
• Rood认为冰冻刺激具有以下三 种作用:
• ①冰冻刺激可以易化肌张力; • ②对C纤维(包括后根中传导痛
(6)振动刺激
• 使用振动刺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① 患者应取适当的姿势,对屈肌 群振动取俯卧位,对伸肌群振动 取仰卧位,可以增加反应强度。
• ② 振动器与皮肤接触不得过度用 力。
• ③ 刺激时间以不产生热和磨擦感 的状态下,停留1-2分钟为宜。
• ④ 室温对疗效的影响:热的环境 对皮肤进行振动刺激效果最好。 冷的环境振动刺激强度最大。
• 当出现回缩反应时应对运动 的肢体适当加阻力,以提高 刺激效果。
• 三叉神经分布区(除口腔粘 膜)、颈部以上、耳廓、身
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
• 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是指通过刺激存在于 肌梭、肌键或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达到促 进肌肉收缩,促进关节稳定的治疗技术。
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
• (1)关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压缩 • (2)伸张(牵拉) • (3)固有肌伸张(牵拉) • (4)伸张性压迫 • (5)叩打 • (6)振动刺激
rood感觉刺激疗法的名词解释
![rood感觉刺激疗法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cb2f87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b.png)
Rood 感觉刺激疗法的名词解释
Rood 感觉刺激疗法是一种通过使用特殊感觉刺激工具来促进身体康复和改善身体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
该方法最初由 Rood 于1940 年提出,主要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损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Rood 感觉刺激疗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刺激人体的不同感官,如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等,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改善身体功能。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各种感觉刺激工具,如毛刷、冰块、毛巾、橡胶刷等,对人体进行感觉刺激。
这些工具可以输入感觉刺激,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Rood 感觉刺激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损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运动神经元病等。
此外,Rood 感觉刺激疗法还可以用于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疼痛、改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等方面。
Rood 感觉刺激疗法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然而,由于 Rood 感觉刺激疗法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治疗师的技术水平、治疗时间、治疗频率和治疗方案等。
因此,在进行 Rood 感觉刺激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Rood 感觉刺激疗法是一种经典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通过使用特殊感觉刺激工具,如毛刷、冰块、毛巾、橡胶刷等,对人体进行感觉刺激,以促进身体康复和改善身体功能。
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
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损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的治疗。
同时,Rood 感觉刺激疗法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
rood感觉刺激疗法的名词解释
![rood感觉刺激疗法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f9595b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7.png)
rood感觉刺激疗法的名词解释“ROOD感觉刺激疗法“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以荷兰物理治疗师帕顿·罗德(Patti
Rood)的名字命名。
它是一种基于感觉刺激的神经发展和康复技术,旨在促进肌肉控制、平衡和运动功能的改善。
ROOD感觉刺激疗法基于神经发育的原理,认为感觉刺激对于婴儿和儿童的运动发展至关重要。
该疗法通过提供特定的感觉刺激,如触觉、视觉、听觉和前庭感觉刺激,来促进运动控制的发展和恢复。
在ROOD感觉刺激疗法中,治疗师会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如触觉刺激、平衡器材、运动器械等,以刺激和调节患者的感觉系统,从而增强肌肉控制和运动协调性。
通过重复的感觉刺激和运动练习,患者可以改善肌肉的力量、协调和姿势控制。
ROOD感觉刺激疗法通常适用于儿童和成人,特别是那些存在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平衡问题或神经发育障碍的患者。
它旨在通过改善感觉系统的功能和肌肉控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种专业的康复治疗方法,ROOD感觉刺激疗法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合格的治疗师来实施。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需要接受这种疗法,建议咨询专业的康复医师或治疗师以获取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Rood技术培训课件
![Rood技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53b17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6.png)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施目的性的动作
强调动作要有目的性
动作中的感觉是掌握这一动作的基础,患者通过 注意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可反射性的诱发出 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反复的刺激或训 练会强化这种控制能力,使其不断完成由感觉 到运动的全过程。
在治疗中一定要强调患者的注意力要集中,要用 心想着自己所要完成的动作,即便是瘫痪较重 的肢体,患者也应这样做。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反复强化肌肉反应
感觉的刺激能促进运动的产生,运动的 结果所产生的感觉有助于患者学习运 动。
反复的进行由感觉到运动的训练,最终 达到自动化的动作。
反复的感觉运动反应对动作的掌握和运 动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人民卫生出版社
注意事项
最后特别要强调的是:任何刺激及刺激 后产生的活动都应强调与日常生活活 动相结合,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反复 应用,使这些功能被强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节 临床应用
⒈弛缓性瘫痪或肌力不足:
快速、较强的刺激以诱发肌肉的运动; 整体运动; 远端固定近端活动; 刺激骨突出部位来加强肌肉收缩。
人民卫生出版社
功能恢复分为 4个阶段
促进活动阶段,即关节的重复运动阶段 促进固定肌活动阶段 在固定的基础上进行活动阶段 发展技能阶段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治疗原则
由颈部开始尾部结束 由近端开始刺激向远端扩散 由反射运动开始,促进随意运动产生 先刺激外感受器,后利用本体感受器 先进行两侧运动,再进行一侧运动,最后是
旋转运动 颈部和躯干难度较高的运动先做,难度较低
的运动后做;四肢是从难度较低的运动开 始,后做难度较高的运动。
rood 技术
![rood 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a89de100722192e4536f6d3.png)
(6)振动刺激
• 使用振动刺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 ① 患者应取适当的姿势,对屈肌 群振动取俯卧位,对伸肌群振动 取仰卧位,可以增加反应强度。
• ② 振动器与皮肤接触不得过度用 力。
• ③ 刺激时间以不产生热和磨擦感 的状态下,停留1-2分钟为宜。
• ④ 室温对疗效的影响:热的环境 对皮肤进行振动刺激效果最好。
• 常用于屈肌或内收肌肌群。
(3)固有肌伸张( 牵拉)
• 为了促进肩肱关节的稳定性, 应用固有肌的伸张法。
• 如:患者的肘支撑俯卧位,同 时施加抵抗以增强肩的稳定性 。
(4)伸张性压迫
• 伸张性压迫具有对外感受器 和肌梭以及腱器官的传入纤 维的双重刺激作用。
• 刺激的方法是治疗师的拇指 、食指和中指捏成束状,置 于被治疗肌的皮肤表面上。
• 轻刷手法或称轻抚摸手法,会 使交互神经支配发挥作用而出 现屈曲反应。
• 临床中常用驼毛刷子、棉棒或 手指进行。
(1)轻刷
• 刺激的频度为1秒钟2次,每组反复10次, 每组间隔30秒。每次治疗3-5组。
• 例如:对手指或足趾间隙背侧做轻刷手法 ,可以诱发四肢回缩动作模式。
• 如对手掌、足底进行刺激,反应会更加迅 速。
同的肌肉在不同 的任务中,他们 的“责任”是不 同的。任何一个 活动即使是最简 单的活动,也需 要多组肌肉的参 与,他们包括主 动肌、拮抗肌、 固定肌和协同肌 。
基本观点
• Rood认为任何人体活动都是由先天存在的各种反射,通过不断的应用 和发展,并由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地被修正,直到在大脑皮层意识水 平上达到最高级的控制为止。
– 从整体上考虑,仰卧位屈曲—转体 —俯卧位伸展—颈肌协同收缩—俯 卧位屈肘—手膝位支撑—站立—行 走这样一个顺序;
21-Rodd技术
![21-Rodd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06140d76137ee06eff9187a.png)
反复的感觉运动反应对动作的掌握是必需 的,所用的各种活动不仅应是有目的的反 应,也应是可重复的。 冰刺激和刷拂的促进作用仅在治疗即刻和 结束后45~60s内有效。 刺激时间宜长,宜反复多次。
四、临床应用
1、痉挛性瘫痪
以放松的手法为主
缓慢牵拉降低肌张力 轻刷擦 体位作用 反复运动 个体运动模式
10、肢体承重与运动
沿肢体长轴给予关节较深的挤压和加压, 促进深部的姿势肌,增加姿势稳定,并抑 制痉挛肌。 承重肢体远端在承重结束后进行一些简单 运动。
11、运动控制训练
将促进和抑制肌肉收缩的康复治疗结合在 有意义的运动控制中,增加运动技巧,使 患者真正恢复的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 而达到自理。
俯卧位时头伸出床外保持住 然后将胸廓一半伸出床外 利用紧张性迷路反射使俯卧位上肢屈曲 必要时通过颈部肌肉的共同收缩维持俯卧位肘 支撑。
连续刷擦方法和部位
颈部短屈肌 胸大肌肌腹 在腋窝前面诱发前锯肌 在脊神经后支区域诱发颈部和背部伸肌 在C5区域诱发菱形肌
连续冰刺激的部位:胸大肌的锁骨部
被诱发对象 接受刺激的肌肉, 接 受 刺 激 的 肌 肉 , 屈肌、内收肌、 特别是双关节肌 特别是单关节肌 内旋肌 被抑制对象 拮抗肌 拮抗肌 伸肌、外展肌、 外旋肌
三、基本技术
1、治疗原则
分析患者的肌肉与关节的功能状态,采用 合适的手法治疗。
了解各种促进与抑制的皮肤或本体感觉刺 激的方法,适时的施用。
温度刺激
强冷、热刺激 应用冰块擦刷或轻触皮肤3 ~5s ,可促进肌收 缩。而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 缩的作用。
rood
![rood](https://img.taocdn.com/s3/m/5b665f3390c69ec3d4bb7517.png)
Rood疗法(一)Rood 疗法又称为多种感觉刺激疗法,是通过有控制的感觉刺激,即皮肤刺激、负重、运动等,根据人体个体的发育顺序,利用运动来诱发有目的的反应。
多应用于脑瘫、成人偏瘫及其他运动控制障碍的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一)感觉刺激感觉刺激一般是通过两种反射来进行:①刺激肌腹和肌腱附着点上的皮肤,冲动传入脊髓,通过γ纤维传出到肌梭,根据刺激的性质和方式不同对肌肉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
②刺激皮肤上毛发,通过毛发感觉传入神经,经脊髓—丘脑束传送大脑皮质运动区,引起锥体束始端的细胞兴奋,再通过皮质脊髓束至脊髓,由α纤维传出到肌肉,也会产生不同的促进和抑制作用。
而产生以上两种反射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的每一块肌肉的肌纤维的性质不同,肌肉的作用也不一样,肌肉受到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那么表现在人体的动作不同,也就会产生我们所说的主动肌、拮抗剂和协同肌,对不同的肌肉进行刺激,产生不同反应,我们就通过这些反应来达到我们想达到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治疗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感觉刺激要适当治疗要根据患者个体的神经发育水平,逐渐的由低级向高级感觉性运动发展,肌肉在受到刺激后做出反应会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当然,正确的感觉输入是产生正确的运动反应的先决条件,有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反射性地诱发肌肉活动,适当的感觉刺激可以使肌张力正常化,诱发所需要的运动反应。
2、有目的的完成动作治疗师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要明确患者治疗后所要达到的效果,所以,患者所要完成的动作要有目的性,这样才有利于诱发正确的运动模式。
患者通过对自己要达到的目的的注意,可反射性的又发出中枢神经对运动的控制,达到自己想要完成的动作,反复地刺激会强化这种控制能力,不断完善。
3、注意感觉的运动反应患者要达到某一运动动作,需要反复地练习训练,治疗师要帮助确定这种动作是可以重复的,这样才会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二)人体运动发育顺序促进运动的控制能力肌肉是人体稳定活动的必需的基础条件,Rood认为肌肉是白肌和红肌的混合肌,人体的运动时白肌和红肌的共同作用结果,首先是白肌运动引起的肌肉及关节运动,然后这一运动保持稳定,人体的某一姿势就保持在一定的位置,白肌和红肌共同运动,然后运动更加灵巧。
康复治疗学Rood技术
![康复治疗学Rood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84759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c.png)
汇报人:XX
目录
• Rood技术基本原理与概念 • 评估方法与步骤 • 治疗策略制定与实施 • 常见疾病中Rood技术应用举例 • 效果评价与长期随访管理 • 总结与展望
01
Rood技术基本原理 与概念
Rood技术定义及发展历程
Rood技术定义
Rood技术又称为多种感觉刺激治疗 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是通过 特定的感觉刺激来诱发或抑制肌肉运 动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深入研究
技术创新
随着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对 Rood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揭示其在康 复治疗中的更多作用机制。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机器人 辅助等,创新Rood技术的应用方式,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体验。
跨学科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神经术在康复治疗中 的最佳应用策略。
节松动术、软组织牵伸技术等。
针对不同问题类型采取相应手法
01
02
03
疼痛问题
采用冷疗、热疗、电疗等 物理因子治疗手法,缓解 疼痛症状。
关节活动度问题
采用关节松动术、关节牵 引等手法,提高关节活动 度。
肌肉力量问题
采用肌力训练、等长收缩 训练等手法,增强肌肉力 量。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同时,要确保治疗环境的安全和舒适,避免患 者出现意外情况。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提高儿童对 感觉信息的处理能力,改善运动
功能和协调性。
05
效果评价与长期随访 管理
短期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生理指标
包括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等生 理指标的改善情况。
ROOD技术与治疗注意事项
![ROOD技术与治疗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99b67d2a1c7aa00b42acb07.png)
运动是有目的的活动,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引出有意识的,希望出现的活动;
重复练习是运动学习所必须的。
临床康复中,感觉训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通过利用感觉信号输入,再建患者对肢体的存在感和诱导正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其功能恢复。后面,我们将从具体的应用注意点、科研等角度向大家详细介绍ROOD感觉训练技术。
关于本体感觉的练习,象运动疗法、平衡功能训练、生物反馈(一种借助精密电子仪器进行的练习)、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等等是常用的方式。在伤病之后使用的支具护膝和弹力绷带的包扎等等,也都是通过外在方式加强本体感觉和关节稳定性的方法
经典的神经发育疗法(Bobath、Brunnstrom、PNF)都做了连续的介绍和报道。本期,将以四大技术中最早出现的感觉刺激疗法——ROOD技术,为大家进行介绍。
ROOD感觉刺激疗Rood认为,感觉刺激可以对运动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是按运动发育的顺序,因此,治疗师可以应用刺激感觉的方法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本体感觉刺激
——兴奋、抑制手法
兴奋手法:快速牵伸肌肉/轻扣肌肉的肌腱或肌腹/快速挤压肌腹/抗阻收缩/挤压关节/肢体负重
抑制手法:轻柔挤压关节/持续加压肌腱附着点/缓慢刺激背侧脊神经区/肌肉持续牵伸
此外,有研究也利用让患者闭眼情况下触摸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物体,并判断其差异等方法训练本体感觉。
特殊感觉刺激
——声音刺激、光刺激、气味刺激
利用不同节奏、音调或音色的声音或强弱、颜色不同的光线及具有特殊意义的或特殊的气味刺激患者达到治疗目的。
Rood技术的四个理论原则是:
正确使用某种感觉刺激,可以使张力正常化和引出可取的肌肉反应,强调控制性感觉输入;
康复医学Rood技术知识护理课件
![康复医学Rood技术知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7965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2.png)
04
Rood技术的优势与局 限性
Rood技术的优势
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康复
Rood技术注重患者的主动参与,通过刺激患者的感知和运动系统, 提高患者的自主康复意识。
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
Rood技术通过刺激和反复练习,促进患者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有 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
Rood技术通过刺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 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它强调对患者的感觉输入进行控制, 以促进其神经和肌肉系统的反应,从 而改善运动控制和姿势平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ood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Rood)创立。 经过多年的发展,Rood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
并成为现代康复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Rood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神经 病学家和物理治疗师鲁道夫·罗恩(Rudolf
该技术最初被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后来逐渐 扩展到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 治疗中。
Rood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Rood技术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 包括脊髓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 围神经损伤、肌肉骨骼疾病等。
Rood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 结合使用,如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 ,以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康复医学Rood技术知识护 理课件
目 录
• Rood技术概述 • Rood技术的原理与实施 • Rood技术的实践应用 • Rood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01
Rood技术概述
Rood技术的定义
Rood技术,也称为多种感觉刺激疗 法,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旨在通过 刺激患者的皮肤、肌肉和关节来改善 其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和姿势控制。
第四节 Rood技术
![第四节 Rood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ce4e19f705cc1754270900.png)
第四节Rood技术Rood技术由美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Margaret Roo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多种感觉刺激疗法。
本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根据人体个体的发育顺序,利用运动来诱发有目的的反应。
任何人体活动都是由先天存在的各种反射,通过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并由反复的感觉刺激不断地被修正,直到在大脑皮层意识水平上达到最高级的控制为止。
因此,应用正确的感觉刺激,按正常的人体发育过程来刺激相应的感觉感受器,就有可能加速诱发运动反应或引起运动兴奋,并通过反复的感觉刺激而诱导出正确的运动模式。
此法在治疗中有四个内容,即皮肤刺激、负重、运动、按人体发育顺序诱导出运动的控制。
此方法多应用于脑瘫、成人偏瘫及其他运动控制障碍的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
一、基础理论㈠利用适当的感觉刺激引起正常运动的产生和肌张力的正常化Rood认为由于肌纤维的性质不同,每块肌肉的作用也不一样,它因不同的感觉刺激而产生不同的运动模式,即按照特定的感觉输入获得特定的运动输出的顺序进行。
如表6-4-1所示的不同神经纤维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为促进作用,也有的为抑制作用。
肌肉有主动肌、拮抗肌和协同肌,为完成某一动作需要多块肌肉共同参与,它们有分工、有合作,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协同收缩,但有些是在轻负荷的运动中发挥主要作用,而另一些则在重负荷的运动中发挥主要作用。
感觉刺激一般是通过两种反射来进行。
①与γ传出有关的皮肤—肌梭反射:刺激覆盖在肌腹、肌腱附着点上的皮肤,冲动传入脊髓,通过γ纤维传出到肌梭,根据刺激的性质和方式的不同对肌肉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
②与γ传出无关的皮肤—肌肉反射:刺激皮肤上毛发,通过毛发感觉传入神经,经脊髓-丘脑束传送大脑皮质运动区,引起椎体束始端的细胞兴奋,再经过皮质脊髓束至脊髓,由α纤维传出到肌肉,同样也可产生促进和抑制作用。
表6-4-1神经纤维的分类我们在利用这一原理进行治疗时要注意下面问题:1.感觉刺激要适当神经运动能力的发育是感觉性运动控制的基础,并在此之上逐渐发展、成熟。
Rood技术培训课件
![Rood技术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54c0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b.png)
《rood技术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Rood技术基础•Rood技术的应用•Rood技术的实施与操作目录•Rood技术的优势与局限•Rood技术案例分享01 Rood技术基础1Rood技术概述23Rood技术是一种利用多种感觉刺激来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法。
Rood技术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Rood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肌肉骨骼损伤和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治疗。
03Rood技术的治疗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康复医学中。
Rood技术的历史与发展01Rood技术由美国神经病学家和物理治疗师Rudolf Matthias Rood创立于20世纪初。
02Rood技术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康复治疗方法,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Rood技术的基本原理01Rood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多种感觉刺激来影响人体的运动控制和运动模式。
02Rood技术包括多种感觉刺激方法,如皮肤触觉刺激、本体感觉刺激、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等。
03通过针对患者不同的功能障碍,Rood技术可以针对性地促进大脑神经通路的再塑形,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02 Rood技术的应用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Rood技术常被用于分离和纯化过程,如脱色、脱臭、脱盐等,以及用于反应过程中,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制药行业在制药行业中,Rood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分离、纯化、结晶、干燥等环节,特别是在处理高温易氧化药物时具有优势。
能源行业在能源行业中,Rood技术可用于燃料油品的脱硫、脱氮和脱氧等,以及用于提高石油裂解的效率。
农产品加工01在农产品加工中,Rood技术可应用于果蔬的清洗、切割和分级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肥料制造02在肥料制造中,Rood技术可用于化肥的干燥、混合和造粒等,提高肥效和产品质量。
农业废弃物处理03在农业废弃物处理中,Rood技术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rood 技术
![rood 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68c44487e21af45b307a8e9.png)
治疗原则:
1.分析患者的肌肉与关节的功能状态,采用准确 有效的手法治疗。 2.了解各种促进与抑制的皮肤或本体感觉刺激的 方法,适时的施用。
Rood技术常用手法
皮肤刺激 本体感觉刺激
Rood技术 集体操作—皮肤感觉 (促进)易化技术
触觉刺激—快速擦刷、扣击、敲打 以80~100次/min的速度逆毛孔方向擦刷待兴奋 的肌肉的肌腹表面的皮肤3~5
s,同时要求患者 用力收缩。如果30 s后仍无反应,则重复刺激 2~3次。 •轻微触摸 用手指轻微触摸或轻扣患者皮 肤,促进肌肉收缩。 •痛觉刺激—针刺、捏挤、拍打产生疼痛感
温度刺激—强冷、热刺激 应用冰块擦刷或轻触皮肤3~5
s,可促进肌收
缩。 而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缩 的 作用。 特殊感觉刺激—快节奏、高频率、高强 度声音、光线等,特殊气味
Rood技术 —皮肤感觉抑制技术
轻扣击、拍打、缓慢挤压 局部施加深重的压力或柔和的触摸可以抑制肌
肉收 缩或降低肌肉张力。 轻擦刷 、触摸 适宜的温度、强冷 在皮肤持续给予冷刺激则起抑制肌肉收缩的作 用。 慢节律、低频率、低强度的特殊感觉刺激
Rood技术-本体感觉刺激 兴奋手法
ROOD技术
它源于19世纪关于发育和神经生理的理论。
Rood疗法是利用温、痛、触觉、视、听、嗅等多 种感觉刺激,调整感觉通路上的兴奋性,以加强与中 枢神经系统的联系,达到神经运动功能的重组。又称 多感觉(皮肤感觉)刺激疗法。
目的:通过感觉刺激,增加感觉和运动功能。 特点:强调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根据人体的发育
①快速牵伸肌肉
②轻叩肌肉的肌腱或肌腹 ③快速挤压肌腹 ④在关节活动范围末端施加牵 伸 ⑤牵伸手或足内肌 ⑥抗阻收缩 ⑦挤压关节 ⑧骨突处加压双向作用(跟骨内侧加压小腿三头 肌收缩踝跖屈,跟骨外侧踝背屈) ⑨肢体负重(卧位、手膝位、站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ood疗法又称多感觉刺激疗法。它源于19世纪关 于发育和神经生理的理论。主要观点是:感觉输入决 定运动输出;运动反应按一定的发育顺序出现;身、 心、智是相互作用的。尽管神经科学的发展对很多原 有的理论提出了质疑,但是感觉刺激对运动的重要性 一直是得到重视的。
感觉与运动的关系
有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诱发肌肉的 活动神经运动能力的发育是感觉性运动 控制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育成 熟。
在肌腱附着点加压
在痉挛的肌肉肌腱附着点持续加压可使这些肌
肉放松。
用较轻的压力从头部开始沿脊柱直到骶尾部
反复对后背脊神经支配区域进行刺激可反射性 抑制全身肌紧张,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
持续的牵张
此法可以是一段时间的牵拉,也可以将处于被
拉长的肌肉通过系列夹板或石膏托固定进行持 续牵拉,必要时更换新的夹板或石膏托使肌腱 保持拉长状态。
其他方法
缓慢的将患者从仰卧位或俯卧位翻到侧卧位缓解 痉挛。通过中温刺激、不感温局部浴、湿热敷等 使痉挛肌肉松弛。
降低肌张力方法
1.压关节以缓解痉挛 3.用较轻的压力从头部开 始沿脊柱直到骶尾部 4.持续的牵张 5.其它方法
2.在肌腱附着点加压
压关节以缓解痉挛
此法可使偏瘫患者因痉挛引起的肩痛得以缓解,
在治疗偏瘫患者肩痛时,治疗者可以托起肘部, 使上肢外展,然后把上臂向肩胛盂方向轻轻地 推,使肱骨头进入盂肱关节窝,保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