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 (2)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建议

第一课时

一、杠杆

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也是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引言,引起学习杠杆的兴趣。然后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如撬棒、跷跷板、抽水机等。抽象出杠杆的特征,使学生对杠杆有初步的认识。

在黑板上画出撬棒撬石头的图,结合图讲述什么是杠杆的支点;找出作用在撬棒上的动力(人的作用力)和动力作用点,阻力(石头的压力)和阻力作用点;再讲述什么是力臂和怎样确定力臂。然后引导学生共同寻找课本图12.4-4乙和丙中的动力、动力作用点、阻力、阻力作用点和支点,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点到线的距离,学生在数学课中已学过,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数学课中的知识,而

后讲力臂概念,但很多学生尽管能正确说出定义而遇到实际问题时仍把支点到动力或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对于上述学生易犯的错误,需要在后续的学习和练习中多次强调和纠正,才能解决。在本节课开始介绍这些概念时,强调一下就可以了。

在利用课本图12.1-1的例子抽象杠杆特征时,最好是对图中例子画出杠杆示意图,即用一条直线、折线或曲线代表杠杆实物,用一个点(或一个小三角形的顶点)代表转动轴,这样的示意图,有利于抽象出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有适当的挂图、投影片的学校应充分发挥它们的效能。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常杠杆是在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的。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通过推门比赛(图12-3,一个大力士在离门轴很近的地方推门,而一个力气较小的人在门把附近往相反方向推门,让学生判断谁将获胜。)或其他一些活动,也可以通过课本图12.4-4的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力士会推不过力气较小的人呢?怎样才能用更小的力撬起大石头呢?等等。也就是说,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然后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猜想,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完成探究过程。应向学生介绍清楚,实验中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是人为规定的,可按课本图12.4-5规定的进行。

实验结束后,在课堂上讨论各自的实验结果,教师在最后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 F1L1=F2L2

探究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一结论,解释“为什么大力士会推不过力气较小的人”;解决“怎样才能用更小的力撬起大石头”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力臂的理解,可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如图12-4所示,沿a、b 两个不同方向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观察两次的拉力是否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科学世界杠杆的应用

这一段主要介绍杠杆的应用。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一下杠杆的分类,明确三种杠杆的特点,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杠杆的各种用途。

日常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例子很多,可在课后让学生找出一两件实物(如垃圾桶、指甲钳、筷子等),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科学世界小小弹簧称出大象重

这段材料的目的是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是有用的,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利用测力计和细杆称西瓜”之类的活动。

动手动脑学物理

1.自行车的脚踏板在水平位置时,动力臂最大,这时用力效果最好。

2.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剪开硬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大。要用课本图12.4-9中间的这种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的剪刀。

用较小的力就能剪开纸或布之类较软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小,同时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较长。可使用图12.4-9左边的这两种动力臂较短、阻力臂较长的剪刀。

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这就要求剪刀的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要长。这就要用图124-9右边这种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3.略。

4.指甲剪上有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