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市暨阳中学七年级3月月考数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月考考试卷.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江阴市暨阳中学七年级3月月考数学考试卷(解析版)(初一)月考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题文】如图,A,B,C,D中的哪幅图案可以通过图案①平移得到()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可得D选项符合;
故选D。

【题文】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a的指数不同,不能相加,故是错误的;
B选项=,故是错误的;
C选项是正确的;
D选项,故是错误的;
故选C。

【题文】如图,下列条件中:(1)∠B+∠BCD=180°;(2)∠1=∠2;  (3)∠3=∠4;(4)∠B=∠5;能判定AB//CD的条件个数有(  )
A. 1
B. 2
C. 3
D. 4
评卷人得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B+∠BCD=180°,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则能判定AB∥CD;
(2)∠1=∠2,但∠1,∠2不是截AB、CD所得的内错角,所不能判定AB∥CD;
(3)∠3=∠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能判定AB∥CD;
(4)∠B=∠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则能判定AB∥CD.
满足条件的有(1),(3),(4).
故选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题文】若a>0且ax=2,ay=3,则ax﹣y的值为()
A. ﹣1
B. 1
C.
D.
【答案】D
【解析】∵,ax=2,ay=3,
∴ax﹣y=;
故选D。

【题文】的计算结果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故选B。

【题文】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B=∠C;④∠A=∠B=2∠C ;⑤∠A=∠B=∠C,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A+∠B+∠C=180°,
∴若①∠A+∠B=∠C,则∠C=90°.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②∠A﹕∠B﹕∠C=1﹕2﹕3,则∠A=30°,∠B=60°,∠C=90°.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③∠A=∠B=∠C,则∠A=30°,∠B=60°,∠C=90°.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④∠A=∠B=2∠C,则∠A=∠B=72°,∠C=36°.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⑤∠A=∠B=∠C,则∠A=∠B=45°,∠C=90°.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选C.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题文】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如图放置,如果∠α=47°,则∠β的度数是()
A. 43°
B. 47°
C. 30°
D. 60°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如图,延长BC交刻度尺的一边于D点,
∵AB∥DE,
∴∠β=∠EDC,
又∵∠CED=∠α=47°,
∠ECD=90°,
∴∠β=∠EDC=90°-∠CED=90°-47°=43°.
故选A.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题文】比较355,444,533的大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为355=(35)11;444=(44)11;533=(53)11.又因为53<35<44,
所以533<355<444;
故选A。

【题文】如图,△ABC的两条中线AM、BN相交于点O,已知△ABO的面积为4,△BOM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MCNO的面积为()
A. 3
B. 3.5
C. 4
D. 4.5
【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连接MN,
∵AM、BN是△ABC的两条中线,
∴MN∥AB,
∴△NAB的面积=△MBA的面积,
∴△AON的面积=△BOM的面积=2,
∵△ABO的面积为4,
∴△ABN的面积=4+2=6,
∵N为中点,
∴△BCN的面积=△ABN的面积=6,
∴四边形MCNO的面积=△BCN的面积-△BOM的面积=6-2=4;
故选C。

【题文】如图,它是由6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点A、B、C、D、E、F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以这六个点中的任意三点为顶点,可以组成面积是1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A. 7
B. 8
C. 9
D. 10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得面积是1的三角形有:△ABD、△ABE、△ABF、△ACD、△FCD、△AEF、△BEF、△ADE 、△BDE、△BCE共10个;
故选D。

点睛: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只要保证该三角形的高是1或2,对应的底是2或1即可,在分别写出三角形时要有顺序地写,做到不重不漏。

【题文】一种细菌的半径是0.00003厘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厘米.
【答案】0.0000003=3×10-7.
【解析】试题解析:0.0000003=3×10-7.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题文】计算:若ax=3,则a3x=______;
【答案】27
【解析】∵,ax=3,
∴a3x=33=27;
故答案是27。

【题文】计算:x•x2•(x2)3=______;(﹣a3)2+(﹣a2)3=______.
【答案】 x9 0
【解析】(1);
(2);
故选是(1). x9 (2). 0。

【题文】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5,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答案】12.
【解析】试题解析:当2为腰时,三边为2,2,5,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5为腰时,三边为5,5,2,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周长为:5+5+2=12.
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三边关系.
【题文】若a=﹣2﹣2,b=(﹣)﹣2,c=(﹣)0,则a、b、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答案】b>c>a
【解析】∵
∴b>c>a;
故答案是b>c>a。

【题文】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______.
【答案】10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BC+AC=8,根据平移可得AC=DF,AD=CF=1,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DF+AD+CF=AB+BC+AC+AD+CF=8+1+1=10.
考点:图象的平移.
【题文】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用∠1和∠2表示出∠A,则关系式是______.
【答案】∠A=(∠1-∠2)
【解析】∵△A′ED是△AED翻折变换而成,
∴∠A=∠A′,
∵∠AFE是△A′DF的外角,
∴∠AFE=∠A′+∠2,
∵∠1是△AEF的外角,
∴∠1=∠A+∠AF E,即∠1=∠A+∠A′+∠2=2∠A′+∠2,
即∠A=(∠1-∠2);
故答案是∠A=(∠1-∠2)。

【题文】正五边形ABCDE内有一个正三角形PQR,QR与AB重合,将△PQR在五边形内沿着它的边AB、BC、CD、DE、EA、AB、…连续地翻转n次,使点P、Q、R同时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那么 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当正三角形PQR沿AB、BC、CD、DE、EA、AB、…翻折第一圈时所落的大致位置是C、E、B,当翻第二圈时A落的大致位置是如图(二),D、A,
故此三角形翻转两圈时点P、Q、R同时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即n=10;故答案是1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分别画出三角形翻转时一个点所落的大致位置,找出三角形翻转回起始点所翻的次数即可。

【题文】计算:
(1)(2)
(3)(4)
【答案】(1);(2)27;(3);(4)9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积的乘方和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法则和实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去括号
即可;(4)先将化成相同指数的乘法后再进行计算;
试题解析:(1);
(2);
(3);
(4)
【题文】若2×4m×8m=211,求m的值.
【答案】m=2
【解析】试题分析:由2×4m×8m=2×22m×23m=21+2m+3m=21+5m可得1+5m=11,解方程即可;
试题解析:
∵2×4m×8m=2×22m×23m=21+2m+3m=21+5m,2×4m×8m=211,
∴1+5m=11,
∴m=2。

【题文】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1B1C1,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1.
(1)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
(2)利用网格画出△ABC 中AC边上的中线BD,高BE;
(3)△A1B1C1的面积为;
(4)若△ABP △ABC面积相等,这样的格点P有____个
【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3)8;(4)10.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BB′,过A、C分别做BB′的平行线,并且在平行线上截取AA′=CC′=BB′,顺次连接平移后各点,得到的三角形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2)找到AC的中点D,连接BD,BD就是所求的中线;从A点向AC的延长线作垂线,垂足为点E,连接BE,BE即为AC边上的高;(3)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A1B1C1的面积;(4)以AB为一条边,面积为8的三角形即可;
试题解析:
(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BD就是所求的中线;BE即为AC边上的高;
(3)4×4÷2=16÷2=8;故△A1B1C1的面积为8。

(4)共有10个。

【题文】(9分)已知:如图,AD⊥BC,EF⊥BC ,∠1=∠2.求证:DG∥AB.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证明AD∥EF,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BAD,再由∠1=∠2,可得∠2=∠BAD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DG∥BA.
试题解析:∵AD⊥BC,EF⊥BC,
∴∠EFB=∠ADB=90°,
∴AD∥EF,
∴∠1=∠BAD,
∵∠1=∠2,
∴∠2=∠BAD,
∴AB∥DG.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题文】如图,DE⊥AB,EF∥AC,∠A=32°,
①求∠DEF的度数;
②若∠F比∠ACF大60°,求∠B的度数.
【答案】(1)122°;(2)28°.
【解析】试题分析:(1)由∠AGE=∠ADG +∠A=90°+32°=122°,再根据EF∥AC得出∠DEF=∠AGE即可;(2)由EF∥AC得出∠F+∠ACF=180°,再加上∠F-∠ACF=60°,从而求出∠ACF=60°,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CF=∠B+∠A=60°-32°=28°;
试题解析:
①∵DE⊥AB,∴∠ADG=90°,∴∠AGE=90°+∠A=90°+32°=122°,∵EF∥AC,∴∠DEF=∠AGE=122°;
②∵EF∥AC,∴∠F+∠ACF=180°,而∠F-∠ACF=60°,∴∠ACF=60°,∴∠ACF=∠B+∠A,
∴∠B=60°-32°=28°.
【题文】如图,△ABC中,∠C=90°,AC=8cm,BC=6cm,AB=10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时,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当t=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3)当t为何值时,△BCP的面积为12?
【答案】(1)6(2)6.5(3)2或6.5
【解析】试题分析:(1)由△ABC的周长为24时,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C所以过的路程为12cm,再求时间即可;(2)由的面积等于的一半;设为的高,则
,则,所以点应为的中点,所以点运动的路程为,再求时间即可;(3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P在AC上时,由×6×CP=12,得出CP=4,此时运动时间为2秒;当当P在AB上时,P运动到AB的中点,运动路程为13cm,求时间即可;
试题解析:
(1)△ABC中,∵AC=8cm,BC=6cm,AB=10cm,∴△ABC的周长=8+6+10=24cm,∴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CA+AP=BP+BC=12cm,∴2t=12,t=6;(2)当点P在AB中点时,CP
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此时CA+AP=8+5=13(cm),
∴2t=13,t=6.5;
(3)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AC上时,∵△BCP的面积=12,即×6×CP=12,∴CP=4,∴2t=4,t=2;②当P在AB上时,∵△BCP的面积=12=△ABC面积的一半,∴P为AB中点,∴2t=13,t=6.5.故答案为6秒;6.5秒.
【题文】已知:∠MON=40°,OE平分∠MON,点A、B、C分别是射线OM、OE、ON上的动点(A、B、C不与点O 重合),连接AC交射线OE于点D.设∠OAC=x°.
(1)如图1,若AB∥ON,则①∠ABO的度数是;
②当∠BAD=∠ABD时,x=;当∠BAD=∠BDA时,x=.
(2)如图2,若A B⊥OM,则是否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BO的度数是关键,分类讨论的思想.
解:(1)①∵∠MON=40°,OE平分∠MON∴∠AOB=∠BON=20°
∵AB∥ON∴∠ABO=20°
②∵∠BAD=∠ABD∴∠BAD=20°∵∠AOB+∠ABO+∠OAB=180°∴∠OAC=120°
∵∠BAD=∠BDA,∠ABO=20°∴∠BAD=80°∵∠AOB+∠ABO+∠OAB=180°∴∠OAC=60°
故答案为:①20②120,60
(2)①当点D在线段OB上时,
若∠BAD=∠ABD,则x=20
若∠BAD=∠BDA,则x=35
若∠ADB=∠ABD,则x=50
②当点D在射线BE上时,因为∠ABE=110°,且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所以只有∠BAD=∠BDA,此时x=125.
综上可知,存在这样的x的值,使得△ADB中有两个相等的角,
且x=20、35、50、125.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