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
软组织疼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软组织疼痛怎么办?
![软组织疼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软组织疼痛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2e503567852458fb770b56a8.png)
软组织疼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软组织疼痛怎么办?软组织疼痛是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疼痛病症,软组织疼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软组织疼痛怎么办?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是指以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等人体的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多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后所引起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组织粘连、变性和挛缩,从而产生疼痛,临床以颈肩腰腿痛为最多见。
软组织疼痛对人体的危害轻则疼痛难熬,重则可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它与癌症、冠心病等疾病一样,被列为世界性的重大研究课题。
威海市立医院疼痛科开展的细银针软组织松解对各类急慢性软组织疼痛具有非常确定的临床疗效,通过银质针的透热治疗,可以很好地改善局部循环、松解粘连肌肉、解除神经压迫,有效缓解疼痛、僵硬、发凉等临床症状,达到长期治愈的效果,临床治愈率>90%。
软组织疼痛的常见原因1、慢性劳损:是指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如一个姿势尤其是不良姿势时间过长,如:长时间缩头勾背伸肩坐在电脑旁,长时间半躺半卧看书或看电视,长时间弯腰等。
2、外伤:造成软组织扭挫挤压伤等。
在脊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病人往往更容易在轻微外伤后突然发病。
有些不适当的体育锻炼也会造成运动损伤,如不得法的倒立、翻筋斗等。
3、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活动量减少了,软骨退变得就早了。
因为椎间盘的软骨组织本身不是靠血液直接供给的,而是通过压力的变化来进行营养交换的。
所以没有活动的软骨就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就会造成退变、退化,甚至出现断裂、脱出。
4、感受风寒湿的刺激:“筋喜热而恶寒”,局部受凉可使肌肉痉挛、血流凝滞,诱发致病。
5、精神因素: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情绪不好往往使软组织疼痛加重,而软组织疼痛加重或发作时,病人的情绪往往更不好,很容易激动和发脾气,疼痛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治疗(1)理疗、牵引、手法推拿:种类较多,对于椎管外软组织有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软组织炎性水肿的作用,从而消除疼痛。
有关软组织疼痛的理论和知识课件
![有关软组织疼痛的理论和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9a705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7.png)
案例三:腰部软组织疼痛
总结词
腰部软组织疼痛通常由腰部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的炎症引起。
详细描述
腰部软组织疼痛的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僵硬和不适感,有时还伴有腿部和臀部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长时 间坐立、弯腰或搬运重物时加重。治疗腰部软组织疼痛的方法包括休息、冷热敷、按摩、药物和物理治疗等。
案例四:膝关节软组织疼痛
运动康复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 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肌 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减轻
软组织疼痛。
05
软组织疼痛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颈部软组织疼痛
总结词
颈部软组织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类型,通常由颈部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的炎症、拉伤或压力引起。
详细描述
颈部软组织疼痛的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和不适感,有时还伴有头痛、肩部和上肢的疼痛。这 种疼痛通常在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姿势或过度使用颈部肌肉的情况下加重。治疗颈部软组 织疼痛的方法包括休息、冷热敷、按摩、药物和运动等。
04
05
保持正确的姿势
合理安排运动量
避免长时间保持 同一姿势
保持健康的体重
合理饮食
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肌肉 和关节的负担,防止软组 织损伤。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 和关节的灵活性,但过度 的运动可能导致软组织损 伤。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 致肌肉疲劳和紧张,增加 软组织疼痛的风险。
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 增加软组织疼痛的风险。
总结词
$item1_c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软组织疼痛,通 常由足底筋膜炎症引起。
详细描述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软组织疼痛,通常由足底 筋膜炎症引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二:肩部软组织疼痛
临床常见软组织疼ppt课件-文档资料
![临床常见软组织疼ppt课件-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3ad7c6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 阻滞技术:同前
• 疼痛171
头上下斜肌损伤
➢ 症状:上颈部疼痛,不能低头 • 171
或转动,突出的症状是摇头动 作受限,头偏向患侧方可出现 头晕、恶心、呕吐、出虚汗等。 第二颈椎棘突有压痛,第一颈 椎横突有压痛。 ➢ 应用解剖:头上斜肌呈粗柱状 起自寰椎横突。止于下项线上 外侧方;头下斜肌呈粗柱状, 起自寰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 阻滞技术:同前
㈢肩关节周围炎
➢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肌 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 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
➢ 诊断要点: ⑴年龄50岁左右为易发人群,缓慢逐渐出现肩关节疼痛与 关节活动受限。 ⑵患侧肩关节钝痛、刺痛、放射痛,剧烈活动后或夜间 疼痛加重。 ⑶肩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受限,以肩关节外展、上举、 外旋和内旋受限为主,肩关节周围可眼多感压痛点。 ⑷病久可见肩部肌肉委缩。
㈤肱二头肌腱桡骨滑囊炎
➢ 症状体征 肘关节外下侧酸软,
肿胀,疼痛,夜间及休息 时尤重,病人常自主或被 动活动肘关节。
肘伸位时,肘关节掌 面外侧,桡骨粗隆处有明 显压痛,屈肘位时压痛不 明显。前臂旋后抗阻试验 及腕背伸抗阻试验均为阳 性,Mill征阴性。
肱二头肌腱桡骨滑囊炎
肱二头肌腱桡骨滑囊炎
➢ 阻滞治疗: 患者取卧位,患肢稍外展. 肘关节伸直,使肱桡肌松弛, 用左手拇指卡在肱桡肌内 缘向深层按到桡骨粗隆, 并使肱桡肌外移,将肱动、 静脉推向内侧,右手持针 进针直达骨膜后退针少许, 回抽无血液,注入药液35ml。
肱骨内髁炎
《软组织疼痛的治疗》课件
![《软组织疼痛的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64be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c.png)
手术治疗
软组织松解术
通过手术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恢复关 节活动度和减轻疼痛。
神经阻滞
软组织修复术
对于软组织损伤或病变,通过手术修 复或重建软组织,恢复功能和减轻疼 痛。
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长 期缓解疼痛的效果。
03
软组织疼痛的预防与保健
保持正确的姿势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应定时休息和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调整工作台或座椅的高度和角度,确保姿势自然、舒适,减少对软组织的压力。
注射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麻醉药等 ,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 快速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冷敷与热敷
急性期用冷敷收缩血管, 缓解疼痛;慢性期用热敷 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按摩与推拿
通过手法作用于软组织, 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缓解疼痛。
电疗与磁疗
通过电刺激或磁场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散 ,缓解疼痛。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有助于减轻身体和 心理的压力。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会应对压力的方 法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运动与活动方式
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 运动和活动方式。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 保持身体状态良好。
注意运动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运 动造成的伤害。
04
软组织疼痛的最新研究进展
睡觉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脊柱和颈部处于自然状态。
加强肌肉锻炼
进行针对性的肌肉锻炼,如拉 伸、力量训练等,增强肌肉力 量和柔韧性。
保持全身运动的习惯,如散步 、游泳、瑜伽等,促进血液循 环和新陈代谢。
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 放松,避免肌肉拉伤和疲劳。
减轻压力与焦虑
软组织痛概述PPT课件
![软组织痛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ee9bea4a7302768f993905.png)
即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腱膜、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有些还包括了周围神经和血管等 组织结构
骨推拿(龙层花)等 大体(系统)解剖学、病理学
8
9
10
11
12
13
14
冯天有的学术贡献
“新医正骨”疗法的提出 创立脊柱旋转复位手法 “筋出槽、骨错缝”的提出 提出脊柱内外平衡的观点 对一些软组织损伤的独特认识 改变了医学界对手法的传统认识
人体除骨骼、内脏和感觉器官外,其他组织都属 于软组织
软组织就是运动系统的软组织
即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 筋膜、肌腱、腱膜、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 有些还包括了周围神经和血管等组织结构
这又与骨的概念相矛盾,“骨是由骨质、骨膜、 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
2
软组织痛与软组织损伤
➢ 软组织损伤系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 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 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不同情况的损伤
19
20
21
22
23
“软组织外科学:是从基础和临床角度,研究由骨骼肌、 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等运动系统软组织损害引起 疼痛、相关征象及治痛的临床分支新学科”
“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膜、韧带、关 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 的软组织损害(旧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的疼痛和相关征 象的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外)软组织 松解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和椎管 外手法治疗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完全有别于镇痛 手段)的一门新的临床分支学科”
29
最新5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 疼痛的生理学基础ppt课件
![最新5 常见软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 疼痛的生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5569bac850ad02df8041e1.png)
• ① Aδ纤维-机械-痛感受器
• Aδ纤维是一种细的有髓鞘神经纤维。这种 感受器是Aδ纤维的外周端末梢形成的。它 对伤害性机械刺激发生反应,而热痛刺激、 冷痛刺激、酸、缓激肽均不能引起反应。
• ②C纤维-机械-痛感受器 • C纤维是无髓鞘神经纤维。这种感受器是 C
纤维的末梢形成的。它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和Aδ类一样。
轻——组织再生,自行修复 严重——手术处理,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重建功能
二、开放性损伤
病理变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 1. 组织的变性及坏死 2. 渗出 3. 组织再生
1、组织的变性及坏死
创面上发生坏死,组织中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均被 撕断,周围组织营养受损,相继出现坏死。
凝血——血痂 坏死组织脱落、分解——吸收?
一、急性闭合性损伤
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常可表现为扭伤、挫伤、断裂、撕 脱等。
这种在瞬间应力作用下所造成的急性伤害,其病理变化 取决于致伤因素的特征、受伤组织本身的抵抗力
皮下蜂窝组织及皮下组织中的淋巴管和小血管,对损伤 的抵抗力很弱,——局部肿胀、瘀血
筋膜、肌腱、韧带(富含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抵 抗力强——撕裂、断裂、扭伤、挫伤等 D=1mm的胶原纤维束,在10-40kg的拉力下断裂 弹力纤维在自身长度的150-200%时,当去除外力仍可 恢复原状
Cl-
Cl-
K+
A-
Na+
K+ HCO3-
膜电位产生模式图
四、痛感受器 = 换能器
1. 感受器电位:在刺激转化成冲动前,感受 器上先出现的一个直流电位变化。
2. 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因刺激增强而增大, 爆发出一个可传播的电位变化。
• 动作电位特点——是一种调频过程,可传 播,其幅度不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峰电 位是恒定的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f7d76bf121dd36a22d82a2.png)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病理核心问题是“筋出糟、骨错缝”。
第一节软组织疼痛的病因一、引起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病因1、损伤:运动系统软组织(除肌肉外)多属于贫血管性结构,一旦损伤,则自我修复的能力有限,易产生软组织疼痛。
2、劳损:长期反复牵拉等作用力作用于局部,使得局部肌肉、韧带或肌腱等组织结构长期处于满负荷的紧张状态,由此产生局部的病例变化而出现疼痛症状。
由于属于贫血管结构等因素,一旦肌腱、韧带和软骨等出现损伤,则病变很难自愈。
这类损伤致使某块肌肉或某条肌腱或韧带长期处于被牵张状态,或经常性的摩擦,或人体运动系统的某些结构长期处于某种不良的体位姿势,造成这些组织结构的炎性变化,出现无菌性炎症,进而出现疼痛症状。
3、退变:生物大分子——胶原。
胶原纤维的直径也随之增粗,使得软组织结构产生病变,出现疼痛症状。
4、风寒湿:特别是肌筋膜,极易受寒冷的刺激而发生肌筋膜炎。
5、其他原因:内分泌因素,手术导致的局部软组织粘连性或疤痕疼痛等。
6、内脏痛及其疼痛的病因:主要有内脏【腹部器官】和壁层【腹膜或胸膜】的病变所致。
二、可引起软组织疼痛的风湿类或结缔组织类疾病的病因1、强制性脊柱炎【AS】:与遗传易感因素HLA-B27强相关,AS在青春期后的青年发病率猛增,40岁以后发病有较少见。
2、类风湿性关节炎【AS】:侵犯关节滑囊、软骨及骨骼肌等组织,并以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难治性自身免疫病。
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至今为止发现的与RA最为相关的细菌是结核分枝菌。
更年女性RA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的男性和老年女性,说明内分泌中的性激素因素发挥着某种作用。
如下三种因素作用的结果:(1)糖皮质激素的轻度减低,引起正常免疫功能受损;(2)雄激素相对减少;(3)感染因素。
3、其他:白塞氏病则是以微细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反复发、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三、肌及其筋膜痛的病因1、在扳机点患者群体中有非常高比例的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维生素不足或者缺乏(维生素B1、B6、 B12;微量元素钙、铁、钾)。
无处不在的软组织疼痛
![无处不在的软组织疼痛](https://img.taocdn.com/s3/m/66bde33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8.png)
无处不在的软组织疼痛软组织会有软组织的疼痛,在生活中除了将人体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外,还可以分为硬组织和软组织,硬组织指的是骨骼、关节、牙齿等组织,而皮肤、肌肉等就属于软组织。
肩周炎、网球肘、足跟痛、关节痛、腱鞘炎等都属于软组织疼痛。
软组织疼痛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大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慢性劳损,比如腰痛、腰肌劳损、肩周炎等,这些是一个长期的慢性劳损的过程,第二个是外伤导致的软组织疼痛,比如脚踝扭伤等,其他的还有退行性病变、精神方面的因素等,这些都是软组织疼痛的主要原因。
一、什么是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指软组织或骨骼肌肉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或长期慢性劳损引起的一大类创伤综合征。
组织受创后出现微循环障碍、无菌性炎症,致使局部肿胀疼痛。
在受伤的急性期,会出现疼痛,肿胀,淤青和身体活动受限。
在急性期,应立即加冰并在24小时后加热。
在手的患肢上使用外固定和其他治疗方法,以限制患肢的活动,以恢复软组织。
如果是轻度伤害,则无需外部固定即可自觉恢复。
恢复通常需要3周左右的时间。
使用局部药物治疗,例如使用红花油和其他药物以促进患肢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淤滞,并进行轻柔按摩,以加速肿胀的吸收,也可以使用用于热,光,波,电和其他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后,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好损伤,可能会在损伤部位发生炎症后遗症,并可能终生伴随。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意外伤害,例如扭伤和运动伤害,其中大多数是软组织伤害。
当我们去医院检查时,我们经常听到医生说是软组织损伤。
什么是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是指由对软组织或骨骼肌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或慢性慢性应激引起的一大类创伤综合症。
软组织损伤是一种无菌炎症,通常引起肿胀和局部疼痛,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疾病。
导致软组织损伤的原因很多,例如跌倒,擦伤,擦伤,运动损伤等。
伤口常有疼痛,肿胀,出血或骨折和脱位,可引起软组织损伤。
长时间在人体四肢和躯干上进行过多的工作可能会导致软组织损伤。
反复拉扯和挤压也会造成软组织损伤。
有关软组织疼痛的理论和知识PPT课件
![有关软组织疼痛的理论和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5a212a852458fb770b56f7.png)
-
32
有认为滑膜没有感觉神经,但血管壁上有交感神经 纤维,可传递疼痛,亦有人观察到滑膜中有游离神 经末梢。
-
35
(十一)硬膜
本节主要讨论脊髓的硬膜,窦椎神经主要支配其前外侧 面。有资料证明硬膜后外侧面没有感觉神经。
无髓游离神经末梢支配硬膜前面、硬膜袖及硬膜和脊柱 之间的脂肪组织,头端脊柱神经支配的密度大于尾端脊 柱神经支配的密度。
刺激或压迫硬膜产生的疼痛定位较差,并有节段外牵涉。 压迫后腰部硬膜能够引起腹股沟和胸部疼痛,甚至单侧 或双侧头痛。这样的疼痛分布有时医生认为是装病,甚 至造成误诊。
密质骨无神经支配,松质骨有神经支配。骨膜有丰富 的神经支配。
骨膜疼痛可牵涉到受刺激的近端和远端。疼痛牵涉的 距离和有关的血管运动障碍(出汗,皮肤变白和恶心) 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这种疼痛按骨节分布,并且 扩散到肌体全长。
长骨骨膜的神经支配在肌肉、肌腱和韧带附着点十分 稠密。
-
27
(四)肌肉
闸门学说的这种修改只能
说对疼痛机制做了进一步
的解释,并非最后的“真
理”。
-
22
三、躯体深部产生疼痛组织和结构
-
23
1,疼痛感受器的分布密度随器官、组织和部 位有差异
2,疼痛感受器的分布密度随个体;全身生理 、病理状况;局部病变状况等发生改变。
3,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随个体;全身生理、 病理状况;局部病变状况等发生改变。
肌肉的疼痛是深在的,模糊的钝痛。肌肉痛可 描述为钻痛,钝痛,抽筋痛。
解析软组织疼痛原理
![解析软组织疼痛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315b9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2.png)
解析软组织疼痛原理如果谈到软组织疼痛的问题,仅仅从功能解剖学层面就可以聊很久,其实所谓的软组织: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膜囊,神经、血管等。
软组织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人体组织。
红色:皮肤绿色:皮下组织蓝色:肌肉白色:肌腱如果从疼痛角度去分类,可以用:肌肉本身引发的疼痛非肌肉引发的疼痛来进行有效划分肌肉本身引发的疼痛,无非就是病变或者受到伤害,无论哪种刺激都会让肌肉或肌筋膜的痛觉感受器直接受到刺激或发炎,这种刺激就是物理性刺激或化学性刺激。
比如水肿就是物理性刺激炎症反应就是化学性刺激(图片选自医学美图)也可以完全由于肌肉的痛觉感受器发生周边敏感化,从而造成肌肉的疼痛。
如果肌肉本身出现病变,也会引发内部激痛点活化,而引起此肌肉之疼痛。
先谈谈因为伤害而引发的肌肉疼痛:有时候感觉包括心灵的伤害也会引发肌肉的疼痛,这属于心理学范畴了,这里不做展开讨论。
比如:机械性伤害热伤害、电流伤害、放射性伤害、化学性伤害。
其中机械性伤害包括肌肉本身受到外物撞击、施压、压榨、牵拉、扭转、穿刺、切割等造成的伤害。
这些伤害除了意外,和患者的工作环境呈现相关性。
这也是工作安全条例真不是简单挂墙上那么简单。
还有喜欢运动的人群,如果肌肉本身过强、收缩不当、或长期连续收缩,都是可以造成肌肉伤害的。
就像久坐、久站、久躺都是一个道理。
总之保持一个长时间的姿势就可能出现各种肌肉问题。
这些伤害可能会引发肌肉内出血或发炎而刺激肌肉的痛觉感受器,并导致疼痛。
这些伤害都可以让肌肉痛觉感受器引起周边敏感化,而引起肌肉的疼痛。
其他、由于温度变化而造成的伤害(如烧伤、烫伤、冻伤)、电流灼伤、放射治疗造成之灼伤、或化学物质的烧伤对于皮肤伤害更大,而较少会侵袭肌肉层面。
【肌肉感染】肌肉内的细菌、寄生虫等感染,都会造成出血或发炎,或直接因为周围组织压力过大刺激痛觉感受器,引发疼痛【肌肉肿瘤】肌肉内原发性的肿瘤如:肌瘤(是一种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
软组织疾病知识点总结
![软组织疾病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9496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b.png)
软组织疾病知识点总结一、分类软组织疾病根据病因、病理、病变特点等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肌腱炎、滑膜炎、肌肉疾病、韧带损伤等。
1.肌腱炎:肌腱炎是指肌腱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肌腱炎常见于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等处,主要分为退行性肌腱炎和创伤性肌腱炎两种。
2.滑膜炎:滑膜炎是指滑膜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滑膜炎多发生在关节周围,如膝盖、肘关节、髋关节等部位。
3.肌肉疾病:肌肉疾病是指肌肉组织本身发生的疾病,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疼痛、肌肉萎缩等。
肌肉疾病常见的疾病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肉萎缩症等。
4.韧带损伤:韧带损伤是指韧带受到拉伤、扭伤或断裂,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
韧带损伤常见于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等处。
二、症状软组织疾病的症状因疾病类型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1.疼痛:软组织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疾病不同而有所差异。
疼痛可以是钝痛、刺痛、胀痛等,有时还会伴随着运动障碍。
2.肿胀:软组织疾病还常常伴随局部肿胀,肿胀的程度和范围因疾病不同而有所差异。
肿胀可以是局部肿大、皮肤发红等。
3.功能障碍:软组织疾病会引起相关部位的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受限等。
4.其他症状:软组织疾病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疲劳、萎缩等。
三、诊断软组织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主要包括:1.病史和症状:医生会仔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和主要症状,比如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肿胀的程度和范围,功能障碍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对疾病部位进行细致的触诊、压痛、活动测试等。
3.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波、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部位、范围、性质等。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等方面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等。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https://img.taocdn.com/s3/m/a48a0665941ea76e59fa0415.png)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李义凯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引起软组织疼痛的基本病因●熟悉软组织损伤的微小位移理论●理论“筋出槽、骨错缝”●熟悉无菌性炎症理论●了解学科相关人物引起软组织损伤性软组织痛的病因➢损伤:分直接和间接外力。
间接外力损伤多是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以外组织损伤➢劳损:损伤能量小,不造成即刻损伤,可使组织长期处于满负荷紧张状态,一旦出现损伤,难自愈,病变持久。
长期反复姿势致使组织长期处于被牵张或摩擦➢退变:随年龄增长,软组织内成分发生改变。
随着退变,组织刚度也不可避免地下降,造成不同年龄段不同软组织痛发病率也各不相同➢风寒湿:风寒湿侵袭后而引起的软组织病变➢其他原因:如内分泌因素在冻结肩发病中的作用引起软组织痛的风湿类或结缔组织类疾病的病因➢AS 与遗传因素易感因素HLA-B27强相关,其他还有环境因素、克雷白菌、内分泌中性激素、年龄和性别➢RA 是以侵犯关节滑膜、软骨及骨骼肌等组织,并以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难治性自身免疫病。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及种族之间差别。
病因与机制不清,三种因素有关:⑴糖皮质激素轻度减低,引起正常免疫功能受损;⑵雄激素相对减少;⑶感染因素➢其他如急性风湿热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结缔组织非化脓性炎性以及遗传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与遗传、环境、免疫及性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白塞氏病则是以微细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反复发作、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肌筋膜痛的原因➢不良体位、撞击、发育异常、环境刺激、感染、寒冷等➢过度负荷、不良姿势、身体不平衡、过度或过少运动➢肌结构的结构失衡、姿势性压迫、肌肉的过度收缩➢坐位时保持上半身紧张的体位、不合适的办公桌椅(如坐位无硬靠背)、不正确的发力、重复性运动负荷、键盘升高、侧偏头颈固定电话、疲劳驾驶或是未经训练的一些动作也是造成肌筋膜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多的右手投篮易使左侧斜方肌产生疲劳。
常见软组织疼痛 ppt课件
![常见软组织疼痛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4693bf941ea76e59fa0403.png)
常见软组织疼痛及亚健康状态的预防
l 传统疗法:针灸疗法(特色微针刀)、正骨整脊、推 拿点穴、无烟艾灸疗法、经络调理、拔罐刮痧疗法、 中药塌渍、穴位敷贴、中药内服外治疗法等。
l 物理疗法:冲击波、中频、低频、高位电、中低周波 、超短波、脉冲磁疗、光能等。
冲击波治疗的特点
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介质传导的机械性脉冲震波,在压力急剧 变化下瞬间产生很高的压力幅度,具有很强的压应力和张应力,能够 穿透任何弹性介质,如液体和软组织。尤其对肌肉筋膜等疼痛具有有 效的治疗作用。 适应症:
骨组织疾病: 1、跟骨骨刺 、跟痛症和跖腱膜炎、足部脂肪垫萎 缩,足跟滑膜炎。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类风 湿因子定性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O定性测定、C反 应蛋白定量测定等均在正常范围。
冲击波治疗室
冲击波治疗室 康复医学科拥有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大型进口设备
(MP100发散式冲击波治疗系统)1台,产于隶属于 德国KARL STORZ集团的一家瑞士STORZ MEDICAL AG公司
l a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夜间疼痛 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肩前 、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明显, 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l b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 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 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 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软组织疼痛
![软组织疼痛](https://img.taocdn.com/s3/m/a0f2233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e.png)
软组织疼痛软组织是疼痛的常见来源伤害感受指的是感知伤害性刺激的能力。
伤害性感受器是存在于软组织中监测身体损伤情况的特化的神经。
它们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反应,但是当有过度的机械、温度和化学刺激时会被激活。
肌肉骨骼系统常见的疼痛源自于深层软组织,这些组织包括骨膜、关节囊、韧带、肌肉和筋膜。
对疼痛最敏感的组织是骨膜和关节囊,肌腱和韧带中度敏感,肌肉的敏感性最差。
肌肉和关节的感受器。
梭外肌纤维由a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肌梭)由γ运动神经元支配。
肌肉中的感觉神经分为三类:肌梭、高尔基腱器和游离神经末梢(伤害性感受器和疼痛纤维)。
肌梭感觉肌肉长度和长度的变化,高尔基腱器感受肌肉张力。
肌梭细胞和高尔基腱器也能感受有关身体位置的本体感觉信息。
支配每个关节的机械感受器有四种软组织是疼痛的原因疼痛可能源自于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
过度的机械性应力(比如按压、扭转或者牵拉),组织损伤后炎症性化学物质释放,以及过热或过冷等导致的创伤或累积性应力会引起急性疼痛。
慢性病变(比如关节炎)下,疼痛会源自于持续组织激惹或者损伤、情绪或者心理因素,以及即使无伤害性刺激的情况下,神经系统发生变性,依旧会发送疼痛信号。
原因有以下六大类。
软组织疼痛环。
慢性疼痛导致渐进性无力和去适应1、损伤引起的肿胀造成炎症和缺血。
炎症反应会释放化学物质刺激骨膜、关节囊、骨、血管外周组织、韧带、滑膜组织、肌肉及其筋膜、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而引起疼痛。
2 、机械刺激是由于骨膜、关节囊、骨骼、血管周围组织、韧带、肌肉及其筋膜、其他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重复或累积应力所致。
机械刺激是由于软组织的异常拉伸、压缩或扭转引起的,关节对线异常也会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机械刺激,由软组织异常的张力、压力或者扭转造成机械性激惹。
关节对线异常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机械性激惹。
3、神经源性疼痛源自于神经系统自身的激惹或者炎症反应。
这种炎症反应促使神经末梢释放化学物质(神经肽)。
《常见软组织疼痛》课件
![《常见软组织疼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b1669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9.png)
病因与病理机制
01
病因
软组织疼痛的常见病因包括过度劳累、外伤、炎 症、免疫异常等。
02
病理机制
软组织疼痛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组织 损伤修复和神经末梢受刺激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软组织疼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肿胀 、僵硬、活动受限等,有时还伴有发热、乏力等 症状。
诊断
软组织疼痛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X线、CT或MRI等影像 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
温热疗法
利用热源如热水袋、热敷等缓解疼痛。
运动疗法
通过特定的运动来缓解疼痛和增强肌肉力 量。
手术治疗
01 软组织松解术
通过手术松解粘连的软组织,缓解疼痛。
02 神经阻滞术
通过阻断神经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03 关节镜手术
对于关节内的软组织疼痛,可以通过关节镜手术 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缓解疼痛。
02
软组织疼痛的生物力学研究
利用生物力学原理,研究软组织疼痛与力学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疼痛治
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3
软组织疼痛的神经生理学研究
深入探讨软组织疼痛与神经生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为疼痛治疗提供更精
准的靶点。
临床研究与实践
软组织疼痛的药物治疗
软组织疼痛的康复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开发新型的药 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 作用。
肩部疼痛
总结词
肩部疼痛通常由肩周炎、肩袖损伤等肩部疾病引起,可能导致肩部僵硬、活动受 限和疼痛。
详细描述
肩部疼痛的原因可能包括肩部外伤、过度使用肩部、肩部长期保持同一姿势等。 常见的肩部疼痛位置包括肩峰、肩胛骨和肱骨上端。治疗肩部疼痛的方法包括休 息、冰敷、热敷、按摩、肩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等。
301整合医学精品课笔记(吴卫国软组织疼痛与压痛点检查)
![301整合医学精品课笔记(吴卫国软组织疼痛与压痛点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335b7433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2.png)
301整合医学精品课笔记(吴卫国软组织疼痛与压痛点检查)软组织疼痛与压痛点检查前言①软组织疼痛②软组织内脏反应性疾病不同的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整合对筋膜与肌肉的认识建立一个新学科。
第一节流行病学调查软组织疼痛属常见疾病,表现为腰腿痛、颈肩背痛以及躯体各部位疼痛。
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原发因素:急性损伤后遗症、慢性劳损。
(运动性劳损与生活性劳损,例女性穿3个月3厘米的高跟鞋,腓肠肌会变短)继发因素:肌痉挛、肌挛缩。
•发病机制:①肌痉挛。
只有形态上的变化(有肌电图反应)②肌痉挛(初期,此时血液供应受影响)③肌挛缩(晚期)持续形成恶性循环,“三离三切”:分离、游离、剥离;切开、切断、切痕。
有人质疑是否会造成肌肉的不对称?会,但半年后均恢复到平衡状态。
无菌性炎症,即非特异性炎症的代称。
而宣蛰人医师则根据对软组织疼痛的研究,发现椎管内外,从头到足都存在无菌性炎症的病灶,并经过光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验证。
软组织骨骼附着处是最容易造成损害的部位。
因为①牵扯拉应力的集中区。
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③持续牵扯,重复损害,不易愈合。
肌肉的分类:表情肌、动作肌(易损伤)、姿势肌(最脆弱,容易被忽略的)、匝肌。
传导路径:①对应补偿调节:前后②系列补偿调节:上方、下方以腰痛为例,其补偿来自左右、前后,腰部软组织的负重作用和活动度比颈项部大,故原发性腰痛或骶骨痛比颈项的发病率高。
第三节病理与病理演变过程疼痛分类:①炎性伤害性疼痛②神经病理性疼痛只有神经受到炎性刺激才会反应疼痛,故有炎才痛,受压不痛。
举例:姿势肌损伤腰部代偿机制(表18-1)腰骶代偿机制(表18-2)腰腹代偿机制(表18-3)腰内收代偿机制(表18-4)第四节症状软组织损害除躯体疼痛外,内脏反应疾病也不能忽视。
第五节压痛点(靶点)“黄金诊断”标准宣蛰人医师1954年发现了压痛点① 解剖特点:在软组织骨骼附着处② 肌纤维、肌筋膜自己可附着骨骼上③ 区域性的痛点④ 代表着几块肌肉⑤ 引导明确治疗位置压痛点的评估:①原发性②继发性(初期反应;晚期疼痛)③传导性④显性痛⑤潜性痛四级评估建议:重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软组织疼痛的诊断①椎管内没有单纯椎管内的,只能说是椎管外的继发②椎管外评估测试③内外结合评估流程一、①工作性质②有无外伤史③有无过腰痛二、站姿体前屈测试•站姿被动侧屈试验(要求患者完全放松)•站姿被动后仰测试•直腿抬高测试•屈髖屈膝加压测试•压痛点筛查(一)颈部①上项面(16快肌肉附着)②颈椎棘突③椎板横突④寻找问题肌的压痛点(在肌肉上)(二)腰部①第十二肋下缘②腰椎棘突③椎板横突④按压臀大、中、小肌⑤耻骨联合压痛点(三)测试髌下脂肪垫•鉴别颈部椎内、椎外①头左侧屈②头右侧屈③头左旋转④头右旋转⑤低头⑥仰头以上6种都痛才是椎管内的问题,只要有一种不符,就不算椎管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组织痛的病因及病理
李义凯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引起软组织疼痛的基本病因●熟悉软组织损伤的微小位移理论●理论“筋出槽、骨错缝”
●熟悉无菌性炎症理论
●了解学科相关人物
引起软组织损伤性软组织痛的病因
损伤:分直接和间接外力。
间接外力损伤多是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以外组织损伤
劳损:损伤能量小,不造成即刻损伤,可使组织长期处于
满负荷紧张状态,一旦出现损伤,难自愈,病变持久。
长期反复姿势致使组织长期处于被牵张或摩擦
退变:随年龄增长,软组织内成分发生改变。
随着退变,组织刚度也不可避免地下降,造成不同年龄段不同软组织痛发病率也各不相同
风寒湿:风寒湿侵袭后而引起的软组织病变
其他原因:如内分泌因素在冻结肩发病中的作用
引起软组织痛的风湿类或结缔组
织类疾病的病因
AS 与遗传因素易感因素HLA-B27强相关,其他还有环境因素、克雷白菌、内分泌中性激素、年龄和性别
RA 是以侵犯关节滑膜、软骨及骨骼肌等组织,并以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难治性自身免疫病。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及种族之间差别。
病因与机制不清,三种因素有关:
⑴糖皮质激素轻度减低,引起正常免疫功能受损;⑵雄激素相对
减少;⑶感染因素
其他如急性风湿热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结缔组织非化脓性炎性以及遗传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与遗传、环境、免疫及性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白塞氏病则是以微细血管炎为病理基础、反复发作、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
肌筋膜痛的原因
不良体位、撞击、发育异常、环境刺激、感染、寒冷等 过度负荷、不良姿势、身体不平衡、过度或过少运动 肌结构的结构失衡、姿势性压迫、肌肉的过度收缩
坐位时保持上半身紧张的体位、不合适的办公桌椅(如坐位无硬靠背)、不正确的发力、重复性运动负荷、键盘升高、侧偏头颈固定电话、疲劳驾驶或是未经训练的一些动作也是造成肌筋膜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多的右手投篮易使左侧斜方肌产生疲劳。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阶段,肩胛提肌在其平时通常能够容忍的压力下变得容易激发扳机点
纤维肌痛综合症
以往认为本病是属于神经官能症,现在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源性的因素
但本病的确切病因不清,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号的神经化学处理过程异常有关。
即中枢神经系统对一般伤害感受的神经感觉放大所致,而非特异性地来自肌肉病变
与日常生活多方面和多疾病有关,如抑郁、焦虑、失眠、内分泌、肠易激惹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多种疾病;也与RA、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有关
痛风的病因
痛风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
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病因有:酶及代谢缺陷使得尿酸产生过多;另外是原因不明性的,多是遗传因素所致
继发性病因有:一些酶缺乏使得尿酸产生增加、嘌呤原料增加(饮食因素的酒精和高嘌呤饮食等)、伴有肾脏清除减少的情况、ATP降解过多,如酒精过量等
痛风病人引起关节炎发作的诱因依次为疲劳过度、进食高嘌呤食物、酗酒、受凉感冒、关节外伤、过度运动等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因素有: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活动减少的废用性吸收、过度酗酒、妇科因素、营养与摄入食物异常(钙摄入少、厌食和贪食等)、内分泌因素(雌激素缺乏、甲状旁腺素增高、降钙素和VitD3减低等)
继发性因素有糖皮质激素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风湿性疾病的骨质疏松症等
内脏痛及其他疼痛病因病理
内脏痛原因很多,主要由内脏和壁层的病变所致 空腔脏器的平滑肌痉挛、胃肠或生殖泌尿系统的挛缩、内脏结构的突然异常膨胀、牵拉或撕裂等、实质性脏器,如肝、脾的被膜迅速异常扩张、局部缺血的迅速发展、最敏感的是心脏、空腔脏器衬里的炎症、内脏结构的化学或机械刺激所致的粘膜发炎、肠系膜、系带或血管的牵拉、压迫或扭转、内脏如胰腺或心肌的坏死等
内脏痛分为真性内脏痛、内脏牵涉痛及壁性痛
软组织疼痛的理论或假说
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理论及假说
肌肉、肌腱、关节及骨骼均有丰富的伤害感受器。
正常情况下,这些结构敏感性依次为:骨膜的阈值最低,其次为韧带、关节纤维结构、肌腱、筋膜及肌肉
炎症可使这些结构的痛阈显著降低,特别是关节及骨骼,包括骨膜和网状骨质。
静止时,肌肉急性局部缺血不会引起疼痛,但在较强烈运动时,疼痛会进行性加重
所有有关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理论或假说都基本源于冯天有和宣蜇人的学说。
虽然有些看起来比较新的说法,但从根本上来讲都无法超越上述二
其他理论及假说
“松则不痛,痛则不松”,强调因痛造成的痉挛及恶性循环在软组织疼痛中的重要病理作用
寰枕筋膜挛缩或寰枕后膜挛缩致病假说,认为寰枕后膜挛缩克导致很多临床症状
肌肉粘连等假说,认为软组织的损伤过程实质上是软组织发生变质、渗出、增生、修复,形成粘连、瘢痕、钙化等病理过程,也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肌体会出现疼痛、局部压痛、硬结条索状物、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
小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基础是动态平衡失调,其病理基础是软组织粘连、瘢痕、挛缩等,软组织损伤三
有关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很多
但无法超越冯天有和宣蜇人的理论或假说
有关半脱位、错缝、错位的实质?
骨骼肌性软组织痛在本学科中的地位?
压痛点和扳机点的病理实质?
触诊及影像学的矛盾等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学科难题
结缔组织病所致软组织疼痛的病理
AS标志是骶髂关节炎也是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
早期病变为最终侵蚀关节的软骨下肉芽组织,它逐渐由纤维软骨再生而替代,最后代之骨化。
脊柱初期病变包括椎间盘和椎体缘连接处的炎性肉芽组织
AS性软组织痛主要临床特点表现在附丽点处的病变和由此致痛。
附丽点处病变是肌腱或韧带在骨骼附着点处的炎症,是AS特征性病理改变
RA 显著特点是滑膜血管增生、炎性细胞侵润和血管翳的形成。
由于炎性细胞的侵润,则进一步
肌筋膜痛的病理
局部伤害感受器致敏可导致肌筋膜上的扳机点剧烈压痛 肌筋膜痛与内源性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E和5-HT有关,这些物质都可使伤害性感受器致敏而产生疼痛
因只注重通过触摸或按压来寻找痉挛或紧张肌束或痛性结节,故很难正确理解其确切病理机制
传统认为肌筋膜上的压痛点是一组由众多高度异常微小活动点所组成的。
这些活动点使得受累骨骼肌的肌节,即肌小节发生扭曲。
最后形成紧张性或痉挛性的结节以及紧张性的条索状物
肌筋膜痛研究集中在肌肉电生理及其病理研究
纤维肌痛综合症
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疾病,在多点上伴有骨骼肌的痛、僵硬,并且在压痛点的特定解剖部位上有触压痛加重 压痛点出现在肌肉和其他组织,包括肌腱的附着点和骨膜;同时少数还可能伴有放射痛、抽搐反应和周围组织的紧张性束带的压痛点
本病为弥漫性变异疼痛的类型,其特征是通过指压检查可发现全身有18个对称解剖部位上的软组织压痛点
病因是由于CNS对感觉信号的神经化学处理过程异常有关,造成对一般伤害感受器的感觉放大,致使患者痛阈下降而出现痛觉,而非特异地来自肌肉本身的病变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令人信服的PNS发病机制的
痛风
暴饮暴食、饮酒、影响尿酸生成药、创伤等作用下,出现嘌呤吸收过多或嘌呤生物合成增加或尿酸排泄障碍 使尿酸过高,超过了其溶解度而呈过饱和,使尿酸钠微晶体沉积在软骨、滑膜及周围软组织中,白细胞吞噬晶体后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而造成关节损伤疼痛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也可无血尿酸升高,某些大量痛风结石沉积患者,有时没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史 降尿酸药治疗时,血尿酸降低时反而可诱发急性发作。
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代谢。
尿酸钠晶体沉积为何造成突发关节炎,在其持续存在时为何急性发作可自行缓解 血尿酸水平、尿酸钠沉积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之间
骨质疏松症性软组织痛
(1)骨小梁破坏、骨的感觉神经受激惹 (2)骨折、骨质疏松导致骨力学性能下降 (3)肌肉疼痛
(4)尾椎不全骨折
骨质疏松性疼痛主要原因是由快速骨量丢失和病变所导致的骨折所引起
其次是由骨质疏松导致的微骨折或脊柱侧弯或椎体后突压迫神经所致
骨质疏松性痛可能是骨结构的破坏或组织受压使伤害性感受器受直接刺激所致,也可能来源于组织损伤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的间接作用
但骨质疏松症时相当一部分出现严重腰臀部肌痛,其原因可能是腰背肌痉挛。
而在患者腰臀部可触摸到非常明显的压痛点,而用微骨折理论是无法解释这些痛点
胶原蛋白和钙的丢失但对肌肉和筋膜等软组织性痛有何影响,尚无研究探讨
骨质疏松与腰痛确切机制还要进行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
内脏痛及牵涉痛
内脏痛是最常见的疼痛现象
它以性质模糊、定位不确为特点而和躯体痛有明显的差别
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为何?
其产生的机制又如何?
是神经学中的一个长期悬而未解的难题
小结
软组织痛病因有劳损类或退变性的颈肩腰腿痛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以及骨质疏松所致的疼痛等
病理复杂,相当部分机理尚不是十分清楚,软组织损伤病理核心问题是“筋出槽、骨错缝”、半脱位、滑膜嵌顿、无菌性炎症、压痛点、扳机点、粘连、挛缩和卡压等,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复位和松解等治疗方法
冯天有创立新医正骨学说所提出的最核心理论基础是“筋出槽、骨错缝”,即病损部微细解剖位置发生了变化
宣蜇人提出的无菌性炎症学说极大推动了我国软组织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