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实践的反思(3篇)
![文言文教学实践的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a80d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05.png)
第1篇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文言文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言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对文言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过分追求字词解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详细解释,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字词上,忽视了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感悟。
2. 忽视了文言文的思想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文言文的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流于表面。
3. 忽视了文言文的审美价值。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文言文的审美价值,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
二、教学方法单一1. 讲授法为主。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法为主,将文言文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3. 忽视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言文的相关图片、视频等,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言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1. 评价内容单一。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字词解释和文章背诵,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评价。
2. 评价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笔试、背诵等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潜力。
3. 评价时间不合理。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学期末进行集中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四、改进措施1. 明确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9aa93e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4.png)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反思一、问题回顾: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抵触情绪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存在较大的抵触情绪。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以繁琐的语法解析和词语考察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文言文抱有抗拒情绪,极大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二、原因分析:文言文学习的价值和方法1. 文言文对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意义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作用。
通过阅读文言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他们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实用性课文选择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选取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文言文,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文言文的实用性和存在的价值。
通过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从而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3. 阅读与理解的新方法:文化背景的介绍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文化背景与意义。
这样,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文言文的兴趣与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三、教学策略:培养兴趣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1. 快速阅读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们应该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文言文资料,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于文言文的兴趣。
快速阅读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
2. 紧扣时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教师应通过用现代语言解释古文,将古代人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文言文的理解。
3. 推陈出新:巧妙安排文言文的练习在教学中,可以将文言文与现代作文相结合,通过改写古文或者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应用能力。
比如通过运用古文中的词语组成现代诗歌,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美感。
四、案例实践:文言文教学的尝试以《经济学家与巨人》为例,通过对王念孙等经济学家的古代文言文著作进行解读,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其中蕴含的经济学理念和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
五、反思与总结:文言文阅读教学的价值通过本次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尝试,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提升,并且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知识和古代社会背景。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7fdd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8.png)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导言: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结合我的经验和观察,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对文言文的认识不够深入问题分析: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字词、句式的理解上,而没有深入到文言文的思想、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
解决方法:1.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文言文经典作品,通过阅读获得对文言文的感悟和认识。
2.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作品的背景研究,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背景等,增加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缺乏实际运用文言文的机会问题分析: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对文言文的解读和分析,缺乏将文言文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的机会。
解决方法:1.开设文言文写作俱乐部或文言文阅读俱乐部,提供学生展示和分享文言文作品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写作的兴趣。
2.将文言文与现代社会和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实际运用价值。
3.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文言文,例如写作比赛、文言文评论等。
同时,教师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文言文写作的能力。
三、教学材料单一,缺乏多样性问题分析: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大部分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都是经典的文言文课文,缺乏多样性。
解决方法:1.扩大文言文教材的范围,引入更多不同类型的文言文作品,如散文、诗歌、演讲稿等,丰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经验。
2.引入一些现代文言文作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理解。
3.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与文言文相关的批评性文献,了解不同学者对文言文的评论和解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不明确问题分析: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定,学生和教师对于教学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存在模糊的认识。
文言文教学反思(精选8篇)
![文言文教学反思(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cc85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e.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精选8篇)文言文篇1样承担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作用。
首先是解决文言的障碍,教师要讲解古汉语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问题,做古今的对比,使学生读懂文意。
理解文章意思,进而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篇章结构,语言修辞;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社会意义。
还要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口译或笔译,做其他练习。
这是较传统的做法。
古代强调的篇篇诵读、背诵,目前已做不到,只是作为对部分篇目的要求文言文教学反思篇21、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中充当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起到了引导、点拨的作用。
在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随时发生改变。
教师充分信任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了学生的自信感,不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怪想法,放手让学生大胆去说、去做、去思考,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研究性学习策略,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教学观念新颖,把原来的口授、设问、解答变为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己构建知识。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学生对两小儿所持不同观点的依据是否科学产生了疑问,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然后指导学生自主确定活动小组,或上网查询、或探师访友、或翻阅书籍、或动手实验……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研究,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也更乐意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去创造。
最后举行小专题研究成果交流会。
这个过程,有力地突破了文本中心、课堂中心,使学习活动成为了学生的创造活动。
小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展开,使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锻炼乃至提升。
文言文教学反思篇3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文言文教学亦然。
针对班级中文言文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常常分析文言文中规律,强加练习巩固成效。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20篇简短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20篇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6d77e0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b.png)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20篇简短教学反思1:今日教授《赤壁赋》一文,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文中苏轼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我发现学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仍然不够,导致理解文意时有些吃力。
未来应加强对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训练。
教学反思2:在教《陈情表》时,我尝试让学生扮演李密,通过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情感。
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但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对字词的机械翻译上,对文意的深层含义理解不足,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的。
教学反思3:在教《鸿门宴》时,我着重分析了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宴会中的心理变化。
我发现学生对古代历史人物的了解有限,这影响了他们对文言文人物形象的理解。
未来应加强对学生古代文化背景的普及。
教学反思4:今日教授《六国论》,我引导学生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及苏洵对此的看法。
我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篇章结构把握不够,导致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有所欠缺。
未来应加强对学生文言文篇章结构的训练。
在教《师说》时,我强调了韩愈对师生关系、从师态度的看法。
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理解不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代文化背景了解不够。
未来应加强对学生古代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的普及。
教学反思6: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时,我着重讲解了孟子关于“民本”的思想,并引导学生讨论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的启示。
通过课堂讨论,我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思想观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教学反思7:在教《劝学》时,我强调了荀子对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我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教学反思8:在教授《游褒禅山记》时,我引导学生分析了作者王安石的旅游体验和人生感悟。
我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人生哲理理解不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教学反思9:在教《琵琶行》时,我着重分析了白居易对音乐的描写和情感表达。
我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音乐元素理解有限,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普及。
文言文教学反思(通用14篇)
![文言文教学反思(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b197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a.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反思(通用14篇)文言文教学反思篇1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老师板着面孔教,学生板着面孔学的现象,学生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知。
我很想在揭开文言文教学“严肃的面纱”这方面做一些探究。
于是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中尝试着进行了情景教学。
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
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发现小石潭——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记,让学生分组观看。
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忧和乐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
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
对一些字词理解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想了很长时间,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第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
现代人总会对文言文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
这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
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
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
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
《文言文》教学反思(通用7篇)
![《文言文》教学反思(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14641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b.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反思(通用7篇)《文言文》教学反思1《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让人感动。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所作的一篇散文。
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并讽刺了凭空想象的外行人。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教学难点是: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音乐渲染,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我便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
在理解“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我精心选取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补充介绍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故事以凄婉动人的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伯牙那种悲痛欲绝的心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甚至有女学生当场哭出声音。
2、反复朗读,感受文言之美。
文章不厌百回读,文言文的读更加重要。
在初读环节我就发现学生能够读通顺,但不会断句,没有节奏。
我适时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古文,与我们现在一般的文章不同,读古文要注意断句,讲究节奏、韵律的美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就是我们说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在初读、再读环节,学生的读就已经达到六遍之多,学生依然不能读出节奏、感情,更读不出韵味。
于是,我把朗读与理解进行有机地结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在理解了意思以后指导学生要读出高兴、激动、称赞的语气,读出知音欢聚的那份融洽与欢乐;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读出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
学生在朗读中反复地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提升朗读。
最后,学生的朗读有了质的飞跃。
3、关注过程,指导学法。
整个小学阶段只安排了两篇文言文的学习,如何学习文言文,方法指导显得特别重要。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地总结学法。
初读感知的时候告诉学生:“读古文不妨多看看注释,这能帮助同学们阅读。
文言文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67535d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2.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文言文教学反思(通用22篇)文言文教学反思篇1课时一节课。
在这节课里,本人自认为比较好地贯彻了设计思想,课堂容量适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做得成功的有:一、开场白。
设计简洁、精美,对于诸子的活动、诸子散文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时,注重了内容的全面和评价的高度,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
语言方面,使用了形象的比喻和铺排的手法,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二、上课的过程。
思路清晰、线索明朗、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紧扣了升学考试的考纲要求。
教学内容的安排采用了模块法,将全部内容设计为名句背诵、中考考什么、熟记通假字、区别古今异义词、准确翻译句子、迁移拓展能力几个模块,重点十分明确。
而且每一个模块的内容都十分充实。
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学有所获。
课前发给学生少量的练习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前整理知识点;课堂上通过成果展示、竞争发言来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每一个学习环节中;在掌握了翻译句子的基本原则之后,注重实战训练,在翻译中发现困难、合作讨论、相互交流,完成这些从本单元课文中挑出来的有代表性的重点例句。
总体而言,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四、指导性强。
包括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学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时,可使用表格进行整理,既简洁明了又十分有效,可谓事半功倍。
更主要的是理论指导:在名句这一块,解释了什么是名句,本人认为:凡能够表达作者思想观念的句子,对后世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深远影响的句子,常常被人们引用的句子都是名句,这些名句一直沿用至今,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闪烁着智慧的光辉,也体现了XX的深邃。
这一段话,对学生而言,既能够对古代先贤产生由衷的敬佩,又能够举一反三自己确定哪些是名句,对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在熟记通假字模块和区别古今异义词模块,都编写了七言小诗来作结,小结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的规律,而且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学生喜闻乐见,效果好;又比如,句子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六字诀:“留”“加”“换”“补”“省”“倒”,每一字诀都有具体解释以及例句,学生在了解了基本方法并经过实战训练之后,句子翻译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1404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a.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文言文教学反思11.文言文教学,还应该以“读”为主。
《口技》的描写极具画面感,教学过程中运用朗诵学习法,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文多读,每个人都参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层层推进,多种角度。
在多读、读熟的基础上,来感知、理解课文。
2.字词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点是不变的。
但是,由老师讲还是学生自主去掌握,其效果是不同的。
文言文字词的串讲,向来是枯燥乏味,也是老师和学生最怕的一个环节。
所以,我们可以转变一些方法,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去探究,通过合作讨论,解决字词问题。
3.因为《口技》文字较为浅显,内容的趣味性也强,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太难。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些能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有学生自己去把握。
如让学生自己查阅作者作品信息,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理解__大意等。
这样便可以教会学生知识同时,更教会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反思2《学弈》讲了弈秋教两个学生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是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
学文时,我联系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谈体会,比如:你上课时是什么学习状态?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两小儿辩日》文句工整,他们辩论的言之有理。
两小儿善于思考,积极动脑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可贵的是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罢《学弈》、《两小儿辩日》二篇文言文,强烈蹦出一个认识: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会读能说的能力。
读是基础。
让学生一读,读准字音,单个读,纠正后再读,指名读,齐读;二读,读出停顿,学生尝试读,师范读,指名读,交流读,划出节奏来读,指名读,齐读;三读,读出味道来,读出意思来。
读是提高。
在学生读到第三步时,让学生说说文言文的意思,在说意思交流中领悟文言文的感情。
《学弈》一课就有学生说出弈秋没有理解学生,没有懂学生,那个思援弓缴而射之的学生,让他去学射箭好了,因为他对学下棋不感兴趣,而对射箭特有兴趣。
反思高中文言文教学
![反思高中文言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b6f808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4.png)
反思高中文言文教学高中文言文教学,这可是个让不少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事儿。
想当年我刚开始教高中文言文的时候,那叫一个手忙脚乱。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逍遥游》,讲得那叫一个激情澎湃,自认为把每个字词、每句话都解释得清清楚楚。
结果一提问,学生们一脸茫然,完全没听懂。
当时我那个挫败感呀,就别提了!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反思,这高中文言文教学到底该怎么搞?咱先来说说教材。
现在的高中文言文教材,那选的可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从先秦诸子到唐宋八大家,从《劝学》到《赤壁赋》,篇篇都是精华。
可问题是,这些文章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纱,看得见却摸不着。
为啥呢?因为时代太远啦,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都跟现在大不一样。
就拿字词来说吧,那些个实词、虚词,什么“之乎者也”的,学生们背得晕头转向。
有时候好不容易记住了,换个文章又不会用了。
比如说“而”这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用法,有的表示转折,有的表示承接,有的表示并列。
学生们常常搞混,做题的时候就瞎蒙。
再说说翻译。
文言文翻译可是个大难题。
很多学生都是逐字逐句地硬翻,完全不顾句子的通顺和意思的准确。
有一次考试,有个学生把“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翻译成“我的妻子美丽我,偏爱我”,这可把我给逗乐了。
但笑过之后,我又开始反思,这说明学生根本没理解句子的意思,只是机械地翻译字词。
还有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这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说《离骚》,屈原那种忧国忧民、追求理想的情怀,学生们很难体会到。
他们不明白屈原为啥要那么痛苦,为啥不放弃。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他们去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去感受屈原的内心世界。
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觉得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兴趣。
别一上来就讲字词、语法,先给他们讲讲文章背后的故事,讲讲作者的生平。
比如说讲《鸿门宴》,先给他们讲讲刘邦和项羽的争霸故事,讲讲项羽的英雄气概和刘邦的谋略,这样学生们就会对文章感兴趣,学起来也更有动力。
其次,要让学生多读多背。
高三文言文复习的教学反思
![高三文言文复习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bd0b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d.png)
高三文言文复习的教学反思背景介绍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高中阶段,学生必须学习文言文,而文言文的学习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精力投入。
在高三年级,尤其需要加强对文言文的复习和练习,以应对高考的考试要求。
本文将对高三文言文复习中的教学反思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对教师和学生都能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复习教学反思文言文的阅读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从文本理解入手,让学生充分掌握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手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敏感性和深度解读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造句和默写,强化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在线工具和资源,如百度百科、文言文词典等,去搜索文言文中的生僻字或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以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背景。
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区分各种类型的文言文,了解其特点和翻译要点。
例如,文言文史料类应注重其特定背景下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而纪事本末类则注重其叙述事实和事件的特点。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文言文的例子,以及教师自己的翻译范例和批注,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一些技巧和规律。
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语境化和翻译清晰度的把握,保证其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文言文的写作文言文的写作教学主要通过习作来实现。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教授学生基础的文言文句式和写作手法,可以从古代典籍、名篇、文学史论等入手。
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习作的分析和修改,加深他们对文言文写作规范和特点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对比和批注,帮助他们增强文言文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结语通过对高三文言文复习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看出,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阅读、翻译和写作三者并重,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理论深入、实践操作和反思总结的全过程。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84a17d360cba1aa911da9b.png)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范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1文言文复习,既深奥又沉闷,加上在高考的语文考试中分量比较重,学生们为了明年的高考,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下去,每一次课下来,学生辛苦,老师也辛苦。
有很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多次跟我反映,这些文言文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书,让我不得不经常对自己的课堂加以思考,到底怎样的文言文复习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既高效学生学有所获,又生动活泼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愿意学。
经过自己的思考揣摩,以及向其他人学习借鉴,我想就文言文的复习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文言文教学与复习一直是块硬骨头,在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课堂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探索,这一个月以来,我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主要分五个板块学习:积累实词和虚词,以例句探讨,加以文言实虚词的推断方法,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字字落实,明辨意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辨析方法,归纳积累,并联系所学过的文章,拓展分析,尽量做到举一反三,由易到难;其次是句式,让学生熟悉各类句型,由课本延伸到课外,最后以翻译和理解为主,鼓励学生用资料、查工具书,尽力翻译要准,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
第三,文言翻译与文言整体阅读,结合实虚词、句式,在阅读迁移中培养能力,落实基础,然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扣题回答;第四,文言断句,先熟悉断句方法,在练习中落实方法。
第五文言简答,其实这个也是一个综合考查的内容,因此我也贯穿了文言实虚词文言翻译与整体阅读,从而达到一个综合能力提升的结果。
最后,文言的整体阅读。
反思这些复习课,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文言文的专题复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夯实基础,积累拓展迁移,就需要我们从实际探讨,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想主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注重课内文本,夯实基础,然后才能拓展迁移。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28b4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8.png)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高中文言文教学,这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领域啊!回想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真是感慨万千。
记得刚开始教文言文的时候,我满心期待地走进教室,以为凭借自己的热情和准备就能让学生们轻松爱上这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世界。
然而,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那堂课讲的是《鸿门宴》,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解释着字词、翻译着句子,自以为讲得清晰透彻,可台下的学生们却一脸迷茫,眼神中透着迷茫和困倦。
当时我就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开始反思,也不断尝试新的方法。
我发现,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文的世界,不能只是枯燥地讲解字词和语法,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乐趣。
于是,我改变了策略。
在讲解《兰亭集序》时,我没有一开始就进入字词的剖析,而是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关于兰亭的美丽图片,讲述了王羲之与朋友们在兰亭聚会时的情景,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
然后,再带着他们一起去读文章,去感受王羲之的情感起伏。
这样一来,学生们对这篇文言文的兴趣明显提高了,不再觉得它是遥不可及的古董。
同时,我也注重让学生们自己动手。
比如在学习《劝学》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文中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理解。
有的学生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让我明白了积累的重要性,就像我每天背几个单词,积累下来英语成绩就提高了。
”通过这样的讨论,文言文不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
还有一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礼仪文化,我组织了一场小小的古装剧表演,让他们根据文言文课文自己改编剧本、排练。
那次表演的是《孔雀东南飞》,学生们穿上古装,模仿古人的言行举止,把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十分动人。
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难题。
比如有些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始终难以消除,一看到长篇的文言文就头疼。
还有就是,在考试压力下,有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反思高中文言文教学
![反思高中文言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8d96a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5.png)
反思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偏差在当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对字词的解释、语法的分析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简单理解,而忽视了对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种目标的偏差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只是机械地记忆知识点,而无法真正领略到文言文的魅力,也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讲解《论语》时,我们往往过于注重对其中字词和句子的翻译,而忽略了孔子思想的深邃内涵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学生可能能够背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却不明白其中所蕴含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单一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则忙于记笔记。
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此外,教学手段也相对匮乏。
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古典音乐或者展示生动的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情境,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手段的运用还远远不够。
三、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文言文与现代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语言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让学生感到陌生和晦涩。
加之学习过程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畏难情绪。
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认识到文言文对于自身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四、教材编写的不足现行的高中文言文教材在选文和编排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选文过于陈旧,与现代社会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高三文言文教学反思
![高三文言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7b4cf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1.png)
高三文言文教学反思
一、背景介绍
高三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三文言文教学却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调整。
二、问题分析
1. 学生态度问题
在高三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应试压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方法问题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技巧,影响学习效果。
3. 教材选择问题
传统的文言文教材内容较为古板,与学生的现代生活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体验。
三、改进方案
1. 以学生为中心
在高三文言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 多样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互动答题、游戏化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的参与度。
3. 更新教材内容
选择符合学生阅读水平和兴趣的文言文教材,注重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和价值。
四、结语
高三文言文教学的反思和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材内容、关注学生需求,才能提高高三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文言文教学反思5篇
![文言文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802c66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4.png)
文言文教学反思5篇文言文教学反思篇1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
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
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1)18个虚词(2)词类活用(3)文言句式(4)翻译的方法准则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
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
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我按教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
高三语文文言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文言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24cc0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7.png)
高三语文文言文教学反思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一个环节。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生对文言文的热情并不高,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难以产生兴趣,甚至出现厌恶情绪。
这就需要我们对高三语文文言文教学进行深刻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动力。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只停留在注重诗词文辞的背诵和理解上,缺乏与当代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的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或具有时代特点的文言文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单一,以注重背诵和解释为主,这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倦情绪。
我们可以尝试引入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教学手段,结合音频、视频等资源,通过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此外,教师的角色也至关重要。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最后,学生的参与也是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通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互动中进步,真正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高三语文文言文教学需要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以及学生参与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和改进。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和发展。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849bf2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7.png)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文言文教学反思1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不喜欢文言文的,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们说:“语文我最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鲁迅文。
”文言文被列为“最怕”之首,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和文言文学习的无助可见一斑。
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文言文教学的方向性问题,二是目标实施的方法问题。
通俗的说,就是文言文“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
问题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性问题——教什么?学什么?思考1:文言文到底教什么?即文言文教学是“为言”还是“为文”?言:文言字词句、句式等基础知识。
文:文章的内容、结构、主体和情感等。
文言文,顾名思义,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文本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文言文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
“言”,与现代文的差异,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故重点文言词句的字面教学。
而作为文章,“文”又是不能完全抛弃的。
那么,如何取得二者的谐和?我们先来看教学要求——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
所以从传统教学上,文本基础知识的教学就应该也必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这对应了“知识与能力”目标维度的要求。
2、新课标的规定: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什么是懂?学习什么东西才能读懂?是学生离开老师,能独立读懂一般的文言文。
千百年淘洗而流传,定是诗文极品。
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这是人文精华所在,需要学习吸收。
我想,这应属于人文性的范畴吧。
而获取这些财富,首先就要读懂。
读懂的基础是什么?基本的字词句。
语文教学心得高一文言文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心得高一文言文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f452b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a.png)
语文教学心得高一文言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高一文言文教学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并且在反思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文言文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一阶段,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例如,在教学《孟子·梁惠王上》时,我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结构、揣摩作者意图等方式,不仅能加深他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个性化教学也是我反思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些学生可能对于繁杂的文言文句式感到困惑,需要我提供更多的例子和练习;而有些学生可能对于文言文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喜欢阅读相关的古代文献或者研究历史事件,我可以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和相关的资源,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此外,我还要反思自己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是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进步。
有时候,我会过分关注学生的错误,而忽视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努力。
我应该通过给予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同时,在评价时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明白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总的来说,我在高一文言文教学中的反思帮助我意识到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个性化和肯定学生的努力。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这些方面,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研讨,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反思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
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
文言文知识点在高中语文知识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从分值来看,它在150分的总分值中占了19分,所以它是高三语文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文言文试题的训练似乎很费时且见效慢或效果不明显,而且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觉得枯燥无趣。
那么该如何做有效的复习和训练呢作为一个初上高三的青年老师来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只有通过学习他人的教学思路、方法和自己的思考、探索,来慢慢摸索、实践、反思、积累。
本文主要就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对文言文这个专题复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探索式的方法来谈谈个人的感想。
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结合高考复习资料,按小专题的形式对考点逐个复习。
我安排的小专题顺序是这样的:(1)18个虚词(2)词类活用(3)文言句式(4)翻译的方法准则这个环节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时间花在18个虚词上,每节课讲1——2个虚词,课后再加以配套的习题,对虚词的复习自认为很扎实。
但是,从整体的时间布局来看,我觉得这个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缩减一点,以便为之后的文言文综合实题训练留出更多的时间。
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考点有一个清楚的框架,知道高考考什么,有哪些知识点,该复习什么,即有了个目标和方向,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后面的复习就有了针对性和侧重点。
二、紧贴教材、回归文本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系统的宏观上的掌握后再回归教材,把理论性的知识点揉进实实在在的文本里。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慢,要踏踏实实地把教材里的文言知识点过一遍。
其实高考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考察,教材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知识点。
大纲要求考察120个实词、18个虚词,从数量来看并不多,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有效地记住,我认为还是得通过课文,通过实实在在的语境、句子,有机整体的去记忆,而非独立、机械地记忆。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一遍,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我按教材编写的顺序,从第一册复习起,我以一个单元的内容为“点”,以每一册的内容为“线”,以实题演练为“轴”,建立起立体的复习坐标,讲练结合,整散相济。
具体操作如下:用大约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复习1—2篇文言文(视文章长短而定),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以前的笔记把文章内容回忆起来,再思考本文有哪些重要的或是你认为比较难记的实词,勾画出来并记在笔记本上。
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虚词,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所处的句子不同,意思也不同的虚词。
找出本文出现了哪些特殊文言句式,勾画出来。
总之,思考四个问题:第一、本文讲了一个什么内容第二、本文有哪些重要的实词及其含义第三、本文有哪些虚词及其含义和用法第四、找出本文的特殊文言句式,并判断它是何种句式。
在学生做好这些自主复习工作之后,老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分析讲解。
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静下来走进教材里面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比老师满堂灌似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然后再配以紧密结合教材的练习加以巩固。
按照这个方法复习完全六册。
三、试题演练、注意要点走进教材后,再从教材里走出来,若进去时是头脑空空,那么出来时脑袋里应该要装有东西了。
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试题演练,来运用消化所学知识。
最好是在课堂上进行定时训练。
老师自己打印一篇文言文,为什么是自己在电脑上输入试题而非选择现成的试题呢因为我要在文言文上“做文章”。
即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打上点,并当作习题写在后面,告知学生这些是本文需要识记的重要知识点。
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忘性非常大,有些词的含义讲过多遍也记不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重复!记忆需要理解加重复,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以为,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课堂限时做文言文练习(1至两篇),做完后马上评讲,解决练习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点。
学生做了至少4篇文言文后,老师再把这篇文言文中考查过的知识点整理成一张卷子,再次考查。
题目内容设置为:1.实词解释(多个解释的也要写出来)。
如:比:①②竟:①②③④2.虚词辨析(可以用填空的题型,也可用选择题的题型。
)3.翻译(包括“白译文”“文译白”两种题型)“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
这也是高考翻译题采用的翻译方式。
“文译白”就是用文言文翻译现代汉语例如对《烛之武退秦师》的考查: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原句:或者采取填空式的翻译,仍以这句为例: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原句:吾还也!高考考的是“白译文”即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为什么还要练习“文译白”呢我认为有以下作用:(1)、熟记文言语句,增强语感。
通过考查的方式,给学生稍稍施加压力,让他们更加注重对文言文原句的记忆,积累语感。
相当于是背文言文,由于背整篇难度太大(当然,教材中经典篇目还是要一丝不苟全文背诵的),于是我选取其中重要的句子让学生记忆,日积月累,文言语感则可增强。
(2)、培养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
通过每次考试学生的翻译情况来看,我发现有些学生没有这种意识。
比如,2012级5月份第一次强化训练,有一道翻译题是这样的:原句: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
(5分)译句应是:华皎反叛,派使者招引诱惑程灵洗,程灵洗斩杀华皎的使者,并且把这件事报告给朝廷。
(重点词是“反”“招诱”“以状”“闻”)有个学生这样做答:华皎反过来被灵洗招诱,灵洗斩了华皎的使者,以表忠心。
这个学生就没有“文白对应”的意识。
“以表忠心”对应原文中的哪句“以状闻”吗“忠心”对应“闻”吗平时有遇到过“闻”表示“忠心”这样的情况吗同样,“遣使”在译句中也找不到对应之处。
我想,这个学生如果写完后再仔细读一读原句和自己的译句,再仔细推敲推敲,应该不难发现“别扭”之处。
所以,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应该指导学生有“文白对应”的意识,写完后,检查一下你的译句中的词在原句中是否能找到“母词”,要有“踩点”得分意识。
文言文翻译要尽量遵循“逐字翻译”原则,而对有些特殊句子的翻译,因为要遵循“信”“达”“雅”这个大原则,则又需要灵活地“意译”,“意译”后的句子虽然不能和原句严整地一一对应,但从意思上来看,整体上还是对应的。
翻译完后,学生还应该读一读自己的译句是否是病句,并联系全文的内容来检查逻辑上是否有问题,是否跟这篇文章的大意相符合。
这点也很重要。
比如,仍是这次考试中的一道翻译题:原句: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5分)译句应是:程灵洗一向被乡里人敬畏,前后几任守长常常派他招募年轻人,驱逐拘捕窃贼强盗。
(重点词:“素”“为……所”“恒”“逐”)有个学生这样翻译:程灵洗一向害怕乡里人,前后守长恒使他召集少年,抓捕盗贼。
从全文来看,程灵洗作为本文的叙述对象,是被褒扬的人物。
文章说到了他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平生立下的功绩。
这样的人深受国家重用,也是深得百姓爱戴的。
他为何要“害怕乡里人”这层意思从何而来且不论他行为坦荡,抓捕盗贼,为民除害,不需害怕乡里人,就凭他的社会身份、地位以及他的性格为人(“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他也不至于如此胆小,害怕乡里人啊!我问这个学生为什么这样翻译,并告诉了他我的疑惑。
他说:“我在写的时候,也觉得很奇怪,但考试时间很紧,我就懒得再想了,就这样写算了!”殊不知,这一“算了”,这2分也就“算了”啊!还是回到上面介绍的“文译白”的练习方法。
比如填空式的“文译白”翻译,由译句“我们还是回去吧!”来还原成原句“吾还也!”空处应该填什么词呢它对应的是译句中的哪个词呢一比照不难发现应该是“还是”,表委婉的商量语气。
再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不难知道此处应填“其”。
就算不知道此处应填“其”,通过自己的查找,或是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对“其”的含义加深了印象。
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去把原句和译句一一对应,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谨慎的习惯,而非天马行空、想当然地胡乱翻译。
且有针对性地强化记忆了“其”有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语气“还是”的意思。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训练,是很有价值的。
(3)、培养学生的“踩点得分”意识。
其实培养了学生的“文白对应”意识,也就培养了他们“踩点得分”意识。
学生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踩点得分”意识非常薄弱,看到给出的句子,不会去思考,这个句子哪些字词可能是考察的重点,也就是一定要翻译出来才给分的。
哪怕整个句子的大意你翻译对了,而这个关键字你没有译对或是没有明确地翻译出来,都会扣分。
比如上面那个把“以状闻”翻译成“以表忠心”的同学就没有踩点得分意识。
这里的“状”“闻”都没有很明确地译出来。
而通过“白译文”和“文译白”这两种方式交叉训练,让他们学会判断,哪些是关键词,并知道这些词是一定要译出来才有分的。
久而久之,他们对待翻译题就不会那么大意和随便了。
总之,学生做翻译题时,总体显得较急躁,因为看不懂文章,急!越急则越看不懂。
又加上没有严谨的答题习惯,有些也许本来会做的,或是只要稍微冷静点就能做对的,也做不对了,甚至犯了一些很低级的错误。
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老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有意在这些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答题习惯,知道做文言文翻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样训练之后,我想,学生的文言文翻译题得分应会有所提高。
以上的几点内容只是自己在这轮文言文复习过程中或之后所积累的,有些方法是自己实行过的,有些只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总结的教训,也许有些方法还不成熟,权且当作自己这一年的所谓“经验”吧,或许能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个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