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系培养方案
![物理系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d9e0f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a.png)
引言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学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实验验证,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本文将介绍物理系的培养方案,包括学科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内容,旨在为物理系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指导。
学科设置物理系主要涉及以下学科领域:1.理论物理学: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2.实验物理学:以实验手段对物理现象进行观测和测量,并验证理论模型。
3.应用物理学:将物理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物理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物理学专业人才: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推导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具备良好的实验观测、测量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具备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创新性研究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观念,能够扎实学习、不断创新并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物理系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高等数学:为物理学的理论和计算提供数学基础。
2.线性代数:为量子力学等领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基础。
3.大学物理学: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和热力学等基础知识。
4.理论力学:深入学习经典力学的理论和应用。
5.电磁学:学习电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专业课程物理系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量子力学:学习微观世界的量子理论和应用。
2.理论物理学:深入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
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学习宏观系统的热力学和统计物理。
4.实验物理学: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5.应用物理学:学习将物理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选修课程物理系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个方向的选择,如:1.粒子物理学:学习微观粒子和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
2.固态物理学:学习固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应用。
3.光学与光电子学:学习光的本质和光电子器件的原理与应用。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1aa0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2.png)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较强的物理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2.掌握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具备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3.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合作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培养:包括物理学的核心课程,如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等,以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培养: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各个领域的深入了解。
3.实验技能培养:通过实验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通过科研导论和科研实践等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5.跨学科培养:开设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交叉的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开展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1.课堂教学为主:通过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程的授课,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2.实践教学为辅:通过实验课、科研实践和实习等实践环节,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科学研究的机会,增强实践能力。
3.科研导师指导:每位学生配备科研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4.团队合作培养:通过小组实验、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研究生教育培养:建立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模式,为有意深造的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科研训练和学术指导。
四、培养评估1.课程考核: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2.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科研成果评估:对学生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学术报告的展示等。
4.综合评定:根据学生在课程学习、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毕业评定。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学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学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c41525be23482fb4da4c99.png)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课程大纲(理论课程)(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开课单位】海洋环境学院【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编号】0701******** 【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50 【学分数】 3一、课程描述1、教学对象海洋科学专业、大气科学专业的本科生2、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海洋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全貌、理解已达到的水平和今后发展的方向。
要求掌握动力海洋(海流、海浪和潮波)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学会分析研究海洋动力现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海洋学》、《海洋调查》、《流体力学》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海流§ 1、引言§ 2、地转流§ 3、考虑摩擦的定常流动§ 4、非定常流动§ 5、风生大洋环流教学重点:大洋中的基本流动和风生大洋环流难点:大洋环流的西向强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与课后大作业为辅第二章:海浪§ 1、引言§ 2、线性波动理论§ 3、线性波动的合成§ 4、波动的折射和绕射§ 5、有限振幅波动§ 6、海浪的统计性质§ 7、海浪谱教学重点:线性波动、海浪谱难点:线性波动、海浪谱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与课后大作业为辅第三章:潮波§ 1、引言§ 2、平衔潮理论§ 3、考虑地球形状的潮波§ 4、等深广阔水域中的潮波§ 5、海峡和海湾中的潮波§ 6、变截面海湾中的潮波§ 7、浅水潮波§ 8、三维潮波教学重点:平衡潮理论,广阔水域、海峡和海湾中的潮波、三维潮波难点:等深广阔水域中的潮波、三维潮波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随堂讨论与课后大作业为辅三、考核方式及评价体系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检查等评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0%。
浅谈物理海洋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
![浅谈物理海洋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d71c9b7925c52cc58bd6be74.png)
洋 中物质能量 的输送转移 、 与海岸和海底 地貌 的侵蚀演 化 , 与 海 洋 生物 的生存 生活方式 、 以及与海洋的交通运输 和军事活动等都 有密切 的联 系。从学科角度讲 , 物理海洋学主要关注 四个 方面的 科学 问题 , 即海洋的热盐结构 ( 水文特征 ) 、 海水 的宏观运动 ( 海 流 波浪潮汐 ) 、 海一 气相互作用和海洋湍流 ( 海水 的混合 ) 。
4 结 论
物理海洋 学主要关注海洋 中的动力过程 , 更确 切地说 , 就是 从 物理学 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海 水的作用力 , 海水 的运动 , 海水 的 热( 温度 ) 盐( 盐度 ) 密( 密度 ) 场结构 、 以及伴随海水运动而产生的
各 种形式 的物质 交换 、 动量交换 、 能量 的交换等 。如果说海洋 学 的研究 对象是人类 和生物赖 以生存 生活 的海洋环境 的话 , 那么物 理海洋 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海洋环境 中的物理过程 。实 际上 , 海洋 中物理过程 的不 是孤立存在 的 , 它与地球 的天气气候变 化 、 与海
洋大学 , 大连海洋大学 , 广东海 洋大学 , 中山大学 , 华东 师范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看办 了相关 院系和学科 , 使得 从事物理海洋学教学科研 任务的岗位数 量大大增加 。应该 承认 ,
数量 的简单 增加并不 意味着质量 的快速提 升。尤其对 于国内大 多数涉海专业 的院校而言 , 物理海洋 学还是一个新 兴的专业 , 无 论是师的地方 。本文就是结合 我们多年从事物 理海洋学教学科研 的
2 课 程 设 置
物理海洋学 的学科特点就是从 物理 的角度认识 海洋和运 用 数学 的手段研究海洋 , 因此加强学生在数学物理 方面的知识积 累 对 于完 成后续专业课 的学 习就显得 非常重要 。在课 程设置上首 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数学物理基础 的培养 , 在大学一 二年级 时要 保 证开 设足够学 时 的和数学物 理 内容 相关 的基础课 , 如 高等数 学, 线性代 数 , 概率论 数理统计 , 数学无理 方程 , 复变函数和几分 变换 , 微分 方程 , 多元统计分析 , 数 学建模 , 大学物理 , 大学物理实 验, 理论力 学 , 流体 力学 , 流体力学试验等 , 帮助学生 尽快熟悉 和 掌握如何运用数学物理手段研究 问题分析问题 。 计算机是研究海洋 的一个重要手段 , 尤其是在海量数据 的处 理和动力过程 的模拟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 , 因此加强计算 机编程技 能 的教 和学 也是本专业学 生培养 的基本要 求 。就本科 阶段 而言 , 我们认 为 c + + , F o r t r a n 和M a t l a b三种程序语 言设计是 学生必须掌握 的。其 中 c + + 是 面向对象 的程序设计语 言 , 可 以帮 助学生 熟悉和 了解程 序设计方 面基 本知识 ; F o r t r a n 是计算语 言 , 目前 国际上 通用海 洋动 力模 型都 是用 F o r t r a n 开发实 现的 , 是学 生掌握海洋模 型模 拟动力过程 的基本手段 ; M a t l a b 最强大 的功 能
理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理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6b140ddccda38366baf13.png)
3.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类课程 25学分
(1) 数学基础课 14学分
30420095
高等微积分(1)
30420105
高等微积分(2)
10420604
高等代数
(2) 化学基础课 3学分
10440012
大学化学B
10440111
(需得到教学负责人的认定)。
4.专业相关课程 61学分
(1) 学科基础课限选 26学分
10430857
基础物理学原理与实验(1)
7学分
10430886 10430187
基础物理学原理 7学分
组一
10431036
基础物理学原理与实验(4)
6学分
10430865
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学生大三结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需完成第1-4学期的体育必 修课程并取得学分。
体育课的选课、退课及境外交换学生的体育课程认定等请详见2016级学生手册《清华大学本科 体育课程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3) 外语 (一外英语 必修8+2学分,一外小语种 必修6学分) 一外英语学生大学英语课程要求8学分,英语实践环节2学分(学分计入实践学分)。 英语分级为1、2级的同学需在大二结束前修满8学分的公共英语和英语通识课程(每学期2学
费曼物理学(1)
5学分
10430875
费曼物理学(2)
5学分
组二
10430904
费曼物理学(3)
4学分
10430913
力学
3学分
10430922
热学
2学分
10430983
电磁学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79019eff9aef8941e066a.png)
物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与名称专业代码:070201专业名称:物理学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初步了解物理学及相关前沿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进一步深造的潜力和基础;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和高尚的品德;培养能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培养要求通过强化数学和物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初步掌握从事一些物理基础型研究,以及密切相关的材料学研究和光电应用所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
强调学生具备进一步深造的潜力和基础。
注重通识教育,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
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技术文献,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有效地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电子技术、信息及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良好的素质、道德修养和一定的组织能力、行政决策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胜任管理协调、技术洽谈和国际交往等工作。
五、专业特色本专业以物理学科的扎实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相关科研项目和良好的科研平台为依托,以国家重大需求及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为培养目标,以一批优秀教师为保障,深入贯彻博学笃行的专业学风,通过学科交叉延伸促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六、主干学科物理学七、品牌课程计算物理及其应用、量子力学、复变函数与数学物理方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八、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61.5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必修135.5学分,选修26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湘潭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见附表1)附表1: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分配表。
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方案
![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55f3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3.png)
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方案海洋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涵盖了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地质海洋学等多个领域,对于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海洋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海洋科学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海洋科学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海洋科学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
2、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海洋科学相关的研究工作。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跨学科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海洋科学领域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5、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能够为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数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2)物理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等。
(3)化学类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
(4)生物学类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
(5)地质学类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1)海洋科学导论:介绍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领域,使学生对海洋科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物理海洋学: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如海洋环流、海浪、潮汐等。
(3)化学海洋学:探讨海洋中的化学组成、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
(4)生物海洋学:关注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生态特征和生物过程。
(5)地质海洋学:研究海洋地质构造、海底地貌、沉积物等。
3、实践课程(1)海洋调查实习:组织学生进行海上实地调查,学习海洋观测仪器的使用和数据采集方法。
(2)实验课程:包括物理海洋学实验、化学海洋学实验、生物海洋学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1f2a429453610661ed9f4dd.png)
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2010年11月12日
1
学校概况
(About OUC)
学校概况(About OUC)
始建于1924年,以理、工为主,海洋和水产为特色, 包括农、医、经、管、文、法和教育学的国家重点建设的 高校(211、985工程)。 70个本科专业,131个硕士点、44个博士点;5个国家 重点学科。 设有海洋学、海洋化学两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一 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经费 1.5亿元 RMB/年。
2003学年第一学期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
2003学年第二学期 2004学年第一学期
其他专业平均
2004学年第二学期 2005学年第二学期
20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刘卫翔(020332003028)各学期 专业贴近度比较图
80% 70% 60% 50% 贴近度 40% 30% 20% 10% 0%
13
2003级学生入校来选课学分合计分布图
350
300
250
各学分段人数
200
150
100
50
三年 计划 学分 130
0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学分
至20052学期
新体系的启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个修读录取专业的实例
20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柴于青(学号100112003004) 各学期专业贴近度比较图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Thesis
Career development education of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III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
1. 具备良好的人文情怀、职业素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2. 具备良好的物理理论基础和知识运用能力,具有利用物理知识解决海洋科学中部分问题的能力; 3. 具备良好物理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4. 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支撑学科
本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为物理学(0702),光学工程(0803)。
选修
071312201207
071302202201
2.专业知识课程
修课 要求
课程代码
071303101245
071313101247
必修
071313101249
071303201254
071323221213 071302101227 071302101229 084303201263
071303201223
Laser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071313211201
光度学与色度学
Luminosity and Chroma
071313211215
光纤通信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071313211223
3.工作技能课程
修课 要求
课程代码
008904103998
11.固体物理(48 课时,3 学分)
12. 物理学实验 1(48 课时,1.5 学分)
13. 物理学实验 2(48 课时,1.5 学分) 15. 物理学实验 4(48 课时,1.5 学分)
六、专业特色课程
14. 物理学实验 3(48 课时,1.5 学分)
1.海洋学 2(48 课时,3 学分)
2.流体力学(48 课时,3 学分)
Programming with Language
008201103019
体育Ⅰ
Physical Education Ⅰ
大学英语Ⅲ
体育
008201103021 008201103023
体育Ⅱ 体育Ⅲ
Physical Education Ⅱ Physical Education Ⅲ
008201103025
四、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
必修
学分要求 选修
合计
思想政治类
15
高等数学类
19
公共基础层面
大学外语类
10
55
大学计算机类
4
军事、体育类
7
通识教育层面
通识教育课程
8
8
学科基础课程
41
3
专业教育层面
专业知识课程
17
10
93
工作技能课程
14
8
总计
127
29
156
五、专业核心课程
1.力学(64 课时,4 学分)
3. 物理学实验 1(48 课时,1.5 学分) 5. 物理学实验 3(48 课时,1.5 学分) 7. 物理综合实验(64 课时,2 学分)
4. 物理学实验 2(48 课时,1.5 学分) 6. 物理学实验 4(48 课时,1.5 学分) 8.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16 课时,0.5 学分)
9.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16 课时,0.5 学分)
必修
071304102255
071304103999
071304201995
071313211213
光谱学
Optical Spectroscopy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创新创业教育 物理综合实验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hysical synthesized experiments
(二)专业教育层面
1.学科基础课程
修课 要求
课程代码
007001013003
必修
071302101329 071302101201
课程名称 海洋学 2 物理与光电科学导论
*力学
英文名称
Oceangraphy 2 Introduction to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s Mechanics
量子力学
选修
071303201221 071313101253
群论基础 计算物理
Fundamentals of Group Theory Numerical Analysis
084303201245 071303211303 071313211209
光电子学 激光原理与技术
光电技术
Opto-electronics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形势与政策Ⅱ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Ⅱ
008401101045
高等数学 I1
Advanced Calculus I1
高等 数学
008401101047 008401101059 008401101063
高等数学 I2 线性代数 概率统计
Advanced Calculus I2 Linear Algebra
先修课程
071302101203
*热学
Thermal Physics
高等数学 I1
071302101205
*电磁学
Electromagnetics
高等数学Ⅰ2、力学
071302101211 071302101287 071302101289 071302101285 071302102205 071302101217 071302102207 071302102211 071302102213 071302102215 071302102217 071312201201
Technology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 of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periment of Physics 1
*物理学实验 2
Experiment of Physics 2
*物理学实验 3
Experiment of Physics 3
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理学 专业代码 070201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2016 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情操和科学素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能够在 物理学以及海洋科学等领域进一步从事研究工作或者其它相关工作的海洋特色物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具体培 养目标如下:(1)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科学道德,诚实严谨,求真唯实;(2)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物 理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思想;(3)掌握物理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4)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 法;(5)熟悉海洋科学中的相关物理知识和方法。
Fundamentals of Acoustics
数学物理方法
Introduction to Ocean Optics Principle of Underwater Acoustics Quantum Information
海洋学 II 声学基础 量子力学
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
电磁学 光学 高等数学Ⅰ2
物理学实验 1 物理学实验 2 物理学实验 3
微机技术及应用
课程名称 *理论力学 *电动力学 *量子力学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固体物理 流体力学 声学基础
海洋光学基础 水声学原理 量子信息导论 高等量子力学
英文名称
先修课程
Theoretical Mechanics
高等数学Ⅰ2、力学
3.海洋光学基础(32+16 课时,2.5 学分) 5.海洋光学仪器实训(48 课时,1.5 学分)
七、实践环节
4.声学基础(64 课时,4 学分) 6.水声学原理(48+32 课时,4 学分)
(一)必修实践环节(26 学分)
1. 大学体育 I-IV(128 课时,4 学分)
2. 军事训练( 2 周,1 学分)
11 海洋光学基础(16 课时,0.5 学分)
12.海洋光学仪器实训(48 课时,1.5 学分)
13 水声学原理(32 课时,1 学分)
八、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
(一)公共基础及通识教育层面
修课 要求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008101101023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 基础
必修
思想 政治 理论
008101101025 008101101021 008101101019
008301101039
大学英语 Ⅳ
College English IV
008301101135
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
Extended College English Level A Series
或选修大学俄语、大学西班牙语等另外一种外语的四个等级课程,修满 10 学分。
008501101099
C 程序设计
Principle of Marxism Introduction to Maois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先修课程
008101101013
形势与政策Ⅰ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Ⅰ
008101101015
2.热学(48 课时,3 学分)
3.电磁学(64 课时,4 学分)
4.光学(64 课时,4 学分)
5.原子物理学(48 课时,3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