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册《黄河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5 黄河颂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5 黄河颂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澎湃……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
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课堂小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
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
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 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板书设计
序曲: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黄 河 颂
望黄河:描绘形象气势 主体 颂黄河:歌颂巨大贡献
5
黄河颂
R·七年级语文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歌词创作背景;理解歌词中修辞手法的运 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赞颂的黄河 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3.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爱国 主义情操。
新课导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哺育
保卫
激励
尾声: 学黄河——伟大坚强
随堂练习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写一份倡议书,保
卫我们的母亲河,保卫我们的黄河。 2.课外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
之水天上来》。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谢谢您下载使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附赠 中高考状元学 习方法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暗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表达了 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精品课件(23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精品课件(23张)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保卫黃河
保卫祖国 维护祖国统一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是摇篮,舒缓深沉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望——劈成南北两面
“望……劈成南北两面”是如何写的?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近镜头 俯瞰
纵向 横向
→ → → →
特写 全景 流势 展开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 册]《 黄河颂 》精品 课件( 23张) -优秀 讲课稿P PT
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 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的气魄
这一节是从那几个方面 来赞颂黄河的精神?

黄河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黄河颂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第11页
第12页
全班齐读,读出 我们气势,读出 黄河气势!!
第13页
黄河颂是组 诗 第二章?
第14页
写作于什 么时期?
第15页
朗诵这首诗 应该是什么 样基调?
第16页
豪迈奔放
第17页
第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 地朗诵本诗;(第一节)
2、了解比喻修辞方法;
3、热爱祖国悠久历史, 热爱中华民族。--11行
第7页
第二组 雨之队
12----17节
第8页
第三组 雷之队
19---23
第9页
第四组 电之队
24——35
第10页
听老师读课文, 然后进行第二轮 朗诵比赛,得分 最少组可先选。
第2页
以笔名光未然闻世张光年,19生于湖北光化。
第3页
抗战时期,张光年主 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所 创作歌曲《五月鲜花》传 唱全国,组诗《黄河大合 唱》经冼星海谱曲后,成 为表现中华民族精神不朽
经典,至今久唱不衰
第4页
1938年11月武汉沦 陷后,我国当代著 名诗人光未然(即 张光年)率领抗敌 演剧三队,从陕西 宜川县壶口附近东 渡黄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黄河颂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6/19
整体感知
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 1.那么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呢?朗诵词在
全文中作用有哪些?
中华民族精神是伟大而又坚强黄河精神 揭示主旨,点出歌颂黄河主题。
7/19
“望”引出对黄河形象描写, 有画面感
3.那么“望”这一部分有几幅画面呢?
8/19
9/19
10/19
精研细读
“啊!黄河!”重复出现,营造出一个回 环往复韵律美。
18/19
19/19
15/19
课堂总结
这首诗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 中华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自 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中华儿女像 黄河一样“伟大坚强”。用这种 精神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16/19
拓展延伸
相关黃河诗句,俗语,你知道多少?
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船夫曲》
1/19
2/19
作者档案
光未然,原名张光 年。当代诗人,文 学评论家。1936年 到延安,创作了歌 颂中华民族精神组 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 靡全国。。
3/19
文海拾贝
《黄河颂》它是《黄河大合唱》第二乐 章,《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黄 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 《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 中雄奇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 抗战,刻画黄河形象,反应中华民族英雄 儿女抗战真实画面。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黄河颂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黄河颂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古代一些著名诗人,在他们很多不朽诗篇中,用优美词句抒发他们 对黄河真情。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在公元822—824年间,于夔州写一 组抒情词,名为《浪淘沙》共九首,其中一首就是专门描写黄河: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 女家。”古代人们都认为黄河是来自天上银河。高步瀛《唐宋诗举 要·卷二·注四》提到“河出昆仑,以其地极高,故曰从‘天上来’”。
沙总量,平均每年超出十六亿公吨。
因为下游段地势低平,河道坡降平缓,流速减 低,大量泥沙于是沉积在河床上,平均每年逾四 亿公吨,其余泥沙则流到河口,冲积成向海伸展 河口三角洲,平均每年造陆达二十多平方公里。第5页关ຫໍສະໝຸດ 地理……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
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压衰退,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西伸,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域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影响,盛行偏南风,水汽丰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时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衰
勇往直前中游河段--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 形成了黄河上最长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地方:
壶口瀑布,龙门。
第4页
关于历史……
黄河流城经常泛滥成灾。据记载,二千 多年来,黄河下游溃堤达一千五百屡次,
较大规模改道有二十六次。
水灾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安徽, 广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河水夹带到下游泥
退,蒙古高压向南扩展,降水开始降低,但常发生连阴雨天气。 气温地域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降低。多年平均气温最高地域大于 14℃,最低地域小于-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洛阳盆地44.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河源地 域-53.0℃。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地域为秦岭。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册《黄河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册《黄河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深情地读: 一、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
速和语调。 二、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
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交流感知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 个词是关键?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 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 ,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 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 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谚语(俗语):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滋生繁衍、发展、壮大。 黄河天险是地理上的军事屏障 黄河的伟大坚强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抵御外敌的精神城防
2、“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 铁的臂膀,”其中的“千万条铁的臂膀”是指什么?这 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 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本课小结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民族精神: 伟大坚强
板书设计
朗诵词——黄河伟大坚强

望 ——势不可当
黄 河 颂
歌词 (主体)

文化摇篮 民族屏障
强 不 屈 奋 斗

《黄河颂》公开课课件

《黄河颂》公开课课件

现在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 西安、洛阳、郑州、安阳、开封、商丘等都 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中国几代帝王都在黄河流 域建都。尧、舜、禹的都城分 别为今天的临汾、永济、禹县。
西安的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洛阳的 龙门石窟等等,宏伟壮观,技艺高超,造型 优美,不仅当时举世罕见,也是当今世界之 奇作珍品。
抗日战争时期,黄 河两岸活跃着广大军民,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 到处都有敌后游击队的 英勇斗争。
吟 读 黄 河 颂 歌
黄 河 颂
吟读黄河颂歌
自由朗读,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吟读黄河颂歌
小组互读,再读诗歌, 注意节奏、重音、语速、感情。
吟读黄河颂歌
学生朗读,老师指导。全班学读。
吟读黄河颂歌
学生领读,老师范读。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公开课课件
第6课 黄 河 颂
光未然
话 说 黄 河 历 史
黄 河 颂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lù),全长5464公里,流经我国九个省(自 治区),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
五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 仰韶文化,在河南、山西等省发现的遗址, 不下一千多处。
吟读黄河颂歌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品 味 黄 河 精 神
黄 河 颂
传承黄河精神
根据你对黄河精神“伟大坚强” 的理解,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它, 发出你的誓言!
唱 响 炎 黄 诗 篇
黄 河 颂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真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黄河颂优秀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黄河颂优秀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26/36
【解析】 作者首先描写田里秧苗苗期已经过了,
但田里却没有一滴水。天蓝蓝,也没有一点 下雨迹象,这可怎么办呢?作者心里非常着 急,感情变得非常激动,于是抛开陈说对象, 直接向雨呼唤:“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 雨呀!”雨是不会说话,怎么可能回答呢? 这种因为感情激动,直接对所要叙述对象发 出呼唤(哪怕对象是非人),就是呼告修辞 格。
24/36
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人或物一个 修辞方式。也就是对原来不在面前人或物 直接呼唤,而且跟他说话。普通可把它分 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利用呼告,能够 抒发强烈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发 读者强烈感情共鸣。
25/36
秋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 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整得平平田面,晒得结 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 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 天颜色把人眼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 下呀!雨呀!
22/36
4. 本诗中黄河并不但仅是地理学上黄 河,而且表现了一个精神,这种精神是 什么?全诗表示了诗人怎样感情?
23/36
1.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 全诗分为那两大部分?朗诵词能够看作是
一个序曲,它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①第一部分是朗诵词,第二部分是歌词。 ②第一节(朗诵词):这是诗序曲,作者以呼 告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 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主题,歌颂中华民 族伟大和坚强。这么做能够增强感染力,引 发读者共鸣。
30/36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近镜头
俯瞰全景
“望”统领
纵向描写
横向展开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册《黄河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下册《黄河颂》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涵咏品味 颂赞黄河
请同学们用批注的方式,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
温馨提示: 批注的对象可以是词、句,也可以是段、篇,可以从
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 多个角度进行理解感受、鉴赏评价或质疑问难。
批注示例:
“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 描写,有画面感。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探究背景 领悟黄河】
作者通过颂黄河抒发怎样的情感?
背景链接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 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亲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 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 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酝酿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组诗。 此诗即为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篇。
光未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 握诗歌内容。(重点)
2. 品析诗歌抒情的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揣 摩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 (难点)
3.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重点)
请欣赏《黄河颂》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9年春,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 星海谱曲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 律和时代的最强音。《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
03 新课导入
【朗读诗歌 感知黄河】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重音、语调、语速。
【细读诗歌 亲近黄河】
请同学们细读歌词部分,说说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优质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优质课件

中河
光 未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 理解诗歌的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学会做批注。 3.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 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
大精神。
黄 河 风 采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黄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今天学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 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 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章主旨 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 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 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源 头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作者简介
词作家——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 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 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 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 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 风行全国。
曲作家——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 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创作了《救国军歌》、
黄河立体画卷。
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自学指导 :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学习做批注的方法并完成问题 做批注: 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
用简练的语言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就是做批注。做批 注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以批注的方式评点课文, 形式非常自由,可以是一个词的品味,也可以是一个句 、段的赏析,还可以就课文谈阅读感受。 1.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词句,仔细品味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___狂__澜___________: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 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6)__体__魄____________:①魄力。②气势。 (7)__一__泻__万__丈________: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 文笔奔放、流畅。文中指前者。 (8)__浩__浩__荡__荡________: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或壮 大。
2.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 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你还能从自己 读过的诗歌中再举一例吗?
本诗属于直接抒情。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 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 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 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天上的街市》属于间接抒情。
黄河——永远值得我们赞扬、学习。
当堂检测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A.大兴安岭绵延千里,是我国北方的天然屏.障.。 B.哺.育.失去劳动能力的父母,是儿女应尽的义务。 C.只有惊.涛.澎.湃.的大海,才能创造出沙滩的光洁与柔软。 D.只见他在前面振臂一呼,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开始出发 了。 解析:用错对象,此处应用“赡养”。
2.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澎湃:_形__容__波__浪__互__相__撞__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哺育:_喂__养__,__也__比__喻__培__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宛转:__①__辗__转__。__②__同__“__婉__转__”__。_______________ (4)屏障:①__像__屏__风__那__样__遮__挡__着__的__东__西__(_多__指__山__岭__、_岛__屿_ _等__)。__②__遮__挡__着__。______
请欣赏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听完分享你的感受。
诵读诗歌
1.听,做批注。 2.自由读。读出节奏。
感知内容
1.歌词一般有序曲、主体和尾声,概括这三部分分别 写了什么?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望黄河颂黄河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2.在主体部分,作者刚开始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由 哪个字引起?从那些角度写了黄河?
拓展延伸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光未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 握诗歌内容。(重点)
2. 品析诗歌抒情的方式,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揣 摩诗歌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 (难点)
3. 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重点)
有关黄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 是中国第二 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
板书设计
序曲: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描绘形象气势
河 主体

颂黄河:歌颂巨大贡献
尾声: 学黄河——伟大坚强
哺育 保卫 激励
小结
黄河——中华民族的根,这根维系着我们, 哺育着 我们,它把中华大地串联起来。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催生了优秀的 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黄河——它经历了最频繁的战争,造就了英 雄与史诗。
•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6300 千米。
•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 字。
黄河地图
资料库 初识作家,了解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 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 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 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望”。惊涛狂澜—特写 浊流连环—俯瞰 奔向黄海—纵观 劈成两半—横看
3.颂黄河的外部标志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 ”以此把内容划为几部分,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养育中华民族 保卫中华民族 激励中华民族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朗读主体开头部分
养育中华民族 保卫中华民族 激励中华民族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 伟大坚强”。
再读诗歌
注意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处 理。 展示你的成果
思考探究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 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 魄。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 》《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写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诗中雄奇的 想象与现实的图景交织,歌唱苦难与抗战,刻画 黄河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画 面。
当时,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诗 人随八路军行进在黄河边,雄奇壮丽的山河,伟 大而坚强的军民,怎不让他唱出豪迈的颂歌。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山巅.( diān ) (3)狂澜.( lán ) (5)宛.转( wǎn ) (7)哺.育( bǔ )
(2)澎.湃.( péng pài ) (4)浊.流( zhuó ) (6)屏.障.( píng zhàng ) (8)滋.长( zī )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近镜头特写
纵向描写黄 河的流向
浊流宛转,
俯瞰全景
结成九曲连环; 式的总写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横向展开到黄
劈成南北两面。 河流域两岸
感知内容
3.颂黄河的外部标志是文中反复出现的“ 啊,黄河!”以此把内容划为几部分,主 要内容各是什么?
本课小结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民族精神: 伟大坚强
板书设计
朗诵词——黄河伟大坚强

望 ——势不可当
黄 河 颂
歌词 (主体)

文化摇篮 民族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课后阅读
• 阅读《黄河之水天上来》
作业
本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 营造出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抒发 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接着又运用了多种 修辞手法来赞美黄河、歌颂黄河。请你 模仿这种直接抒情加修辞手法的方式, 写一个赞美母亲(或老师)的片段。100字 左右。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