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止图库

3、海棠锈病
4、美人蕉锈病
(二)叶斑病类
1、圆柏叶枯病 2、樱花褐斑病 3、松针褐斑病 4、月季黑斑病 5、杨树黑斑病 6、丁香黑斑病 7、鱼尾葵叶斑病
1、圆柏叶枯病
2、樱花褐斑病
3、松针褐斑病
4、月季黑斑病
5、杨树黑斑病
6、鱼尾葵叶斑病
7、丁香黑斑病
(三)白粉病类
1、黄栌白粉病 2、月季白粉病 3、爪叶菊白粉病
1、山茶灰疽病
2、兰花灰疽病
3、梅花灰疽病
4、樟树灰疽病
(七)叶畸形类
1、茶饼病 2、杜鹃饼病 3、桃缩叶病
1、茶饼病
2、杜鹃饼病
3、桃缩叶病
(八)病毒病类
1、杨树花叶病 2、美人蕉花叶病 3、香石竹病毒病 4、郁金香碎锦病
1、杨树花叶病
2、美人蕉花叶病
3、香石竹病毒病
4、郁金香碎锦病
1、黄栌白粉病
2、月季白粉病
3、爪叶菊白粉病
(四)煤污病类
1、山茶煤污 2、双线藤煤污 3、其他煤污病
1、山茶煤污
2、双线藤煤污
3、其他煤污病
(五)灰霉病类
1、仙客来灰霉病 2、非洲菊灰霉病
1、仙客来灰霉病
2、非洲菊灰霉病
(六)炭疽病类
1、山茶灰疽病 2、兰花灰疽病 3、梅花灰疽病 4、樟树灰疽病
病害图库
一、叶、花、果病害 二、枝干病害 三、根部病害
一、叶、花、果病害
(一)锈病类 (二)叶斑病类 (三)白粉病类 (四)煤污病类 (五)灰霉病类 (六)炭疽病类 (七)叶畸形类 (八)病毒病类 (九)霜霉病类
(一)锈病类
1、梨锈病 2、玫瑰锈病 3、海棠锈病 4、美人蕉锈病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第一节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
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
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
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
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第二节4、褐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详解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食叶类害虫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
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
如能混入0。
3%茶枯或0。
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
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2、袋蛾类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
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4)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危害:国槐尺蛾是食叶害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喜在树冠顶端产卵,卵散产于叶面、叶柄和嫩枝上,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将整株叶片一夜吃光。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pt

症状:病毒性病害的症状通常包 括在叶片上出现黄化或萎缩,茎 上出现坏死等。
防治方法:使用抗病品种、清除 病原体、使用抗病毒剂等措施进 行防治。
03
常见虫害识别与防治
食叶性害虫
种类繁多
食叶性害虫有数十种,如蝗虫 、棉铃虫、斜纹夜蛾等,它们 以叶片为食,对植物造成严重
的损害。
幼虫危害
幼虫是食叶性害虫的主要危害阶 段,它们会大量蚕食植物叶片, 使叶片残缺不全,甚至光秃。
成虫危害
成虫虽然不直接蚕食植物叶片,但 有些种类会产卵在叶片上,孵化出 的幼虫会迅速繁殖并蚕食叶片。
刺吸性害虫
吸取汁液
刺吸性害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 ,如蚜虫、蝉等,它们会吸取 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生长不
良。
传播病毒
刺吸性害虫不仅对植物造成危 害,还会传播病毒,引起植物
病害。
影响植物生长
刺吸性害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 育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会 导致植物萎缩、黄化甚至死亡
对植物和种植环境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以消灭潜在的病原 菌和害虫。
生物防治与天敌保护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昆虫、鸟类、两栖动物等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为害,以达到生态 平衡。
天敌保护
保护天敌昆虫和益鸟等,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对 害虫的控制作用。
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杀菌剂等来防治病虫害,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 法,以避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过度污染。
。
蛀干性害虫
01
02
03
树木杀手
蛀干性害虫包括天牛、木 蠢蛾等,它们以树木的树 干为食,对树木造成严重 的危害。
幼虫危害
蛀干性害虫的幼虫会在树 干内部蛀食,使树干内部 蛀空,导致树木易受风折 和病害的侵袭。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1 龄若虫 的发生期正好较相吻合 ,在 自然条件下就能很好地
控 制石 楠盘 粉 虱 的种 群 , 防 治其 大量发 生 、 扩散。
4 曲纹紫灰蝶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曲纹紫灰蝶是严重危害苏铁科苏铁属植物 的一种主要
害虫 。发 生 较严 重 的年份 , 大部 分 的 园林 、 庭院 、 绿化 带 及 家 庭所 植苏 铁 均遭 受危 害 , 再 加 上人 们对该 虫缺 乏科 学认 识 和 有效 防治 , 致 使该 虫 发 生 有越 来 越 严重 的趋 势 , 造成 了不 应 有 的损 失 。具体 情况 如 图
3所示 。
蔽, 不易发现 , 一旦发现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另据调查
发现 , 该 虫幼 虫 在取食 完 一株 苏铁 嫩 叶后 , 化蛹 之前 , 喜 潜伏
曲纹紫灰蝶每年发生
6 1 0 代, 以卵 、 幼 虫 和蛹
在苏铁植株顶部毛茸茸 的海绵体内, 而不急于向附近的苏铁
转移 , 待 苏铁 再 次 长 出嫩 芽 时 , 才倾 巢 而 动 , 很快将嫩芽 、 嫩
于枯枝烂叶上越冬 ,气候
暖 和的地 区 无 明显越 冬 现
象 。成 虫羽 化后 次 日即可
叶吃光 。 所以检查时要特别注意苏铁顶部毛茸茸的海绵体内
是 否有 幼虫 或蛹 。 此外 , 亦 可利用 指示 生物 发现 虫情 , 即在春
交配产卵 ,喜在新叶刚抽
图3 曲 花上 产 卵 ,卵期 很 短 。幼虫 孵化 后 1 小 时左 右 即群 集钻 蛀 羽 叶和球 花幼 嫩 组织 取食 , 并从 腹 部背 腺 中分 泌 出蜜 汁物 , 引来 大量 蚂蚁 。幼 虫共 4 龄, 3 龄 后 期 即
边取食边向苏铁基部爬行, 寻找隐蔽处躲藏, 4 龄后转移至苏
几种北方常见园林病虫害防治

几种北方常见园林病虫害防治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常见病虫害防治1.枣大球蚧生活习性:枣大球蚧1年1代;多以2龄若虫于枝干皮缝、叶痕处群集越冬;以1~2年生枝上较多..4月中下旬迅速膨大;5月间成熟并产卵;6月大量孵化;分散转移到叶、果上固着为害;秋季8月间陆续越冬;至10月上旬全部转到枝上越冬..枣大球蚧雄成虫有翅;能飞行;寿命较短;只有1~2 天;交尾后不久即死亡..雌成虫性成熟后;交尾产卵;产卵前腹部分泌蜡丝;随着不断产卵;腹部不断向上收缩;直至腹背相连成为一薄壳而死..在雌成虫膨大期间;雌虫体长度、宽度、高度迅速膨大;此时为雌成虫危害盛期..在此期间;雌成虫又向外分泌胶状物;在其周围吸引了大量蚂蚁和苍蝇等昆虫..初孵若虫活动能力较强;在卵壳内滞留一段时间后爬出;出壳后分散到叶正反两面叶脉上;沿着主脉两侧取食危害;然后转移到1年生枝条和叶片上面固定危害..危害情况:枣大球蚧是一种繁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危害严重且难以根除的重要枝梢害虫..雌成虫和若虫在枝干上刺吸汁液;会受害叶片叶绿素减少、含水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常可导致寄主枝条干枯;树势衰弱;甚至全树枯死..排泄蜜露诱致煤污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红枣严重受害时;可致使25~50%的树枝干枯;30%多的枣树枯死;受害树所结的红枣果实干瘪、瘦小;红枣可减产90%以上.. 枣大球蚧在新疆侵害的寄主植物达到20科45种之多;其中以红枣、酸枣、刺槐、黄榆受害最重;其次为白榆、巴旦木、合欢、垂榆、圆冠榆、复叶槭、文冠果、桃、梨、杏、李、紫穗槐等树种..防治措施:对严重感染的寄主采用截除严重受害枝干控制枣大球蚧发生与蔓延;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加强检疫枣大球蚧主要靠寄主枝条、接穗、果品甚至树干携带而远距离传播..因此;对苗木、接穗和果品的采购、调运过程和保护区都应实施检疫;以防传播蔓延..农业防治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水;满足果树对肥水的需要;促进生长;增强树体自身耐虫能力;提高树体抗性..结合整形修剪;集中烧毁带虫枝条;可大大减少虫口数量..物理防治4 月中下旬雌虫膨大期虫体较大; 较容易发现;此期人工抹除或用硬刷刷除..生物防治枣大球蚧的天敌有寄生蜂、瓢虫等;为保护利用天敌;在枣大球蚧成虫期不可盲目用药;避免杀伤天敌..化学防治枣大球蚧有2个最佳化防时期;第1次在3月下旬~4 月初;此时使用40%速扑杀乳油、40%蚧克特乳油、48%乐斯本乳油防治效果好;第2次为6月中下旬;此时使用48%乐斯本乳油、52.25%农地乐乳油、20%杀灭菊酯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防治效果好;且农药成本低..体形特征:卵:长椭圆0.4~0.5毫米;初淡黄渐变淡粉红;孵化前紫红色..附有白色蜡粉..若虫:初龄淡黄白色;扁长椭圆形;前端宽钝;向尾端渐狭;眼黑色;足发达;腹端中部凹陷;中央及两侧各有 1刺突;2龄越冬期于扁平白色绵状茧内;茧1.2~1.5毫米..雄蛹:裸蛹1.3~1.5毫米;淡青黄色..茧白色绵毛状;长椭圆形2.2毫米..成虫:雌虫半球形体长8~18毫米;状似钢盔..成熟时体背红褐色;有整齐的黑灰色斑纹;雄虫体长2~2.5毫米;橙黄褐色;前翅发达白色透明;后翅退化为平衡棒;交尾器针状较长..卵幼虫蛹龄期若虫附近往往有蚂蚁、苍蝇聚集受害树木2.榆树小蠹虫危害情况:小蠹虫是榆树及其嫁接品种上普遍发生的一种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在榆树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取食;受害的榆树因虫孔密集;虫道串通;韧皮部受到严重破坏;不久叶片萎蔫;树木死亡..同时在小蠹虫的侵入孔部位流出大量的粘稠汁液;剥开受害榆树的树皮;可见密集的虫道内充满粪便和碎木屑;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因为小蠹虫是蛀干性害虫;防治较困难..小蠹虫携带病菌极易引发榆树枯萎病;是榆树最危险的病害..症状常表现为2种类型..急性枯萎型:上层个别枝条突然失水萎蔫;并迅速扩展到其他枝梢;叶片内卷稍褪绿;干枯而不脱落;嫩梢下垂枯死..慢性黄化型:个别枝条上的叶片变黄色或红褐色;萎蔫;逐渐脱落;并向周围枝梢扩展;病枝分叉处常有小蠹虫蛀食的虫道..以上2种类型在病枝的横切面上;均有褐色环纹..在剖面上;可见到外层木质部上有黑褐色条纹..变色导管被一些填侵物和一些胶状物所堵塞..幼树发病常表现为急性型;易当年枯死..生活习性:小蠹虫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内越冬;越冬幼虫早春气温上升达到10℃以上时逐渐老熟化蛹;15℃时开始羽化为成虫;越冬代成虫将在4 月底5月初出现高峰..因其生存、繁殖能力强;危害隐蔽;遇到气温突降、干旱等不利气候条件;极易暴发..林中衰弱木或濒死木以及风倒木、冰雪损害木及断落枝条等; 均会招来小蠹虫进行繁殖;尤其是受到小蠹虫侵害的林木更能迅速聚集大量同种小蠹虫前来繁殖;并因虫口密度较高;侵染到周边健康树;因此应适时彻底清理或处理这些虫源木..该成虫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可作短距离的自然传播;人为调运带虫原木、伐桩;以及带皮榆木则可以造成远距离传播..防治措施:加强检疫严禁调运虫害木;对虫害木要及时进行药剂或剥皮处理或焚烧销毁;以防止扩散..抚育措施加强抚育管理;改善树木的生理状况;增强树势;提高其抗御虫害的能力..园林规划设计中做到适地种树;合理规划;选择抗逆力强的树种或品种;梢头木及带皮枝桠应及时清理;保持卫生..物理防治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生物防治小蠹虫的捕食性、寄生性和病原微生物天敌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线虫、螨类、寄生蜂、寄蝇、捕食性昆虫及鸟类等..一方面应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和人为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保护捕食性天敌昆虫和鸟类在生态系统内的生存和繁殖;将会加强天敌的作用;有效地降低小蠹虫的危害..另一方面人工饲养和繁殖小蠹虫天敌; 生产其病原微生物并在成虫羽化期喷洒;使大量成虫感病死亡从而降低其危害水平..药剂防治①在越冬代成虫扬飞入侵盛期4月末至7月初;因地而异使用2%毒死蜱、2%西维因、2%杀螟松油剂涂抹或喷洒枝干可杀死成虫..②在北方针对小蠹虫在根茎树皮内越冬的特点;早春4月可挖开根茎土层10cm 深撒施 2%杀螟松粉或 5%西维因粉;每株用量 10g;然后再覆土踏实;杀虫率高达98%..③4—9月份;采用树干注射法;毒杀干内幼虫..④打孔注药:在树干基部倾斜45°角向下沿不同方向打孔3~4个;注药孔直径0.5~0.8cm;深达木质部;用内吸性强的40%氧化乐果原药稀释2倍液; 用药量每10cm 胸径注入2~4ml;注药后用泥封好注药口;防效很好;或用200倍呋喃丹溶液、乐斯本毒死蜱480克/升乳油200-250毫升/亩灌根..体形特征:成虫:体长2.6-4.9mm;宽1.7-2.1mm;显微镜下观察体表深褐色;鞘翅表面有光泽;被有短绒毛..腹部急剧收缩成钝角;在第二腹板中央两性均有一瘤突;为重要特征..卵:直径0.6-0.7mm;卵圆形;乳白色;孵化前色加深..幼虫:成熟幼虫4-5.4mm;宽1.8-2.2mm;胸部较粗;体色乳白至淡黄;头和口器棕褐..蛹:裸蛹;长3.8-4.9mm;宽1.8-2mm;淡褐色或乳黄色..树皮下的乳白色幼虫受严重虫害的榆树成虫幼虫3.吉丁虫危害情况:吉丁虫俗称爆皮虫、锈皮虫;属鞘翅目、吉丁科..成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被害处有流胶;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甚至造成整株枯死..成虫的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过8厘米;头较小;触角和足都很短..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树木;也有潜食于树叶中的;严重时能使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吉丁虫是一种极为美丽的甲虫;一般体表具多种色彩的金属光泽;大多色彩绚丽异常;似娇艳迷人的淑女;也被人喻为“彩虹的眼睛”..虽然成年吉丁虫美丽异常;但其幼虫却其丑无比;多数幼虫穿孔于植物材部;个别幼虫蛀食植物根部;啃食韧皮部;前胸特别膨大;腹部细长..而且幼虫孵化后在茎秆皮下以螺旋式向上蛀食;粪便不排出;呈毫不起眼的褐色..新疆地区常见十斑吉丁虫;十斑吉丁虫主要危害各种杨树和旱柳等..以成虫取食树叶;幼虫在杨树、柳树树干的皮下或木质部蛀食为害;虫伤处流出黑褐色树液;引发腐烂病和腐生蝇;导致树木长势衰弱;严重时枯死或风折;失去经济价值..成虫体长11-23毫米;紫褐色;鞘翅上有明显纵线4条、黄色斑点5-6个;以5个者为多;两翅共有10个斑点;故名十斑吉丁虫;幼虫体长17-21毫米;前胸背板黄褐色;中央有“∧”形纹..生活习性: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木质部内越冬..在吐鲁番地区翌年4月上、中旬化蛹;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幼虫;老熟幼虫于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成虫每天以10~16时最活跃;并有假死性;但无趋光性;通常栖息在树干的向阳部分..它们的飞翔能力极强;既飞得高又飞得远;不易捕捉;但当它们栖息在树干上时;却很少爬动;行动迟缓..交尾产卵前咬食叶片补充营养;寿命20天左右..卵散产于树干阳面的树皮裂缝、伤痕、节疤等处;每一雌虫可产卵7~22粒..初孵幼虫从卵壳附近侵入树皮;使树皮变色;呈击伤或疮疤状;虫孔处有少量酱褐色胶液及细小粒状排泄物;约20天后钻入树皮与木质部之间;7月上、中旬钻入木质部内为害..幼虫在树皮与边材之间蛀食;形成不规则的宽大虫道;内塞满木屑和粪便;蛀入木质部的虫道似“L”形..老熟幼虫在靠近边材处筑蛹室化蛹;蛹室长12~19毫米;宽5毫米左右..防治措施:十斑吉丁虫发生和为害程度与树的品种、树龄、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及立地条件有关:凡树皮粗糙的品种、纯林、幼树或抚育管理不及时、立地条件差时发生严重;反之则轻或不发生..物理防治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死树死枝;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当地天敌鸟类;有效控制吉丁虫对树木为害..药剂防治①成虫期即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可喷施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或50%杀螟松乳油 1000 倍液或50%马拉硫磷800-1000倍液;连续 2 次喷射有虫枝干..②幼虫孵化初期即5月中旬后应用40%氧代乐果或50%久效磷或50%甲胺磷40-100倍液;每隔 10 天涂抹危害处;连续 3 次..③幼虫钻蛀盛期;用刀纵向割裂虫斑;以阿维菌素500 倍液和氧化乐果原液混合涂刷树干;可杀死幼虫;并兼治腐烂病..十斑吉丁虫成虫受幼虫危害的树干4.草履蚧危害情况:草履蚧属半翅目绵蚧科;又名草鞋蚧壳虫;属同翅目硕蚧科;主要危害白蜡、槐树、椿树、柳树、海棠、杨树、桐树、刺槐、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桔等花木的枝、干、芽;同时也危害桃、枣、杏等经济树种..它是一种杂食性的害虫;雌成虫扁椭圆形;背部隆起;背面有横皱褶;赭色;被有薄层白粉;周缘和腹面黄色;前翅灰褐色;停落时呈“八”字型..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危害后推迟树木的发芽;蚧虫在危害同时大量排蜜露;因而遭至煤污病的发生;削弱树势;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重者可造成枝条干枯直至整株树木枯死..尤其是当年新植幼树;发生量大;危害严重..生活习性:草履蚧一般1年发生1代;以卵囊在根际附近的土中、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上旬;在土中开始孵化;能抵御低温;在“大寒”前后的堆雪下也能孵化;孵化后的若虫仍停留在卵囊中;但若虫活动迟钝;在地下要停留数日;温度高;停留时间短;天气晴暖;出土个体明显增多;孵化期要延续1个多月..2月下旬;随着气温的升高陆续上树;3月中旬开始为害气温较高年份提前孵化..4月上中旬第1次脱皮;4月下旬至5月初第2次脱皮;雄若虫不再取食;下树寻找疏松土层或砖石缝处结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雌若虫第3次脱皮与雄虫羽化期一致..5月中下旬为交配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树入土分泌白色绵状卵囊;在其中产卵并越夏越冬..若虫的取食特点是初龄若虫大部分选择一至二年生嫩枝背部靠芽的下方群居为害;通过2次脱皮后刺吸能力增强;树体幼嫩部均能取食;有些还爬至突出地面的树根部为家..雄若虫下树化蛹和雌成虫下树产卵;均是直接从树上落下;再寻找适宜场所..防治措施:在日常管理中;可利用冬季、早春对红叶李进行整形修剪;剪去部分有虫枝;集中烧毁;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枝叶郁闭的进行局部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改变草履蚧的栖息条件;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从而减轻草履蚧的危害;对个别枝条或叶片上的蚧虫;可以用软刷、竹片等刮除;虫体刮下或受损以后;便丧失繁殖能力..物理防治1.破坏越冬场所..草履蚧的卵与初孵若虫大多在树下枯叶、枯草和0.5-5.5cm深的土层中;可在秋冬季;清除砖石、枯叶等堆物;搞好环境卫生..在2月底之前清扫树下枯叶、杂草;集中焚毁;同时深翻林木周围5cm 左右深的土层;将土层里的虫卵翻出;破坏越冬场所..2.阻隔防治..①早春初孵若虫上树前离地面1.5m以下的树干上刮去10cm宽的老皮见到韧皮部既可;涂上一圈废机油或粘虫胶..②用塑料、塑胶带在树干1.5m以下的位置;缠绕宽20-30cm的塑环;用订书机固定环扎于刮皮处;上抹粘虫胶或自制毒虫油;阻隔率可达98%以上;再人工扑杀;效果明显..经常检查阻隔环并及时补药;同时杀灭和清理阻隔环隔离的虫口..对树下若虫喷洒废机油进行防治..5月初成虫下树产卵期间;通过对树木上环及补药来对其进行控制和灭杀..③在若虫上树前;将树干基部的表皮刮光;紧靠地面绑扎宽50cm的塑料薄膜阻隔带;并将树基部塑料带用土压实;阻止若虫上树;每天早晚清扫若虫;集中烧毁..3.堆沙防治..利用雌虫下树产卵的习性;在树干周围堆沙土;引诱成虫产卵;集中处理..或5月中旬在植物根旁挖宽30cm、深20cm的环状沟;沟里填杂草引诱草履蚧雌成虫产卵;等产卵结束取出杂草烧毁..生物防治草履蚧的天敌主要有红环瓢虫和黑缘红瓢虫等;生长季节最好少喷药;以保护天敌;发挥天敌的控制效应..药剂防治1.树干注药..可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在树干基部周围每隔5cm斜向下呈45°打1孔;深达木质部;选用40%氧化乐果和40%久效磷杀虫剂;春季可用原药;夏季用3倍液原药对水3倍;然后用湿土封堵注药孔;每隔10~15天防治1次;杀虫效果在90%以上..2.人工打孔注射防治草履蚧..此法的原理与树干注射机注射防治相同;选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原液;总的防治效果在90%~98%之间..3.药剂涂干防治草履蚧..在若虫孵化上树前;采取剥皮涂药和直接涂毒环的方法..前者选二至四年生以上杨树;后者选一年生树苗或泡桐等树干较为幼嫩的树..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杀虫剂原液;或用敌杀死对废机油以1∶100的比例或取废机油1.1kg+石油沥青1kg;加热熬成粘虫胶涂干;宽度为10~15cm;此办法可以结合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实施;效果更佳..4.农药喷雾法防治草履蚧1~2龄若虫..在草履蚧1~2龄若虫期;可选用50%久效磷1 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狂杀蚧600~800倍液、30%的呋喃丹颗粒剂根施;用药量根据树的大小而定..每隔7~10天喷药1次;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体形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达10毫米左右;背面棕褐色;腹面黄褐色;被一层霜状蜡粉..触角8节;节上多粗刚毛;足黑色;粗大..体扁;沿身体边缘分节较明显;呈草鞋底状;雄成虫体紫色;长5~6毫米;翅展10毫米左右..翅淡紫黑色;半透明;翅脉2条;后翅小;仅有三角形翅茎;触角10节;因有缢缩并环生细长毛;似有26节;呈念珠状..腹部末端有4根体肢..分别是上腿;下腿..卵:初产时橘红色;有白色絮状蜡丝粘裹..若虫:初孵化时棕黑色;腹面较淡;触角棕灰色;唯第三节淡黄色;很明显..雄蛹:棕红色;有白色薄层蜡茧包裹;有明显翅芽..成虫上雄下雌受虫害树干成虫大小对比5.蚜虫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危害情况:蚜虫是园林植物主要刺吸性害虫..它的种类繁多据不完全调查;为害园林植物的常见蚜虫有100多种;它对园林植物的危害面广基本上每种园林植物上都可发现有相应的蚜虫在为害;有的一种植物有几种甚至十几种蚜虫为害;它的繁殖力强;而且能迁飞传播;它对植物生长和观赏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现将它的危害性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蚜虫的群集于植物嫩梢、嫩叶、幼芽和花苞上吸汁为害;破坏了植物的营养生理;可严重地影响观赏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使生长停滞;抽梢展叶不正常..当虫口密度大而气候值高温干燥季节时因水份蒸发和消耗过大;还会出现枯梢现象..如紫藤受紫藤蚜为害后常会出现嫩梢枯死的现象..球宿根花卉还会因蚜虫为害;破坏营养生理而影响种球的长大使种球的品质恶化..2.由于某些蚜虫的为害可刺激园林植物造成畸形..如刺榆卷叶蚜、海棠卷叶蚜、梨二叉蚜等种类蚜虫的为害;可使植物出现嫩叶卷曲的征状;而秋四脉绵蚜、榉四脉绵蚜、榆瘿绵蚜、蚊母杭州新胸蚜、秤陀树粉虱蚜等种类蚜虫的为害后可使植物叶片上产生各种形状的虫瘿或伪虫樱;不仅影响叶子的正常营养生理;而且明显地破坏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3.蚜虫吸汁为害后;能排泄出透明的含有碳水化合物的液体该排泄物既能引诱蚂蚁群集取食又可诱发烟煤病;使枝叶上覆盖黑色烟煤状物直接影响观赏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其观赏价值..4.蚜虫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主要中介媒体;据报导有近 160种蚜虫可传播植物病毒其中桃蚜可传播100余种病毒;棉蚜可传播50余种病毒而病毒病是观赏植物最难防治的病害..鉴于上述蚜虫的多种为害性说明园林植保工作对蚜虫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活习性:蚜虫体小而软;大小如针头..腹部有管状突起腹管;蚜虫具有一对腹管;用于排出可迅速硬化的防御液;成份为甘油三酸脂;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吸食植物汁液;为植物大害虫..不仅阻碍植物生长;形成虫瘿;传布病毒;而且造成花、叶、芽畸形..生活史复杂;无翅雌虫干母在夏季营孤雌生殖;卵胎生;产幼蚜..植株上的蚜虫过密时;有的长出两对大型膜质翅;寻找新宿主..夏末出现雌蚜虫和雄蚜虫;交配后;雌蚜虫产卵;以卵越冬;最终产生干母..温暖地区可无卵期..蚜虫有蜡腺分泌物;所以许多蚜虫外表像白羊毛球..蚜虫是一种不完全变态的害虫;也就是说;蚜虫在发育过程中;不产生蛹;直接由若虫经几次蜕皮而发育为成虫..蚜虫根据生存的需要;蚜虫是一种虫体多型的昆虫;当生态环境适宜时;连续产生无翅型虫体;而当环境不适宜时;或需要扩展为害时;则会产生有翅型虫体..一般在春、秋季节蚜虫盛繁殖期;一般多产生无翅型虫体;到夏、冬季要渡过不良环境时;或需转移环境和寄主植物时;就会产生有翅蚜..同时;多种蚜虫还有转换寄主的习性;如荷缢管蚜在春天寄生于梅、李等蔷薇科木本花卉上;到夏季就迁移到荷花、睡莲上为害;到冬季又迁回梅树上越冬..柳二尾蚜春季盛发时为害柳树;夏季迁飞到水芹上;到冬季又飞回柳树上过冬..但有的种类蚜虫很少发现产生有翅蚜;如苦槠绵蚜、粉虱蚜等..蚜虫的繁殖有多种形式;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有卵生和卵胎生..一般在蚜虫盛发生为害时;多进行孤雌胎生繁殖;而且繁殖的周期很短;一般十来天就能产生一代;所以常可发现在很短的时间就会出现大量的个体;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从而它对寄主植物的危害性也很大;对它的防治也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当发育到一定程度;需要渡过不良条件时;特别在越冬时;就会产生两性蚜;通过交尾;产卵后;以卵越冬;而卵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性;所以能较安全地过冬;待第二年春气候转暖后;卵孵化再产生孤雌胎生蚜;反复繁殖为害..像多态毛蚜之类的蚜虫;在整个生活周期过程中;会在夏季产生越夏型虫体;形状明显与正常虫体有区别;对夏季高温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蚜虫不仅有繁殖型不同的习性;而且不同的虫型;甚至不同的季节;虫体的颜色也有不同..如棉蚜;无翅胎生蚜多为绿色;迁飞蚜和夏季时;蚜虫多成黄色;有的还成黄白色;蔷薇长管蚜的虫体常有绿色和红色两种类型;柏大蚜的虫体有黄褐、深褐和绿色等多种色型等等..蚜虫与蚂蚁有着和谐的共生关系..蚜虫带吸嘴的小口针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层;吸取养分..每隔一两分钟;这些蚜虫会翘起腹部;开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工蚁赶来;用大颚把蜜露刮下;吞到嘴里..一只工蚁来回穿梭;靠近蚜虫;舔食蜜露;就像奶牛场的挤奶作业..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赶走天敌;把蚜虫从枯萎植物转移到健康植物上;并轻拍蚜虫以得到蜜露;蚜虫也给蚂蚁提供蜜露;这是一个合则两利的交易..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每年蚜虫发生为害较早;一般3月中下旬集中孵化为害;此时蚜虫大多为无翅蚜或干母;也是一年中孵化最整齐、发生时间最长、扩散为害最慢的一代..蚜虫的天敌活动频繁期一般在4 月下旬以后;所以3 月下旬~4 月上旬蚜虫未迁飞扩散之前是化学防治蚜虫、保护天敌的最佳时期..①可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1.2%苦·烟乳油800倍液或10%蚜虱净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进行防治..若已有煤污病现象;在杀虫时可添加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来控制病情..②利用叶面喷肥防治蚜虫利用10%的碳铵溶液、0.5%的氨水溶液、2%尿素溶液进行根外喷施; 每隔7 天左右喷施1 次;连喷2~3 次;对于防治植物上的蚜虫效果很好..物理防治①蚜虫卵、若蚜、成蚜多在树皮裂缝、嫩枝、芽苞上越冬;可结合冬季修剪、涂白、喷施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卵、成虫或若虫..及时清除绿地、苗圃等周边杂草..杂草是很多蚜虫的夏寄主;是蚜虫栖息、繁。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酯、溴氰菊酯等药剂。
刺吸害虫
种类
蚜虫、粉虱、介壳虫等。
识别
成虫、若虫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可使植物 生长停滞。
防治
定期检查,发现虫害及时防治;利用天敌如草蛉、瓢虫等进行生物 防治;药剂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内吸性药剂。
蛀干害虫
1 2
种类
天牛、木蠹蛾、松材线虫等。
识别
幼虫钻蛀树木枝干,造成树木流胶、倾斜甚至折 断。
病虫害的分类
根据侵害源的不同,可将园林植物病虫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两大类 。其中,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理性 病害则主要由环境因素引起,如干旱、水涝、肥害等。
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01
02
03
生长发育受阻
病虫害会导致园林植物的 生长速度减缓,叶片萎缩 、脱落,花朵掉落等,影 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04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种植前消毒
对种植用的土壤和种子进行消毒,以消灭病源和虫源。
合理施肥
使用有机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以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轮作
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天敌引入
引入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等,以控制病虫害 的数量。
微生物防治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2023-11-11
• 园林植物病虫害概述 •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 常见园林植物虫害识别与防治 •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常用药物与
使用方法 •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例分析
01
园林植物病虫害概述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养护必备,实用)

40种.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养护必备,实用)1.牡丹锈病【症状】植株受浸染后叶片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褐色抱于堆,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nm)。
松芍柱锈菌为转主寄生菌,本本寄主为牡丹、松树,草本寄主为芍药、风仙花等。
在松树上锈茵4-6月产生性孢子和锈孢子,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草本植株上,草本植株受浸染后。
夏孢子可在草本寄主上重复浸染。
生长后期产生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出担孢子。
担孢子浸染松树,在其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植株要种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段。
②秋未清除草本寄主的病株和病残体。
③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800倍液喷施。
2.牡丹褐斑病壮丹褐斑病是牡丹的常见叶部病害之一,在牡丹栽培地均有发生。
【症状】感病的叶片最初在叶面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褐色,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邻近病斑相连成不规则形大斑,严重时叶片枯死。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尾孢菌(Cercospora paeoniae和C.variicolor)。
病菌在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借风雨传播,7-9月为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①秋季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浸染源。
②发病期可喷80%代森锌700借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左右喷1次。
3.紫荆枯梢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先从枝条尖端的叶片枯黄脱落开始,在一丛苗木中,先有一两枝枯黄,随后全株枯黄死亡。
感病植株茎部皮下木质部表面有黄褐色纵条纹,横切则在髓部与皮层间有黄褐色轮状坏死斑。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一种镰刀菌(Fusarium sp.)病茵在病株残体上及土壤里越冬。
来年6-7月,病菌从根侵入,顺根、茎维管束往上蔓延,达到树木顶端,病茵能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使叶片枯黄脱落。
4.蔷薇白粉病【症状】感病的植株,幼叶淡灰色,叶变扭曲,上覆一层白粉,严重时叶片枯萎、花朵小而少,甚至不能开花,病菌也可浸染花柄、茎等部位。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第一节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
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
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
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
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第二节4、褐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
某小区绿化主要苗木病虫害防治及草坪1-12月管理养护月历

防治方法:樟疫霉是土传病害,高温高湿,土壤板结时病菌繁殖速度快。防治时, 要着重对土壤的处理。首先,将病树冠下土壤全部深翻25厘米,使土壤通透性增 加,其次施以药剂。用90%的乙磷铝(甲霜灵)撒入松土中,后浇足水,也可以配成 1:500倍的药液浇透病株根系附近土壤杀死病菌,促发新的毛根,树势恢复,发出 新叶,扬州瘦西湖公园去年用此法防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连续施药3次,每 次间隔5至7天。 平时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冬季结合施肥疏松土壤,每年4至5月,及时清除死亡病 株,并进行土壤消毒,做好排水工作,使树木能够健康生长而病菌受到抑制。
发生及防治
雪松疫霉腐烂病症状是针叶枯黄,极易脱落,同时伴有大量绿针脱落,根末端呈 鸡爪状,根部树皮易剥离。树干形成层变褐色。经专家多年研究,发现发病树木 多是樟疫霉引起根部病害。这种病害,据国外报道可危害100多种针阔叶树种。
经多年观察,此病干旱年份很少发生,但在多雨年份,一般是在雷雨季节多雨的 年份,8月后,树木表现出发病症状,病情发展迅速。
⑵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1毫米,翅展16~25毫米。体及前翅褐色,雌成虫前翅前缘稍呈弧形拱起,外缘较直,顶角不突出,
翅面具网状细纹。基斑、中带和端纹均为深褐色。中带下半部增宽,其内侧中部呈角状突起,外侧略弯曲。后翅灰 褐色。下唇须前伸。腹面光滑,第2节最长。雄成虫前翅前缘呈弧形拱起更明显,中带深褐色前窄后宽,其内缘中 部凸出,外缘略弯曲,基斑褐色(这一点与雌成虫有区别);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较宽,基部有1对耳状突起。 卵:扁圆形,长约0.9毫米,初为淡黄绿色,近孵化时变褐;卵块一般由数十粒排成鱼鳞状,表面有胶状覆盖物。 幼虫:体长19毫米至22毫米。体绿色,头近方形,头及前胸背板淡绿色,大多数个体前胸背板后缘两侧各有1黑斑, 毛片淡褐色。腹部末端具臀节。头部单眼区黑色,单眼6枚。 蛹:长9毫米至11毫米。头、胸背面深褐色,腹面稍带绿色。腹部第2节背面有2排横列刺突。腹部第3至7节背面亦 有2列刺突。第1列大而稀,靠近节间;第2节小而密。蛹的顶端不太突出,末端细,平扁而齐,具有8枚弯曲而强壮 的臀棘,两侧各2枚,末端4枚。 ⑶发生规律:每年发生2至3代,以幼龄幼虫在树干粗皮缝、剪锯口裂缝、死皮缝隙和疤痕等处做白色薄茧越冬。树 木开始萌芽时,越冬幼虫出蛰,取食幼嫩的芽、叶和花蕾,受害叶表面被咬成箩底状,仅剩叶脉。5月中下旬至6月 上旬幼虫卷叶危害。6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开始化蛹,蛹期为8天至10天。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 有趋化性和弱趋光性,白天隐藏在叶背或草丛灌木中,夜间交尾产卵。卵期7天至8天,多产在叶面上,每雌虫可产 卵100粒至140粒。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发生,取食叶肉,危害时间较短,8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第三代幼虫 9月下旬孵化,于10月中上旬寻找越冬场所。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片上,幼虫长大后分散活动,如遇惊动即吐丝下落 或迅速逃逸。触动后有倒退或弹跳习性。成虫对糖醋具有趋性。 ⑷防治方法:应在六月上旬注意防治第一代幼虫,及时防除幼虫,以控制羽化成虫数量,降低第二代危害。 ①人工捕捉:在幼虫危害初期,及时摘除包裹着幼虫或蛹的受害叶片。 ②灯光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结合防治其他园林害虫,在重点防治区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 ③化学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至1000倍液,或80% 敌敌畏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 倍 至2500倍液,喷雾防治。 ④无公害防治方法:每毫升含100亿活孢子的Bt生物制剂的800倍液,20%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或含量为20%米 满悬浮剂)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40%三氯杀螨
园林常见虫害的识别和防治图文详解

主要内容●园林常见虫害的分类●刺吸式害虫●食叶害虫●地下害虫●钻蛀性害虫●害螨园林常见虫害的分类园林害虫刺吸式 口器害虫地下害虫食叶害虫钻蛀性害虫螨虫吃多重藏抗民商官贼工1.1园林害虫的分类昆虫纲害虫蛛形纲害虫刺吸式害虫2.刺吸式害虫●蚜虫●介壳虫●木虱●粉虱●蓟马●蝽类2.1.1缢管蚜2.1.2紫藤蚜危害状2.1.8桃瘤蚜危害桃叶状2.1.9绣线菊蚜危害木瓜海棠状2.1.10绣线菊蚜危害西府海棠状2.1.11毛白杨花斑蚜危害毛白杨状2.1.12紫薇长斑蚜危害紫薇状2.1.13胡萝卜微管蚜危害金银木枝条状2.1.14栾树蚜虫危害栾树状2.1.15桃粉蚜危害碧桃状2.1.16蚜虫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嫩枝,蚜虫与蚂蚁有共生关系(如果有蚂蚁一般都有蚜虫)•叶片卷曲,皱缩变形•形成各种虫瘿•枝叶有蜜露,诱发煤污病•蚜虫类害虫的个体小,体表柔软,成虫具有无翅蚜和有翅蚜之分•具有趋向黄颜色的习性,因而可利用黄板进行诱杀2.1.17蚜虫与蚂蚁的共生关系2.1.18桃蚜危害桃树造成叶片卷曲2.1.19蚜虫造成叶片出现虫瘿蚜虫危害榆树造成的虫瘿蚜虫危害鹅掌柴造成的虫瘿2.1.20毛白杨花斑蚜危害毛白杨导致煤污病2.1.21有翅蚜和无翅蚜2.1.22利用黄板诱杀蚜虫2.1.23蚜虫的综合防治1、生物防治(1)释放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
(2)在园林绿地区域大量栽植有花蜜源植物,吸引蚜虫天敌。
(3)使用生物源杀虫剂,如苦参碱等。
2.1.24七星瓢虫2.1.25草蛉食蚜蝇幼虫食蚜蝇成虫蚜虫被蚜茧蜂寄生状2.1.28蚜虫的综合防治2、化学防治注意:尽量不用“菊酯类”杀虫剂,因抗性强容易引起蚜虫再猖獗;使用选择性杀虫剂保护天敌;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东旺红”一起使用,可以增加药效和促进叶片恢复。
常用的杀蚜虫药剂有: “户晓”(吡虫啉)、“森活肃杀”(啶虫脒)、“苒壳”(联苯·噻虫胺)、“铁牙”(噻虫高氯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要点(附图)第一节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
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
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
①20%除虫脲1号1: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6000倍;③BT乳剂1: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
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第二节4、褐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
其它与黄刺蛾相同。
综合防治方法: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5、柳毒蛾鳞翅目(毛毛虫)危害情况:主要危害杨、垂柳、毛白杨、旱柳、馒头柳.严重时把树叶吃光。
生活习性:一年两代.每年9月以2龄幼虫在树缝里作茧过冬。
次年4月幼虫出茧危害.6月中旬化蛹.6月底成虫羽化产卵.危害期第一代7月.第二代9月中旬。
幼虫白天隐藏树干翘皮下.傍晚后出来取食。
综合防治方法:①向树干涂20倍80%的敌敌畏药环杀灭树下幼虫;②药物防治:傍晚可喷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或BT乳剂1:800倍。
6、榆毒蛾(鳞翅目)危害情况:主要危害榆树、碧桃、西府海棠等花木。
生活习性:一年两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过冬。
次年4-5月幼虫活动危害.6月中旬化蛹羽化成虫.6月下旬可见第一代幼虫.7-8月化蛹羽化.9-10月出现第二代幼虫并开始作茧过冬。
常与榆绿金花虫混合危害.可于兼治。
综合防治方法:①向树干涂20倍80%的敌敌畏药环杀灭树下幼虫;②药物防治:傍晚可喷1.2%烟参硷乳油1:1000倍.或BT乳剂1:800倍。
第三节7、天幕毛虫(鳞翅目)(又名顶针虫)危害情况:主要危害山桃、杨、柳、榆、梨、海棠、榆叶梅、紫叶李、碧桃、黄刺玫、黄杨等。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卵过冬.卵块呈顶针状产于小枝上。
次年4月孵化出幼虫在枝杈处吐丝织网群聚.日伏夜食。
5月幼虫在网内织茧化蛹.15天后.羽化处成虫产卵过冬。
综合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待卵枝条;②药物防治:BT乳剂400-600倍或1.2%烟参硷乳油1000倍喷杀(傍晚可喷洒)。
8、棉大卷叶螟(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木槿、蜀葵、秋葵、黄杨海棠、锦葵等。
常把叶片卷成筒状在内取食危害.草叶食有明显的缺刻.根茎取食造成自上至下枯黄.白天藏于地表草根处.夜晚取食。
生活习性:一年3-4代.以幼虫在杂草丛中及落叶下过冬.次年春天化蛹4-5月成虫羽化产卵.卵期4天。
幼虫5-10月为害.8月可见各虫态.世代重叠严重11月树下过冬。
综合防治方法:①清除杂草;②人工摘除.带虫卷叶.消灭幼虫;③3龄前喷灭虫脲1号1:8000,3龄后喷BT400或1.2%烟参硷乳油1000倍。
9、银纹夜蛾(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菊花.串红、大丽花、各类草坪、美人蕉、唐菖蒲。
生活习性:一年3代.以蛹在枯叶和土中过冬。
危害期5-10月、11月化蛹过冬。
综合防治方法:①清除杂草;②人工摘除.带虫卷叶.消灭幼虫;③3龄前喷灭虫脲1号1:8000,3龄后喷BT400或1.2%烟参硷乳油1000倍。
10、淡剑夜蛾危害情况:危害草坪禾草。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4-5代.幼虫昼伏夜出.幼虫在土中越冬。
第一代幼虫5月危害。
综合防治方法:6月初喷洒BT乳剂500倍液.灭幼脲1号6000-8000倍液。
11、草地螟危害情况:危害各类草花及草坪。
生活习性:一年3-4代与上同。
综合防治方法:6月初喷洒BT乳剂500倍液.灭幼脲1号6000-8000倍液。
12、粘虫危害情况:在我市(?)危害草坪严重。
生活习性:同上.该虫不能再本市越冬.成虫飞翔力强.从异地迁入产卵于草坪上.6月幼虫危害。
综合防治方法:①铲除杂草和枯草层;②喷洒BT乳剂500倍液或1.2%烟参硷1000倍液.幼虫喷洒灭幼脲1号7000倍。
13、大造桥虫(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锦葵、蔷薇、月季、木槿、海棠、幼虫食叶及嫩茎。
生活习性:一年3-4代.以蛹在土中过冬.危害期为6-9月.10月初老熟虫幼虫入土过冬。
药物防治:50%辛硫磷1000倍.BT200-300倍.青虫菌500-1000倍.10%天王星乳油6000倍.灭幼脲3号10000倍.20%灭扫利乳油1500倍。
14、雀纹天蛾(鳞翅目)危害情况:危害海棠、合欢、白蜡、绣球花、刺槐、皂荚、榆树。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6月上旬羽化7、8月危害严重.9月老熟虫幼虫入土结茧花蛹过冬。
药物防治:50%辛硫磷1000倍.BT200-300倍.青虫菌500-1000倍.10%天王星乳油6000倍.灭幼脲3号10000倍.20%灭扫利乳油1500倍。
15、短额负蝗(直翅目)(尖头蚂蚱)危害情况:危害蔷薇、栀子、佛手、扶桑、木槿、各种草花及草坪及地被植物。
生活习性:一年二代以卵在土中过冬.5月-6月为卵化盛期。
危害严重期为7-8月.9月产卵于灌渠两侧的土埂中。
药剂防治:除用敌敌畏外.可用敌马粉剂1.2-2千克.也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15毫升.加水400千克喷雾。
16、铜绿金龟子(鞘翅目)(嗡嗡闹)危害情况:成虫危害各种树苗及花苗的嫩叶嫩梢.幼虫喜食各种树木花卉及草坪的根。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过冬。
次年6-7月化蛹羽化成成虫.白天入土潜伏.叶尖活动取食.交尾产卵于田间。
幼虫(蛴蜡)为地下害虫。
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用5%颗粒辛硫磷穴施撒施3-6克/m²;②施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液或喷洒8%绿色威雷200-300倍液杀成虫;③使用涕灭威土埋法杀幼虫。
17、杨梢叶甲(鞘翅目)危害情况:危害各种杨树、柳树。
咬断叶、柄.喜食嫩梢。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孵化幼虫出土危害.幼虫食土表的根系。
成虫食嫩叶嫩梢。
6-7月危害严重.8月成虫产卵于土中过冬。
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可参照铜绿金龟子防治方法进行。
18、杨叶甲危害情况:以杨树为主也危害柳树。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孵化幼虫出土危害.幼虫食土表的根系。
成虫食嫩叶嫩梢。
6-7月危害严重.8月成虫产卵于土中过冬。
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可参照铜绿金龟子防治方法进行。
19、柳叶甲危害情况:只危害各种柳树。
生活习性:一年三代.以成虫在草丛中过冬.卵产叶背每次可产1500粒.幼虫有群集性啃食叶肉.3龄分散活动。
5-8月为危害期.老熟幼虫在叶片上化蛹3-5天后交尾产卵.成虫有假死性、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幼虫群集时摘虫消灭;②其它防治可参见铜绿金龟子的办法。
20、榆紫叶甲危害情况:危害榆树。
生活习性:一年三代.以成虫在草丛中过冬.卵产叶背每次可产1500粒.幼虫有群集性啃食叶肉.3龄分散活动。
5-8月为危害期.老熟幼虫在叶片上化蛹3-5天后交尾产卵.成虫有假死性、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①幼虫群集时摘虫消灭;②其它防治可参见铜绿金龟子的办法第四节21、花蓟马(缨翅木)危害情况:危害各种花卉及盆景害叶背面出现白色有光泽的斑痕.后形成不规则的小洞。
嫩叶及芽受害.呈锈斑色后焦枯卷折呈饺子状。
生活习性:一年10代左右.以成虫过冬.一般15-30天繁殖一代.世代重叠。
5-6月为危害严重期.成虫活泼白天在叶背危害、阴天或早晚在叶正面危害可孤雌生殖.4龄幼虫不取食而入土变为伪蛹。
气温升到15℃时化蛹羽化成虫产卵.并孵化为幼虫危害。
喜气候干燥。
综合防治方法:①摘除焦枯虫叶;②根施15%涕灭威或3%呋喃丹颗粒剂,盆径1克/20厘米;③无公害药.可用0.3%齐螨素乳油.1.2%烟参硷乳油;④高2米以上木本花木可喷化乐果或杀螟松乳油1000倍。
22、大青叶蝉(同翅目)危害情况:全国性的刺吸害虫.各种树木花卉都受其害。
成虫、若虫都刺吸植物汁液.使叶面出现白色小斑.常在嫩枝幼树上产卵造成月牙形伤.影响观赏.造成树体水分蒸发干枯死亡.并传播病毒病。
生活习性:一年3-4代.以卵在枝条表皮内过冬.次年4月孵化。
若虫喜群集.能跳跃和横走.上午活动迟缓.下午至黄昏活跃。
有趋光性。
1、2代产卵在杂草及农作物上.3、4代在10月间产卵于新生枝条。
综合防治方法:①清除杂草.剪除带虫卵枝条;②在树干上涂刷白.防止雌虫产卵;③药物防治:50%杀螟松或40%氧化乐果各1000倍.20%杀灭菊酯2000倍.花保等杀灭成虫及幼虫。
23、斑衣蜡蝉危害情况:危害臭椿、洋槐、苦楝、合欢、海棠、五叶地锦、黄杨、榆树.引起被害植物嫩梢萎缩、畸形大量排泄油密物影响观赏.并能引发煤污病。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过冬。
次年4月孵化成为若虫危害.三次脱皮6月羽化成为成虫.8月交尾产卵过冬。
飞翔能力弱.但善跳跃。
卵块像泥巴块易发现。
药物防治:用80%敌敌畏或40%乐活1000倍.50%辛硫磷2000倍.1.2%烟参硷乳油1000倍.杀灭若虫和成虫。
24、黄斑蝽象(支翅目)(臭大姐)危害情况:危害杨、柳、榆、臭椿、香椿、刺槐、碧桃、海棠等、常使枝叶枯萎、卷曲、变形.排出粪便在叶片上形成臭油点.虫体带有特殊臭味。
生活习性: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室内或向阳暖和处过冬。
次年4-5月产卵于叶背、排列成行.5-7月若虫危害8月、9月成虫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