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劳动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劳动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机制以及劳动力经济效益的学科。

在劳动经济学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

1. 劳动力供求关系: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劳动人口的数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因素,劳动力的需求则由企业的生产需求决定。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边际劳动生产力:指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边际劳动生产力逐渐递减,即每增加一单位劳动力,产出的增加逐渐减少。

边际劳动生产力的概念在分析劳动力的配置和效益时具有重要意义。

3. 工资刚性:指工资在一段时间内不能随着市场供求变动而灵活调整的现象。

工资刚性可能来自劳动合同、法律规定或组织协商等因素。

工资刚性的存在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4. 经济失业率:指在劳动力市场中寻找工作但未找到工作的人口比例。

经济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高失业率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和经济不稳定。

5. 人力资本: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和学习等途径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人力资源的总和。

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和就业机会非常重要。

6. 劳动力市场分割:指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不同劳动力群体之间的差异和隔离现象。

劳动力市场分割可能由于性别、年龄、种族、教育等因素引起,不同群体之间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存在差距。

7. 无工资劳动:指没有直接支付工资的劳动形式,如家庭劳动、义务劳动等。

无工资劳动在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但由于难以计量和定价,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和政策制定具有挑战性。

8. 隐性失业:指在就业人口中存在的一部分人即使失去工作也不寻求新的就业机会的现象。

隐性失业可能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劳动者的风险规避和社会保障等因素有关。

劳动经济学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名词,如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差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市场的流动性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和效果。

劳动经济学3

劳动经济学3

(五)劳动供给决策现象
讨论: 讨论: 在实际生活中,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旅游的多是 青年人和老年人? 青年人和老年人? 超过65岁以后人们很少从事市场工 对"超过 岁以后人们很少从事市场工 作?"的分析
1),就业年龄 ),就业年龄 ),
1,选择就业的年龄出现向后推移的倾向 , (1)由于一个人年轻,因此将时间资源用 来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最低的.从经济 的视角看是合理的. (2)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其投资于教 育的时间越早,则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就越 大.
2,就业年龄向后推移是有条件的 , (1)这种推移是有极限的.因为人们接受教 育活动最终要与有酬的市场劳动联系在一 起,接受学历教育的活动总有终结之日, 接下来就是就业. (2)学历教育的发展要受到社会,经济的制 约.大学入学率并不是永远都是增长.
3,对于为什么读大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考 察有两种观念:一种是把大学教育看做人 力资本投资,另一种是把大学教育看做消 费. 讨论: 讨论:根据你自己的受教育经历及未来的 预期收入及发展态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 析,选择读大学的决策是否合理?
关注妇女劳动参与率: 关注妇女劳动参与率:半边天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上 升的原因是什么? 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 量适合女性的岗位 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家 庭劳务市场化 观念的变化:独立意识,经济独立是基础 离婚率的上升:机会成本过高 妇女男女平等权意识
劳动和闲暇
闲暇: 闲暇: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即可以用于各种消 费活动的时间.
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而劳动通过工作 获得收入,进而可以通过购买商品消费而 间接获得效用.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 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 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 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 望.

劳动经济学简答汇总

劳动经济学简答汇总

劳动经济学简答汇总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支,涉及
到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分配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1. 什么是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指买卖劳动力的市场,即雇主与员工之间的相互
交易场所。

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通过工资和福利来吸引和留住员工,而员工则通过提供劳动力来获取工资收入。

2.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什么?
劳动力供给指的是工人或劳动者愿意参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而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或雇主愿意聘用的工人数量和质量。

劳动力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

3.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什么意思?
劳动力市场通常被认为是不完全竞争的,因为雇主和员工之间
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雇主往往了解更多关于工作条件和工人能
力的信息,而工人则往往无法完全了解有关工作机会和薪资的信息。

这使得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和就业机会可能不完全符合经济理论中的完全竞争条件。

4. 薪酬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薪酬差异是指不同工人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

薪酬差异的原因可以包括个体能力和技能的差异、工作性质的差异、教育背景的差异、性别和种族歧视等。

5. 如何评估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评估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进行:
- 就业率:劳动力市场能够有效地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

- 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中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 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是否合理和公正。

-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市场中愿意参与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以上是关于劳动经济学的简答汇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c. 工资率
W2→W3
平均工作时间 40h→45h
.
17
(三)经验推导: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 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原因:
1、个人偏好的差异。在某一工资率下,有些人可能倾向 于减少工作时数,其他人则增加。这说明,所有个人劳 动力供给曲线都不是重合的,通常的情况,在每一均衡 工资率下,愿意增加的工作时数比愿意减少的工作时数 可能更多。
(一)劳动力供给弹性
定义:因工资率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 给的相应变动率。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 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的 比值。
ES=
L / L W /W
.
19
劳动力供给弹性值的分布区间为 【0,∞】,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 值,可将之分为五类: (1)无弹性,即Es=0。 (2)无限弹性,即Es→∞。 (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 (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
2、较高保留工资的影响。保留工资指个人愿提供工作时
数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保留工资较高的人来讲,工资
率太低时,他们不愿提供市场工作,但他们的行为并不
会改变供给曲线的走向。当工资率较高时,工资率增加,
对他们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将无限的增加他
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效。 .
18
企业、行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
22
练习1:
当现有的工时总量不足以完成预期的生 产任务时,有三种办法: (1)招聘新雇员或雇佣临时工; (2)增加现有雇员制度工作时间内的工作 负担; (3)组织雇员于制度工作时间外加班。 分析哪一种办法对企业来说适用?
.
23
练习2:
建立一组简单的模型,说明医生的劳动 力供给曲线与护士的供给曲线的区别。

劳动经济学重点内容

劳动经济学重点内容

劳动经济学重点内容第二章1.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题(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2.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

3.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者参与劳动的时间比率,随年龄的整张呈周期性变动的轨迹4.潜在劳动力资源:在所考察范围内全部人口所蕴藏的劳动能力的综合,而不论其有无就业意愿和就业资格5.现实劳动力资源:指蕴藏在所考察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6.一级劳动力:指男性,他们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从而其参与率相对比较稳定,或者说对经济周期反映不灵敏7.二级劳动力: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她们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有较灵敏的反映8.请解释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形成答:在工资率较低的时候,替代效应大,随着工资率的提高,人们愿意提供更多的劳动,劳动力供给与工资率正相关;当工资率超过某一点后,人们倾向于提供较少的劳动,而享受更多的闲暇,劳动力供给与工资率为负相关关系9.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包括哪些?答:宏观经济状况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和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工资率差距人们的商品意识程度和社会分工程度的深浅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制度其他因素,如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第三章1.内部劳动力市场:指组织内部劳动力在不同职位中的配置方式和规则2.劳动力市场均衡怎样实现?答:静态均衡:单一市场:愿意劳动力供给等于愿意劳动力需求。

多维市场:各个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基本相等。

动态均衡:工资率、劳动力供给与需三者的互动作用下实现的静态均衡3.请用劳动力需求的有关理论对现实中国较高的失业率进行解释答:4.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微观因素:企业生产规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企业利润量法定劳动时间的长短宏观因素:社会生产规模的大小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状况科学技术进步第四章1.劳动力市场(广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方式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经济关系2.职业: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工作岗位与活动,通常要求劳动者有相应的专业技能3.劳动权:劳动者进行劳动从而取得劳动报酬或者其他合法收入的权利4.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有哪些?答:经济因素,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和使用成本非经济因素组织性要素,指工会、政府以及大型企业等各类组织社会性要素,指家庭背景、所属阶层、文化、歧视和习俗等5.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原则有哪些?答:公平竞争原则劳动者权益保护原则保护儿童原则残疾人就业原则最低工资原则反垄断原则非歧视原则第五章1.劳动力流动: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需要,在生产工程之外,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的迁徙和流动,它是劳动力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的基本现象2.刘易斯模型:理念:线代工业部门只要保持一种高于农村工资率的收入水平,就可以从传统农业部门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具有完全弹性。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市场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分支。

下面是一些劳动经济学的知识点:
1. 劳动供给与需求:劳动供给是指一定时间内,愿意为工资而提供劳动力的人数;劳动需求是指雇主愿意支付工资雇佣劳动力的数量。

劳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2.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的地方。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包括劳动力的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工资刚性等。

3. 工资决定理论:工资的确定有多种理论解释,包括边际生产力理论、劳动力市场博弈论、工资刚性理论等。

4.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所获得的对劳动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力和市场价值。

5.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复杂的,它可以提高某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但也可能降低其他领域的劳动力需求。

6. 劳动力市场不平等: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种族、地区等差异,这种不平等现象会影响就业机会、收入分配等方面。

7. 劳动移民与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移民对劳动力市场也会产生
影响,移民可以填补某些行业的劳动力缺口,但也可能导致本地劳动力的失业率上升。

8. 政府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可以包括最低工资法、劳动法规、培训补贴等,这些政策旨在改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保护劳动者权益。

劳动经济学是一个广泛且复杂的领域,以上只是其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进一步学习这个领域可以深入研究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证研究和政策分析来加深理解。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分析

劳动经济学劳动供给分析

新进入、
失业
重新进入 中途退出、退休
非劳动力
• 美国的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
• 劳动力(labor force):在美国,劳动力是指16岁 以上在工作,或者积极地寻找工作,或者因为暂 时失业而等待被召回的所有的人。
• 非劳动力(not in the labor force):又称非经济活 动人口。指既没有工作也不寻找工作,也不是因 为暂时失业而等待被召回的人,即处于劳动力队 伍之外的人口。
• 一、影响劳动供给的自然动力参与率不变,高人口增长必然引起劳 动力供给量的增加。
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性别:一般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要高于女性
年龄:年轻型和老年型与成年型社会相比,短期内会 表现为比较低的劳动自然供给状况。 民族:黑人的劳动参与率要低于白人
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 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
收入效应=△H/△Y<0
L2
D
L1
B Y2 Y1
Z X
0
H1
H2
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工作时数的影响
C
A 闲暇 工作时数
六、工作时数与工资率变动
下页图示考察工资率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
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工资 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 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
• 失业者(unemployed):包括在调查周内没做工 作,在此以前四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 而在调查周内本人又适于工作(临时疾病除外) 的一切人。此外,失业者范畴还包括那些没做工 作,又适于工作的(1)临时解雇以后正在等待 再起用的人;(2)正在等待的,等待时间达30
天后可到工资不同的新职业岗位上报到的人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六、家庭劳动力供给(贝克尔)

2商品的特性
商品可以分为时间密集型和物品密集型两种


时间密集型:包含大量时间和少量物品 物品密集型:包含大量物品和少量时间
在一定的限度内,生产商品的时间和物品之间通常
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个人可支配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对预算线的影响
Y Y3 Y2
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加 曲线平移,收入增加 工资率提高,曲线旋转 收入增加
Y1
h1
h2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三、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个人的主观愿望 预算约束线:反映了个人的现实条件
劳动经济学
广东白云学院 黎超 15914509827 18670201827 705633025
广东白云学院
案例


人社部: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还在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15至59岁的劳动年 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有分析认为,劳动年 龄人口总量下降,这一历史性的拐点,意味着年轻人需要 抚养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即人口抚养 比上升,使得中国经济过去赖以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窗口 加快关闭,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会日益严重。 尹成基对此表示,虽然有关机构和专家预测,将来一个时 期,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会持续减少,但在“十二五”期间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还是呈增加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两 个原因:
ES=(ΔS/S)/(ΔW/W)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供给曲线
E=0含义: 1短期内,劳动者来不及调整工作计划和职业技能 2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全)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
48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如果劳动力市 场是个开放的市场,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 线就一定是一条从 左下方向右上方倾 斜的曲线。
劳动经济学
49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三、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W S
C
W2
W0
A
B
W1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
在同一条劳动力供
给曲线上的移动。
0
(罐)
(个)
0
100
0
1000
50
90
100
900
100
80
200
800
150
70
300
700
200
60
400
600
250
50
500
500
300
40
600
400
350
30
700
300
400
20
800
200
450
10
900
100
500
0
1000
0
总支出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劳动经济学
5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一、劳动力
就业者(E):有工作可以做并且至少获得1个小时工资 支付的劳动者,或是从事非支付性的工作至少达到15个小时。
失业者(U):从某一工作岗位暂时下岗,或是没有工作, 但在参照周的前4周里一直在积极地寻找工作。
劳动经济学
6
.
第一节 劳动力供给概述

《劳动经济学》2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2劳动力供给
人口稠密程度——人口密度
一定时期、一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与面积之比, 即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一般以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 表示。
• 人口密度越大越穷(人均GDP)?人口密度越小越富 (人均GDP) ?
1 人口的相关概念
人口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比
由对应100名女性的男性人数来表示。根据国际上的 经验数据,一般在103-107之间。
LF participation rates of females in the US over 16 years of age, 1900-95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88 1995
22.2 23.2
22.9 20.0
20.5 20.8
17.9 18.1
16.7 18.9
17.4 17.7
16.5 17.2
14.9 15.1
2 我国的人口转变
我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
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第一阶段:由于高出生率,少年儿童抚养比高。 • 第二阶段:出生率降低之后,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
2 我国的人口转变
我国老龄化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龄化社 会”(Ageing society),达到14%时称为“老龄社 会”(Aged society),如果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0%时,则 称为“超高龄社会”(Hyper-aged society) 。
•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第 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 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

(三)主体均衡: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效用
(四)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收入效应:在工资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收入变化而
产生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使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替代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的变化而产
生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案例:
张华是个大学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编写程序。 工作初期,涨工资会使张华增加工作量。当他成为一 个软件高手之后,工资已经足够高了,张华的积蓄也 在增加,这个时候,张华对涨工资的反映,不是选择 加班,而是选择更多的闲暇和体育活动。
需把握以下要点:
1、个体决策 决策由劳动力供给主体,即一个个劳动者个人 或家庭单独做出
2、个体意愿 (1)劳动力供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供给主体对职业的选择不仅考虑货币化收入, 职业的稳定性、劳动保障等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
案例导入: 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根据2010年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实施方案的安排, 为期10天的网上报名工作已于24日结束,截止24日 24时,共有13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的审查,预计今年 将有100万人确认参加考试。
(二)效用函数
U=f(q),效用是消费量的函数 (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四)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是指用1,2,3 等基数词来表示效用的大小。
边际效用分析法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表
巧克力的消费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说明: 1、边际效用可以 反映每一巧克力的 效用。
我国劳参率变化的趋势:
女性劳参率普遍上升
原因:1、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创 造了大量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
2、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家 庭劳务市场化 3、观念的变化:独立意识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劳动力供给与需求1.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概念:-劳动力供给指的是劳动者愿意并能够参与劳动市场的总量。

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劳动力参与率、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行业结构等。

-劳动力需求指的是企业、组织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雇佣劳动者的总量。

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包括企业用工需求、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

2.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制约的关系。

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会对劳动力的报酬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劳动力需求的变动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例如,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市场,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3.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达到匹配状态,即劳动市场出现了“充分就业”的状态。

在均衡状态下,劳动者的收入与劳动的供给量相等,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相匹配。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决定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技术进步等。

4.劳动力市场的失衡:-如果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即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劳动者工资的下降,劳动力的流失等问题。

-如果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即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会导致企业用工需求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出现劳动力紧缺等问题。

5.劳动力市场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劳动力市场政策来调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例如,通过教育政策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就业政策、劳动法规等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调整劳动市场的供需关系。

总之,劳动经济学的学习要点包括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概念、相互关系,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失衡,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等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要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市场的运行机制,预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并为劳动力市场的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劳动力供给

• 我国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资源总数、 从业人员、职工、城镇失业人员等
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
• 劳动力资源总数: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
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 口数。劳动力资源的范围为:在劳动年龄内(16 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 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 龄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以及16岁以下实际参 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三)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 的调整(收入与闲暇替代)
1 纯收入效应 个体获得与本人劳动供给时间量无关的非劳 动收入,会使闲暇增多,劳动时间减少。
第一,教育事业的发 展状况。 第二,社会保障等制 度的完善程度。 第三,性别对劳动力 参与率有重要影响。 第四,宏观经济状况。 第五,人口的年龄构 成。
(二)劳动力供给的三个方面
• (1)个别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分 阶段向社会供给的劳动总量。 • (2)家庭劳动力供给:从家庭成立到解体 (丧偶,离婚)家庭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总 量,这个比较复杂。 • (3)社会劳动力供给: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 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总量。即一个社会的经济活 动能利用的劳动力总量。影响因素有:劳动力 人口,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工资率,时间教 育水平,训练水平等。
• 经济活动人口: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
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 业人员。
•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
营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1)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私营业主;(4)个 体户主;(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 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 人员(包括军人)。 • 职工(Formal Employees):在国有企业、 国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资或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工 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 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 作的员工。

《劳动经济学》试题—劳动供给

《劳动经济学》试题—劳动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一、名词解释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盗用的状态。

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

二、单项选择1.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作了()假设。

两点三点四点五点2.基数效用论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

边际效用心理效用消费效用生产效用3.对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分析,是建立在()的经济决策分析基础之上。

生产者个体消费者个体劳动者个体消费者群体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就业、工资、()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社会救济5 .()在继承了基数效用论的部分理论基础之上,为效用理论的实际应用寻找到了可靠的方法。

A .边际效用论B .生产效用论C .消费效用论D .序数效用论三、判断改错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同样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不属于)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间歇性交替。

×(周期性交替)基数效用并不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

×(基数效用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在序数效用论的假设中,要求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无差异曲线是可能相交的。

×(不可能)四、简答题1.试述个人和家庭的劳动力供给的特点。

答:个人: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由工资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增加;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表现为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负向影响。

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

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

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了人类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的行为和决策。

而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劳动力市场、就业、工资和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学习经济学中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并探讨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劳动经济学概述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机制、工资决定的因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劳动经济学能够为解决实际的劳动力市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 劳动供给理论劳动供给理论主要研究劳动者决定供给劳动力的因素。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薪酬水平、工作条件、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

这些因素将影响个人对工作的选择和劳动时长的决策。

3. 劳动需求理论劳动需求理论主要研究企业或雇主决定需求劳动力的因素。

企业在决定雇佣劳动力时会考虑工资水平、生产需求、劳动生产力、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等因素。

劳动需求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不同行业或企业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产生反应。

4. 工资决定理论工资决定理论是劳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该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不同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

在工资决定理论中,有两个主要的观点: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工资是根据工人的边际产出来决定的,而协商理论强调工人和雇主之间的谈判和协商对工资的决定起到重要作用。

5. 劳动力市场失衡劳动力市场失衡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这种不匹配可能导致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对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劳动力市场失衡的原因和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来应对失业问题,包括提供职业培训、实施就业刺激政策等。

总结:劳动经济学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指导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工资决定等方面的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变化,为实现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劳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以及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政策两个方面,探讨劳动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就业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包括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

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是指就业者主动参与劳动市场的行为,通过提供劳动力来获取收入和实现自身的就业愿望。

劳动力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结构、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等。

例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供给可能会出现逐渐减少的情况。

2.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是指用人单位为了生产和经营需要而主动招聘劳动力的行为。

劳动力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科技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当某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对劳动力的需求可能会增加。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失衡局面,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为了使劳动力市场保持平衡,需要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就业政策。

二、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在制定就业政策时,需兼顾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各种因素。

1. 激励政策激励政策通过提供各种激励措施来促进创业和就业。

例如,鼓励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劳动力培训,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

2. 就业扶贫政策就业扶贫政策是指通过促进就业,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和程度。

该政策包括扩大就业岗位、提供优先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等。

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贫困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3. 效能改革政策效能改革政策旨在提高就业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例如,优化就业服务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

4. 跨地区就业政策跨地区就业政策是针对不同地区间就业格局不均衡的问题而制定的政策。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经济学--劳动力供给曲线
2、 用供给理论推导 3、 用需求理论推导
用供给理论推导
供给: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每一个价格水 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和劳 务的数量。
供给规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 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这种商品 的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 曲线。
用需求理论推导:(推导的可能性?)
如果把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劳动力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用函数关系来表 示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关 系,这个函数称为劳动力供给函数。
S=f(X1,X2,X3,…..,Xn)(i=1,2,3……n)
只考虑劳动力供给 与市场工资率之间的 工 关系,假设其他条件 资 不变,市场工资率是 率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惟 一因素。以W代表市 场工资率,则在该模 型基础上分析劳动力 供给曲线。
2、较高保留工资的影响。保留工资指个人愿提供工作时 数的最低工资水平。对于保留工资较高的人来讲,工资 率太低时,他们不愿提供市场工作,但他们的行为并不 会改变供给曲线的走向。当工资率较高时,工资率增加, 对他们替代效应远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将无限的增加他 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效。
企业、行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经验描述:
W
W2
S
W0
W1
L
典型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在工资率较低情况下,替代 效应的作用更大些,在工资 率较高情况下,收入效应更 大一些。
经济理论不能确定从哪一点 由斜率转向负斜率,这取决 于个人偏好,但转变是不可 避免的,原因:无论你多么 实利主义,一定会有一个较 高的工资率,你可以比现在 工作的少一些,但仍然有一 个奢侈的方式消费。
第二章 析
劳动力供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斜率为负 • 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 • 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 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 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 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 上移动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5
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
• 劳动者关于工作 时数的决策是由 偏好、工资率和 收入相互作用的 结果。因为在均 衡点X劳动者的效 用达到最大化。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1
三、消费—闲暇模型
• 1、基本含义:
• 当工资处于低水平时,劳动力供给会趋于 增加; • 当工资充分高时,劳动力供给会随着工资 水平的上涨而减少。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2
• 2、基本模型 • 偏好——借助于个体效用函数表示, U (C, L) ,假定 某人可支配时间总量是 L0 , L0 h L, h为工作时间 • 无差异曲线:由不同的闲暇和商品消费组合成相同 的满足水平,消费者据此可以获得上同的效用水平 • 性质:(与微观经济中的无差异曲线性质类似)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3
二、参与
• 愿意提供的工时H*>0 就会参与劳动市场 • 愿意供给正工时的人 数随工资率的提高而 增加 • 其他影响因素: • 如工作条件、工作环 境、个人对工作和闲 暇的偏好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4
三、工作时间(h)
• 影响h的因素 • 工资率 • 家务劳动时间
四、努力
• 工资率 • 工资结构,如激励支付(计件工资) • 支付方法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5
五、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 • 不同年龄阶段市场的劳动供给有差异,而 且近年来有不同的特点 • 影响人们做出这种决策的因素是: –生命周期中的生产率、利率及“时间偏 好”程度 –接受多少的培训和教育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6
六、决策单位
• 个人效用最大化(即单身家庭作为决策单 位) • “沙文主义”决策单位(或称“一元模 型”)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3
无差异曲线
特点:
• 具有负的斜率。 • 凸向原点 • 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 具有更高的效用 •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 会相交 • 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 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4
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工资率、工作时数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预 算约束。它表明在既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单个消 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 预算约束线的性质: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9
一、个人劳动供给的假设
• • • •
理性的经济人 完全竞争 匀质假设 劳动是收入的唯一来源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0
二、劳动和闲暇
•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 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 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 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 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利用最后一个等式,并消除一阶条件的库恩-塔克乘数, 就能得到最优解(C* ,L* ),所以: U L (C*, L*) w与C * wL* R0 U c (C*, L*)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8
• 消费-闲暇选择 • 图示:最优解位于斜 C E’ 率为w的预算线AB与表 B 示消费者效用水平的 E 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 R0 W A • W的增长会使AB顺时针 R 旋转 L* • 非工资收入的增加使 L0 AB平移 图1.2 消费—闲暇选择
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 一、衡量劳动供给的尺度 • 短期
–既定规模的人口中,供给劳动的人数(劳动力参与率)
• 注:含找到工作的适龄人口及正在找工作的适龄人口
–每人向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工作时间 –与每个人工作时间相联系的努力程度
• 长期
–人口因素(出生、死亡、老龄化、迁移等)引起的人 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对供给劳动人数的影响 –包括“干中学”在内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的水平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6
• 3、选择
MaxU (C , L),并受约束于 C wL R0
{C , L}
这里假定行为主体把其全部时间禀赋用于工作 , 可以获得潜在收入 R0 ,并且用这个潜在收入来购 买闲暇和消费品.这样 ,工资显然就等于闲暇的价 格和机会成本.这里, R0 wL0 R, R为来于源于投 资,转移性支付收入甚至是来源于未申报或非法 工作的收入
c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9
• 5、保留工资 • 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说明,消费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 UL/UC沿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意味着趋于 减小. • 由于这个边际替代率同样表示切线与无差异曲线的 斜率,因此,当且仅当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行为主体 提供严格为正的工作时间: • (UL/UC)A<w • 位于A点上的边际替代率被称为保留工资,因此可定 义如下:
• • • • 职业劳动供给 地区劳动供给 对企业的劳动供给 产业的劳动供给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8
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消费理论
• 劳动力供给理论基于消费者在消费较多的 商品与较多的闲暇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 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扩展,阐明劳动力供给 的性质,并且了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 • 主要通过考察家庭生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 集体维度和生命周期问题,深刻改变了劳 动力供给理论。
第一部分 劳动力供给
——个人劳动供给、家庭劳动 供给及生命周期理论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
内容安排
• 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 • 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消 费理论 •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 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 • 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 • 主要参考资料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2
–通常不考虑妇女的意见,女性则把男性的收入 看成是外生的,即看成财产收入等,然后制订 自己的劳动供给决策
• “家庭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
–包括每个家庭成员的闲暇的总家庭效用函数
• “个人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
–个人在家庭单位的各种约束下,追求实现其个 人目标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7
七、其他问题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1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内点解 • 上述计划的拉氏函数为:
L (C , L, ) U (C , L) ( R0 C wL) 一阶条件如下 : U c (C , L) 0与U L (C , L) w 0 另一方面互补松驰性条件可表示为:
( Ro C wL)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