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题:气压带和风带
一轮复习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变 式 图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对点训练1】2010年3月以来,北
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 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 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右 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导致
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冬季) 低压
冬季风
一月
副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大
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北季风
太
阿留申 60N 低压
西
亚速尔洋 高压
亚欧大陆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印度)低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答案 B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季节移动规律: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 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地球公转使其移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对点训练2】下图为“某月沿18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大气运动规律】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考试说明】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一、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北半球形成了单圈闭合的大气环流 单 圈 环 流 条 件 地表均匀; 高低纬受热不均; 无地转偏向力;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必修Ⅰ**.气压带、风带的性质(见下表)**气压带与风带分布成因气流方向气候影响气压带极地高压带南北纬°附近热力原因下沉干冷副极地低压带南北纬°附近动力原因上升温湿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附近动力原因下沉干热赤道低压带低压带°附近热力原因上升湿热(续表)*气压带与风带分布成因气流方向气候影响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南北纬°~°极高→副低高纬→低纬干冷中纬西风带南北纬°~°副高→副低低纬→高纬温湿低纬信风带南北纬°~°副高→赤低高纬→低纬干燥()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见下表)**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见下表)**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旱季时受信风带控制雨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干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湿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真题】(·上海)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沿°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和热带沙漠气候。
()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6讲 气压带和风带(讲练含详解)
第6讲气压带和风带夯实基础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获得的不同,产生。
【答案】太阳辐射热量差异2.分布(1)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A ,并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C 。
A与C之间的近地面形成B 。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称为D盛行;它与G 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即F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之后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了E 。
(3)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________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______分布。
(4)同一半球,信风带与______带风向相反,与__________带风向相同。
【答案】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南风西风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相间西风极地东风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动约5°。
【提示注意】(1)图解低纬环流形成的方块图(以北半球为例)(2)图解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其中,上方代表高空,下方代表地球表面,左侧为南,右侧为北。
(3)风带风向的确定方法:首先由高气压带向低气压带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按照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所得的风向即为风带的风向。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答案】海陆热力性质2.表现3.季风的形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注意提示】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风向及分布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欧洲大西洋地中海加利福尼亚好望角地区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洋流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 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低温少雨)C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季风B东北风(凉爽干燥)D西南风(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炎热湿润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训练8: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
答案:A2.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故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前后。
答案:D3.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 ( )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解析: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故不可能受到东南信风带影响。
答案:C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地气流辐散,为高压中心;②地为低压中心;③、④地为低压槽。
- 1 -答案:A5.图示月份 ( )A.东北平原小麦收获B.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C.是南极地区臭氧空洞最大的季节D.塔里木河流量最大解析: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东北平原小麦秋季收获;南极臭氧空洞最大的月份一般为10~11月,属于南极地区的春季;塔里木河流量夏季最大。
答案:B(2010·潍坊模拟)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6~8题。
6.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7.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B.P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8.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致同步,则此时 ( )A.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B.南京昼短夜长C.淮河进入汛期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解析:根据题干中所给信息,图中的纬度为50°,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从世界海陆的分布可知,图中的纬度应为50°N(因为50°S所经过的地区,只有南美洲大陆),图中P、Q之间的大陆为亚欧大陆,M、N之间为北美大陆。
高三第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
[典型例题]以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 图,完成19~20题。
20.该季节③地的气候特征为( A )
A.低温少雨 B.炎热枯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谢谢大家!
[典型例题]以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 答复17~18题。
17.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D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枯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典型例题]以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 答复17~18题。
18.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 )
[典型例题]11.读以下四幅“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答复.
当我国白昼时间最短时,上面四幅图所示气压带、
风带分布正确的选项是C〔 〕
A.a
B.b
C.c
D.d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
亚洲 高压
阿留申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亚洲 低压
夏威夷高压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
热
冷
。
北纬60
。
北纬30
南纬30 南纬60
三圈环流的形成
③冷
②暖
①
热
①
②
冷
。
北纬60
。
北纬30
③
南纬30
南纬60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
北纬60
。
北纬30
。
南纬30
。
南纬60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人教版高三地理大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精选好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大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精选好题)(含参考答案)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该季节()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答案 1.D 2.A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 ℃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
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3.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入春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答案 B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A.暖湿B.冷湿C.热干D.冷干5.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答案 4.A 5.B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
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6~7题。
6.该日为北半球()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7.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A.自西南向东北B.自西向东C.自东北向西南D.自东向西答案 6.D7.B“落黄沙”是由于远处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飘浮在空中的沙尘等细粒逐渐飘落而形成的天气现象。
下图为“2017年4月7日某时东亚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该日M 地出现“落黄沙”天气,沙尘来自远处的地表扬沙,通过高层气流输送到M地上空飘落而形成。
读图,回答8~9题。
8.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形成M地“落黄沙”天气的原因是()A.上升气流将M地的沙尘扬起B.M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近地面大风将沙尘吹向M地D.沙尘来源与暖锋活动有关答案8.B9.B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高考地理鲁教一轮复习配套题库: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3讲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解析
第3讲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D.盛行下沉气流解析图中明显看出,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要早于赤道低压带的位置变化,故C项正确。
赤道低气压带在3月份开始北移,9月份开始南移,故A错误;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位于北半球,故B项错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故D项错误。
答案 C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2~3题。
2.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解析第2题,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第3题,P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故选B。
答案2.B 3.B读图,回答4~5题。
4.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5.②地常年盛行风()。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解析④为季风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关。
①②③的气候成因均与气压带或风带有关。
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答案 4.D 5.D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6~7题。
6.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①气压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湿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气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所以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此季节位置南移至南纬30°以南,故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即此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精题分析(6)——气压带与风带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精题分析(6)【新题精析】(2010年广东茂名模拟)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带1、风带2分别为东南信风带和西风带。
答案:1.D 2.C(2010年江苏南通调研)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读图完成3~4题。
3.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解析:选C。
从题干中可知,甲地纬度较乙地低,且该大气环流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所以,图中从甲地向乙地的空气运动,应是从低纬向高纬流,故应为西风带。
因此,该环流应为中纬环流,近地面风向应为西北风,故选C项。
4.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解析:选D。
从题干中可知,甲地受高压带控制,并且位于大陆的西岸,若该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那么,甲地气候有可能是极地气候;若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则甲地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或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其气候类型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故选D项。
5.右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
(2)B处是风带,E处是气压带。
(3)C气压带被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此时太平洋气压强盛,亚欧大陆的等温线向凸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0讲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第2课时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素能升华】
1.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 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 东亚地区的东南季风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 受东南信风影响。
(1)正常年份,青藏高原对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夏季风 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答案 青藏高原加大了南亚地区由海陆分布所奠 定的热力对比,使南亚季风进一步得到加强;夏 季西风带北移,南支西风消失,为西南季风爆发 提供了有利条件。 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太阳辐射量丰富,地表增温比同海拔 周围大气快,高原形成热源,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加大了南亚地区由 海陆分布所奠定的热力对比,从而使南亚季风进一步得到加强;夏季西 风带北移,南支西风消失,高原不再对西风产生分支作用,喜马拉雅山 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为西南季风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3)分析2009~2010年冬春季节我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 的原因。 答案 2009年冬季至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的严重 干旱原因是:北支西风势力强劲,使得南支西风 不能流向我国西南地区,造成了在该区域降水严 重偏少,发生了严重干旱。 解析 2009年冬季至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青藏高原 东南部、中部上空的西北气流异常,北支西风势力强劲,使得南支西风 (孟加拉湾来的水汽)不能流向我国西南地区,造成了在该区域降水严重 偏少,发生了严重干旱。
表南风 ③虚线为经向风,小于0代表北风 ④虚线为纬向风,
大于0代表东风
A.①④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同步训练(原卷版)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半球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表示不同的风带。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 ( )A. 甲为南半球信风带B. 乙的性质寒冷干燥C. 甲为东北风D. 乙为西北风2. 下列哪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成因与乙风带相关( )A. 地中海沿岸地区B. 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C. 新西兰南部地区D. 美国大西洋沿岸地区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指数小的年份夏季风偏弱。
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 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B. 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C. 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 夏季风逐年增强4.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 两个年份南北皆旱B. 两个年份南北皆涝C. 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D. 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读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受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地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草原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6. 乙地气候特点是 ( )A. 终年温和多雨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终年高温干燥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7. 关于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 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C.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 风力堆积地貌广布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等压面向上隆起②b地空气受热上升③c地气压高于b地气压④d地气压最低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 若a地为副热带地区,则Q地的风向可能是 ( )①东北风②东南风③西北风④西南风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米/秒)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下面左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30°N、48°N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左图所示时节华北平原A.冬小麦地域一片金黄B.树木发芽C.沙尘暴盛行D.盛行西北季风2.当处于左图反映的时节时,右图中盛行西北风且处于多旱时节的是A.M地B.N地C.Q地D.P地3.该月份,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达,不正确的说法是A.风向:甲地与乙地不相反,缘由: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不同B.风力:乙地>甲地,缘由:乙地气压梯度大、摩擦力较小C.风力:丙地>丁地,缘由:丁地气压梯度力小、平地阻挠D.风向:丁地与丙地不相反,缘由:丁、丙区分位于高压东西部〔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大陆,气候严寒,这与大气环流关系亲密。
以下图表示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散布。
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M地气压最高的主要缘由能够是A.位于无风地带,冷空气少量堆积B.海拔最高,极夜时间漫长C.冰层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D.气候严寒,利于空气下沉5.影响南极大陆等压线散布的主要要素是A.海陆B.纬度C.海拔D.洋流6.图示月份,多见狂风暴雪天气的海域是A.德雷克海峡B.威德尔海C.罗斯海D.别林斯高晋海〔2021届湖北省局部重点中学高三7月联考〕以下图是南半球的三圈环流表示图,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地域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E处气流受热上升B.G左近常构成极锋C.F处气流受冷下沉D.H所在地域全年降水稀少8.终年受图中FG之间风带控制地域,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在外地最正确规划是A.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B.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C.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D.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以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表示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9—10题。
9.假定图中气流由于热力要素,气温低冷却下沉,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同属一个风带C.甲、乙中能够有一个为信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10.假定甲风带控制地域盛行西北风,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夏季能够遭到甲风带影响B.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域一定平和多雨C.我国夏季会遭到乙风带控制D.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域多阴沉天气〔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以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000米空中等压面散布表示图,据此回答11—12题。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题训练:气压带和风带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 ,称为离岸风 ,反之称为迎岸风。
以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答复1~2题。
1.①②④⑤中 ,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2.以下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 ,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 ,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 ,光热充足解析第1题 ,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 ,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局部;而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
第2题 ,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③影响 ,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④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 ,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 ,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且纬度较高 ,光热并不充足。
答案 1.A 2.A以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 ,甲、乙表示风带 ,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4.假设甲、乙风向相反 ,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3题 ,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第4题 ,假设甲、乙风向相反 ,那么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答案 3.C 4.C以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局部 ,读图答复5~7题。
5.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第5题,①为西南风 ,为北半球西风带 ,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 ,因而可推知 ,①为夏至日;同理 ,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 ,②为夏至日 ,③为冬至日 ,④为二分日。
高考地理一轮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B.②为高空南风C.③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D.④为东南信风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绿草茵茵B.我国大部分地区丹桂飘香,蟹肥菊黄C.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D.海洋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陆地)向南凸出【答案】1.A2.D【解析】1.0°处为赤道低气压带,30°N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A对;②为高空西风,B错;③为近地面高压气流向两侧运动,上空气体下沉,C错;④为北半球东北信风,D错。
故选A。
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大陆为低气压,是北半球的夏季。
此时,巴西高原属于干季,草木枯黄,A错;我国大部分地区丹桂飘香,蟹肥菊黄这秋季,B错;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为冬季,C对;没有确定南北半球,不能说海洋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陆地)向南凸出,D错。
故选C。
下图为某月90°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3—4题。
3.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4.甲地在该月盛行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答案】3.A4.C3.根据图示区域的经纬度判断,60°N,90°E附近为陆地形成高压,为北半球的冬季,应为1月份。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甲地位于亚洲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甲地气候类型为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6.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答案】5.B6.C【解析】5.甲地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
201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及气压带和风带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知识梳理】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压迫和直接的热源: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图中的A(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较少,大部分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大气对图中的B(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多,因此大气增温的重要方面是辐射热交换。
3、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力状况,温度分布规律和变化,制约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补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气压带和风带形成1.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2.分布:三圈环流(1)低纬环流赤道上空:南风→西南风→西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向北流,形成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风不断偏转成西南风;到30°N附近形成西风,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
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
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
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
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
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三圈环流也可用下图来表示:(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性质(如下图)3.季节移动规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如下图)。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半年北移,冬半年南移。
移动大约5°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成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气压带与风带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气压带与风带根底落实练以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答复1~2题。
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A.甲地盛行东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枯燥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
第2题,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特征是炎热枯燥。
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挪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
读图答复3~4题。
3.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洋流4.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读图,答复5~7题。
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图中所示气压带与风带正确的选项是()A.a B.b C.c D.d6.当图a中气压带、风带发生时()A.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B.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D.尼罗河正值枯水期7.受图d中风带影响的气候可能有()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 5.C 6.A7.B解析第5题,冬至日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据此判断正确图示。
第6题,由图a信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气压带和风带题组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影响(2010·济南统考)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1~2题。
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B ) 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在②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D )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B.补偿流寒流自西南向东北[来源:]C.补偿流寒流自西向东D.风海流寒流自西向东解析由图示知,①和③均低纬信风带。
二者之间为赤道低气压带,其控制下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②风带为南半球西风带,在其吹拂下形成自西向东流动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题组二:气压中心及其天气特征左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气压数值①<②<③<④。
右下图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右上图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左上图的( C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据图可知,图示北半球某地区为低压中心,由内向③④地延伸的槽部形成冷锋,由内向①②地延伸的槽部形成暖锋;甲处气温较低,最可能在③地附近。
4.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 B ) A.温暖干燥B.低温阴雨C.风和日丽D.细雨连绵解析甲地在冷锋后,形成阴雨天气,且被冷气团控制,气温低。
题组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5.下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应为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2)B所在风带是赤道低气压带以北的信风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的风向为东北风。
(3)与二分日相比,甲图的气压带位置偏北,乙图的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结果。
(4)C海为地中海,该海沿岸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2)画图略。
(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2009·广东地理)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问题受下垫面状况、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之间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第2题,注意是选择不正确的答案。
地面辐射的强弱与地温有关,而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与下垫面性质有关;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与自身温度呈正相关,云量越多逆辐射越强。
答案 1.C 2.B(2010·浙江五校)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日期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最低[来源:学+科+网Z+X+ X+K]气温23°C 23°C 24°C 25°C 26°C 27°C 28°C 28°C 28°C 25°C 最高气温31°C 32°C 33°C 34°C 35°C 36°C 37°C 38°C 38°C 30°C 天气多云晴晴晴晴晴晴晴晴阴风力弱弱弱弱弱弱弱弱弱[来源:学|科|网]较强偏北风3.2009年9月15~23日,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来源:学.科.网Z.X.X.K]A.日温差减小,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4.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劲,晴热少雨B.“副高”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C.直射点向北移,太阳辐射加强D.亚洲高压异常强盛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9月15~23日长沙日温差增大,排除A项。
读表可知,9月15~23日影响长沙气温的主要因素为天气状况,故答案为D。
第4题,夏季风强劲,主要在夏季,而此时为秋季,排除A项;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排除C项;若亚洲高压强盛,则气温会下降,排除D项,故答案为B。
答案 3.D 4.B5.(2008·广东文基)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晚上陆地冷却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气温高,形成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如果地球不自转,影响风的因素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影响,近地面的风会由极地吹向赤道。
答案 C下图表示“500百帕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
据此回答6~8题。
6.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相比较,N点气压() A.较高B.较低C.相等D.不确定7.与N点对应的地表点相比较,M点对应的地表点气压较低的原因是() A.地表冷B.地表热C.地势高D.气流上升8.图中P点的风向可能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风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500百帕等压面M处向上凸,N处向下凹,故与M点同高度的地点应在N点的上方,N点的气压低于该点。
第7题,500百帕的等压面是高空气压分布状况,因而当高空M处为高压时,其近地面应为一低压,根据经纬度可知,M处位于青藏高原,因而该处比N处地表点气压低是因为其地势高。
第8题,P点空气应由M地流向N地,因为是高空风,几乎不受摩擦力影响,其最终风向应平行于等压线,又因为是北半球,故风向应垂直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即为北风。
答案 6.B7.C8.D(2010·青岛期中)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9~11题。
9.该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解析第9题,由图示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且同一纬度陆地比海洋气压低,是北半球的夏季。
第10题,②地靠近夏季风源地,处于沿海位置,风力较大。
第11题,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为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风。
答案9.C10.B11.B(2008·海南地理)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
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
完成12~13题。
5月~10月11月~次年4月平均温(℃) 降水(mm) 平均温(℃) 降水(mm) 甲地27 1 650 25 22乙地27[来源:学科网] 890 26 7712.两地的纬度约在()A.15°S~20°S之间B.15°N~20°N之间[来源:学科网]C.25°S~30°S之间D.25°N~30°N之间解析从甲、乙两地5~10月气温高于11月~次年4月,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从甲、乙两地5~10月高温多雨,11月~次年4月气温较高但降水较少,说明两地为季风气候,且纬度较低。
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13.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解析从甲、乙两地5~10月降水量看,甲地明显多于乙地,说明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两地之间有山地。
[来源:Z&xx&]答案 D(2009·江门调研)读图,回答14~16题。
14.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15.b地肯定位于() 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16.a、b、c三地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A.a—b—c B.b—c—a C.c—a—b D.c—b—a解析第14题,图中a地气候7月气温高,且此时降水量大,因此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第15题,从气温情况来看,图中b地1月均温高于7月,故位于南半球,排除A、B 项;从降水量来看,b地1月降水量大于7月,即雨热同期,可判断b地为季风气候,应分布在大陆东岸。
第16题,三地的纬度高低,对比图中三地1月或7月气温即可得出。
答案14.B15.C16.D二、综合题(共36分)17.(2010·厦门质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材料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材料二图甲为福建省7月份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说出图甲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
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解析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第(1)题,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两者昼[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夜温度差异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第(2)题,结合等温线分析气温分布,结合海陆热力性质说明差异原因。
第(3)题,森林因干燥可引发火灾,福建冬春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可能出现火灾。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平原和内陆河谷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地区气温较低;A地处于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
(3)冬春。
B地冬春季节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
18.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