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拥抱内蒙古 云计算支撑全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4dfef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a.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0.10•【字号】内政办发〔2023〕1号•【施行日期】2023.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10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核心引擎作用,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区域特色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推动全区经济调结构、转动能、提质量,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机遇期,聚焦完成“两件大事”,以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要素市场化为主线,以数字化能力提升为突破口,以优势特色产业数字化为牵引,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就业,推动自治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提升能力。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各领域广泛深入渗透,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
乌兰察布市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成效显著
![乌兰察布市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成效显著](https://img.taocdn.com/s3/m/3f0e9c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8.png)
乌兰察布市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成效显著乌兰察布市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成效显著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大力引进和重点支持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健全机构机制等为抓手,积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完善配套环境,积极建设信息产业园乌兰察布市与北京中关村合作共建园区,在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了13平方公里的乌兰察布中关村科技产业园。
该园区距离市中心仅15公里,便捷的交通以及周边完善的配套服务有助于吸引更多知名企业落户乌兰察布市。
同时,乌兰察布市与中关村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国内14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发起100亿元的中关村协同创新投资基金,以加快推动乌兰察布市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
二、加快云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产业集聚地依托乌兰察布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气候冷凉适宜、电力资源充足、地质板块稳定等独特优势,市政府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
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可承载1500多个机柜,近2万台服务器。
该数据中心作为华为企业云服务全国重要节点、成本中心和华为云数据中心全球样板点,承载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云服务。
2016年7月8日,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有力抓手,吸引更多数据中心以及上下游企业入驻乌兰察布市成效显著。
目前,乌兰察布市已与新华网、京东集团、支付宝、中国通信建设集团等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积极培育具有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加快推进乌兰察布市信息产业发展,着力将乌兰察布市打造成为面向华北、服务京津冀、辐射俄蒙的国家级大型云计算产业园区,京津大数据处理中心,京津数据灾备中心,京蒙电子商贸服务中心。
三、深化网络布局,推进网络全覆盖(一)推进京蒙“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建设从乌兰察布市云计算产业园直联北京市城域网节点的144芯集宁-北京直通光缆,实现点对点网络传输服务,满足京津地区部委、金融、集团总部等大客户的使用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5cfc36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7.png)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正在积极抓住海量数据、云计算技术、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性机遇,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力争在2025年直接实现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总量超过3000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所占区域增加值比重提高至30%以上,努力推动蒙古族民族“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不断提升的新台阶。
一、根据本规划的指导方针,做好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统筹谋划,树立数字经济发展的理念。
要把“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社会消费及数字应用、补齐互联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数字应用普及等”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以“绿色数字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加大建设网络技术、云存储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大数据、信息安全技术以及传感、存储、计算等技术的投入,努力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二、以构建开放共和数据市场为核心,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开放化发展,不断完善共和数据及各项网络资源的管理、运用和保护体制,实施相关网络建设和开放政策,抓住重大产业合作机遇,激发数字经济发展的活力。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大数据应用建设,不断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推动大数据服务市场和技术应用,支持企业重点扶持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
三、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突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资源共享,建设全区性的通信、互联网、区块链等全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设施,健全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监管、控制和服务支撑体系。
拓展数字经济应用,推动数字政务服务、数字社会治理、数字产业等发展,加快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落地,深入开展智能经济发展,加大智能经济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效能。
四、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完善政府支持政策,动员各方共同参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支持数字技术应用开发与商业化,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大数据应用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外贸、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等,支持教育、科技等领域发展有关应用,为建设数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024年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9c76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c.png)
《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产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新兴产业。
内蒙古作为我国的重要地区,其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一)发展基础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政府对大数据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发展成果近年来,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建设了一批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
此外,内蒙古在大数据应用、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面临的挑战(一)人才短缺当前,内蒙古大数据产业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等因素的限制,高素质的大数据人才相对匮乏。
(二)技术瓶颈在大数据技术研发方面,内蒙古仍面临一定的技术瓶颈。
与一线城市相比,地区在技术创新、研发能力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三)产业链不完整目前,内蒙古大数据产业链尚不完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发挥。
此外,产业集群效应虽已初步形成,但仍需进一步优化。
四、发展对策(一)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针对人才短缺问题,内蒙古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高校、培训机构等途径培养高素质的大数据人才。
同时,积极引进外地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三)优化产业链结构完善大数据产业链结构,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同时,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如云计算、物联网等,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四)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内蒙古,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106a281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c.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3.17•【字号】内政发〔2017〕35号•【施行日期】2017.03.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的实施意见内政发〔2017〕35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72号)精神,坚持联动周边、双向开放、多边合作,以沿边开放带动全方位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打造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实现稳边安边兴边(一)支持边民稳边安边兴边。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程。
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相关扶贫资源支持,加快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扶人口较少民族攻坚脱贫。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边境居民生活补助管理办法》(内财预规〔2016〕10号),对符合条件的边民每年每户补助1000元,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鼓励边境地区群众搬迁到具有边境线的嘎查村居住。
在沿边重点地区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满20年以上且无不良记录的人员,退休时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
加强沿边重点地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口岸党建”等活动,加强边境旗县党校建设,实现基层组织阵地全覆盖。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沿边各族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积极支持边民创业就业,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对于边民自主创业实行“零成本”注册,符合条件的边民可按规定申请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建立自治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沿边重点地区双向人才交流机制,加大选派自治区级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沿边重点地区挂职任职工作力度。
数字经济发展对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共3篇
![数字经济发展对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44a3e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9.png)
数字经济发展对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共3篇数字经济发展对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1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内蒙古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数字经济对内蒙古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生产基地,传统产业结构以农牧业和煤炭、能源为主。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传统产业处于优化升级的时期。
首先,数字经济的出现为内蒙古的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创造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例如,内蒙古的农业生产可通过无人机、智能设备等数字技术手段实现全程数字化、物联网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内蒙古的能源产业可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数字化运营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这些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内蒙古传统产业实现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升级。
其次,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内蒙古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方向。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内蒙古传统产业向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发展。
例如,在内蒙古的农业产业中,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精准农业,还可以实现智能农业。
通过智能设备对土地、气象、水文等多方面信息的监测和分析,可以精确制定种植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内蒙古的能源产业中,数字技术可以让电网更加智能化。
通过智能设备对电网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提升电网的传输能力,减少供电故障,从而提高能源供应安全性。
二、数字经济对内蒙古新兴产业优化升级的支撑作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内蒙古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内蒙古新兴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支撑。
在内蒙古,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高科技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内蒙古新兴产业提供了新的交互和平台支撑。
“东数西算”工程 内蒙古怎么算
![“东数西算”工程 内蒙古怎么算](https://img.taocdn.com/s3/m/325b4b7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7.png)
“东数西算”工程内蒙古怎么算作者:佟成元宋沃邦吕大宁来源:《北方经济》2022年第08期摘要:日前,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内蒙古等8个地区布局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全国将规划建设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
内蒙古应紧紧把握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大力推动内蒙古枢纽节点建设,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引领带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东数西算基础设施算力数据中心日前,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这是国家战略布局“算网”,激活数据新要素,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
内蒙古作为8个全国布局的算力枢纽节点之一,是国家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更是“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将积极承接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同时也为西部数据中心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内蒙古应抓住新一轮政策机遇,在巩固原有数据中心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打通“数”动脉,使数据要素顺畅跨域流动,释放内蒙古数字经济潜能。
一、内蒙古建设全国算力枢纽意义重大“东数西算”工程是优化全国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东部的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和气候适宜的优势建设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来缓解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的瓶颈,助力我国数据中心供需平衡,实现优势互补、东西联动。
对于内蒙古来讲,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赋能数字经济,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算力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区域红色专题文献资源整合模式研究
![区域红色专题文献资源整合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ac3a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0.png)
文章编号:2617-6084 (2023) 03-0072-07区域红色专题文献资源整合模式研究马家伟,郑杨*(沈阳药科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6)摘要:对我国红色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与挖掘,是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图书馆承担的社会功能。
笔者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的前提下,探讨了红色主题文献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多元协作特点、运行模式以及相关的重要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协作模型,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借助多元协作模型,能够有效推动资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以协同作用的方式,促进多元协作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和知识服务的有效连接;以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资源与技术主体的广泛合作;以开放和共享为目的,实现资源整合与技术提升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多元协作;红色文献资源整合;知识服务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志码:A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沉淀,红色主题文化资源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靓丽名片,因其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特色性等特点,我国的许多地区以红色文献资源为基础,通过智能化、多样化、内嵌式的服务来共享红色文献资源,涌现出不同的资源融合模式。
但在实践中,由于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信息服务用户的多样性等因素,使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隔离化、异构化、同质化等问题。
本文从如何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互联网技术的层面,提出了区域红色专题文献资源整合模型,同时分析了该模型的组成,最后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1 研究回顾我国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转化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整合红色文学资源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随着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此为基础开发利用红色文献资源已成为科学有效的战略。
1.1 文献研究综述孙烈涛[1]提出红色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应从资源与转化效率、资源的选择与汇总、资源整合利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0190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3.png)
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
内蒙古地区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乡村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内蒙古地区的乡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市场萎缩等。
研究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在内蒙古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研究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政策设计。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参考,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研究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还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认识和关注。
通过本研究的成果传播和宣传,可以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良好氛围。
研究内蒙古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望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1 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乡村产业振兴旨在通过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内蒙古地区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湖南县乡卷试题
![湖南县乡卷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83d4f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f.png)
湖南县乡卷试题湖南省申论真题(乡镇卷)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2.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给定资料1:30多年前,刚结婚的王芳和丈夫蜜月旅行,从老家霍县乘坐小巴车,在土路上颠簸了3个小时才到达安平市。
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从安平市乘坐早晨6点的客车,晚上8点才到南京。
“现在,早上在家从容地吃完早饭,网上订个高铁票,滴滴叫个车,30分钟到安平站,再乘坐高铁一个半小时就可以赶到南京吃午饭了。
”现已年近花甲的王芳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度蜜月,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王芳的感慨,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
广西的张平至今保留着一封1986年的家书。
那一年,他被上海市交通学校录取。
张平的父亲在家书中用简单的几行字,道出了当时的“漫漫长路”:“我上月26日在南宁送你上车后,乘下午4点22分的火车到玉林下车厖.等待回县城的车,直到晚上8点半都没等到,后来搭一辆老乡的大货车回县里,半夜才到家。
”在张平求学期间,南宁至上海的直达特快列车每天仅有一趟,全程42个小时。
“如此漫长的旅程,由于开窗透气,蒸汽机车飞扬的煤灰从开后的车窗飘入,让白衫变成黑衣。
”如今,南宁与上海之间已有高铁、特快列车、快速列车开行,多个车次可供选择,最快的高铁车次全程只要12个小时。
去年8月,张平从南宁出发回乡探望父亲,零距离换乘动车、班车,全程仅用3个小时。
不仅是陆路交通,张平家乡人坐飞机也越来越方便了。
前些年,玉林市和南宁之间的航线也开通了。
王芳和张平的经历是我国交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铁路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2016年,铁路部门调整了列车运行图。
新图安排开行旅客列车3400多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100多对,普速列车1200多对。
旅客列车比原来增加近300对,增加的部分向二、三线和中西部城市倾斜。
截至2017年年底,高铁营业里程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达13.6万公里,居世界之首;民用航空机场共229个,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倍.厖让阳县自行车运动协会资深会员孙春想不到的是,几十年后,自行车竟然又成了人们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
内蒙古乳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内蒙古乳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2fac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b.png)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1
目录
• 内蒙古乳业发展现状概述 • 内蒙古乳业产业链分析 • 内蒙古乳业发展优势与挑战 • 内蒙古乳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内蒙古乳业发展政策建议
01 内蒙古乳业发展现状概述
内蒙古乳业总产值及增长情况
总产值持续增长
内蒙古乳业总产值近年来呈现稳 步增长态势,表明该行业在经济 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增长率保持高位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内蒙 古乳业的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水 平,显示出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
内蒙古乳业市场结构分析
以大型企业为主导
内蒙古乳业市场以大型企业为主导,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逐渐壮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内蒙古乳业 的中小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为市场 注入了新的活力。
技术创新优势
先进的加工技术
内蒙古乳业在奶制品加工技术方 面不断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设 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智能化管理
内蒙古乳业积极推广智能化管理, 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高生产 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研发能力
内蒙古乳业注重产品研发,不断推 出新品种、新口味的奶制品,满足 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需求。
高品质追求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内蒙 古乳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通 过严控原料、精细加工、严格检 测等环节,确保产品的高品质。
产业链协同与整合趋势
上下游协同
内蒙古乳业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 体,共同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横向整合
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竞争力,内蒙古乳业将积极寻求与同行业 企业的横向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陕西申论真题(B类)
![陕西申论真题(B类)](https://img.taocdn.com/s3/m/16adb95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c.png)
陕西申论真题(B类)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2.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给定资料1.丰收的季节,陕北高原到处是红彤彤的苹果。
63岁的赵家村村民赵某看着树上的果实,满眼的喜悦。
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四十年来他用劳动创造了财富,改变了自家的生活状况,也见证了他们村乃至黄土高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来自远方的“包产到户”消息传遍了黄土高原的乡间田野,大家都期待的分田到户,让赵某看到了希望。
“把地分到户以后,村民干劲十足啊!天不亮全家有劳动力的都上山劳动,直到晚上看不见才回家。
山地上全部种上了小麦、高粱、谷子等粮食作物,平地上家家户户都种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不到三个年头,交过公粮后自家的粮仓再也没有空过。
”赵某说,从那时起,孩提时代憧憬的顿顿吃白面,成了家常便饭。
“早上吃白面馒头,下午吃白面面条,招待亲戚客人再也不用问邻居家借了,肉也不再是过年的奢侈品。
”赵某回想着过往脱口而出。
经过几年勤劳奋斗,赵某家里吃的穿的都解决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钱,他就开始着手住的问题。
在村里,盖新房不止是赵某一家,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农村开始兴建住所,改善居住环境。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转一响”早已是陈年往事,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了普及品,网络、汽车和智能设备走进农户家中,农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政府的宣传引导和自己思想转变下,他开始放弃种植小麦转而种植苹果,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种麦子你吃啥呀?”“咱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好把式,种苹果能行吗?”当初许多村民劝他的声音依旧耳旁萦绕,然而“一根筋”的他并不为所动,坚持走自己的路。
“种苹果也是辛苦,但是钱袋子鼓起来了呀!”赵某说,现在十亩苹果每年可收入八九万元,尝到种植苹果甜头的他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还添置了许多果园农业机械。
他指着远处的山峁说,那边有他新建的十亩果园,等新园挂果,他的收入可以再翻一番,即使将来老得干不动了,二十亩果园流转给他人坐收流转金,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草原之上“云”之端
![草原之上“云”之端](https://img.taocdn.com/s3/m/8edb0b13ba1aa8114431d92b.png)
草原之上“云”之端作者:高旭天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7年第04期谁拥有了大数据,谁就拥有了未来。
草原上聚集“云”之端,既为内蒙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现实支撑,也形成了助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
大数据与大草原,即将开启一段世纪情缘。
服务器装机量高居全国首位,4条高速宽带网络通达国际国内,云计算基地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挂牌成立……步入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云计算风起云涌,内蒙古泛舟“云”海,勇立潮头。
生而不凡未来增长动力源行走在和林格尔县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覆盖着数十条通风管道的单体机楼吸引着每个造访者的眼球。
机房内,一座座崭新的机架横向排列着,服务器整齐地摆放其上,连接端口的信号灯不时闪烁。
近年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相继在此建设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近500亿元,预计三大数据中心全部建成后,服务器数量可达368万台,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在内蒙古的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建设中,呼和浩特市堪称全区的“急先锋”,该市和林格尔县则堪称全市的“顶梁柱”。
不久前,“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成为呼和浩特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发展中的高频热词。
全国两会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参加人大分组讨论时强调,内蒙古经济发展总体格局是“一核两翼”,“一核”就是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两翼”是呼包鄂协同发展、东部盟市跨越发展。
李纪恒书记说,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是内蒙古今后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重要动力源,必将成为内蒙古发展的核心。
“向北开放的桥头堡的重要支撑,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智慧区,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先行区”——被赋予如此重要的定位,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生而不凡。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bef47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2.png)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1. 引言1.1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意义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对于提升气象信息传播效率、服务水平和公众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设融媒体平台,可以整合各类气象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气象现象,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融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信息发布方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增加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效果。
融媒体平台还可以打破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有助于提升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促进气象服务的普及和便利化,对于加强公众的气象防灾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背景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气象信息对农业、畜牧业等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内蒙古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相对滞后,覆盖面不广,信息更新速度较慢,限制了气象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为了提升内蒙古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促进气象信息在各行业的应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建设气象融媒体平台。
这一举措旨在整合各类气象信息资源,提升气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推动信息化与气象事业的深度融合,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背景不仅是内蒙古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数字化时代信息传播的必然趋势。
通过建设融媒体平台,内蒙古将有望实现气象信息的实时更新、多渠道传播,助力内蒙古各行业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生产效率。
2. 正文2.1 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提升气象信息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具体来说,内蒙古气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目标包括:1. 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和预报服务,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做好防灾减灾工作;2. 加强与各级政府和气象部门的合作,提高气象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 建立完善的气象数据管理系统,保障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建设多样化的气象传播平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高用户粘性和满意度;5. 创新气象科普教育形式,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24ae25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9.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4.14•【字号】内政办发〔2023〕32号•【施行日期】2023.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事业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4月14日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22〕102号)精神,整合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推动统筹管理一体化(一)建立完善政务大数据管理体系。
统筹、指导、协调、监督各盟市、各部门的政务数据归集、加工、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工作。
(自治区政务服务局负责,持续推进)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部门、本行业政务数据管理工作,要摸清数据资源底数,编制政务数据目录,并依托自治区政务大数据平台与各盟市、各部门开展数据共享应用,不得另建跨部门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已有通道要纳入自治区政务大数据平台共享交换系统管理。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各盟市政务数据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本地区政务数据目录认领和编制工作,要按需归集本地区数据,满足跨区域、跨层级数据共享需求,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负责,持续推进)(二)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全区政务数据共享工作;研究制定自治区有关政务数据共享的重要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安全机制的建设和贯彻落实;统筹推动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和政务数据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路径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路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2da3f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0d.png)
《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路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作为我国的重要地区,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发展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文将围绕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现状近年来,内蒙古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方面,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更新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平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另一方面,平台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和优化,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交易流程繁琐、监管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台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三、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路径分析(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平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提升平台的承载能力和处理速度。
同时,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二)优化服务模式和内容在服务模式上,要进一步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在服务内容上,要拓展平台的服务范围和深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例如,可以提供在线咨询、在线培训、在线评估等服务,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了解政策法规、掌握交易技巧、提高交易成功率。
(三)加强监管和规范要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监管制度,确保平台运行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管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共同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良好秩序。
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二)2024
![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13df1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7.png)
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二)引言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包括其硬件设施、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内容。
大数据中心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支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讲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正文内容:一、硬件设施1. 机房布局与空间规划2. 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防护3. 网络通信与传输设备4. 服务器与存储设备5. 监控系统与数据中心管理二、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1. 存储系统构建与管理2.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3.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5. 数据集成与资源共享三、应用场景1. 经济发展与区域规划2. 能源与环境监测3. 交通运输与物流管理4. 政府治理与公共服务5. 农业与农村发展四、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2.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应用3. 区块链技术与安全保障4. 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感知5. 数据可视化与决策支持系统五、发展前景与挑战1. 发展潜力与重点任务2. 合作伙伴与创新生态建设3. 数据治理与隐私保护4. 人才培养与技术储备5. 市场竞争与可持续发展总结: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其在硬件设施、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人才储备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中心有望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科技创新以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4年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路径研究》范文
![《2024年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路径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82f0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8.png)
《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展路径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大省,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公平竞争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内蒙古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现状(一)发展背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成为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内蒙古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下,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发展。
(二)现状概述目前,内蒙古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涵盖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多个领域。
平台运行基本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提高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
三、发展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一)平台建设标准化程度不足当前,内蒙古各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平台之间互不兼容,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二)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共享不足,导致信息碎片化、滞后化,影响了交易的效率和公平性。
同时,信息共享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了政府对交易市场的监管。
(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交易平台服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高效的服务机制,导致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交易进程和用户体验。
四、发展路径优化策略(一)加强平台建设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平台建设标准和规范,推动各地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加强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换。
加强政府对交易市场的监管,提高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三)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建立高效的服务机制,及时解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同时,加强平台的功能创新和升级,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东数西算的内容
![东数西算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c4c31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6.png)
东数西算的内容
东数西算,即东数西算工程,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2022年2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东数西算”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2022年3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的计划报告提出,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数字时代正在召唤一张高效率的“算力网”。
“东数西算”是把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
打通“数”动脉,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既缓解了东部能源紧张的问题,也给西部开辟一条发展新路。
2022年9月,《东数西算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拥抱内蒙古云计算支撑全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在京津冀等七个区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这是继贵州之后第二批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唯一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
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定位是在充分发挥区域能源、气候、地质等条件基础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绿色集约发展,加强与东、中部产业、人才、应用优势地区合作,实现跨越发展。
大数据需要用“云计算”来支撑144195376370大数据(Big 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指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概念最早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编写《大数据时代》中提出,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的捷径,而是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大数据有4V特点,即Volume(大量)、Velocity (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
8306057长期以来,春运一直是中国人心头的一个痛,一票难求的现状让许多人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机会。
摩托大军也成了近几年来中国春运期间的一道风景。
但是,自12306网站开通以后,春运就明显好于之前,普通居民只要能够及早准备,还是能够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的。
12306就是大数据,就是信息通过大数据整理后发出,让所有购票者都能非常清晰地看到票的分布结构,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一票难求的问题。
大数据的好处并不需要有太多的列举和解释,用高科技积累起来的大数据,可以再通过高科技发散到所有需要大数据的行业、部门,从而在各个环节都能用高科技提升运行的效率与质量。
20160308095359_396云计算可谓是大数据的最好载体。
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大数据的存储和运算越来越复杂,传统企业在运作时需要投入很高的人力物力,于是把涉及存储运算的基础设施抽象和独立出来,形成的专门性服务称为云计算。
云计算和大数据之间的关系,经常让人产生混淆。
打个简单比方,云计算好比大数据时代的“电”,注重服务的通用性;大数据系统则是“家用电器”,关注实际的用途和效果。
可以说,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
大数据挖掘处理需要云计算作为平台,而大数据涵盖的价值和规律则能够使云计算更好的与行业应用结合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云计算将计算资源作为服务支撑大数据的挖掘,而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是对实时交互的海量数据查询、分析提供了各自需要的价值信息。
由此看来,内蒙古被国家定位为“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首要目标就是利用内蒙古在“云计算”产业的独有优势,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能量”。
发展云计算内蒙古具有独特优势“呼和浩特在电力、气候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表示。
根据产业特点,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适合建立在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气候寒冷、地质稳定的地区。
在这几点上,以呼和浩特为代表的内蒙古地区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据内蒙古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产量接近10亿吨;发电量近3000亿度;风电装机达到1456万千瓦,位居全国首位。
2015061510243430内蒙古拥有全国唯一的独立电网——蒙西电网,可以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稳定、低廉的电力供应。
今年以来内蒙古加大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风电消纳、电价补贴、价格联动等一系列电力综合改革措施,新兴产业到户电价不到0.26元/度,为全国最低价格。
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企业可配套自备电厂,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综合成本优势。
云计算数据中心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常年保持较低的温度。
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气温为0℃-8℃,全年大约有8个月不需要空调制冷,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约大量的电力成本。
据测算,内蒙古数据中心的PUE值(能源使用效率)可以控制在大约1.4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1.6.同时,内蒙古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较少,是发展云计算产业的黄金地带。
内蒙古地域辽阔,土地成本也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
内蒙古还有大量的未利用土地,可以为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充足的土地供应。
政策保障有力。
内蒙古是同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等多项优惠政策的地区,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内蒙古推进信息网络建设、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和建设大型数据中心”。
2013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云计算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设施比较完善。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乌兰察布等城市专门规划建设了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区。
同时,加快基础网络规划建设,实施宽带行动计划,大幅降低数据中心运行成本和价格,为全国用户使用我区云计算资源、开展“互联网+”行动及大数据应用服务提供网络支撑。
内蒙古发力“云计算”产业1117459018_14501392551461n2013年6月,中国电信呼和浩特云计算基地正式开通。
以此为起点,内蒙古云计算产业开始加速推进。
目前,呼和浩特市依托盛乐和鸿盛两个云计算园区,引进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建设了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已投资近100亿元,形成了60多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
包头市引进曙光公司,投资4亿元建成了云计算中心。
鄂尔多斯云计算产业园区建成了中兴能源绿色数据中心。
华为公司正在乌兰察布市建设云计算产业园区。
赤峰、呼伦贝尔、乌海等城市也依托自身优势,正在与几家IT企业合作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及灾备中心。
此外,内蒙古还将云计算、大数据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
8月18日,内蒙古首个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创客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开园。
目前,创客中心已经吸引了一批创业团队进驻,包括中国最大的大数据操作系统厂商国云数据、从事行业信息化咨询,软件开发的科电数据、从事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研发的北斗瀚海科技、为煤炭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平台的内蒙古煤易通科技等近40家创新型企业。
云计算大数据创客中心启动后,不仅会为各个创新企业提供工作、交流的平台,更会为入驻企业带来政府的优惠政策及无偿的项目扶持。
内蒙古的云计算产业规划显示,呼和浩特市主要建设以政务云和公共云为主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形成服务于全国的枢纽型云计算产业基地;包头市建设以工业软件和软件服务业为重点的云计算基地;鄂尔多斯市建设超级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产业基地;赤峰市建设蒙东云计算数据备份中心。
同时积极争取在呼包鄂和赤峰建设国家级数据灾备中心,形成功能不同,相互配套、互为补充的云计算产业集群。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云计算产业为内蒙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现实支撑,也形成了助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相关数据显示,到2016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上线运行服务器装机容量将达到70万台,居全国首位。
“到2020年,我区数据中心计划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设规模将达到300万台服务器以上。
届时,打造国家级云计算基地的梦想将变为现实!”自治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
呼和浩特打造“中国云谷”3535436呼和浩特在发展云计算产业中,具有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和充足的能源保障条件,有利于云计算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在网络基础体系中,呼和浩特地处“三北”交汇处,不仅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光缆大动脉的重要交汇点,还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光缆通道中枢节点。
另外,市政府还在财税方面给予了云计算企业、大数据中心强有力的扶持,这些都为云计算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发展,呼和浩特“中国云谷”初具规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云计算数据中心投入运营,百度、腾讯等30多家IT企业相继入驻,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70万台,成为全国乃至亚太最大的数据存储基地,发展基础雄厚。
出台了《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等政策,在云计算产业项目用地、用电、创新、财税、投融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按照云计算产业发展定位,目前,呼和浩特围绕云计算应用,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云计算基地为依托,形成了云计算应用产业集聚;围绕大宗商品交易和跨境贸易,依托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金川开发区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形成了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围绕软件研发和应用,形成了软件产业集聚;围绕云计算研发,引进了中科院计算所等研究院所,形成了云计算人才集聚。
呼和浩特在实现云计算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同时,走出一条“把能源储备转化为信息储备、把能源输出转化为信息输出”的转型之路。
“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将把云计算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抓手和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总体思路是以国家级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以数据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以构建完成产业链为目标,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建设一批领先水平的应用示范,突破和实施一批主导行业的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依托现有数据中心优势,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企业,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设及下游开发应用,加快建设研发、应用、存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基地,力争近期大数据服务器突破百万台运营。
到2020年,力争机架达到30万个,大数据服务器达到500万台,带动产值达到2000亿元。
继续推进能源输出转化为信息输出的转型之路,把呼和浩特市云计算产业打造成500亿元以上的产值,力争做到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将呼和浩特打造成为“中国云谷”,为国家大数据行动计划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
(综合自《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日报》、多彩贵州网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