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完整】解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内容完整】2018中央一号文件精讲解读ppt模板28页PPT
![【内容完整】2018中央一号文件精讲解读ppt模板2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532202524de518974b7d6c.png)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Fra bibliotek谢谢!
28
【内容完整】2018中央一号文件精讲 解读ppt模板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内容完整】大气典雅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解读PPT模板
![【内容完整】大气典雅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解读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ae55c46be23482fb4da4c5c.png)
★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解读三★
亮点三:为城里人去农村买房划红线 文件明确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 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解读四★
亮点四:瞄准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问题
文件确定,推行村级小微权利清单制度,加大集 成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பைடு நூலகம் 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训乡村发展新动能★
1、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2、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3、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4、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5、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解读七★
亮点七:鼓励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简历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 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 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 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报项目、行医办学、 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
第三章
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内容
★乡村振兴战略“两个管”★
管长远
乡村振兴是一场空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中央一 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前段实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 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做了部署。分别是。到 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完整版田园综合体
![完整版田园综合体](https://img.taocdn.com/s3/m/2aa8ed37e53a580217fcfe69.png)
成。位于江苏无锡阳山镇,集现代 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 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
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试点扶持政策
? 综合考虑各地发展建设基础、开展试点意愿、改革创新工作推进、试点代表 性等因素,中央财政将按照三年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三年共扶持1.5 个亿, 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安排。政府扶持资金、资金使用方式如下:
? 中央财政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 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每个试点省份安排试点项目1— 2个,各省可根据 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试点项目个数。
田园综合体
国内外成功的田园综合体案例
无锡田园东方
意大利
?
田园东方是我国目前比较成功的田
?
典型案例:意大利现有1.15 万家专门从事 “绿色农业旅游”的管理企业,它们管辖
园综合体落地案例,是田园综合体
的景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托斯卡纳、翁布
的先行者。由东方园林产业集团投
里亚、马尔凯大区,南部的坎帕尼亚大区
资50亿元建设的国内首个大型田园 综合体项目于2016年3月份启动, 项目规划总面积6246亩,于4月初
以及北部的威尼托、特伦蒂诺和利古里亚 大区。据意大利环境联盟执委会官员鲁杰 罗介绍,这些景区为不同的游客提供了类 型不同的个性化服务。目前,这些景区中
启动建设,力争通过3至4年全面完
70%以上都配有运动与休闲器械,供那些
田园综合体发展结构
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发展结构
? 最外围圈层——乡村资源和乡村土地 ,主要是农业产业聚集区,如渔业、采 摘林业等
? 中间圈层——休闲商业项目 ,主要指为乡村居民和乡村旅游者提供服务,具 有多重功能的商业配套设施,如提供餐饮、娱乐、休闲服务的商业街、酒店 集群等;
解读2017中央1号文件精神(图文)
![解读2017中央1号文件精神(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23b43b2f60ddccda38a08e.png)
三、相关理论解读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 26.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 27.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 28.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 29.加快农村金融创新。 • 30.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31.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 32.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 • 33.统筹推进农村农业加快发展
• 17.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 18.强化农业科技推广。 • 19.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 20.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 • 2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五)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 22.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 2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 24.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2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9.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 10.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
• 11.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 12.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三)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 1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 14.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 15.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 • 16.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总体要求
• 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 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 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
• 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 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 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协调好各方面利益。 • 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 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2017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
![2017年中央1号文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4ba3a625acfa1c7ab00cc17.png)
导向”“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绿色发展关键 词。
“ 1 号文件”从 6大部分 3 3 条提 出了 2 0 1 7 年工 之一,提 出 : 创 新公益性农 技推广服务方式 ,引入
作的具体意见和要求 ,概括起来 就是 “ 调结构 、转 项 目管理机制 ,推行政 府购买服务,支持各 类社会 方 式、新业态 、新驱 动、补 短板、激 活力 ” 。具 体 力量 广泛参 与农业科 技推广。鼓励地方建 立农科 教
业补贴补绿色生态”“ 推 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 发 产全 程机械化所需机具 的补贴力度 ; 探索开展大 型
展 木 本 粮油等 特色 经济林 、珍贵 树种用 材林 、花 农机具 、农 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 务。 卉竹 藤 、森 林食品等绿色产业 ”“ 农 业标准化绿 色 “ 1 号文件 ”将 “ 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强化科 技 创新 驱动 、引领现代 农 业加 快发 展 的手段 和途 径
包括 : 优 化产 业技术推广联盟 ,支持农技 推广人
效; 推 行绿 色 生产方 式 ,增强 农 业可持 续发展 能 员与家庭农场 、农 民合作 社、龙头企业 开展技术合
力; 壮 大新产业新业 态,拓展农 业产业链价值链 ; 作。深入推行科 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 “ 星创天
强化 科 技创 新驱 动,引领 现代 农 业加 快发 展 ; 补 地” 。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 设。 ( 传 云)
农 机 科 技
—
A G R C EMA C H i N U L T UR
热 E 。 L 。 G Y 2 0 1 E N 7 s . 0 2
要闻综述
o V ERV I E W
2 0 1 7 年中央 1 号文件解读
日 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2 0 1 7 年1 号文件 齐农 业农村短板 ,夯实农村共 享发展基础 ; 加大农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c8f15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8.png)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0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第7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
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
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b241d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f.png)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社
【期刊名称】《粮食问题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不久前由新华社受权发布.rn 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文件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
【总页数】1页(P46)
【作者】新华社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农业农村发展第三次动能转换来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2.政策解读第一时间为您解读2017中央一号文件!
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4.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5.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d2256bbcd126fff7050ba3.png)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天花板”和“地板”双重制约,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刚刚发布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指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连续3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5%,连续6年实现“两个高于”,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好的形势遮不住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
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突出抓好“六大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当前要突出抓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六项重点任务。
调结构,就是优化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合理开发各类农业资源,统筹粮经饲发展,大力发展肉蛋奶鱼、果菜菌茶等,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供给。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及主题内容精神-中央一号文件2017全文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及主题内容精神-中央一号文件2017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69707ea5e9856a561260aa.png)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及主题内容精神:中央一号文件2017全文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发布,这是新世纪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那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重点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内容精神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2017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内容精神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亮点今年一号文件锁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说了啥,有啥大礼?“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记者特别请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进行解读。
一问:主题咋定的?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结构性矛盾,不能再让农产品产出来卖不出去“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今年的一号文件这样开篇,并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
啥是“新的历史阶段”?唐仁健认为:“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判断。
”首先,这是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判断。
去年两会期间,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唐仁健表示:“的重要论述,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提供了重要遵循。
”其次,基于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
从外部看,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农民工收入增长慢了,财力紧张,对农村投入增幅明显回落。
从内部看,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
我们看到,一方面,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进口量、库存量也在增长。
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达12324亿斤,进口粮食却高达2500亿斤。
这是怎么回事?究其原因,一是品种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竞争力不够,产出来不见得卖得出去,只好进仓库。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807343fc4ffe473268ab4d.png)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案例解析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模式,赋予了农民及其从事的产业自主“造血”的功能,是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子,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平台。
到目前已有河北、山西、山东、福建、广西、四川、浙江、云南和广东9个省通过并公布了试点名单。
本文整理了这9省共10个项目的资料,通过对其经验梳理,为大家通过学习参考。
1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南宁美丽南方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将获得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财政补助资金5600万元。
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规划方案为:以美丽南方丰富的农业资源、产业基础、特色村落、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完善生产、产业、经营、生态、服务和运行六大功能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步同生”、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模式借鉴)此外,美丽南方田园综合体拟将规划区设计为“一轴两翼三带八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轴即沿005县道的园区交通和发展主轴,将园区各主要功能片区、景观节点和特色村落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田园综合体。
两翼以005县道为界,将园区分为南北两翼。
三带即依托园区农田、村落、水系、山地,形成三条重要的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带。
八区包括创意农事体验区、智慧农业展示区、高效农业集中区等八个功能分区。
2四川成都都江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都江堰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牵头实施,三年计划总投资约21亿元,项目将按照“坚持以农为本、共同发展、市场主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胥家镇和天马镇的13个村(社),围绕“四园、三区、一中心”功能布局,将田园综合体建设成美丽乡村展示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和绿色农业典范区。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565b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6.png)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从10个中央“1号文件”看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演进从1982年到2008年,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
1号文件意味着高度重视,意味着不同寻常,意味着非抓不可。
下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1982-1986)的政策框架、新世纪5个1号文件(2004-2008)的政策框架以及综述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主张等三个方面,重温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脉络。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一) 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纠正了并在继续纠正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左”倾错误,对农村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出现了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
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此时,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
2、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3、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4、意义:文件影响深远。
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 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呈现六大特点
![中央一号文件呈现六大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f0f93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9.png)
2017.03.(下)47主持人:单 洁国 内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连续第十四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工作上。
纵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六大特点为“三农”工作增添新动能。
一、“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短板,只有“三农”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更可靠的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已经连续十四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问题,可见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
这进一步发出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强烈信号: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决心是坚定的、力度是空前的、路径是科学的、时间是持续的。
二、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线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纳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2017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全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其贯彻实施会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三农”问题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优化产业结构,确保粮食安全不动摇中央一号文件10余次提到粮食或与之有关的问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是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展开。
提倡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路径展开,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10ce09f78a6529647d53eb.png)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2010年是改革开放31周年,当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回眸时看到,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第7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这一系列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30年来农村改革高潮迭起。
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十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1982—1986: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
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能不研究农村改革,不能不知道一个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第一个“五个一号文件”是指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
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深地印在亿万中国农民的心坎。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文件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
新华视点:权威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新华视点:权威解读中央一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3d8d641eb91a37f1115c8d.png)
上 , 强 这 些 地 方 的农 田水 利 建设 , 为 我 国粮 食 加 将
“ 这样 的定位 , 是对我 国基本 国情和基本 水情 安全提供更加 可靠的保障。
的 准 确把 握 ,是 我 们 党 对 水利 认 识 的 又 一 次重 大
水利部部 长陈雷说 ,这是第一 次在我们 党的 水利建设 , 利 于增加 灌溉 面积 , 有 增加播种 面积 , 重要 文件 中鲜明提 出水利“ 具有很 强 的公益性 、 基 提 高粮食 产量。特别是从上世 纪 9 0年代 开始 , 我 础性 、 战略性” 。首 次提 出“ 加快水利 改革发展 , 不 国粮 食 产 区 中心 分布 就 已经从 南 方转 移到 了北 仅 关 系到 防 洪 安 全 、 水 安 全 、 食 安 全 , 供 粮 而且 关 方 ,但 新 兴 粮 食 主 产 区的 农 田水 利 又没 有 及 时 跟
确 立 水 资 源 开发 利 用控 制 红 线 ,二 是确 立 用 水 效
有偿使 用费等土地整 治资金的综合效益。
“ 照 目前 全 国每 年 土地 出让 金 收 益 算 ,0 按 1% 率 控 制 红 线 , 是 确 立 水 功 能 区 限 制纳 污红 线 。 三 一
就 是 7 0亿 元 左 右 , 是 水 利投 入 的一 大 来 源 。 0 这 建 号文件 还明确 ,县级 以上政府主要 负责人 对本行
飞 跃 。” 雷说 。 陈
“ 生产 1斤小麦 , 需要 耗水 1 0 0斤。” 0 陈锡 文 说, 在我 国三大作物 中, 即使是 小麦这样耗 水 最少
至少要 灌水 4次 , 次每亩约 需水 10立 每 0 中央农村 工作领导 小组 办公 室副主任 唐仁建 的品种 ,
2018考研政治真题加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2018考研政治真题加答案及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c482ea7c1cfad6195fa74d.png)
2018考研政治真题加答案及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答案】: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答案解析】: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C2."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A.颠倒了事物形态的功能之间的关系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答案】:B(割裂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答案解析】:白马非马主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没有把握好,故答案选B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A.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C.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答案】: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答案解析】:材料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体现出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e8e675a2e3f5727a5e962cb.png)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
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之一——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之一——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https://img.taocdn.com/s3/m/422b56947fd5360cbb1adb75.png)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之一——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作者:祝卫东,刘洋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7年第4期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这是中央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历程,每当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供求发生重大变化,中央都及时对农业农村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出台重大举措。
这次,中央从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大决策。
这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必须深刻领会中央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切实把工作重心尽快转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上来,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和内涵要义,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扎实稳妥推进。
一、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是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近些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是一步一个新台阶,已站在新的历史高点。
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0亿斤,2011年突破11000亿斤,2013年又突破了12000亿斤大关,并连续4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从2000年到2016年,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七年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99年的最高点3.33:1不断下降,2014年这一指标已降至“3”倍以下,2016年又降到2.72:1,是新世纪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最小的一年。
农村公共建设和社会保障加快改善,乡村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农村生产生活有了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也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不仅是量的变化,还具有质变的意味。
【权威发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附全文和专家解读-更新中)
![【权威发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附全文和专家解读-更新中)](https://img.taocdn.com/s3/m/569290d843323968001c9248.png)
【权威发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附全文和专家解读-更新中)D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
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
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
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
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
2.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
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
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
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
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内陆水域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
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
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
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
支持集约化海水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合理控制近海捕捞。
积极发展远洋渔业。
建立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规范各类渔业用海活动,支持渔民减船转产。
3.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
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
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4.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内容完整】2018中央一号文件精讲解读ppt模板共28页文档
![【内容完整】2018中央一号文件精讲解读ppt模板共28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5540cac561252d381eb6e86.png)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内容完整】2018中央一号 文件精讲解读ppt模板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粮食生产连续12年增产后,止步于2016年:粮食总产量 6.1624亿吨,比 去年减少 520.1 万吨( 104.0 亿斤) , 减少 0.8%, 仍是丰收年,连续 7 年主 粮超过5亿吨。但粮食供给在品种结构上有些失衡,出现了粮食产量、谷 物进口量和粮食的库存量都在 增长的复杂局面。
(三) 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15 年农民收入 11422 元,增幅 7.5% , 2016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50元,实际增长6.7%;城乡 居民收入比 2.80:1左右。同时农民增收入压力在增大:农民的工资性 收入占比( 40.3% )已经超过家庭经营收入( 39.4% ) , 在经济增长减 速的背景下,非农业能给农民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下降。
2. 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 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3. 面临的挑战:“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 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 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 4. 顺应新形势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四)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到2015年底,全国有2.77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 业就业,其中外出农民工1.69亿、本地就业的1.09亿;2016年上半年末农 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5亿人,转移的速度在下降;同时,农业劳动力 老龄化趋势明显。城镇化率由45.9%(2008)提高到56.1%(2015),城乡 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文件内容分六大部分,33条,其: 头-优化产品产业结构(8),尾改革(8),中间加上“绿”(4)、“新”(4),两个支撑-“科技” (5)、“基础设施”(4)可以看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由
“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构成。其意义深远,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
24)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三)文件的内容(第六部分)
6.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8)
26)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27)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28)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29)加快农村金融创新
30)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1)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 32)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 33)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三)文件的内容(第一部分)
1.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8)
1)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
2)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 3)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4)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5)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6)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7)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8)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
(三)文件的内容(第二部分)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 1.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
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
2.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 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 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协调好各方面利益。 4.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一) 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63671亿元)占GDP的份额(744127亿元) 已降至 8.6% (国家统计局 1 月 21 日公布数据),第一产业就业份额降至 33%左右。从国际经验看,农业增加值占比降到 10%以下是经济结构变化 的标志性事件;同时期就业份额仍占1/3,要求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 业发展方式发生变革。
2017年
中央
号文件
Hale Waihona Puke 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
二、农业农村发展的背景
三、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 干意见》(2016年12月31日)
1. 新阶段:“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五) 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土地流转面积明显增加。 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4.42亿亩,流转比例约为34%。 同时农业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据农业部调查,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 业等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达到近270万家。其中到2016年6月底,农民专业合 作社157.1万家,入社农户突破一亿,占全国农户总数42%。
(六) 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农资)成本在上升,主要农产品价格高 于国际市场价格。
(七) 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多年来,农业资源约束趋紧、面源污染加 剧,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农民工总量增速2015年为0.4%,2016年为0.3%
(一)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4)
9)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10)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
11)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12)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
(三)文件的内容(第三部分)
3.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4)
1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14)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15)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 16)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
(三)文件的内容(第四部分)
4.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5)
17)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18)强化农业科技推广 19)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20)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 2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三)文件的内容(第五部分)
5.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4)
22)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2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