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状况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e738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0.png)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股指期货作为衍生品市场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得到了积极推动与支持。
本文将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自2009年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开设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拥有多个股指期货合约,包括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等。
这些合约提供了广泛的投资机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
2. 交易活跃度较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较高,每日成交量稳定。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股市的蓬勃发展和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兴趣。
投资者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可以进行多头和空头操作,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3. 风险管理工具作用显著:股指期货市场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重要渠道,帮助投资者对冲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
通过股指期货交易,投资者可以建立期现套利头寸,减少整体风险。
4. 相关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为了保障股指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相关监管政策逐步完善。
监管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期货公司和交易所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1. 逐步扩大合约品种:未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有望逐步扩大合约品种,开设更多的股指期货品种。
这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丰富市场交易品种,进一步提高市场的活跃度。
2. 提高市场流动性: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关机构应致力于提高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通过引入更多的流动性提供方,加强市场的做市功能,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交易环境。
3. 强化风险管理:鉴于股指期货交易的高风险性质,未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
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市场的稳定性。
投资者也应注重风险管理,避免过度杠杆操作,控制风险。
4. 推动国际开放: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也将积极融入国际市场。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49a0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5.png)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股指期货市场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市场,以股指为基础资产进行交易的市场。
随着投资者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增加,股指期货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本文将对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发展历程股指期货市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规模较小。
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和投资者对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加,股指期货市场逐渐兴起。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股指期货市场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影响股指期货市场规模的因素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股指期货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增长稳定和就业市场情况良好将为股指期货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2. 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还受金融市场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
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高、金融工具种类多样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庞大的股指期货市场。
3. 投资者需求投资者对风险管理需求的变化也会对股指期货市场规模产生影响。
当投资者对风险敏感度增加时,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通常会扩大。
4. 监管政策监管政策是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监管政策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透明度,从而推动股指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
股指期货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股指期货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
投资者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也将提升,这将为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总结股指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一种体现,也是投资者对风险管理需求增加的结果。
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投资者需求和监管政策等因素都会对股指期货市场规模产生影响。
未来,股指期货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8811b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3.png)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它的存在旨在提供一种通过与股指相关的标的资产进行交易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股票交易,在风险管理和资金流动性方面具有优势。
本文将对股指期货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市场规模与交易量股指期货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截至目前,全球各个主要交易所都设有股指期货交易市场。
从市场规模和交易量上看,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据统计,截至2021年,中国的股指期货交易量占全球总交易量的50%以上,其中上证50指数期货和沪深300指数期货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品种。
投资者结构与参与者特征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多样化,主要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券商和期货公司等,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和资金实力,对市场的走势有较高的判断能力。
个人投资者则是市场中的散户投资者,他们数量庞大,交易规模较小,对市场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投资者特征也导致了市场的不同运行方式。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使得市场更加理性和稳定,而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则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
监管政策及风险管理股指期货市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市场,因此监管政策和风险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监管机构需要对市场进行监管,确保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同时,风险管理也是股指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降低市场风险,监管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引导投资者合理参与市场。
目前,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和风险管理措施。
监管机构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控,提高了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发展趋势与挑战股指期货市场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股指期货市场也将拥有更多的参与者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增加也给股指期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股指期货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规则和制度,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运行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26c5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3.png)
股指期货交易(qī hu ò jiāo yì)策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qī huò shì chǎnɡ)运行状况分析学院管理科学学院(xuéyuàn)专业物流管理(guǎnlǐ)姓名任课教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qī huò shì chǎnɡ)运行状况分析股指期货是成熟(chéngshú)、有效和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自1982 年2 月24日美国堪萨斯市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jiàzhí)线综合指数合约以来,股指期货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全球有32 个国家与地区的43 家交易所上市了近400个股指(ɡǔ zhǐ)期货合约。
一、我国股指(ɡǔ zhǐ)期货的发展历程股指期货是从股市交易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它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属于(shǔyú)金融衍生产品的范畴。
尽管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但它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纵观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生期、成长期、停滞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1.初生期(1982—1985年)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利率波动频繁,通货膨胀加剧,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
于是,股票指数期货应运而生。
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开办了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宣告了股指期货的诞生。
随后,许多交易所都开始了股指期货的尝试和探索。
同年4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开办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合约,1984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金融时报100指数期货合约。
这一时期,无论交易所还是投资者,都对股指期货特性不甚了解,处于“边干边学”的状态之中,市场走势还不太平稳。
2.成长期(1986—1987年)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由于其买卖成本低、抗风险性强等优点,逐渐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股指期货的功能在这一时期内逐步被认同。
2023年股指期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股指期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f01285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1.png)
2023年股指期货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股指期货行业是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
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由期货交易所发行和交易。
它的交易对象是某个特定指数的未来合约,例如上证指数、恒生指数等。
当前,全球主要期货市场中,股指期货成为了期货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全球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美元。
其中,欧美市场份额最大,亚洲市场增速最快,但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规模和交易活跃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1. 行业市场发展概况在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历程中,股指期货的交易主要集中在上证50、沪深300等股指。
2010年4月16日,全国第一家股指期货上市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随后在2015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始推出上证50期货和沪深300期货。
截至目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已经初具规模,2019年交易额超过134.5万亿元,参与者超过230万人。
2. 行业市场的特点股指期货市场具有高效、灵活、透明等特点,成为全球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金融产品之一。
股指期货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较高的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较少的资金参与到股指期货市场中,从而实现更高的收益。
(2)交易灵活:股指期货市场采用T+0交易制度,投资者可以随时进行买卖操作。
(3)透明度高: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活动、价格变动等信息都在市场内部公开透明,能够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4)市场风险大:由于杠杆比较大,操作风险增加,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时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
3. 行业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股市的逐步成熟和大量投资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将会不断扩大。
(2)产品创新将成为发展方向:除了传统的股指期货合约外,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多新型的股指期货品种。
(3)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主力: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投资者将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
2023年股指期货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股指期货行业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3a37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1.png)
2023年股指期货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股指期货是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可以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在股市波动剧烈的时候提供投资保护。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股指期货市场也逐步发展壮大,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国家政策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和创新。
股指期货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策面上,国务院曾经在《关于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股指期货产品的设立和试点推广;证监会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支持期货公司推动创新交易模式和产品,促进市场更加平稳健康发展。
二、市场需求旺盛股指期货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重视,因为它在股市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股指期货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特别是在股市波动剧烈的时期,投资者可以利用期权策略和套利等方式来规避风险,增加投资回报。
因此,股指期货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技术水平提高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
随着金融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加速,股指期货市场也加大了对于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创新。
目前,大型期货公司都在努力提高交易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提高交易的安全性和保障,加快交易速度和效率。
这些技术力量的提升,也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市场参与者增多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市场参与者也逐渐增多,包括各类期货公司、银行、资管机构、各种基金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各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市场参与者的增多,必然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多和市场的活跃。
市场活跃度的提高和交易量的增多,也会带来交易的深度和广度的提升,从而增加了市场的价值和竞争力。
五、国际化发展股指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应该是肯定的。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影响及前景分析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影响及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23d13eb9f3f90f77c61b0b.png)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影响及前景分析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期货暨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终身主席利奥.梅拉梅德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资本市场来提供更多流动性,因此我们必须要培育和扶持金融期货的发展。
股指期货上市是很好的开端,但金融期货和衍生产品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史早在1993年3月"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就曾推出"深圳综合指数、深圳A股指数"两种股指期货合约。
但海南开设股指期货交易并没有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属地方越权审批。
同时,1993年9月初深圳证券市场出现收市前15分钟大户联手打压股指行为,有关方面认为股指期货加大了市场投机性,而且当时国内并不具备开设股指期货的条件,遂于不久后决定关闭股指期货。
随后,1997年的香港红筹股指数期货为国内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宝贵经验;而1999年开始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即沪深300指数的原型)的研究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12月8日:香港H股指数期货的推出及随后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市场看到了我国股指期货成功推出的潜在希望;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使得股指期货推出的历史条件逐渐成熟;2006年9月5日,新加坡推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争夺证券市场定价权的要求更是加速了期指的推出进程。
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即"金融衍生品"泡沫危机延迟了我国股指期货推出的进程,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也因此一度严重收缩,国内反对股指期货的声音也明显增强,但时隔一年之后,2010年初中国金融业的管理层即表示出推出股指期货的坚定态度。
这充分展示出高层对期货在国民经济中功能的准确认识,及发展现代化金融产业的"信心"和魄力。
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大,投资者越来越关注风险的管理,因此推动了股指期货的出现。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b2408a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7.png)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中国股指期货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种重要衍生品工具,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8年。
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监管改革与开放等几个重要阶段。
起步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的初期阶段,2008年7月,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次推出了中国股指期货的试点合约,这标志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诞生。
试点阶段的股指期货合约只有一个合约品种,即上证50指数。
虽然仅有一个合约品种,但中国股指期货在试点开展的两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快速发展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蓬勃发展阶段,2010年4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相比于试点阶段,蓝筹股指数沪深300的引入使股指期货市场更加多元化。
在这一阶段,中国股指期货市场逐渐建立起了交易规模较大、交易活跃度较高的机制,成交额逐年增长。
监管改革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期,2015年6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支持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成为以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为核心功能的市场。
根据这一政策文件,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市值和持仓控制的改革,推动了市场健康发展。
监管改革阶段还引入了期货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即港股通和深港通,加强了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与海外市场的联系。
开放阶段是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不断拓展与开放的阶段,2018年1月,中国正式推出了MSCI中国期货指数期货合约,这是首次引入跨境标的物的股指期货合约。
此举标志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后,中国股指期货市场还推出了沪港通、债券期货、股票指数期权等产品,不断拓宽了市场的品种和交易机会。
总的来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监管改革与开放等几个重要阶段。
近年来,中国股指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活跃度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改革,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论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
![论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07d5a6f242336c1fb95e01.png)
论股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我国期货市场步入了一个金融创新的新时代。
沪深300指数期货作为我国首个金融期货产品,它的问世对我国金融体系特别是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股市从6124点高位快速回落到3000点附近, 政策变化莫测, 广大投资者面临的股市系统性风险骤然加大。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意义非同小可。
标签:金融期货;股指期货;证券市场1 股指期货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1.1 规避股市系统风险,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需要推出股指期货根据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股票投资者通过投资组合,可以规避非系统性风险, 但系统性风险却无法通过选择股票种类或对其进行投资组合来加以回避。
目前,我国沪深两市的股票数量已经达到1500 余只,市场规模正在日益增大,对其进行优化选择组合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而股指期货却能够适应投资者管理系统风险的要求, 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交易的价格风险转移、套期保值等功能可以防止或减少系统性风险。
1.2 提升我国证券市场国际竞争力,需要推出股指期货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按照加入WTO的承诺逐步全面开放中,与国际金融市场越来越紧密的接轨,竞争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加大。
然而,国内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工具的运作方面非常缺乏经验,很难与国外金融机构相竞争。
股指期货的推出,金融机构通过业务创新增强了自身实力,锻炼了投资者队伍,这会增强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很多国家为了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证券期货市场的吸引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纷纷开拓金融衍生品市场。
股指期货正是特别值得关注和推出的。
他们不但开设以自己国家的股票指数为标的期货,而且也开设以别国股票指数为标的期货。
如果我国不开发自己的股指期货,当国外率先推出以我国股指为标的期货交易时,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1.3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的融合,需要推出股指期货我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不太成熟的市场,相关制度不健全,金融衍生产品缺乏,各种类市场之间的融合性不强。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9ad3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a.png)
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股指期货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种衍生品工具,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在1988年,我国首次引进了股票期权市场,这被认为是股指
期货发展的初步尝试。
这个市场的开放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起步阶段。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于1992年开始试点推
出股指期货交易。
当时,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是最受关注的股指。
然而,由于市场基础薄弱,交易量较小,这个试点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之后的十余年中,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环境逐渐完善。
其中,2005年的《证券期货综合监管试点方案》对股指期货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方案明确了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规范了股指期货市场的运作,为股指期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在2010年,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正式开放。
上海期货交
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相继推出了沪市股指期货和中证500股指期货。
这标志着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自开放以来,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交易量逐年增加,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多。
同时,监管机构也在持续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市场健康发展的稳定性。
总体来说,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尝试、试点推出、监管完善以及市场开放等多个阶段。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股指期货现状及监管政策分析
![我国股指期货现状及监管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89e1278762caaedd33d4a6.png)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我国股指期货现状及监管政策分析
杭州雪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王令
摘要:股指期货是金融市场流动性最好的金融衍生产品和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的基础设施,推出股指期货有助 于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本文回顾了我国股指期货的演进历史、监管政策及影响,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发展中的问题,并结合当 前我国金融市场加快对外开放的背景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股指期货;风险管理;股指松绑
仓交易量上限设置为 10 手,超过 10 手被定 性为异常交易;(2)提高持仓保证金标准: 2015 年 9 月 7 日后,套期保值交易的持仓保 证 金 从 10% 提 高 到 20%,而 非 套 期 保 值 交 易的保证金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即由原来的 30% 提高到 40%;(3)大幅提高平今仓的手 续费费率:2015 年 9 月 7 日及以后,股指期 货当日平仓的手续费标准由原来的万分之一 点一五提高到万分之二十三。
三、我国股指期货上市后的监管政策 (一)中金所对股指期货的限制政策 2015 年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一些舆论将 股指期货视为行情急剧震荡的主要推手,甚 至一度出现了要求关闭股指期货交易的声音。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对股指期货交易进 行了限制。2015 年 9 月 2 日,中金所为了维 稳资本市场,颁布了股指期货新政:(1)调 整日内开仓限制:将客户在单个产品、单日开
中金所颁布的股指期货的限制措施虽然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机活动,但是使市场的 流动性趋于枯竭。9 月 7 日当天,沪深 300 股 指期货的成交量只有 43000 多手,仅相当于 正常交易日的 5%。
(二)中金所对股指期货的松绑 对于股指期货是否是导致 2015 年股灾爆 发的主要推手,市场上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就 中金所新政实施以来的市场走势而言,股指期 货交易受限并没有让股市走得更为健康。在市 场人士多番呼吁下,从 2017 年开始,监管部 门几次调整股指期货的交易制度,实施了渐进 式的“松绑”。 第 一 次 松 绑:2017 年 2 月 16 日,中 金 所对股指期货进行了第一次松绑:(1)将日 内过度交易标准,从 10 深 300 和 上 证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77d7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e.png)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股指期货是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其价值基于特定股票指数的表现。
这种合约允许投资者在将来某一时期以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特定数量的股票指数。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近年来对于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也表现出了极大的。
本文将对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动因、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现状自2010年中国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以来,中国的股指期货市场发展迅速。
这一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对冲股票市场风险的有效工具,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交易策略和投资品种。
目前,中国已经推出了多个不同种类的股指期货,包括上证5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和深证成指股指期货等。
这些产品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投资选择,有利于优化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
二、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动因1、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中国金融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市场体系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增加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从而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2、提高投资者风险管理水平股指期货具有对冲风险的功能,可以帮助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有效管理风险,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健性。
3、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同时,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三、中国股指期货的未来发展趋势1、推出更多种类的股指期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未来中国将推出更多种类的股指期货,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例如,可以推出行业指数期货、地区指数期货等,使投资者能够更加灵活地配置资产,降低投资风险。
2、增强市场监管能力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监管。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效率,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
3、促进国际化进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其股指期货市场也必将走向国际化。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状况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df24f662f111f18583d05af6.png)
郭晓芳.股指期货地功能: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资产配置功能.具体表现在:()价格发现股指期货交易以集中搓合竞价方式能产生未来不同到期月份地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格,反映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地预期;同时,国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地价格,并有助于提高股票现货市场价格地信息含量.因此,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股票指数一起可起到国家宏观经济景气晴雨表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套期保值股指期货能满足市场参与者对股市风险对冲工具地强烈需求,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地发展.具体表现在:① 严格说来,个股地价格风险只能通过相应地股票期货进行风险对冲;但当股票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个股或股票组合投资就可通过股指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②股票承销商在包销股票地同时,为规避股市总体下跌地风险,可通过预先卖出相应数量地股指期货合约以对冲风险、锁定利润.③当上市公司股东、证券自营商、投资基金、其他投资者在持有股票时,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市整体下跌地系统性价格风险,在继续享有相应股东权益地同时维持所持股票资产地原有价值;减轻集中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地恐慌性影响,促进股票二级市场地规范与发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资产配置股指期货具有资产配置地功能,具体表现在:①引进做空机制做空机制使得投资者地投资策略从等待股票价格上升地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使投资人地资金在行情下跌中也能有所作为而非被动闲置.②便于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组合投资、加强风险管理.③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资本市场地功能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国股指期货地发展状况:()我国股指期货地发展历程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在过去地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理论准备与试办(年)、治理与整顿(年)、规范发展(年至今)三个阶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一阶段:理论准备与试办阶段.新中国期货市场地产生起因于世纪年代地改革开放.随着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大升大降等一系列难题.这时,能否借助市场机制,提供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地有效价格信号,防范价格变动风险(构建保值机制)地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年月日,国务院批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中国期货市场地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年月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开业,月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年月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到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所达到多家,期货经纪机构将近家,我国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地发展局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阶段:治理与整顿阶段.年月和年月,国务院先后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整顿.最终,多家交易所被压缩合并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交易品种也减少为种,经过重新登记与整顿、淘汰,关闭了大批不合格地期货经纪公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阶段:规范发展阶段.年月,全国人大批准地“十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地方针,为我国期货市场长达七年地清理整顿画上了句号.年月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地若干意见》颁布.该文件对期货经纪公司地性质、内部治理结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新地规定,并提出要把期货经纪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地现代金融企业.年月日,国务院修订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该条例将适用范围从原来地商品期货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并将“期货经纪公司”改为“期货公司”.年以后,我国期货市场地成交额和成交量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三家交易所地交易品种从年地个增加到年地个.年月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这对投资者开辟更多地投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推出金融期货品种提供了基础条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我国股指期货地运行状况自年月日,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品种——沪深指数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我国期货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步入了一个新地发展阶段.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到现在已经有两年了,在过去地两年中,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期货交易所对期指市场准入规则和交易机制进行了不断完善,使股指期货在更加安全和公平地交易环境下进行,实现了市场地稳健发展.截至年第一季度,股指期货地交易额地占有率已近国内期货市场交易总额地一半,同时,对资本市场带来地影响也日益显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监管得当运行平稳截至年四月,股指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规范、成熟,也使得监管层和市场继续推出金融期货新品种地决心更加坚定了,为推出国债期货等更多金融衍生品奠定了基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截至年月中旬,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超过户,市场流动性良好.对股指期货投资者地适当性制度起到了重要地作用,并且市场参与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参与秩序良好,没有出现重大违法违规交易行为以及会员强制平仓、客户投诉和交易纠纷等,市场评价也比较积极正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两年来,我国股指期货成长迅速,市场成熟度较高.沪深指数期货与现货指数保持高度相关性:主力合约与沪深指数相关系数达,基差率较低;近月合约为主力合约,交易最为活跃,交易量占市场总量地以上,这些符合成熟市场一般规律;持仓稳步增长,成交持仓比也逐渐接近海外成熟市场地水平;期货交割顺利,交割日合约价格走势较平稳,收敛性好,各合约交割量较低,没有引发“到期日效应”.(注:股指期货地到期日效应指地是,在股指期货结算日,目标指数地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增加地现象.到期日效应产生地根本原因是指数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地方式进行结算,而套利地平仓交易、套期保值地转仓交易与投机交易者操纵结算价格地欲望,在最后结算日地相互作用产生了到期日效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股指期货市场严格地监管是股指期货成功运行地重要因素.中金所始终坚持严监管、紧运行,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净化市场交易环境地监管理念,维护市场“三公”原则.通过提高保证金、降低杠杆率,增强对系统性风险地防范能力;通过收紧股指期货持仓限制,主动抑制市场过热倾向;通过优化套期保值和推出套利地管理措施,来促进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通过加强与沪深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等各方地密切配合,以完善跨市场监管地协调机制,防范跨市场操纵行为发生.从总体来看,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安全、平稳,实现了良好开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机构参与套保为主股指期货地推出,不仅改变了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有效地风险对冲工具地状况,而且机构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进行保值交易,能够有效地股市价格波动带来地风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随着股指期货市场地发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等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陆续也出台.截至月中旬,已有家证券公司、家基金公司、家信托公司参与到股指期货市场.这些机构投资者地交易类型主要是套期保值交易,但同时也包括套利和投机交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股指期货地推出,逐步改变了一些投资机构“高抛低吸”,通过频繁买卖股票地盈利模式.一些机构运用期货产品,进行“期货替代”,变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减少了在现货市场上地频繁操作,在股市持续下跌地情况下,敢于稳定持股,坚持价值投资,这样也大大减少了股票地换手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投资模式多样化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地过程中,国内投资机构也相继开发出了各种新地投资产品与投资模式,使得国内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更为丰富多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期现套利、统计套利、跨期套利、市场中性策略等金融创新产品成为证券、基金和信托产品共同地创新模式.在过去地两年里,这些特殊法人机构在金融衍生品地创新和利用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此外,股指期货地推出也促进了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地发展.目前证券公司是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参与融资融券地,存在风险暴露地问题,特别是纳入融资融券业务后,证券公司利用股指期货对这一部分地风险暴露地对冲需求增加,在股指期货地有效保护下,券商可以扩大融资融券规模.目前,已有多家证券公司运用股指期货进行融券套保交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金公司是股指期货市场重要地参与力量.截至月中旬,共有个基金专户产品参与了期指交易.在年新发行地只基金专户产品中,有近六分之一地产品明确将期指作为投资标地,其中地大部分实现了正收,小部分为负收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些基金公司运用量化选股模型构造股票组合,同时用沪深股指期货合约对股票组合进行完全套期保值地操作,以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在套利策略地使用中,一些基金公司通过对冲交易套利、高折价套利、阿尔法套利、一级市场股票交易套利等多种套利策略地灵活运用,寻找与市场方向无关地收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另外,公募基金和以证券信托产品模式进入地私募基金也在不断探索寻求适合自身地股指期货交易模式.目前已有只公募基金和只私募基金开立了股指期货账户并开始交易.如果说公募基金地进入能够提升股指期货市场地量级,那么监管相对宽松地私募基金,将为股指期货地创新业务提供更加广阔地想象空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a2235fc7c1cfad6195fa7d0.png)
邱 敏 中 国兵 器 工业 第 五 九 研 究 所 重庆 4 0 3 009
【 文章摘 要 】 21 年 4 I 日在 中国金 融期 贷交易 00 月 6 所上 市沪深 30 指期 货合 约, 0股 其标 志着我 国股指期贷市 场的建立 , 结束 了 国资本市 我 场只 有现货 没有期 贷的 时代 。本 文总结 了
现在 :
1 、市 场规 模不 断扩 大 。随 着 资本市 场 的 发展 与监管 的宽 松 , 指 期货 得到 飞速 发 股
展。 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 ( I 的统计, F A) 全 球交 易所 股指 期货 交 易量 己从 20 年 的 6 01 万
亿美 元逐 年增 加至 20 年 的 2 .7 亿美 元 06 08 Y 持 仓量 从 20 年底 t7 8 美 元增 加至 20 01  ̄ 9亿 9 06 年 底 的 31 亿美 元 。到 20 年 底 交 易量更 20 06 是 达  ̄4 万亿 美元 , 中以韩 国为 代表 的亚 J5 J 其 太地 区 , 易额 为 l 亿 元 , 长 了 1%, 交 8 增 4 北 美市场为 1 亿元 ,上升 了4 9 %,欧洲市场为 8 元 ,上 升 了 1%。而 与股 票指 数类 产 品 亿 3 的强劲增长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 , 利率与外汇 期 货 、期 权 的 成 交 量分 别 比上 一 年 减 少 了
总 结 同外股 指 期货 市场 的发展 现状 及经 验 ,
为 我目股 指l 艄货市 场 的健 康 发展提供 有益 的
借鉴。
二 、国外 股指 期货 市场 的发 展现 状
外 汇 期货 、利 率 期货 和 其 他 各 种商 品期 货 样 , 票指 数期货 同样 是 顺 应人们 股 规避 风险 的需 要而 产生 的 , 且是 专 门为人 而 们管理 股 票 市场的 价格 风 险而设 计 的。 随着 信息技 术 的发展 与 资本市 场 的全球 化 , 当前 目指期 货市 场 发展 呈现 出新 的特 征 。 体表 殳 具
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股指期货的现状及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043c5d5a98271fe900ef902.png)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尝试推出以我国股市为标的的期货,如以中国公司在香港和国外所发行的股票和其他权益类证券为标的的股指期货,新加坡推出的以内地股票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新加坡新华富时中国A50股票指数期货。今年我国酝酿已久的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终于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作为我国期货市场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市场人士对其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更好的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然而也不免有些许的担心,鉴于我国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部门对其缺乏管理经验等等现实因素,股指期货的问世也可能导致一些不利的影响。我国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的问世对我们股市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我们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别探析。
(一)影响的积极方面
第一,有利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上文提及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一大动因是为了调整证券市场的主体结构。一个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证券市场应该是以机构投资作为主流。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散户主导的现状,我国正在积极培育和设将为这些机构提供低成本的避险渠道和资产组合调整手段,有利于其多元化发展和证券市场的稳定。而散户投资者将逐步加入投资基金,增加持股的种类和数目,从而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机构化进程。
第三,股指期货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的必然产物。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期货是整个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完善资本市场的独特作用越来越显著。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已经有了较深入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由此对金融衍生品的强烈需求是极不对应的。目前,我国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康,但是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因此,沪深300股期货合约的上市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迈出的成功一步。与此同时,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也必须推出股指期货。进行金融宏观调控,必须具备足够多的且强有力的市场调控手段和工具,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香港政府动用巨资充分利用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价格的联动规律,对股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实施组合运用,这是香港政府市场干预策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凶。因此,股指期货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监控机制。
股指期货发展现状
![股指期货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7b07d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2.png)
股指期货发展现状股指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作为基础资产进行交易的金融衍生品。
它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以下是股指期货发展现状的分析。
首先,股指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自2010年上海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股指期货市场逐渐壮大。
2015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货合约达到了120多个,成交量达到了几千亿手,成为全球第二大股指期货市场,仅次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股指期货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整个金融市场的规模也得到了扩大。
其次,股指期货交易活跃度提高。
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活跃度是衡量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的了解逐渐深入,市场中活跃的投资者逐渐增多。
据统计,股指期货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占比逐年提高,已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此外,随着股指期货交易策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交易活跃度也得到了提升。
再次,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具有风险管理的功能。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的加强,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市场上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机制不断完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得到了加强。
最后,股指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改革,股指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目前,境内外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投资和套期保值。
此外,股指期货市场也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期货市场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了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股指期货市场在规模、活跃度、风险管理和国际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市场的高度波动性和风险,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规范,相信股指期货市场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157c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5.png)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中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06年。
当时,国内监管
机构允许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上证50指数期货合约,这标
志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股指期货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2009年,
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工具。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增加和交易活跃度的提高。
2010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股指期货交
易市场的正式规范化。
该交易所推出了中证500指数期货合约,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交易品种。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股指期货市场也逐渐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场所。
2015年,上海和香港股市“互联互通”
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
中国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机制交易香港股指期货,而外国投资者则可以通过上海股指期货做多中国股市。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交易规模逐年扩大。
2018年,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超过了日本、韩国
等发达国家的股指期货市场,成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股指期货市场之一。
目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已经成为了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市场、引导资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和监管机构在保护投资者利益、强化监管以及推动市场创新等方面也在不断加强。
未来,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股指期货的市场变迁趋势
![股指期货的市场变迁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71f2d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a.png)
股指期货的市场变迁趋势
股指期货是指以某个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
股指期货市场的变迁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知不断提高,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和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也在不断攀升。
2. 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除了传统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外,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也开始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这些散户投资者在市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3. 交易方式不断创新: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外,还出现了期权交易、ETF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4. 监管政策不断加强: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结构的不断优化,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加强。
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和管理,规范了市场秩序,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
综上所述,股指期货市场的变迁趋势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和监管政策不断加强。
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股指期货市场的
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优质的投资选择。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61d0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6.png)
2024年股指期货市场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是指以某个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
股指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衍生品市场之一,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风险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对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了调研,并对其发展现状、特点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 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2.1 市场规模股指期货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股指期货市场之一。
2.2 交易参与方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参与方主要包括投资者、期货公司和交易所等。
投资者可以通过期货公司进行股指期货交易,而交易所是交易的场所和监管机构。
不同的交易参与方在股指期货市场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市场的运行。
3. 股指期货市场的特点3.1 高风险高回报股指期货市场的特点之一是风险与回报并存。
投资者在进行股指期货交易时,可能面临较高的风险。
同时,由于杠杆交易的特性,投资者也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回报。
3.2 短期交易与实物股票相比,股指期货交易通常具有较短的交易周期。
投资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从而更加灵活地进行资金运作。
3.3 价格波动较大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并且信息传输速度较快,股指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投资者需要对市场动态进行及时监控,以便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4. 相关问题分析4.1 风险管理股指期货交易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保证投资安全。
4.2 创新产品的推出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投资者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为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股指期货市场需要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提升市场活力和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参与。
4.3 监管政策的完善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监管政策的支持和完善。
相关监管机构应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防范市场操纵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状况
![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e2a7ff13011ca300a7c39014.png)
10级金融2班102043128郭晓芳1.股指期货的功能: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资产配置功能。
具体表现在:(1)价格发现股指期货交易以集中搓合竞价方式能产生未来不同到期月份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格,反映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期;同时,国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并有助于提高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
因此,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股票指数一起可起到国家宏观经济景气晴雨表的作用。
(2)套期保值股指期货能满足市场参与者对股市风险对冲工具的强烈需求,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①严格说来,个股的价格风险只能通过相应的股票期货进行风险对冲;但当股票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个股或股票组合投资就可通过股指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②股票承销商在包销股票的同时,为规避股市总体下跌的风险,可通过预先卖出相应数量的股指期货合约以对冲风险、锁定利润。
③当上市公司股东、证券自营商、投资基金、其他投资者在持有股票时,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市整体下跌的系统性价格风险,在继续享有相应股东权益的同时维持所持股票资产的原有价值;减轻集中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恐慌性影响,促进股票二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3)资产配置股指期货具有资产配置的功能,具体表现在:①引进做空机制-做空机制使得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等待股票价格上升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使投资人的资金在行情下跌中也能有所作为而非被动闲置。
②便于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组合投资、加强风险管理。
③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等。
2.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状况:(1)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理论准备与试办(1987-1993年)、治理与整顿(1993-2000年)、规范发展(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准备与试办阶段。
新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级金融2班
102043128
郭晓芳
1.股指期货的功能:
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资产配置功能。
具体表现在:
(1)价格发现股指期货交易以集中搓合竞价方式能产生未来不同到期月份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格,反映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的预期;同时,国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并有助于提高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
因此,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股票指数一起可起到国家宏观经济景气晴雨表的作用。
(2)套期保值股指期货能满足市场参与者对股市风险对冲工具的强烈需求,促进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①严格说来,个股的价格风险只能通过相应的股票期货进行风险对冲;但当股票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个股或股票组合投资就可通过股指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
②股票承销商在包销股票的同时,为规避股市总体下跌的风险,可通过预先卖出相应数量的股指期货合约以对冲风险、锁定利润。
③当上市公司股东、证券自营商、投资基金、其他投资者在持有股票时,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对冲股市整体下跌的系统性价格风险,在继续享有相应股东权益的同时维持所持股票资产的原有价值;减轻集中性抛售对股票市场造成的恐慌性影响,促进股票二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
(3)资产配置股指期货具有资产配置的功能,具体表现在:①引进做空机制-做空机制使得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等待股票价格上升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双向投资模式,使投资人的资金在行情下跌中也能有所作为而非被动闲置。
②便于发展机构投资者,促进组合投资、加强风险管理。
③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等。
2.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状况:
(1)我国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理论准备与试办(1987-1993年)、治理与整顿(1993-2000年)、规范发展(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与试办阶段。
新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
随着逐步放开价格管制,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大升大降等一系列难题。
这时,能否借助市场机制,提供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价格信号,防范价格变动风险(构建保值机制)的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
1990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1992年1月18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开业,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1992年9月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
到1993年,全国各类期货交易所达到50多家,期货经纪机构将近1000家,我国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的发展局面。
第二阶段:治理与整顿阶段。
1993年11月和1998年8月,国务院先后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整顿。
最终,50多家交易所被压缩合并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交易品种也减少为12种,经过重新登记与整顿、淘汰,关闭了大批不合格的期货经纪公司。
第三阶段:规范发展阶段。
2001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的“十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方针,为我国期货市场长达七年的清理整顿画上了句号。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
该文件对期货经纪公司的性质、内部
治理结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并提出要把期货经纪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修订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该条例将
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商品期货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并将“期货经纪公司”改为“期货公司”。
2000年以后,我国期货市场的成交额和成交量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三
家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从 2000年的6个增加到2009年的19个。
2006年9月8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
这对投资者开辟更多的投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推出金融期货品种提供了基础条件。
(2)我国股指期货的运行状况
自2010年4月16日,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我国期货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到现在已经有两年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期货交易所对期指市场准入规则和交易机制进行了不断完善,使股指期货在更加安全和公平的交易环境下进行,实现了市场的稳健发展。
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股指期货的交易额的占有率已近国内期货市场交易总额的一半,同时,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①监管得当运行平稳
截至2012年四月,股指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规范、成熟,也使得监管层和市场继续推出金融期货新品种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为推出国债期货等更多金融衍生品奠定了基础。
截至2012年3月中旬,股指期货累计开户数超过90000户,市场流动性良好。
对股指期货投资者的适当性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市场参与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参与秩序良好,没有出现重大违法违规交易行为以及会员强制平仓、客户投诉和交易纠纷等,市场评价也比较积极正面。
两年来,我国股指期货成长迅速,市场成熟度较高。
沪深300指数期货与现货指数保
持高度相关性: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系数达99.6%,基差率较低;近月合约为主力合约,交易最为活跃,交易量占市场总量的90%以上,这些符合成熟市场一般规律;持仓稳步增长,成交持仓比也逐渐接近海外成熟市场的水平;期货交割顺利,交割日合约价格走势较平稳,收敛性好,各合约交割量较低,没有引发“到期日效应”。
(注: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指的是,在股指期货结算日,目标指数的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增加的现象。
到期日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指数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进行结算,而套利的平仓交易、套期保值的转仓交易与投机交易者操纵结算价格的欲望,在最后结算日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到期日效应。
)对股指期货市场严格的监管是股指期货成功运行的重要因素。
中金所始终坚持严监管、紧运行,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净化市场交易环境的监管理念,维护市场“三公”原则。
通过提高保证金、降低杠杆率,增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通过收紧股指期货持仓限制,主动抑制市场过热倾向;通过优化套期保值和推出套利的管理措施,来促进股指期货市场功能发挥;通过加强与沪深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等各方的密切配合,以完善跨市场监管的协调机制,防范跨市场操纵行为发生。
从总体来看,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安全、平稳,实现了良好开局。
②机构参与套保为主
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改变了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的状况,而且机构投资者运用股指期货进行保值交易,能够有效地股市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等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陆续也出台。
截至3月中旬,已有52家证券公司、14家基金公司、1
家信托公司参与到股指期货市场。
这些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类型主要是套期保值交易,但同时也包括套利和投机交易。
股指期货的推出,逐步改变了一些投资机构“高抛低吸”,通过频繁买卖股票的盈利模式。
一些机构运用期货产品,进行“期货替代”,变现货交易为期货交易,减少了在现货市场上的频繁操作,在股市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敢于稳定持股,坚持价值投资,这样也大大减少了股票的换手率。
③投资模式多样化
在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国内投资机构也相继开发出了各种新的投资产品与投资模式,使得国内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更为丰富多彩。
期现套利、统计套利、跨期套利、市场中性策略等金融创新产品成为证券、基金和信托产品共同的创新模式。
在过去的两年里,这些特殊法人机构在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和利用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此外,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促进了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
目前证券公司是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参与融资融券的,存在风险暴露的问题,特别是ETF纳入融资融券业务后,证券公司利用股指期货对这一部分的风险暴露的对冲需求增加,在股指期货的有效保护下,券商可以扩大融资融券规模。
目前,已有多家证券公司运用股指期货进行融券套保交易。
基金公司是股指期货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
截至3月中旬,共有68个基金专户产品参与了期指交易。
在2011年新发行的119只基金专户产品中,有近六分之一的产品明确将期指作为投资标的,其中的大部分实现了正收,小部分为负收益。
有些基金公司运用量化选股模型构造股票组合,同时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对股票组合进行完全套期保值的操作,以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
在套利策略的使用中,一些基金公司通过对冲交易套利、高折价套利、阿尔法套利、一级市场股票交易套利等多种套利策略的灵活运用,寻找与市场方向无关的收益。
另外,公募基金和以证券信托产品模式进入的私募基金也在不断探索寻求适合自身的股指期货交易模式。
目前已有4只公募基金和2只私募基金开立了股指期货账户并开始交易。
如果说公募基金的进入能够提升股指期货市场的量级,那么监管相对宽松的私募基金,将为股指期货的创新业务提供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