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成本核算与控制
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
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介绍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及其分配、核算与控制。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的基本概念、目的、方法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各项成本进行明确和系统的记录、计算和分析,以便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关信息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成本核算结果,企业可以了解不同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成本,并合理定价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和活动基础成本(ABC)核算方法。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按照成本的归集方式分为作业成本法、作业订单法和过程成本法。
其中,作业成本法适用于批量生产环境,作业订单法适用于定制生产环境,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环境。
这些方法主要通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活动基础成本核算方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将企业的各项活动作为成本产生的基础进行分析和核算,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活动基础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多样化产品或服务的情况,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指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监控和指导,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确保企业能够按照预期目标有序进行。
通过管理控制,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管理控制的方法包括预算控制、责任会计、绩效评估等。
预算控制是一种将企业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数值指标,并通过比较实际结果和预算指标的差异来监控和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
预算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源,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责任会计是一种通过将成本和收益归属到不同的责任中心来进行管理控制的方法。
通过责任会计,企业可以明确各个责任中心的经营目标,并对其进行考核,以实现企业整体目标的同时保证各个责任中心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合作。
试析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
试析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制造业企业不得不面临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企业必须加强对成本的核算和管控,以实现成本的降低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本文将从成本核算与管控的角度试析制造业企业的相关问题。
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的过程。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成本核算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各项成本的核算。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企业生产成本的结构和变动规律,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1. 原材料成本核算原材料成本是制造业企业最主要的成本之一,对其进行核算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和核算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和价格。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核算,确保原材料的使用和损耗情况能够得到准确记录。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劳动力付出的成本,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人工成本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对其进行核算是非常关键的。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人事管理制度,确保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公平合理,同时对人工成本进行核算和监控,及时掌握人工成本的变动情况,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
3. 制造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不直接与产品相关的费用,包括设备折旧、工厂管理费用、生产人员工资等。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制造费用的核算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对各项费用进行细致的核算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制造费用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成本管控和降低提供依据。
二、成本管控成本管控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成本管控在制造业企业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成本管控的方法和手段。
1. 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工艺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降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
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在现代企业运营中,成本控制和管理是确保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个高效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精确测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润率,并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方法,帮助企业实现成本目标。
一、成本核算法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基础。
通过精确核算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企业可以对成本进行全面掌控。
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1. 直接成本法:将直接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2. 间接成本法:将间接性较强的成本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例如设备折旧费用、间接人工成本等。
3. 责任成本法:将成本分配到各个责任中心上,强调个别责任中心对成本的掌控和管理。
二、预算管理法预算管理是一种针对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长期规划方法。
通过预先制定预算,企业可以明确成本目标和资源分配,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预算管理中,常见的方法包括:1. 预算编制: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全面的预算计划,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投资预算等。
2. 预算控制:通过设立预算控制指标、定期预算执行分析和报告,对实际成本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3. 预算执行分析:对预算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三、绩效评估法绩效评估是一种对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效果。
常见的绩效评估方法包括:1. 指标体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成本效益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等。
2. 绩效评价:根据指标体系,对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识别出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 绩效改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绩效改善计划,并追踪和监控改善效果,确保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流程优化法流程优化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法。
成本控制与核算管理制度
本钱掌控与核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确保企业的可连续发展,合理掌控和核算企业本钱,提高经济效益,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全体员工,包含各部门和各层级。
2.各部门和各层级应依照本制度规定的要求进行本钱掌控和核算管理。
第二章本钱掌控第三条本钱掌控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本钱掌控活动必需合理、科学、有效,并符合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和目标。
2.责任分担原则:各部门和各层级应依照岗位职责,共同参加本钱掌控,并乐观履行职责。
3.预算掌控原则:本钱掌控应以预算为依据,各部门和各层级应依据预算编制和执行本钱掌控措施。
4.省、能、节省原则:本钱掌控应重视节省使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本钱。
5.统筹协调原则:本钱掌控工作需要各部门和各层级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动本钱掌控实施。
第四条本钱掌控的责任分工1.总经理:负责统筹策划本钱掌控工作,订立相关政策和目标。
2.各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本钱预算管理、本钱核算和本钱掌控落实。
3.财务部门:负责企业本钱核算、本钱掌控指标的订立、执行和监督。
4.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本钱核算和本钱掌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看法。
5.全体员工:应乐观参加本钱掌控,供应本钱掌控的建议和看法。
第五条本钱掌控的具体措施1.设定本钱掌控目标:依据企业发展战略,设定年度和季度本钱掌控目标,明确掌控范围和掌控要点。
2.编制本钱预算:各部门和各层级应依照统一规范编制年度本钱预算,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3.本钱监控和分析:建立本钱监控系统,定期对预算和实际本钱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矫正。
4.节省用能:推广并普及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本钱。
5.优化采购管理:建立标准化采购流程,严格掌控采购金额和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本钱。
项目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项目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一、项目成本控制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成本的计划、预测、分析和控制,确保项目成本在可控范围内的管理活动。
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保持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1. 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项目成本控制的起点,它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
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预算范围、项目目标和资源需求。
然后根据项目需求和阶段性目标确定成本阶段性计划,并确定成本的报告和监控流程。
2. 成本预测成本预测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通过对项目成本的预测和分析,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成本预测应该包括对项目进度、资源需求和成本波动的预测,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和测算。
3.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项目成本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通过对项目成本的结构、变动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为成本控制和预测提供依据。
成本分析应该注重对成本结构的分析和控制点的划分,以及对成本波动原因的分析和处理。
4.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项目成本的监控和控制,确保成本在规定的范围内。
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成本指标分析、成本偏差管理和成本纠偏等。
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流程和管理机制,促进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
二、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它包括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和流程等,旨在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成本核算原则成本核算原则是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本核算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成本核算应遵循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原则;成本核算应依据合理的成本分类和编码体系等。
2.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本核算应采用实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成本核算应依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核算应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和个体行为的影响等。
精细化管理下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践分析
精细化管理下的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实践分析引言精细化管理下的成本核算,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以更加深入、全面的成本控制方法,将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纳入企业成本控制之中,实现企业成本要素细化。
一方面,精细化管理理念下的成本核算,更具专业性和全面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成本控制质效提升,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灵活应用精细化理念,建立标准化的精细化成本核算与控制模式。
一、精细化成本核算概述精细化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成本进行更加详细、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追踪过程。
精细化成本核算将成本分配到更细致的单位或活动,为财务分析提供深入的洞察力,以便控制和管理成本。
相比较传统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模式而言,首先,精细化成本核算可以通过将成本与特定活动相关联,揭示出产品服务背后的各项活动并测量其成本,帮助会计人员理解不同活动对总成本的贡献,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例如,企业追踪生产线上哪些环节造成了成本增加,明确要素后针对性地优化流程。
其次,精细化理念强调更加精确的成本信息,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可以作为依据使管理层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帮助管理层识别出实际生产中不同部门或产品的成本差异,识别出成本节约的潜在机会。
精确的成本信息也可用于确定产品定价、制定预算和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与此同时,精细化成本核算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效率上有所提升,企业可以识别出低效或浪费的活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效率。
它帮助企业关注产生实际价值的活动,减少无价值活动的资源配置,并优化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管理。
这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好的资源利用率,提升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
最后,精细化成本核算为企业得到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通过追踪和分析不同部门、产品或活动的成本,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绩效,为绩效奖励和激励提供公平基础。
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动机和参与度,促进整体绩效的持续改善[1]。
因此,精细化成本核算为企业提供更详尽和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优化资源分配,并在决策、效率提高和绩效评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企业有效成本控制和持续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成本核算与控制技巧
成本核算与控制技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本核算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而良好的成本控制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1、品种法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采掘等。
2、分批法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企业,如船舶制造、重型机械制造等。
3、分步法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等。
二、成本核算的要点1、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成本核算的关键。
它可以是产品、项目、服务、部门等。
只有明确了核算对象,才能准确归集和分配成本。
2、准确划分成本费用的界限要严格区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各种产品成本费用、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费用等的界限,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3、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
如前文所述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1、全面控制原则成本控制应涵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包括生产、采购、销售、管理等,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2、经济效益原则实施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效益应大于成本控制本身的成本,否则成本控制就失去了意义。
3、目标管理原则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将其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通过目标的实现来推动成本控制工作。
4、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在成本控制过程中,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使他们能够在成本控制中发挥积极作用。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在工程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成本核算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帮助项目管理者了解项目的经济状况,还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本文将从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根据项目开支和投入,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计算的过程。
通过成本核算,项目管理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项目的运作情况,包括预算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帮助找到项目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
下面将具体介绍几个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1.1 直接成本核算直接成本是指与项目的工作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材料成本以及机械设备租赁费用等。
在直接成本核算中,可以通过制定准确的工时和材料消耗记录,并进行费用评估,来计算项目的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核算对项目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项目的具体投入,为做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1.2 间接成本核算间接成本是指与项目相关的但不易直接归属于具体工作活动的成本,如管理费用、办公设备折旧费用等。
在间接成本核算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法,将间接成本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具体项目中,从而获得每个项目的间接成本金额。
间接成本核算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项目的总成本和分项成本。
1.3 制约因素分析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进行制约因素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
通过制约因素分析,项目管理者可以明确哪些因素对成本有较大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例如,如果人力资源成本占据项目总成本的大部分,那么在成本控制上就需要重点关注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成本的控制。
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监督执行情况以及及时调整措施等手段,确保项目的成本在可控的范围内,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
2.1 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成本控制的基本手段之一。
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
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日益发展的需求,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
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合理的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分配以及计算得出的成本总额。
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决策、制定计划、管理控制等方面的基础和依据。
成本核算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种,即直接法、间接法和标准成本法。
直接法是通过直接测量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直接费用等,来确定成本;间接法是通过合理的分配和归集间接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折旧等,来计算成本;标准成本法是根据生产的数量和生产成本的标准来计算成本,从而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成本对象和成本期间。
成本对象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单位,包括产品、部门、工序、工程、项目等。
成本期间是指成本核算的时间范围,一般分为月度、季度、年度等。
2.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3.正确处理成本差异。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可能存在,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以便进一步改善成本控制水平。
以上是成本核算的基本要点,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当注意到这些方面,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指通过制定、执行预算计划,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
预算控制是企业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经费,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营管理。
预算控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编制预算计划、执行预算计划和检查预算计划。
在预算计划的编制阶段,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合理制定预算计划。
在执行预算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监督和控制,确保预算计划的顺利执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在检查预算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预算计划。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在任何一个企业中,成本核算和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精确核算和有效控制成本,企业能够提高盈利能力、加强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以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的成功。
一、确定成本分类成本核算的第一步是确定成本分类。
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和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和制造成本等。
间接成本则是与产品或服务相关,但不容易直接分配给某个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等。
二、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核算体系是确保成本核算准确的基础。
通过建立适合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使成本分析更加全面、准确和及时。
成本核算体系应包括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等。
成本核算流程应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确保成本的准确核算和记录。
三、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成本控制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和控制成本,以保持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制定成本控制措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成本预算: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明确每个成本项目的预算额度,并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和调整。
2. 建立成本控制指标:建立适用于企业的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对关键性的成本项目进行跟踪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 优化生产流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成本。
4. 采购管理:建立合理的采购管理制度,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 节约用能: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意识,优化能源的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6. 控制人力成本:合理安排人员数量和结构,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成本支出。
四、建立成本控制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成本控制的监督与评估机制是确保成本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监督与评估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控制考核:建立成本控制的考核制度,对各个部门及个人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积极主动参与成本控制的行为。
财务管理制度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制度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中,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成本的准确核算和有效控制,企业可以实现成本的合理分配和优化,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财务管理制度中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并分析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成本核算是对企业生产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准确计量和归集的过程。
在成本核算中,需要确定成本的分类和核算方法。
常见的成本分类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通过明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分析成本的构成和变动趋势。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哪些因素影响了成本的高低,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在成本核算中,通过成本费用的细分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生产与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是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成本预算和实施控制措施,达到合理控制成本的目的。
成本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生产成本、销售与营销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对于生产成本来说,需要控制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使用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销售与营销成本来说,需要精确预算和控制销售费用、市场推广费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对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来说,需要准确核算和控制办公费用、人力资源费用和财务成本等。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在财务管理制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构成,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
通过对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生产与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控制风险和降低成本。
通过对成本的细分和分析,可以发现成本的浪费和冗余,进而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进行成本削减和优化。
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成本管理与控制方法
1.成本核算方法:
采用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对成本的核算、核销、计量、核对和调整等方面的处理,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全面、科学的记录和管理,从而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成本状况。
2.成本预算法:
通过将企业所有的成本项目进行详细的预算,并且在预算期内加强对成本支出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达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成本差异分析法:
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和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手段,以取得更好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效果。
4.全面成本管理方法:
此方法是将成本管理贯穿企业的各个方面,通过对所有的成本项目和成本因素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的成本效益和经营效率。
5.目标成本管理方法:
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制定出一定的目标成本,根据这个目标成本反向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以在保证企业盈利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结论
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结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成本核算和控制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有效的成本核算和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它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从而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既能保持盈利,又具有价格竞争力。
例如,一家制造企业如果不能准确核算每个产品的成本,就可能会出现定价过低导致亏损,或者定价过高失去市场份额的情况。
通过详细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各项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进而找到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
同时,成本核算也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
只有清楚地知道成本的构成和分布,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选择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对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品种法可能是较为适用的;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分批法可能更能准确反映成本;而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分步法则能更好地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成本法也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精确地分配间接费用,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作业成本法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
三、成本控制的策略成本控制不能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而应从全局出发,寻求成本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一)事前控制在产品设计和研发阶段,就应考虑成本因素。
通过优化产品设计、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艺,从源头上控制成本。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通过优化车身结构,采用轻量化材料,既能降低材料成本,又能提高燃油效率,降低使用成本。
(二)事中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原材料、人工、能源等各项成本的监控和管理。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联系与区别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联系与区别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案一、引言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精确的成本核算和合理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竞争力,确保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相应的方案。
二、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联系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进行详细记录和计算的过程。
它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为企业提供了准确的成本数据。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企业的成本构成,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成本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对成本的监控和调整,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
成本控制需要根据成本核算的数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旨在实现成本的合理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区别1. 角色不同:成本核算是一种记录与计算的过程,主要关注成本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成本控制则是一种管理与决策的过程,主要关注成本的管理和调控。
2. 目的不同: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而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企业的盈利最大化。
3. 时间不同:成本核算是对过去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和计算,主要关注历史成本;而成本控制是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和控制,主要关注未来成本的变化和趋势。
四、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案1. 精细化成本核算: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将各项成本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和环节,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成本分析与比较:对不同项目和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进行深入分析原因。
3. 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明确降低成本的具体指标和时间节点。
4. 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和成本控制目标,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5. 监控和评估:建立有效的成本监控机制,定期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成本核算管理及控制制度
成本核算管理及控制制度概述成本核算管理及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明确成本的来源、成本的结构、成本的计算、成本的核算、成本的分析以及成本的控制,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经营情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成本的分类企业的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生产和提供相关的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用工费等;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生产和提供无直接关系,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一定影响的成本,例如厂房折旧费、设备维护费、间接人工费等。
成本的计算成本的计算是指为了了解一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的成本,需要对各种成本进行计算和核算。
成本计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计算法物理计算法是将所有成本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按使用比例和使用货量进行配比,按比例分配产品或服务承担各个成本。
工序计算法工序计算法是将生产工序中物资、人力、机械等各种活动的成本按照生产制品不同生产过程工序的材料、工资及间接费用中实际支出的比例进行分摊,并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加总得到成本总额。
经验计算法经验计算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对各种成本加以调整后,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估算。
成本的核算成本的核算是指确认和计量实际产生的成本,并将其归入用途或费用,从而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绩效。
直接成本的核算直接成本的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要求成本核算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成本。
直接成本的核算通常采用完工库存法、销售收入法和直接成本分摊法等方法进行核算。
间接成本的核算间接成本的核算通常采用费用总额分摊法和直接计算法等方法进行核算。
其中,费用总额分摊法是将间接费用分摊到各个成本中心,从而对生产和非生产部门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直接计算法是将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分开核算,对间接成本进行对成本中心的分摊,从而消除间接成本对直接成本的影响。
酒店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
如何进行本钱核算和本钱控制管理酒店本钱控制酒店本钱控制是以广义的本钱为控制对象的。
经营的目的是以最小的投进取得最大的利润,收进减往本钱即是利润,增收、节支是增加利润的两个基本途径,本钱控制的目的就是勤俭支出、杜尽浪费和没必要要的开支。
具体可分为进货本钱控制,营业本钱控制,后勤本钱控制三个部份。
一、进货本钱控制进货本钱控制在于对进货数目和进货单价的控制,侧重于进货单价的控制。
各部分根实际情况将本部分所需物品以采购申请单的情势,列明名称、申购数目、规格等,交由采购部巡价,采购部巡价后,填写好市场调查价格上呈酒店总经理(或有关负责人)审批,经总经理审批后方可购买。
对各出品部分天天必须使用的物质(如蔬菜,水果,肉类,餐料等),可先由采购部和本钱部、出品部分员工进行市场调查,后出品部分、本钱部、采购部会同供货商制定《报价表》,经酒店上级领导审批签字后生效,出品部分根据实际所需下采购申请单给采购部,由采购部叫货。
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完善的采购申请审批制度,杜尽分歧理、没必要要的盲目采购;2、设立由采购部、本钱部、出品部三部分主管组成的定价小组,定期对酒店出品部分所需物质进行市场调查,定期会同供货商制定《报价表》,尽可能把价格压到最低;3、采购部尽量地开发供给商,做到货比三家,保证物品质量,下降采购价格。
二、营业本钱控制营业本钱控制是指包括厨房、酒巴、客房等营业部分的本钱控制。
具体应做到:1、对酒水、厨房的贵价食品、客房使用的布草、楼面使用的餐具等采用会计学上的永续盘存制进行核算(即:期末账存=期初结存+本期进货-本期销售,盘点净损益=实存-账存),若有盘亏,责令有关实物负责人赔偿;2、不定期对厨房、酒巴等出品部分进行抽查,严厉查处浪费原材料、“打猫”现象,坚尽杜尽浪费、偷窃;三、后勤本钱控制后勤本钱控制是指对各部分办公用品、物料用品、水、电、煤气等使用情况的控制。
应做到:1、不定期对各营业点的水、电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减少浪费;2、对各种办公用品、物料用品的领用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不该领的不批,严禁浪费;3、监视各部分使用各种办公用品、物料用品时做到物尽其用,以旧换新;果断杜尽“公为私用”现象,制止员工将酒店物质带出酒店,制止员工用酒店打私人。
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本钱核算与本钱掌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本钱核算与本钱掌控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本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经营活动相关的本钱核算与本钱掌控管理。
第二章本钱核算第三条本钱分类依据成天性质和产生原因,将本钱分为直接本钱和间接本钱。
直接本钱是指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的产生相关联的本钱,如料子本钱、直接人工本钱等。
间接本钱是指与多个产品或服务的产生相关联的本钱,如水电费、折旧费等。
第四条本钱要素本钱要素是指本钱的构成部分,包含直接料子、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第五条本钱核算方法依据不同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公司采用以下本钱核算方法: 1. 直接本钱采用实际本钱法核算,即将直接本钱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本钱中; 2. 间接本钱采用分摊本钱法核算,即将间接本钱依照肯定的分摊基础调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中。
第六条本钱记录与报告公司应建立本钱记录与报告制度,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本钱数据的收集和记录,确保本钱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本钱数据的分类和汇总,形成本钱报表和本钱分析报告; 3. 本钱报表和本钱分析报告的及时编制和上报,以供管理决策参考。
第七条本钱掌控指标公司应订立合理的本钱掌控指标,以便进行本钱掌控。
本钱掌控指标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直接料子本钱占产品本钱的比例;2. 直接人工本钱占产品本钱的比例;3. 制造费用占产品本钱的比例;4. 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5. 人均本钱掌控指标。
第三章本钱掌控第八条本钱预算公司应依据经营计划和市场需求,订立年度本钱预算。
本钱预算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直接料子、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各项本钱的预算金额; 2. 本钱预算的分解和调配,将本钱预算分解到各个部门和项目中,明确责任归属; 3. 本钱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及时掌握本钱的实际情况,与预算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进行调整和矫正。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
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们帮助企业了解和管理成本,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管理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量、归集和分析,以便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成本核算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成本元素的确认:要进行成本核算,首先需要确认需要计算的成本元素,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2.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等。
3.成本计量:对每个成本元素进行计量,例如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直接人工的工资等。
4.成本归集:将每个成本元素的计量结果,按照成本核算方法的要求归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如产品成本、部门成本等。
5.成本分析:对归集后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成本控制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管理措施,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成本控制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预算:制定年度或季度的成本预算,明确成本目标和限制。
根据预算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
2.成本目标责任分解: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个责任单位,并明确责任人和考核指标。
通过激励机制,推动各个单位和个人的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工作。
3.成本核算与分析:通过成本核算和分析,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及时发现成本超支和浪费的情况。
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找出成本降低的潜力和措施。
4.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核算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例如,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费用;通过控制人员流动和加强培训,降低人工成本等。
5.成本监控和报告:建立成本监控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成本的变动情况,并向管理层做出相应的报告。
通过成本报告,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成本状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项目制公司的成本核算与管控
项目制公司的成本核算与管控项目制公司的成本核算与管控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项目的成本进行精确的核算和有效的管理控制。
这对项目的成功执行和公司的持续盈利具有重要意义。
成本核算是指对项目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成本进行准确计算和核对的过程。
在项目开始前,项目经理需要编制项目成本预算,确定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评估项目的风险和利润。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及时获取项目的成本信息,记录和跟踪项目成本的发生和变化,以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成本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方面。
直接成本是指与项目直接相关的成本,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设备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项目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等。
对于项目制公司来说,准确核算和控制直接成本是关键,因为直接成本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利润。
而间接成本则需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和控制,以保证每个项目都能负担自己应承担的间接成本。
成本管控是指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按照项目成本预算进行成本控制活动。
成本管控包括成本的监督、控制和分析。
通过成本监督,可以及时获取项目的成本信息,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成本问题。
通过成本控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偏差,确保项目的成本始终在预算范围内。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对项目的成本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为项目的成本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在项目制公司的成本核算和管控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项目经理需要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项目制公司通常会面临多个项目同时执行的情况,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确保成本核算的数据来源准确、计算方法科学、计算过程规范。
项目经理需要重视成本管控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及时掌握项目的成本信息,对成本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偏差,是项目成本管控的关键环节。
项目经理还需要注重成本控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与控制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成本核算与控制第1节概述1.成本概念2.成本分类3.成本流动余财务报表的关系4.成本计算原理5.成本管理第2节定单法与分步法1.定单法2.分步法第3节标准成本系统1.引言2.成本中心的确定3.标准成本制定4.成本业绩计量5.成本差异分析6.成本反馈报告第4节现代成本控制1.引言2.作业成本系统3.目标成本系统第1节概述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无论对盈利组织还是非盈利组织,也无论对大型跨国公司还街头小卖部,成本始终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在盈利组织中,成本知识不仅是会计人员而且也是所有其他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董事长)工商管理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盈利组织的任何决策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成本,只是涉及的程度深浅不同而已。
成本知识的内容很多,本章无法面面俱到,我们将从成本信息用户或决策者的角度,重点讨论成本计算方法、成本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标准制定及成本业绩评价与报告。
一、成本概念所谓成本,是指特定主体为了达成特定目的所作出的“牺牲”(Sacrifice)。
这种牺牲通常用耗费或放弃的经济资源来计量或计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完全免费的午餐”,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所耗费。
换句话说,成本是市场交易的结果,是“为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东西而放弃的自己所拥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理解成本概念需要注意两个要点:(1)计算盈亏的角度看,不同的主体使用的不同的成本概念。
在这里,主体是指耗费或放弃经济资源的个人或组织。
正如本书前面所述,一家正规的公司,其厂场设备必须计提折旧,然后作为成本的组成部分去抵减收入,计算盈亏;我国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日常并不领取工资,工资当然也不计入成本,而是包括在年终分红当中;更有甚者,大街上卖冰棍儿的老太太每天收摊儿后计算盈亏时通常既不对运载冰棍儿的手推车计提折旧,也不计算自己的工资。
主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成本概念的多样化。
本书使用的成本概念,是在“剩余主体理论”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
(2)从管理的角度看,不同目的需要不同成本概念。
正如以下各节次所述,为了控制成本,必须有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为了进行决策,必须有相关成本、沉入成本、不可避免成本和机会成本等等;二、成本的分类为了系统地理解和运用成本概念,必须对成本进行分类。
成本种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分类是按经济内容,兹以制造业企业为例予以说明。
按照经济内容,制造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可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指与以重新销售为目的而购入或制造的产品相关的成本。
一般分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简称“料工费”。
直接材料就是产品制造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通常构成完工产品的实体。
例如电器公司生产电冰箱使用的薄钢板,杂志社出版杂志使用的纸张等等。
直接人工就是直接生产产品的员工的工资、津贴和奖金。
例如计算机装配厂装配工人的工资,汽车零部件厂车工的工资等等。
制造费用是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上去的各项间接费用,并可进一步分成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折旧费、保险费、水气电等公用事业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厂场设备维护费等等。
对产品成本,还可以按计入产品的方式分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前者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后者包括制造费用。
由此推延出来的成本计算原则就是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间接成本先分门别类地归集,然后再分配计入产品。
2.期间成本企业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成本中除了产品成本,剩余的就是期间成本。
顾名思义,期间成本就是与特定期间相联系,当然也与产品的生产有关,但与产品的生产数量没有直接联系,在计算成本的过程中,期间成本直接在损益表中摊销,而不必追溯到特定产品之上。
期间成本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
营业费用主要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
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银行手续费和汇兑损益等。
除上述按经济内容和计入产品的方式分类之外,还有几种分类特别值得说明:1.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分成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这种分类在第X章已经介绍,此不赘述。
2.按计算时间将成本可分成实际成本和标准(计划或目标)成本。
前者根据成本实际发生的数额计算;后者则在成本实际发生之前计算,是进行成本计划、控制和决策的工具。
3.按决策权利将成本分成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在企业中,如果一个人的决策影响到某个成本项目是否发生或在多大程度上发生,那么,该成本项目就由这个人负责,属于这个人的可控成本,否则,即是不可控成本。
在企业中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例如因为总经理可通过关闭工厂将成本降低为零),对于具体的成本项目来说,需要弄清楚的是该项目对谁或对哪个部门是可控的。
三、成本流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按经济内容分类成本的主要用途之一是反映成本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流动;之二是便利编制财务财务报表,因此,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成本与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对应关系(如图表14-1所示)。
图表14-1:成本流动及其与财务报表的关系(4)材料存货、在制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是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的三个子项目。
材料存货表示已经采购入库但尚未投产的材料数额;在制品存货表示已经投产但尚未完工产品所耗费的料工费数额;产成品存货表示已经完工但尚未销售的产品的料工费数额。
(5)销售产品成本及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成本是损益表项目。
销售产品成本与销售的产品有直接联系,并与该产品的销售收入相配比。
期间成本的三个子项目与销售的产品没有直接联系,也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在它们发生的那个期间直接在损益表中摊销。
四、成本的计算原理我们将逐渐领会到:无论成本会计还是成本管理,其起点是计算成本。
毫无疑问,在计算机为基础的会计系统中,成本计算的大部分工作已经由计算机来完成,但计算机不能够设计会计系统,也不能在风险条件下取代决策者将会计信息加工成可以直接实施的决策。
因此,掌握成本计算原理和了解成本计算的过程,对于参与和指导会计系统的设计、从决策的角度出发理解和提供成本信息将大有裨益。
我们先从6各方面介绍成本计算原理。
(一)成本对象所谓成本对象,就是成本发生后所达到的目的。
“目的”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例如购买一辆轿车、使用一天钻床、执行一套流程、印刷一份杂志等等,但有3点需要特别注意:1.通常成本对象主要是指产品、服务或客户。
2.在实行成本责任制的条件下,成本对象是指作为决策者的人,计算人的责任成本。
这与产品、服务或客户作为成本对象并非相互排斥,例如产品,其在生产过程所耗费的成本都是在决策者的决策下发生的,同时也是决策者的责任成本。
3.国外最新发展是将作业(Activity)当作中间性的成本对象。
作业是指具有特定目的的工作单位(如一个事件或一项交易等),是描述企业经营过程的一个基本的计量单位。
换句话说,企业经营过程或者说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由一系列作业组成的。
相关的作业连接起来称为作业链,实际上就是流程;优化的流程称为价值链,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
本章往后可以看到,将作业当作中间性的成本对象,从而计算作业成本,最终再计算产品成本或责任成本,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思路。
(二)成本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成本动因那么,如何计算成本对象的成本呢?计算成本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将成本项目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按照“直接成本直接计入成本对象,间接成本先分门别类地归集起来然后再分配计入成本对象”的原则,计算成本对象的成本。
诚如上述,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对象是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就是计算产品所耗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的成本。
因此,对制造业企业来说,一旦选定成本对象,其成本计算过程实际上就是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直接按成本对象进行归集,将间接制造费用先分门别类地归集,然后再分配到成本对象上去。
图表14-2以印刷厂为例说明了成本计算的思路。
在图表14-2中,成本对象为印刷的杂志。
成本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成本,包括纸张(直接材料)和工资(直接人工)等,这些成本直接归集到杂志上;另一类是间接成本,包括杂志社房租、差旅费等,这首先要按照房租和差旅费分别归集,然后分别分配到杂志上去。
其中,间接成本的分类归集与直接成本的直接归集不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多了一个“分门别类”的步骤。
但是,将归集起来的每一类间接成本分配到相关的成本对象上,则是完全不同的处理。
图表14-2:成本计算基本思路直接成本例如纸张、工资等间接成本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成本计算的思路,我们引进成本库成本动因的概念。
成本库(Cost Pool)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将不同成本项目归类集中起来存放的地方,有时也称之为成本归集中心。
其类别宽泛,规模也可大可小。
例如在印刷杂志案例中,杂志的所有生产成本就是一个总成本库,但校对或排版一个环节、差旅或租房也都可以作成本库。
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一个全新的但能够简明地说明问题的概念,是指影响特定成本项目的成本总额变动的因素。
在印刷杂志的案例中,为了计算杂志的成本,我们必须计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直接成本(或者说纸张或工资等项目)总额的变动、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间接成本(或者说杂志社房租或差旅费等项目)总额的变动呢?对于纸张成本或工资,成本动因显然是产量;对于房租和差旅费,产量不是它们的成本动因,而不同杂志所占用的房屋面积则是房租的成本动因。
至于差旅费成本动因的确定就复杂多了。
因为一方面出差次数、每次出差人数以及出差时的食宿标准都是差旅费的成本动因,另一方面对印刷的各种杂志(成本对象)来说,又是什么因素引起出差的发生。
在理论上,任何成本的发生多有其动因,但在实务上不一定能找出来,有时也不是非找出来不可。
成本动因的概念表明成本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正确地把握和运用成本库和成本动因的概念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
(三)成本分配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如果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时,为了计算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就产生了间接成本的分配问题,也就是说将间接费用按照一定的成本分配基础在不同产品或服务之间分配。
在这样的意义上,间接成本相当于共同费用。
成本分配基础(Cost-Allocation Base),是指将一个或一组间接成本项目与成本对象联系起来的因素。
在制造企业中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直接材料成本等等,是比较常见的间接成本配基础。
成本分配基础与成本动因有时意义完全相同,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成本动因是使得成本与成本对象具有因果关系的因素,成本分配基础将成本与成本对象联系起来了,但未必使它们具有因果关系;同时,成本动因适合所有成本项目,而成本分配基础仅适用间接成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