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完整版江南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3043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1.png)
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5篇)》,快快拿去用吧!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的欢悦的心情。
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彩莲时的愉快心情。
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的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会读并不难,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可结合图画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认识笔画“竖弯”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评价任务通过指导练习,书空练习,教师的讲解,认识生字“西”。
通过动画和示范朗读,以及男女生朗读正确朗读文章,背诵文章。
通过观看插图,教师的介绍以及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江南水乡的美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活动一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孩子说:“我看到()的荷叶。
”2.教师启发想象,散发清香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3.“除了采莲姑娘,谁也很开心?”(完成目标二)活动二1.聚焦方位词:东西南北2.参照坐标方位配上动作朗读诗句。
3.分小组合作表演,背诵诗句。
(完成目标二)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展开想象,以提供句式的方式,引导规范表达,并且理解“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评价目标二)环节二拓展阅读,积累知识活动一1.观赏江南图片。
2.小结3.阅读白居易的《池上》(完成目标三)引导孩子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规范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想象画面,感受情趣。
(评价目标三)环节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活动一1.指导书写“西”2.描红练习3.反馈评价(完成目标一)通过开火车、男女分读等多种方式人资,组词,熟练掌握本课生字。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d7cd0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7.png)
《江南》教学设计《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背全文。
2、理解大意,掌握学习古诗基方法。
3、体悟情感,积累经典。
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2、体悟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题目。
这个题目很有趣,大家听好啦。
如果说美酒叫琼浆,美食叫琼酥,美花叫琼葩,美玉叫琼瑶,美貌叫琼姿,美文叫琼章,那么,海南为什么简称琼?(因为海南美)海南很美,神秘浪漫的天涯海角,风情万种的三亚,举世瞩目的博鳌……阳光,沙滩,海浪,椰林,还有热情的海南人。
海南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春意浓。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胜日寻春单元,去诗中寻找春之美。
板书课题。
读题。
绝句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
出示杜牧简介。
我们在读经典时,关注一下作者的生平,对更好地掌握诗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整体把握,概读全诗1、自由读2、抽学生个别读3、划上节奏依节奏读4、全班齐读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江南春)江南春景如何?(美)。
二、咬文嚼字,细读全诗真要品出江南美,还需要我们到每一句里去咬文嚼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1、出示第一句,读:千里莺啼绿映红a、拿出笔来,从这句诗里选一个字,围绕江南春景,咬一咬,嚼一嚼,写一个词,或写一句话,想像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写一段话。
b、江南春当然美,你看,千里都是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呢。
(让学生质疑,千里并非实数,而是概数,极言多。
)原来,这个“千里”,并非“一千里”,而是“处处”的意思。
其实,古诗词中,千、万、九等数字都代表很大、很多等意,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诗句可由学生自己回顾出来:千金散尽还复来。
千里共婵娟。
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山鸟飞绝等。
)假如说我们海南椰林多,那就是:(千里椰林;)碧浪多,那就是:(万里碧浪。
《江南》教学设计10篇
![《江南》教学设计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c98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9.png)
《江南》教学设计10篇《江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
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积累相关名句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二、简介温庭筠三、读顺全词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3、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三、读懂大意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的。
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景,第三句抒情,[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景二笔、情一笔)五、读出情味“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帆过尽皆不是”)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
《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4d25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9.png)
《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5篇)《江南》教学设计(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孔尚任及《桃花扇》。
2、学习此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挚、强烈的亡国之痛。
教学重点通过对文中写景之语朗读分析,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方式自学引导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要点1、检查先学内容。
2、梳理课文层次。
3、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学生介绍作者及《桃花扇》2、教师补充补充介绍相关知识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曲阜(今山东曲阜)人,清代戏曲作家、诗人。
《桃花扇》共40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写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寄居南京莫愁湖畔,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相爱。
成亲之日,侯方域赠宫扇给香君作为定情之物。
奸党余孳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出重金置办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
阮大铖恼羞成怒,对侯、李施加种种迫害。
侯方域只身遣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
阮大铖仰仗权奸马士英的势力,逼迫李香君嫁给新任漕抚田仰,香君誓死不从,将头撞破,血溅宫扇。
侯方域之友点血在宫扇上画成一枝桃花,所以称为桃花扇。
南明王朝覆灭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同李香君相会。
这时,复社文人死的死,散的散,爱国将领史可法也壮烈牺牲了,他们相对嗟叹,百感交集,怀着亡国之恨,割断情根,双双出家。
剧本“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二、出示课堂教学目标1、梳理课文层次。
2、体会曲子的抒情特点,体会课文情感。
一年级上册《江南》优秀教案(精选13篇)
![一年级上册《江南》优秀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6ad98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3.png)
一年级上册《江南》优秀教案(精选13篇)一年级上册《江南》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意思。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江、南、鱼、叶”,能正确书写。
一、看图导入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
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
指名读,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
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
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为之乡。
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
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
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三、学习生字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2、开火车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听音找字。
我的修改: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江南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江南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bc33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1.png)
江南《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10篇《江南》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在江南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江南》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读重点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2、喜欢阅读古诗《江南》,能够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游戏进一步增强同伴间的感情。
4、阅读江南,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江南的理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认读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活动难点:掌握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1、字卡:绿色的东、红色的西、橘色的南、白色的北、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
2、莲花池挂图一幅。
3、江南课件。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活动。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猜一种花)引出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出示图片并配上相应的字卡。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莲花、莲叶的?(出示挂图,认读江南)二、认识重点字词。
1、出示莲叶师:这两个字叫莲叶,在这首诗里有没有莲叶这两个字。
(请幼儿上来找,并用笔把它圈起来。
)一起认读。
2、认读东西南北。
师:(出示字卡)小朋友认识他们吗?在这首诗里找一找。
如:东诗里哪个字和它一样,把它圈起来,读一读并学组词----东门、东面、东方、东风、东京、东北------如以上的方法学习西南北。
(为了让幼儿能较清楚地区分字,加上色彩,如:西瓜红,出示红色字卡西,并让幼儿跟说;冬瓜绿;南瓜黄;北方冷。
)3、游戏,复习巩固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1)游戏1:鱼儿游得对不对。
游戏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做莲叶,其他小朋友做小鱼,师扮演鱼妈妈,活动室贴有东南西北的字。
全体幼儿朗诵诗歌,鱼妈妈、鱼宝宝边听诗歌边往莲叶的四个方向游。
(2)游戏2:团结一致躲鳄鱼。
游戏玩法:配班教师扮演大鳄鱼,师生扮演小鱼。
2.《江南》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2.《江南》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143d8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9.png)
- 朗读与表达:正确朗读诗歌并表达出其情感,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 互动讲授:结合诗歌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讨论,如提问“江南”一词在诗歌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江南》,使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 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道德观念:通过学习《江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江南》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第1课时教学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和讨论,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词汇和句式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确保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学生专注听讲,对诗歌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诗歌朗诵和角色扮演。
-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与同学进行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江南》的教案6篇
![《江南》的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3ce76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6.png)
《江南》的教案6篇编写教案是教师认真思考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方式,详细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江南》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江南》的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江南》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水乡人民采莲的情景,重点描绘了江南盛夏时节的美丽景色:荷塘莲叶如盘,荷花绽放,鱼儿欢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情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本诗共七行三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游水嬉戏的.情景。
有景、有情、有韵、有趣,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在读中陶冶美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江、南、可、采”等8个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和2种新笔画。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意境。
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读中感悟,最后理解并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2.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能够积极、主动地诵读古诗文二.教学重难点1.会认8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相关的偏旁和笔画。
2.理解文意,背诵课文,感受江南美景。
3.体会诗歌意境,感受鱼儿与人同乐的欢快画面,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1.齐读课题《江南》,认读江和南字。
2.欣赏江南水乡秀丽风光的图片。
3.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4.请学生读,教师指导并强调读好“采”“莲”的读音。
5.课件出示加上停顿符号的课文,教师教学。
6.指名学生读出节奏,教师指导朗读。
(二)入情入境,析读文本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采莲,感受采莲的乐趣,相信大家会读更好!教学前两行1.出示莲花图片,认识莲花的各个部位;2.认识生字“采”“莲”;3.出示满塘莲叶,学生说一说感受4.教师重点讲解“田田”一词,表示莲叶又大又绿、茂盛鲜亮,莲叶数不清、挤在一起多的样子!5.指名读、感情朗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教学第三行6.出示课件鱼儿动画游,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7.认读“鱼”字;教学最后四行8.想一想:鱼儿们都在干什么,它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9.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出“东、西、南、北”四个字并认读;10.认识平面图上的方位;11.请同学们上讲台演一演、同学们一起演一演(边读边演)(三)回归整体,趣读诗歌。
2024年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4年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ee155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b.png)
2024年江南教学设计(精选5篇)江南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1、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三、初读指导1、范读课文2、自由轻声读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1、练习书空第二题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江:三点水,右边是“工”。
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三、巩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小结五、作业: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结:这种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到的理解相信会比老师灌注给他们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教学反思《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本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图。
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
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
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初步体验到诗中精彩的语言,受到古诗文的熏陶。
可要让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就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必须由我们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二、读诵诗句,感悟美。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秋季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edfe4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9.png)
2.教学反思: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中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以便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3.教学评估:通过学生成绩、课堂表现、家长反馈等多方面的信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4.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教学改进计划,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六、课后作业
1.背诵《江南》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江南水乡的美景。
七、教学延伸
1.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画笔或者手工制作,展现自己对《江南》诗意的理解,比如画出诗中的莲叶、鱼儿等景象。
2.文化了解:介绍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江南的文化背景,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八、课堂作业
1.学生书写《江南》中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家长沟通与合作】
为了加强家校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家长沟通与合作的策略:
1.家长信:在课程开始前,向家长发送一封说明课程目标和要求的信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和需要家长支持的方面。
2.定期反馈: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
2.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3.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通过生动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状态。
2.在讲解诗的内容时,我尽量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2.制作教学工具:根据课程内容制作教具,如生字词卡片、诗句图解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江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江南》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3e0f4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d.png)
《江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
2.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于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的赞美、怀念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生字卡片课文朗读音频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江南的美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们对江南有什么印象?3.揭示课题:《江南》教师:(播放江南水乡的视频)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们现在正漫步在一片如诗如画的水乡之中,小桥流水,烟雨蒙蒙……好了,睁开眼睛,看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江南》。
你们对江南有什么印象吗?学生1:我觉得江南很美,有很多水。
学生2:我看过电视里的江南,有很多古老的房子和船。
教师: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江南的独特魅力。
(二)初读课文1.教师多媒体播放古诗,范读,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倾听老师的范读。
2.引导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教师相机展示图片。
3.讲解介绍:荷叶也叫莲叶,荷花也叫莲花。
鼓励学生做小老师把自己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4.学生自由介绍对本课的预习情况。
(1)莲花在夏天开放。
(2)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紫的……(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4)《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了江南的荷花。
5.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读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或查字典等。
(3)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4)引导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3《江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3《江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f9af9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5.png)
3《江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3课《江南》。
该课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儿歌,主要内容包括江南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儿歌,学生可以了解到江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知识,如《四季歌》等,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江南地区的特色。
2.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语言表达的知识,如词汇、句子等,可以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审美和情感的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1. 文化理解:使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2. 语言表达: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3. 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4.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江南美景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价值观念:通过了解江南地区人们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江南》这首儿歌,通过学习这首儿歌,使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具体来说,重点内容包括:(1)江南地区的地理特征:使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特点,如水乡、小桥流水等,通过观察图片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对江南地区的直观印象。
(2)江南地区的生活场景:通过学习《江南》这首儿歌,使学生了解江南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如采莲、捕鱼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学生通过学习《江南》这首儿歌,掌握一些关键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江南》这首儿歌,使学生欣赏江南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144b4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2.png)
《江南》教学设计《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学习“江”(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
(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
(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
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语文《江南》教案6篇
![语文《江南》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ffc1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7.png)
语文《江南》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语文《江南》教案6篇本文主要介绍了六篇关于语文教案的《江南》的教案。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ec72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4.png)
《江南》教学设计(精选12篇)《江南》篇1《江南》教学设计四一、导入1、(听录音:水流声)这是什么声音?2、这是浩浩的长江水向东流的声音,出示:jiang,拼读,师范写“江”(“江”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工”)(生:书空)3、谁能给“江”找个朋友,(组词)(长江)4、看长江流域的地图:这就是长江,在长江的南岸被称为江南,长江的北边,被称为江北。
我们张家港就在长江的南岸,而且就紧靠长江,因此,我们这里也是江南。
5、过度:我们江南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鱼虾鲜美,稻谷飘香,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之乡”。
古代有一首民歌就赞美了我们江南的荷花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3课江南(指导读课题)出示课文二、初读课文1、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这首民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让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来帮助一下。
2、指名读,(请同学帮助他纠正)3、现在我们请来了一个叔叔,听听他是怎样读这首古诗的。
(听录音朗读)4、这位叔叔读得好不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一学这个叔叔。
5、同桌自由读6、检查,(指名读)请同学来评一评。
7、齐读三、细读课文1、读了这首古诗,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贴荷花图)和可爱的-----(画小鱼)2、介绍“荷花”又叫“莲花”,果实叫“莲蓬”,(贴莲蓬图),长在泥土里的叫“藕”。
每年到了莲蓬成熟的时候,美丽的姑娘们(贴姑娘的采莲图)就会唱着歌儿,划着小船,在荷花塘采莲蓬。
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谁来读第一行,夸夸我们的江南。
3、指导朗读第一句4、继续看图:这里的荷叶长得怎么样?(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荷叶很多很多)师画层层叠叠的荷叶,这么多的荷叶,第二句中有个词语就写了荷叶的多,猜一猜是哪个词?指导读:田田5、指导朗读第二句6、在这挨挨挤挤的荷叶下,可爱的小鱼在干什么呢?它们快乐吗?为什么这么快乐?(师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师画小鱼。
(师:它们一会儿游到中间、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玩得可真开心啊。
江南教学设计优秀4篇
![江南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de751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0.png)
江南教学设计优秀4篇《江南》教学设计篇一《江南》是一首古诗,选自《汉乐府》,写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
这首诗共七行两句话。
诗句前两行直接介绍了江南的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是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
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阅读层次,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理解内容,训练语言,体会情感。
一、初读,熟悉课文1.先让学生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出示:江南何田田(小)鱼(游)戏北东←↑→西(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方位)南3.指名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4.齐读课文。
二、再读,初步感知课文中心与情感1.出示江南水乡画面(课件),说说画面中的莲叶、莲蓬、小鱼、姑娘给你什么感觉。
2.读:江南采莲莲叶小鱼游戏(要求读出美丽活泼的画面)3.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所描写的景物与所要表现的情感。
三、再读,深化情感在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先分句指导学生感悟,然后再整体感悟读悟第一句:1.出示课件:采莲图,配有文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2.看图练习:()姑娘在(),她们()。
这道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姑娘们的美丽活泼,采莲时的快乐。
读:江南/可/采莲(读出古诗的节奏感、读出江南的美丽与姑娘的快乐心情)3.看图练习:()的莲叶()这道练习是让学生看画面感受莲叶的多、茂盛而鲜亮,学生自由说,可以说多而美丽,可以说美丽而多姿。
4.改写一首诗,帮助理解:莲叶何田田原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
(这首诗学生已学习过,知道写了枫叶多、红、美。
)改写: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江南莲叶绿满天(突出莲叶的多、绿、美。
)读:莲叶/何田田读悟第二句:1.出示课件:鱼儿欢快的在荷叶间游动2.指导看图说话:小鱼在干什么?它们会想些什么?出示填空题:小鱼们有的——有的——它们——这道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小鱼的自由而欢快。
课文2《江南》(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秋)
![课文2《江南》(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秋)](https://img.taocdn.com/s3/m/f4a9a2b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f.png)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开门见山破题导入(设计意图:引入相关知识,了解诗歌背景。
以背景导入,开门见山,了解什么是汉乐府。
结合地图了解江南所在地理位置。
通过学习汉字,破题导入。
)1.了解汉乐府。
汉乐府就是汉代的乐府。
乐府是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乐府”初设于秦。
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
到了汉武帝时,“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汉族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
2.结合地图,了解江南地区,赏江南美景。
江南:“江”指长江。
“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江南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景秀丽,景色如画。
3.学习江南汉字,新偏旁。
揭示本课题目。
(1)齐读课题,读准字音,老师板书。
注意:“江”是后鼻音,“南”是前鼻音,声母为“n”,不是“l”。
jiāng江(江南)(长江) nán 南(南方)(南边)(2)给“江”“南”分别组词:江南、长江南边、南方。
(3)认识“氵”。
思考:“氵”与什么有关?(“三点水”,一般和水有关系。
)还有哪些字是带有“氵”的呢?(例:海、湖、波。
)预设:含有“氵”的字有河、海、洋。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从字词的认读到随文识记,先读好课文,扫清阅读障碍,为下面的理解感悟打下坚实的基础,既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正确朗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听老师读古诗,注意节奏,学习朗读,读出诗韵味。
2.整体感知,随文识字:结合图片,学习“莲”和“”。
(1)认识草字头:莲的部首就是草字头。
草字头与植物有关,带有草字头的字还有草、花。
(2)识记“莲”字,结合课件图片,看图组词:莲花、莲叶、莲蓬、莲子(3)出示课件,结合诗句,识记“可、采”字。
思考怎样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两个字呢?可以用“加一加”方法:丁+口=可,爪+木=采(4)“采”字的演变。
3江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3江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0dc7a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6.png)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诗歌欣赏的乐趣。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4. 文化拓展:介绍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江南》这首诗,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背诵诗歌,并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描述景物。
2. 审美与创意: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现自己对江南的想象。
3. 文化认同与传承:通过学习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使学生了解和认同我国的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古诗,对诗歌的节奏、韵律有一定的感知。同时,学生可能已经对江南地区的美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国的地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4. 请至少列举三个你了解的江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答案:昆曲、评弹、刺绣。昆曲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以其优美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而闻名;评弹是一种说唱艺术,以苏州话为表演语言,生动活泼;刺绣则是江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工艺而著称。
5. 结合《江南》诗歌,发挥想象,描绘一个江南水乡的春日场景。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讲解诗歌内容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和朗读节奏感到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生字词的卡片,让学生提前学习和熟悉,以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理解能力。其次,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活动内容不够感兴趣或者缺乏参与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例如,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2023最新-《江南》教学设计【优秀8篇】
![2023最新-《江南》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ba2a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c.png)
《江南》教学设计【优秀8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8篇《江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江南》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简析《江南》是一首古诗,描写了江南水乡人民采莲的情景。
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很适合儿童阅读。
夏天里,学生会对池塘里的荷花荷叶有一定的印象,有些学生家里有相关的挂历图片和照片,可以充分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
学生在《认一认》的学习中熟悉了东南西北的方位,可以感受到水中鱼儿的自由自在。
二、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会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正确认读9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美丽的画面,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2、放手让学生试读,整体把握。
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读,做到字不离词。
3、以读为主线,层层推进,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句的美,让学生走进鲜活的语境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孩子们热爱江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教师:1、课文的录音磁带;2、写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等词句的小黑板。
3、11张生字卡片;4、有条件的制作课件(荷花、荷叶、莲蓬图)或江南水乡采莲的情景图;5、与诗歌内容和谐一致的古筝曲磁带。
6、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
(课前贴在教室的相应位置)学生:收集荷花、荷叶的图片。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2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江南》教学设计
![《江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53b9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4.png)
《江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江南》。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认读“江、南”等生字。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江南水乡的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江南水乡的视频,展示江南的美丽景色,如河流、荷花、采莲的人们等。
(2)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觉得江南怎么样?”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江南的初步印象。
2、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江南》,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及时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4)全班齐读古诗,要求读得整齐、响亮。
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让学生认读。
(2)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和笔画顺序,让学生跟着书空。
(3)采用开火车、小组读、男女读等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的读音。
4、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
例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解释“可”是“可以”的意思,“田田”形容荷叶茂盛的样子。
让学生想象大片荷叶连在一起的景象。
(2)“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引导学生理解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欢快场景,感受鱼儿的自由自在。
(3)结合图片和讲解,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5、朗读感悟(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江南水乡的优美和鱼儿的欢快。
(2)让学生分小组朗读,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3)请个别学生朗读,全班同学共同欣赏。
6、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江南的古诗或文章。
(2)引导学生画一幅自己心中的江南美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生字“江、南、鱼、叶、可、西”,指导书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投影录音小黑板
教学课室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二、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3.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
(组词语)(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
(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
2、揭示新课。
二、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
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
(指读)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6.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7.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齐读。
三、背诵练习、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2.指名背诵。
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四、学习生字
1.写出:西、可。
2.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1)“可”字的末笔是竖钩。
(组词)
(2)“西”按笔顺写准确。
(组词)
4.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布置
有感情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